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13116A - 一种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架构、方法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架构、方法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13116A
CN110213116A CN201910714792.1A CN201910714792A CN110213116A CN 110213116 A CN110213116 A CN 110213116A CN 201910714792 A CN201910714792 A CN 201910714792A CN 110213116 A CN110213116 A CN 1102131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access point
process points
user
service pro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147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13116B (zh
Inventor
罗向征
杨超
刘宝琴
曾健
郭久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1479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131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13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31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13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3116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7634 priority patent/WO2021022806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58Access network archite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69Operational details of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架构、方法及通信设备。该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方法包括:控制器为每个网络接入点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网络接入点从用户侧网络接口接收用户业务数据,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通过网络侧网络接口发送到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网络业务处理点从网络侧网络接口接收所述网络接入点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按照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到对应的目的网络接入点或所述网络业务处理点连接的用户终端。本发明将网络接入点收到的用户业务数据统一发送到网络业务处理点集中处理,简化接入节点设备系统复杂度,降低网络整体建设成本,降低网络运维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架构、方法及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架构、方法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网络系统采用同构设计思想,以广域网络为例,根据部署层级不同,网络系统一般包括接入节点、汇聚节点、核心节点等网络设备,不同节点设备处于网络系统的不同层级,但都支持基本相同的软件功能集,其软件功能集分为管理平面、控制平面、数据平面。不同网络层级的节点设备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产品形态、处理性能等硬件能力方面,而在软件系统的功能集、系统复杂度方面基本相当。按照同构思想构建网络系统,带来的主要问题包括:节点设备、尤其是大量接入节点设备复杂度高,网络系统整体成本居高不下;对大量在网的节点设备尤其是接入节点设备已有复杂的软件系统进行升级变更,技术难度大、周期长、网络运维成本高。
针对上述问题,业界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即采用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Network,SDN)网络架构。SDN网络架构采用“转控分离”设计思想,将网络系统管理、控制功能与网络中的节点设备分离,运行于网络控制器上实现集中管理与控制,节点设备保留数据平面网络业务数据高速转发的能力,并支持与网络控制器对接,接收网络控制器下发的业务处理策略,按照控制器下发的控制策略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和转发。SDN设计思想从整体上简化了节点设备的复杂度,但从节点设备的角度看,不同层级的节点设备依然采用同构化设计思想。
不同层级的节点设备在网络业务数据处理、转发中需要具备相同的能力,不利于简化大量接入节点设备软件功能需求,不利于满足高效益建设大规模接入网络的要求。另外,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SDN技术统一定义节点设备数据平面处理流程、数据转发与网络业务特征无关的目的,节点设备数据平面需要提供OpenFlow流转发处理机制,对节点设备软件系统、硬件(芯片)器件处理机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利于网络平滑演进,这也是SDN技术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现有网络系统采用同构设计思想,不同层级节点设备软件功能集基本相同,且大规模网络中的接入节点数量众多,接入节点复杂度高,影响网络快速创新、技术变更困难,网络建设成本高、运维复杂,当前迫切需要改变现有同构网络架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架构、方法及通信设备,以解决现有同构网络系统中,不同层级节点设备软件功能集基本相同,且大规模网络中的接入节点数量众多,接入节点复杂度高,影响网络快速创新、技术变更困难,网络建设成本高、运维复杂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架构,包括一个控制器、一个以上网络接入点和至少一个网络业务处理点;其中,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和用户终端直接或间接连接,网络接入点的网络侧网络接口和网络业务处理点的网络侧网络接口直接或间接连接;网络业务处理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和用户终端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网络业务处理点建立网络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为每个网络接入点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网络接入点,用于从用户侧网络接口接收用户业务数据,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通过网络侧网络接口发送到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网络业务处理点,用于从网络侧网络接口接收网络接入点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按照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到对应的目的网络接入点或所述网络业务处理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连接的用户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异构网络架构中,网络接入点不用与网络业务处理点支持相同的软件功能集,网络接入点在接收到用户业务数据后,发送到该网络接入点注册过的网络业务处理点进行集中处理,网络接入点不用支持用户复杂的业务,降低了网络复杂度和运维难度;而且由控制器统一对网络业务处理点进行管理,组网更加灵活。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方法,应用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架构,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器为每个网络接入点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网络接入点从用户侧网络接口接收用户业务数据,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通过网络侧网络接口发送到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网络业务处理点从网络侧网络接口接收所述网络接入点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按照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到对应的目的网络接入点或所述网络业务处理点连接的用户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方法,针对网络系统中不同层次的网络接入点设备和网络业务处理点设备,分别定义各自的业务逻辑和处理流程,将网络接入点收到的用户业务数据统一发送到网络业务处理点集中处理,简化接入节点设备系统复杂度,降低网络整体建设成本,降低网络运维工作量,而且由控制器统一对网络业务处理点进行管理,组网更加灵活。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入节点,所述网络接入点包括:
用户接口收发模块,用于从用户侧网络接口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
网络接口收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通过网络侧网络接口发送到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以便于由所述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按照与所述用户侧网络接口对应的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接入点,接收到用户业务数据后,发送到该网络接入点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进行集中处理,网络接入点不用支持用户复杂的业务,降低了网络复杂度和运维难度。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业务处理点,所述网络业务处理点包括:
网络接口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网络接入点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网络接入点中接收所述用户业务数据的用户侧网络接口信息,按照对应的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后,确定接收所述用户业务数据的目的接收端;
用户接口收发模块,用于当所述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所述用户业务数据的目的接收端为自身连接的用户终端时,将处理后的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发送到对应的目的用户终端;
网络接口收发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所述用户业务数据的目的接收端为网络接入点时,将处理后的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发送到对应的目的网络接入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业务处理点,接收网络接入点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并进行集中处理,网络接入点不用识别用户业务,简化接入节点设备系统复杂度,降低网络整体建设成本,降低网络运维工作量。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
