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8267A - 一种流量调度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量调度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8267A
CN110198267A CN201810385815.4A CN201810385815A CN110198267A CN 110198267 A CN110198267 A CN 110198267A CN 201810385815 A CN201810385815 A CN 201810385815A CN 110198267 A CN110198267 A CN 1101982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network node
quality
communication data
schedu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858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8267B (zh
Inventor
邱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858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982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98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82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82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82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3Evaluation of link metr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4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etr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0Routing based on monitoring resul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5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based on throughput or bandwid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6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minimising geographical or physical path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3Routing a service request depending on the request content or con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调度方法、系统及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流量调度请求;确定所述流量调度请求所对应的第一数量个链路的链路质量,其中,所述链路质量基于表征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质量的链路通信数据确定的;对所述第一数量个链路按照链路质量的数值大小进行排序,确定出第二数量个链路质量的数值大的链路;将所述第二数量个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返回给所述流量调度请求的请求网络节点。本发明能够进行合理的流量调度,提高带宽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流量调度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量调度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网络业务驱动的网络流量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为了保证网络业务快速稳定的开展,如何合理的进行流量调度是互联网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现有的流量调度方案往往基于目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协议)地址和最短路径进行的;具体的,当接收到流量调度请求后,直接向该流量调度请求的请求网络节点返回该流量调度请求的最短路径的目的IP地址的网络节点;后续,基于该返回的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的链路进行数据处理。但现有的这种流量调度方案中无法保证被调度链路的链路质量,存在带宽资源利用率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提供更有效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量调度方法、系统及服务器,可以进行合理的流量调度,提高带宽资源利用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量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流量调度请求;
确定所述流量调度请求所对应的第一数量个链路的链路质量,其中,所述链路质量基于表征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质量的链路通信数据确定的;
对所述第一数量个链路按照链路质量的数值大小进行排序,确定出第二数量个链路质量的数值大的链路;
将所述第二数量个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返回给所述流量调度请求的请求网络节点。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流量调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流量调度请求;
链路质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流量调度请求所对应的第一数量个链路的链路质量,其中,所述链路质量基于表征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质量的链路通信数据确定的;
链路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数量个链路按照链路质量的数值大小进行排序,确定出第二数量个链路质量的数值大的链路;
网络节点返回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数量个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返回给所述流量调度请求的请求网络节点。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流量调度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流量调度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流量调度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流量调度方法、系统及服务器,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基于表征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质量的链路通信数据确定出的链路质量进行流量调度,优先调度通信质量较好的链路,可以有效保证被调度链路的通信质量,有效缓解了返回的被调度网络节点出现不可用、节点过载延迟过大等情况,实现了合理的流量调度,提高了带宽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量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链路的链路质量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链路的链路距离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所述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为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数值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所述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为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数值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链路的链路质量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量调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链路质量确定模块的一种组成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链路通信数据获取单元的一种组成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链路质量确定模块的另一种组成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服务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环境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应用环境包括客户端100和服务器200。