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9498B - 基于私有云的跨可用区资源调度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私有云的跨可用区资源调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09498B
CN110209498B CN201910462975.9A CN201910462975A CN110209498B CN 110209498 B CN110209498 B CN 110209498B CN 201910462975 A CN201910462975 A CN 201910462975A CN 110209498 B CN110209498 B CN 1102094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management platform
available
cloud management
insta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629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09498A (zh
Inventor
戴建军
史晓鸣
赵国群
赵政强
任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Group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Zhejiang Windey Co Ltd
Huaneng Renewable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Group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Zhejiang Windey Co Ltd
Huaneng Renewable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Group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Zhejiang Windey Co Ltd, Huaneng Renewable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Group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629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094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09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9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09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9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61Partitioning or combining of resources
    • G06F9/5072Grid compu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61Partitioning or combining of resources
    • G06F9/5077Logical partitioning of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configuration of virtualized resour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06F2009/4557Distribution of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Migration and load balanc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私有云的跨可用区资源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开启物理机权限:通过在物理服务器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内开启虚拟化权限,开启中央处理器的超线程功能;2.安装底层管理工具:利用物理服务器的底层平台安装私有云的管理工具,用于搜集包括CPU、内存、网络和安全的物理资源信息;3.配置物理机网络:4.安装单一云管理平台;5.跨可用区网络连接;6.安装统一云管理平台。本发明主要基于跨局域网或者跨互联网之间的网络连接技术将可用区进行连接,通过统一云平台对于各可用区的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和安全资源进行统一的集群资源调度的方法。本发明具有能够实现负载均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特点。

Description

基于私有云的跨可用区资源调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及虚拟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负载均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于私有云的跨可用区资源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落地发展,政府部门、大型组织机构在部署私有云方面的需求日趋增多,对于私有云跨局域网或跨互联网之间的多可用区的资源调度需求也随之而来。然而,目前在技术上各机构仍采用了多个单一云管理平台人工管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低,资源利用效率有限。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实现负载均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于私有云的跨可用区资源调度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各机构仍采用了多个单一云管理平台人工管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导致产生工作效率低,资源利用效率有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负载均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于私有云的跨可用区资源调度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私有云的跨可用区资源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开启物理机权限:
通过在物理服务器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内开启虚拟化权限,开启中央处理器的超线程功能;
(1-2)安装底层管理工具:
利用物理服务器的底层平台安装私有云的管理工具,用于搜集包括CPU、内存、网络和安全的物理资源信息;
(1-3)配置物理机网络:
在步骤(1-2)中安装的管理工具内,为物理机配置该主机的特定网络地址信息,用于与单一云管理平台之间的数据通信;
(1-4)安装单一云管理平台;
(1-5)跨可用区网络连接;
(1-6)安装统一云管理平台。
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基于跨局域网或者跨互联网之间的网络连接技术将可用区进行连接,通过统一云平台对于各可用区的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和安全资源进行统一的集群资源调度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本发明具有能够实现负载均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特点。
作为优选,在上述步骤(1-2)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1-2-1)物理服务器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把数据以通知消息的形式发送到消息总线上,通知代理会获取这些通知消息,并且提取出测量数据,发送给单一云管理平台的服务端;
(1-2-2)单一云管理平台的服务端会根据策略,定期主动通过应用程序接口或者通信协议去远端或本地的物理服务器读取所需要的测量数据。