管理接口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业务处理点转发的网络接入点的注册请求;
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注册请求中获取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信息,并为所述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为所述网络接入点生成与所述注册请求对应的注册响应;所述注册响应包括与所述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信息;
所述管理接口收发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注册响应返回到为所述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通过对网络业务处理点通信进行管理,为网络接入点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可以保证网络接入点收到的用户业务数据统一发送到网络业务处理点,简化接入节点设备系统复杂度,降低网络整体建设成本,降低网络运维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控制器分配网络业务处理点的流程示意图;
图2d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注册请求消息格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网络接入点的功能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功能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功能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控制器的功能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控制器的功能框图。
其中:网络连接线中的实点用来表示一个网络接口,g0表示gigabitethernet0接口,g1表示gigabitethernet1接口,g2表示gigabitethernet2接口,g0.1表示gigabitethernet0.1,g1.1表示gigabitethernet1.1,g1.2表示gigabitethernet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包括一个控制器、两个网络业务处理点(Network Service Processing Point,简称NSPP)和多个网络接入点(Network Access Point ,简称NAP);其中,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User-Network Interface,简称UNI)和用户终端直接或间接连接,网络接入点的网络侧网络接口(Network -Network Interface,简称NNI)和网络业务处理点的网络侧网络接口直接或间接连接;网络业务处理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和用户终端直接或间接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为每个网络接入点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网络接入点,用于从用户侧网络接口接收用户业务数据,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通过网络侧网络接口发送到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网络业务处理点,用于从网络侧网络接口接收网络接入点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按照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到对应的目的网络接入点或所述网络业务处理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连接的用户终端。
一种可能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网络接入点,还用于向网络业务处理点发起注册请求,并接收网络业务处理点转发的来自所述控制器的注册响应,从所述注册响应中获取与自身用户侧网络接口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其中,所述网络接入点通过网络自动发现或者本地保存的配置,确定用于发起注册请求的目的网络业务处理点;所述注册请求包括所述网络接入点的标识、目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标识以及所述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的信息。
所述网络业务处理点,还用于接收网络接入点向自身发起的注册请求,将所述注册请求转发到所述控制器;并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返回的与所述注册请求对应的注册响应时,向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发送所述控制器返回的注册响应。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业务处理点转发的所述注册请求,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并向为所述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返回与所述注册请求对应的注册响应。其中,所述注册响应包括所述网络接入点的标识、所述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被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中,NAP通过注册响应机制确定对应的NSPP。首先,NAP通过网络自动发现或者利用本地保存的配置,确定用于发起注册请求的目的NSPP后,向所述目的NSPP发起注册请求,该注册请求被NSPP接收后转发到控制器,NSPP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注册响应后发送给发起注册请求的NAP,完成注册流程。其中,SDN控制器生成的注册响应中包括为该发起注册请求的NAP分配的对应的NSPP,在通过注册确定对应的NSPP后,NAP从用户侧网络接口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后,发送到该对应的NSPP。
一种可能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之后,在返回所述注册响应之前,向每个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发送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所述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中包括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之后,在返回所述注册响应之前,在本地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创建虚拟转发表项,并向每个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发送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所述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中包括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信息。
一般情况下,NAP与NSPP之间可能部署有中间网络系统。NAP与NSPP之间通过互联的NNI接口,穿过中间的网络系统,建立端到端的业务隧道进行用户业务数据的通信。所以,一种可能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网络接入点,具体用于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封装隧道头部信息,将封装后的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发送到所述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其中,所述隧道头部信息包括所述网络接入点的标识、目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标识以及接收所述用户业务数据的用户侧网络接口标识;所述网络业务处理点,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网络接入点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获取用户业务数据的隧道头部信息中的所述用户侧网络接口标识,根据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对应的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进行处理。
一种可能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隧道头部信息还包括预处理结果信息;所述网络接入点,还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后,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封装隧道头部信息之前,按照预处理策略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预处理策略是指所述控制器预先定义的根据用户业务数据特征,接收用户业务数据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对用户业务数据执行如下一项或多项预处理操作的处理规则:分类、标记、过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业务处理点(NAP)的业务功能定义为用户网络业务数据提供接入和汇聚,对来自用户侧的业务数据简单处理并封装,统一汇聚到网络业务处理点(NSPP)。NSPP的业务功能定义为用户业务数据集中聚合、处理、转发。来自NAP的用户业务数据汇聚到NSPP,NSPP去隧道封装后,根据用户业务数据的特征,按照业务数据处理逻辑要求,执行如下一项或者多项业务功能的处理规则:安全过滤、数据加解密、二层交换、三层路由;消除NAP理解用户网络业务数据特征、处理网络业务的需求。同时,NSPP接受控制器集中控制,由控制器对多个NSPP进行管理,分配NAP与NSPP的对应关系,对来自NAP的业务数据灵活实现在多个NSPP间支持负载分担,同时向NSPP下发业务处理规则。
实施例二
参见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实现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一的网络架构中,从而实现网络业务的集中处理。在本实施例中,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控制器为每个网络接入点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步骤202,网络接入点从用户侧网络接口接收用户业务数据,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通过网络侧网络接口发送到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步骤203,网络业务处理点从网络侧网络接口接收所述网络接入点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按照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到对应的目的网络接入点或所述网络业务处理点连接的用户终端。
