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1066B - 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1066B
CN110191066B CN201910494979.5A CN201910494979A CN110191066B CN 110191066 B CN110191066 B CN 110191066B CN 201910494979 A CN201910494979 A CN 201910494979A CN 110191066 B CN110191066 B CN 1101910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tu
data
data packet
pmtu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949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1066A (zh
Inventor
陈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9497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910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91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1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10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10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6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determining packet size, e.g. maximum transfer unit [MTU]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方法、设备及系统,包括:接收源端发往目的端的数据报文,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接收接口的MTU和所述数据报文的发送接口的MTU确定出第一MTU,所述第一MTU为所述接收接口的MTU和所述发送接口的MTU中最小的MTU,基于所述数据报文与所述第一MTU确定出第二MTU,所述第二MTU为所述源端到所述目的端双向路径上的PMTU,通过确定数据报文转发过程中双向路径各自最小的PMTU,实现了转发路径的双向检测,让传输层和应用层不再自己协商各自的MTU,极大的减轻了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最大传输单元(英文名: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简称MTU)是指一种通信协议的某一层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数据报文大小,系统中各个网络设备都具有满足自身接口属性的MTU,数据报文从源端到达目的端的路径中可能需要经过的多个转发该数据报文的网络设备,由于各个网络设备可能具有不同的MTU,而这个路径上最小的MTU,就是这个路径的路径最大传输单元(英文名: Path 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简称:PMTU)。
为了减轻转发数据报文的网络设备的处理压力,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在 IPv6中,数据报文在转发的过程中不进行分片操作,也不进行分片报文的整合工作,数据报文的分片只能在源端进行,即源端通过PMTU发现机制获得源端到目的端的PMTU,所谓的源端是数据报文的发送方,目的端是指该数据报文的接收方,然后源端利用此PMTU再来确定其发送给目的端的数据报文长度,从而,避免了中间网络设备因为数据报文长度超过其单向路径上的MTU而丢弃数据报文的现象,提高了数据转发效率。
目前,PMTU发现机制的实现原理为:源端向目的端发送数据报文,如果中间转发该数据报文的网络设备在转发此数据报文时,发现该数据报文的长度大于其数据报文发送接口的MTU时,该网络设备便会给源端返回一个分组过大 (Packet Too Big)差错报文,该分组过大差错报文指示源端设备对该数据报文的长度进行修改,将数据报文的长度减小为该网络设备数据报文发送接口的 MTU,以便该修改后的数据报文顺利通过该网络设备,最终达到目的端。
通过上述过程,源端确定了其与该目的端之间的PMTU,当源端再需要向此目的端发送数据报文时,就使用此PMTU,以便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得到最佳的吞吐量。但是,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探测PMTU的现有技术(如中国发明专利ZL201310056532.2)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不能探测反向路径的PMTU,所谓的反向是指以原来的目的端作为源端,以源端作为目的端再发送数据报文从而形成的反向路径,即在双方需要互相交互,协同工作的场景下,仍需要双方各自检测、协商各自单向路径上的最小MTU,这无疑增加了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工作量;
其次,对于源端与目的端路径直接相连的情形,由于它们中间不存在转发数据报文的网络设备,对于现有直连路径的数据交互,仍需要依靠各自传输层和应用层自行协商处理各自单向路径上的MTU,比如OSPFv3协议需要协商MTU。
上述方案的局限性无疑增加了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各种协议以及数据流量的交互,在双方进行交互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各自分别协商单向路径上的MTU,因此带来了系统中各个网路设备额外的性能开销,增加了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工作量。
综上所述,如何通过确定数据报文转发过程中双向路径各自最小的PMTU,实现转发路径的双向检测,减轻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工作量,让传输层和应用层不再各自协商自身单向路径上的MTU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方法、设备及系统,通过确定数据报文转发过程中双向路径各自最小的PMTU,实现了转发路径的双向检测,让传输层和应用层不再自己协商各自的MTU,极大的减轻了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工作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源端发往目的端的数据报文;
