CN110226545B - 一种室内无土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及其人工洞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无土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及其人工洞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26545B
CN110226545B CN201910463258.8A CN201910463258A CN110226545B CN 110226545 B CN110226545 B CN 110226545B CN 201910463258 A CN201910463258 A CN 201910463258A CN 110226545 B CN110226545 B CN 1102265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rtificial cave
nest
ceiling
artific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6325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26545A (zh
Inventor
李艳和
孙榕
张龙
石林林
费佳敏
王卫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ublication of CN110226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65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265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65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5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 A01K61/59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of crustaceans, e.g. lobsters or shri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3Aquaria; Terr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3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6Accessories for aquaria or terrari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无土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及其人工洞穴。该方法包括:在室内安置多层立体式箱架,每层养殖箱架上摆放若干个养殖水箱;每个箱体内按照箱体大小一定比例放置塑料水草和人工洞穴;人工洞穴和水草摆放后两者中间留一长条形的长廊,将饵料主要投喂在这条长廊里,其他地方留一些短小的过道,少部分食物投在这些过道上;按30‑40尾/m2的密度养殖成虾,或以400‑800尾/m2养殖仔虾,或以2‑4尾/m2的密度养殖抱仔虾;每天早晚各投喂饵料一次。本发明采用“温度可控、光照可控、水位可控、投喂可控”的养殖方法,涉及的人工洞穴及其塑料水草放置的方法可满足克氏原螯虾正常蜕壳对隐蔽物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室内无土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及其人工洞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克氏原螯虾养殖的方法及装置,特别涉及室内无土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及其人工洞穴,属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克氏原螯虾(Proambaus clarkii)原产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俗称小龙虾,在分类上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于1929年左右引入我国,目前在我国广泛分布。克氏原螯虾的市场消费量及出口量的快速增长,大大促进了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业的发展。由于克氏原螯虾具有好斗、领域性强、爱打洞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
目前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和土池养殖克氏原螯虾成为常见的两种养殖模式,其中规模最大的是稻田养殖模式。但是克氏原螯虾是一外来入侵物种,其爱打洞习性长久以后会对稻田和水利设施造成一定的危害。研究克氏原螯虾可控式无土化养殖,是克氏原螯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之一。
