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22320A - 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22320A CN110222320A CN201910598823.1A CN201910598823A CN110222320A CN 110222320 A CN110222320 A CN 110222320A CN 201910598823 A CN201910598823 A CN 201910598823A CN 110222320 A CN110222320 A CN 1102223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cd
- secondary circuit
- processing
- file
- automatic draw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08000033897 Systemic primary carnitine deficiency Diseas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18
- 208000016505 systemic primary carnitine deficiency disease Diseas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18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422 pa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99 data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8—Network design, e.g. design based on topological or interconnect aspects of utility systems, piping,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HVAC] or cabl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2—Use of codes for handling textual entities
- G06F40/14—Tree-structured docume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rketing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解析并装载SPCD文件;分析二次设备拓扑关系;进行动态布局;计算二次设备端口位置;自动寻径装置之间的光纤连接线;动态关联数据;输出G语言图形文件。采用了本发明的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结合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实际连接情况,自动生成G格式的二次回路图形文件,实现将智能变电站看不见、摸不着的二次回路,准确、可靠的形成可视化图形,一方面提高现场人员实施效率,另一方面,为专业人员精准运维提供技术支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可视化运维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SPCD文件规定了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中光纤回路及站控层双绞线回路描述信息,适用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装置及其二次回路的研发、设计、制造、检测和工程应用。
G语言是一种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标准的扩展性语言,把电力设备和电网的相关信息以图形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具有高效的存取电力设备图形和模型信息的能力,具有动态绑定数据的功能,能够简单的对接后台程序,实现状态动态在线展示。
通过现存的G语言图形编辑工具,虽然能人工绘制出相关描述智能变电站信息的图形,但是人工绘图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另外,人工绘图容易出现由于技术能力、责任心参差不齐而导致的疏漏、失误问题,图形的正确性、准确性、绘图风格等都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满足准确性、直观性、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的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如下:
该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解析并装载SPCD文件;
(2)分析二次设备拓扑关系;
(3)进行动态布局;
(4)计算二次设备端口位置;
(5)自动寻径装置之间的光纤连接线;
(6)动态关联数据;
(7)输出G语言图形文件。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根据SPCD文件的技术规范,加载SPCD文件,形成树形结构;
(1.2)对SPCD文件正确性进行校验。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1.2)中进行的校验包括检查文件格式、检查对象属性的唯一性、检查正确性和完整性、检查物理线缆两侧所连接的屏柜有效性、检查线缆纤芯及跳纤两侧所连接端口的有效性、检查SPCD文件和SCD文件的关联一致性。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1)分析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的光纤回路拓扑关系,得到模型中电压等级、间隔、二次设备信息;
(2.2)根据每段光纤的信息,记录光纤的两段标识,存储为队列结构;
(2.3)遍历光纤队列并拼接光纤,计算二次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存储获得的结果集。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2.3)中拼接的光纤收尾相连,且拼接后的虚拟光纤的首末端为二次装置或交换机。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1)计算整个画布的长、宽,将整个画布划分为多个正方形组成的网状;
(3.2)根据存储的结果集,判断二次设备所属的电压等级及间隔。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1)查找两个装置之间的光纤连连接信息,判断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
