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25592A - 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25592A
CN110225592A CN201910547550.8A CN201910547550A CN110225592A CN 110225592 A CN110225592 A CN 110225592A CN 201910547550 A CN201910547550 A CN 201910547550A CN 110225592 A CN110225592 A CN 1102255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embb
frequency resource
terminal
running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475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25592B (zh
Inventor
王东昊
任剑
高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nzhi Soft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unzhi Soft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unzhi Soft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unzhi Soft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4755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255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25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55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255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55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where the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
    • H04L1/0018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where the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 based on latency requir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及系统,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在URLLC数据突发时隙,当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达到或超过第一预设值时,则URLLC数据抢占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中的第一时频资源;在URLLC数据突发时隙,基站向eMBB数据终端指示被抢占的第一时频资源,并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URLLC数据,并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第二eMBB数据;在突发时隙之后下行时隙,基站向eMBB终端发送一次或多次被抢占的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第一eMBB数据;eMBB终端将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进行合并并反馈。如此,有利能降低接收数据的延迟,减少反馈次数。

Description

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商用以及移动业务的持续增长,世界范围内已经开始了对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的研究工作。5G是一种多技术融合的通信,通过技术的更迭和创新来满足广泛的数据、连接业务的需求。在RAN#71次会议中,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成立了关于5G新空口研究的研究项目(study item,SI)。根据5G对于垂直业务的划分,3GPP主要从增强型无线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communications,URLLC)和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s,mMTC)这三个方面对5G新空口技术进行研究。
在上述三个场景中,URLLC是一种相对特殊的应用场景。为了满足URLLC对于时延和可靠性的要求,需要同时考虑帧结构、传输方式、导频设计以及HARQ时序等多个方面的改进。此外,针对URLLC业务本身的属性,也需要考虑URLLC如何与eMBB业务动态复用。Rel15对上述各方向进行了初步研究,在mini-slot、DMRS以及URLLC与eMBB的动态复用方面形成了一些结论,例如2/4符号的mini-slot采用单列前置DMRS,通过pre-emption(预抢占)指示eMBB终端被URLLC抢占的资源等,但是总体来说URLLC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标准框架。
现有技术中,主要考虑了当URLLC抢占资源时,通过引进pre-emption来减轻对eMBB业务差错性能的影响。在实际系统中,eMBB业务也存在一定的时延指标。由于在pre-emption场景下eMBB业务重传的概率较大,eMBB数据在接收到数据后均会重复向基站进行信息反馈,因此重传所带来的延迟也较为明显。因此需要研究增强的pre-emption方案,在保证性能的同时降低重传所带来的延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及系统,当出现URLLC数据突发时隙,基站能够主动向eMBB终端发送被抢占的时频资源所对应的数据,从而能够降低eMBB终端正确接收数据的延迟;此外eMBB终端在数据合并完成后才向基站反馈,因而还能够减少eMBB终端在动态复用场景下的反馈次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有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包括:
在URLLC数据突发时隙,统计基站当前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
当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则选择其他时频资源发送URLLC数据;
当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达到或超过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则URLLC数据抢占所述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中的第一时频资源,所述eMBB数据包括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被抢占前,第一eMBB数据占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
在所述URLLC数据突发时隙,基站向eMBB数据终端发送下行控
