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8586B - 用电异常模拟电路和用电异常模拟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电异常模拟电路和用电异常模拟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08586B
CN110208586B CN201910402025.7A CN201910402025A CN110208586B CN 110208586 B CN110208586 B CN 110208586B CN 201910402025 A CN201910402025 A CN 201910402025A CN 110208586 B CN110208586 B CN 1102085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ransformer
phase
negative control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020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08586A (zh
Inventor
陈伟松
张远亮
王勇
何昆
何子昂
范杏元
夏景欣
卢翔智
谷海彤
黄林惠
黄泽敏
沈桐洲
陈恺妍
唐文理
林沃彬
王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0202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085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08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8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08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8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1/00Electro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of consumption
    • G01R1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1/24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indicating fraudulent us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2/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electricity meters
    • G01R22/06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electricity meters by electronic methods
    • G01R22/08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electricity meters by electronic methods using analogue techniqu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电异常模拟电路和用电异常模拟设备,包括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第一变压器、第一负载、CT变比调节模块、第一电表、第一负控终端、第二变压器、第二负载、第二负控终端、第二电表、电压互感器和第一电流互感器。通过CT变比调节模块调节CT变比,能相应地改变流过第一电表和第一负控终端的电流大小,从而模拟并反映出高供低计时,用户自行更变供电变比所引起的电流数据变化情况,并通过第一电表和第一负控终端显示出监测得到电流数值,还能通过改变第一负控终端和第二负控终端的时间和费率,从而模拟用户改变用电时间和更改费率的情况。

Description

用电异常模拟电路和用电异常模拟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电异常模拟电路和用电异常模拟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供电局主要通过营销稽查人员、用电检查人员和计量工作人员等维护人员利用供电设备的计量异常报警功能及电能量数据查询功能开展用户用电情况的在线监控工作,通过远程监控电表和负控终端是否存在电量异常、负荷异常、负控终端报警、主站报警和线损异常等情况,来监测是否有窃漏电情况。而检测是否有窃漏电情况发生,需要根据报警事件发生前后相应电表的有关的电流及电压的数据变化来进行判断。当发现有专变用户有窃漏电嫌疑的时候,维护人员会去到现场进行核查,查明是电表的问题还是真实存在窃电行为。要维护人员懂得根据电流及电压的数据变化来进行判断,需要维护人员懂得数据变化的规律,因此有必要对维护人员进行相应培训,以使得维护人员认识到数据变化的规律,而目前并没有相应的可以反映电流、电压及负荷变化规律的模拟电路。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电异常模拟电路和用电异常模拟设备。
一种用电异常模拟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第一变压器、第一负载、CT变比调节模块、第一电表、第一负控终端、第二变压器、第二负载、第二负控终端、第二电表、电压互感器、第一电流互感器、第二电流互感器、接线检测模块、第三电表和第三负控终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负载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负载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端连接,所述CT变比调节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端耦合,所述CT变比调节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负控终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负控终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表的第二端与所述CT变比调节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负载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负载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端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端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地,所述电压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负控终端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负控终端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还与所述第二电表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还与所述第二电表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端耦合,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负控终端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负控终端的电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表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表的电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端耦合,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接线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线检测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负控终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线检测模块的两个输出端还分别与第三电表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用电异常模拟电路,通过CT变比调节模块调节CT变比,能相应地改变流过第一电表和第一负控终端的电流大小,从而模拟并反映出高供低计时,用户自行更变供电变比所引起的电流数据变化情况,并通过第一电表和第一负控终端显示出监测得到电流数值,还能通过改变第一负控终端和第二负控终端的时间和费率,从而模拟用户改变用电时间和更改费率的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CT变比调节模块包括第三电流互感器和第四电流互感器,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端耦合,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负控终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开关与第一电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