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8024B - 一种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应急救生性的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应急救生性的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08024B
CN110208024B CN201910548614.6A CN201910548614A CN110208024B CN 110208024 B CN110208024 B CN 110208024B CN 201910548614 A CN201910548614 A CN 201910548614A CN 110208024 B CN110208024 B CN 1102080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e jacket
life
test
index
j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486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08024A (zh
Inventor
杨瑞梁
钱晓明
李莎
邹驰
苏文
杜晓刚
赵丽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54861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080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08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8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08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80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8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by doing functionality tes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2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at, i.e. calorimetry, e.g. by measuring specific heat, by measur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应急救生性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确定的受试者,进行救生衣包装袋取出时间测试、救生衣包装袋打开时间测试和救生衣穿戴时间测试,得到救生衣穿戴指数Idon;对救生衣进行救生衣浮力测试和紧贴人体核心部位的救生衣热阻测试,得到水中持续生存指数Iwater;对救生衣进行救生衣示位距离测试,得到示位求救指数Ipos;根据Idon、Iwater和Ipos,得到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指数LSP,用于评价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本方法创造性地把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综合为救生衣穿戴指数、水中持续生存指数和示位求救指数的乘积,实现了对救生衣应急救生性的量化评价,指导消费者进行购买。

Description

一种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应急救生性的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领域,具体是一种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应急救生性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种类繁多,用户购买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时,只能凭借价格、外观、材质等外在的、不太重要的次要因素进行判断是否购买。而航空部门对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进行评判时,只能通过权威的实验室测量救生衣是否满足国家标准GB/T 36508-2018《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或美国TSO-C13系列标准等,然后做出满足或不满足标准的判断,无法进一步量化。但是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的宗旨在于救人,评价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最重要的特性是在飞机发生水上迫降事故时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能够保障落水者存活的性能即应急救生性,目前尚未有针对救生衣最重要的应急救生性的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应急救生性的评价方法。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应急救生性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受试者;