参见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架构示意图(由于实际的网络通信架构中一般NAP的数量可以远远大于2个,此处为了说明方便,以2个NAP为例进行示意,不作为具体限定),图2b中,两个NAP(NAP101、NAP102)分别通过自己的NNI接口g0(即gigabitethernet0)和上端的两个NSPP(NSPP201、NSPP202)的NNI接口g0通过网络连接;同时两个NSPP(NSPP201、NSPP202)还与上端的控制器的g0建立网络连接,其中,NAP101有一个用于连接用户终端的UNI接口g1(即gigabitethernet1), NAP102有2个用于连接用户终端的UNI接口g1(即gigabitethernet1)、g2(即gigabitethernet2)。下面以图2b示的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架构示意图为例,对图2a所示的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方法的各骤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201,控制器为每个网络接入点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在本步骤中,由控制器对NSPP实现集中控制和分配,参见图2c,为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器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2011,网络接入点向网络业务处理点发起注册请求。
NAP一般通过网络自动发现或者本地保存的配置确定用于发起注册请求的目的NSPP。在NAP收到目的NSPP的注册响应后,注册流程结束。此后,NAP从UNI接口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就可以发送到该目的NSPP。
在本子步骤中,NAP通过NNI接口向网络中的NSPP发送注册请求,注册请求可以包括如下信息:
NAP标识:用于标识发起注册请求的源设备;
NAP的UNI网络接口信息:NAP设备上所有UNI接口相关信息,接口信息可以包括名称、索引、类型、工作状态等,不作具体限定。
NSPP标识:用于标识标注册请求对应的目的NSPP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架构中,NAP和NSPP都会被控制器统一分配网络唯一标识,该网络唯一标识可以是设备特征码,也可以是与设备特征码一一对应的字符串,只要保证唯一即可。而且发起注册请求除了包括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标识、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的信息和目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标识外,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如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网络侧网络接口的信息,在此不作限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支持多NSPP负载均衡,NAP可以向与之连接的所有NSPP分别发送注册请求消息,每个注册请求消息中除了目的NSPP设备标识不同外,同一个NAP发送到不同NSPP的注册请求消息中其它内容完全相同。此时,一个NAP可以被分配一个以上对应的NSPP,即有可能每个UNI对应的NSPP不同,详细说明下述步骤2014。
如图2b所示,两个NAP(NAP101、NAP102)分别通过各自的NNI接口(gigabitethernet0)将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上端NSPP201、NSPP202,主动触发注册请求处理流程。注册请求消息可以采用如图2d所示的消息格式(仅作为示例,不作具体限定),则NAP101(标识为0001)和NAP102(标识为0002)发向NSPP201的注册请求则NAP101(标识为0001)和NAP102(标识为0002)发向NSPP201的注册请求消息内容分别示意如下表1和表2:
表1
1001 0001 0 gigabitethernet 0 1 0 gigabiethertnet 1 0 0
表2
1001 0002 0 gigabitethernet 0 1 0 gigabiethertnet 1 0 0 gigabitethernet 2 0 0
如表1所示的 NAP101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中,目的NSPP设备标识为1001,源设备标识为0001(即自身设备标识),消息类型为“0”表示注册请求消息,并携带了2个网络接口信息:
接口名称:gigabitethernet,接口编号:0,接口类型:1(表示NNI接口),工作状态:0(表示接口工作状态为UP);
接口名称:gigabitethernet,接口编号:1,接口类型:0(表示UNI接口),工作状态:0(表示接口工作状态为UP)。
如表2所示的NAP102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中,目的NSPP设备标识也是1001,源设备标识为0002(即自身设备标识),消息类型为“0”表示注册请求消息,并携带了3个网络接口信息:
接口名称:gigabitethernet,接口编号:0,接口类型:1(表示NNI接口),工作状态:0(表示接口工作状态为UP);
接口名称:gigabitethernet,接口编号:1,接口类型:0(表示UNI接口),工作状态:0(表示接口工作状态为UP)。
接口名称:gigabitethernet,接口编号:2,接口类型:0(表示UNI接口),工作状态:0(表示接口工作状态为UP)。
由于图2b中, 两个NAP(NAP101、NAP102)也可以分别通过自己的NNI接口g0将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上端NSPP202,具体消息格式内容和发送给上端NSPP201的相同(仅仅目的设备标识不同),在此不再赘述。
子步骤2012,网络业务处理点接收所述网络接入点向自身发起的注册请求,将所述注册请求转发给所述控制器。
NSPP由NNI接口接收到NAP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通过与控制器连接的通道,向控制器转发该注册请求消息。NSPP在接收到注册请求消息后,首先检查与控制器间的通信通道的可达性,如果通信通道不可用,直接丢弃来自NAP的注册请求消息,结束本次处理。NSPP与控制器通信通道可用,NSPP对请求消息进行重新封装,封装处理不改变请求消息内容,仅对其添加NSPP与控制器间通信协议所需的封装后转发到控制器。
需要说明的是,所有NSPP都需要将来自NAP的注册请求中转转发给与之连接的控制器,为了控制器可以区分是来自同一NAP的同一次注册请求(一般NAP与NSPP之间建立网络连接或者端口变化时都会触发NAP向NSPP发起注册请求),可以扩展注册请求消息格式,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
子步骤2013,所述控制器从所述注册请求中获取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信息,并为所述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控制器接收来自NSPP转发的注册请求消息,获取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源设备标识(NAP的标识)、网络接口接口信息、目的NSPP的标识。控制器检查与其连接的一个或多个NSPP,同时从与NAP处于正常连接的NSPP中选择一个或多个NSPP,作为发送请求消息的NAP的对应的NSPP。一般来说控制器的对NSPP的分配策略可以根据NSPP当前负载情况以及NSPP的NNI接口的带宽情况,采用设定的负载算法,为发起注册请求的NAP选择合适的NSPP,作为分配给该NAP上的部分或全部用户侧网络接口对应的NSPP。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控制器负载均衡策略不同,一个NAP上的多个网络接口既可以分属不同的NSPP,也可以分配到同一NSPP。网络运行过程中,控制器也可以动态调整网络接口与NSPP的对应关系,实现负载动态调整,均衡NSPP处理负荷不均的情况。
结合图2b为例进行说明,例如控制器经过决策,分配后的NSPP201、NSPP202与NAP101、NAP102的对应关系:
NAP102的UNI接口gigabitethernet2对应NSPP201
NAP101的UNI接口gigabitethernet1对应NSPP202
NAP102的UNI接口gigabitethernet1对应NSPP202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器为NAP的每个UNI接口分配对应的NSPP之后,在所述控制器生成与发起注册请求的NAP对应的注册响应之前,所述控制器向每个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发送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所述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中包括所述控制器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信息。
作为另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在所述控制器为NAP的每个UNI接口分配对应的NSPP之后,在所述控制器生成与发起注册请求的NAP对应的注册响应之前,所述控制器为所述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创建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并向每个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发送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所述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中包括所述控制器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信息。本实施方式是为了保证网络架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所述控制器在向每个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发送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之前,会先在本地创建虚拟转发表项,此时控制器在本地创建的虚拟转发表项会记录每个发起注册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的接口信息、状态以及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以便于在对应的NSPP发生异常时或进行负载调整时重新分配对应的NSPP。
具体地,控制器以发起注册请求的NAP的标识为索引,为该发起注册请求的NAP在控制器中创建虚拟转发表项,每一个表项对应NAP的一个用户侧网络接口数据,即NAP上的每一个UNI接口均对应控制器内一个虚拟转发表项。
结合图2b,根据NAP与NSPP的对应关系,控制器可以在本地创建虚拟转发表项如下表3所示:
表3
NAP标识 NAP索引 接口名 接口索引 接口类型 接口状态 归属NSPP标识 本地NNI接口
0001 0 gigabitethernet1 1 UNI UP 1002 gigabitethernet0
0002 1 gigabitethernet1 1 UNI UP 1002 gigabitethernet0
0002 1 gigabitethernet2 2 UNI UP 1001 gigabitethernet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器为发起注册请求的NAP的每个UNI接口分配对应的NSSP后,通过与NSPP之间的回应消息格式通知每个对应的NSPP,即向每个对应的NSPP发送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该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包括所述控制器为发起注册请求的NAP的每个UNI接口分配的对应的NSPP的信息,用于每个对应的NSPP为发起注册请求的NAP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创建对应虚拟转发表项,以便支持对应的NSPP集中完成NAP对应用户侧网络接口所承载的网络业务处理工作。
优选地,接收到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的网络业务处理点,为所述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建立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后,根据所述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创建对应的虚拟逻辑接口,在所述虚拟逻辑接口上启用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由此当网络业务处理点接收到网络接入点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时,可以依据该发送用户业务数据的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与所述虚拟逻辑接口的对应关系,找到对应的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对用户业务数据进行处理。
