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1272B - 一种用于医疗儿科辅助输液的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医疗儿科辅助输液的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01272B
CN110201272B CN201910412518.9A CN201910412518A CN110201272B CN 110201272 B CN110201272 B CN 110201272B CN 201910412518 A CN201910412518 A CN 201910412518A CN 110201272 B CN110201272 B CN 1102012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mall
groove
supporting plate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125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01272A (zh
Inventor
朱欣燕
于蓉
张娟
温江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Qingdao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Qingd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Qingdao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Qingdao
Priority to CN2019104125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012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01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12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012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12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37Restraining devices for the body or for body parts, e.g. slings; Restraining shirts
    • A61F5/3761Restraining devices for the body or for body parts, e.g. slings; Restraining shirts for attaching the limbs to other obj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52Arm-res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Nursing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医疗的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疗儿科辅助输液的固定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对儿科病人手部进行固定、有利于儿科病人的治疗和康复的用于医疗儿科辅助输液的固定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医疗儿科辅助输液的固定装置,包括有大托板、半球、大连接轴、弧形压板、棘轮、棘爪、小摆动板、小连接轴、弧形板簧、小连接块、绑带、大压块等;大托板的左侧壁开有上下贯穿的大凹槽。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医疗儿科辅助输液的固定装置,不但能够方便的将儿科病人的手压住,而且还能够方便的将儿科病人的手臂固定住,避免儿科病人的手动来动去,从而能够顺利的进行输液。