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100可以包括请求网络节点,可以用于向服务器200发送流量调度请求。具体的,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100并不以图1中手机的示例为限。所述客户端100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数字助理、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类型的实体设备,也可以包括运行于实体设备中的软体,例如提供给用户的网页页面的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等。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200可以包括一个独立运行的服务器,或者分布式服务器,或者由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02可以包括调度模块和被调度网络节点。其中,所述调度模块可以用于接收客户端100发送的流量调度请求,并根据该流量调度请求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链路的链路质量进行流量调度,向客户端100返回链路质量较好的被调度网络节点;所述被调度网络节点可以为运行于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器,或者运行于服务器中的软体,例如虚拟机等。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200并不仅限于上述的调度模块和被调度网络节点,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包括其他模块,例如,用于获取链路通信数据(所述链路通信数据用于计算链路的链路质量)和基于链路通信数据计算链路的链路质量的链路通信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存储链路通信数据的存储模快,以及用于展示链路通信数据的展示模块等等。
以下介绍本发明一种流量调度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量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说明书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系统或服务器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201:接收流量调度请求。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接收客户端的流量调度请求。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流量调度请求可以包括请求获取数据A。
S203:确定所述流量调度请求所对应的第一数量个链路的链路质量,其中,所述链路质量表征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质量。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维护一个数据和存储该数据的网络节点ID(identification,身份标识号)的映射关系的索引表,保证在接收到网络节点的流量调度请求之后,可以根据该索引表查询到存储有流量调度请求的所需要的数据的被调度网络节点。然后,基于请求网络节点和查询到的被调度网络节点确定链路。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存储同一数据的网络节点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应的,基于请求网络节点和查询到的被调度网络节点确定出的链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流量调度请求为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解析请求时,可以维护一个IP地址访问列表,结合用户的访问来源(请求网络节点的IP地址),以确定其访问的网络节点(被调度网络节点)。具体的,基于IP地址访问列表采用LDNS(LocalDNS,本地域名系统)进行寻址,得到互联网上DNS服务器的IP地址,将这些IP地址的DNS服务器作为被调度网络节点。
另外,为了更进一步缩小范围,一般使用IP地址加子网掩码(如123.175.0.0/16)的形式来确定DNS服务器(被调度网络节点)。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索引表和IP地址访问列表可以存储在服务器本地,也可以存储其他该服务器可以访问的存储位置。
具体的,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确定链路质量的链路通信数据至少可以包括下述之一:
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链路距离;
被调度网络节点的流量带宽使用率;
被调度网络节点的磁盘输入输出使用率;
被调度网络节点的中央处理器使用率;
被调度网络节点的内存使用率。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链路通信数据并不仅限于上述的几种与链路质量成反比的数据,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包括其他表征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质量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链路通信数据包括一个数据时,如图3所示,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链路的链路质量的流程示意图,具体的,所述链路的链路质量可以包括采集下述步骤确定:
S301:获取链路的链路通信数据。
具体的,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链路通信数据中的被调度网络节点的流量带宽使用率、被调度网络节点的磁盘输入输出使用率、被调度网络节点的中央处理器使用率和被调度网络节点的内存使用率可以直接采集。
具体的,所述链路通信数据中的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链路距离可以基于获取链路的请求网络节点与被调度网络节点的静态配置数据确定,如图4所示,图4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链路的链路距离的流程示意图,具体的,可以包括:
S401:获取链路的请求网络节点与被调度网络节点的静态配置数据,所述静态配数据包括网络运营商和地理位置。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静态配置数据可以直接采集。所述网络运营商可以包括网络节点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协议)地址所归属的运营商,所述地理位置可以包括网络大区,省份,城市等信息。具体的这里网络大区可以根据大区后台基站服务部署的位置划分,一般的,一个网络大区中可以包括多个省份。
S403:基于所述链路的请求网络节点与被调度网络节点的网络运营商确定所述链路的第一链路距离。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链路距离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的链路情况,预先设置不同网络运营商以及相同网络运行商的两个网络节点所形成链路的链路距离数值;然后,根据实际链路中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的网络运营商确定当前链路的第一链路距离。
具体的实施例中,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网络节点之间的网络运营厂商包括相同网络运营商和跨网络运营商。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设置跨网络运营商和相同网络运营商所对应的两种第一链路距离数值。且一般相同网络运营商的网络节点之间通信质量远远高于跨网络运营商的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质量,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基于网络运营商设置链路距离数值时,不同网络运营商的两个网络节点所形成链路的链路距离数值远大于相同网络运营商的两个网络节点所形成链路的链路距离数值。相应的,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链路距离与链路质量成反比,当所述第一链路距离越大,链路质量越差;反之,当所述第一链路距离越小,链路质量越好。