此外,近几年,克氏原螯虾产业发展迅速,为我国的经济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其基础研究相对落后和薄弱。主要原因有其在室内无土化的养殖环境下无法顺利进行繁育,很难长时间地进行多代养殖,繁殖出的少量后代其养殖存活率也非常低,从而导致相关研究无法延续,尤其是需要多代跟踪观察的实验研究,只能借助于室外土池或稻田等来养殖,这又不利于实验观察和收集数据。因此,能成功地进行克氏原螯虾室内无土化繁殖与养殖,是进行克氏原螯虾基础研究的前提,可为大规模可控式克氏原螯虾无土化养殖提供模型和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所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室内无土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及该方法所使用的人工洞穴,目的在于给予室内无土化养殖克氏原螯虾提供合适的生活环境,提高克氏原螯虾养殖的成活率,保证其正常的繁殖生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室内无土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一个养殖温室,室内温度控制在22-26℃之间;
(2)室内安置多层立体式养殖箱架,每层养殖箱架上摆放若干个养殖水箱,水箱大小不限,高度在25-33cm,每个水箱是独立的,若干个养殖水箱它们共用一个进水系统或单独的进水系统,最低水位由出水口的位置决定,出水口高度3-5cm高;
(3)每个水箱水位控制在8-11cm之间并保持稳定,水箱内的水pH值控制在6.8-7.2之间,溶氧控制在5mg/L以上;
(4)每个多层立体式养殖箱架配套一个微孔式增氧系统和一个储水箱;
(5)每个养殖水箱箱体内根据箱体大小按一定比例放置塑料水草和人工洞穴,塑料水草约占箱体底部面积的1/3,人工洞穴约占箱体底部面积的1/3,留出约1/3箱体底部面积用于克氏原螯虾的活动和投喂场所;
(6)将人工洞穴与塑料水草摆放在水箱箱体中间,塑料水草与人工洞穴中间留出一长条形的长廊;将饵料主要投喂在这条长廊里,其他地方留一些短小的过道,少部分食物投在这些过道上;
(7)按30-40尾/m2的密度养殖成虾,或以400-800尾/m2养殖仔虾,或以2-4尾/m2的密度养殖抱仔虾;
(8)每天早晚各投喂饵料一次,饵料的种类多样化,晚上投喂的量占全天70%,第二天将头天未吃完的饵料清理掉,并根据摄食情况灵活调整投喂量,定时清污;
(9)储水箱里的水在使用前需要充分曝气,每天养殖箱体增氧2-4小时,一周换水1-2次,每次换水后泼洒钙水和维生素C水;
(10)随时观察水质及克氏原螯虾生长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养殖温室选择集装箱或一个房间或温度可控式大棚,面积在18-30m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用于室内无土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的人工洞穴,包括顶棚、底面、内部巢穴和外部硬质管状巢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底面和内部巢穴分别由不同规格的长方形塑料平网制成,构成人工洞穴的顶部、底部和内部巢穴;其中顶棚是采用将长方形塑料平网弯曲成拱形并与底面的塑料平网边缘对齐固定,构成一个截面为半圆形的中空管状人工洞穴;内部巢穴设置于人工洞穴内,内部巢穴的构成是采用长方形塑料平网一端弯曲成圆管状另一端弯曲成S形,再把圆管状一端固定于底面上,S形一端固定于顶棚,从而将内部巢穴固定在人工洞穴内部;硬质管状巢穴的数量为四个,设置在人工洞穴外部,分别设置在人工洞穴的四个角,除了作为虾的巢穴外也起到沉子的作用。
进一步的,顶棚与底面的固定方式、内部巢穴与顶棚、底面的固定方式均为采用扎线带捆绑固定或者采用细棉线捆绑固定。
进一步的,一个人工洞穴内设置多个内部巢穴,所述内部巢穴长度为13cm-16cm,内部巢穴的数量由顶棚长度决定。
进一步的,所述内部巢穴在人工洞穴内左右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底面的塑料平网的孔径为1.8cm;顶棚的塑料平网的孔径为1.2cm;内部巢穴的塑料平网的孔径为0.3cm。
进一步的,硬质管状巢穴采用PVC材质、陶瓷或硬质无毒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人工洞穴设置为两层结构,第二层人工洞穴仅包括第二层顶棚和第二层内部巢穴;第二层顶棚的两端与第一层顶棚固定,中间通过第二层内部巢穴与第一层顶棚的中间固定,第二层内部巢穴与第一层内部巢穴结构不同,第二层内部巢穴的构成是采用长方形塑料平网弯曲成圆管状,再把圆管状一端固定于第一层顶棚上,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层顶棚,从而将第二层内部巢穴固定在第二层人工洞穴结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1.采用室内无土化养殖,可以使得克氏原螯虾容易捕捞干净,避免稻田和土池养殖克氏原螯虾打洞后洞内躲藏的虾无法捕捞的缺点,且不受自然气候的影响,降低克氏原螯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
2.采用“温度可控、光照可控、水位可控、投喂可控”的养殖方法,克氏原螯虾可常年生长,四季均可繁殖和获得幼虾;
3.本发明涉及的人工洞穴可以提供克氏原螯虾躲避和繁殖场所,可避免其打洞消耗虾体能量,可促进其生长和繁育后的成活率;
4.本发明涉及的人工洞穴及其塑料水草放置的方法可满足克氏原螯虾正常蜕壳对隐蔽物的需求;