端耦合,所述第四电流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一负控终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流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四开关与第一电表的第二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互感器包括第一电压互感器和第二电压互感器,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端包括第一相端和第二相端,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相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地,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负控终端的第一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用于接地,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相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地,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负控终端的第二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用于接地,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相端或所述第二相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检测模块包括第五开关、第六开关、第七开关、第八开关、第九开关和第十开关,所述第三负控终端的输入端包括第一相负控输入端、第一相负控输出端、第二相负控输入端、第二相负控输出端、第三相负控输入端和第三负控相输出端,所述第三电表的输入端包括第一相电表输入端、第一相电表输出端、第二相电表输入端、第二相电表输出端、第三相电表输入端和第三相电表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五开关与所述第一相负控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六开关与所述第一相负控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还通过第七开关与所述第二相负控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还通过第八开关与所述第二相负控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还通过第九开关与所述第三相负控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还通过第十开关与所述第三相负控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五开关与所述第一相电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六开关与所述第一相电表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还通过第七开关与所述第二相电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还通过第八开关与所述第二相电表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还通过第九开关与所述第三相电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还通过第十开关与所述第三相电表输出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可编程电流源,所述第一负载通过所述第一可编程电流源与所述第二电源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与所述第一可编程电流源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通过第一信号控制线与所述第一可编程电流源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表以及所述第一负控终端与所述处理模块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可编程电流源,所述第二负载通过所述第二可编程电流源与所述第二电源端连接。
一种用电异常模拟设备,包括第一电源线与第二电源线,还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用电异常模拟电路,所述第一电源端与第一电源线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线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用电异常模拟电路的拓扑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的CT变比调节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用电异常模拟电路的部分电路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的用电异常模拟电路的部分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电异常模拟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端U1、第二电源端U2、第一变压器T1、第一负载100、CT(CT,current transformer,电流互感器)变比调节模块200、第一电表300、第一负控终端400、第二变压器T2、第二负载500、第二负控终端600、第二电表700、电压互感器510和第一电流互感器CT1、第二电流互感器CT2、接线检测模块1300、第三电表和第三负控终端,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端U1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负载10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负载10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端U2连接,所述CT变比调节模块20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第二端耦合,所述CT变比调节模块200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负控终端40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负控终端40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表30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表300的第二端与所述CT变比调节模块20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T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端U1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T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负载50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负载50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端U2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510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端U1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510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地,所述电压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负控终端600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负控终端600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还与所述第二电表700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还与所述第二电表700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CT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端U1耦合,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CT1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负控终端600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负控终端600的电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表700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表700的电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CT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端耦合,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接线检测模块130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线检测模块1300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负控终端110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线检测模块1300的两个输出端还分别与所述第三电表1200的输入端连接。本实施例中,CT变比调节模块200用于调节CT变比,从而改变通过第一负控终端400及第一电表300的电流大小。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压互感器510的第二输出端用于接地,也可以说,所述电压互感器的电流输出端用于接地。
