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9550B - 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9550B
CN110199550B CN201980000716.2A CN201980000716A CN110199550B CN 110199550 B CN110199550 B CN 110199550B CN 201980000716 A CN201980000716 A CN 201980000716A CN 110199550 B CN110199550 B CN 1101995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p state
signal
terminal
wake
en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07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9550A (zh
Inventor
李艳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99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95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95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95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04W52/023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according to average transmission signal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3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power saving comm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7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监听唤醒信号;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确定是否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终端可以根据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无需接入网设备额外发送休眠信号来控制终端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可以节省网络信令开销。

Description

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不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技术可以让终端在一段时间里停止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
在DRX机制中,处于激活状态的终端会持续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直至激活状态对应的定时器超时。也即是,在网络侧的数据发送完以后,终端可能还会继续监听PDCCH,不能及时进入睡眠状态。
为了尽可能快速地让终端进入睡眠状态,网络侧检测到已没有下行数据传输时,会向终端发送一个休眠指示信号,当终端接收到这个休眠信号之后,会立即进入睡眠状态。网络侧发送该休眠信号会增大网络侧的信令开销。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在不占用网络信令开销的情况下,及时控制终端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监听唤醒信号;
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包括: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确定参考信息;基于所述参考信息,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参考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或者,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参考信息,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包括:若所述参考信息满足触发条件,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触发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种: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在设定时间内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或者,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时长阈值。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参考信息,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包括:
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或者,
若在设定时间内,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或者,
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时长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包括:
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则基于终端已配置的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或者,
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二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睡眠状态为短不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睡眠状态,所述第二睡眠状态为长DRX周期的睡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若在设定时间内,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包括:
若在设定时间内,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则基于终端已配置的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或者,
若在设定时间内,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二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睡眠状态为短不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睡眠状态,所述第二睡眠状态为长DRX周期的睡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时长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包括:
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阈值,则基于终端已配置的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或者,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第二时长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睡眠状态为短不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睡眠状态,所述第二睡眠状态为长DRX周期的睡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若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且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时长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包括:
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阈值,且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则基于终端已配置的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或者,
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第二时长阈值,且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二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次数阈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次数阈值,所述第一睡眠状态为短不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睡眠状态,所述第二睡眠状态为长DRX周期的睡眠状态。
示例性地,前述第一次数阈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次数阈值,第一时长阈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时长阈值。
可选地,所述基于终端已配置的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包括:
若终端配置了短DRX周期,则停止所述持续定时器和所述非激活定时器中正在运行的定时器,进入第一睡眠状态并启动短周期定时器,在所述短周期定时器Timer超时后进入长DRX周期;或者,
若终端没有配置短DRX周期,则停止所述持续定时器和所述非激活定时器中正在运行的定时器,并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终端当前使用的带宽部分BWP;
基于所述当前使用的带宽部分BWP,确定所述次数阈值或时长阈值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终端至少具有两个带宽不同的带宽部分BWP,所述两个带宽不同的带宽部分BWP对应的时长阈值相同或不同,或者,所述两个带宽不同的带宽部分BWP对应的次数阈值相同或不同。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从所述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监听模块,用于监听唤醒信号;
睡眠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睡眠控制模块包括:
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确定参考信息;
状态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参考信息,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参考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或者,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