S405:基于所述链路的请求网络节点与被调度网络节点的地理位置确定所述链路的第二链路距离。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链路距离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的链路情况,预先设置不同地理位置的两个网络节点所形成链路的链路距离数值;然后,根据实际链路中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的地理位置确定当前链路的第二链路距离。
具体的,考虑到实际应用中,地理位置越远的网络节点之间通信质量往往越差,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基于地理位置设置链路距离数值时,可以根据两个网络节点的地理位置的远近按正比的方式设置相应链路的链路距离数值。相应的,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链路距离与链路质量成反比,当所述第二链路距离越大,链路质量越差;反之,当所述第二链路距离越小,链路质量越好。
S407:利用所述第一链路距离和所述第二链路距离确定所述链路的链路距离。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链路距离和第二链路距离之后,可以直接利用所述第一链路距离和所述第二链路距离确定所述链路的链路距离。具体的,可以直接将所述第一链路距离和所述第二链路距离相加,得到的和作为所述链路的链路距离。相应的,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链路距离与链路质量成反比,当所述链路距离越大,链路质量越差;反之,当所述链路距离越小,链路质量越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地理位置与网络运行商对链路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请用情况设置所述第一链路距离与所述第二链路距离的权重值,并对所述第一链路距离、所述第二链路距离、以及相应的权重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所述链路质量。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链路距离与所述第二链路距离的权重值可以结合地理位置与网络运行商对链路质量的影响程度设置;一般的,网络运行商对链路质量的影响较大。
如表1所示,表1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请求网络节点所在地为北京的不同网络运行商所对应的网络大区划分示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假设跨网络运营商的两个网络节点所形成链路的链路距离数值为10000;跨网络大区的两个网络节点所形成链路的链路距离数值为1000;跨省的两个网络节点所形成链路的链路距离数值为100;跨城市的两个网络节点所形成链路的链路距离数值为10。
假设请求网络节点的IP地址的所在地是北京电信,被调度网络节点的IP地址的所在地分别为以下情况时,计算链路距离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1)被调度网络节点IP地址的所在地是内蒙古包头电信,则IP地址的所在地是北京电信的请求网络节点与IP地址的所在地是内蒙古包头电信的被调度网络节点所形成链路的链路距离可以为10+100*4=410;具体的,这里请求网络节点与被调度网络节点属于同一网络运营商:电信,相应的第一链路距离为0。内蒙古包头和北京属于不同城市不同省份,但在一个网络大区,且在一个网络大区中所跨省份为4,相应的第二链路距离可以为10+100*4=410。故将0+410=410作为IP地址的所在地是北京电信的请求网络节点与IP地址的所在地是内蒙古包头电信的被调度网络节点所形成链路的链路距离。
2)被调度网络节点IP地址的所在地是广东深圳电信,则IP地址的所在地是北京电信的请求网络节点与IP地址的所在地是广东深圳电信的被调度网络节点所形成链路的链路距离可以为10+100*7+1000=1710;具体的,这里请求网络节点与被调度网络节点属于同一网络运营商,相应的第一链路距离为0,广东深圳与北京属于不同城市不同省份不同网络大区,一般的,考虑到不在一个网络大区的省份较多,当不在一个网络大区时,跨省的链路距离数值直接乘以一个网络大区所包括的省份数量,相应的第二链路距离可以为10+100*7+1000=1710。故将0+1710=1710作为IP地址的所在地是北京电信的请求网络节点与IP地址的所在地是广东深圳电信的被调度网络节点所形成链路的链路距离。
3)被调度网络节点IP地址的所在地是云南昆明联通,则IP地址的所在地是北京电信的请求网络节点与IP地址的所在地是云南昆明联通的被调度网络节点所形成链路的链路距离可以为10+100*7+1000+10000=11710;具体的,这里请求网络节点与被调度网络节点属于不同的网络运营商,相应的第一链路距离为10000,云南昆明与北京属于不同城市不同省份不同网络大区,一般的,考虑到不在一个网络大区的省份较多,当不在一个网络大区时,跨省的链路距离数值直接乘以一个网络大区所包括的省份数量,相应的第二链路距离可以为10+100*7+1000=1710。故将10000+1710=11710作为IP地址的所在地是北京电信的请求网络节点与IP地址的所在地是云南昆明联通的被调度网络节点所形成链路的链路距离。
S303:将所述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为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数值。
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链路通信数据与链路质量都成反比,为了便于可以直观的根据链路质量反映链路的通信质量,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为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数值。
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本说明书中将所述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为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数值时,存在当链路通信数据超某一数值时,通信质量较差,对链路质量产生负面的影响。以被调度网络节点的流量带宽使用率为例,当被调度网络节点的流量带宽使用率超过某一数值(80%)时,通信质量较差。因此,本说明实施例中,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阈值,将大于等于该阈值的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负数数值。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将所述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为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数值可以包括:
S501:判断所述链路通信数据的数值大小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健康阈值。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健康阈值可以结合实际应用中链路通信数据正常通信的要求设置,一般当链路通信数据的数值超过该预设健康阈值时,链路的通信质量将大大下降。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以被调度网络节点的流量带宽使用率为例,所述预设健康阈值可以设置为80%。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以被调度网络节点的磁盘输入输出使用率为例,所述预设健康阈值可以设置为30%。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以被调度网络节点的中央处理器使用率为例,所述预设健康阈值可以设置为60%。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以被调度网络节点的内存使用率为例,所述预设健康阈值可以设置为60%。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以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链路距离,所述预设健康阈值可以设置为1000。
S503:当判断的结果为否时,将所述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为正数,得到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正数数值。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S505:当判断的结果为是时,将所述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为负数,得到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负数数值。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以被调度网络节点的流量带宽使用率为例,假设预设健康阈值为80%,将被调度网络节点的流量带宽使用率设置为所述设置5个等级,具体的,当流量带宽利用率大于等于0且小于20%时,量化为32;当流量带宽利用率大于等于20%且小于40%时,量化为16;当流量带宽利用率大于等于40%且小于60%时,量化为8;当流量带宽利用率大于等于60%且小于80%时,量化为4;当流量带宽利用率大于等于80%时,量化为-32。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仅是将链路通信数据进行量化的一种示例,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量化其他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数值。