请参阅图1,上述用电异常模拟电路,通过CT变比调节模块200调节CT变比,能相应地改变流过第一电表300和第一负控终端400的电流大小,从而模拟并反映出高供低计时,用户自行更变供电变比所引起的电流数据变化情况,并通过第一电表300和第一负控终端400显示出监测得到电流数值,还能通过改变第一负控终端400和第二负控终端600的时间和费率,从而模拟用户改变用电时间和更改费率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三负控终端1100具有至少三个输入端,且至少三个输入端中具有两个与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的两个输出端相匹配的输入端,所述接线检测模块1300用于使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三负控终端的其中两个输入端上,从而当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的两端连接至两个相匹配的输入端时,第三负控终端和第三电表能显示第二电流互感器CT2检测到的电流大小,模拟正确连接时的情况,当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的两端中的至少一个连接至不是相匹配的的输入端时,第三负控终端和第三电表显示第二电流互感器CT2检测到的电流大小,模拟错误连接时的情况,从而使第二电流互感器CT2能模拟正确或错误接线,给维护人员提供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维护人员能比较第一电表和第一负控终端分别测量的费用和时间,能比较第二电表和第二负控终端分别测量的费用和时间,从而了解时间和费率被更变后数据变化的规律。即维护人员能收集第一电表、第二电表、第一负控终端和第二负控终端监测到的数据,查看数据的变化,从而起到参考和学习的作用。
应当理解的是,CT变比调节模块可以采用可调变比式电流互感器,从而来改变CT变比调节模块的变比,达到改变通过第一负控终端及第一电表的电流大小的目的。在一个实施例中,CT变比调节模块为可调变比式电流互感器。
为实现调节CT变比调节模块的变比,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CT变比调节模块200包括第三电流互感器CT3和第四电流互感器CT4,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CT3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第二端耦合,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CT3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K1与所述第一负控终端40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CT3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开关K2与第一电表30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流互感器CT4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第二端耦合,所述第四电流互感器CT4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三开关K3与所述第一负控终端40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流互感器CT4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四开关K4与第一电表300的第二端连接。当闭合第一开关K1及第二开关K2,则能使用第三电流互感器CT3,从而模拟用户采用预设的电流互感器的场景,断开第一开关K1及第二开关K2,闭合第三开关K3及第四开关K4,则能使用第四电流互感器CT4,此时能模拟用户调节变比的场景。当闭合第一开关K1及第二开关K2,则能使用第三电流互感器CT3,从而模拟用户采用预设的电流互感器的场景,断开第一开关K1及第二开关K2,此时能模拟用户人为损坏电流互感器的场景。具体地,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CT3和所述第四电流互感器CT4的变比相异。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CT3的变比大于所述第四电流互感器CT4的变比。从而当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CT3切换到所述第四电流互感器CT4时,能模拟用户自行降低电流互感器的变比的场景。
高供高计时,电力的输送具有两条相线,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互感器5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压互感器510包括第一电压互感器PT1和第二电压互感器PT2,所述第二变压器T2的第二端包括第一相端L1和第二相端L2,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PT1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相端L1连接,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PT1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地,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PT1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负控终端600的第一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PT1的第二输出端用于接地,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PT2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相端L2连接,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PT2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地,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PT2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负控终端600的第二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PT2的第二输出端用于接地,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CT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相端L1或所述第二相端L2耦合。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CT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相端L1连接。从而通过第一电压互感器PT1和第二电压互感器PT2分别测试第一相端L1和第二相端L2的电压大小,从而更全面地反映电力使用过程中的电压。本实施例中,所述用电异常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五电流互感器CT5,所述第五电流互感器CT5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相端L2耦合,所述第四电流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负控终端的第二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负控终端的第二电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表的第二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表的第二电流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电流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负控终端的第一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负控终端的第一电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表的第一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表的第一电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电源端U1具有第一相端L1、第二相端L2和第三相端L3,所述第一相端L1和所述第二相端L2具有电压,所述第三相端L3分别为第一相端L1及第二相端L2的相对地。上述的第一电流互感器CT1、第三电流互感器CT3及第四电流互感器CT4能与第一相端L1或第二相端L2中的任意一个进行耦合,以测量第一相端L1或第二相端L2的电流。而第一电压互感器PT1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相端L1连接,第一电压互感器PT1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三相端L3连接,此时第一电压互感器PT1用于测量第一相端L1的电压。第一电压互感器PT1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相端L2连接,第二电压互感器PT2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三相端L3连接,此时第一电压互感器PT1用于测量第二相端L2的电压。