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医疗儿科辅助输液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医疗的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疗儿科辅助输液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在实践的基础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水平,世界各国的儿科范围年龄各有不同,在中国从出生断脐到14周岁末为儿科范围,现有的儿科病人由于年纪幼小,生性好动,不肯安静的配合输液,更是喜欢将手动来动去,从而致使输液的针头跑针,不但导致输液针扎部位发生肿胀,而且还需要重新扎针输液,加重了儿科病人的痛苦,不利于儿科病人的治疗和康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儿科病人由于年纪幼小,生性好动,不肯安静的配合输液,更是喜欢将手动来动去,从而致使输液的针头跑针,不但导致输液针扎部位发生肿胀,而且还需要重新扎针输液,加重了儿科病人的痛苦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对儿科病人手部进行固定、有利于儿科病人的治疗和康复的用于医疗儿科辅助输液的固定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医疗儿科辅助输液的固定装置,包括有大托板、半球、大连接轴、弧形压板、棘轮、棘爪、小摆动板、小连接轴、弧形板簧、小连接块、绑带、大压块、大摆动板、第一连接块、大旋转轴、小旋转轴、L形挂板和固定板,大托板的左侧壁开有上下贯穿的大凹槽,大托板右侧壁的中下部开有向左延伸的长凹槽,大凹槽位于长凹槽的左侧,大托板顶部的后侧开有上下贯穿的大矩形凹槽,大矩形凹槽位于长凹槽的后方,大托板的后侧壁开有向前延伸的小矩形插槽,小矩形插槽位于大矩形凹槽的后方,小矩形插槽与大矩形凹槽相连通,大托板的右部开有前后贯穿的长滑槽,大托板的顶部连接有半球,半球位于大凹槽与大矩形凹槽之间,大连接轴位于大凹槽内,大连接轴与大托板转动连接,弧形压板的左下端位于大凹槽内,弧形压板的左下端与大连接轴相连接,弧形压板的右上部位于半球的正上方,大连接轴的后端连接有棘轮,棘轮位于大托板的后方,棘爪位于棘轮的右侧,棘轮与棘爪相配合,棘爪的右侧连接有小摆动板,小摆动板的上端连接有小连接轴,小连接轴的前端与大托板的后侧壁转动连接,弧形板簧位于小摆动板的右侧,弧形板簧与小摆动板相接触,弧形板簧前侧壁的上端连接有小连接块,小连接块的前端与大托板的后侧壁相连接,绑带的前下端与大托板顶部的前侧相连接,绑带位于半球的右侧,绑带位于大矩形凹槽内,大压块位于小矩形插槽内,大压块位于绑带的后方,大压块与绑带相接触,大压块的后侧壁连接有大摆动板,第一连接块位于大摆动板的上方,第一连接块的前侧壁与大托板的后侧壁相连接,大摆动板的左端连接有大旋转轴,大旋转轴的上端与第一连接块转动连接,大摆动板的右端开有前后贯穿的楔形槽,小旋转轴位于楔形槽内,小旋转轴与大摆动板相连接,L形挂板位于楔形槽内,L形挂板的后部与小旋转轴转动连接,L形挂板的前部位于大托板后侧的长滑槽内,L形挂板的左前端位于长凹槽内,大托板和大摆动板均与L形挂板相接触,大托板的右侧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位于长凹槽的右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导向杆、活动板、大弹簧、大连接板、小连接板、楔形块、弧形挡板、滑板、第二连接块、大固定块和大螺杆,导向杆位于长凹槽内的下部,导向杆的左端与大托板相连接,导向杆的右端与固定板的左侧壁相连接,活动板的中上部位于长凹槽内,活动板开有左右贯穿的导向孔,导向杆位于导向孔内,大弹簧的左端与活动板的右侧壁相连接,大弹簧的右端与固定板的左侧壁相连接,大弹簧位于导向杆的上方,活动板的右侧壁连接有大连接板,大连接板位于大托板的下方,大连接板的右端连接有小连接板,小连接板位于固定板的右侧,小连接板的顶部连接有楔形块,楔形块位于大托板的上方,楔形块的左侧连接有弧形挡板,弧形挡板位于绑带的右侧,活动板的前侧连接有滑板,滑板位于大托板前侧的长滑槽内,滑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位于大托板的前方,第二连接块的底部连接有大固定块,大固定块位于大托板的下方,大固定块螺纹连接有大螺杆,大螺杆的上端与大托板的底部相接触。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小固定块、小弹簧和长螺杆,大摆动板的后侧连接有小固定块,小弹簧的右端与L形挂板的左侧壁相连接,小弹簧的左端与小固定块的右侧壁相连接,长螺杆与小固定块螺纹连接,长螺杆的右端与L形挂板的左侧壁相接触,小弹簧套在长螺杆上。