结合图2b,控制器向NSPP201、NSPP202分别发送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消息,该指示消息中可以携带控制器完整的本地虚拟转发表数据,确保每个对应的NSPP(即NSPP201、NSPP202)接收到相同的网络接口数据。
NSPP201或者NSPP202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指示消息后,解析指示消息中携带的虚拟转发表项数据,根据“归属NSPP”不同,将表项分为两类,一类表项的“归属NSPP”即为本NSPP,标记为“A”,其余表项标记为“S”。NSPP201和NSPP202会在本地为该发起注册请求的NAP创建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NSPP201和NSPP202为标记“A”的虚拟转发表项设置表项工作模式为“ACT”,(ACTIVE)为标记为“S”的虚拟转发表项设置表项工作模式置为“STB”(STANDBY)。NSPP201创建后的虚拟转发表如下表4所示:
表4
NAP标识 NAP索引 接口名 接口索引 接口类型 接口状态 工作模式 本地NNI接口
0001 0 gigabitethernet1 1 UNI UP STB gigabitethernet0
0002 1 gigabitethernet1 1 UNI UP STB gigabitethernet0
0002 1 gigabitethernet2 2 UNI UP ACT gigabitethernet0
同样地,NSPP202在本地创建的虚拟转发表,与NSPP201是相对的如下表5所示:
表5
NAP标识 NAP索引 接口名 接口索引 接口类型 接口状态 工作模式 本地NNI接口
0001 0 gigabitethernet1 1 UNI UP ACT gigabitethernet0
0002 1 gigabitethernet1 1 UNI UP ACT gigabitethernet0
0002 1 gigabitethernet2 2 UNI UP STB gigabitethernet0
NSPP201和NSPP202为上述虚拟转发表中的UNI接口的工作模式为“ACT”的表项创建对应的虚拟逻辑接口,用以代表NAP设备上的UNI接口。每个虚拟逻辑接口的编号为“NAP索引值”(全局唯一)+“.”+“NAP设备的UNI接口索引值”(NAP设备内部索引值)。NSPP201上生成的虚拟逻辑接口如下:
虚拟逻辑接口:gigabitethernet1.2//对应于NAP102上的UNI接口gigabitethernet2
NSPP202上生成的虚拟逻辑接口如下:
虚拟逻辑接口:gigabitethernet0.1//对应于NAP101上的UNI接口gigabitethernet1
虚拟逻辑接口:gigabitethernet1.1//对应于NAP102上的UNI接口gigabitethernet1
至此,传统网络架构中需要在NAP上UNI接口上启用/设置的网络业务功能,统一部署到NSPP上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每一条NAP的UNI接口所在的虚拟转发表项在NSPP软件系统中对应一个虚拟逻辑接口,与NAP上UNI接口相关的网络业务功能均附着在虚拟逻辑接口之上。该虚拟逻辑接口使用“NAP设备索引值+UNI接口索引值”进行索引(NAP设备索引为全局索引,UNI接口索引可以为局部索引),可以实现将现有技术中在NAP上UNI接口上启用的所有网络业务(如路由协议、安全过滤等)统一迁移到NSPP上虚拟逻辑接口,实现业务统一到NSPP集中处理的目的。
子步骤2014,所述控制器生成与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对应的注册响应,并将所述注册响应返回到为所述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其中,所述注册响应包括与所述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信息。
在本子步骤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减少系统复杂度,所述控制器可以将所述注册响应发送到其中一个为所述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当然,所述控制器也可以向每个网络接入点发起注册的网络业务处理点返回注册响应,不作具体限定。
如果控制器为发起注册请求的NAP的所有UNI接口分配一个NSPP,如步骤2012 ,控制器为NAP101唯一的UNI接口g1分配NSPP202,控制器会向NSPP202发送针对NAP101的注册响应。
如果控制器为发起注册请求的NAP的所有UNI接口分配不同的NSPP,如步骤2012 ,控制器为NAP102的UNI接口g2分配NSPP201、为NAP102的UNI接口g1分配NSPP202,此时,控制器可以选择其中一个NSPP 发送针对NAP102的注册响应,如控制器会向NSPP201发送针对NAP102的注册响应。
子步骤2015,接收到所述注册响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将所述注册响应发送到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NSPP201向NAP102发送控制器生成的注册响应消息,NSPP202向NAP101发送注册响应消息,至此完成注册处理流程。此部分流程相对简单,不予赘述。
子步骤2016,所述网络接入点从所述注册响应中获取所述控制器为自身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步骤202,网络接入点从用户侧网络接口接收用户业务数据,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通过网络侧网络接口发送到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NAP在接收到对应NSPP的注册响应后,即NAP在完成向NSPP注册后,NAP与NSPP之间通过互联的NNI接口,穿过中间的网络系统,建立端到端的业务隧道。NAP与对应的NSPP建立业务隧道,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后,进行预处理并封装隧道头部信息后,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发送到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在本实施例中,来自于NAP上UNI接口输入的用户业务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封装隧道头部信息后,通过业务隧道汇聚到NSPP上进行集中业务处理。
在本步骤中,NAP对从UNI接口接收的用户业务数据可以按照预处理策略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策略是指预先定义的根据用户业务数据的特征,接收用户业务数据的UNI接口对用户业务数据执行如下一项或多项操作的处理规则:分类、标记、过滤。可以理解地,常见的标记处理包括报文流标识设置、报文服务质量等级设置,常见的过滤处理包括对报文进行丢弃、镜像等;在此不再赘述。
NAP对完成预处理的用户业务数据进行业务隧道封装,即在原用户业务数据基础上封装隧道头部信息,隧道头部信息可以包括隧道源端设备标识、隧道目的端设备标识、接收用户业务数据的UNI接口标识、报文预处理结果信息。其中隧道源端设备标识即为NAP的标识,隧道目的端设备标识即为NSPP的标识。封装隧道头部信息后的用户业务数据,携带了用户业务数据报文输入点对应的源NAP和承担业务集中处理的目的NSPP。NAP将完成业务隧道封装后的用户业务数据报文通过NNI接口发送,经过中间网络最终汇聚到隧道目的端设备标识所对应的NSPP。
需要注意的是:NAP101在对接收到的用户业务数据的报文进行业务隧道的隧道头部信息的封装过程中保留原始报文的全部信息。隧道报文可以采用如下的格式进行封装,如下表6所示:
表6
目标设备标识 源设备标识 UNI接口索引 原始报文长度 原始报文
步骤203,网络业务处理点从网络侧网络接口接收所述网络接入点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按照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到对应的目的网络接入点或所述网络业务处理点连接的用户终端。
在本步骤中,NSPP由NNI接口接收来自NAP的业务隧道报文,按照下述步骤对用户业务数据进行集中处理:解析封装的隧道头部信息,获得隧道报文的源设备NAP的标识、接收用户业务数据的UNI接口标识;根据源设备NAP的标识、UNI接口标识,查询本地虚拟转发表,获得用户业务数据输入的{NAP, UNI}所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对业务隧道报文解封装后,获得业务隧道报文中的用户业务数据内容,即为NAP上UNI接口输入的原始用户业务数据内容;NSPP按照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的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即该对应的虚拟逻辑接口上设置的网络业务处理规则,对原始用户业务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可以理解地是,所述业务处理规则是指预先定义的根据用户业务数据的特征,执行如下一项或者多项业务功能的处理规则:安全过滤、数据加解密、二层交换、三层路由。
NSPP对用户业务数据报文的处理一般有如下不同结果:一是由于安全策略的原因,直接丢弃用户业务数据报文;二是根据转发策略要求,用户业务数据报文由NSPP的UNI接口直接输出到所述NSPP连接的用户终端;三是根据转发策略,对应的目的端为NAP,该用户业务数据可以由NSPP上虚拟转发表项对应的虚拟逻辑接口发送到目的NAP设备的UNI接口。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NSPP根据转发策略,对用户业务数据报文经过处理确定对应的目的端为NAP;即 NSPP对通过业务隧道接收到的用户业务数据,根据虚拟转发表项,NSPP查询定位到该虚拟转发表项对应的UNI通道,进而定位到与该UNI对应的目的NAP,获得目的NAP的标识、UNI接口标识;对该用户业务数据报文再次进行业务隧道封装,即进行隧道头部信息的封装,隧道头部信息的目的端设备为根据转发策略获得的目的NAP,隧道源设备为NSPP自身,目的输出接口为虚拟转发表项对应的UNI接口,NSPP将封装后的业务隧道报文通过NNI接口发送到目的NAP设备。
实施例三
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点的功能框图。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接入点300包括:网络接口收发模块301和用户接口收发模块302。
用户接口收发模块301,用于从用户侧网络接口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
网络接口收发模块302,用于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通过网络侧网络接口发送到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以便于由所述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按照与所述用户侧网络接口对应的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所述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是指预先定义的根据用户业务数据特征,执行如下一项或者多项业务功能的处理规则:安全过滤、数据加解密、二层交换、三层路由。
作为一种可能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网络接口收发模块302,还用于通过网络自动发现或者本地保存的配置确定发起注册请求的目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向所述目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发起注册请求,并接收注册响应;其中,所述注册响应是在所述目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将所述注册请求转发给控制器后,由所述控制器对所述注册请求进行处理后生成的;所述注册响应包括与所述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网络接口收发模块302,具体用于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封装隧道头部信息,将封装后的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发送到所述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其中,所述隧道头部信息包括所述网络接入点的标识、目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标识以及接收用户业务数据的用户侧网络接口标识。