5.利用本发明涉及的养殖方法及人工洞穴进行克氏原螯虾的养殖,因其易于观察和管理,有利于科研用克氏原螯虾的养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二是:根据克氏原螯虾的生活习性及其洞穴特点,提供一种洞穴结构相对复杂、避光、透气的人工洞穴,很好地满足了克氏原螯虾的生活习性特点。该人工洞穴的优点包括:
1.因为克氏原螯虾具有喜暗、钻洞的习性,其游泳能力很低,在水中主要靠攀爬而栖息于不同水层。本发明所用材料为黑色网孔状材料,避光透气,可以给螯虾创造一个攀爬和喜阴暗的洞穴环境,完全满足克氏原螯虾生活习性的需要。同时,网孔状的洞穴便于管理人员清洁和观察。
2.所设计的人工洞穴利于多只虾进入,且不易造成相互干扰,即使相遇,亦有足够空间,便于躲避,可大大减少螯虾相互打斗的机会。所设计的内部巢穴为圆管状与S形构造的结合,圆管状不仅可用于螯虾躲藏,且可满足其钻洞习性,S形一方面可用于螯虾临时躲避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用于螯虾攀爬和通行的作用。若设计成多层,占地面积较少,可增加螯虾养殖密度。因此所设计人工洞穴适用于克氏原螯虾的无土化高密度养殖。
3.所设计人工洞穴材料网孔大小是根据长期养殖克氏原螯虾的生活习性观察和不同发育阶段形态参数分析确定的,顶棚的网孔大小,可满足幼虾攀附和成虾攀爬需要,内部巢穴孔径大小在保证透气和易清理的同时可防止其他各种大小螯虾的螯足的潜入而造成的伤害。
4.所设计人工洞穴采用塑料平网和少量PVC管,制作简单,所需成本较低。
5.所设计人工洞穴可同时迎合成虾和幼虾的生活习性的需求,不仅可以满足成虾的养殖需要,而且可满足抱卵虾及其幼虾的养殖需要。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的养殖水箱内水草和人工洞穴布置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克氏原螯虾人工洞穴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克氏原螯虾人工洞穴沿A-A截面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克氏原螯虾人工洞穴截面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说明:1-顶棚、2-底面、3-内部巢穴、4-硬质管状巢穴、5-第二层顶棚、6-第二层内部巢穴、7-水箱、8-水草、9-长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室内小水体无土化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1)选择集装箱或一个房间或温度可控式大棚,面积在18m2,室内温度控制在22-26℃之间;
(2)室内安置多层立体式箱架,每层养殖箱架上摆放若干个养殖水箱,水箱面积在0.5m2左右,高度在25cm,每个水箱是独立的,可共用一个进水系统或单独的进水系统,最低水位由出水口的位置决定,出水口高度为3cm高;
(3)每个水箱水位控制在8cm并保持稳定,水箱内的水pH值控制在6.8-7.2之间,溶氧控制在5mg/L以上;
(4)每个多层立体式箱架配套一个微孔式增氧系统和一个储水箱;
(5)每个水箱箱体内按照箱体大小一定比例放置塑料水草8和本发明提供的人工洞穴,塑料水草约占1/3箱体底部面积,人工洞穴面积约占箱体底部面积的1/3,留出约1/3箱体底部面积用于克氏原螯虾的活动和投喂场所;
(6)如图1所示,将人工洞穴与塑料水草8摆放在水箱7箱体中间,塑料水草8与人工洞穴中间留出一长条形的长廊9,将饵料主要投喂在这条长廊里,其他地方留一些短小的过道,少部分食物投在这些过道上。其中,长廊的设计可以尽可能的使更多的虾吃到食物、避免其相互触碰而打架,同时可以观察到虾的吃食情况,避免饵料浪费和坏水,过道的设计可使等级地位较低的虾也可以在同一时间获得部分食物,避免当饲料投喂不足时,其长期吃不到食物而死亡;其中,水草的设置可以是一颗体积较大的水草纵向摆放,如图1所示,当然也可以是多颗小水草分散摆放。
(7)按30-40尾/m2的密度养殖成虾;
(8)每天早晚各投喂饵料一次,饵料的种类应尽量多样化,晚上投喂的量占全天70%,第二天将头天未吃完的饵料及时清理掉,并根据摄食情况灵活调整投喂量,定时清污;
(9)储水箱里的水在使用前需要充分曝气,每天养殖箱体增氧2小时,一周换水1次,每次换水后及时泼洒钙水和维生素C水;
(10)随时观察水质及克氏原螯虾生长情况。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的室内小水体无土化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1)选择集装箱或一个房间或温度可控式大棚,面积在30m2,室内温度控制在22-26℃之间;
(2)室内安置多层立体式箱架,每层养殖箱架上摆放若干个养殖水箱,水箱面积在0.5m2左右,高度在33cm,每个水箱是独立的,可共用一个进水系统或单独的进水系统,最低水位由出水口的位置决定,出水口高度为5cm高为宜;
(3)每个水箱水位控制在11cm并保持稳定,水箱内的水pH值控制在6.8-7.2之间,溶氧控制在5mg/L以上;
(4)每个多层立体式箱架配套一个微孔式增氧系统和一个储水箱;
(5)每个箱体内按照箱体大小一定比例放置塑料水草和本发明提供的人工洞穴,塑料水草约占1/3箱体底部面积,人工洞穴面积约占箱体底部面积的1/3,留出约1/3箱体底部面积用于克氏原螯虾的活动和投喂场所;
(6)如图1所示,将人工洞穴与塑料水草8摆放在水箱7箱体中间,塑料水草8与人工洞穴中间留出一长条形的长廊9,将饵料主要投喂在这条长廊里,其他地方留一些短小的过道,少部分食物投在这些过道上。其中,长廊的设计可以尽可能的使更多的虾吃到食物、避免其相互触碰而打架,同时可以观察到虾的吃食情况,避免饵料浪费和坏水,过道的设计可使等级地位较低的虾也可以在同一时间获得部分食物,避免当饲料投喂不足时,其长期吃不到食物而死亡;其中,水草的设置可以是一颗体积较大的水草纵向摆放,如图1所示,当然也可以是多颗小水草分散摆放;