当医护人员为儿科病人扎好输液针头后,可以将儿科病人输液的手放在半球上,使这只手背处于向上隆起的状态,利于输液管内药液顺利的流动,此时弧形压板位于这只手的上方,然后向下按压弧形压板,弧形压板通过大连接轴带动棘轮进行顺时针转动,棘爪能够将棘轮卡住,并防止棘轮逆时针转动,从而能够使弧形压板将病人输液的手压住,防止病人的手乱动,避免影响输液,然后通过绑带将病人输液的手臂压住,并将绑带插入到大矩形凹槽内,然后将大压块插入到小矩形插槽内,通过大压块将绑带紧紧的压住,然后再将L形挂板插入到大托板后侧的长滑槽内,并通过L形挂板的左前端将大托板挂住,即可通过绑带将病人的手臂固定住,同时大托板将病人的手臂托住,防止病人的手腕乱动,便于为病人进行输液,能够防止跑针,从而避免病人输液针扎部位发生肿胀,安全可靠,当输液完毕后,向右侧拉动小摆动板,即可使棘爪与棘轮脱离接触,此时即可对弧形压板向左摆动,即可将压住的手松开,使用方便。
此时可以对活动板向右侧拉动,活动板通过大连接板带动小连接板和楔形块,以及弧形挡板向右侧运动,当将病人输液的手臂固定住后,此时松开活动板,在大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弧形挡板向左侧运动,然后弧形挡板将病人的上臂挡住,然后病人感觉弧形挡板对上臂的推力过大,此时可以将弧形挡板向右微微挪动,然后再将大螺杆拧紧即可固定住,从而通过弧形挡板将病人的上臂挡住,固定效果更好。
当L形挂板将大托板挂住后,小弹簧能够为L形挂板提供弹力辅助,并使L形挂板牢牢的固定在大托板上,而且为了防止病人将L形挂板拨开,还可以对长螺杆进行旋拧,从而通过长螺杆将L形挂板挡住,固定更加安全可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医疗儿科辅助输液的固定装置,不但能够方便的将儿科病人的手压住,而且还能够方便的将儿科病人的手臂固定住,避免儿科病人的手动来动去,从而能够顺利的进行输液,从而能够避免输液的针头跑针,有利于儿科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容易生产制造,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大托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小固定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大托板,2半球,3大连接轴,4弧形压板,5棘轮,6棘爪,7小摆动板,8小连接轴,9弧形板簧,10小连接块,11绑带,12大压块,13大摆动板,14第一连接块,15大旋转轴,16小旋转轴,17L形挂板,18固定板,21导向杆,22活动板,23大弹簧,24大连接板,25小连接板,26楔形块,27弧形挡板,28滑板,29第二连接块,30大固定块,31大螺杆,41小固定块,42小弹簧,43长螺杆,101大凹槽,102长凹槽,103大矩形凹槽,104小矩形插槽,105长滑槽,131楔形槽,221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医疗儿科辅助输液的固定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大托板1、半球2、大连接轴3、弧形压板4、棘轮5、棘爪6、小摆动板7、小连接轴8、弧形板簧9、小连接块10、绑带11、大压块12、大摆动板13、第一连接块14、大旋转轴15、小旋转轴16、L形挂板17和固定板18,大托板1的左侧壁开有上下贯穿的大凹槽101,大托板1右侧壁的中下部开有向左延伸的长凹槽102,大凹槽101位于长凹槽102的左侧,大托板1顶部的后侧开有上下贯穿的大矩形凹槽103,大矩形凹槽103位于长凹槽102的后方,大托板1的后侧壁开有向前延伸的小矩形插槽104,小矩形插槽104位于大矩形凹槽103的后方,小矩形插槽104与大矩形凹槽103相连通,大托板1的右部开有前后贯穿的长滑槽105,大托板1的顶部连接有半球2,半球2位于大凹槽101与大矩形凹槽103之间,大连接轴3位于大凹槽101内,大连接轴3与大托板1转动连接,弧形压板4的左下端位于大凹槽101内,弧形压板4的左下端与大连接轴3相连接,弧形压板4的右上部位于半球2的正上方,大连接轴3的后端连接有棘轮5,棘轮5位于大托板1的后方,棘爪6位于棘轮5的右