制信息,指示被抢占的第一时频资源,同时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
所述URLLC数据至URLLC终端,并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发送第二
eMBB数据;
在所述突发时隙之后的第n个下行时隙或多个下行时隙,基站向
eMBB终端发送一次或多次被抢占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一
eMBB数据,其中n≥1;
所述eMBB终端将所述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进行合并,并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向所述基站进行信息反馈。
可选地,其中:
所述eMBB终端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向所述基站进行信息反馈之前,还包括:所述eMBB终端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反馈时序:
若所述突发时隙和与该突发时隙距离最近的上行时隙之间所包括的下行时隙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则不调整反馈时序;所述预设值大于等于所述eMBB终端进行数据合并的时间所占用的时隙的数量;
若突发时隙和与该突发时隙距离最近的上行时隙之间不包括下行时隙或所包括的下行时隙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则调整反馈时序。
可选地,其中:
当不调整反馈时序时,所述eMBB终端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在与所述突发时隙距离最近的上行时隙进行信息反馈。
可选地,其中:
当调整反馈时序时,所述eMBB终端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在所述突发时隙之后的第m个上行时隙进行信息反馈,其中,m≥2。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上述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的系统,包括:基站、eMBB终端和URLLC终端;
所述基站,用于在URLLC数据突发时隙,统计基站当前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
当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小于预设值时,则选择其他时频资源发送URLLC数据;
当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达到或超过预设值时,则URLLC数据抢占所述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中的第一时频资源,所述eMBB数据包括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被抢占前,第一eMBB数据占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
在所述URLLC数据突发时隙,向eMBB数据终端发送下行控制信
息,指示被抢占的第一时频资源,同时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
URLLC数据,并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发送第二eMBB数据;
在所述突发时隙之后的第n个下行时隙或多个下行时隙,基站向
eMBB终端发送一次或多次被抢占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一
eMBB数据,其中n≥1;
所述eMBB终端,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eMBB数据请求,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将所述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进行合并,并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向所述基站进行信息反馈;
所述URLLC终端,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URLLC数据请求并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URLLC数据。
可选地,其中:
所述eMBB终端还用于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向所述基站进行信息反馈之前,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反馈时序:
若所述突发时隙和与该突发时隙距离最近的上行时隙之间所包括的下行时隙的数量大于等于预设值,则不调整反馈时序;所述预设值大于等于所述eMBB终端进行数据合并的时间所占用的时隙的数量;
若突发时隙和与该突发时隙距离最近的上行时隙之间不包括下行时隙或所包括的下行时隙的数量小于所述预设值,则调整反馈时序。
可选地,其中:
当不调整反馈时序时,所述eMBB终端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在与所述突发时隙距离最近的上行时隙进行信息反馈。
可选地,其中:
当调整反馈时序时,所述eMBB终端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在所述突发时隙之后的第m个上行时隙进行信息反馈,其中,m≥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述的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及系统,达到了如下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及系统中,在URLLC数据突发时隙,当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达到或超过预设值时,URLLC数据将抢占eMBB数据对应的部分时频资源(即第一时频资源),基站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URLLC数据至URLLC终端,保证URLLC业务的实时性,同时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第二eMBB数据至eMBB终端;在突发时隙之后的下行时隙,基站主动向eMBB终端发送一次或重复发送被抢占的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第一eMBB数据,使得eMBB终端顺利接收到第一eMBB数据,从而能够降低eMBB终端正确接收数据的延迟;eMBB终端在将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合并后,才一次性向基站进行信息反馈,因而还能够减少eMBB终端在动态复用场景下的反馈次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中基站主动向eMBB终端进行数据重传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终端提前反馈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实例一中基站重复发送数据与终端进行信息反馈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实例二中基站重复发送数据与终端进行信息反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以下将对本申请中可能出现的术语进行解释说明。