具体地,还包括第一相线、第二相线和第三相线,所述第一相端通过第一相线与所述第二负载连接,所述第二相端通过第二相线与所述第二负载连接,第三相端通过第三相线与所述第二负载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相线为电网的A相线,所述第二相线为电网的C相线,所述第三相线为电网的B相线。
为了更准确地模拟用户用电情况,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电异常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一可编程电流源810,所述第一负载100通过所述第一可编程电流源810与所述第二电源端U2连接。所述第一可编程电流源810用于根据第一负载100模拟用户用电情况,从而更准确地模拟现场用电。
为了控制所述第一可编程电流源810,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电异常模拟电路还包括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830与所述第一可编程电流源810电连接,所述处理模块830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可编程电流源810,并可以用于对第一可编程电流源810进行编程,从而向所述第一可编程电流源810输入预设指令,进而通过所述第一可编程电流源控制所述第一负载模拟用电。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模拟电路采用了所述第一可编程电流源控制所述第一负载模拟用电,实际上,第一负载可以为其他用电产品,比如风扇或电灯,本实施例不累赘说明。
为实现接线切换模块的功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检测模块1300包括第五开关K5、第六开关K6、第七开关K7、第八开关K8、第九开关K9和第十开关K10,所述第三负控终端1100的输入端包括第一相负控输入端、第一相负控输出端、第二相负控输入端、第二相负控输出端、第三相负控输入端和第三负控相输出端,所述第三电表1200的输入端包括第一相电表输入端、第一相电表输出端、第二相电表输入端、第二相电表输出端、第三相电表输入端和第三相电表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五开关K5与所述第一相负控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六开关K6与所述第一相负控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的第一输出端还通过第七开关K7与所述第二相负控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的第二输出端还通过第八开关K8与所述第二相负控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的第一输出端还通过第九开关K9与所述第三相负控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的第二输出端还通过第十开关K10与所述第三相负控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五开关K5与所述第一相电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六开关K6与所述第一相电表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的第一输出端还通过第七开关K7与所述第二相电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的第二输出端还通过第八开关K8与所述第二相电表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的第一输出端还通过第九开关K9与所述第三相电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的第二输出端还通过第十开关K10与所述第三相电表输出端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相端L1耦合,当所述第五开关K5和第六开关K6闭合,且第七开关K7、第八开关K8、第九开关K9和第十开关K10断开时,使得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的两个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于第一相负控输入端和第一相负控输出端,且使得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CT2的两个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于第一相电表输入端和第一电表控输出端,从而使第三负控终端和第三电表准确地检测到第一相端L1的电流大小,而除了上述情况,即为第二电流互感器CT2接线错误,通过第三负控终端和第三电表显示接线错误时电流的大小,从而模拟并反映出接线错误时的情况,有助于维护人员直观地查看电流的大小及变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电异常模拟电路还包括第六电流互感器CT6,所述接线检测模块1300包括第十一开关K11、第十二开关K12、第十三开关K13、第十四开关K14、第十五开关K15和第十六开关K16,所述第六电流互感器CT6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十一开关K11与所述第一相负控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电流互感器CT6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十二开关K12与所述第一相负控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电流互感器CT6的第一输出端还通过第十三开关K13与所述第二相负控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电流互感器CT6的第二输出端还通过第十四开关K14与所述第二相负控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电流互感器CT6的第一输出端还通过第十五开关K15与所述第三相负控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电流互感器CT6的第二输出端还通过第十六开关K16与所述第三相负控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电流互感器CT6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十一开关K11与所述第一相电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电流互感器CT6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十二开关K12与所述第一相电表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电流互感器CT6的第一输出端还通过第十三开关K13与所述第二相电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电流互感器CT6的第二输出端还通过第十四开关K14与所述第二相电表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电流互感器CT6的第一输出端还通过第十五开关K15与所述第三相电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电流互感器CT6的第二输出端还通过第十六开关K16与所述第三相电表输出端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六电流互感器CT6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相端L2耦合,当所述第十三开关K13、第十四开关K14闭合,且第十一开关K11、第十二开关K12、第十五开关K15和第十六开关K16断开时,使得所述第六电流互感器CT6的两个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于第二相负控输入端和第二相负控输出端,且使得所述第六电流互感器CT6的两个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于第二相电表输入端和第二电表控输出端,从而使第三负控终端和第三电表准确地检测到第二相端L2的电流大小,而除了上述情况,即为第六电流互感器CT6接线错误,