作为一种可能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网络接口收发模块302,具体用于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按照预处理策略进行预处理后,封装隧道头部信息,其中,所述隧道头部信息包括网络接入点的标识、所述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标识、接收用户业务数据的用户侧网络接口标识以及预处理结果信息。其中,所述预处理策略是指预先定义的根据用户业务数据特征,接收用户业务数据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对用户业务数据执行如下一项或多项操作的处理规则:分类、标记、过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接入点300,接收到用户业务数据后,发送到该网络接入点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进行集中处理,网络接入点不用支持用户复杂的业务,降低了网络复杂度和运维难度。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接入点600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提供的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架构中。
实施例四
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网络业务处理点400功能框图。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业务处理点400包括:网络接口收发模块401、处理模块402和用户接口收发模块403。
网络接口收发模块401,用于接收网络接入点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
处理模块402,用于获取所述网络接入点中接收所述用户业务数据的用户侧网络接口信息,按照对应的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后,确定接收所述用户业务数据的目的接收端;
用户接口收发模块403,用于当所述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所述用户业务数据的目的接收端为自身连接的用户终端时,将处理后的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发送到对应的目的用户终端;
网络接口收发模块401,还用于当所述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所述用户业务数据的目的接收端为网络接入点时,将处理后的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发送到对应的目的网络接入点。
作为一种可能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网络接口收发模块401,还用于接收来自网络接入点向自身发起的注册请求; 所述处理模块402,还用于获取所述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信息,为所述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创建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后,根据所述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创建对应的虚拟逻辑接口,在所述虚拟逻辑接口上启用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业务处理点400,接收网络接入点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并进行集中处理,网络接入点不用识别用户业务,简化接入节点设备系统复杂度,降低网络整体建设成本,降低网络运维工作量。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业务处理点400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架构中。
实施例五
参见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网络业务处理点500的功能框图。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业务处理点500,除了包括实施例四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包括的网络接口收发模块401、处理模块402和用户接口收发模块403外,还包括管理接口收发模块40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络接口收发模块401,还用于接收来自网络接入点向自身发起的注册请求;并用于在接收到控制器返回的注册响应后,发送给所述网络接入点;其中,所述注册响应是在所述网络业务处理点将所述注册请求转发给控制器后,由所述控制器对所述注册请求进行处理后生成的;所述注册响应包括与所述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信息;所述管理接口收发模块404,用于将所述注册请求转发给控制器,以及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注册响应。
作为一种可能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管理接口收发模块404,还用于在将所述注册请求转发给控制器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所述管理模块402,还用于根据所述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获取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信息以及被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信息,创建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根据所述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创建对应的虚拟逻辑接口,在所述虚拟逻辑接口上启用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
作为一种可能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获取用户业务数据的隧道头部信息,根据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对应的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对解除隧道封装后的用户业务数据进行处理;所述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是指预先定义的根据用户业务数据特征,执行如下一项或者多项业务功能的处理规则:安全过滤、数据加解密、二层交换、三层路由。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业务处理点,接收网络接入点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并进行集中处理,网络接入点不用识别用户业务,简化接入节点设备系统复杂度,降低网络整体建设成本,降低网络运维工作量;接受控制器统一管理,组网更加灵活。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接入点500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架构中。
实施例六
参见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控制器600的功能框图,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器900包括:管理接口收发模块601和处理模块602,其中:
管理接口收发模块601,用于接收网络业务处理点转发的网络接入点的注册请求;
处理模块602,用于从所述注册请求中获取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信息,并为所述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所述处理模块602,还用于为所述网络接入点生成与所述注册请求对应的注册响应;所述注册响应包括与所述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信息;
所述管理接口收发模块601,还用于将所述注册响应返回到为所述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作为一种可能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处理模块602,具体用于在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之后,向每个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发送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所述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中包括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处理模块602,具体用于在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之后,在本地创建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并向每个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发送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所述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中包括所述控制器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600,通过对网络业务处理点通信进行管理,为网络接入点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可以保证网络接入点收到的用户业务数据统一发送到网络业务处理点,简化接入节点设备系统复杂度,降低网络整体建设成本,降低网络运维工作量。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600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架构中。
实施例七
参见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控制器700。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器700,除了包括实施例六所所包括的管理接口收发模块601和处理模块602外,还包括用户接口模块603:
所述用户接口模块603,用于接收用户定义的预处理策略,所述预处理策略用于所述网络接入点根据用户业务数据的特征,接收用户业务数据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对用户业务数据执行如下一项或多项预处理操作的处理规则:分类、标记、过滤。
作为一种可能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用户接口模块603,用于接收用户定义的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所述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用于所述网络业务处理点根据用户业务数据的特征,执行如下一项或者多项业务功能的处理规则:安全过滤、数据加解密、二层交换、三层路由。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700,通过对网络业务处理点通信进行管理,为网络接入点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可以保证网络接入点收到的用户业务数据统一发送到网络业务处理点,简化接入节点设备系统复杂度,降低网络整体建设成本,降低网络运维工作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保护范围。

Claims (30)