可选地,所述状态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参考信息满足触发条件,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触发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种: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在设定时间内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或者,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时长阈值。
可选地,所述状态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或者,
所述状态确定子模块用于若在设定时间内,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或者,
所述状态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时长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状态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则基于终端已配置的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或者,
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二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睡眠状态为短不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睡眠状态,所述第二睡眠状态为长DRX周期的睡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状态确定子模块用于,若在设定时间内,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则基于终端已配置的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或者,
若在设定时间内,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二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睡眠状态为短不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睡眠状态,所述第二睡眠状态为长DRX周期的睡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状态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阈值,则基于终端已配置的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或者,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第二时长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睡眠状态为短不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睡眠状态,所述第二睡眠状态为长DRX周期的睡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状态确定子模块用于,若终端配置了短DRX周期,则停止所述持续定时器和所述非激活定时器中正在运行的定时器,进入第一睡眠状态并启动短周期定时器,在所述短周期定时器Timer超时后进入长DRX周期;或者,若终端没有配置短DRX周期,则停止所述持续定时器和所述非激活定时器中正在运行的定时器,并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带宽部分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当前使用的带宽部分BWP;
阈值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当前使用的带宽部分BWP,确定所述次数阈值或时长阈值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终端至少具有两个带宽不同的带宽部分BWP,所述两个带宽不同的带宽部分BWP对应的时长阈值相同或不同,或者,所述两个带宽不同的带宽部分BWP对应的次数阈值相同或不同。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从所述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前述第一方面提供所述的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能够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监听唤醒信号,并基于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无需接入网设备额外发送休眠信号来控制终端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可以节省网络信令开销。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DRX周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接入网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为了便于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下面首先对本公开中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说明:
DRX周期:在DRX机制中,网络侧为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态的终端配置DRX周期,如图1所示,DRX周期由持续时间(On Duration)部分T1和“DRX机会(Opportunity for DRX)”部分T2组成。其中,在On Duration时间内,终端监听并接收PDCCH,在Opportunity for DRX时间内,终端可以不监听PDCCH以减少功耗。DRX周期可以分为短DRX周期(Short DRX Cycle)或者长DRX周期(Long DRX Cycle)。其中,长DRX周期是默认必须配置,而短DRX周期是可选配置。若终端配置了短DRX周期,终端会在使用短DRX周期时开启短周期定时器(Short Cycle Timer),当Short Cycle Timer超时,则转换为长DRX周期。
唤醒信号(Wake Up Signal,WUS):一种低功耗的检测信号,当终端接收到该唤醒信号,则在On Duration到来时监听PDCCH,若没有接收到WUS,则略过On Duration,保持睡眠状态。
休眠信号(Go-to-Sleep Signal):用于指示终端休眠。可以为DRX命令媒体访问控制控制单元(DRX Command Media Access Control Control Unit,DRX Command MAC CE)或者,长DRX Command MAC CE。终端接收到休眠信号时,会停止持续定时器(On DurationTimer)和非激活定时器(Inactivity Timer)中正在运行的定时器。
DRX Command MAC CE:当终端接收到DRX Command MAC CE时,若终端没有配置短DRX周期,则直接使用长DRX周期;若终端配置了短DRX周期,则使用短DRX周期并启动ShortCycle Timer,Short Cycle Timer超时后使用长DRX周期。
长DRX Command MAC CE:当终端接收到长DRX Command MAC CE时,直接使用长DRX周期。
持续定时器(On Duration Timer):该参数表示在一个DRX周期中,终端监控PDCCH子帧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终端处于唤醒状态。
非激活定时器(Inactivity Timer):该参数表示当终端成功解码到一个PDCCH子帧以后,还需要继续监测多少个PDCCH子帧。
短周期定时器(Short Cycle Timer):该参数表示在短周期内连续多少个子帧没有成功解码到PDCCH就进入长周期。例如,如果该参数的值为2,则表示持续(2乘以短DRX周期)个子帧没有成功解码到PDCCH就进入长周期。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接入网12和终端13。
接入网12中包括若干接入网设备120。接入网设备120可以是基站,所述基站是一种部署在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LTE系统中,称为eNodeB或者eNB;在5G新空口(NR,NewRadio)系统中,称为gNodeB或者gNB。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基站”这一名称可能描述,会变化。为方便描述,下文中将上述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接入网设备。
终端13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terminal 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接入网设备120与终端13之间通过某种空口技术互相通信,例如Uu接口。
该终端13配置了DRX周期,终端在DRX周期内,在On Duration时间内监听并接收PDCCH,在Opportunity for DRX时间内不监听PDCCH,以减少功耗。
本公开实施例描述的通信系统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通信系统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图2中的终端13执行,参见图3,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监听唤醒信号。
在步骤302中,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在该步骤301中,终端可以在预设时间内监听唤醒信号。预设时间为一个时间点。
示例性地,预设时间可以是在DRX周期开始之前的一个时间点,例如与OnDuration时间的起点位置一个偏移的时间点。或者,预设时间也可以是激活时间内的任一时间点,激活时间可以是DRX周期的On Duration时间,或者Inactivity Timer运行时间,例如On Duration时间的起点位置。
唤醒信号是由图2中的接入网设备12发送的。终端监听唤醒信号的预设时间可以是由接入网设备12配置的,例如,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访问控制层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通知终端,或者终端监听唤醒信号的预设时间也可以是根据预定义配置参数定义的,例如在传输协议中配置。
在该实现方式中,预设时间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访问控制层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通知终端,既可以采用现有的信令,也可以采用新的信令进行传输。例如,媒体访问控制层信令可以为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中的控制对象(Control Element,CE)字段。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在监听唤醒信号的过程中,可能接收到唤醒信号,也可能未接收到唤醒信号。该步骤302中的监听结果可以用于表示是否接收到唤醒信号。
示例性地,该激活状态可以是在On Duration Timer运行时间内或者InactivityTimer运行时间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确定参考信息;