(4.2)根据装置之间的坐标位置,判断端口具体的具体放置的位置坐标。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5)中通过在合并单元和保护装置以及智能终端和保护装置之间进行计算接线确定各个光纤连接线的形式。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6)中需要关联的数据有装置运行状态、通讯状态、压板状态、光纤通断状态,所述的每个状态数据均有一个唯一的编号。
采用了本发明的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根据智能变电站物理光纤回路模型(SPCD)通过计算机对模型文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实际连接情况,自动生成G格式的二次回路图形文件,实现将智能变电站看不见、摸不着的二次回路,准确、可靠的形成可视化图形,一方面提高现场人员实施效率,另一方面,为专业人员精准运维提供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的整体处理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的整体系统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的该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1)解析并装载SPCD文件;
(1.1)根据SPCD文件的技术规范,加载SPCD文件,形成树形结构;
(1.2)对SPCD文件正确性进行校验;
(2)分析二次设备拓扑关系;
(2.1)分析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的光纤回路拓扑关系,得到模型中电压等级、间隔、二次设备信息;
(2.2)根据每段光纤的信息,记录光纤的两段标识,存储为队列结构;
(2.3)遍历光纤队列并拼接光纤,计算二次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存储获得的结果集;
(3)进行动态布局;
(3.1)计算整个画布的长、宽,将整个画布划分为多个正方形组成的网状;
(3.2)根据存储的结果集,判断二次设备所属的电压等级及间隔;
(4)计算二次设备端口位置;
(4.1)查找两个装置之间的光纤连连接信息,判断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
(4.2)根据装置之间的坐标位置,判断端口具体的具体放置的位置坐标;
(5)自动寻径装置之间的光纤连接线;
(6)动态关联数据;
(7)输出G语言图形文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步骤(1.2)中进行的校验包括检查文件格式、检查对象属性的唯一性、检查正确性和完整性、检查物理线缆两侧所连接的屏柜有效性、检查线缆纤芯及跳纤两侧所连接端口的有效性、检查SPCD文件和SCD文件的关联一致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步骤(2.3)中拼接的光纤收尾相连,且拼接后的虚拟光纤的首末端为二次装置或交换机。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步骤(5)中通过在合并单元和保护装置以及智能终端和保护装置之间进行计算接线确定各个光纤连接线的形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步骤(6)中需要关联的数据有装置运行状态、通讯状态、压板状态、光纤通断状态,所述的每个状态数据均有一个唯一的编号。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智能变电站光纤回路建模数据模型,对模型进行分析后,智能自动生成G格式的二次回路可视化图形。本发明可实现将智能变电站看不见、摸不着的二次回路,准确、可靠的形成可视化图形,为专业人员精准运维提供技术支撑。
基于SPCD文件和G语言的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成图方法,主要工作流程包括加载SPCD文件、形成树形结构、分析二次设备信息、动态布局、自动路由连线、绑定动态数据对接后台程序,生成一系列光纤二次回路连接图,分别是:线路二次回路图、母线二次回路图、母分二次回路图、主变二次回路图、电容二次回路图、母联二次回路图等,然后根据生成的图形导出生成G语言文件等几部分,具体如下:
1、使用XML的SAX解析器解析SPCD文件,装载数据为树形结构。
根据SPCD文件的技术规范,加载SPCD文件,形成树形结构,并对SPCD文件正确性进行校验,主要包括:文件格式检查,对象属性的唯一性、正确性和完整性检查,物理线缆两侧所连接的屏柜有效性检查,线缆纤芯及跳纤两侧所连接端口的有效性检查,SPCD文件和SCD文件的关联一致性检查。
2、分析模型,获得自动成图的关键信息
分析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的光纤回路拓扑关系,得到模型中电压等级、间隔、二次设备等信息,根据每段光纤的信息,记录光纤的两段标识,存储为队列结构,遍历光纤队列,拼接每一段光纤,保证每段光纤收尾相连,且拼接后的虚拟光纤首末端为二次装置(或者交换机),至此路由计算出二次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存储获得的结果集。
3、动态布局
先计算整个画布的长、宽,将整个画布划分为多个正方形组成的网状,然后根据存储的结果集,判断二次设备所属的电压等级及间隔,使用两种成图模式,第一,各个间隔光纤连接图,将二次设备对应到网格上,使二次设备之间平行,且等间距。动态的将交换机、合并单元、保护装置、智能终端的进行有序排列布局,并记录每个二次装置的次序编号。第二,过程层总接线图则采用交换机布局在中心,各个关联的装置分布在交换机两侧。
4、端口位置计算
查找到两个装置之间的光纤连连接信息,判断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水平相对的,端口放在装置的左右两边,垂直相对的位置,端口位置放在装置的上下两边,再根据装置之间的坐标位置,判断端口具体的具体放置的位置坐标。
5、自动寻径装置之间光纤连接线
按照以下的原则确定各个光纤连接线的形式:合并单元和保护装置以及智能终端和保护装置之间采用最短路径算法进行计算接线。装置与交换机之间采用穷举法布局,假设有N个装置与交换机有连接,就有N个方法与之对应。装置之间连线有若干端线段集合,且只有纵横两个方向,且每一段连接线彼此之间不重叠。
6、动态关联数据
需要关联的数据有,装置运行状态、通讯状态、压板状态、光纤通断状态,每个状态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在输出成G语言图形的时候绑定在相关图元中,便于后台程序获得该编号,从而很有效、简易的与后台程序对接。