当对成人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进行评价时,选择成年人为受试者;当对儿童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进行评价时,选择儿童为受试者;当对幼儿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进行评价时,选择幼儿试验假人为受试者;
步骤2、根据步骤1确定的受试者,进行救生衣包装袋取出时间测试、救生衣包装袋打开时间测试和救生衣穿戴时间测试,得到救生衣穿戴指数Idon;对救生衣进行救生衣浮力测试和紧贴人体核心部位的救生衣热阻测试,得到水中持续生存指数Iwater;对救生衣进行救生衣示位距离测试,得到示位求救指数Ipos
救生衣穿戴指数Idon的表达式如式(1)所示;
Figure BDA0002104823840000021
式1)中,T1为常用的取救生衣时间和国家标准GB/T 36508-2018中规定的穿救生衣时间之和;常用的取救生衣时间为7秒;国家标准GB/T 36508-2018中规定的穿救生衣时间中,对于成人救生衣取值25秒,对于儿童救生衣取值30秒,对于幼儿救生衣取值90秒;因此对于成人救生衣、儿童救生衣和幼儿救生衣,T1分别取值32秒、37秒和97秒;η表示受试者能够在国家标准GB/T
36508-2018的规定时间内的正确穿戴比例;t1为从双手放在标准航空座椅下方的救生衣包装袋上到拿到救生衣包装袋的平均救生衣包装袋取出时间;t2为从拿到救生衣包装袋到取出救生衣的平均救生衣包装袋打开时间;t3为从拿到救生衣到正确穿戴完毕且不进行救生衣充气的平均救生衣穿戴时间;
水中持续生存指数Iwater的表达式如式(2)所示;
Figure BDA0002104823840000022
式2)中,B表示救生衣浮力测量值;B0表示国家标准GB/T 36508-2018中规定的救生衣最小浮力;Icl表示紧贴人体核心部位的救生衣热阻;Iclmax定义为4.0clo;
救生衣浮力测量值是通过救生衣浮力测试得到的;
紧贴人体核心部位的救生衣热阻是通过紧贴人体核心部位的救生衣热阻测试得到的;紧贴人体核心部位的救生衣热阻测试是将用于紧贴人体核心部位的救生衣浸水布料密封放置在两个测试板上,两个测试板均保持恒温,以使测试板的热量只能通过救生衣浸水布料散失;在热流计测得的救生衣浸水布料热流量不发生变化时,通过此时热流计测得的救生衣浸水布料热流量来计算Icl;如果救生衣无法保护人体的核心部位,则热阻为0,无须进行热阻测试;
示位求救指数Ipos的表达式如式(3)所示;
Figure BDA0002104823840000023
式3)中,L表示乘客落水后能够通过救生衣特征进行示位求救的最远距离;当救生衣特征为具有定位设备时,需要进行救生衣示位距离测试,具体是将救生衣放置在水中某个位置,搜救人员逐步逼近此救生衣,以收到此救生衣的定位信号的距离作为L,0.1km≤L≤90km;当救生衣特征为高能见度的救生衣颜色或口哨,无需进行示位距离测试,L<0.1km;当L超过90km时,其示位求救性能完全能够满足搜救需求;
步骤3、根据步骤2得到的救生衣穿戴指数Idon、水中持续生存指数Iwater和示位求救指数Ipos,得到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指数LSP,用于评价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
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指数LSP的表达式如式(4)所示;
LSP=Idon·Iwater·Ipos (4)
应急救生指数LSP体现了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在满足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应急救生指数LSP越大越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1)本方法创造性地把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综合为救生衣穿戴指数、水中持续生存指数和示位求救指数的乘积,即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取决于救生衣穿戴性能、水中持续生存性能和示位求救性能,实现了对救生衣应急救生性的量化评价,指导消费者进行购买。救生衣穿戴性能决定了紧急水上迫降时,乘客能否被获得并快速正确穿戴,是应急救生性的主要体现之一;水中持续生存性能代表着落水者在水中的坚持时间,也是应急救生性的主要体现之一;示位求救性能代表着落水者能够被多大范围内搜救人员搜救的可能性,也是应急救生性的主要体现之一。
(2)把救生衣穿戴指数表示为标准规定时间与三个穿戴时间和的商,再乘以正确穿戴比例。其原理在于相对于标准规定时间,穿戴时间越短,应急救生性越强;正确穿戴比例越高,应急救生性越强。
(3)把从航空座位下方取出救生衣包装袋作为评判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的主要指标之一,这在所有标准和方法中是首次提出。原因在于实验表明受试者往往要花费7秒钟以上的时间从座位下方取出救生衣,一旦发生水上迫降事故,由于要花费一定时间取出救生衣,因此很多航空落水事件受害者往往放弃从座位下方取出救生衣。
(4)首次把救生衣的水中持续生存性能表示为浮力和热阻的函数,并提出了只要满足国家标准就不必过分重视浮力的理念。其中浮力函数表示为救生衣浮力测量值与标准浮力中的最小值除以标准浮力。取救生衣浮力测量值与标准浮力中的最小值原因是相对于气胀式个人漂浮设备,GB/T 36508-2018规定的救生衣标准浮力已经偏大很多(偏大超150%),这意味着只要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满足GB/T 36508-2018规定的标准浮力,完全可以满足应急救生性浮力方面的要求。