基于所述参考信息,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参考信息包括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或者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中的至少一个。也即是,参考信息可以为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或者,参考信息可以为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或者,参考信息可以包括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和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参考信息,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包括:若所述参考信息满足触发条件,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示例性地,该触发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种: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在设定时间内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时长阈值。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参考信息,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包括:
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或者,
若在设定时间内,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或者,
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时长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包括:
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则基于终端已配置的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或者,
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二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睡眠状态为短不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睡眠状态,所述第二睡眠状态为长DRX周期的睡眠状态。
第一次数阈值和第二次数阈值可以由接入网设备根据实际情况配置,示例性地,所述第一次数阈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次数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若在设定时间内,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包括:
若在设定时间内,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则基于终端已配置的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或者,
若在设定时间内,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二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睡眠状态为短不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睡眠状态,所述第二睡眠状态为长DRX周期的睡眠状态。
第一次数阈值和第二次数阈值可以由接入网设备根据实际情况配置,示例性地,所述第一次数阈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次数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时长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包括:
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阈值,则基于终端已配置的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或者,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第二时长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睡眠状态为短不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睡眠状态,所述第二睡眠状态为长DRX周期的睡眠状态。
第一时长阈值和第二时长阈值可以由接入网设备根据实际情况配置,示例性地,所述第一时长阈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时长阈值。
可选地,所述基于终端已配置的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包括:
若终端配置了短DRX周期,则停止所述持续定时器和所述非激活定时器中正在运行的定时器,进入第一睡眠状态并启动短周期定时器,在所述短周期定时器Timer超时后进入长DRX周期;或者,
若终端没有配置短DRX周期,则停止所述持续定时器和所述非激活定时器中正在运行的定时器,并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终端当前使用的带宽部分BWP;
基于所述当前使用的带宽部分BWP,确定所述次数阈值或时长阈值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至少具有两个带宽不同的带宽部分BWP,所述两个带宽不同的带宽部分BWP对应的时长阈值相同或不同,或者,所述两个带宽不同的带宽部分BWP对应的次数阈值相同或不同。
示例性地,所述终端具有第一带宽部分BWP和第二带宽部分BWP,所述第一带宽部分BWP的带宽小于所述第二带宽部分BWP的带宽,所述第一带宽部分BWP对应的时长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带宽部分BWP对应的时长阈值,所述第一带宽部分BWP对应的次数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带宽部分BWP对应的次数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从所述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携带在广播消息或者专用信令中。
值得说明的是,前述步骤301-302与上述可选步骤可以任意组合。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4,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401a中,终端监听唤醒信号。
该步骤401a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见步骤301,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步骤402a中,终端基于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确定参考信息。
终端在监听唤醒信号的过程中,可能接收到唤醒信号,也可能未接收到唤醒信号。该步骤402a中的监听结果可以用于表示是否接收到唤醒信号。
例如,该监听结果可以采用数值序列表示,例如采用二进制序列表示。在二进制序列中,1可以表示接收到唤醒信号,0表示未接收到唤醒信号。又例如,也可以采用计数器,对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进行计数,在监听到唤醒信号时,计数器清零,未监听到唤醒信号时,计数器加一。
在该步骤402a中,参考信息包括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
在步骤403a中,将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与次数阈值比较;
在步骤404a中,若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基于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无需接入网设备额外发送休眠信号来控制终端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可以节省网络信令开销。并且,该方式无需对已有信号进行改动,兼容性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该步骤404a中,睡眠状态可以为短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或者为长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包括:终端基于已配置的DRX周期,进入短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或者为长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
示例性地,终端基于已配置的DRX周期,进入短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或者为长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可以包括:若终端配置了短DRX周期,则进入短DRX周期的睡眠状态(即第一睡眠状态)并启动短周期定时器Short Cycle Timer,Short Cycle Timer超时后使用长DRX周期;或者,若终端没有配置短DRX周期,则进入长DRX周期的睡眠状态(即第二睡眠状态)。也就是说,在该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执行与接收到DRX Command MAC CE之后所执行的流程相同的流程,以替代DRX Command MAC CE让终端进入睡眠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该步骤404a中,睡眠状态可以为长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也即是,在该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执行与接收到长DRX Command MAC CE之后所执行的流程相同的流程,以替代长DRX Command MAC CE让终端进入睡眠状态。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该步骤404a中,若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则基于终端已配置的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或者,若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二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二睡眠状态;其中,第一次数阈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次数阈值,第一睡眠状态为短不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睡眠状态,第二睡眠状态为长DRX周期的睡眠状态。
示例性地,次数阈值由基站接入网设备通过广播或者专用信令通知终端。次数阈值可以为自然数,例如,1、2等,单位为次。阈值大小可以由网络侧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可以通过仿真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若次数阈值包括第一次数阈值和第二次数阈值,在步骤403a中,需要将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分别与第一次数阈值和第二次数阈值进行比较。
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第一次数阈值和第二次数阈值来区分是执行与接收到DRX Command MAC CE之后所执行的流程相同的流程,还是执行接收到长DRX Command MAC CE之后所执行的流程相同的流程。从而可以将两种MAC CE都用WUS取代,可以进一步节省网络信令开销。
