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85088A - 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85088A
CN110185088A CN201910474970.8A CN201910474970A CN110185088A CN 110185088 A CN110185088 A CN 110185088A CN 201910474970 A CN201910474970 A CN 201910474970A CN 110185088 A CN110185088 A CN 1101850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grade
rain
recycles
concen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49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85088B (zh
Inventor
赵春雷
王立光
崔星华
周佳峰
柴源
迟耀丹
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47497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850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85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85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850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850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2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rain-wa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52Water filt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包括:本发明提供的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雨水收集装置,其用于收集并盛装雨水;水质在线监测模块,其用于检测所述雨水收集装置中收集的雨水的水质;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采集所述水质在线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水质信息;控制模块,其接收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传输的水质信息,并根据所述水质信息计算后输出雨水再利用等级;显示模块,其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显示所述雨水再利用等级。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建筑雨水再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节能,在发达国家最初为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全面的建筑节能,就是建筑全寿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节能的总和。是指建筑在选址、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所使用的节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管道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
雨水利用是一种综合考虑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要求。可以通过建立包括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等,将雨水用作喷洒路面、灌溉绿地、景观用水、蓄水冲厕等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因此,目前雨水利用设施已经成为一些节能建筑的组成部分。
由于环境污染等原因造成雨水成分复杂,如果雨水不能合理利用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以及对一些公共设施造成损坏,这就违背了节水节能的初衷。因此,对雨水水质进行检测并划分等级,以合理规划雨水的利用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其目的是能够收集并储存雨水、对雨水的质量进行检测并且显示雨水再利用等级。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方法,根据雨水的检测指标确定雨水的再利用指数,并进一步划分雨水再利用等级,其目的是合理划分雨水再利用等级,提高雨水再利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包括:
雨水收集装置,其用于收集并盛装雨水;
水质在线监测模块,其用于检测所述雨水收集装置中收集的雨水的水质;
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采集所述水质在线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水质信息;
控制模块,其接收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传输的水质信息,并根据所述水质信息计算后输出雨水再利用等级;
显示模块,其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显示所述雨水再利用等级。
优选的是,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储水池和第二储水池;所述第一储水池和所述第二储水池之间设有格栅,所述第二储水池上设置有再利用水出口。
优选的是,还包括水位检测模块,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联,用于检测第二储水池中的水位。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储水池中设有搅拌装置。
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方法,使用所述的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水质在线监测模块检测收集的雨水中的pH、COD、BOD5、氨氮、磷酸盐及TSS;并且计算得到收集的雨水的再利用指数;
其中,所述雨水的再利用指数为:
式中,λ为经验参数,CCOD为雨水中的COD浓度,CCOD-0为设定的基准COD浓度;为雨水中的BOD5浓度,为设定的基准BOD5浓度;为雨水中的氨氮浓度,为设定的基准氨氮浓度;CP为雨水中的磷酸盐的浓度,CP-0为设定的基准磷酸盐浓度;CTSS为雨水中的TSS浓度,CTSS-0为设定的基准TSS浓度;
步骤二、根据雨水的pH和所述雨水的再利用指数确定雨水再利用等级。
优选的是,在所述步骤二中,采用模糊控制方法确定雨水的再利用等级,包括:
分别将所述雨水的再利用指数和雨水的pH,以及雨水再利用程度转换为模糊论域中的量化等级;
将所述雨水的再利用指数和雨水的pH输入模糊控制模型,雨水的再利用指数分为5个等级,雨水的pH分为5个等级;
模糊控制模型输出为雨水再利用程度,将所述雨水再利用程度分为5个等级。
优选的是,所述雨水的再利用指数的论域为{0,1},所述雨水的pH的论域为{4,8},所述雨水再利用程度的论域为{0,1},阈值为0.51。
优选的是,所述雨水的再利用指数分为5个等级,模糊集为{N,NM,M,ML,L};所述雨水的pH分为5个等级,模糊集为{L,LM,M,MH,H};所述雨水再利用程度分为5个等级,模糊集为{S,SM,M,MB,B};隶属函数均选用梯形隶属函数。
优选的是,所述模糊控制模型的控制规则为:
如果雨水的再利用指数为“L”,雨水的pH为“H”,则雨水再利用等级为“B”,即雨水的再利用等级高;
如果雨水的再利用指数为“N”,雨水的pH为“L”,则雨水再利用等级为“S”,即雨水的再利用等级低;
如果雨水再利用等级为“S”或SM”,则雨水再利用等级低;如果雨水再利用等级为“B或MB”,则雨水再利用等级高;如果雨水再利用等级为“M”,该等级为雨水再利用等级阈值,如果雨水的水质稍有变化,则会形成雨水利用等级低或高的切换。
优选的是,当雨水的再利用等级为“S”时,向所述雨水收集装置中加入PAM溶液,待反应完成后,再次获取水质参数,确定雨水的再利用等级;
其中,加入PAM溶液的质量为:
式中,V为第二储水池中的水量,CPAM为PAM溶液的浓度;CCOD为雨水中的COD浓度,CCOD-0为设定的基准COD浓度;为雨水中的BOD5浓度,为设定的基准BOD5浓度;CTSS为雨水中的TSS浓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能够收集并储存雨水、对雨水的质量进行检测并且显示雨水再利用等级。
本发明提供的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方法,根据雨水的检测指标确定雨水的再利用指数,并进一步划分雨水再利用等级,能够合理划分雨水再利用等级,提高雨水再利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雨水的再利用指数χ的隶属函数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雨水的pH的隶属函数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雨水的再利用程度LY的隶属函数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其用于收集并盛装雨水;水质在线监测模块,其用于检测所述雨水收集装置中收集的雨水的水质;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采集所述水质在线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水质信息;控制模块,其接收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传输的水质信息,并根据所述水质信息计算后输出雨水再利用等级;以及显示模块,其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显示所述雨水再利用等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储水池和第二储水池;第一储水池和第二储水池之间具有高程差,第一储水池中的雨水自流入第二储水池中,所述第一储水池和所述第二储水池之间设有细格栅,以防止大颗粒杂物进入第二储水池。第二储水池的底部为锥形,并设有排污管。所述第二储水池的侧壁上设置有再利用水出口,所述再利用水出口与第二储水池的底部之间具有一定距离。雨水中的悬浮物在第二储水池底部的锥形处沉淀后可经第二储水池的底部排污管排出,上方较清澈的雨水经再利用水出口排出后再利用。
其中,所述水质在线监测模块可采用水质在线分析仪,水质在线分析仪的探头设置在靠近再利用水出口处,用于检测待利用的雨水的水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还包括水位检测模块,其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联,用于检测第二储水池中的水位,控制模块根据水位信息可计算得到第二储水池中的水量。同时,在所述第二储水池中设有搅拌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方法,使用所述的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水质在线监测模块检测收集的雨水中的pH、COD、BOD、氨氮、磷酸盐及TSS(总固体悬浮物);并且根据检测到的COD、BOD、氨氮、磷酸盐及TSS计算得到收集的雨水的再利用指数。
其中,
式中,λ为经验参数,λ=1.12~1.15;CCOD为雨水中的COD浓度,CCOD-0为设定的基准COD浓度;为雨水中的BOD5浓度,为设定的基准BOD5浓度;为雨水中的氨氮浓度,为设定的基准氨氮浓度;CP为雨水中的磷酸盐的浓度,CP-0为设定的基准磷酸盐浓度;CTSS为雨水中的TSS浓度,CTSS-0为设定的基准TSS浓度。上述浓度单位均为mg/L。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设定CCOD-0=60mg/L,CP-0=1.5mg/L,CTSS-0=20mg/L。
步骤二、根据雨水的pH和雨水的再利用指数χ确定雨水再利用等级。之后使用人员可根据雨水再利用等级确定雨水的利用方式,以保证雨水再利用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二中,采用模糊控制方法确定雨水的再利用等级,包括:
分别将所述雨水的再利用指数和雨水的pH,以及雨水再利用程度转换为模糊论域中的量化等级;将所述雨水的再利用指数和雨水的pH输入模糊控制模型,雨水的再利用指数分为5个等级,雨水的pH分为5个等级;模糊控制模型输出为雨水再利用程度,将所述雨水再利用程度分为5个等级。
雨水的再利用指数χ和雨水的pH为输入变量,以雨水再利用程度(LY)为输出变量;如果雨水再利用程度(LY)达到或高于设定阈值,则判断雨水的再利用等级高,即雨水再利用的安全性较高,根据需要使用即可。在本实施例中,设定阈值为0.51。
雨水的再利用指数χ的论域为{0,0.4,0.54,0.63,0.72,0.8,1},雨水的pH的论域为{4,5,5.7,6.3,6.9,7.5,8},雨水再利用程度的论域为{0,0.4,0.54,0.63,0.72,0.8,1}。输入变量χ的模糊语言集为:N(小),NM(较小),M(中等),ML(较大),L(大),输入变量pH的模糊语言集为:L(小),LM(较小),M(中等),MH(较大),H(大),输出变量LY的模糊语言集为:S(低),SM(较低),M(中等),MB(较高),B(高);χ与pH的量化因子分别为αχ=1.0,αpH=1.0。χ的隶属函数采用梯形隶属函数(如图2所示),pH的隶属函数采用梯形隶属函数(如图3所示);输出变量LY的隶属函数也采用梯形隶属函数(如图4所示)。
如表1所示,给出了雨水再利用程度的模糊逻辑控制模型的模糊控制规则,即用模糊语言描述控制器输入变量(χ与pH)与输出变量(LY)之间的关系。
表1模糊控制规则
如果雨水的再利用指数为“L”,雨水的pH为“H”,则雨水再利用等级为“B”,即雨水的再利用程度高;
如果雨水的再利用指数为“N”,雨水的pH为“L”,则雨水再利用等级为“S”,即雨水的再利用程度低;
如果雨水再利用等级为“S”或SM”,则雨水再利用等级低;如果雨水再利用等级为“B或MB”,则雨水再利用等级高;如果雨水再利用等级为“M”,该等级为雨水再利用等级阈值,如果雨水的水质稍有变化,则会形成雨水利用等级低或高的切换。