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pre-emption:预抢占;
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增强型无线宽带;
URLLC: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低时延高可靠通信;
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
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
CBG:Code Block Group,码块组。
现有技术中,主要考虑了当URLLC抢占资源时,通过引进pre-emption来减轻对eMBB业务差错性能的影响。在实际系统中,eMBB业务也存在一定的时延指标。由于在pre-emption场景下eMBB业务重传的概率较大,eMBB数据在接收到数据后均会重复向基站进行信息反馈,因此重传所带来的延迟也较为明显。因此需要研究增强的pre-emption方案,在保证性能的同时降低重传所带来的延迟。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及系统,当出现URLLC数据突发时隙,基站能够主动向eMBB终端发送被抢占的时频资源所对应的数据,从而能够降低eMBB终端正确接收数据的延迟;此外eMBB终端在数据合并完成后才向基站反馈,因而还能够减少eMBB终端在动态复用场景下的反馈次数。
本申请主要考虑的是URLLC与eMBB动态复用场景下的增强pre-emption方法及对应的系统。高层半静态配置下行参考资源,并增加特定类型的DCI来指示具体的pre-emption资源;pre-emption资源的生效周期与相对应的DCI的监测周期一致;pre-emption采用固定净荷大小的bitmap,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频域部分(frequency domain parts)以及一个或多个时域资源指示(time domain parts)。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的一种流程图,请参见图1,本申请所提供一种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包括:
步骤10、在URLLC数据突发时隙,统计基站当前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
步骤20、当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则选择其他时频资源发送URLLC数据;
步骤30、当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达到或超过第一预设值时,则URLLC数据抢占所述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中的第一时频资源,所述eMBB数据包括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被抢占前,第一eMBB数据占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
步骤31、在所述URLLC数据突发时隙,基站向eMBB数据终端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指示被抢占的第一时频资源,同时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URLLC数据至URLLC终端,并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发送第二eMBB数据至eMBB终端;
步骤32、在所述突发时隙之后的第n个下行时隙或多个下行时隙,基站向eMBB终端发送一次或多次被抢占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一eMBB数据,其中n≥1;
步骤33、所述eMBB终端将所述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进行合并,并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向所述基站进行信息反馈。
具体地,在未出现URLLC数据时,基站正常通过eMBB时频资源向eMBB终端发送eMBB数据;在URLLC数据突发时隙,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频资源向URLLC终端发送URLLC数据以保证URLLC业务的实时性,此时,统计基站当前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当其使用量小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无需占用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来发送URLLC数据,直接使用空闲的其他时频资源来发送URLLC数据即可;而当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空闲的时频资源不能够满足URLLC数据的发送需求,需要抢占eMBB数据对应的部分时频资源,即上述步骤30中,URLLC数据抢占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中的第一时频资源(即eMBB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原本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
步骤31中,基站向eMBB终端发送特定格式的DCI,指示被抢占的时频资源,同时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URLLC数据,保证URLLC业务的实时性;并在第二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二eMBB数据。
步骤32中,在下一个或若干个下行时隙,基站向eMBB终端重复发送被抢占时频资源所对应的第一eMBB数据,该数据单位可以是TB,也可以是CBG,如图2所示,重复发送的次数可通过高层信令提前配置,其中图2所示为本申请中基站主动向eMBB终端进行数据重传的示意图。
步骤33中,eMBB终端在将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合并后,再向基站进行信息反馈;在eMBB终端接收到第二eMBB数据之后、尚未接收到第一eMBB数据的期间,不向基站进行信息反馈;而是在接收到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合并之后,方一次性向基站进行信息反馈;相当于在URLLC数据突发时,基站和终端自适应调整了信息反馈时序,这与现有技术中终端的反馈时机完全不同,请参见图3,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终端提前反馈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终端在接收到第二eMBB数据后,在收到第一eMBB数据之前,即会按照既定的时序向基站进行信息反馈,这样就增加了eMBB终端进行信息反馈的次数。
本申请中,在后续未出现URLLC数据突发时隙时,终端和基站将恢复原始的信息反馈时序。
因此,本申请提供的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中,在URLLC数据突发时隙,当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达到或超过预设值时,URLLC数据将抢占eMBB数据对应的部分时频资源(即第一时频资源),基站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URLLC数据至URLLC终端,保证URLLC业务的实时性,同时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第二eMBB数据至eMBB终端;在突发时隙之后的下行时隙,基站主动向eMBB终端发送一次或重复发送被抢占的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第一eMBB数据,使得eMBB终端顺利接收到第一eMBB数据,从而能够降低eMBB终端正确接收数据的延迟;eMBB终端在将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合并后,才一次性向基站进行信息反馈,因而还能够减少eMBB终端在动态复用场景下的反馈次数。
