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0646A - 肌力定量测试仪及肌力定量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肌力定量测试仪及肌力定量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00646A
CN110200646A CN201910595618.XA CN201910595618A CN110200646A CN 110200646 A CN110200646 A CN 110200646A CN 201910595618 A CN201910595618 A CN 201910595618A CN 110200646 A CN110200646 A CN 1102006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scular strength
pressure value
detection device
detection
mus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956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00646B (zh
Inventor
龙云玲
潘华
丁晖
姜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105956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006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00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0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00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06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2Ergometry; Measuring muscular strength or the force of a muscular blow
    • A61B5/224Measuring muscular streng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6Alarms related to a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e.g. details of setting alarm thresholds or avoiding false ala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1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for stereotaxic surgery, e.g. frame-based stereotaxis
    • A61B90/14Fixators for body parts, e.g. skull clamp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fixators, e.g. pi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a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Psychiat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肌力定量测试仪及肌力定量测试方法,涉及肌力检测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测量肌肉力量的准确度低的问题。所述肌力定量测试仪包括:用于固定使用者肢体的固定装置,用于检测压力值的检测装置,用于对检测装置输送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数据处理装置,以及用于将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数据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所述肌力定量测试仪应用于肌力测量,使用者可根据显示装置直观看到施加的力量是否达到检测要求,使得检测效果好,精度高。

Description

肌力定量测试仪及肌力定量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肌力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肌力定量测试仪及肌力定量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对患者进行肌电检测时,很多情况需要患者进行力量的配合,在一些检查中需要对肌力进行定量。如在对患者进行皮肤静息期(Cutaneous silent period)的检测中,通常需要患者在重复检测中保持被检肌肉恒定的收缩强度,而靠患者主观控制往往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目前临床中常用的肌力测试仪多为握力计,测量使用者的最大握力值。但是,使用握力计结构的肌力测试仪进行肌力测试,由使用者自主进行握持,而使用者很难通过自己的控制来实现正确的力量变化或进行稳定的力度保持,从而使得检测效果较差,准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肌力定量测试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测量肌肉力量的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肌力定量测试仪,包括:固定装置、检测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和显示装置,
所述检测装置位于所述固定装置上方,用于检测使用者施加的压力值;
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分别与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用于计算所述压力值与设定值的比值,以及根据所述压力值计算以得到使用者的待测肌肉或肌群的肌肉力量;