提出为保证更大可能性地减缓落水者体温的降低,需要增加救生衣紧贴人体核心部位的面积。目前多数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套在落水者的颈部,无法应用在冷水中。如果救生衣可以保护人体的核心部位如胸前、腹部、背部等,此时如果乘客穿着救生衣落入水中,则可以延缓落落水者身体热量向水中传播的速度,减缓落水者体温的降低,延长落水者在冷水中的持续生存时间,增加其在水中存活的可能性。
(5)首次把示位求救性能表示为示位求救距离的分段函数。在一定范围之内,救生衣能够定位距离越远,其应急救生性就越强。如果增加AIS通信设备或卫星导航设备,则其示位求救距离大大增加,进而增加应急救生性。
(6)对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生产厂家来说,可以根据应急救生指数来提高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指导生产。航空管理部门来说,可以根据应急救生指数对救生衣进行监管,提高航空涉水事故的生存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不限制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简称救生衣)应急救生性的评价方法(简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受试者;
当对成人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进行评价时,选择成年人为受试者;成年人受试者要满足如下特征:①受试者总人数不少于25人,分为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和60-69岁五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的人数均最少为5人且不超过受试者总人数的30%,且每个年龄组中的同性别人数不多于该组人数的60%;②受试者没有救生衣穿着经验;③受试者具有国家标准GB10000-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中规定的中国人的典型特征,即满足表1的规定;
表1
Figure BDA0002104823840000051
当对儿童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进行评价时,选择儿童为受试者;儿童受试者为16~41kg的儿童,男孩或者女孩均可;
当对幼儿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进行评价时,选择幼儿试验假人为受试者;幼儿试验假人为国家标准GB/T 36508-2018中规定的幼儿试验假人;
步骤2、根据步骤1确定的受试者,进行救生衣包装袋取出时间测试、救生衣包装袋打开时间测试和救生衣穿戴时间测试,得到救生衣穿戴指数Idon;对救生衣进行救生衣浮力测试和紧贴人体核心部位的救生衣热阻测试,得到水中持续生存指数Iwater;对救生衣进行救生衣示位距离测试,得到示位求救指数Ipos
救生衣穿戴指数Idon的表达式如式(1)所示;
Figure BDA0002104823840000052
式1)中,T1为常用的取救生衣时间和国家标准GB/T 36508-2018中规定的穿救生衣时间之和;常用的取救生衣时间为7秒;国家标准GB/T 36508-2018中规定的穿救生衣时间是指从受试者双手放在救生衣包装袋上到穿好救生衣的时间(标准中,对于成人救生衣,取值25秒;对于儿童救生衣,取值30秒;对于幼儿救生衣,取值90秒);因此对于成人救生衣、儿童救生衣和幼儿救生衣,T1分别取值32秒、37秒和97秒;η表示受试者能够在国家标准GB/T 36508-2018的规定时间内的正确穿戴比例;t1为从双手放在标准航空座椅下方的救生衣包装袋上到拿到救生衣包装袋的平均救生衣包装袋取出时间,通过救生衣包装袋取出时间测试得到;t2为从拿到救生衣包装袋到取出救生衣的平均救生衣包装袋打开时间,通过救生衣包装袋打开时间测试得到;t3为从拿到救生衣到正确穿戴完毕且不进行救生衣充气的平均救生衣穿戴时间,通过救生衣穿戴时间测试得到;
救生衣穿戴指数Idon的整个测试过程具体是:测试前,需要向受试者和主体实验对象介绍救生衣的特点和用法;
当对成人救生衣进行测试时,将成人救生衣包装袋放置在标准航空座椅下方;步骤1的成年人受试者坐在航空座椅上,扣好安全带;受试者的前面间距不超过787mm有一排座椅;当受试者双手放在航空座椅下方的救生衣包装袋上时开始测试,成年人受试者从航空座椅下方取出救生衣包装袋,拿到手中,完成救生衣包装袋取出时间测试得到t1;接着打开救生衣包装袋,取出救生衣,完成救生衣包装袋打开时间测试得到t2;再进行救生衣穿戴,直至救生衣正确穿戴完毕为止,且不进行救生衣充气,完成救生衣穿戴时间测试得到t3;试验时,受试者可以解开安全带并站起来,但不可随意走动;
当对儿童救生衣进行测试时,将儿童救生衣包装袋放置在标准航空座椅下方;步骤1的儿童受试者坐在航空座椅上,扣好安全带;主体实验对象坐在儿童受试者相邻的航空座椅上,扣好安全带;受试者和主体实验对象的前面间距不超过787mm有一排座椅;当主体实验对象双手放在儿童受试者的航空座椅下方的救生衣包装袋上时开始测试,主体实验对象从儿童受试者的航空座椅下方取出救生衣包装袋,拿到手中,完成救生衣包装袋取出时间测试得到t1;接着主体实验对象打开救生衣包装袋,取出救生衣,完成救生衣包装袋打开时间测试得到t2;再进行救生衣穿戴,救生衣穿戴需要主体实验对象帮助儿童受试者进行,直至救生衣正确穿戴完毕为止,且不进行救生衣充气,完成救生衣穿戴时间测试得到t3
当对幼儿救生衣进行测试时,将幼儿救生衣包装袋放置在标准航空座椅下方;主体实验对象坐在航空座椅上,扣好安全带,并且抱着步骤1的幼儿试验假人;受试者和主体实验对象的前面间距不超过787mm有一排座椅;当主体实验对象双手放在航空座椅下方的救生衣包装袋上时开始测试,主体实验对象从航空座椅下方取出救生衣包装袋,拿到手中,完成救生衣包装袋取出时间测试得到t1;接着主体实验对象打开救生衣包装袋,取出救生衣,完成救生衣包装袋打开时间测试得到t2;再进行救生衣穿戴,救生衣穿戴需要主体实验对象帮助幼儿试验假人进行,直至救生衣正确穿戴完毕为止,且不进行救生衣充气,完成救生衣穿戴时间测试得到t3