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接收接口的MTU和所述数据报文的发送接口的MTU确定出第一MTU,所述第一MTU为所述接收接口的MTU和所述发送接口的MTU中最小的MTU;
基于所述数据报文与所述第一MTU确定出第二MTU,所述第二MTU为所述源端到所述目的端双向路径上的PMTU。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数据报文与所述第一MTU确定出第二MTU,包括:将所述数据报文的长度与所述第一MTU的进行对比,当所述数据报文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MTU时,将所述第一MTU作为所述第二MTU。
进一步的,在所述基于所述数据报文与所述第一MTU确定出第二MTU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分别向所述源端和所述目的端发送数据超长错误报文,所述数据超长错误报文中携带有所述第二MTU。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超长错误报文为ICMPV6数据超长错误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方法,通过确定数据报文转发过程中双向路径各自最小的PMTU,实现了转发路径的双向检测,让传输层和应用层不再自己协商各自的MTU,极大的减轻了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工作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端发往目的端的数据报文;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接收接口的MTU和所述数据报文的发送接口的MTU确定出第一MTU,所述第一MTU为所述接收接口的MTU和所述发送接口的MTU中最小的MTU;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数据报文与所述第一MTU确定出第二MTU,所述第二MTU为所述源端到所述目的端双向路径上的PMTU。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数据报文的长度与所述第一MTU 进行对比,当所述数据报文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MTU时,将所述第一MTU作为所述第二MTU。
进一步的,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基于所述数据报文与所述第一MTU确定出第二MTU之后,分别向所述源端和所述目的端发送数据超长错误报文,所述数据超长错误报文中携带有所述第二MTU。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超长错误报文为ICMPV6数据超长错误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通过确定数据报文转发过程中双向路径各自最小的PMTU,实现了转发路径的双向检测,让传输层和应用层不再自己协商各自的MTU,极大的减轻了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工作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PMTU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台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分别与源端设备和目的端设备相连,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确定最大传输单PMTU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介质,该计算机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确定最大传输单PMTU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流程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流程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架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源端为数据报文的发起方,目的端为数据报文到达最终目的地的接收方,源端和目的端可以是类似于个人电脑、基站、路由器、核心网、手机终端等所有可进行发送或接收数据报文的网络设备,该源端和目的端可以是具有相同功能的网络设备,源端和目的端可以直接相连,即数据报文从源端不经过中间转发该数据报文的网络设备直接到达目的端,源端和目的端也可以不直接相连,即数据报文从源端经过一个或者多个中间转发该数据报文的网络设备再到达目的端,中间转发该数据报文的网络设备只负责转发该数据报文,其既不是数据报文的发起方,也不是数据报文终目的地的接收方,上述源端、目的端以及中间网络设备均可为任何类型的设备,此处不对各个网络设备的类型作具体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设定源端和目的端均为PC终端(源端和目的端也可以均为路由器),源端PC1和目的端PC2之间假设有2个转发数据报文的中间网络设备(即路由器R1、路由器R2),PC1作为数据报文的发送方,假设 PC1发送的数据报文长度为1500字节,R1接收源端发过来的数据报文的接收接口的MTU为1500字节,R1将数据报文发往目的端的发送接口的MTU为1300 字节,假设R2接收数据报文的接收接口的MTU为1400字节,R2发送数据报文的发送接口的MTU为1500字节,此处只对本方案实施例作举例说明,实际应用场景中的中间网络设备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各个中间网络设备的数据报文接收接口和发送接口的MTU由各个网络设备自身接口的属性所决定,源端发往目的端数据报文的长度、类型等是由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进行发送,此处均不作具体限定。
参考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方法的流程图之一,以下结合图1对本发明的方法步骤进行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方法包括:
步骤301、接收源端发往目的端的数据报文。
R1接收到PC1向PC2发送的数据报文,其中,R1为数据报文从PC1路由到PC2的第一跳路由,该数据报文的长度为1500字节。
步骤302、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接收接口的MTU和所述数据报文的发送接口的MTU确定出第一MTU。
其中,所述第一MTU为所述接收接口的MTU和所述发送接口的MTU中最小的MTU。