S305:将所述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数值作为所述链路的链路质量。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说明实施例中,通过将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为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数值,便于链路质量可以直观的反映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质量,即链路质量的数值越大,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质量越好;反之,链路质量的数值越小,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质量越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当所述链路通信数据至少包括两个数据时,所述链路的链路质量可以包括采集下述步骤确定:
S701:获取链路的多个链路通信数据。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这里获取链路的多个链路通信数据的具体步骤可以参见上述获取链路的链路通信数据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703:确定所述链路的每个链路通信数据的权重值。
具体的,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链路通信数据的权重值与链路通信数据对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质量影响程度成正比。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假设所述链路通信数据包括: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链路距离,被调度网络节点的流量带宽使用率,被调度网络节点的磁盘输入输出使用率,被调度网络节点的中央处理器使用率,和被调度网络节点的内存使用率。相应的权重值可以依次为40、20、20、5和5。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链路通信数据的权重值并不仅限于上述的示例,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结合链路通信数据对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质量影响程度进行设置为其他的数值。
S705:将每个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为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数值。
S707:对所述多个链路通信数据的权重值和量化后的数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所述链路的链路质量。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说明实施例中,通过将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为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数值,便于链路质量可以直观的反映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质量,同时结合链路通信数据对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质量影响程度进行设置各个链路通信数据的权重,保证链路质量可以更准确地反映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质量。
S205:对所述第一数量个链路按照链路质量的数值大小进行排序,确定出第二数量个链路质量的数值大的链路。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数量。
S207:将所述第二数量个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返回给所述流量调度请求的请求网络节点。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对流量调度请求所对应链路按照链路质量的数值大小进行排序,确定出链路质量较好的一个或多个链路,并将确定出的链路质量较好的一个或多个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返回给所述流量调度请求的请求网络节点,保证后续链路的通信质量。
由以上本说明书实施例通过的技术方案可见,本说明书通过基于表征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质量的链路通信数据确定出的链路质量进行流量调度,优先调度通信质量较好的链路,可以有效保证被调度链路的通信质量,有效缓解了返回的被调度网络节点出现不可用、节点过载延迟过大等情况,实现了合理的流量调度,提高了带宽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流量调度系统,如图8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810,可以用于接收流量调度请求;
链路质量确定模块820,可以用于确定所述流量调度请求所对应的第一数量个链路的链路质量,其中,所述链路质量基于表征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质量的链路通信数据确定的;
链路确定模块830,可以用于对所述第一数量个链路按照链路质量的数值大小进行排序,确定出第二数量个链路质量的数值大的链路;
网络节点返回模块840,可以用于将所述第二数量个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返回给所述流量调度请求的请求网络节点。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链路通信数据至少可以包括下述之一:
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链路距离;
被调度网络节点的流量带宽使用率;
被调度网络节点的磁盘输入输出使用率;
被调度网络节点的中央处理器使用率;
被调度网络节点的内存使用率。
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当所述链路通信数据包括一个数据时,所述链路质量确定模块820可以包括:
第一链路通信数据获取单元8210,可以用于获取链路的链路通信数据;
第一量化单元8220,可以用于将所述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为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数值;
第一链路质量确定单元8230,可以用于将所述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数值作为所述链路的链路质量。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量化单元8220可以包括:
数据判断单元,可以用于判断所述链路通信数据判断所述链路通信数据的数值大小是否大于等于预设阈值;
正数量化单元,可以用于当所述数据判断单元判断的结果为是时,将所述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为正数,得到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正数数值。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量化单元8220还可以包括:
负数量化单元,可以用于当所述数据判断单元判断的结果为否时,将所述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为负数,得到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负数数值。
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链路通信数据为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链路距离时,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链路通信数据获取单元8210可以包括:
静态配置数据获取单元8211,可以用于获取链路的请求网络节点与被调度网络节点的静态配置数据,所述静态配数据包括网络运营商和地理位置;
第一链路距离确定单元8212,可以用于基于所述链路的请求网络节点与被调度网络节点的网络运营商确定所述链路的第一链路距离;
第二链路距离确定单元8213,可以用于基于所述链路的请求网络节点与被调度网络节点的地理位置确定所述链路的第二链路距离;
链路距离确定单元8214,可以用于利用所述第一链路距离和所述第二链路距离确定所述链路的链路距离。
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当所述链路通信数据至少包括两个数据时,所述链路质量确定模块820包括:
第二链路通信数据获取单元8240,可以用于获取链路的多个链路通信数据;