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所述压力值,以及显示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的压力值与设定值的比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预警装置,所述预警装置用于在所述比值达到预设范围时进行预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预警装置包括提示灯和/或蜂鸣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和弹性固定带,所述弹性固定带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弹性固定带与所述底座之间围成固定空间,所述弹性固定带安装有调节扣,所述调节扣用于调节所述弹性固定带的长度以改变所述固定空间的最大容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固定装置上方,所述支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支架之间通过调节组件连接,所述检测装置位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柱、导向套筒和旋动件,所述导向套筒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的侧壁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旋动件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旋动件穿过所述螺纹孔并与所述连接柱抵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的外侧面沿轴向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旋动件的一端穿过所述螺纹孔后伸入所述限位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肌力定量测试仪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肌力定量测试仪用于进行肌力定量测试,既适用于单肌肉的肌力测试,也适用于单肌群的肌力测试。在使用过程中,将使用者的部分肢体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并使得使用者的待测肌肉或待测肌群区域可活动运动。使用者用力伸展肌肉以对检测装置施加力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压力值显示在显示屏上。如此设置,使用者及医护人员可以看到压力值的变化,并能够读出此次检测过程中的力度最大值。使用者再次伸展肌肉以对检测装置施加力度,在此次检测过程中,显示装置中显示此次施加的压力值在前一次检测过程中得到的最大值的比值,并显示该比值。当比值达到设定范围时,停止检测。数据处理装置根据上述得到的压力值分析计算以得出待测肌肉或肌群的肌力(肌肉力量)。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肌力定量测试仪,一方面,使用者的部分肢体被固定,使得在检测过程中施加力量的为待测肌肉,这可以通过医护人员对使用者不同肢体范围进行固定而达到,既可以检测单肌肉或单肌群的力量,也可以检测多肌群的力量;另一方面,通过显示装置显示压力值以及比值,可以使得使用者直观看到自己施加的力量是否达到要求。同时,数据处理装置对收集到的压力值进行处理,可以自动得出待测肌肉的肌力。
因此,使用上述肌力定量测试仪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肌力测试结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肌力定量测试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测量肌肉力量的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肌力定量测试方法,适用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肌力定量测试仪,包括:
将使用者的部分肢体固定于所述固定装置,并使得待测肌肉或肌群处于可活动状态;
所述检测装置位于使用者的待测肌肉或肌群处于活动状态时使用者的肢体能够触碰到的区域;
进行第一次检测,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在所述显示装置上显示检测装置传输的压力值,并记录此次检测过程中的最大压力值;
进行第二次检测,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计算当前压力值与第一次检测过程中得到的最大压力值的比值,并将所述比值显示于所述显示装置,
在所述比值达到设定范围时结束检测;
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能够根据所述检测装置传输的压力值进行处理以得到待测肌肉或肌群的肌肉力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预警装置在所述比值达到设定范围时进行预警,所述设定范围为48%-5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最大压力值持续设定时间后,将所述最大压力值固定显示于所述显示装置的设定区域。
所述肌力定量测试方法与上述肌力定量测试仪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肌力定量测试仪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肌力定量测试仪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肌力定量测试仪中固定装置与检测装置的装配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肌力定量测试仪中手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肌力定量测试仪中手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肌力定量测试仪中手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肌力定量测试仪中脚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肌力定量测试仪中脚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肌力定量测试仪中脚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肌力定量测试仪中脚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肌力定量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0-数据处理装置;11-信号连接线;20-显示装置;30-检测装置;41-底座;42-弹性固定带;43-调节扣;44-支架;45-支脚;51-连接柱;511-限位槽;52-导向套筒;53-旋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肌力定量测试仪,包括:
本发明提供的肌力定量测试仪,包括:固定装置、检测装置30、数据处理装置10和显示装置20,其中:
检测装置30位于于固定装置上方,检测装置30用于检测使用者施加的压力值,并将压力值传输到数据处理装置10。
数据处理装置10分别与显示装置20和检测装置30连接。
数据处理装置10用于接收检测装置30传输的压力值,并将压力值通过显示装置20显示,以使得显示装置20可以实时显示检测装置30接收到的压力值的变化。
数据处理装置10还用于计算检测到的压力值与设定值的比值,并将比值显示于显示装置20。
数据处理装置10还用于判断检测装置30接收到的压力的最大值(以下称为最大压力值),并将该次检测到的最大压力值显示于显示装置20。上述设定值可以为数据处理装置10得到的最大压力值。
举例来说,在第一次测试中,数据处理装置得到最大压力值Xmax,在第二次测试过程中,数据处理装置10能够计算实时监测到的压力值Y与之前记录的最大压力值Xmax之间的比值Z,并将该比值Z显示在显示装置20上。比值Z在显示装置20具体可以通过小数的方式显示,例如0.50,也可以通过百分数的方式显示,例如50%。
数据处理装置10能够根据检测装置30检测的压力值计算以得到待测肌肉或肌群的肌肉力量。
在进行肌力检测的过程中,至少需要进行两次力量测试,这两次测试的数据以检测装置接收的压力值为基准,由数据处理装置进行处理以得到肌力数据。在第一次检测过程中,需使用者使用待测肌肉或肌群施加最大力,使用者的部分肢体区域被固定在固定装置处,并施力以接触到检测装置,检测装置接收到的力度逐渐增大,在一次施力过程完成后,检测装置收到的最大压力值呈现在显示屏上。在施力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实时在显示屏上看到力度数值的变化,便于调整施力大小。
在第二次检测过程中,使用者被要求施加占最大压力值一定比例的力度(例如第二次需施加到最大压力值的50%的力),第二次检测过程中,在显示屏中显示第二次施加的力占第一次施加力中最大值的比值,也就是说,使用者可以直观看到自己施加的力度是否达到要求。
由上,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肌力定量检测仪可以使得使用者更为直观看到自己施加的力度是否符合要求,并根据数据进行实时调整,从而使得肌力检测结果更为准确。
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20和数据处理装置10可以集成于一体,显示装置20包括显示屏,数据处理装置10包括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安装于壳体内部,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显示屏安装于壳体外侧,且通过数据线与控制电路板连接。
如图1所示,数据处理装置10通过信号连接线11与检测装置30连接,以接收检测装置30传输的压力值。
当然,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数据处理装置也可通过蓝牙、无线网络等无线方式与检测装置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传感器的接收端为板状结构,且传感器位于底座上方,且与底座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传感器可以为压力传感器。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由使用者根据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压力值和比值判断是否结束检测过程。
或者,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肌力定量测试仪还包括预警装置(图中未示出),预警装置用于在比值达到预设范围时进行预警。
举例来说,预警装置可以包括提示灯和/或蜂鸣器。
当预警装置包括提示灯时,提示灯可以为LED灯,提示灯可以通过点亮、变色、闪烁灯多种方式提示使用者检测结束。
例如在检测过程中,提示灯为熄灭状态,当检测到的压力值到底预设比值范围(即检测结束)时,提示灯点亮,以表示检测结束。或者,在检测过程中,提示灯为发出红光,在检测结束时,提示灯发出绿光。或者,在检测过程中,提示灯常亮,在检测结束时,提示灯闪烁。
当预警装置包括蜂鸣器时,在检测结束时蜂鸣器鸣叫,以表示检测结束。
预警装置可同时包含指示灯和蜂鸣器,在检测结束时,指示灯和蜂鸣器分别进行预警。
在另一种具体情况中,预警装置可集成于显示装置,即在检测结束时,在显示装置上直接显示代表检测结束的文字或者符号。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便于对使用者的部分肢体进行固定,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固定装置包括底座41和弹性固定带42,弹性固定带42固定于底座41,弹性固定带42与底座41之间围成固定空间,该固定空间用于对使用者的肢体进行固定,弹性固定带42安装有调节扣43,调节扣43用于调节弹性固定带42的长度以改变固定空间的最大容积。通过调节扣43可调节弹性固定带42的松紧程度,以对使用者位于固定空间内的肢体进行绑缚或解绑。
本实施例提供的肌力定量检测仪中,检测装置可以安装于固定装置上,也可以安装在固定装置旁。
如图1所示,当将检测装置30安装在固定装置上时,检测装置可通过支架44与底座41连接。具体地,支架44安装在底座41上,检测装置30安装在支架44上,从而使得检测装置30与底座41之间存在一定距离。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架包括立柱和横梁,立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立柱分别连接于底座上相对两侧的边缘区域,立柱的底部与底座连接,顶部与横梁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连接,横梁的长度方向与弹性固定带的长度方向相同,检测装置安装在横梁上。
如图3和图5所示,为了便于固定弹性固定带42,具体地,弹性固定带42包括两段弹性绑带,两段弹性绑带分别有一端固定于底座41和支架44的立柱之间,另一端与调节扣43连接,调节扣43的结构可与双肩背包的背带上使用的调节扣结构相同。其中一段弹性绑带与调节扣43固定连接,另一段弹性绑带穿插绕设过过调节扣43上设置的孔,该弹性绑带的一端从调节扣中伸出,改变调节扣在该弹性绑带上的位置,从而改变调节扣43与该弹性绑带与支架44固定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整个弹性固定带42的长度,从而改变弹性固定带42的松紧度。
弹性绑带的端部位于立柱与底座之间,具体地,立柱的底部设置有安装片,安装片上设置有通孔,底座上对应设置有螺纹孔,从而通过螺栓或螺钉将立柱、弹性绑带和底座连接。