在本步骤中由于该R1从PC1接收数据报文的接收接口的MTU为1500字节, R1发送该数据报文的发送接口的MTU为1300字节,当该数据报文到达R1时, R1根据接收接口的MTU即1500字节和发送接口的MTU即1300字节,选择最小的MTU即1300字节作为第一MTU。
步骤303、基于所述数据报文与所述第一MTU确定出第二MTU,所述第二MTU为所述源端到所述目的端双向路径上的PMTU。
在本步骤中R1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长度即1500字节与该第一MTU即 1300字节进行对比,因为数据报文的长度1500字节大于该第一MTU即1300 字节,则将该第一MTU即1300字节作为该数据报文从PC1路由到PC2双向路径上的PMTU。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方法的流程图之二,除了包括如图3所示的步骤301-303外,在基于所述数据报文与所述第一MTU确定出第二MTU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304、分别向所述源端和所述目的端发送数据超长错误报文。
其中,所述数据超长错误报文中携带有所述第二MTU,所述数据超长错误报文为ICMPV6数据超长错误报文。
结合图3,在本步骤中R1在确定该数据报文从PC1路由到PC2双向路径上的MTU即1300字节之后,将源端和目的端的IP地址或者MAC地址作为目的地址构建ICMPV6数据超长错误报文以便分别向PC1和PC2发送该ICMPV6数据超长错误报文,由于该ICMPV6数据超长错误报文中携带的MTU为1300字节,指示PC1向PC2发送的1500字节的数据报文过大,以便PC1将该长度为1500字节的数据报文缩小为1300字节,并再次向PC2重新发送修改后的长度为1300 字节的数据报文,当该数据报文再次经过R1,因为该R1的数据报文接收接口的MTU为1500字节,该R1的数据报文发送接口的MTU为1300字节,该数据报文的长度为1300字节等于该R1的数据报文接收接口的MTU和该R1的数据报文发送接口的MTU中最小的MTU即1300字节,则将该长度为1300字节的数据报文按照正常路径转发到PC1到PC2的下一跳路由即R2,由于R2的数据报文接收接口的MTU为1400字节,R2的数据报文发送接口的MTU为1500字节,此时R2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长度为1300字节,该R2的数据报文接收接口的M TU为1400字节,该R2的数据报文发送接口的MTU为1500字节,该数据报文的长度1300字节小于该R2的数据报文接收接口的MTU和数据报文发送接口的 MTU中最小的MTU即1400字节,因此,该数据报文可以正常通过R2最终正确到达PC2。同样,对于PC2来说,当PC2根据接收到的该ICMPV6数据超长错误报文中携带的MTU即1300字节后,PC2后续则直接向PC1发送长度为1300字节的数据报文,不需要再重新发送数据报文进行PC2到PC1路径上PMTU的探测,此后,PC1、PC2再需要向对方发送数据报文时,都以1300字节作为各自路径上的MTU即该1300字节作为数据报文从PC1路由到PC2双向路径上的PM TU,即当以PC1作为源端,PC2作为目的端时,数据报文从PC1路由到PC2的MTU为1300字节,当以PC2作为源端,PC1作为目的端时,数据报文从PC2路由到PC1的MTU也为1300字节。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的基础上,假设R1的数据报文接收接口的MTU仍为1500字节,R1的数据报文发送接口的MTU仍为1300字节,而R2的数据报文接收接口的MTU为1280字节,R2的数据报文发送接口的MTU为1500字节,其他条件均不变的话,当长度为1300字节的数据报文按照正常路径转发该数据报文到下一跳路由即R2,由于R2的数据报文接收接口的MTU为1280字节, R2的数据报文发送接口的MTU为1500字节,此时R2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长度为1300字节,由于该R2的数据报文接收接口的MTU为1280字节,该R2的数据报文发送接口的MTU为1500字节,该数据报文的长度1300字节大于该R 2的数据报文接收接口和数据报文发送接口的MTU中最小的MTU即1280字节,因此,该数据报文无法正常通过R2正确到达PC2,此时同样需要R2分别向PC 1和PC2发送ICMPV6数据超长错误报文指示该1300字节的数据报文长度过大,此时,该ICMPV6数据超长错误报文中携带的MTU为1280字节,以便PC1将该长度为1300字节的数据报文长度缩小为1280字节,并再次向PC2重新发送修改后的长度为1280字节的数据报文,由于该数据报文再次经过R1,因为该R1 的数据报文接收接口的MTU为1500字节,该R1的数据报文发送接口的MTU为 1300字节,该数据报文的长度为1280字节小于该R1的数据报文接收接口的M TU和该R1的数据报文发送接口的MTU中最小的MTU即1300字节,则将该长度为1280字节的数据报文按照正常路径转发该数据报文到下一跳路即R2,由于R2的数据报文接收接口的MTU为1280字节,R2的数据报文发送接口的MTU为 1500字节,此时R2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长度为1280字节,该数据报文的长度1280字节等于该R2的数据报文接收接口的MTU和数据报文发送接口的MTU 中最小的MTU即1280字节,因此,该数据报文可以正常通过R2最终正确到达 PC2,同样,对于PC2来说,PC2根据接收到的该ICMPV6数据超长错误报文中携带的MTU即1280字节后,PC2后续则直接向PC1发送长度为1280字节的数据报文,此后,PC1、PC2再需要向对方发送数据报文时,都以1280字节作为各自路径上的MTU即该1280字节作为数据报文从PC1路由到PC2双向路径上的PMTU,即当以PC1作为源端,PC2作为目的端时,数据报文从PC1路由到P C2的MTU为1280字节,当以PC2作为源端,PC1作为目的端时,数据报文从P C2路由到PC1的MTU也为1280字节。
此外,对于源端与目的端路径直接相连的情形,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系统架构示意图,该系统中,中间不经过转发数据报文的网络设备,设定源端为路由器R1,目的端为路由器R 2(源端和目的端也可以均为PC终端),此处不作具体限定,R1、R2直接连接交互数据报文,R1作为数据报文的发送方,假设R1发送长度为1500字节的数据报文,由于R2与R1直接相连,R2作为数据报文的接收方,R2的数据报文接收接口的MTU为1300字节,同样,此处只对本方案实施例作举例说明,各个网络设备的数据报文接收接口的MTU和数据报文发送接口的MTU由网络设备自身接口的属性所决定,源端发往目的端数据报文的长度、类型等也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进行发送,此处均不作具体限定。