如果雨水利用等级高,则表示雨水的安全性好,能应用到可以应用雨水的所有范围,例如绿化灌溉、景观用水、冲洗厕所或冲洗马路等。如果雨水利用等级低,则表示雨水的安全性较差,能应用到的范围较小,一般仅限于对水质要求较低的领域,如冲洗马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当雨水的再利用等级为“S”时,向所述第二储水池中加入絮凝剂PAM溶液,通过搅拌装置搅拌,待反应完成后,再次获取水质参数,确定雨水的再利用等级;并且显示重新确定的雨水利用等级。
其中,加入絮凝剂PAM溶液的质量为:
式中,V为第二储水池中的水量,单位L;CPAM为PAM溶液的浓度;CCOD为雨水中的COD浓度,CCOD-0为设定的基准COD浓度;为雨水中的BOD5浓度,为设定的基准BOD5浓度;CTSS为雨水中的TSS浓度。上述浓度单位均为mg/L。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将PAM溶液的浓度配置成:CPAM=800~1200mg/L。
可预先设定好CPAM并存储在控制器中,加药量由控制器计算,并在显示模块上显示絮凝剂添加量,之后由人工添加絮凝剂溶液,并控制搅拌器开启或关闭。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雨水收集装置,其用于收集并盛装雨水;
水质在线监测模块,其用于检测所述雨水收集装置中收集的雨水的水质;
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采集所述水质在线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水质信息;
控制模块,其接收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传输的水质信息,并根据所述水质信息计算后输出雨水再利用等级;
显示模块,其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显示所述雨水再利用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储水池和第二储水池;所述第一储水池和所述第二储水池之间设有格栅,所述第二储水池上设置有再利用水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位检测模块,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联,用于检测第二储水池中的水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水池中设有搅拌装置。
5.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水质在线监测模块检测收集的雨水中的pH、COD、BOD5、氨氮、磷酸盐及TSS;并且计算得到收集的雨水的再利用指数;
其中,所述雨水的再利用指数为:
式中,λ为经验参数,CCOD为雨水中的COD浓度,CCOD-0为设定的基准COD浓度;为雨水中的BOD5浓度,为设定的基准BOD5浓度;为雨水中的氨氮浓度,为设定的基准氨氮浓度;CP为雨水中的磷酸盐的浓度,CP-0为设定的基准磷酸盐浓度;CTSS为雨水中的TSS浓度,CTSS-0为设定的基准TSS浓度;
步骤二、根据雨水的pH和所述雨水的再利用指数确定雨水再利用等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采用模糊控制方法确定雨水的再利用等级,包括:
分别将所述雨水的再利用指数和雨水的pH,以及雨水再利用程度转换为模糊论域中的量化等级;
将所述雨水的再利用指数和雨水的pH输入模糊控制模型,雨水的再利用指数分为5个等级,雨水的pH分为5个等级;
模糊控制模型输出为雨水再利用程度,将所述雨水再利用程度分为5个等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的再利用指数的论域为{0,1},所述雨水的pH的论域为{4,8},所述雨水再利用程度的论域为{0,1},阈值为0.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的再利用指数分为5个等级,模糊集为{N,NM,M,ML,L};所述雨水的pH分为5个等级,模糊集为{L,LM,M,MH,H};所述雨水再利用程度分为5个等级,模糊集为{S,SM,M,MB,B};隶属函数均选用梯形隶属函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糊控制模型的控制规则为:
如果雨水的再利用指数为“L”,雨水的pH为“H”,则雨水再利用等级为“B”;
如果雨水的再利用指数为“N”,雨水的pH为“L”,则雨水再利用等级为“S”;
如果雨水再利用等级为“S”或SM”,则雨水再利用等级低;如果雨水再利用等级为“B或MB”,则雨水再利用等级高;如果雨水再利用等级为“M”,该等级为雨水再利用等级阈值,如果雨水的水质稍有变化,则会形成雨水利用等级低或高的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方法,当雨水的再利用等级为“S”时,向所述雨水收集装置中加入PAM溶液,待反应完成后,再次获取水质参数,确定雨水的再利用等级;
其中,加入PAM溶液的质量为:
式中,V为第二储水池中的水量,CPAM为PAM溶液的浓度;CCOD为雨水中的COD浓度,CCOD-0为设定的基准COD浓度;为雨水中的BOD5浓度,为设定的基准BOD5浓度;CTSS为雨水中的TSS浓度。
CN201910474970.8A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1850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4970.8A CN110185088B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4970.8A CN110185088B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85088A true CN110185088A (zh) 2019-08-30
CN110185088B CN110185088B (zh) 2020-08-21

Family

ID=67719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497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185088B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8508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0890A (zh) * 2019-11-26 2020-02-21 深圳市奥城景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节水型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及循环用水系统
CN111392906A (zh) * 2020-03-31 2020-07-10 上海沃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社区雨水回收系统
CN112709287A (zh) * 2020-12-24 2021-04-27 阳江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高层楼房建筑过程中的雨水再利用方法及系统
CN113238585A (zh) * 2021-04-23 2021-08-10 湖南省绿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智慧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46601A (ja) * 1988-03-29 1989-10-02 Toshiba Corp 雨水排水ポンプ場の制御装置