侧,棘轮5与棘爪6相配合,棘爪6的右侧连接有小摆动板7,小摆动板7的上端连接有小连接轴8,小连接轴8的前端与大托板1的后侧壁转动连接,弧形板簧9位于小摆动板7的右侧,弧形板簧9与小摆动板7相接触,弧形板簧9前侧壁的上端连接有小连接块10,小连接块10的前端与大托板1的后侧壁相连接,绑带11的前下端与大托板1顶部的前侧相连接,绑带11位于半球2的右侧,绑带11位于大矩形凹槽103内,大压块12位于小矩形插槽104内,大压块12位于绑带11的后方,大压块12与绑带11相接触,大压块12的后侧壁连接有大摆动板13,第一连接块14位于大摆动板13的上方,第一连接块14的前侧壁与大托板1的后侧壁相连接,大摆动板13的左端连接有大旋转轴15,大旋转轴15的上端与第一连接块14转动连接,大摆动板13的右端开有前后贯穿的楔形槽131,小旋转轴16位于楔形槽131内,小旋转轴16与大摆动板13相连接,L形挂板17位于楔形槽131内,L形挂板17的后部与小旋转轴16转动连接,L形挂板17的前部位于大托板1后侧的长滑槽105内,L形挂板17的左前端位于长凹槽102内,大托板1和大摆动板13均与L形挂板17相接触,大托板1的右侧连接有固定板18,固定板18位于长凹槽102的右侧。
实施例2
一种用于医疗儿科辅助输液的固定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大托板1、半球2、大连接轴3、弧形压板4、棘轮5、棘爪6、小摆动板7、小连接轴8、弧形板簧9、小连接块10、绑带11、大压块12、大摆动板13、第一连接块14、大旋转轴15、小旋转轴16、L形挂板17和固定板18,大托板1的左侧壁开有上下贯穿的大凹槽101,大托板1右侧壁的中下部开有向左延伸的长凹槽102,大凹槽101位于长凹槽102的左侧,大托板1顶部的后侧开有上下贯穿的大矩形凹槽103,大矩形凹槽103位于长凹槽102的后方,大托板1的后侧壁开有向前延伸的小矩形插槽104,小矩形插槽104位于大矩形凹槽103的后方,小矩形插槽104与大矩形凹槽103相连通,大托板1的右部开有前后贯穿的长滑槽105,大托板1的顶部连接有半球2,半球2位于大凹槽101与大矩形凹槽103之间,大连接轴3位于大凹槽101内,大连接轴3与大托板1转动连接,弧形压板4的左下端位于大凹槽101内,弧形压板4的左下端与大连接轴3相连接,弧形压板4的右上部位于半球2的正上方,大连接轴3的后端连接有棘轮5,棘轮5位于大托板1的后方,棘爪6位于棘轮5的右侧,棘轮5与棘爪6相配合,棘爪6的右侧连接有小摆动板7,小摆动板7的上端连接有小连接轴8,小连接轴8的前端与大托板1的后侧壁转动连接,弧形板簧9位于小摆动板7的右侧,弧形板簧9与小摆动板7相接触,弧形板簧9前侧壁的上端连接有小连接块10,小连接块10的前端与大托板1的后侧壁相连接,绑带11的前下端与大托板1顶部的前侧相连接,绑带11位于半球2的右侧,绑带11位于大矩形凹槽103内,大压块12位于小矩形插槽104内,大压块12位于绑带11的后方,大压块12与绑带11相接触,大压块12的后侧壁连接有大摆动板13,第一连接块14位于大摆动板13的上方,第一连接块14的前侧壁与大托板1的后侧壁相连接,大摆动板13的左端连接有大旋转轴15,大旋转轴15的上端与第一连接块14转动连接,大摆动板13的右端开有前后贯穿的楔形槽131,小旋转轴16位于楔形槽131内,小旋转轴16与大摆动板13相连接,L形挂板17位于楔形槽131内,L形挂板17的后部与小旋转轴16转动连接,L形挂板17的前部位于大托板1后侧的长滑槽105内,L形挂板17的左前端位于长凹槽102内,大托板1和大摆动板13均与L形挂板17相接触,大托板1的右侧连接有固定板18,固定板18位于长凹槽102的右侧。
还包括有导向杆21、活动板22、大弹簧23、大连接板24、小连接板25、楔形块26、弧形挡板27、滑板28、第二连接块29、大固定块30和大螺杆31,导向杆21位于长凹槽102内的下部,导向杆21的左端与大托板1相连接,导向杆21的右端与固定板18的左侧壁相连接,活动板22的中上部位于长凹槽102内,活动板22开有左右贯穿的导向孔221,导向杆21位于导向孔221内,大弹簧23的左端与活动板22的右侧壁相连接,大弹簧23的右端与固定板18的左侧壁相连接,大弹簧23位于导向杆21的上方,活动板22的右侧壁连接有大连接板24,大连接板24位于大托板1的下方,大连接板24的右端连接有小连接板25,小连接板25位于固定板18的右侧,小连接板25的顶部连接有楔形块26,楔形块26位于大托板1的上方,楔形块26的左侧连接有弧形挡板27,弧形挡板27位于绑带11的右侧,活动板22的前侧连接有滑板28,滑板28位于大托板1前侧的长滑槽105内,滑板28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29,第二连接块29位于大托板1的前方,第二连接块29的底部连接有大固定块30,大固定块30位于大托板1的下方,大固定块30螺纹连接有大螺杆31,大螺杆31的上端与大托板1的底部相接触。