主体实验对象为20岁-40岁、两种性别均有、最少5名的成年人男女且无救生衣穿着经验;救生衣包装袋取出时间测试、救生衣包装袋打开时间测试和救生衣穿戴时间测试均需要高清录像机进行全程录像;
水中持续生存指数Iwater的表达式如式(2)所示;
Figure BDA0002104823840000071
式2)中,B表示救生衣浮力测量值;B0表示国家标准GB/T 36508-2018中规定的救生衣最小浮力(成人救生衣为156N、儿童救生衣为112N、幼儿救生衣为90N);Icl表示紧贴人体核心部位的救生衣热阻;Iclmax表示极地冬季的极端情况下的衣服热阻,定义为4.0clo;
救生衣浮力测量值是通过救生衣浮力测试得到的,救生衣浮力测试采用国家标准GB/T 36508-2018中规定的浮力试验方法,具体是:救生衣浮力测试在水温为21.1±3℃的试验池中进行;首先把国家标准GB/T 36508-2018中的网篮、标准钢质重物(20kg以上)和未充气的救生衣一起放入水中,用弹簧秤称量这三个物体的总重量;然后采用标准中的救生衣气瓶对救生衣充气,再将充气后的救生衣缚于网篮内,挂上标准钢质重物一同浸入水中;调整救生衣在水下深度,使救生衣的最高点离水面610mm以上,再用弹簧秤称量三个物体的总重量;救生衣充气前后弹簧秤的重量差就是救生衣浮力测量值;
紧贴人体核心部位的救生衣热阻是通过紧贴人体核心部位的救生衣热阻测试得到的;紧贴人体核心部位的救生衣热阻测试需要将用于紧贴人体核心部位的救生衣浸水布料密封放置在两个测试板上,两个测试板均保持恒温,以使测试板的热量只能通过救生衣浸水布料散失;在试验条件达到稳定后即热流计测得的救生衣浸水布料热流量不发生变化时(参考国家标准GB/T 11048-2018中的规定),通过此时热流计测得的救生衣浸水布料热流量来计算救生衣热阻Icl;如果救生衣无法保护人体的核心部位,则热阻为0,无须进行热阻测试;
示位求救指数Ipos的表达式如式(3)所示;
Figure BDA0002104823840000081
式3)中,L表示乘客落水后能够通过救生衣特征进行示位求救的最远距离;当救生衣特征为具有定位设备(AIS通信设备或卫星导航设备)时,需要进行救生衣示位距离测试,具体是将救生衣放置在水中某个位置,搜救人员逐步逼近此救生衣,以收到此救生衣清晰的定位信号的距离作为L;当救生衣特征为高能见度的救生衣颜色或口哨等被动措施时,无需进行示位距离测试,L<0.1km;0.1km≤L≤90km是采用正常的AIS通信可以达到的距离;当L超过90km时,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其示位求救性能完全能够满足搜救需求;
步骤3、根据步骤2得到的救生衣穿戴指数Idon、水中持续生存指数Iwater和示位求救指数Ipos,得到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指数LSP,用于评价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
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指数LSP的表达式如式(4)所示;
LSP=Idon·Iwater·Ipos (4)
式4)中,Idon表示救生衣穿戴指数;Iwater表示水中持续生存指数;Ipos表示示位求救指数;
应急救生指数LSP体现了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在满足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应急救生指数LSP越大越好;当LSP>1时,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特别优秀;当0.75<LSP≤1时,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优秀;当0.15<LSP≤0.75时,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良好;当0.015≤LSP<0.15时,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一般;当LSP<0.015时,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不合格;
特别优秀是指救生衣穿戴指数Idon大于1、水中持续生存指数Iwater和示位求救指数Ipos均接近于1,这种救生衣可以快速穿戴,穿戴后可以在水中生存极长时间,也能获得良好的示位求救性能;
优秀是指救生衣穿戴指数Idon大于0.75、水中持续生存指数Iwater和示位求救指数Ipos均接近于1,穿戴这种救生衣可以在水中生存极长时间,能获得良好的示位求救性能,但是穿戴性能不如应急救生性特别优秀的救生衣;
良好是指:如果只在目前使用的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上增加AIS通信设备或卫星导航设备等定位设备,可使LSP达到0.15,这是救生衣应急救生性良好的下限;应急救生性良好的上限是在目前使用的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的基础上,不但示位求救指数Ipos要有大的改进,而且水中持续生存指数Iwater也要有大的改进;穿着这种救生衣,能够获得良好的示位求救性能,也能获得良好的水中持续生存指数Iwater
一般是指救生衣穿戴指数Idon约等于0.75,水中持续生存指数Iwater为0.2,示位求救指数Ipos为0.1;其性能低于应急救生性良好的救生衣,稍高于目前使用的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
不合格是指救生衣穿戴指数Idon小于0.75或水中持续生存指数Iwater小于0.2,这种救生衣不满足国家标准,故为不合格。
本发明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Claims (6)

