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80045A - 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以及短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以及短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80045A
CN110180045A CN201910637200.0A CN201910637200A CN110180045A CN 110180045 A CN110180045 A CN 110180045A CN 201910637200 A CN201910637200 A CN 201910637200A CN 110180045 A CN110180045 A CN 110180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rt tube
liquid
peritoneal dialysis
dialyzate
pipe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372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华
武征
董向楠
赖容芳
张仲夏
武善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6372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800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80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800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chemical substances
    • A61L2/18Liquid substances or solutions comprising solids or dissolved g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14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 A61M1/28Peritoneal dialysis ; Other peritoneal treatment, e.g. oxygen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14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 A61M1/28Peritoneal dialysis ; Other peritoneal treatment, e.g. oxygenation
    • A61M1/285Catheter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14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 A61M1/28Peritoneal dialysis ; Other peritoneal treatment, e.g. oxygenation
    • A61M1/287Dialysat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14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 A61M1/28Peritoneal dialysis ; Other peritoneal treatment, e.g. oxygenation
    • A61M1/288Prim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10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10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 A61M39/16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having provision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 A61M39/18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 connection under sterile conditions, i.e. sterile dock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20Targets to be treated
    • A61L2202/24Medical instruments, e.g. endoscopes, catheters, sharp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以及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末端连接时将短管口朝上;先冲洗入液管路再引流;引流时将短管管口朝上,打开短管旋钮开关,将短管内的包含有消毒液的液体放出8—9厘米后关闭短管5—10秒后开始引流;短管与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分离时,将短管管口朝上,将短管与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分离,用滴瓶将消毒液滴满下凹的液洞,旋拧碘液微型盖与短管至完全密合;所述的短管和碘液微型盖是用透明的惰性材料制作的,优点是能够看见透析液和消毒液的颜色;本发明在腹膜透析时,可以从根本上防止腹膜炎的发生。

Description

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以及短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领域中的腹膜透析专业,特别是涉及腹膜透析中的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以及短管装置。
背景技术
在腹膜透析中,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不恰当或不正确,直接影响腹膜透析的安全性,将直接导致腹膜炎。这是腹膜透析中亟待解决而又未能彻底解决的重大难题。
现行的正在使用的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操作步骤是:
1、准备:
戴口罩并洗净双手,打开腹透液外袋,检查接口拉环、管路、绿色折头和透析液袋是否完好无损;
2、连接:
取出身上的短管,确保短管是关闭状态;
拉开新鲜腹透液接口拉环,取下短管上的碘液微型盖;
旋转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末端迅速相连,连接时将短管口朝下,避免牵拉管路;
旋拧管路连接端口与外界短管形成三重锁合,实现无菌密封通路;
3、引流:
用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将透析液袋口的绿色折头折断;
悬挂透析液袋,将引流袋放于低位;
打开短管旋钮开关开始引流;
4、冲洗:
移开入液管路的蓝夹子;使透析液流入引流袋;
慢数到5秒后再用蓝夹子夹闭引流液管路;
5、灌注:
灌注结束后关闭短管,并用另一个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
6、分离:
撕开碘液微型盖的外包装,检查帽盖内海绵是否浸润碘伏;
将短管朝下,将短管与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分离,旋拧碘液微型盖与短管至完全密合。
上述6个步骤,是现行的正在使用的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这种方法存在着较严重的缺陷。这种缺陷可以从步骤3的引流开始时刻看出:其一、刚刚开始引流,就从短管内流出大小长短不同的气泡,从流出的位置可以明确的判断出,这些气泡都是从短管端口和短管内部流出的;其二、在每一次引流时,从短管内流出的包含有碘伏溶液的液体颜色浓淡差别甚大,说明碘液微型盖的碘液量多少不等。这些气泡的图形和引流液的颜色参见图1。
这些气泡的形成原因是:
一、在步骤2的连接步骤:
旋转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末端迅速相连,连接时将短管口朝下。这种做法的缺陷是,短管管口朝下,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在与短管末端迅速相连时,管路连接端口首先接触未经消毒灭菌的环境空气(这是带有细菌的空气),这种空气进入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末端之间,(这时短管管口无论朝向什么方向,带菌空气都要进入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末端之间)。
二、在步骤3的引流步骤:
当打开短管旋钮开关开始引流时,这种进入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末端之间的空气(这是带有细菌的空气),就要从端口经三通管向低位引流袋流动,这种带有细菌的空气从端口经三通管时,就污染了三通管中通往新鲜腹透液的管路口;特别是当短管管口朝下时,这个三通口极为容易混入带菌的气泡。因为气泡在充满液体的管道里,总是向上浮动,三通口位置体积大一些,通往新鲜腹透液的管路中的 液体是不流动的,这个液体不流动的地方,就容易夹带气泡,这是第一种带菌空气接触腹透液的方式。
三、在步骤6的分离步骤:
将短管管口朝下,将短管与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分离,旋拧碘液微型盖与短管至完全密合。在短管管口朝下的前提下,当短管与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分离时,由于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是双层套管式的结构,即外层套管是套住短管外径的,内层套管是插入短管孔径内的,短管与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分离时(此时管路内充满液体),插入短管孔径的内层套管,连带套管内的液体一并带出,短管内就形成一个约2-3毫米的深洞。当旋拧碘液微型盖与短管至完全密合时,这个带有细菌的空气洞,就在短管内形成一个2-3毫米的气泡。由于短管口朝下,这个气泡就沿着短管的液体通道向短管的旋钮方向浮动,使得带菌气泡和短管内的腹透液进行搅拌混合,带菌气泡中的细菌进入短管腹透液内。这是第二种带菌空气接触腹透液的方式。