实施例3
一种用于医疗儿科辅助输液的固定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大托板1、半球2、大连接轴3、弧形压板4、棘轮5、棘爪6、小摆动板7、小连接轴8、弧形板簧9、小连接块10、绑带11、大压块12、大摆动板13、第一连接块14、大旋转轴15、小旋转轴16、L形挂板17和固定板18,大托板1的左侧壁开有上下贯穿的大凹槽101,大托板1右侧壁的中下部开有向左延伸的长凹槽102,大凹槽101位于长凹槽102的左侧,大托板1顶部的后侧开有上下贯穿的大矩形凹槽103,大矩形凹槽103位于长凹槽102的后方,大托板1的后侧壁开有向前延伸的小矩形插槽104,小矩形插槽104位于大矩形凹槽103的后方,小矩形插槽104与大矩形凹槽103相连通,大托板1的右部开有前后贯穿的长滑槽105,大托板1的顶部连接有半球2,半球2位于大凹槽101与大矩形凹槽103之间,大连接轴3位于大凹槽101内,大连接轴3与大托板1转动连接,弧形压板4的左下端位于大凹槽101内,弧形压板4的左下端与大连接轴3相连接,弧形压板4的右上部位于半球2的正上方,大连接轴3的后端连接有棘轮5,棘轮5位于大托板1的后方,棘爪6位于棘轮5的右侧,棘轮5与棘爪6相配合,棘爪6的右侧连接有小摆动板7,小摆动板7的上端连接有小连接轴8,小连接轴8的前端与大托板1的后侧壁转动连接,弧形板簧9位于小摆动板7的右侧,弧形板簧9与小摆动板7相接触,弧形板簧9前侧壁的上端连接有小连接块10,小连接块10的前端与大托板1的后侧壁相连接,绑带11的前下端与大托板1顶部的前侧相连接,绑带11位于半球2的右侧,绑带11位于大矩形凹槽103内,大压块12位于小矩形插槽104内,大压块12位于绑带11的后方,大压块12与绑带11相接触,大压块12的后侧壁连接有大摆动板13,第一连接块14位于大摆动板13的上方,第一连接块14的前侧壁与大托板1的后侧壁相连接,大摆动板13的左端连接有大旋转轴15,大旋转轴15的上端与第一连接块14转动连接,大摆动板13的右端开有前后贯穿的楔形槽131,小旋转轴16位于楔形槽131内,小旋转轴16与大摆动板13相连接,L形挂板17位于楔形槽131内,L形挂板17的后部与小旋转轴16转动连接,L形挂板17的前部位于大托板1后侧的长滑槽105内,L形挂板17的左前端位于长凹槽102内,大托板1和大摆动板13均与L形挂板17相接触,大托板1的右侧连接有固定板18,固定板18位于长凹槽102的右侧。
还包括有导向杆21、活动板22、大弹簧23、大连接板24、小连接板25、楔形块26、弧形挡板27、滑板28、第二连接块29、大固定块30和大螺杆31,导向杆21位于长凹槽102内的下部,导向杆21的左端与大托板1相连接,导向杆21的右端与固定板18的左侧壁相连接,活动板22的中上部位于长凹槽102内,活动板22开有左右贯穿的导向孔221,导向杆21位于导向孔221内,大弹簧23的左端与活动板22的右侧壁相连接,大弹簧23的右端与固定板18的左侧壁相连接,大弹簧23位于导向杆21的上方,活动板22的右侧壁连接有大连接板24,大连接板24位于大托板1的下方,大连接板24的右端连接有小连接板25,小连接板25位于固定板18的右侧,小连接板25的顶部连接有楔形块26,楔形块26位于大托板1的上方,楔形块26的左侧连接有弧形挡板27,弧形挡板27位于绑带11的右侧,活动板22的前侧连接有滑板28,滑板28位于大托板1前侧的长滑槽105内,滑板28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29,第二连接块29位于大托板1的前方,第二连接块29的底部连接有大固定块30,大固定块30位于大托板1的下方,大固定块30螺纹连接有大螺杆31,大螺杆31的上端与大托板1的底部相接触。
还包括有小固定块41、小弹簧42和长螺杆43,大摆动板13的后侧连接有小固定块41,小弹簧42的右端与L形挂板17的左侧壁相连接,小弹簧42的左端与小固定块41的右侧壁相连接,长螺杆43与小固定块41螺纹连接,长螺杆43的右端与L形挂板17的左侧壁相接触,小弹簧42套在长螺杆43上。