采用了本发明的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根据智能变电站物理光纤回路模型(SPCD)通过计算机对模型文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实际连接情况,自动生成G格式的二次回路图形文件,实现将智能变电站看不见、摸不着的二次回路,准确、可靠的形成可视化图形,一方面提高现场人员实施效率,另一方面,为专业人员精准运维提供技术支撑。
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9)
1.一种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解析并装载SPCD文件;
(2)分析二次设备拓扑关系;
(3)进行动态布局;
(4)计算二次设备端口位置;
(5)自动寻径装置之间的光纤连接线;
(6)动态关联数据;
(7)输出G语言图形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根据SPCD文件的技术规范,加载SPCD文件,形成树形结构;
(1.2)对SPCD文件正确性进行校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2)中进行的校验包括检查文件格式、检查对象属性的唯一性、检查正确性和完整性、检查物理线缆两侧所连接的屏柜有效性、检查线缆纤芯及跳纤两侧所连接端口的有效性、检查SPCD文件和SCD文件的关联一致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1)分析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的光纤回路拓扑关系,得到模型中电压等级、间隔、二次设备信息;
(2.2)根据每段光纤的信息,记录光纤的两段标识,存储为队列结构;
(2.3)遍历光纤队列并拼接光纤,计算二次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存储获得的结果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3)中拼接的光纤收尾相连,且拼接后的虚拟光纤的首末端为二次装置或交换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1)计算整个画布的长、宽,将整个画布划分为多个正方形组成的网状;
(3.2)根据存储的结果集,判断二次设备所属的电压等级及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1)查找两个装置之间的光纤连连接信息,判断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
(4.2)根据装置之间的坐标位置,判断端口具体的具体放置的位置坐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通过在合并单元和保护装置以及智能终端和保护装置之间进行计算接线确定各个光纤连接线的形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中需要关联的数据有装置运行状态、通讯状态、压板状态、光纤通断状态,所述的每个状态数据均有一个唯一的编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98823.1A CN110222320A (zh) | 2019-07-04 | 2019-07-04 | 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98823.1A CN110222320A (zh) | 2019-07-04 | 2019-07-04 | 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22320A true CN110222320A (zh) | 2019-09-10 |
Family
ID=67812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98823.1A Pending CN110222320A (zh) | 2019-07-04 | 2019-07-04 | 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22320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42135A (zh) * | 2020-03-23 | 2020-06-05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变电站二次屏柜的自动接线图生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
CN111509675A (zh) * | 2020-05-26 | 2020-08-07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移动变电站主变保护系统及方法 |
CN112836836A (zh) * | 2021-03-04 | 2021-05-25 | 扬州浩辰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回路可视化呈现方法 |
CN118096090A (zh) * | 2024-04-28 | 2024-05-28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 一种基于web架构的智能变电站模型设计系统与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32021A (zh) * | 2015-03-17 | 2015-06-24 | 国家电网公司 |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建模及虚实对应的方法 |
CN105302965A (zh) * | 2015-10-31 | 2016-02-03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多设备电源路径示意图自动生成方法 |
CN105931132A (zh) * | 2016-04-20 | 2016-09-07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文件完整路径解析方法 |
CN107545085A (zh) * | 2016-06-27 | 2018-01-05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 一种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联接图自动生成方法 |
CN107565693A (zh) * | 2017-09-28 | 2018-01-09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智能变电站的光纤回路的可视化系统及可视化方法 |
CN107656761A (zh) * | 2017-10-11 | 2018-02-02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g语言的智能变电站虚端子可视化图形的自动生成方法 |