1.一种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应急救生性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受试者;
当对成人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进行评价时,选择成年人为受试者;当对儿童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进行评价时,选择儿童为受试者;当对幼儿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进行评价时,选择幼儿试验假人为受试者;
步骤2、根据步骤1确定的受试者,进行救生衣包装袋取出时间测试、救生衣包装袋打开时间测试和救生衣穿戴时间测试,得到救生衣穿戴指数Idon;对救生衣进行救生衣浮力测试和紧贴人体核心部位的救生衣热阻测试,得到水中持续生存指数Iwater;对救生衣进行救生衣示位距离测试,得到示位求救指数Ipos
救生衣穿戴指数Idon的表达式如式(1)所示;
Figure FDA0002615268070000011
式1)中,T1为常用的取救生衣时间和国家标准GB/T 36508-2018中规定的穿救生衣时间之和;常用的取救生衣时间为7秒;国家标准GB/T 36508-2018中规定的穿救生衣时间中,对于成人救生衣取值25秒,对于儿童救生衣取值30秒,对于幼儿救生衣取值90秒;因此对于成人救生衣、儿童救生衣和幼儿救生衣,T1分别取值32秒、37秒和97秒;η表示受试者能够在国家标准GB/T 36508-2018的规定时间内的正确穿戴比例;t1为从双手放在标准航空座椅下方的救生衣包装袋上到拿到救生衣包装袋的平均救生衣包装袋取出时间;t2为从拿到救生衣包装袋到取出救生衣的平均救生衣包装袋打开时间;t3为从拿到救生衣到正确穿戴完毕且不进行救生衣充气的平均救生衣穿戴时间;
水中持续生存指数Iwater的表达式如式(2)所示;
Figure FDA0002615268070000012
式2)中,B表示救生衣浮力测量值;B0表示国家标准GB/T 36508-2018中规定的救生衣最小浮力;Icl表示紧贴人体核心部位的救生衣热阻;Iclmax定义为4.0clo;
救生衣浮力测量值是通过救生衣浮力测试得到的;
紧贴人体核心部位的救生衣热阻是通过紧贴人体核心部位的救生衣热阻测试得到的;紧贴人体核心部位的救生衣热阻测试是将用于紧贴人体核心部位的救生衣浸水布料密封放置在两个测试板上,两个测试板均保持恒温,以使测试板的热量只能通过救生衣浸水布料散失;在热流计测得的救生衣浸水布料热流量不发生变化时,通过此时热流计测得的救生衣浸水布料热流量来计算Icl;如果救生衣无法保护人体的核心部位,则热阻为0,无须进行热阻测试;
示位求救指数Ipos的表达式如式(3)所示;
Figure FDA0002615268070000021
式3)中,L表示乘客落水后能够通过救生衣特征进行示位求救的最远距离;当救生衣特征为具有定位设备时,需要进行救生衣示位距离测试,具体是将救生衣放置在水中某个位置,搜救人员逐步逼近此救生衣,以收到此救生衣的定位信号的距离作为L,0.1km≤L≤90km;当救生衣特征为高能见度的救生衣颜色或口哨,无需进行示位距离测试,L<0.1km;当L超过90km时,其示位求救性能完全能够满足搜救需求;
步骤3、根据步骤2得到的救生衣穿戴指数Idon、水中持续生存指数Iwater和示位求救指数Ipos,得到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指数LSP,用于评价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
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指数LSP的表达式如式(4)所示;
LSP=Idon·Iwater·Ipos (4)
当LSP>1时,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特别优秀;当0.75<LSP≤1时,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优秀;当0.15<LSP≤0.75时,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良好;当0.015≤LSP<0.15时,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一般;当LSP<0.015时,救生衣的应急救生性不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应急救生性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成年人受试者要满足如下特征:①受试者总人数不少于25人,分为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和60-69岁五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的人数均最少为5人且不超过受试者总人数的30%,且每个年龄组中的同性别人数不多于该组人数的60%;②受试者没有救生衣穿着经验;③受试者具有国家标准GB10000-88中规定的中国人的典型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应急救生性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儿童受试者为16~41kg的儿童;幼儿试验假人为国家标准GB/T 36508-2018中规定的幼儿试验假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应急救生性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救生衣穿戴指数Idon的整个测试过程具体是:测试前,需要向受试者和主体实验对象介绍救生衣的特点和用法;