权重值确定单元8250,可以用于确定所述链路的每个链路通信数据的权重值,其中,链路通信数据的权重值与链路通信数据对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质量影响程度成正比;
第二量化单元8260,可以用于将每个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为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数值;
加权计算单元8270,可以用于对所述多个链路通信数据的权重值和量化后的数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所述链路的链路质量。
所述的系统实施例中的系统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样地发明构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量调度服务器,该流量调度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该至少一条指令、该至少一段程序、该代码集或指令集由该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流量调度方法。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所述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对存储器的访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2,该服务器1200用于实施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流量调度方法,具体来讲,所述服务器结构可以包括上述流量调度系统。该服务器12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121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1230,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1223或数据1222的存储介质122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1230和存储介质122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122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服务器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1210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1220通信,在服务器1200上执行存储介质122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服务器16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1260,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2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1240,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1221,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等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可设置于服务器之中以保存用于实现方法实施例中一种流量调度方法相关的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该至少一条指令、该至少一段程序、该代码集或指令集由该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流量调度方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的多个网络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网络服务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流量调度方法、系统或服务器实施例可见,本发明中通过基于表征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质量的链路通信数据确定出的链路质量进行流量调度,优先调度通信质量较好的链路,可以有效保证被调度链路的通信质量,有效缓解了返回的被调度网络节点出现不可用、节点过载延迟过大等情况,实现了合理的流量调度,提高了带宽资源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先后顺序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且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和服务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流量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流量调度请求;
确定所述流量调度请求所对应的第一数量个链路的链路质量,其中,所述链路质量基于表征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质量的链路通信数据确定的;
对所述第一数量个链路按照链路质量的数值大小进行排序,确定出第二数量个链路质量的数值大的链路;
将所述第二数量个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返回给所述流量调度请求的请求网络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通信数据至少包括下述之一:
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链路距离;
被调度网络节点的流量带宽使用率;
被调度网络节点的磁盘输入输出使用率;
被调度网络节点的中央处理器使用率;
被调度网络节点的内存使用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链路通信数据包括一个数据时,所述链路的链路质量包括采集下述步骤确定:
获取链路的链路通信数据;
将所述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为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数值;
将所述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数值作为所述链路的链路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为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数值包括:
判断所述链路通信数据判断所述链路通信数据的数值大小是否大于等于预设阈值;
当判断的结果为否时,将所述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为正数,得到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正数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判断的结果为是时,将所述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为负数,得到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负数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链路通信数据为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链路距离时,所述获取链路的链路通信数据包括:
获取链路的请求网络节点与被调度网络节点的静态配置数据,所述静态配数据包括网络运营商和地理位置;
基于所述链路的请求网络节点与被调度网络节点的网络运营商确定所述链路的第一链路距离;
基于所述链路的请求网络节点与被调度网络节点的地理位置确定所述链路的第二链路距离;
利用所述第一链路距离和所述第二链路距离确定所述链路的链路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链路通信数据至少包括两个数据时,所述链路的链路质量包括采集下述步骤确定:
获取链路的多个链路通信数据;
确定所述链路的每个链路通信数据的权重值,其中,链路通信数据的权重值与链路通信数据对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质量影响程度成正比;
将每个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为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数值;
对所述多个链路通信数据的权重值和量化后的数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所述链路的链路质量。
8.一种流量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流量调度请求;
链路质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流量调度请求所对应的第一数量个链路的链路质量,其中,所述链路质量基于表征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质量的链路通信数据确定的;