1.一种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控制器、一个以上网络接入点和至少一个网络业务处理点;其中,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和用户终端直接或间接连接,网络接入点的网络侧网络接口和网络业务处理点的网络侧网络接口直接或间接连接;网络业务处理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和用户终端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网络业务处理点建立网络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为每个网络接入点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网络接入点,用于从用户侧网络接口接收用户业务数据,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通过网络侧网络接口发送到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网络业务处理点,用于从网络侧网络接口接收网络接入点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按照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到对应的目的网络接入点或所述网络业务处理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连接的用户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接入点,还用于向网络业务处理点发起注册请求,并接收网络业务处理点转发的来自所述控制器的注册响应,从所述注册响应中获取与自身用户侧网络接口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其中,所述注册响应是在网络业务处理点将所述注册请求转发给控制器后,由所述控制器对所述注册请求进行处理后生成的;
所述网络业务处理点,还用于接收网络接入点向自身发起的注册请求,将所述注册请求转发到所述控制器;并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返回的与所述注册请求对应的注册响应时,向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发送所述控制器返回的注册响应;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业务处理点转发的所述注册请求,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并向为所述网络接入点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返回与所述注册请求对应的注册响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之后,在返回所述注册响应之前,向每个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发送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所述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中包括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之后,在返回所述注册响应之前,在本地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创建虚拟转发表项,并向每个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发送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所述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中包括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请求包括所述网络接入点的标识、目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标识以及所述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的信息;
所述注册响应包括所述网络接入点的标识、所述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被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接入点,具体用于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封装隧道头部信息,将封装后的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发送到所述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其中,所述隧道头部信息包括所述网络接入点的标识、目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标识以及接收所述用户业务数据的用户侧网络接口标识;
所述网络业务处理点,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网络接入点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获取用户业务数据的隧道头部信息中的所述用户侧网络接口标识,根据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对应的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进行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头部信息还包括预处理结果信息;
所述网络接入点,还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后,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封装隧道头部信息之前,按照预处理策略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预处理策略是指所述控制器预先定义的根据用户业务数据特征,接收用户业务数据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对用户业务数据执行如下一项或多项预处理操作的处理规则:分类、标记、过滤。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是指所述控制器预先定义的根据用户业务数据的特征,执行如下一项或者多项业务功能的处理规则:安全过滤、数据加解密、二层交换、三层路由。
9.一种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架构,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器为每个网络接入点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网络接入点从用户侧网络接口接收用户业务数据,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通过网络侧网络接口发送到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网络业务处理点从网络侧网络接口接收所述网络接入点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按照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到对应的目的网络接入点或所述网络业务处理点连接的用户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每个网络接入点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具体包括:
网络接入点向网络业务处理点发起注册请求;
网络业务处理点接收所述网络接入点向自身发起的注册请求,将所述注册请求转发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从所述注册请求中获取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信息,并为所述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所述控制器生成与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对应的注册响应,并将所述注册响应返回到为所述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其中,所述注册响应包括与为所述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信息;
接收到所述注册响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将所述注册响应发送到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所述网络接入点从所述注册响应中获取所述控制器为自身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接入点向网络业务处理点发起注册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接入点通过网络自动发现或者本地保存的配置确定用于发起注册请求的目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器为所述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之后,在返回与所述注册请求对应的注册响应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向每个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发送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所述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中包括所述控制器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信息;
接收到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的网络业务处理点,为所述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创建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后,根据所述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创建对应的虚拟逻辑接口,在所述虚拟逻辑接口上启用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器为所述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之后,在返回与所述注册请求对应的注册响应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在本地为所述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创建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并向每个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发送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所述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中包括所述控制器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信息;
接收到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的网络业务处理点,为所述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创建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后,根据所述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创建对应的虚拟逻辑接口,在所述虚拟逻辑接口上启用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通过网络侧网络接口发送到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具体包括:
所述网络接入点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后,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封装隧道头部信息,将封装后的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发送到所述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其中,所述隧道头部信息包括所述网络接入点的标识、目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标识以及接收用户业务数据的用户侧网络接口标识;