当对成人救生衣进行测试时,将成人救生衣包装袋放置在标准航空座椅下方;步骤1的成年人受试者坐在航空座椅上,扣好安全带;受试者的前面间距不超过787mm有一排座椅;当受试者双手放在航空座椅下方的救生衣包装袋上时开始测试,成年人受试者从航空座椅下方取出救生衣包装袋,拿到手中,完成救生衣包装袋取出时间测试得到t1;接着打开救生衣包装袋,取出救生衣,完成救生衣包装袋打开时间测试得到t2;再进行救生衣穿戴,直至救生衣正确穿戴完毕为止,且不进行救生衣充气,完成救生衣穿戴时间测试得到t3;试验时,受试者可以解开安全带并站起来,但不可随意走动;
当对儿童救生衣进行测试时,将儿童救生衣包装袋放置在标准航空座椅下方;步骤1的儿童受试者坐在航空座椅上,扣好安全带;主体实验对象坐在儿童受试者相邻的航空座椅上,扣好安全带;受试者和主体实验对象的前面间距不超过787mm有一排座椅;当主体实验对象双手放在儿童受试者的航空座椅下方的救生衣包装袋上时开始测试,主体实验对象从儿童受试者的航空座椅下方取出救生衣包装袋,拿到手中,完成救生衣包装袋取出时间测试得到t1;接着主体实验对象打开救生衣包装袋,取出救生衣,完成救生衣包装袋打开时间测试得到t2;再进行救生衣穿戴,救生衣穿戴需要主体实验对象帮助儿童受试者进行,直至救生衣正确穿戴完毕为止,且不进行救生衣充气,完成救生衣穿戴时间测试得到t3
当对幼儿救生衣进行测试时,将幼儿救生衣包装袋放置在标准航空座椅下方;主体实验对象坐在航空座椅上,扣好安全带,并且抱着步骤1的幼儿试验假人;受试者和主体实验对象的前面间距不超过787mm有一排座椅;当主体实验对象双手放在航空座椅下方的救生衣包装袋上时开始测试,主体实验对象从航空座椅下方取出救生衣包装袋,拿到手中,完成救生衣包装袋取出时间测试得到t1;接着主体实验对象打开救生衣包装袋,取出救生衣,完成救生衣包装袋打开时间测试得到t2;再进行救生衣穿戴,救生衣穿戴需要主体实验对象帮助幼儿试验假人进行,直至救生衣正确穿戴完毕为止,且不进行救生衣充气,完成救生衣穿戴时间测试得到t3
主体实验对象为20岁-40岁、两种性别均有、最少5名的成年人男女且无救生衣穿着经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应急救生性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救生衣浮力测试在水温为21.1±3℃的试验池中进行;首先把国家标准GB/T 36508-2018中的网篮、标准钢质重物和未充气的救生衣一起放入水中,用弹簧秤称量这三个物体的总重量;然后采用标准中的救生衣气瓶对救生衣充气,再将充气后的救生衣缚于网篮内,挂上标准钢质重物一同浸入水中;调整救生衣在水下深度,使救生衣的最高点离水面610mm以上,再用弹簧秤称量三个物体的总重量;救生衣充气前后弹簧秤的重量差为救生衣浮力测量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应急救生性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特别优秀是指救生衣穿戴指数Idon大于1、水中持续生存指数Iwater和示位求救指数Ipos均接近于1,这种救生衣可以快速穿戴,穿戴后可以在水中生存极长时间,也能获得良好的示位求救性能;
优秀是指救生衣穿戴指数Idon大于0.75、水中持续生存指数Iwater和示位求救指数Ipos均接近于1,穿戴这种救生衣可以在水中生存极长时间,能获得良好的示位求救性能,但是穿戴性能不如应急救生性特别优秀的救生衣;
良好是指:如果只在目前使用的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上增加定位设备,可使LSP达到0.15,这是救生衣应急救生性良好的下限;应急救生性良好的上限是在目前使用的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的基础上,不但示位求救指数Ipos要有大的改进,而且水中持续生存指数Iwater也要有大的改进;穿着这种救生衣,能够获得良好的示位求救性能,也能获得良好的水中持续生存指数Iwater
一般是指救生衣穿戴指数Idon约等于0.75,水中持续生存指数Iwater为0.2,示位求救指数Ipos为0.1;其性能低于应急救生性良好的救生衣,稍高于目前使用的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
不合格是指救生衣穿戴指数Idon小于0.75或水中持续生存指数Iwater小于0.2,这种救生衣不满足国家标准,故为不合格。
CN201910548614.6A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应急救生性的评价方法 Active CN1102080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8614.6A CN110208024B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应急救生性的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8614.6A CN110208024B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应急救生性的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8024A CN110208024A (zh) 2019-09-06
CN110208024B true CN110208024B (zh) 2020-09-18

Family

ID=67794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48614.6A Active CN110208024B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应急救生性的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0802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1880A (zh) * 2013-08-28 2013-11-27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一种水域救援装备的浮力测试装置及浮力测试方法