链路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数量个链路按照链路质量的数值大小进行排序,确定出第二数量个链路质量的数值大的链路;
网络节点返回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数量个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返回给所述流量调度请求的请求网络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通信数据至少包括下述之一:
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链路距离;
被调度网络节点的流量带宽使用率;
被调度网络节点的磁盘输入输出使用率;
被调度网络节点的中央处理器使用率;
被调度网络节点的内存使用率。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链路通信数据包括一个数据时,所述链路质量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链路通信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链路的链路通信数据;
第一量化单元,用于将所述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为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数值;
第一链路质量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数值作为所述链路的链路质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量化单元包括:
数据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链路通信数据判断所述链路通信数据的数值大小是否大于等于预设阈值;
正数量化单元,用于当所述数据判断单元判断的结果为否时,将所述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为正数,得到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正数数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量化单元还包括:
负数量化单元,用于当所述数据判断单元判断的结果为是时,将所述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为负数,得到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负数数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链路通信数据为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链路距离时,所述第一链路通信数据获取单元包括:
静态配置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链路的请求网络节点与被调度网络节点的静态配置数据,所述静态配数据包括网络运营商和地理位置;
第一链路距离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链路的请求网络节点与被调度网络节点的网络运营商确定所述链路的第一链路距离;
第二链路距离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链路的请求网络节点与被调度网络节点的地理位置确定所述链路的第二链路距离;
链路距离确定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一链路距离和所述第二链路距离确定所述链路的链路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链路通信数据至少包括两个数据时,所述链路质量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链路通信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链路的多个链路通信数据;
权重值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链路的每个链路通信数据的权重值,其中,链路通信数据的权重值与链路通信数据对链路所对应的被调度网络节点与请求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质量影响程度成正比;
第二量化单元,用于将每个链路通信数据量化为与链路质量成正比的数值;
加权计算单元,用于对所述多个链路通信数据的权重值和量化后的数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所述链路的链路质量。
15.一种流量调度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流量调度方法。
CN201810385815.4A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流量调度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Active CN1101982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5815.4A CN110198267B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流量调度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5815.4A CN110198267B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流量调度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8267A true CN110198267A (zh) 2019-09-03
CN110198267B CN110198267B (zh) 2022-01-14

Family

ID=67751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85815.4A Active CN110198267B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流量调度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9826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2247A (zh) * 2020-03-19 2020-07-1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流量调度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260961A (zh) * 2020-09-23 2021-01-22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流量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91961A (zh) * 2020-11-02 2021-03-12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调度系统及方法、cdn系统
CN115277565A (zh) * 2022-08-09 2022-11-01 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通路的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8736A (zh) * 2011-11-10 2012-03-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03957158A (zh) * 2014-04-14 2014-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转发路径确定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US8937865B1 (en) * 2012-08-21 2015-01-20 Juniper Networks, Inc. Scheduling traffic over aggregated bundles of links
CN104579961A (zh) * 2013-10-11 2015-04-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数据报文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5610716A (zh) * 2016-03-09 2016-05-2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sdn的多媒体流量优化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452958A (zh) * 2016-09-30 2017-02-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系统及集中控制器
CN106789660A (zh) * 2017-03-31 2017-05-3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 软件定义网络中QoS可感知的流量管理方法