通过第三负控终端和第三电表显示接线错误时电流的大小,从而模拟并反映出接线错误时的情况,有助于维护人员直观地查看电流的大小及变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电异常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七电流互感器CT7,所述接线检测模块1300包括第十七开关K17、第十八开关K18、第十九开关K19、第二十开关K20、第二十一开关K21和第二十二开关K22,所述第七电流互感器CT7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十七开关K17与所述第一相负控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电流互感器CT7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十八开关K18与所述第一相负控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电流互感器CT7的第一输出端还通过第十九开关K19与所述第二相负控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电流互感器CT7的第二输出端还通过第二十开关K20与所述第二相负控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电流互感器CT7的第一输出端还通过第二十一开关K21与所述第三相负控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电流互感器CT7的第二输出端还通过第二十二开关K22与所述第三相负控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电流互感器CT7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十七开关K17与所述第一相电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电流互感器CT7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十八开关K18与所述第一相电表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电流互感器CT7的第一输出端还通过第十九开关K19与所述第二相电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电流互感器CT7的第二输出端还通过第二十开关K20与所述第二相电表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电流互感器CT7的第一输出端还通过第二十一开关K21与所述第三相电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电流互感器CT7的第二输出端还通过第二十二开关K22与所述第三相电表输出端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七电流互感器CT7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相端L3耦合,当所述第二十一开关K21、第二十二开关K22闭合,且第十七开关K17、第十八开关K18、第十九开关K19和第二十开关K20断开时,使得所述第七电流互感器CT7的两个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于第三相负控输入端和第三相负控输出端,且使得所述第七电流互感器CT7的两个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于第三相电表输入端和第三电表控输出端,从而使第三负控终端和第三电表准确地检测到第三相端L3的电流大小,而除了上述情况,即为第七电流互感器CT7接线错误,通过第三负控终端和第三电表显示接线错误时电流的大小,从而模拟并反映出接线错误时的情况,有助于维护人员直观地查看电流的大小及变化。为实现对所述第一可编程电流源810进行控制,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830通过第一信号控制线930与所述第一可编程电流源810电连接,从而实现对所述第一可编程电流源810进行控制。
为对所述第一电表300、所述第二电表700、所述第一负控终端400和所述第二负控终端600的数据进行收集,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表300以及所述第一负控终端400分别与所述处理模块830电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表700以及所述第二负控终端600分别与所述处理模块830电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表300、所述第二电表700、所述第一负控终端400和所述第二负控终端600分别与所述处理模块830电连接,从而通过处理模块收集所述第一电表300、所述第二电表700、所述第一负控终端400和所述第二负控终端600的数据。
为更方便地对所述第一电表、所述第二电表、所述第一负控终端和所述第二负控终端的数据进行收集,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表、所述第二电表、所述第一负控终端和所述第二负控终端与所述处理模块无线电连接,通过无线电连接的形式使得所述处理模块能远程采集数据,从而更方便地对所述第一电表、所述第二电表、所述第一负控终端和所述第二负控终端的数据进行收集。
为实现对所述第一电表300及所述第一负控终端400的数据进行收集,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表300以及所述第一负控终端400分别与所述处理模块830通过第一网络通讯线910电连接,通过第一网络通讯线910能更快捷地对数据进行收集,使得数据的反馈及时和快速。
为实现对所述第二电表700及所述第二负控终端600的数据进行收集,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表700以及所述第二负控终端600分别与所述处理模块830通过第二网络通讯线920电连接,通过第二网络通讯线920能更快捷地对数据进行收集,使得数据的反馈及时和快速。
为了更准确地模拟用户用电情况,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电异常模拟电路还包括第二可编程电流源820,所述第二负载500通过所述第二可编程电流源820与所述第二电源端U2连接,所述第二可编程电流源820用于根据第二负载500模拟用户用电情况,从而更准确地模拟现场用电。
为了控制所述第二可编程电流源820,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电异常模拟电路还包括处理模块830,所述处理模块830与所述第二可编程电流源820电连接,所述处理模块830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可编程电流源820,并可以用于对第二可编程电流源820进行编程,从而向所述第二可编程电流源820输入预设指令。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830分别与所述第一可编程电流源810及所述第二可编程电流源820电连接。
为实现对所述第一可编程电流源810进行控制,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830通过第二信号控制线940与所述第二可编程电流源820电连接,从而实现对所述第二可编程电流源820进行控制。
为实现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功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为计算机,通过计算机能实现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功能,从而对所述第一可编程电流源及所述第二可编程电流源进行控制。模拟CT的改变包括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闭合第一开关K1且闭合第二开关K2,然后断开第一开关K1且断开第二开关K2,再闭合第三开关K3且闭合第四开关K4,这样,便能从第三电流互感器更改为第四电流互感器,模拟用户自行更变电流互感器变比的情况,通过计算机对第一电表及第一负控终端的电流数据进行收集,便能看到变比更变时电流的变化规律。第二种情况时,闭合第一开关K1且闭合第二开关K2,然后断开第一开关K1且断开第二开关K2,这样便能模拟用户自行损坏现场的电流互感器的场景,通过计算机收集第一电表及第一负控终端的电流数据,便能看到电流互感器被断路时电流的变化规律。模拟用户自行更变费率或更变时间,则能先调整第一负控终端的费率或者时间,再比较第一负控终端计算的费用及第一电表计算的费用,并比较第一负控终端的时间及第一电表的时间,进而模拟用户自行更变第一负控终端的参数后的费用及时间的变化。另外,能先调整第二负控终端的费率或者时间,再比较第二负控终端计算的费用及第二电表计算的费用,并比较第二负控终端的时间及第二电表的时间,进而模拟用户自行更变第二负控终端的参数后的费用及时间的变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用电异常模拟设备,包括第一电源线11与第二电源线12,还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用电异常模拟电路,所述第一电源端U1与第一电源线11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U2与所述第二电源线12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源线为高压线缆。应当理解的是,根据GB/T2900.50-2008中定义2.1规定,高电压或高压指大于1000V的电压,所述第一电源线用于连接第一电源。高压线缆用于传输1kV以上的电压。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源线为动力电缆,用于传输三相电或单相电。