当医护人员为儿科病人扎好输液针头后,可以将儿科病人输液的手放在半球2上,使这只手背处于向上隆起的状态,利于输液管内药液顺利的流动,此时弧形压板4位于这只手的上方,然后向下按压弧形压板4,弧形压板4通过大连接轴3带动棘轮5进行顺时针转动,棘爪6能够将棘轮5卡住,并防止棘轮5逆时针转动,从而能够使弧形压板4将病人输液的手压住,防止病人的手乱动,避免影响输液,然后通过绑带11将病人输液的手臂压住,并将绑带11插入到大矩形凹槽103内,然后将大压块12插入到小矩形插槽104内,通过大压块12将绑带11紧紧的压住,然后再将L形挂板17插入到大托板1后侧的长滑槽105内,并通过L形挂板17的左前端将大托板1挂住,即可通过绑带11将病人的手臂固定住,同时大托板1将病人的手臂托住,防止病人的手腕乱动,便于为病人进行输液,能够防止跑针,从而避免病人输液针扎部位发生肿胀,安全可靠,当输液完毕后,向右侧拉动小摆动板7,即可使棘爪6与棘轮5脱离接触,此时即可对弧形压板4向左摆动,即可将压住的手松开,使用方便。
此时可以对活动板22向右侧拉动,活动板22通过大连接板24带动小连接板25和楔形块26,以及弧形挡板27向右侧运动,当将病人输液的手臂固定住后,此时松开活动板22,在大弹簧23的弹力作用下,弧形挡板27向左侧运动,然后弧形挡板27将病人的上臂挡住,然后病人感觉弧形挡板27对上臂的推力过大,此时可以将弧形挡板27向右微微挪动,然后再将大螺杆31拧紧即可固定住,从而通过弧形挡板27将病人的上臂挡住,固定效果更好。
当L形挂板17将大托板1挂住后,小弹簧42能够为L形挂板17提供弹力辅助,并使L形挂板17牢牢的固定在大托板1上,而且为了防止病人将L形挂板17拨开,还可以对长螺杆43进行旋拧,从而通过长螺杆43将L形挂板17挡住,固定更加安全可靠。
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Claims (1)

1.一种用于医疗儿科辅助输液的固定装置,包括有大托板(1)、半球(2)、大连接轴(3)和弧形压板(4),大托板(1)的左侧壁开有上下贯穿的大凹槽(101),大托板(1)右侧壁的中下部开有向左延伸的长凹槽(102),大凹槽(101)位于长凹槽(102)的左侧,大托板(1)顶部的后侧开有上下贯穿的大矩形凹槽(103),大矩形凹槽(103)位于长凹槽(102)的后方,大托板(1)的后侧壁开有向前延伸的小矩形插槽(104),小矩形插槽(104)位于大矩形凹槽(103)的后方,小矩形插槽(104)与大矩形凹槽(103)相连通,大托板(1)的右部开有前后贯穿的长滑槽(105),大托板(1)的顶部连接有半球(2),半球(2)位于大凹槽(101)与大矩形凹槽(103)之间,大连接轴(3)位于大凹槽(101)内,大连接轴(3)与大托板(1)转动连接,弧形压板(4)的左下端位于大凹槽(101)内,弧形压板(4)的左下端与大连接轴(3)相连接,弧形压板(4)的右上部位于半球(2)的正上方,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棘轮(5)、棘爪(6)、小摆动板(7)、小连接轴(8)、弧形板簧(9)、小连接块(10)、绑带(11)、大压块(12)、大摆动板(13)、第一连接块(14)、大旋转轴(15)、小旋转轴(16)、L形挂板(17)和固定板(18),大连接轴(3)的后端连接有棘轮(5),棘轮(5)位于大托板(1)的后方,棘爪(6)位于棘轮(5)的右侧,棘轮(5)与棘爪(6)相配合,棘爪(6)的右侧连接有小摆动板(7),小摆动板(7)的上端连接有小连接轴(8),小连接轴(8)的前端与大托板(1)的后侧壁转动连接,弧形板簧(9)位于小摆动板(7)的右侧,弧形板簧(9)与小摆动板(7)相接触,弧形板簧(9)前侧壁的上端连接有小连接块(10),小连接块(10)的前端与大托板(1)的后侧壁相连接,绑带(11)的前下端与大托板(1)顶部的前侧相连接,绑带(11)位于半球(2)的右侧,绑带(11)位于大矩形凹槽(103)内,大压块(12)位于小矩形插槽(104)内,大压块(12)位于绑带(11)的后方,大压块(12)与绑带(11)相接触,大压块(12)的后侧壁连接有大摆动板(13),第一连接块(14)位于大摆动板(13)的上方,第一连接块(14)的前侧壁与大托板(1)的后侧壁相连接,大摆动板(13)的左端连接有大旋转轴(15),大旋转轴(15)的上端与第一连接块(14)转动连接,大摆动板(13)的右端开有前后贯穿的楔形槽(131),小旋转轴(16)位于楔形槽(131)内,小旋转轴(16)与大摆动板(13)相连接,L形挂板(17)位于楔形槽(131)内,L形挂板(17)的后部与小旋转轴(16)转动连接,L形挂板(17)的前部位于大托板(1)后侧的长滑槽(105)内,L形挂板(17)的左前端位于长凹槽(102)内,大托板(1)和大摆动板(13)均与L形挂板(17)相接触,大托板(1)的右侧连接有固定板(18),固定板(18)位于长凹槽(102)的右侧;还包括有导向杆(21)、活动板(22)、大弹簧(23)、大连接板(24)、小连接板(25)、