可选地,上述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中,在步骤223之前,即在eMBB终端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向所述基站进行信息反馈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eMBB终端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反馈时序:
若所述突发时隙和与该突发时隙距离最近的上行时隙之间所包括的下行时隙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则不调整反馈时序;所述预设值大于等于eMBB终端进行数据合并的时间所占用的时隙的数量;
若突发时隙和与该突发时隙距离最近的上行时隙之间不包括下行时隙或所包括的下行时隙的数量小于第二预设值,则调整反馈时序。
具体地,由于eMBB终端在接收到第一eMBB数据后,对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进行合并需要一定的时间,只有在合并完成后方可向基站进行反馈。上述第二预设值,即可理解为eMBB终端进行数据合并的时间所占用的时隙的数量。例如,当eMBB终端需要占用2个时隙进行数据合并时,若突发时隙和与该突发时隙最近的上行时隙之间所包含的下行时隙的数据大于等于2,也就是说,在此期间,eMBB终端能够完成数据的合并,因此,eMBB终端可在既定的上行时隙向基站进行数据反馈,无需调整反馈时序。而当突发时隙和与该突发时隙距离最近的上行时隙之间不宝库下行时隙,或所包括的下行时隙的数量小于2时,在上行时隙到达时,eMBB终端将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数据的合并,因此需要调整原有反馈时序,将反馈时序延后,如此即能确保eMBB终端在向基站进行信息反馈是已经完成了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的合并,因而有利于减少eMBB终端向基站进行信息反馈的次数。
可选地,当eMBB终端判断无需调整反馈时序时,eMBB终端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在与所述突发时隙距离最近的上行时隙进行信息反馈。
具体地,在无需调整反馈时序时,eMBB终端选择在于突发时隙最近的上行时隙进行信息反馈,基站即可在第一时间内获知eMBB终端数据的合并情况,从而无需再重复向eMBB终端发送被抢占的资源所对应的第一eMBB数据,因而有利于简化基站对数据的处理过程,提升整体的通信效率。
可选地,当eMBB终端判断需要调整反馈时序时,eMBB终端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在突发时隙之后的第m个上行时隙进行信息反馈,其中,m≥2。也就是说,在需要调整反馈时序时,可选择突发时隙之后的第2个或第2个以上的上行时隙进行信息反馈,以确保eMBB终端数据合并完成。
以下将列举两个实例对以上过程进行说明。
实例一
假设某小区宽带100MHz,采用30KHz子载波间隔,帧结构为DDDSUDDDSU,即2.5ms内包含3个下行时隙D,1个上行时隙U和1个自包含时隙S。请结合图4,图4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实例一中基站重复发送数据与终端进行信息反馈的示意图,在时隙0,基站调度发送eMBB终端的下行数据,同时突发产生URLLC业务,占用了eMBB终端的部分下行资源。
基站通过特定的DCI指示eMBB终端被抢占的资源,终端在收到DCI后,根据原则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反馈时序,由于此时距离上行反馈时隙还有三个下行时隙D,在此三个下行时隙所对应的时间范围内,eMBB终端能够完成数据的合并,因此基站和终端不调整反馈时序;
基站在时隙1向eMBB终端重复发送被抢占资源上的CBG,终端收到该CBG之后进行合并处理;
终端在时隙4(即与突发时隙最近的上行时隙U)反馈最终的ACK/NACK结果。
实例二
假设某小区宽带100MHz,采用30KHz子载波间隔,帧结构为DDDSUDDDSU,即2.5ms内包含3个下行时隙D,1个上行时隙U和1个自包含时隙S。请结合图5,图5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实例二中基站重复发送数据与终端进行信息反馈的示意图,在时隙3(即图4中第一个自包含时隙S),基站调度发送eMBB终端的下行数据,同时突发产生URLLC业务,占用了eMBB终端的部分下行资源。
基站通过特定的DCI指示eMBB终端被抢占的资源,终端在收到DCI后,根据原则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反馈时序,由于此时距离上行反馈时隙只有一个时隙,如果不调整eMBB终端将在收到重复数据(即第一eMBB数据)前进行反馈上报,因此基站和终端需要进行时序调整;
基站在时隙5向eMBB终端重复发送被抢占资源上的CBG,终端收到该CBG之后进行合并处理;
终端在时隙9(即突发时隙之后的第二个上行时隙U)反馈最终的ACK/NACK结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实施例中任一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基站、eMBB终端和URLLC终端;
基站,用于在URLLC数据突发时隙,统计基站当前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
当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小于预设值时,则选择其他时频资源发送URLLC数据;
当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达到或超过预设值时,则URLLC数据抢占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中的第一时频资源,eMBB数据包括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在第一时频资源被抢占前,第一eMBB数据占用第一时频资源;
在URLLC数据突发时隙,向eMBB数据终端发送下行控制信息,
指示被抢占的第一时频资源,同时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URLLC数据,
并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第二eMBB数据;
在突发时隙之后的第n个下行时隙或多个下行时隙,基站向eMBB
终端发送一次或多次被抢占的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第一eMBB数据,其
中n≥1;
eMBB终端,用于向基站发送eMBB数据请求,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将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进行合并,并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向基站进行信息反馈;
URLLC终端,用于向基站发送URLLC数据请求并接收基站发送的URLLC数据。