CN109687905A (zh) * | 2019-01-24 | 2019-04-26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一种智能变电站通讯链路异常状态检测系统 |
-
2019
- 2019-07-04 CN CN201910598823.1A patent/CN11022232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32021A (zh) * | 2015-03-17 | 2015-06-24 | 国家电网公司 |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建模及虚实对应的方法 |
CN105302965A (zh) * | 2015-10-31 | 2016-02-03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多设备电源路径示意图自动生成方法 |
CN105931132A (zh) * | 2016-04-20 | 2016-09-07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文件完整路径解析方法 |
CN107545085A (zh) * | 2016-06-27 | 2018-01-05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 一种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联接图自动生成方法 |
CN107565693A (zh) * | 2017-09-28 | 2018-01-09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智能变电站的光纤回路的可视化系统及可视化方法 |
CN107656761A (zh) * | 2017-10-11 | 2018-02-02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g语言的智能变电站虚端子可视化图形的自动生成方法 |
CN109687905A (zh) * | 2019-01-24 | 2019-04-26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一种智能变电站通讯链路异常状态检测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田源等: "基于物理回路建模的智能标签的优化研究", 《电气技术》 * |
田源等: "基于物理回路建模的智能标签的优化研究", 《电气技术》, no. 03, 15 March 2017 (2017-03-15)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42135A (zh) * | 2020-03-23 | 2020-06-05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变电站二次屏柜的自动接线图生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
CN111509675A (zh) * | 2020-05-26 | 2020-08-07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移动变电站主变保护系统及方法 |
CN112836836A (zh) * | 2021-03-04 | 2021-05-25 | 扬州浩辰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回路可视化呈现方法 |
CN118096090A (zh) * | 2024-04-28 | 2024-05-28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 一种基于web架构的智能变电站模型设计系统与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22320A (zh) | 基于spcd模型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自动绘图处理的方法 | |
WO2023115842A1 (zh) | 一种数据驱动的离线在线一体化配电网仿真系统及方法 | |
CN107909512B (zh) | 一种结合电网运行方式的设备运行数据匹配和扩展方法 | |
CN103675600B (zh) | 基于拓扑知识的配电网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 | |
CN104951997B (zh) | 面向配电网的多维度图模质量分析方法 | |
CN104008512B (zh) | 一种电力系统在线稳定评估指标系统 | |
CN103500249A (zh) | 可视化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系统及方法 | |
CN106446431B (zh) | 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保护设备的二次系统可视化方法 | |
CN103309988A (zh) | 一种自动生成轨道交通线路数据库的方法 | |
CN104361184B (zh) | 一种电力电网自动布局布线系统及方法 | |
CN106960103A (zh) | 一种电网图形的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 | |
CN102724071A (zh) | 基于网络模型和规则模型的电力通信故障预警分析方法及其系统 | |
CN105449676B (zh) | 配电网区域节点网络生成方法与系统 | |
CN110188150A (zh) | 配电网线路图的建模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3679545A (zh) | 一种配电网可靠性理论评估系统 | |
CN110442755A (zh) | 基于核电厂dcs平台站间网络连接的拓扑图展示方法 | |
CN104239589A (zh) | 一种配电网业扩报装智能分析系统的实现方法 | |
CN109861860A (zh) | 一种智能变电站建立虚实链路映射关系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4408571A (zh) | 一种电网潮流模型转换工具及其转换方法 | |
CN105302965A (zh) | 多设备电源路径示意图自动生成方法 | |
CN107194566A (zh) |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电力智能档案管理方法 | |
CN109617746B (zh) | 一种基于spcd文件的scd网络配置校验方法 | |
CN106602549A (zh) | 电气主接线分析系统、分析方法和操作方法 | |
CN105243248B (zh) | 用于psd‑bpa仿真的厂站主接线模型生成方法及系统 | |
CN115577480A (zh) | 一种配网联络图自动生成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