楔形块(26)、弧形挡板(27)、滑板(28)、第二连接块(29)、大固定块(30)和大螺杆(31),导向杆(21)位于长凹槽(102)内的下部,导向杆(21)的左端与大托板(1)相连接,导向杆(21)的右端与固定板(18)的左侧壁相连接,活动板(22)的中上部位于长凹槽(102)内,活动板(22)开有左右贯穿的导向孔(221),导向杆(21)位于导向孔(221)内,大弹簧(23)的左端与活动板(22)的右侧壁相连接,大弹簧(23)的右端与固定板(18)的左侧壁相连接,大弹簧(23)位于导向杆(21)的上方,活动板(22)的右侧壁连接有大连接板(24),大连接板(24)位于大托板(1)的下方,大连接板(24)的右端连接有小连接板(25),小连接板(25)位于固定板(18)的右侧,小连接板(25)的顶部连接有楔形块(26),楔形块(26)位于大托板(1)的上方,楔形块(26)的左侧连接有弧形挡板(27),弧形挡板(27)位于绑带(11)的右侧,活动板(22)的前侧连接有滑板(28),滑板(28)位于大托板(1)前侧的长滑槽(105)内,滑板(28)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29),第二连接块(29)位于大托板(1)的前方,第二连接块(29)的底部连接有大固定块(30),大固定块(30)位于大托板(1)的下方,大固定块(30)螺纹连接有大螺杆(31),大螺杆(31)的上端与大托板(1)的底部相接触;还包括有小固定块(41)、小弹簧(42)和长螺杆(43),大摆动板(13)的后侧连接有小固定块(41),小弹簧(42)的右端与L形挂板(17)的左侧壁相连接,小弹簧(42)的左端与小固定块(41)的右侧壁相连接,长螺杆(43)与小固定块(41)螺纹连接,长螺杆(43)的右端与L形挂板(17)的左侧壁相接触,小弹簧(42)套在长螺杆(43)上。
CN201910412518.9A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用于医疗儿科辅助输液的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2012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2518.9A CN110201272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用于医疗儿科辅助输液的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2518.9A CN110201272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用于医疗儿科辅助输液的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1272A CN110201272A (zh) 2019-09-06
CN110201272B true CN110201272B (zh) 2021-05-18

Family

ID=67787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1251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201272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用于医疗儿科辅助输液的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012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0738A (zh) * 2021-10-13 2021-12-03 陈吉香 一种儿童输液的辅助固定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91370Y (zh) * 2006-12-29 2007-12-19 西北工业大学 轮椅防倒退装置
JP2011015839A (ja) * 2009-07-09 2011-01-27 Nikkiso Co Ltd 自己穿刺用補助具
CN206103072U (zh) * 2016-07-25 2017-04-19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肩部肌肉注射专用定位器
CN108175911A (zh) * 2018-01-31 2018-06-19 张爱莲 一种儿科临床输液保护器