由于R1作为源端向目的端R2发送数据报文之后,R2只需要基于R1发送过来的数据报文的长度1500字节与自身的数据报文发送接口的MTU即1300字节进行对比,由于该数据报文的长度1500字节大于R2的数据报文接收接口的 MTU1300字节,则将该1300字节确定为数据报文从R1路由到R2双向路径上的 PMTU,之后,R2只需要向源端R1发送ICMPV6数据超长错误报文指示该1500 字节的数据报文长度过大,不用再向作为目的端的自身发送ICMPV6数据超长错误报文,节省流量开支,该ICMPV6数据超长错误报文中携带的MTU为1300 字节,以便R1将该长度为1500字节的数据报文长度缩小为1300字节,并再次向R2重新发送修改后的长度为1300字节的数据报文,以便R2能正常接收该数据报文并进行后续操作,后续当以R2作为源端再向目的端R1发送数据报文时,则只需要根据该PMTU直接向R1发送1300字节的数据报文便可进行两个网络设备的正常交互,不用再重新进行PMTU的确定,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是基于前述实施例中的一个特殊应用环境,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相应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如图3或图4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方法,包括:接收源端发往目的端的数据报文,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接收接口的MTU和所述数据报文的发送接口的MTU确定出第一MTU,所述第一MTU为所述接收接口的MTU和所述发送接口的MTU中最小的MTU,基于所述数据报文与所述第一MTU确定出第二MTU,所述第二MTU为所述源端到所述目的端双向路径上的PMTU,通过确定数据报文转发过程中双向路径各自最小的PMTU,实现了转发路径的双向检测,让传输层和应用层不再自己协商各自的MTU,极大的减轻了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工作量。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400,包括: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源端发往目的端的数据报文。
处理模块402,用于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接收接口的 MTU和所述数据报文的发送接口的MTU确定出第一MTU。
其中,所述第一MTU为所述接收接口的MTU和所述发送接口的MTU中最小的MTU。
该处理模块402还用于基于所述数据报文与所述第一MTU确定出第二MTU,所述第二MTU为所述源端到所述目的端双向路径上的PMTU。
进一步的,该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将所述数据报文的长度与所述第一 MTU进行对比,当所述数据报文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MTU时,将所述第一MTU 作为所述第二MTU。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400,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相应的产品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如图3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500,除了包括如图5 所示的接收模块401和处理模块402外,还包括:
发送模块403,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402基于所述数据报文与所述第一MTU 确定出第二MTU之后,分别向所述源端和所述目的端发送数据超长错误报文,所述数据超长错误报文中携带有所述第二MTU。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超长错误报文为ICMPV6数据超长错误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500,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相应的产品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如图4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的接收模块接收源端发往目的端的数据报文,处理模块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接收接口的MTU和所述数据报文的发送接口的MTU确定出第一MTU,所述第一MTU为所述接收接口的MTU和所述发送接口的MTU中最小的MTU,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数据报文与所述第一MTU确定出第二MTU,所述第二MTU为所述源端到所述目的端双向路径上的PMTU,通过确定数据报文转发过程中双向路径各自最小的 PMTU,实现了转发路径的双向检测,让传输层和应用层不再自己协商各自的MTU,极大的减轻了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工作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介质,该计算机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述图3或图4所述的确定最大传输单PMTU的方法。
此外,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源端发往目的端的数据报文;
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接收接口的MTU和所述数据报文的发送接口的MTU确定出第一MTU,所述第一MTU为所述接收接口的MTU和所述发送接口的MTU中最小的MTU;
基于所述数据报文与所述第一MTU确定出第二MTU,所述第二MTU为所述源端到所述目的端双向路径上的PMTU;
分别向所述源端和所述目的端发送数据超长错误报文,所述数据超长错误报文中携带有所述第二MTU。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数据报文与所述第一MTU确定出第二MTU,包括:将所述数据报文的长度与所述第一MTU进行对比,当所述数据报文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MTU时,将所述第一MTU作为所述第二MTU。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超长错误报文为ICMPV6数据超长错误报文。
4.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端发往目的端的数据报文;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接收接口的MTU和所述数据报文的发送接口的MTU确定出第一MTU,所述第一MTU为所述接收接口的MTU和所述发送接口的MTU中最小的MTU;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数据报文与所述第一MTU确定出第二MTU,所述第二MTU为所述源端到所述目的端双向路径上的PMTU;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基于所述数据报文与所述第一MTU确定出第二MTU之后,分别向所述源端和所述目的端发送数据超长错误报文,所述数据超长错误报文中携带有所述第二MTU。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数据报文的长度与所述第一MTU进行对比,当所述数据报文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MTU时,将所述第一MTU作为所述第二MTU。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超长错误报文为ICMPV6数据超长错误报文。