为对第一电源端U1输入的电源进行变压,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变压器T1和所述第二变压器T2为10kV/380V变压器。具体地,所述第一电源线11的电压为10kV,所述第二电源线12的电压为380V。
为实现所述第一可编程电流源及所述第二可编程电流源的功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编程电流源及所述第二可编程电流源的型号为菊水皇家APS5005。为实现所述第一负载及所述第二负载的功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负载及所述第二负载的型号为至茂电子IP-RLC。
为实现所述第一负控终端及第二负控终端的功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负控终端及所述第二负控终端的型号为科创FKGA42-KCG3。为实现所述第一电表及第二电表的功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表及所述第二电表的型号为华邦DTSD866。
应当理解的是,第一电表也可以称为第一电能表,第二电表也可以称为第二电能表。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可编程电流源也可以称为第一可编程交流电源,第二可编程电流源也可以称为第二可编程交流电源。
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和所述第四电流互感器分别为开口式电流互感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电异常模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第一变压器、第一负载、CT变比调节模块、第一电表、第一负控终端、第二变压器、第二负载、第二负控终端、第二电表、电压互感器、第一电流互感器、第二电流互感器、接线检测模块、第三电表和第三负控终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负载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负载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端连接,所述CT变比调节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端耦合,所述CT变比调节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负控终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负控终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表的第二端与所述CT变比调节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负载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负载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端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端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地,所述电压互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负控终端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还与所述第二电表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还与所述第二电表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端耦合,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负控终端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负控终端的电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表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表的电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端耦合,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接线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线检测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负控终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线检测模块的两个输出端还分别与第三电表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异常模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CT变比调节模块包括第三电流互感器和第四电流互感器,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端耦合,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负控终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开关与第一电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端耦合,所述第四电流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一负控终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流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四开关与第一电表的第二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异常模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互感器包括第一电压互感器和第二电压互感器,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端包括第一相端和第二相端,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相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地,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负控终端的第一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用于接地,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相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地,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负控终端的第二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用于接地,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相端或所述第二相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异常模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检测模块包括第五开关、第六开关、第七开关、第八开关、第九开关和第十开关,所述第三负控终端的输入端包括第一相负控输入端、第一相负控输出端、第二相负控输入端、第二相负控输出端、第三相负控输入端和第三负控相输出端,所述第三电表的输入端包括第一相电表输入端、第一相电表输出端、第二相电表输入端、第二相电表输出端、第三相电表输入端和第三相电表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五开关与所述第一相负控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六开关与所述第一相负控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还通过第七开关与所述第二相负控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还通过第八开关与所述第二相负控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还通过第九开关与所述第三相负控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还通过第十开关与所述第三相负控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五开关与所述第一相电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六开关与所述第一相电表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还通过第七开关与所述第二相电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还通过第八开关与所述第二相电表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一输出端还通过第九开关与所述第三相电