作为优选,在上述步骤(1-4)安装单一云管理平台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单一私有云可用区内,安装单一云管理平台,用于管理所有可用区内物理服务器资源,使得通过单一云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可用区内的所有物理服务器的CPU、内存、硬盘和网络资源进行分配和回收。
作为优选,步骤(1-5)跨可用区网络连接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跨局域网或跨互联网之间,通过IP网络的路由、交换和防火墙技术,将所有可用区之间进行网络交叉互连,即每单一可用区都与其余所有可用区通过加密虚拟专网VPN进行连接。
作为优选,步骤(1-6)安装统一云管理平台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有可用区内安装统一云管理平台,使统一云管理平台与所有单一云管理平台之间进行通信连接;通过统一云管理平台读取各个单一云管理平台的物理服务器资源状态、虚拟机状态、虚拟网络状态、分布式存储和外置存储状态,并利用获取的信息进行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调度,实现负载均衡,保证系统最优状态运行。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解决了私有云多可用区之间的资源统一调度,实现负载均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本发明的方法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3)本发明方法的实现将进一步推动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于发展,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私有云的跨可用区资源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开启物理机权限:
通过在物理服务器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内开启虚拟化权限,开启中央处理器的超线程功能。
(1-2)安装底层管理工具:
利用物理服务器的底层平台安装私有云的管理工具,用于搜集包括CPU、内存、网络和安全的物理资源信息,具体步骤如下:
在物理服务器内开启外置存储盘启动,将底层管理工具复制到该启动盘内,该工具通常为一个简化版的linux系统;计算机重新启动后进入安装界面,通过逐步选择,安装底层管理工具。
(1-2-1)物理服务器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把数据以通知消息的形式发送到消息总线上,通知代理会获取这些通知消息,并且提取出测量数据,发送给单一云管理平台的服务端;
(1-2-2)单一云管理平台的服务端会根据策略,定期主动通过应用程序接口或者通信协议去远端或本地的物理服务器读取所需要的测量数据。
(1-3)配置物理机网络:
在已经安装好的底层管理工具内进行网络配置,主要配置项为IP地址和子网掩码和网关地址,保证一个原则即,该网络地址必须在单一云管理平台处于同一网段,以保证每单台物理机与单一云管理平台之间的心跳连接。
(1-4)安装单一云管理平台:
选定所有单集群内的物理服务器内的一台,作为初始主控机,并在底层管理工具内进行配置单一云管理平台的IP地址信息;所述IP地址必须与所有物理服务器处于同一个网段;默认地,所述单一云管理平台会开启网页服务;重新启动后,通过网页可以访问所述单一云管理平台;
此后,通过单一云管理平台自动识别系统,逐一添加物理机进入该集群;作为分布式的管理系统,主控机可以在任意的物理机之间进行主动或被动切换而不影响平台的正常使用;
单一云管理平台将接管所有物理机的硬件资源。每台物理机通过前述管理工具作为代理,读取物理机CPU实时占用、内存实时占用、磁盘实时占用等测量数据,以不同的采样频率,将不可否认的数据,通过数据转换器向单一云管理平台发布。
(1-5)跨可用区网络连接:
在不同可用区之间跨局域网或跨互联网之间,通过路由技术和虚拟专网隧道技术,将不同的广播域进行连接,进行类似本地局域网的数据转发;
特别地,网关、路由和虚拟隧道是属于通信网络系统范畴,并不属于私有云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系统稳定性,将采用交叉连接的通信方式,即每一个可用区都与其它所有可用区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由于采用了冗余的统一管理平台连接技术,只要统一管理平台的任务当前处于任一可用区内,都可以进行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理平台的可用性。
当其中两个可用区之间的通信链路出现问题,将不会影响所有可用区的管理与资源调度。只有当单个可用区本身与其它所有可用区失去通信连接后,才会导致该可用区处于不可管理和资源调度状态。
(1-6)安装统一云管理平台:
在每一个可用区的单一云管理平台内,开启一台linux虚拟机,安装一套统一云管理平台;
第一套统一云管理平台安装完毕后,可以根据IP地址逐个添加各单一云管理平台,使得所有物理机和虚拟机、虚拟网络、虚拟存储都能在统一云管理平台内被显示和管理;
第一套统一云管理平台安装完毕后,可以根据IP地址逐个添加其它可用区的统一云管理平台,实现各可用区的统一云管理平台实现分布式部署,服务永远可用(条件是至少一个可用区可被访问);
各统一云管理平台之间实现自动切换,仅有一个平台作为主控平台,其余统一云管理平台都作为从站。从站平台在第一次连接主控平台后,将会进行配置信息的数据同步,各从站平台以主控平台的数据作为基准;
当主控平台出现故障时,各从站平台将会根据算法选举一台接管整个统一云管理平台,切换为主控平台。
因此,本发明的整体架构包含了以下主要组成部分:
物理服务器;
虚拟化后的资源,包含分布式存储、虚拟计算机、虚拟网络、虚拟安全;
单一云管理平台;
统一云管理平台,统一云管理平台中又分为主控和从站。
另外,上述的步骤(1-6)中还涉及统一云管理平台的资源调度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01:单一云管理平台读取物理机的物理参数,如CPU性能参数、内存性能参数和磁盘状态参数等;
S02:统一云管理平台读取各单一云管理平台的数据,至少包括:各物理机的物理参数、各单一云管理平台的分布式存储资源、计算(虚拟机)资源、虚拟网络资源、虚拟安全资源;
S03:设定资源调度算法,如:1.手动或自动;2.设定判断点,如CPU、内存、磁盘、网络;3.设定阈值,如资源利用率的百分比。4.进行敏感度设置,如五分钟加权平均值作为时域判断区间;5.迁移时间段,通常会把资源调度时间放在晚上空闲时间段,以避免网络流量大造成迁移速度慢。
S04:统一云管理平台通过S02步骤对私有云各可用区内的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的统一读取,根据S03步骤的判断依据,实现不同的应用业务在各可用区之间的调度,进而使整个私有云平台的资源实现负载均衡。
应理解,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基于私有云的跨可用区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1)开启物理机权限:
通过在物理服务器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内开启虚拟化权限,开启中央处理器的超线程功能;(1-2)安装底层管理工具:
利用物理服务器的底层平台安装私有云的管理工具,用于搜集包括CPU、内存、网络和安全的物理资源信息;
(1-3)配置物理机网络:
在步骤(1-2)中安装的管理工具内,为物理机配置网络地址信息,用于与单一云管理平台之间的数据通信;
(1-4)安装单一云管理平台;
(1-5)跨可用区网络连接;
(1-6)安装统一云管理平台;
步骤(1-2)还包括如下步骤:
(1-2-1)物理服务器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把数据以通知消息的形式发送到消息总线上,通知代理会获取这些通知消息,并且提取出测量数据,发送给单一云管理平台的服务端;
(1-2-2)单一云管理平台的服务端会根据策略,定期主动通过应用程序接口或者通信协议去远端或本地的物理服务器读取所需要的测量数据;