为了便于调节检测装置的高度,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与支架之间通过调节组件连接,检测装置位于底座上方,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检测装置底座之间的距离。
如图5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柱51、导向套筒52和旋动件53,导向套筒52与支架44连接,连接柱51穿过导向套筒52,导向套筒52的侧壁设置有螺纹孔,旋动件53设置有与螺纹孔匹配的外螺纹,旋动件53穿过螺纹孔并与连接柱51抵接。
在调节的过程中,旋转旋动件,使得旋动件与连接柱之间出现间隙,连接柱可沿导向套筒移动,从而改变检测装置与底板之间的距离。在调整到适宜距离后,反向旋转旋动件,使得旋动件与连接柱接触,并推动连接柱,使得连接柱夹持于旋动件与导向套筒之间,以将连接柱固定,从而将检测装置的位置固定。
如图5所示,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连接柱51的外侧面沿轴向设置有限位槽511,旋动件53的一端穿过螺纹孔后伸入限位槽511。如此设置,当连接柱51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旋动件53相对于限位槽511的位置发生变化,但是旋动件53始终位于限位槽511内。旋动件53伸入限位槽511的区域可防止在连接柱51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发生转动。
在检测过程中,可以将肌力定量测试仪放置在地面、桌面或者其他台面上,为了增加底座的稳定性,如图3-图5,以及图7-图9所示,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底座41的下方安装有支脚45。具体地,支脚45设置于底座41的底部边缘区域。支脚45可采用橡胶、硅胶、塑料等材质制造,支脚45用于支撑底座41,一方面可避免底座41直接与台面接触,避免底座41因台面表面可能存在的凸起导致不平,另一方面支脚45可增大与台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底座41相对台面出现移动。
如图3-图5,支脚45可为倒置的半球型,或者,如图7-图9,支脚45可为倒置的棱台或圆台。
当然,支脚还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其他结构形状。
如图3-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肢的肌肉或肌群进行肌力检测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用于固定使用者的手掌。在这种固定装置中,弹性固定带42位于检测装置30的正下方,或者弹性固定带42位于检测装置30的斜下方,但是弹性固定带42与检测装置30在底座41上的投影的距离较近。
如此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使得使用者手心朝上,手心的部分区域被弹性固定带固定,手指部分可活动,使用者使用手指向上伸以接触位于上方的检测装置。
如图7-图10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下肢的肌肉或肌群进行肌力检测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用于固定使用者的足部。在这种固定装置中,弹性固定带42位于检测装置30的斜下方,且弹性固定带42与检测装置30在底座41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处于人类足部的长度范围。
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将足部伸入到弹性固定带与底座之间的区域,并使得弹性固定带在靠近脚踝的区域,脚趾位于检测装置的下方,使用调节扣将弹性固定带收紧以将足部靠近脚踝的区域固定。在检测过程中,使用者向上抬起脚趾以接触检测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肌力定量测试仪,用于评定肌肉功能状态,在检测过程中,显示装置会实时反馈信息,同时,数据处理装置记录运动数据,并运用数据进行分析真短。使用该肌力定量测试仪,可以方便快捷的对肌肉力量进行检测量化,从而评定肌肉的功能状态。通过肌力检查,不仅可以为制定治疗以及训练计划提供依据,还可通过定期检查肌力恢复情况,来进一步验证治疗和训练的效果。因此,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肌力定量测试仪进行肌力检查有助于诊断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的病损,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运动医学科及康复医学科等领域均可使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肌力定量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适用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肌力定量测试仪,为使用上述任一肌力定量测试仪进行肌力定量测试的方法。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肌力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使用者的部分肢体固定于固定装置,并使得待测肌肉或肌群处于可活动状态;
S2、调节检测装置的位置,使得检测装置位于使用者的待测肌肉处于活动状态时使用者的肢体能够触碰到的区域;
S3、进行第一次检测,数据处理装置在显示装置上显示检测装置传输的压力值,并记录此次检测过程中的最大压力值;
S4、进行第二次检测,数据处理装置计算当前压力值与第一次检测过程中得到的最大压力值的比值,并将比值显示于显示装置,
在比值达到设定范围时结束检测;具体为步骤S5、在第二次检测过程中,当比值达到设定范围时,预警装置进行预警,以提示使用者检测结束。
S6、数据处理装置能够根据检测装置传输的压力值进行处理以得到待测肌肉或肌群的肌肉力量。
在步骤S5中提到的比值的设定范围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调整需要在检测进行之前进行),例如,将比值的设定范围设置为50%,误差在±2%,即当预警装置预警时,比值所处范围为48%-5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数据处理装置在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最大压力值持续设定时间后,将最大压力值固定显示于显示装置的设定区域。
由于在施力的过程中,使用者施加的力量是逐渐增加的,当使用者施加的力达到此次检测中的最大值,且持续设定时间后,判断该压力值为使用者能够施加的最大力。