所述网络业务处理点从网络侧网络接口接收所述网络接入点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按照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包括:
所述网络业务处理点接收所述网络接入点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获取所述用户业务数据的隧道头部信息中的所述用户侧网络接口标识,根据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对应的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进行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9-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是指所述控制器预先定义的根据用户业务数据的特征,执行如下一项或者多项业务功能的处理规则:安全过滤、数据加解密、二层交换、三层路由。
16.一种网络接入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接口收发模块,用于从用户侧网络接口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
网络接口收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通过网络侧网络接口发送到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以便于由所述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按照与所述用户侧网络接口对应的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进行处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接入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接口收发模块,还用于向网络业务处理点发起注册请求以及接收网络业务处理点发送的注册响应;其中,所述注册响应是在所述网络业务处理点将所述注册请求转发给控制器后,由所述控制器对所述注册请求进行处理后生成的;所述注册响应包括与所述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信息。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接口收发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网络业务处理点发起注册请求之前,通过网络自动发现或者本地保存的配置确定用于发起注册请求的目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19.根据权利要求16-18任一项所述的网络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请求包括所述网络接入点的标识、所述目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标识以及所述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的信息; 和/或
所述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是指预先定义的根据用户业务数据特征,执行如下一项或者多项业务功能的处理规则:安全过滤、数据加解密、二层交换、三层路由。
20.根据权利要求16-18任一项所述的网络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接口收发模块,具体用于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封装隧道头部信息,将封装后的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发送到所述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其中,所述隧道头部信息包括所述网络接入点的标识、目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标识以及接收用户业务数据的用户侧网络接口标识。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头部信息还包括预处理结果信息,所述网络接口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后,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封装隧道头部信息之前,按照预处理策略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预处理策略是指所述控制器预先定义的根据用户业务数据特征,接收用户业务数据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对用户业务数据执行如下一项或多项预处理操作的处理规则:分类、标记、过滤。
22.一种网络业务处理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接口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网络接入点发送的用户业务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网络接入点中接收所述用户业务数据的用户侧网络接口信息,按照对应的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对所述用户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后,确定接收所述用户业务数据的目的接收端;
用户接口收发模块,用于当所述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所述用户业务数据的目的接收端为自身连接的用户终端时,将处理后的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发送到对应的目的用户终端;
网络接口收发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所述用户业务数据的目的接收端为网络接入点时,将处理后的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发送到对应的目的网络接入点。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业务处理点还包括管理接口收发模块;
所述网络接口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网络接入点向自身发起的注册请求;并用于在接收到控制器返回的注册响应后,发送给所述网络接入点;其中,所述注册响应是在所述网络业务处理点将所述注册请求转发给控制器后,由所述控制器对所述注册请求进行处理后生成的;所述注册响应包括与所述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信息;
所述管理接口收发模块,用于将所述注册请求转发给控制器,以及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注册响应。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接口收发模块,还用于在将所述注册请求转发给控制器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
所述管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获取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信息以及被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信息,创建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根据所述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创建对应的虚拟逻辑接口,在所述虚拟逻辑接口上启用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
25.根据权利要求22-24任一项所述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获取用户业务数据的隧道头部信息,根据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对应的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对解除隧道封装后的用户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所述隧道头部信息包括网络接入点的标识、所述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标识以及接收用户业务数据的用户侧网络接口标识。
26.根据权利要求22-24任一项所述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是指预先定义的根据用户业务数据特征,执行如下一项或者多项业务功能的处理规则:安全过滤、数据加解密、二层交换、三层路由。
27.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理接口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业务处理点转发的网络接入点的注册请求;
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注册请求中获取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信息,并为所述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为所述网络接入点生成与所述注册请求对应的注册响应;所述注册响应包括与所述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信息;
所述管理接口收发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注册响应返回到为所述网络接入点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之后,向每个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发送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所述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中包括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之后,在本地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创建对应的虚拟转发表项,并向每个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发送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所述创建虚拟转发表项的指示中包括所述控制器为发起注册请求的网络接入点的每个用户侧网络接口分配的对应的网络业务处理点的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7-2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用户接口模块:
所述用户接口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定义的预处理策略,所述预处理策略用于所述网络接入点根据用户业务数据的特征,接收用户业务数据的用户侧网络接口对用户业务数据执行如下一项或多项预处理操作的处理规则:分类、标记、过滤;和/或
所述用户接口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定义的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所述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用于所述网络业务处理点根据用户业务数据的特征,执行如下一项或者多项业务功能的处理规则:安全过滤、数据加解密、二层交换、三层路由。
CN201910714792.1A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系统、方法及通信设备 Active CN1102131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4792.1A CN110213116B (zh)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系统、方法及通信设备