7.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台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分别与源端设备和目的端设备相连。
8.一种计算机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方法。
CN201910494979.5A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101910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4979.5A CN110191066B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4979.5A CN110191066B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1066A CN110191066A (zh) 2019-08-30
CN110191066B true CN110191066B (zh) 2022-05-20

Family

ID=67720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94979.5A Active CN110191066B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910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2866B (zh) * 2020-01-22 2023-08-0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及介质
CN112367685B (zh) * 2020-10-22 2022-07-08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NR eMBB业务传输性能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994985B (zh) * 2021-04-20 2021-08-17 广东睿江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链路检测的优化方法及其系统
CN113660167A (zh) * 2021-09-18 2021-11-1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无效报文转发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4205308B (zh) * 2021-12-13 2024-02-0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网络的mtu调整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7376272A (zh) * 2023-12-08 2024-01-09 广州通则康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长度调整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5253A (zh) * 2003-11-13 2004-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发现IPsec隧道PMTU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7571B (zh) * 2007-12-12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转发报文的方法和设备
CN101197783A (zh) * 2007-12-28 2008-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报文的方法和转换器
US7920481B2 (en) * 2008-06-23 2011-04-05 Dell Products, Lp Path 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determination
CN101635685B (zh) * 2009-08-14 2012-07-1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学习获得pmtu的方法及装置
CN102457404B (zh) * 2010-10-15 2016-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通信路径mtu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469016B (zh) * 2010-11-16 2014-11-0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反向确定路径最大传输单元的方法和装置
CA2750345C (en) * 2011-08-24 2013-06-18 Guest Tek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Ltd. Method of allocating bandwidth between zones according to user load and bandwidth management system thereof
US9413652B2 (en) * 2013-02-19 2016-08-09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th 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discovery