举例来说,将设定时间设置为3s,则在检测装置受到的压力值为此次检测中最大值,且持续时间为3s后,数据处理装置判断该压力值为最大压力值,并将该压力值固定显示于显示装置的设定区域,例如固定显示在显示装置的左侧区域,在第二次测试过程中,数据处理装置计算得出的比值显示在显示装置的右侧区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肌力定量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检测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和显示装置,
所述检测装置位于所述固定装置上方,用于检测使用者施加的压力值;
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分别与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用于计算所述压力值与设定值的比值,以及根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的压力值计算以得到使用者的待测肌肉或肌群的肌肉力量;
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所述压力值,以及显示所述压力值与设定值的比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力定量测试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警装置,所述预警装置用于在所述比值达到预设范围时进行预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肌力定量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装置包括提示灯和/或蜂鸣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肌力定量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和弹性固定带,所述弹性固定带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弹性固定带与所述底座之间围成固定空间,所述弹性固定带安装有调节扣,所述调节扣用于调节所述弹性固定带的长度以改变所述固定空间的最大容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肌力定量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固定装置上方,所述支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支架之间通过调节组件连接,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肌力定量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柱、导向套筒和旋动件,所述导向套筒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的侧壁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旋动件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旋动件穿过所述螺纹孔并与所述连接柱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肌力定量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外侧面沿轴向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旋动件的一端穿过所述螺纹孔后伸入所述限位槽。
8.一种肌力定量测试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肌力定量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使用者的部分肢体固定于所述固定装置,并使得待测肌肉或肌群处于可活动状态;
所述检测装置位于使用者的待测肌肉或肌群处于活动状态时使用者的肢体能够触碰到的区域;
进行第一次检测,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在所述显示装置上显示检测装置传输的压力值,并记录此次检测过程中的最大压力值;
进行第二次检测,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计算当前压力值与第一次检测过程中得到的最大压力值的比值,并将所述比值显示于所述显示装置,
在所述比值达到设定范围时结束检测;
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能够根据所述检测装置传输的压力值进行处理以得到待测肌肉或肌群的肌肉力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肌力定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警装置在所述比值达到设定范围时进行预警,所述设定范围为48%-5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肌力定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最大压力值持续设定时间后,将所述最大压力值固定显示于所述显示装置的设定区域。
CN201910595618.XA 2019-07-03 2019-07-03 肌力定量测试仪及肌力定量测试方法 Active CN1102006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5618.XA CN110200646B (zh) 2019-07-03 2019-07-03 肌力定量测试仪及肌力定量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5618.XA CN110200646B (zh) 2019-07-03 2019-07-03 肌力定量测试仪及肌力定量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0646A true CN110200646A (zh) 2019-09-06
CN110200646B CN110200646B (zh) 2021-10-22

Family

ID=67796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95618.XA Active CN110200646B (zh) 2019-07-03 2019-07-03 肌力定量测试仪及肌力定量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0064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7638A (zh) * 2021-03-14 2021-06-25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一种测量肌力辅助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45034B1 (ko) * 2006-06-19 2007-08-01 이우철 근육기능의 통합 진단분석장치