CN207912988U (zh) * 2017-07-05 2018-09-28 张敏 一种连接稳定能够加热的儿科输液固定板
CN108815650A (zh) * 2018-07-16 2018-11-16 邱庚荣 一种输液用手部固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91370Y (zh) * 2006-12-29 2007-12-19 西北工业大学 轮椅防倒退装置
JP2011015839A (ja) * 2009-07-09 2011-01-27 Nikkiso Co Ltd 自己穿刺用補助具
CN206103072U (zh) * 2016-07-25 2017-04-19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肩部肌肉注射专用定位器
CN207912988U (zh) * 2017-07-05 2018-09-28 张敏 一种连接稳定能够加热的儿科输液固定板
CN108175911A (zh) * 2018-01-31 2018-06-19 张爱莲 一种儿科临床输液保护器
CN108815650A (zh) * 2018-07-16 2018-11-16 邱庚荣 一种输液用手部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1272A (zh) 2019-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01272B (zh) 一种用于医疗儿科辅助输液的固定装置
CN109966005B (zh) 一种口腔临床牙体预备专用防护器具
CN107260464B (zh) 一种医疗用对于幼儿的臀部打针固定设备
CN210961891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口腔支撑器
CN109077885B (zh) 一种用于医疗消化内科的专用诊疗椅
CN208552343U (zh) 一种医用护理架
CN210811791U (zh) 一种消化科用催吐装置
CN207722190U (zh) 一种儿科医疗临床手部固定装置
CN204394685U (zh) 无痛肠镜麻醉专用检查床
CN203524884U (zh) 一种中医科用多功能轮椅
CN111135050A (zh) 一种老年护理用坐便辅助装置
CN210991414U (zh) 一种病人用护理软支撑架
CN215900552U (zh) 一种神经外科输液护理装置
CN219941560U (zh) 一种肛门给药器
CN214858812U (zh) 一种小儿麻醉防抖动固定装置
CN214806391U (zh) 一种神经患者输液护理装置
CN213526827U (zh) 一种输液手部支撑装置
CN219613838U (zh) 一种翻盖式抽血辅助器
CN213191726U (zh) 一种护理科输液辅助用支架
CN203154328U (zh) 便捷药片服药器
CN212118382U (zh) 一种儿科护理用夹板
CN215740142U (zh) 一种适用于儿童的创伤性伤口护理装置
CN219662480U (zh) 一种输液固定装置
CN214911696U (zh) 一种小儿外科用输液架
CN204072527U (zh) 一种中医科用多功能轮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u Xinyan

Inventor after: Yu Rong

Inventor after: Zhang Juan

Inventor after: Wen Jiangwang

Inventor before: Wen Jiangwa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0

Address after: 266000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su City Road No. 16

Applicant after: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100089 Floor 7-101-2 of Building 8, Xishan Creative Park,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Wen Jiangwa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