具体地,本申请所提供的基于上述实施例中任一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的系统中,基站用于在URLLC数据突发时隙,对当前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进行统计,当其使用量小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无需占用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来发送URLLC数据,直接使用空闲的其他时频资源来发送URLLC数据即可;而当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空闲的时频资源不能够满足URLLC数据的发送需求,需要抢占eMBB数据对应的部分时频资源,即上述步骤22中,URLLC数据抢占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中的第一时频资源(即eMBB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原本占用的第一时频资源)。
基站向eMBB终端发送特定格式的DCI,指示被抢占的时频资源,同时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URLLC数据,保证URLLC业务的实时性;并在第二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二eMBB数据。
在下一个或若干个下行时隙,基站向eMBB终端重复发送被抢占时频资源所对应的第一eMBB数据,该数据单位可以是TB,也可以是CBG,如图2所示,重复发送的次数可通过高层信令提前配置。
eMBB终端在将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合并后,再向基站进行信息反馈;在eMBB终端接收到第二eMBB数据之后、尚未接收到第一eMBB数据的期间,不向基站进行信息反馈;而是在接收到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合并之后,方一次性向基站进行信息反馈;相当于在URLLC数据突发时,基站和终端自适应调整了信息反馈时序,这与现有技术中终端的反馈时机完全不同,现有技术中,终端在接收到第二eMBB数据后,在收到第一eMBB数据之前,即会按照既定的时序向基站进行信息反馈,这样就增加了eMBB终端进行信息反馈的次数。
因此,本申请提供的基于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的系统中,在URLLC数据突发时隙,当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达到或超过预设值时,URLLC数据将抢占eMBB数据对应的部分时频资源(即第一时频资源),基站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URLLC数据至URLLC终端,保证URLLC业务的实时性,同时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第二eMBB数据至eMBB终端;在突发时隙之后的下行时隙,基站主动向eMBB终端发送一次或重复发送被抢占的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第一eMBB数据,使得eMBB终端顺利接收到第一eMBB数据,从而能够降低eMBB终端正确接收数据的延迟;eMBB终端在将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合并后,才一次性向基站进行信息反馈,因而还能够减少eMBB终端在动态复用场景下的反馈次数。
可选地,eMBB终端还用于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向基站进行信息反馈之前,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反馈时序:
若突发时隙和与该突发时隙距离最近的上行时隙之间所包括的下行时隙的数量大于等于预设值,则不调整反馈时序;预设值大于等于eMBB终端进行数据合并的时间所占用的时隙的数量;
若突发时隙和与该突发时隙距离最近的上行时隙之间不包括下行时隙或所包括的下行时隙的数量小于预设值,则调整反馈时序。
具体地,由于eMBB终端在接收到第一eMBB数据后,对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进行合并需要一定的时间,只有在合并完成后方可向基站进行反馈。上述第二预设值,即可理解为eMBB终端进行数据合并的时间所占用的时隙的数量。例如,当eMBB终端需要占用2个时隙进行数据合并时,若突发时隙和与该突发时隙最近的上行时隙之间所包含的下行时隙的数据大于等于2,也就是说,在此期间,eMBB终端能够完成数据的合并,因此,eMBB终端可在既定的上行时隙向基站进行数据反馈,无需调整反馈时序。而当突发时隙和与该突发时隙距离最近的上行时隙之间不宝库下行时隙,或所包括的下行时隙的数量小于2时,在上行时隙到达时,eMBB终端将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数据的合并,因此需要调整原有反馈时序,将反馈时序延后,如此即能确保eMBB终端在向基站进行信息反馈是已经完成了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的合并,因而有利于减少eMBB终端向基站进行信息反馈的次数。
可选地,当不调整反馈时序时,eMBB终端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在与突发时隙距离最近的上行时隙进行信息反馈。
具体地,在无需调整反馈时序时,eMBB终端选择在于突发时隙最近的上行时隙进行信息反馈,基站即可在第一时间内获知eMBB终端数据的合并情况,从而无需再重复向eMBB终端发送被抢占的资源所对应的第一eMBB数据,因而有利于简化基站对数据的处理过程,提升整体的通信效率。
可选地,当调整反馈时序时,eMBB终端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在突发时隙之后的第m个上行时隙进行信息反馈,其中,m≥2。
可选地,当eMBB终端判断需要调整反馈时序时,eMBB终端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在突发时隙之后的第m个上行时隙进行信息反馈,其中,m≥2。也就是说,在需要调整反馈时序时,可选择突发时隙之后的第2个或第2个以上的上行时隙进行信息反馈,以确保eMBB终端数据合并完成。
通过以上各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的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及系统中,在URLLC数据突发时隙,当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达到或超过预设值时,URLLC数据将抢占eMBB数据对应的部分时频资源(即第一时频资源),基站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URLLC数据至URLLC终端,保证URLLC业务的实时性,同时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第二eMBB数据至eMBB终端;在突发时隙之后的下行时隙,基站主动向eMBB终端发送一次或重复发送被抢占的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第一eMBB数据,使得eMBB终端顺利接收到第一eMBB数据,从而能够降低eMBB终端正确接收数据的延迟;eMBB终端在将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合并后,才一次性向基站进行信息反馈,因而还能够减少eMBB终端在动态复用场景下的反馈次数。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URLLC数据突发时隙,统计基站当前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
当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则选择其他时频资源发送URLLC数据;