CN103239242A (zh) * 2013-05-10 2013-08-14 丁文全 用于精确测量手指屈伸肌力的装置
CN108742539A (zh) * 2018-06-24 2018-11-06 李田娣 一种骨科手术用麻醉监护装置
JP2018200318A (ja) * 2018-07-20 2018-12-20 株式会社カタログハウス 握力検出機構及び該握力検出機構を備える運動具並びに該運動具の使用方法
CN208524880U (zh) * 2017-12-11 2019-02-22 苏州大学 一种简易肌力测量仪
CN109674483A (zh) * 2018-12-24 2019-04-26 上海大学 一种可调节的单手指匀速被动运动装置及单手指肌张力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45034B1 (ko) * 2006-06-19 2007-08-01 이우철 근육기능의 통합 진단분석장치
CN103239242A (zh) * 2013-05-10 2013-08-14 丁文全 用于精确测量手指屈伸肌力的装置
CN208524880U (zh) * 2017-12-11 2019-02-22 苏州大学 一种简易肌力测量仪
CN108742539A (zh) * 2018-06-24 2018-11-06 李田娣 一种骨科手术用麻醉监护装置
JP2018200318A (ja) * 2018-07-20 2018-12-20 株式会社カタログハウス 握力検出機構及び該握力検出機構を備える運動具並びに該運動具の使用方法
CN109674483A (zh) * 2018-12-24 2019-04-26 上海大学 一种可调节的单手指匀速被动运动装置及单手指肌张力检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7638A (zh) * 2021-03-14 2021-06-25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一种测量肌力辅助装置
CN113017638B (zh) * 2021-03-14 2022-02-15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一种测量肌力辅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0646B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238870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knee flexor assessment
Garnacho-Castaño et al.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ssessment of a linear position transducer
US884555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ody balance and alignment correction and measurement
Coinceicao et al. Assessment of isometric strength of the shoulder rotators in swimmers using a handheld dynamometer: a reliability study
Manikowska et al. Validation of Manual Muscle Testing (MMT)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cerebral palsy
Jerez-Mayorga et al. Instrumental validity and intra/inter-rater reliability of a novel low-cost digital pressure algometer
WO2010111596A1 (en) Intrinsic hand strength measurement device
CN110200646A (zh) 肌力定量测试仪及肌力定量测试方法
US20120310118A1 (en) Shoulder torque and range of motion device
CN112294331A (zh) 肌肉张力测试仪及肌肉张力测试方法
Latimer et al. Instrumented measurement of spinal stiffness
Illyés et a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spatial position of the shoulder with ultrasound-based motion analyzer
Brodt et al. An instrumented footbar for evaluating external forces in Pilates
CN203687943U (zh) 简易激光对射检测仪
CN204147049U (zh) 一种肌张力检测设备及系统
US1140228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toe flexion and extension
Oliveira et al. Validity of an Inexpensive Hanging Scale During Isometric Shoulder Movements
CN109965876B (zh) 利用夹钳电极的身体成份测量
CN209826751U (zh) 一种基于肌张力检测的痉挛传感器
CN104545910A (zh) 慢性病早期电生理检测方法和系统
Winkert et al.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Methodological Aspects
KR102358184B1 (ko) 인체부착용 생체정보 검출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운동 장치와 방법
CN211049375U (zh) 肌肉张力测试手柄
Vasconcelos et al. Validation of a smartphone application for the measurement of heart rate during exercise
KR200340458Y1 (ko) 윗몸 일으키기 측정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