在上述三种实施方式中,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均还包括:停止持续定时器、非激活定时器中正在运行的定时器。也即是,若持续定时器在运行,则停止持续定时器;若非激活定时器在运行,则停止非激活定时器;若持续定时器和非激活定时器在运行,则停止持续定时器和非激活定时器。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5,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401b中,终端监听唤醒信号。
该步骤401b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见步骤301,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步骤402b中,终端基于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确定参考信息。
终端在监听唤醒信号的过程中,可能接收到唤醒信号,也可能未接收到唤醒信号。该步骤402b中的监听结果可以用于表示是否接收到唤醒信号。
在该步骤402b中,参考信息包括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时长。例如,可以采用定时器记录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时长。在监听到唤醒信号时,定时器重启,定时器两次重启之间的时长即为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时长。
在步骤403b中,将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时长与时长阈值比较;
在步骤404b中,若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时长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基于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时长,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无需接入网设备额外发送休眠信号来控制终端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可以节省网络信令开销。并且,该方式无需对已有信号进行改动,兼容性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该步骤404b中,睡眠状态可以为短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或者为长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包括:终端基于已配置的DRX周期,进入短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或者为长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
示例性地,终端基于已配置的DRX周期,进入短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或者为长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可以包括:若终端配置了短DRX周期,则进入短DRX周期的睡眠状态(即第一睡眠状态)并启动Short Cycle Timer,Short Cycle Timer超时后使用长DRX周期;或者,若终端没有配置短DRX周期,则进入长DRX周期的睡眠状态(即第二睡眠状态)。也就是说,在该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执行与接收到DRX Command MAC CE之后所执行的流程相同的流程,以替代DRX Command MAC CE让终端进入睡眠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该步骤404b中,睡眠状态可以为长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也即是,在该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执行与接收到长DRX Command MAC CE之后所执行的流程相同的流程,以替代长DRX Command MAC CE让终端进入睡眠状态。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该步骤404b中,若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阈值,则基于终端已配置的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或者,若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第二时长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二睡眠状态;其中,第一时长阈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时长阈值,第一睡眠状态为短不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睡眠状态,第二睡眠状态为长DRX周期的睡眠状态。
示例性地,时长阈值由基站接入网设备通过广播或者专用信令通知终端。时长阈值可以为自然数,例如,1、2等,单位为毫秒。时长阈值大小可以由网络侧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可以通过仿真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若时长阈值包括第一时长阈值和第二时长阈值,在步骤403c中,需要将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时长分别与第一时长阈值和第二时长阈值进行比较。
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时长、第一时长阈值和第二时长阈值来区分是执行与接收到DRX Command MAC CE之后所执行的流程相同的流程,还是执行接收到长DRX Command MAC CE之后所执行的流程相同的流程。从而可以将两种MAC CE都用WUS取代,可以进一步节省网络信令开销。
在上述三种实施方式中,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均还包括:停止持续定时器、非激活定时器中正在运行的定时器。也即是,若持续定时器在运行,则停止持续定时器;若非激活定时器在运行,则停止非激活定时器;若持续定时器和非激活定时器在运行,则停止持续定时器和非激活定时器。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6,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401c中,终端监听唤醒信号。
该步骤401c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见步骤301,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步骤402c中,终端基于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确定参考信息。
终端在监听唤醒信号的过程中,可能接收到唤醒信号,也可能未接收到唤醒信号。该步骤402c中的监听结果可以用于表示是否接收到唤醒信号。
在该步骤402c中,参考信息包括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和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时长。次数和时长的确定方式可以参见前述步骤402a和402b。
在步骤403c中,将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时长与时长阈值比较,将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与次数阈值比较。
在步骤404c中,若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时长阈值,且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基于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时长,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无需接入网设备额外发送休眠信号来控制终端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可以节省网络信令开销。并且,该方式无需对已有信号进行改动,兼容性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该步骤404c中,睡眠状态可以为短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或者为长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终端基于已配置的DRX周期,进入短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或者为长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
示例性地,终端基于已配置的DRX周期,进入短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或者为长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可以包括:若终端配置了短DRX周期,则进入短DRX周期的睡眠状态(即第一睡眠状态)并启动Short Cycle Timer,Short Cycle Timer超时后使用长DRX周期;或者,若终端没有配置短DRX周期,则进入长DRX周期的睡眠状态(即第二睡眠状态)。也就是说,在该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执行与接收到DRX Command MAC CE之后所执行的流程相同的流程,以替代DRX Command MAC CE让终端进入睡眠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该步骤404c中,睡眠状态可以为长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也即是,在该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执行与接收到长DRX Command MAC CE之后所执行的流程相同的流程,以替代长DRX Command MAC CE让终端进入睡眠状态。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该步骤404c中,若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阈值,且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则基于终端已配置的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或者,若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第二时长阈值,且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二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二睡眠状态,其中,第一时长阈值可以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时长阈值,第一次数阈值可以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次数阈值,第一睡眠状态为短不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睡眠状态,第二睡眠状态为长DRX周期的睡眠状态。
关于第一时长阈值、第二时长阈值、第一次数阈值和第二次数阈值的描述可以参见前述步骤404a和404b,在此省略详细描述。
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时长和次数、第一时长阈值、第二时长阈值、第一次数阈值和第二次数阈值来区分是执行与接收到DRX Command MAC CE之后所执行的流程相同的流程,还是执行接收到长DRX Command MAC CE之后所执行的流程相同的流程。从而可以将两种MAC CE都用WUS取代,可以进一步节省网络信令开销。