(7)按400-800尾/m2养殖仔虾;
(8)每天早晚各投喂饵料一次,饵料的种类应尽量多样化,晚上投喂的量占全天70%,第二天将头天未吃完的饵料及时清理掉,并根据摄食情况灵活调整投喂量,定时清污;
(9)储水箱里的水在使用前需要充分曝气,每天养殖箱体增氧4小时,一周换水2次,每次换水后及时泼洒钙水和维生素C水;
(10)随时观察水质及克氏原螯虾生长情况。
适用于该养殖方法的人工洞穴,如附图2~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人工洞穴,包括顶棚1、底面2、内部巢穴3和外部硬质管状巢穴4。
所述顶棚1、底面2和内部巢穴3分别由不同规格的黑色长方形塑料平网制成,构成人工洞穴的顶部、底部和内部巢穴。
其中顶棚1是采用将长方形塑料平网弯曲成拱形并与底面2的塑料平网边缘对齐固定,构成一个截面为半圆形的中空管状人工洞穴。内部巢穴3设置于人工洞穴内,内部巢穴3的构成是采用长方形塑料平网一端弯曲成圆管状另一端弯曲成S形,再把圆管状一端固定于底面2上,S形一端固定于顶棚1。从而将内部巢穴3固定在人工洞穴内部。顶棚1与底面2的固定方式、内部巢穴3与顶棚1、底面2的固定方式均为采用扎线带捆绑固定或者采用细棉线捆绑固定。
一个人工洞穴内可以设置多个内部巢穴3,长度为13cm-16cm,其数量将由顶棚长度决定设置多少个内部巢穴为宜。如果设置多个内部巢穴3,则应该把内部巢穴3左右间隔设置,如图2所示。
底部黑色塑料平网的孔径为1.8cm;顶棚的黑色塑料平网的孔径为1.2cm;内部巢穴的黑色塑料平网的孔径为0.3cm。
硬质管状巢穴4的数量为四个,设置在人工洞穴外部,分别设置在人工洞穴的四个角,四个硬质管状巢穴可以使用PVC材质、陶瓷或其他硬质无毒材质制成,起到沉子的作用,亦可作为螯虾躲避的巢穴。
本实施例中的人工洞穴,该洞穴结构可以满足克氏原螯虾生活习性特点,避光、透气、方便实时监测和日常饲养管理,实用性强。
本发明的人工洞穴还可以设置为两层或多层结构。根据不同的水体水深来定,水体深的话,增加层数可以保证巢穴增高,而巢穴结构不变。第二层人工洞穴与第一层结构不同之处有二:其一,第二层人工洞穴仅包括顶棚和内部巢穴,没有底面和硬质管状巢穴;其二,第二层人工洞穴的内部巢穴仅包括圆管状结构,没有S形结构。
实施例一:
如附图2~3所示,一种克氏原螯虾人工洞穴,包括四根PVC硬质管状巢穴4和不同规格的无毒黑色塑料平网裁剪后分别制成人工洞穴的底面2、顶棚1和内部巢穴3,人工洞穴整体长52cm,宽25cm,最大高度11.5cm,每根PVC硬质管状巢穴4长15cm,孔径5cm。底面2的黑色塑料平网的孔径为1.8cm,裁剪成的规格为52cm×25cm;顶棚1的黑色塑料平网的孔径为1.2cm,裁剪成的规格为52cm×33cm;内部巢穴3的黑色塑料平网的孔径为0.3cm,可由一片52cm×33cm的塑料平网裁剪成四段,每段宽13cm,长33cm。裁剪完成后按附图2、3进行组装固定。
实施例二:
如附图4所示,一种克氏原螯虾人工洞穴,主要结构均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一基础上增加了第二层结构。第二层结构包括第二层顶棚5及多个第二层内部巢穴6。第二层顶棚5的长度与第一层顶棚1长度相同,但宽度略小于第一层顶棚1。第二层顶棚5的两端与第一层顶棚固定,中间通过第二层内部巢穴6与第一层顶棚1的中间固定。第二层内部巢穴6与第一层内部巢穴3结构不同,第二层内部巢穴6的构成是采用长方形塑料平网弯曲成圆管状,再把圆管状一端固定于第一层顶棚1上,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层顶棚5,从而将第二层内部巢穴6固定在第二层人工洞穴结构内部。第二层顶棚5与第一层顶棚1的固定方式、第二层内部巢穴6与顶棚第一层1、第二层顶棚5的固定方式均为采用扎线带捆绑固定或者采用细棉线捆绑固定。所述第二层内部巢穴6在第二层人工洞穴内前后间隔一段距离设置,当然也可以是左右间隔设置。
本发明的人工洞穴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洞穴结构可以满足克氏原螯虾生活习性特点、避光、透气、便于养殖实验饲喂和观察,实用性强等特点。
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详细说明。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例子,相关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减少、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室内无土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一个养殖温室,室内温度控制在22-26℃之间;
(2)室内安置多层立体式养殖箱架,每层养殖箱架上摆放若干个养殖水箱,养殖水箱大小不限,高度在25-33cm,每个养殖水箱是独立的,若干个养殖水箱它们共用一个进水系统或使用单独的进水系统,最低水位由出水口的位置决定,出水口高度3-5cm高;
(3)每个养殖水箱水位控制在8-11cm之间并保持稳定,养殖水箱内的水pH值控制在6.8-7.2之间,溶氧控制在5mg/L以上;
(4)每个多层立体式养殖箱架配套一个微孔式增氧系统和一个储水箱;
(5)每个养殖水箱箱体内根据箱体大小按一定比例放置塑料水草和人工洞穴,塑料水草约占箱体底部面积的1/3,人工洞穴约占箱体底部面积的1/3,留出约1/3箱体底部面积用于克氏原螯虾的活动和投喂场所;
(6)将人工洞穴与塑料水草摆放在养殖水箱箱体中间,塑料水草与人工洞穴中间留出一长条形的长廊;将饵料主要投喂在这条长廊里,其他地方留一些短小的过道,少部分饵料投在这些过道上;