当短管与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分离时(此时管路内充满液体),如果天气气温稍高,腹透液管路较软,管路内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使得管路下部体积增大,短管口因为是位置高而形成微负压,在分离插入短管孔径的内层套管时,不但连带套管内的液体一并带出,而且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内套管处的微负压,还要从短管内多吸出一点液体,这时形成的深洞可以达到3-5毫米深;当旋拧碘液微型盖与短管至完全密合时,可以形成约5毫米长的气泡。这是第三种带菌空气接触腹透液的方式。
当短管与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分离时(此时管路内充满液体),由于短管口朝下,如果操作人员的手发生轻微抖动时,极为容易把短管内的液体弹出,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发生抖动,这种自己都察觉不到的抖动,将在短管中形成更大的带菌气泡,一般大于5毫米。这是第四种带菌空气接触腹透液的方式。
当带菌气泡进入短管时,短管的管口朝下,短管的旋钮位置高于管口位置,带菌气泡在短管内形成一个水平仪状态的悬浮气泡,这个悬浮气泡在短管内缓慢漂移,在漂移的同时,把带菌气泡内的各种悬浮在气体的杂质(包括细菌),都通过气液界面传递到短管的腹透液中;由于短管内有一个气泡,甚至两个或三个气泡,短管内的腹透液被气泡分成两段,甚至三段或四段。这种气泡的最大的危害在于:气泡到碘液微型盖之间的液体,是浸染了碘伏溶液的,这种含有碘伏的黄色溶液能够消毒杀菌,细菌无法在这种溶液中生存;气泡到短管旋钮之间的液体,因为有气泡的阻挡,碘液微型盖的碘伏溶液不能浸染这部分腹透液,这部分腹透液始终都是无色的,细菌能够在这种没有碘伏溶液的腹透液中生存繁衍,这就是细菌如何进入短管,如何躲过碘伏溶液消毒灭菌的原因。一般情况下短管内只有一个气泡(大小不等),当有多个气泡时,是因为碘液微型盖的海绵体内也含有许多小气泡,当这些小气泡被盖到短管上以后,在短管内逐渐形成几个稍大点的小气泡,这种气泡虽然是无菌的,但是这种气泡同样阻挡碘伏溶液向短管的旋钮方向浸染和扩散。
细菌进入短管并进行繁衍,当下一个更换腹透液的周期到来时,在完成了准备和连接步骤后,首先就是引流,患者腹部约2200毫升腹透液,从约0.5毫升体积的短管内流出,尽管腹透液是短管体积的4000多倍,如果细菌在短管内以悬浮状态存在时,这些腹透液足以把短管冲洗的非常干净。但是,细菌也和细胞一样,有一个生理特性就是极易粘附在容器的底部进行繁衍,一旦粘附,就不容易洗脱,只有当反方向的水流或者反复冲洗才能洗脱,这就是短管内的细菌能够有机会随着新鲜腹透液进入腹膜的原因。特别是短管的旋钮端,这个位置的软胶管内部吸附有一层不透明的粘附物,这些吸附物更是细菌理想的繁衍场合。
现行的正在使用的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还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陷:在步骤6,旋拧碘液微型盖与短管至完全密合。这种做法的目的是利用碘液微型盖的碘伏对短管内的溶液进行消毒灭菌。由于碘伏是一种有色溶液,碘伏颜色的深浅直接表达了碘伏溶液的浓度,短管内的气泡,原本更是极为容易被人们看到,但是现行的正在使用的短管,恰是使用不透明的塑料制品制作的,因此操作人员“旋拧碘液微型盖与短管至完全密合”之后,既看不见碘伏颜色的深浅,也看不见短管内气泡的大小和多少,这就是腹膜透析经常发生腹膜炎,人们却没有发现这些严重缺陷的原因。也就是说,步骤6是在盲区内进行,既没法检查操作的效果,也无法按标准验收。只有当短管内的液体排出时,才能发现既有大小不等的气泡,也有碘伏颜色的浓淡,浓的颜色成为黄褐色,淡的颜色近似无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揭示了现行技术的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并提供一种短管装置,严防发生腹膜炎。
所述的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
戴口罩并洗净双手,打开腹透液外袋,检查接口拉环、管路、绿色折头和透析液袋是否完好无损;
其特征在于:
2、连接:
旋转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末端迅速相连,连接时将短管口朝上;
3、冲洗:
用新鲜腹透液冲洗入液管路后,用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
4、引流:
将短管管口朝上,打开短管旋钮开关,将短管内的包含有消毒液的液体放出8—9厘米后关闭短管5—10秒,然后开始引流;
5、灌注:
打开入液管路的蓝夹子进行灌注新鲜腹透液;
6、分离:
撕开碘液微型盖的外包装,将短管管口朝上,将短管与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分离,短管端口出现一个下凹的液洞,用消毒液滴满下凹的液洞,旋拧碘液微型盖与短管至完全密合。
所述的步骤2,优选为:
取出身上的短管,用两个蓝夹子分别夹住透析液的入液管路和引流管路;
拉开新鲜腹透液接口拉环,取下短管上的碘液微型盖;
旋转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末端迅速相连,连接时将短管口朝上。