在上述三种实施方式中,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均还包括:停止持续定时器、非激活定时器中正在运行的定时器。也即是,若持续定时器在运行,则停止持续定时器;若非激活定时器在运行,则停止非激活定时器;若持续定时器和非激活定时器在运行,则停止持续定时器和非激活定时器。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7,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401d中,终端监听唤醒信号。
该步骤401d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见步骤301,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步骤402d中,终端基于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确定参考信息。
终端在监听唤醒信号的过程中,可能接收到唤醒信号,也可能未接收到唤醒信号。该步骤402d中的监听结果可以用于表示是否接收到唤醒信号。
例如,该监听结果可以采用数值序列表示,例如采用二进制序列表示。在二进制序列中,1可以表示接收到唤醒信号,0表示未接收到唤醒信号。又例如,也可以采用计数器,对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进行计数,在监听到唤醒信号时,计数器清零,未监听到唤醒信号时,计数器加一。
在该步骤402d中,参考信息包括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
在步骤403d中,将设定时间内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与次数阈值比较。
该设定时间是一个时间段,示例性地,该时间段的起点可以是最近一次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时刻。设定时长的确定可以采用定时器实现,例如,若监听到唤醒信号,则定时器启动或者重启,开始计时,两次启动之间的时长若达到设定时长,则获取对应的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并将获取到的次数与次数阈值比较。
在步骤404d中,若设定时间内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基于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无需接入网设备额外发送休眠信号来控制终端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可以节省网络信令开销。并且,该方式无需对已有信号进行改动,兼容性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该步骤404d中,睡眠状态可以为短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或者为长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终端基于已配置的DRX周期,进入短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或者为长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
示例性地,终端基于已配置的DRX周期,进入短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或者为长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可以包括:若终端配置了短DRX周期,则进入短DRX周期的睡眠状态(即第一睡眠状态)并启动Short Cycle Timer,Short Cycle Timer超时后使用长DRX周期;或者,若终端没有配置短DRX周期,则进入长DRX周期的睡眠状态(即第二睡眠状态)。也就是说,在该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执行与接收到DRX Command MAC CE之后所执行的流程相同的流程,以替代DRX Command MAC CE让终端进入睡眠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该步骤404d中,睡眠状态可以为长DRX周期中的睡眠状态。也即是,在该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执行与接收到长DRX Command MAC CE之后所执行的流程相同的流程,以替代长DRX Command MAC CE让终端进入睡眠状态。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该步骤404d中,若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则基于终端已配置的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或者,若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二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二睡眠状态;其中,第一次数阈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次数阈值,第一睡眠状态为短不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睡眠状态,第二睡眠状态为长DRX周期的睡眠状态。
示例性地,设定时长、第一次数阈值和第二次数阈值均由基站接入网设备通过广播或者专用信令通知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若次数阈值包括第一次数阈值和第二次数阈值,在步骤403d中,需要将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分别与第一次数阈值和第二次数阈值进行比较。
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设定时长、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第一次数阈值和第二次数阈值来区分是执行与接收到DRX Command MAC CE之后所执行的流程相同的流程,还是执行接收到长DRX Command MAC CE之后所执行的流程相同的流程。从而可以将两种MAC CE都用WUS取代,可以进一步节省网络信令开销。
在上述三种实施方式中,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均还包括:停止持续定时器、非激活定时器中正在运行的定时器。也即是,若持续定时器在运行,则停止持续定时器;若非激活定时器在运行,则停止非激活定时器;若持续定时器和非激活定时器在运行,则停止持续定时器和非激活定时器。
在图4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至少具有两个带宽不同的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具有不同带宽的两个BWP可以对应不同的时长阈值,或者,具有不同带宽的两个BWP可以对应不同的次数阈值。
例如,终端具有第一BWP和第二BWP,第一BWP的带宽小于第二BWP的带宽,第一BWP对应的时长阈值大于第二BWP对应的时长阈值,第一BWP对应的次数阈值大于第二BWP对应的次数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若次数阈值包括第一次数阈值和第二次数阈值,则第一BWP对应的第一次数阈值大于第二BWP对应的第一次数阈值;第一BWP对应的第二次数阈值大于第二BWP对应的第二次数阈值。时长阈值也与此类似。
可替代地,阈值也可以不与BWP的带宽关联,而由接入网设备根据实际情况配置。这种情况下,具有不同带宽的两个BWP也可以对应相同的阈值(可以包括前述时长阈值或次数阈值)。
可选地,图4至图7所示的方法中,还可以包括:
确定终端当前使用的BWP;同一时刻在一个服务小区上终端最多只能有一个激活的下行BWP和一个激活的上行BWP,即当前使用的BWP。
基于当前使用的BWP,确定次数阈值或时长阈值中的至少一种。
BWP与阈值(包括前述次数阈值或者时长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预先配置(例如协议规定),或者也可以由基站通过广播消息或者专用信息通知终端。
通过将BWP的带宽与阈值大小关联,使得阈值的确定更为灵活。同时,由于带宽较大的BWP耗电量相对于带宽较小的BWP较大,因此,将带宽较大的BWP对应的阈值设置得比带宽较小的BWP对应的阈值小,可以减少带宽较大的BWP上终端在激活状态下耗电更为严重的问题。
可选地,图4至图7所示的方法中,还可以包括: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基于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可选地,该指示信息携带在广播消息或者专用信令中。
通过该指示信息,可以实现由接入网设备控制终端是否采用基于唤醒信号控制终端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的方式,应用更为灵活。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监听模块501和睡眠控制模块502。监听模块501用于监听唤醒信号;睡眠控制模块502用于基于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睡眠控制模块502包括:信息确定子模块5021,用于基于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确定参考信息;状态确定子模块5022,用于基于参考信息,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可选地,参考信息包括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或者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时长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状态确定子模块5022用于若参考信息满足触发条件,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可选地,状态确定子模块5022用于若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或者状态确定子模块5022用于若在设定时间内,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或者,状态确定子模块5022用于若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时长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可选地,状态确定子模块5022用于,若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则基于终端已配置的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或者,若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二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二睡眠状态;其中,第一睡眠状态为短不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睡眠状态,第二睡眠状态为长DRX周期的睡眠状态。
可选地,状态确定子模块5022用于,若在设定时间内,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则基于终端已配置的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或者,若在设定时间内,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二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二睡眠状态;其中,第一睡眠状态为短不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睡眠状态,第二睡眠状态为长DRX周期的睡眠状态。