(7)按30-40尾/m2的密度养殖成虾,或以400-800尾/m2养殖仔虾,或以2-4尾/m2的密度养殖抱仔虾;
(8)每天早晚各投喂饵料一次,饵料的种类多样化,晚上投喂的量占全天70%,第二天将头天未吃完的饵料清理掉,并根据摄食情况灵活调整投喂量,定时清污;
(9)储水箱里的水在使用前需要充分曝气,每天养殖水箱箱体增氧2-4小时,一周换水1-2次,每次换水后泼洒钙水和维生素C水;
(10)随时观察水质及克氏原螯虾生长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无土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温室选择集装箱或一个房间或温度可控式大棚,面积在18-30m2
3.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无土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的人工洞穴,包括顶棚(1)、底面(2)、内部巢穴(3)和外部硬质管状巢穴(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1)、底面(2)和内部巢穴(3)分别由不同规格的长方形塑料平网制成,构成人工洞穴的顶部、底部和内部巢穴;其中顶棚(1)是采用将长方形塑料平网弯曲成拱形并与底面(2)的塑料平网边缘对齐固定,构成一个截面为半圆形的中空管状人工洞穴;内部巢穴(3)设置于人工洞穴内,内部巢穴(3)的构成是采用长方形塑料平网一端弯曲成圆管状另一端弯曲成S形,再把圆管状一端固定于底面(2)上,S形一端固定于顶棚(1),从而将内部巢穴(3)固定在人工洞穴内部;外部硬质管状巢穴(4)的数量为四个,设置在人工洞穴外部,分别设置在人工洞穴的四个角,除了作为虾的巢穴外也起到沉子的作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无土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的人工洞穴,其特征在于:顶棚(1)与底面(2)的固定方式、内部巢穴(3)与顶棚(1)、底面(2)的固定方式均为采用扎线带捆绑固定或者采用细棉线捆绑固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无土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的人工洞穴,其特征在于:一个人工洞穴内设置多个内部巢穴(3),所述内部巢穴(3)长度为13cm-16cm,内部巢穴的数量由顶棚长度决定。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无土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的人工洞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巢穴(3)在人工洞穴内左右间隔设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无土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的人工洞穴,其特征在于:底面(2)的塑料平网的孔径为1.8cm;顶棚(1)的塑料平网的孔径为1.2cm;内部巢穴(3)的塑料平网的孔径为0.3cm。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无土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的人工洞穴,其特征在于:外部硬质管状巢穴(4)采用PVC材质、陶瓷或硬质无毒材质制成。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无土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的人工洞穴,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洞穴设置为两层结构,第二层人工洞穴仅包括第二层顶棚(5)和第二层内部巢穴(6);第二层顶棚(5)的两端与第一层顶棚固定,中间通过第二层内部巢穴(6)与第一层顶棚的中间固定,第二层内部巢穴(6)与第一层内部巢穴结构不同,第二层内部巢穴(6)的构成是采用长方形塑料平网弯曲成圆管状,再把圆管状一端固定于第一层顶棚上,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层顶棚(5),从而将第二层内部巢穴(6)固定在第二层人工洞穴结构内部。
CN201910463258.8A 2018-11-30 2019-05-30 一种室内无土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及其人工洞穴 Active CN1102265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7967 2018-11-30
CN2018114579677 2018-1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26545A CN110226545A (zh) 2019-09-13
CN110226545B true CN110226545B (zh) 2021-08-06

Family