当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达到或超过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则URLLC数据抢占所述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中的第一时频资源,所述eMBB数据包括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被抢占前,第一eMBB数据占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
在所述URLLC数据突发时隙,基站向eMBB数据终端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指示被抢占的第一时频资源,同时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URLLC数据至URLLC终端,并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发送第二eMBB数据;
在所述突发时隙之后的第n个下行时隙或多个下行时隙,基站向eMBB终端发送一次或多次被抢占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一eMBB数据,其中n≥1;
所述eMBB终端将所述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进行合并,并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向所述基站进行信息反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MBB终端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向所述基站进行信息反馈之前,还包括:所述eMBB终端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反馈时序:
若所述突发时隙和与该突发时隙距离最近的上行时隙之间所包括的下行时隙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则不调整反馈时序;所述预设值大于等于所述eMBB终端进行数据合并的时间所占用的时隙的数量;
若突发时隙和与该突发时隙距离最近的上行时隙之间不包括下行时隙或所包括的下行时隙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则调整反馈时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不调整反馈时序时,所述eMBB终端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在与所述突发时隙距离最近的上行时隙进行信息反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调整反馈时序时,所述eMBB终端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在所述突发时隙之后的第m个上行时隙进行信息反馈,其中,m≥2。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4之任一所述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eMBB终端和URLLC终端;
所述基站,用于在URLLC数据突发时隙,统计基站当前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
当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小于预设值时,则选择其他时频资源发送URLLC数据;
当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的使用量达到或超过预设值时,则URLLC数据抢占所述eMBB数据对应的时频资源中的第一时频资源,所述eMBB数据包括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被抢占前,第一eMBB数据占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
在所述URLLC数据突发时隙,向eMBB数据终端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指示被抢占的第一时频资源,同时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URLLC数据,并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发送第二eMBB数据;
在所述突发时隙之后的第n个下行时隙或多个下行时隙,基站向eMBB终端发送一次或多次被抢占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一eMBB数据,其中n≥1;
所述eMBB终端,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eMBB数据请求,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将所述第一eMBB数据和第二eMBB数据进行合并,并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向所述基站进行信息反馈;
所述URLLC终端,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URLLC数据请求并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URLLC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MBB终端还用于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向所述基站进行信息反馈之前,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反馈时序:
若所述突发时隙和与该突发时隙距离最近的上行时隙之间所包括的下行时隙的数量大于等于预设值,则不调整反馈时序;所述预设值大于等于所述eMBB终端进行数据合并的时间所占用的时隙的数量;
若突发时隙和与该突发时隙距离最近的上行时隙之间不包括下行时隙或所包括的下行时隙的数量小于所述预设值,则调整反馈时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不调整反馈时序时,所述eMBB终端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在与所述突发时隙距离最近的上行时隙进行信息反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调整反馈时序时,所述eMBB终端在完成数据合并后,在所述突发时隙之后的第m个上行时隙进行信息反馈,其中,m≥2。
CN201910547550.8A 2019-06-24 2019-06-24 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02255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7550.8A CN110225592B (zh) 2019-06-24 2019-06-24 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7550.8A CN110225592B (zh) 2019-06-24 2019-06-24 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25592A true CN110225592A (zh) 2019-09-10
CN110225592B CN110225592B (zh) 2022-08-05

Family