可选地,状态确定子模块5022用于,若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阈值,则基于终端已配置的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或者,若连续未监听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第二时长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二睡眠状态,其中,第一睡眠状态为短不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睡眠状态,第二睡眠状态为长DRX周期的睡眠状态。
可选地,装置还包括:
带宽部分确定模块503,用于确定终端当前使用的带宽部分BWP;
阈值确定模块504,用于基于当前使用的带宽部分BWP,确定次数阈值或时长阈值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505,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从所述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可选地,指示信息携带在广播消息或者专用信令中。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600的框图,该装置600可以为前述终端。参照图9,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6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602,存储器604,电力组件606,多媒体组件608,音频组件6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612,传感器组件614,以及通信组件616。
处理组件602通常控制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6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6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608和处理组件6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6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6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6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6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606为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6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6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6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608包括在所述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6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6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6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6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6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6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604或经由通信组件6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6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612为处理组件6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6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6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614可以检测到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6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6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检测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600或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6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6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6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6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6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616被配置为便于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600和其他设备之间无线方式的通信。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616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2G、3G、4G或5G,或它们的组合,从而实现随机接入。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6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可选地,所述通信组件616还包括NFC模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6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604,上述指令可由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600的处理器920执行上述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接入网设备700的框图。参照图10,接入网设备7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702,存储器704,电力组件706,输入/输出(I/O)的接口712,以及通信组件716。
处理组件702通常控制接入网设备的整体操作。处理组件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7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7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接入网设备7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接入网设备7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存储器7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706为接入网设备7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7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接入网设备7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I/O接口712为处理组件7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通信组件716被配置为便于接入网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无线方式的通信。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716可以提供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2G、3G、4G或5G,或它们的组合,从而与终端设备连接。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7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系统,所述随机接入系统包括接入网设备和终端。所述终端如图9所示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所述接入网设备如图10所示,用于发送唤醒信号、以及前述携带指示信息或者各种阈值的广播消息或者专用信令。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监听唤醒信号;
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确定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
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则基于终端已配置的不连续接收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二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所述第二睡眠状态;
或者,
所述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确定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
若在设定时间内,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则基于终端已配置的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若在设定时间内,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二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或者,
所述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确定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
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阈值,则基于终端已配置的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第二时长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所述第二睡眠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睡眠状态为短不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睡眠状态,所述第二睡眠状态为长DRX周期的睡眠状态,所述第一次数阈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次数阈值,所述第一时长阈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时长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终端已配置的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包括:
若终端配置了短DRX周期,则停止持续定时器和非激活定时器中正在运行的定时器,进入所述第一睡眠状态并启动短周期定时器,在所述短周期定时器超时后进入长DRX周期;或者,