ID=67858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3258.8A Active CN110226545B (zh) 2018-11-30 2019-05-30 一种室内无土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及其人工洞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265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4713A (zh) * 2019-03-14 2019-06-14 上海汉宝净化专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立体循环生态水产养殖设备
CN110786279A (zh) * 2019-12-05 2020-02-14 合肥金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反季节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
CN111264440A (zh) * 2020-03-24 2020-06-12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CN111838058B (zh) * 2020-07-30 2022-01-14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一种克氏原螯虾高效抱卵孵化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14557301A (zh) * 2022-03-17 2022-05-31 王永强 一种新型养殖海河虾蟹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0471A (zh) * 2012-02-15 2012-07-1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观赏螯虾规模化繁殖巢
CN203775946U (zh) * 2014-03-11 2014-08-20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虾蟹类水生动物立体式单个体养殖科研教学系统
CN204377690U (zh) * 2014-12-22 2015-06-10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一种用于生产克氏原螯虾抱卵虾的隐蔽装置
CN206303003U (zh) * 2016-10-29 2017-07-07 天津蕴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克氏原螯虾养殖网箱
CN207491833U (zh) * 2017-10-28 2018-06-15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led光谱的虾养殖试验装置
CN108782387A (zh) * 2018-05-31 2018-11-13 无为县吴俊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人工室内养殖小龙虾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26545A (zh) 2019-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26545B (zh) 一种室内无土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及其人工洞穴
CN104855310B (zh) 一种光唇鱼仿生态工厂规模化繁育驯养方法
CN102301969B (zh) 海杂回交商品苗种的培育方法
CN103404462B (zh) 一种刀鲚土池育苗的方法
CN103004666A (zh) 一种花鳗苗种标粗培育的养殖方法
CN104823883A (zh) 一种罗氏沼虾虾苗的繁育方法
CN103493759A (zh) 一种石斑鱼规模化全人工育苗方法
CN102106326B (zh) 一种双齿围沙蚕立体人工育苗的方法
CN105360021A (zh) 一种小龙虾温室育苗装置及稻田种养循环方法
CN104351098A (zh) 一种利用网簖或池塘套养大规格罗氏沼虾的方法
CN110859146A (zh) 一种小龙虾的育苗方法
KR102044634B1 (ko) 육상수조를 이용한 전복 및 해삼양식장
KR101657774B1 (ko) 육상 수조용 부착생물 육성 장치
CN106942103A (zh) 一种瓜螺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9984068A (zh) 一种高效人工繁育克氏原螯虾的土池连体式温棚及其应用
CN102356756B (zh) 一种塘鳢育苗方法以及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
CN112243906A (zh) 一种利用虾池开展双齿围沙蚕育苗的方法
CN204742210U (zh) 一种光诱水花鱼苗培育网箱
CN102318572A (zh) 一种刺参的人工育苗方法
CN210671708U (zh) 一种仿生态泥鳅繁育装置
KR20150063273A (ko) 전복 가두리 양식장을 이용한 해삼 양식기
CN210869399U (zh) 一种红螯螯虾大规格苗种双层棚培育系统
CN103392631A (zh) 一种网围蟹、鳖间养轮牧围网装置及其间养轮牧方法
CN110235841B (zh) 一种克氏原螯虾人工洞穴
CN111802288A (zh) 一种红螯螯虾的外塘高密度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