步骤(1-6)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有可用区内安装统一云管理平台,使统一云管理平台与所有单一云管理平台之间进行通信连接;通过统一云管理平台读取各个单一云管理平台的物理服务器资源状态、虚拟机状态、虚拟网络状态、分布式存储和外置存储状态,并利用获取的信息进行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调度,实现负载均衡,保证系统最优状态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私有云的跨可用区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4)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单一私有云可用区内,安装单一云管理平台,用于管理所有可用区内物理服务器资源,使得通过单一云管理平台实现对可用区内的所有物理服务器的CPU、内存、硬盘和网络资源进行分配和回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私有云的跨可用区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5)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跨局域网或跨互联网之间,通过IP网络的路由、交换和防火墙技术,将所有可用区之间进行网络交叉互连,即每单一可用区都与其余所有可用区通过加密虚拟专网VPN进行连接。
CN201910462975.9A 2019-05-30 2019-05-30 基于私有云的跨可用区资源调度方法 Active CN1102094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2975.9A CN110209498B (zh) 2019-05-30 2019-05-30 基于私有云的跨可用区资源调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2975.9A CN110209498B (zh) 2019-05-30 2019-05-30 基于私有云的跨可用区资源调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9498A CN110209498A (zh) 2019-09-06
CN110209498B true CN110209498B (zh) 2021-06-18

Family

ID=67789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2975.9A Active CN110209498B (zh) 2019-05-30 2019-05-30 基于私有云的跨可用区资源调度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094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4918B (zh) * 2020-12-29 2022-02-18 赛韵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云平台对可用区进行空间搜索的工作方法
CN113254150A (zh) * 2021-05-13 2021-08-13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57663B (zh) * 2021-11-25 2023-06-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云数据访问方法及云服务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8850B (zh) * 2016-08-08 2021-03-26 深圳秦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私有云管理平台
US20190095245A1 (en) * 2017-09-22 2019-03-28 CloudHealth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ortioning Shared Computer Resources
CN107911463B (zh) * 2017-11-27 2021-01-19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跨云架构及其创建方法、管理方法
CN108833153A (zh) * 2018-06-07 2018-11-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异地数据中心云资源统一管理的方法
CN109246201B (zh) * 2018-08-21 2021-06-29 陆明 云资源交付方法、处理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09547239B (zh) * 2018-11-14 2022-03-04 赵显涛 基于三层网络架构的异地云数据中心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9498A (zh) 2019-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53266A1 (zh) 一种提供边缘服务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9743415B (zh) 一种公有云网络弹性ip实现方法及系统
US11336721B2 (en) Dynamic resource movement in heterogeneous computing environments including cloud edge locations
CN107924383B (zh) 用于网络功能虚拟化资源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10209498B (zh) 基于私有云的跨可用区资源调度方法
US10489176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creating virtual machine
US9354905B2 (en) Migration of port profile associated with a target virtual machine to be migrated in blade servers
Etemad et al. Using DEVS for modeling and simulating a Fog Computing environment
WO2018121334A1 (zh) 一种提供网页应用服务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0611697B (zh) 一种混合云的网络架构系统及网络部署方法
US20240031432A1 (en) High Availability and High Utilization Cloud Data Center Architecture for Supporting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CN106713378B (zh) 实现多个应用服务器提供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US11991241B2 (en) Server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aging server system
US11743325B1 (en) Centralized load balancing of resources in cloud edge locations embedded in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CN110855739A (zh) 一种基于容器技术的异地及异构资源统一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2822062A (zh) 一种用于桌面云服务平台的管理方法
CN114615268B (zh) 基于Kubernetes集群的服务网络、监控节点、容器节点及设备
CN114338670B (zh) 一种边缘云平台和具有其的网联交通三级云控平台
KR101880828B1 (ko) 네트워크 운영 지원 체제(noss)를 기반으로 하는 가상 네트워크 엔티티(vne)를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US11023268B2 (en) Computer system and computer
CN110995502B (zh) 网络配置管理方法、装置、交换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1876673B2 (en) Storing configuration data changes to perform root cause analysis for errors in a network of managed network devices
CN113992683B (zh) 实现同一集群中双网络有效隔离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US20210326160A1 (en) Remote network control for network virtualization
CN116846944A (zh) 数据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