CN109480406A (zh) * 2018-11-19 2019-03-19 佛山泳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游泳安全监测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66560B1 (fr) * 1990-09-12 1993-07-30 France Etat Armement Dispositif de protection physiologique des pilotes d'avions.
JP2004034954A (ja) * 2002-07-07 2004-02-05 Fumio Fukushima イーエル発光体付き救命衣
JP2005199920A (ja) * 2004-01-16 2005-07-28 Towa Iryoki Kk 体温調整具を備えた救命具
CN1328577C (zh) * 2005-06-17 2007-07-25 黄锡安 救生服泄漏测试装置
US20070008712A1 (en) * 2005-07-07 2007-01-11 Schnitzer Kevin D Water-activated and light-assisted visual locating device
CN201951693U (zh) * 2011-01-18 2011-08-31 天津工业大学 救生衬衣
CN201951695U (zh) * 2011-01-18 2011-08-31 天津工业大学 能充气的救生运动衫
CN103680096B (zh) * 2013-09-13 2017-12-01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一种消防水域救援防护装备综合性能无线测试装置
CN109050828A (zh) * 2018-09-18 2018-12-21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基于相变储能材料的储能救生衣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1880A (zh) * 2013-08-28 2013-11-27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一种水域救援装备的浮力测试装置及浮力测试方法
CN109480406A (zh) * 2018-11-19 2019-03-19 佛山泳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游泳安全监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8024A (zh) 2019-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45465A (en) Scuba gear with combined flotation and transport device
WO2016169262A1 (zh) 一种带有气囊的急救泳衣
CN110208024B (zh) 一种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应急救生性的评价方法
US20070157926A1 (en) Heat-retaining lifesaving appliance
CN208198783U (zh) 一种水上新型多功能救生衣
Brooks The human factors relating to escape and survival from helicopters ditching in water
CN110074542B (zh) 一种防溺水逃生自救式双肩背包
CN109552576A (zh) 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
CN202107079U (zh) 全身安全带背心式充气救生衣
CN206218162U (zh) 一种多功能救生衣
CN201784800U (zh) 消防员水域救援用救生衣
CN208855846U (zh) 一种成人儿童救生衣
Brooks Survival in cold waters: staying alive
CN206719025U (zh) 多功能婴童安全座椅
CN201643449U (zh) 一种救生球
CN206344974U (zh) 一种救生衣
Brooks Maximum acceptable inherent buoyancy limit for aircrew/passenger helicopter immersion suit systems
CN206031729U (zh) 一种能够托起头部的浮力衣
WO1997032776A1 (en)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securing a person, for marine use
RU2720761C1 (ru) Индивидуальное теплозащи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KR101497047B1 (ko) 구명 장치
CN215622609U (zh) 一种水域应急救援防护智能装备
McFadden et al. Flo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ircraft-passenger Seat Cushions
GB2581015A (en) A personal water safety device
Sweeney et al. Cold-water immersion sui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