CN103326947B (zh) * 2013-02-22 2017-06-3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Pmtu的学习方法、数据报文的发送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3944832B (zh) * 2014-04-18 2018-05-1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mtu值的确定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0462064B2 (en) * 2014-09-26 2019-10-29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installation for network traffic along a datapath in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CN105530193B (zh) * 2014-09-30 2019-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隧道最大传输单元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CN106330706A (zh) * 2015-07-01 2017-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设备接口mru值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25629B (zh) * 2015-08-31 2021-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v6网络中数据报文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5253A (zh) * 2003-11-13 2004-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发现IPsec隧道PMTU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 algorithm and software for finding proper packet size in an IPv6 network using double connection";Delyan G.Genkov;《2011 19thTelecommunications Forum (TELFOR) Proceedings of Papers》;20120202;全文 *
"IPv6 PMTU探测技术及仿真实验";王悦悦等;《现代计算机》;20180814(第17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1066A (zh) 2019-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1066B (zh) 一种确定最大传输单元pmtu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EP3542557B1 (en) Application based intelligent edge computing in a 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 environment
US7471681B2 (en) Determining network path transmission unit
US9893984B2 (en) Path 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discovery
US9197380B2 (en) Repeater nodes in shared media networks
US811169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ifying network traffic
CN101247353B (zh) 流老化方法及网络设备
US11695858B2 (en) Packet fragmentation control
CN1938982A (zh) 通过认证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分组来防止网络攻击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128901A1 (zh) 一种转发控制方法及设备
EP2399370A2 (en) 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mtu) size discovery mechanism and method for data-link layers
US7079491B2 (en) Method and node apparatus for filtering ICMP data frame
EP419196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data messag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323310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hot reservation for in-line deployed network functions with multiple network interfaces
WO2020173424A1 (zh) 报文处理的方法和网关设备
US9548921B2 (en) Compression of routing information exchanges
CN108737413B (zh) 传输层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83559B (zh) 地址解析协议攻击的防护方法及装置
CN110881006B (zh) 发送报文的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Gupta et al. Fast interest recovery in content centric networking under lossy environment
CN112838983A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代理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6878173B (zh) 一种路由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3688508B (zh) 报文识别方法和防护设备
WO2020154872A1 (zh) 一种传输控制协议加速方法和装置
US11757784B2 (e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network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10041 nine Xing Xing Road 16, hi tech Zone, Sichuan, Chengdu

Patentee after: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41 15-24 floor, 1 1 Tianfu street, Chengdu high tech Zone,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