ID=67814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47550.8A Active CN110225592B (zh) 2019-06-24 2019-06-24 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2559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4295A (zh) * 2019-10-25 2020-02-11 中山大学 基于抢占的上行URRLC业务与eMBB业务共存方法
WO2022155774A1 (zh) * 2021-01-19 2022-07-28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抢占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1723A (zh) * 2017-05-05 2017-07-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CN108282879A (zh) * 2017-01-06 2018-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80262311A1 (en) * 2017-03-10 2018-09-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 indication channelization designs
CN108633004A (zh) * 2017-03-17 2018-10-09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URLLC业务占用eMBB业务资源指示信道指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2879A (zh) * 2017-01-06 2018-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80262311A1 (en) * 2017-03-10 2018-09-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 indication channelization designs
CN108633004A (zh) * 2017-03-17 2018-10-09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URLLC业务占用eMBB业务资源指示信道指示方法
CN106941723A (zh) * 2017-05-05 2017-07-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UJITSU: "R1-1701920:Discussion on Preemption Indicator for Multiplexing eMBB and URLLC in Downlink", 《3GPP TSG_RAN\WG1_RL1》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4295A (zh) * 2019-10-25 2020-02-11 中山大学 基于抢占的上行URRLC业务与eMBB业务共存方法
CN110784295B (zh) * 2019-10-25 2021-08-27 中山大学 基于抢占的上行URRLC业务与eMBB业务共存方法
WO2022155774A1 (zh) * 2021-01-19 2022-07-28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抢占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25592B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30701B (zh) 非授权频段上的harq进程传输方法及装置、基站和终端
CN106559188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基站
CN101958775B (zh) 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4811909B (zh) 设备到设备广播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传输系统
CN101771513B (zh) 改善确认收讫/非确认收讫集束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US20150110082A1 (en) Method of handling harq collision and pusch retransmission collision in tdd
CN108282879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841398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US2015032722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schedu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658742A (zh) 数据调度及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295694B (zh) 一种在基于eLAA的通信系统中用于实施上行信道接入的方法
CN107370576B (zh) 一种确定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时序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95676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099633B (zh)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437401A1 (en) Special subframe configuration for latency reduction
CN105933100A (zh) Harq 反馈方法及装置、基站和终端
CN108111290A (zh) 一种pusch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9802764A (zh) 一种ack/nack上报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02056228A (zh) 上行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应答信息捆绑指示传输方法和基站
CN101018133A (zh)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帧序列的生成方法
CN107295679A (zh) 资源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3001752A (zh) 一种基于过渡无线帧的动态tdd混合重传方案
CN106102168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225592A (zh) 5G通信中增强pre-emption的方法及系统
CN103391166A (zh) 一种pusch的授权和harq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v Guorong

Inventor after: Gao Feng

Inventor after: Ren Jian

Inventor before: Wang Donghao

Inventor before: Ren Jian

Inventor before: Gao Fe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