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二输出端还通过第十开关与所述第三相电表输出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异常模拟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可编程电流源,所述第一负载通过所述第一可编程电流源与所述第二电源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电异常模拟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与所述第一可编程电流源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电异常模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通过第一信号控制线与所述第一可编程电流源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电异常模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表以及所述第一负控终端与所述处理模块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异常模拟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可编程电流源,所述第二负载通过所述第二可编程电流源与所述第二电源端连接。
10.一种用电异常模拟设备,包括第一电源线与第二电源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电异常模拟电路,所述第一电源端与第一电源线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线连接。
CN201910402025.7A 2019-05-15 2019-05-15 用电异常模拟电路和用电异常模拟设备 Active CN1102085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02025.7A CN110208586B (zh) 2019-05-15 2019-05-15 用电异常模拟电路和用电异常模拟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02025.7A CN110208586B (zh) 2019-05-15 2019-05-15 用电异常模拟电路和用电异常模拟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8586A CN110208586A (zh) 2019-09-06
CN110208586B true CN110208586B (zh) 2021-08-31

Family

ID=67787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02025.7A Active CN110208586B (zh) 2019-05-15 2019-05-15 用电异常模拟电路和用电异常模拟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085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5374A (zh) * 2020-04-29 2020-08-07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互检、自诊断功能的二合一计量装置及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2631B (zh) * 2007-12-06 2010-10-20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电管理终端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1281693B (zh) * 2007-12-29 2011-05-18 重庆电力高级技工学校 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模拟装置
CN104635722B (zh) * 2014-12-15 2018-01-30 上海爱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常断电模拟测试装置
CN105044450A (zh) * 2015-03-25 2015-11-11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计量误差分析装置及方法
CN204808689U (zh) * 2015-06-09 2015-11-25 国网山东济南市历城区供电公司 电力设备演示培训装置
CN205302779U (zh) * 2015-11-30 2016-06-0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电能计量模拟试验装置
CN106094571B (zh) * 2016-07-22 2023-01-13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多功能防窃电仿真实验平台
CN206194227U (zh) * 2016-09-18 2017-05-2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高供低计模拟装置
CN207081825U (zh) * 2017-08-21 2018-03-09 国家电网公司 高供高计窃电模拟及防窃电算法验证平台
CN107507497A (zh) * 2017-09-23 2017-12-22 浙江涵普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力计量高供低计窃电仿真培训装置
CN108152665A (zh) * 2017-11-24 2018-06-12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用电异常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614199A (zh) * 2018-04-26 2018-10-02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电力电缆缺陷模型试验平台
CN208314098U (zh) * 2018-06-29 2019-01-01 溧阳市华鹏电力仪表有限公司 模拟电网异常工况的测试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8586A (zh) 2019-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68959B1 (ko) 배전계통의 전기품질 실시간 감시기능을 갖는 배전자동화단말장치 및 방법
CN104678341A (zh) 站用直流电源系统绝缘监测装置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4777397A (zh) 基于线电压向量判据的配电线路单相断线判断及定位方法
US9250308B2 (en) Simplified energy meter configuration
CN105510865A (zh) 一种电力用户现场电能表故障远程判定方法
CN111521919A (zh) 一种低压台区零线带电故障诊断装置及诊断与定位方法
CN206757027U (zh) 基于虚电流装置的现场虚负荷校验装置
CN103983895B (zh) Pt二次回路的在线式n线多点接地故障检测方法
Uddin et al. Detection and locating the point of fault in distribution side of power system using WSN technology
CN110208586B (zh) 用电异常模拟电路和用电异常模拟设备
CN204515113U (zh) 站用直流电源系统绝缘监测装置的检测装置
KR101336045B1 (ko) 분전반 및 배전반의 무정전 절연저항 측정장치
CN207457417U (zh) 一种简易站用直流母线绝缘监测装置
CN109283421A (zh) 一种铁路牵引变电所低电压通电检测试验方法及装置
CN108061867A (zh) 组合电源监控单元的调测方法
CN210323220U (zh) 用电异常模拟电路和用电异常模拟设备
CN102636767A (zh) 一种避雷器在线监测仪校验装置
CN102385023A (zh) 智能化高压线路接地检测仪
CN114689942A (zh) 一种检测环网阻值的装置
CN205809573U (zh) 多功能防窃电仿真实验平台
CN107957568A (zh)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多点接地快速定位仪及查找方法
CN104391145A (zh) 在线低压漏电偷电测试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15078803A (zh) 一种分布式无线电参量采样系统及方法
CN212808479U (zh) 一种低压台区零线带电故障诊断装置
CN204495930U (zh) 一种智能型自动化电气测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19

Address after: 510620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Tianhe South Road, No. two, No. 2, No.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20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Tianhe South Road, No. two, No. 2, No.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