若终端没有配置短DRX周期,则停止所述持续定时器和所述非激活定时器中正在运行的定时器,并进入所述第二睡眠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终端当前使用的带宽部分BWP;
基于所述当前使用的带宽部分BWP,确定次数阈值或时长阈值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次数阈值包括所述第一次数阈值和所述第二次数阈值,所述时长阈值包括所述第一时长阈值和所述第二时长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至少具有两个带宽不同的带宽部分BWP,所述两个带宽不同的带宽部分BWP对应的时长阈值相同或者不同,或者,所述两个带宽不同的带宽部分BWP对应的次数阈值相同或者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从所述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6.一种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监听模块,用于监听唤醒信号;
睡眠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从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其中,所述睡眠控制模块包括:
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确定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
状态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则基于终端已配置的不连续接收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二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所述第二睡眠状态;
或者,
所述睡眠控制模块包括:
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确定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
状态确定子模块,用于若在设定时间内,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则基于终端已配置的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若在设定时间内,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次数达到第二次数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或者,
所述睡眠控制模块包括:
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确定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
状态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阈值,则基于终端已配置的DRX周期,从激活状态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或者进入第二睡眠状态;若所述连续未监听到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长达到第二时长阈值,则从激活状态进入所述第二睡眠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睡眠状态为短不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睡眠状态,所述第二睡眠状态为长DRX周期的睡眠状态,所述第一次数阈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次数阈值,所述第一时长阈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时长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确定子模块用于,若终端配置了短DRX周期,则停止持续定时器和非激活定时器中正在运行的定时器,进入所述第一睡眠状态并启动短周期定时器,在所述短周期定时器Timer超时后进入长DRX周期;或者,若终端没有配置短DRX周期,则停止所述持续定时器和所述非激活定时器中正在运行的定时器,并进入所述第二睡眠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带宽部分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当前使用的带宽部分BWP;
阈值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当前使用的带宽部分BWP,确定次数阈值或时长阈值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次数阈值包括所述第一次数阈值和所述第二次数阈值,所述时长阈值包括所述第一时长阈值和所述第二时长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至少具有两个带宽不同的带宽部分BWP,所述两个带宽不同的带宽部分BWP对应的时长阈值相同或者不同,或者,所述两个带宽不同的带宽部分BWP对应的次数阈值相同或者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基于所述唤醒信号的监听结果,从所述激活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11.一种终端睡眠状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
CN201980000716.2A 2019-04-17 2019-04-17 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1995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83107 WO2020211022A1 (zh) 2019-04-17 2019-04-17 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9550A CN110199550A (zh) 2019-09-03
CN110199550B true CN110199550B (zh) 2022-06-17

Family

ID=67756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0716.2A Active CN110199550B (zh) 2019-04-17 2019-04-17 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50833A1 (zh)
CN (1) CN110199550B (zh)
WO (1) WO20202110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9853B (zh) * 2019-09-06 2023-04-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指示方法、切换方法、装置、服务节点、终端及介质
CN113873628B (zh) * 2019-09-23 2023-04-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监听wus的方法、发送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12543079B (zh) * 2019-09-23 2021-09-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pdcch监听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EP3937441B1 (en) * 2019-09-29 2023-07-0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monitoring wake-up signa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277399B (zh) * 2020-01-21 2023-02-0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pdcch监听的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556803B (zh) * 2020-04-24 2022-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3573388A (zh) * 2020-04-29 2021-10-29 宸芯科技有限公司 星形网络调度睡眠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232327A1 (en) * 2020-06-03 2023-07-20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user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30262607A1 (en) * 2020-06-24 2023-08-17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State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1622414B2 (en) * 2020-07-17 2023-04-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connection release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WO2022016443A1 (en) * 2020-07-23 2022-01-27 Apple Inc. Transmitting wake-up signals for paging operations
CN114365550A (zh) * 2020-08-12 2022-04-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231718A4 (en) * 2020-10-14 2023-12-06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DCCH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PDCCH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528026B (zh) * 2020-11-23 2024-02-27 深圳爱根斯通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睡眠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925404B (zh) * 2021-02-03 2024-01-26 蓝色创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省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4980278A (zh) * 2021-02-22 2022-08-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的工作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3834192A (zh) * 2021-09-18 2021-12-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中语音识别装置状态调整方法和空调