PCT/CN2020/077634 WO2021022806A1 (zh) 2019-08-05 2020-03-03 一种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系统、方法及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4792.1A CN110213116B (zh)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系统、方法及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3116A true CN110213116A (zh) 2019-09-06
CN110213116B CN110213116B (zh) 2019-11-26

Family

ID=67797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14792.1A Active CN110213116B (zh)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系统、方法及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13116B (zh)
WO (1) WO202102280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2979A (zh) * 2019-10-30 2020-02-0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的隧道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10932975A (zh) * 2019-11-29 2020-03-27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流表下发方法、数据转发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970209A (zh) * 2020-07-13 2020-11-20 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ip业务均衡系统
WO2021022806A1 (zh) * 2019-08-05 2021-02-11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系统、方法及通信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69881A1 (en) * 2001-05-10 2002-11-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access to services in a network data processing system
CN101754488A (zh) * 2008-12-05 201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逻辑控制类通信设备及通信方法
CN102541906A (zh) * 2010-12-24 2012-07-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分布式业务处理方法及分布式系统
CN105099753A (zh) * 2015-05-28 2015-11-2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管理系统及其处理业务的方法
CN108197912A (zh) * 2016-12-08 2018-06-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系统及方法
EP3314932B1 (en) * 2015-06-29 2019-02-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handling data traffic in a radio node having a split protocol stack
CN109634230A (zh) * 2018-11-21 2019-04-16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采集与控制装置及其业务配置方法
CN109934717A (zh) * 2019-02-19 2019-06-25 五邑大学 一种基于分布式架构的众筹平台系统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2265B (zh) * 2006-07-06 2010-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多业务接入的控制和承载分离系统和实现方法
CN109922005B (zh) * 2017-12-13 2022-08-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分担方法、装置和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13116B (zh) * 2019-08-05 2019-11-26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系统、方法及通信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69881A1 (en) * 2001-05-10 2002-11-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access to services in a network data processing system
CN101754488A (zh) * 2008-12-05 201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逻辑控制类通信设备及通信方法
CN102541906A (zh) * 2010-12-24 2012-07-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分布式业务处理方法及分布式系统
CN105099753A (zh) * 2015-05-28 2015-11-2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管理系统及其处理业务的方法
EP3314932B1 (en) * 2015-06-29 2019-02-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handling data traffic in a radio node having a split protocol stack
CN108197912A (zh) * 2016-12-08 2018-06-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9634230A (zh) * 2018-11-21 2019-04-16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采集与控制装置及其业务配置方法
CN109934717A (zh) * 2019-02-19 2019-06-25 五邑大学 一种基于分布式架构的众筹平台系统及其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22806A1 (zh) * 2019-08-05 2021-02-11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系统、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0752979A (zh) * 2019-10-30 2020-02-0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的隧道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10752979B (zh) * 2019-10-30 2021-09-17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的隧道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10932975A (zh) * 2019-11-29 2020-03-27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流表下发方法、数据转发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970209A (zh) * 2020-07-13 2020-11-20 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ip业务均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22806A1 (zh) 2021-02-11
CN110213116B (zh) 2019-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13116B (zh) 一种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系统、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5207873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2474454B (zh) 节点间链路聚合系统和方法
CN107872392A (zh) 在网络中分配服务功能链数据和服务功能实例数据
US5245608A (en) Logical grouping of layer entities in a layered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CN104348724B (zh) 一种支持多租户的数据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6533935A (zh) 一种在云计算系统中获取业务链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099898B (zh) 一种pppoe报文转发方法以及bras服务器
CN105681198B (zh) 一种业务链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EP2901630B1 (en) Method operating in a fixed access network and user equipments
CN108768692A (zh) 一种网络创建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US10630508B2 (en) Dynamic customer VLAN identifier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8471629A (zh) 传输网络中业务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302225A (zh) 一种服务器负载均衡的方法与装置
CN113497754B (zh) 转发路径建立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18119A (zh) 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487537A (zh) 业务链实现方法以及策略控制平台
CN109768908A (zh) 一种vxlan的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566237A (zh) 一种数据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370839A (zh) 工业现场设备的寻址方法及相关装置、系统
CN1906902B (zh) 在包括多个链接中间网络的网络中传递分组的方法
KR101841026B1 (ko) 최적 경로 설정을 위한 서비스 기능 체이닝 네트워크 시스템
US20220350637A1 (en) Virtual machine deployment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15065637B (zh) 传输算力资源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965134A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10041 nine Xing Xing Road 16, hi tech Zone, Sichuan, Chengdu

Patentee after: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41 15-24 floor, 1 1 Tianfu street, Chengdu high tech Zone,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