CN106992938A (zh) * 2017-05-15 2017-07-28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流量动态调度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7294862A (zh) * 2017-06-22 2017-10-24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7786454A (zh) * 2016-08-24 2018-03-0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网络流量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8736A (zh) * 2011-11-10 2012-03-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和设备
US8937865B1 (en) * 2012-08-21 2015-01-20 Juniper Networks, Inc. Scheduling traffic over aggregated bundles of links
CN104579961A (zh) * 2013-10-11 2015-04-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数据报文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3957158A (zh) * 2014-04-14 2014-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转发路径确定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5610716A (zh) * 2016-03-09 2016-05-2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sdn的多媒体流量优化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786454A (zh) * 2016-08-24 2018-03-0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网络流量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52958A (zh) * 2016-09-30 2017-02-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系统及集中控制器
CN106789660A (zh) * 2017-03-31 2017-05-3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 软件定义网络中QoS可感知的流量管理方法
CN106992938A (zh) * 2017-05-15 2017-07-28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流量动态调度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7294862A (zh) * 2017-06-22 2017-10-24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2247A (zh) * 2020-03-19 2020-07-1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流量调度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432247B (zh) * 2020-03-19 2022-10-1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流量调度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260961A (zh) * 2020-09-23 2021-01-22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流量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91961A (zh) * 2020-11-02 2021-03-12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调度系统及方法、cdn系统
CN115277565A (zh) * 2022-08-09 2022-11-01 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通路的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77565B (zh) * 2022-08-09 2024-05-07 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通路的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8267B (zh) 2022-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heshwari et al. Scalability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dge cloud systems for latency constrained applications
CN107196869B (zh) 基于主机实际负载的自适应负载均衡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0764912B (zh) 一种自适应任务调度器及方法
CN105491138B (zh) 一种基于负载率分级触发的分布式负载调度方法
CN110198267A (zh) 一种流量调度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US8713182B2 (en) Selection of a suitable node to host a virtual machine in an environment containing a large number of nodes
US20140089511A1 (en) Client Classification-Based Dynamic Allocation of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Resources
CN105791254B (zh) 网络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831524A (zh) 一种负载均衡处理方法及装置
Wang et al. Presto: Towards efficient online virtual network embedding in virtualized cloud data centers
CN107566535B (zh) 基于Web地图服务并发访问时序规则的自适应负载均衡方法
CN107291544A (zh) 任务调度的方法及装置、分布式任务执行系统
EP3465966A1 (en) A node of a network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for resource distribution
Fahs et al. Tail-latency-aware fog application replica placement
Chang et al. Write-aware replica placement for cloud computing
Chen et al. Latency minimization for mobile edge computing networks
Tang et al. Optimizing inter-server communication for online social networks
Chang et al. Adaptive replication for mobile edge computing
CN106843769B (zh) 一种接口数据缓存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
Ahvar et al. NACER: a Network-Aware Cost-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for processing-intensive tasks in distributed clouds
CN110167031B (zh) 一种面向集中式基站的资源分配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ohen et al. Self-adjusting advertisement of cache indicators with bandwidth constraints
US11374869B2 (en) Managing bandwidth based on user behavior
Hillmann et al. Modeling the location selection of mirror servers i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s
Zhou et al. Balancing load: An adaptive traffic management scheme for microser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