CN117098210A (zh) * 2022-05-11 2023-11-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监听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320147B (zh) * 2023-02-17 2023-11-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124693A (ko) * 2014-04-29 2015-1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MBMS(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를 제공하는 단말의 슬립(Sleep) 및 웨이크업(Wake-up)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CN106648205A (zh) * 2016-10-09 2017-05-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休眠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770811A (zh) * 2017-10-19 2018-03-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75806A1 (en) * 2001-05-25 2002-11-28 Marneweck Willem J. Electronic tag binary selection method
US7668044B2 (en) * 2002-04-24 2010-02-23 Ascend Geo, Llc Data offload and char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6996215B2 (en) * 2002-11-27 2006-02-07 Macconnell John Walter Telemetry system and method
US20060163349A1 (en) * 2004-09-30 2006-07-27 W5 Networks, Inc. Wireless systems suitable for retail automation and promotion
KR100818297B1 (ko) * 2006-06-23 2008-03-3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적외선 및 무선 주파수통신을 이용하는 무선 센서 네트워크통신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0958239B1 (ko) * 2008-03-10 2010-05-17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Rfid 태그
KR20090129304A (ko) * 2008-06-11 2009-12-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기기의 전원 제어 방법
KR101920020B1 (ko) * 2012-08-07 2019-02-1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기 상태 전환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단말기
US9192770B2 (en) * 2012-10-31 2015-11-24 Medtronic, Inc. Medical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9599638B2 (en) * 2012-11-08 2017-03-21 Landis+Gyr, Inc. Mechanical switch activity detection on power outage
WO2014100262A1 (en) * 2012-12-19 2014-06-26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Telemetry for wireless electro-acoustical transmission of data along a wellbore
EP3080912B1 (en) * 2013-12-12 2021-01-20 Husqvarna AB Ignition system for a lawn care device
EP2941063B1 (en) * 2014-04-29 2017-11-01 NTT Docomo, Inc. Macro-Cell Assisted Small Cell Discovery and Activation
US9794873B2 (en) * 2014-11-14 2017-10-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ower saving in wireless transceiver device
CN107155212B (zh) * 2016-03-03 2021-07-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非连续接收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155970B (zh) * 2016-05-24 2021-12-0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配置无线网络中的不连续接收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US10045296B2 (en) * 2016-12-20 2018-08-07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ontrolling sleep time for Bluetooth device and Bluetooth enabled device
ES2958764T3 (es) * 2017-06-26 2024-02-1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Gestión de la señal de activación
CN111165035B (zh) * 2017-08-10 2023-04-1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寻呼相关的方法和设备
WO2019028825A1 (en) * 2017-08-11 2019-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USED FOR ALARM SIGNALING IN A MULTI-BEAM SYSTEM
US10993183B2 (en) * 2017-08-11 2021-04-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Wake up procedure using pseudo-omni beam
CN109219116B (zh) * 2018-08-09 2022-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休眠方法及装置
DE102018214115B4 (de) * 2018-08-21 2024-03-28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Magnetresonanz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Magnetresonanzeinrichtung
CN109314869B (zh) * 2018-08-24 2022-04-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0913482B (zh) * 2018-09-18 2023-04-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信号的侦听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124693A (ko) * 2014-04-29 2015-1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MBMS(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를 제공하는 단말의 슬립(Sleep) 및 웨이크업(Wake-up)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CN106648205A (zh) * 2016-10-09 2017-05-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休眠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770811A (zh) * 2017-10-19 2018-03-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9550A (zh) 2019-09-03
WO2020211022A1 (zh) 2020-10-22
US20220150833A1 (en) 2022-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9550B (zh) 终端睡眠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96452B (zh) 省电信号监听方法及装置
CN108370544B (zh) 非连续接收的实现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9314869B (zh) 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1567070B (zh) 唤醒时间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604376B (zh) 信道监听控制方法、装置和用户终端
CN111246503B (zh) Rrm测量放松与寻呼监听方法、终端、网元及存储介质
CN110520840B (zh) 唤醒信号处理、信息下发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介质
CN109076552B (zh) 信道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233987A (zh) 带宽部分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9565753B (zh) 控制波束失败恢复流程的方法及装置
EP380094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drx-related parameters
CN109496451B (zh) 网络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46999B (zh) 唤醒信号的变更处理、监听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765662B2 (en)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signaling detect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1177867B2 (en) Beam reporting and adjus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9565695B (zh) 定时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230128356A (ko) 정보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통신 기기 및 저장 매체
CN110463328B (zh) 激活时间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13182B (zh) 信号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716850B (zh) 下行通道监听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955049A (zh) 状态控制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88793A (zh) 无线链路的失步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16325959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58036A (zh) 辅助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通信装置、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