JPH07148402A (ja) * 1993-11-30 1995-06-13 Meidensha Corp 雨水滞水池洗浄制御方式
CN107587551A (zh) * 2017-10-20 2018-01-16 广州公孙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西部地区雨水收集净化装置
CN108059274A (zh) * 2017-12-20 2018-05-22 郑州源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水源节约循环利用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46601A (ja) * 1988-03-29 1989-10-02 Toshiba Corp 雨水排水ポンプ場の制御装置
JPH07148402A (ja) * 1993-11-30 1995-06-13 Meidensha Corp 雨水滞水池洗浄制御方式
CN107587551A (zh) * 2017-10-20 2018-01-16 广州公孙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西部地区雨水收集净化装置
CN108059274A (zh) * 2017-12-20 2018-05-22 郑州源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水源节约循环利用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0890A (zh) * 2019-11-26 2020-02-21 深圳市奥城景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节水型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及循环用水系统
CN111392906A (zh) * 2020-03-31 2020-07-10 上海沃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社区雨水回收系统
CN112709287A (zh) * 2020-12-24 2021-04-27 阳江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高层楼房建筑过程中的雨水再利用方法及系统
CN113238585A (zh) * 2021-04-23 2021-08-10 湖南省绿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智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85088B (zh) 2020-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85088A (zh) 一种节能建筑的雨水再利用系统及方法
US1138225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oring emission rights for point and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Wang et al. Low-carbon neighborhood planning technology and indicator system
Jing et al.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based on an integrated water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CN107622363A (zh)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估方法
CN113487174A (zh) 一种水环境承载力评估预警调控方法
CN104897870A (zh) 一种给水管网水质实时预警的水质评价方法
CN105069693A (zh) 水域健康评估方法
CN116263903A (zh) 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生活节水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
CN203924207U (zh) 一种房屋雨水收集发电及回收利用系统
CN104310608A (zh) 微增氧在线监测自控系统
CN203113425U (zh) 区域地源热泵系统源侧水·中水公共供水管网系统
O'Connor et al. Total water management: The new paradigm for urban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Li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CN102943502B (zh) 区域地源热泵系统源侧水·中水公共供水管网系统
Liu et al.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of green infrastructure layout considering carbon emission
Puleo et al. Multicriteria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n integrated urban wastewater system for energy management
Li et 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Urban Rainwater Harvesting System in Green Buildings
CN219977462U (zh) 一种用于智慧水环境平台的感知系统
Wang et al. Evaluation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n Xiong’an New Area
McCullough et al. A Comparison of the Operational Energy Demand of Both Low Pressure and Vacuum Collection Systems
江功艺 Study on Recycling and Planning of Rural Wastewater in Zhejiang, China
Kaden et al. Overall-effective measures for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the coastal area of Shandong Province, PR China
Liu et al. Design and assessment of urban drainage and water reuse system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formerly industrial areas: a case in Beijing
Kutzner et al. Sustainable and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for the coastal areas of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