所述的步骤3,优选为:
悬挂透析液袋,将引流袋放于低位;
将透析液袋口的绿色折头折断,打开入液管路的蓝夹子和引流管路的蓝夹子,用新鲜腹透液冲洗入液管路,入液管路充满新鲜腹透液时,用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
所述的步骤4,优选为:
将短管管口朝上,打开短管旋钮开关,将短管内的包含有消毒液的液体放出8—9厘米后关闭短管5—10秒,然后开始引流,同时打开新鲜透析液入液管路的蓝夹子,把入液管路的液体向低位引流袋排液1-2秒后,再用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此时入液管路、低位引流管路和短管排液管路实现了无菌密封通路;引流结束后,用蓝夹子夹住低位引流袋管路。
步骤6所述的撕开碘液微型盖的外包装,向盖内滴加消毒液3-5滴,以确保盖内海绵体无气泡;
步骤6所述的消毒液指的是含有碘的溶液;
步骤6所述的滴加消毒液指的是用注射器或滴管滴加;
所述的含有碘的溶液指的是碘伏。
步骤2所述的短管,指的是用透明的惰性材料制作的短管。
步骤6所述的碘液微型盖是用透明的惰性材料制作的。
所述的透明的惰性材料指的是与透析液和消毒液不产生化学反应的能够看见透析液和消毒液颜色的材料。
所述的用透明的惰性材料制作的短管,指的是包括含有部分透明的惰性材料制作的短管,从这部分透明材料可以看到透析液和消毒液的颜色。
所述的部分透明材料,指的是接在现有短管上新加的透明管件,专门用于观察短管内透析液和消毒液颜色的部件。
发明详述: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腹膜透析的时候,严防发生腹膜炎,而腹膜炎的发生又是外界细菌进入腹膜造成的。因此,本发明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以及短管装置,所有的特征都体现在防菌和消毒灭菌的操作上。
由于腹膜透析是在常温常压的空间进行的,细菌也主要是来自这个空间,空间的气体都是没有严格消毒灭菌的气体。在空气中,既含有随重力向地面下沉的降尘,又含有不随重力下沉的飘尘,这些都是含有细菌的微粒,因此短管管口无论朝向哪个方法,都要和空气中的细菌接触。当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和短管末端迅速相连时,这两个端口都要接触空气,也就是说都要接触细菌;当短管与碘液微型盖连接时,这两个端口也同样接触空气中的细菌。这就是腹透液系统与外界带菌空气接触的两个时间点和每个时间点的两个接触面。因此端口接触空气,也就是接触细菌,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现代医学最有特效的方法不是回避细菌,而是消毒灭菌,使细菌无害化,即:只要带菌气体污染过的表面,立即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灭菌,把细菌污染无害化。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腹膜透析时感染腹膜炎的隐患。为此,本发明的特征体现在防菌和消毒灭菌的操作上。
各个步骤详述如下。
步骤1、准备:内容和现有技术是相同的。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步骤2、连接:
取出身上的短管,确保短管是关闭状态;
用两个蓝夹子分别夹住透析液的入液管路和引流管路,蓝夹子的位置尽量靠近两条管路的连接点。这样做可以严防外界气体进入这两条管路;
拉开新鲜腹透液接口拉环,取下短管上的碘液微型盖;
旋转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末端迅速相连,连接时将短管口朝上;只有管口朝上,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的含菌气体才不会进入短管内部,更加重要的是为引流做了最优选的引流方法,即引流时严防带菌气泡在三丫口位置停留;
旋拧管路连接端口与外界短管形成三重锁合;此时,在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末端之间,包含有一个外界进入的含有细菌的气泡。
步骤3、冲洗:
悬挂透析液袋,将引流袋放于低位;
将透析液袋口的绿色折头折断,打开入液管路的蓝夹子和引流管路的蓝夹子,用新鲜腹透液冲洗入液管路后,入液管路充满新鲜腹透液时,用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
步骤4、引流:
将短管管口朝上,打开短管旋钮开关,将短管内的包含有消毒液的液体放出8—9厘米后关闭短管5—10秒。此时的情景如图2中的①的箭头所示的情况,在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末端之间,包含有一个外界进入的含有细菌的气泡,这个气泡被管口朝上的短管内的含有碘伏溶液的液柱向上推动,当含菌气泡快速推过图2的②箭头所指的三丫口(离短管出口约8-9厘米)之后,关闭短管5—10秒,这是为了让短管内流出的含有碘伏的溶液,对刚刚被含菌气泡污染的入液管路的三丫口位置进行消毒灭菌。这种碘伏溶液有极强的消毒灭菌功效。
关闭短管5—10秒后开始引流,同时打开新鲜透析液入液管路的蓝夹子,把入液管路的液体向低位引流袋排液1-2秒。这是为了把入液管路的三丫口位置进行消毒灭菌后的含有碘伏的液体排到引流袋去后,再用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此时入液管路、低位引流管路和短管排液管路实现了无菌密封通路。
引流结束后,用蓝夹子夹住低位引流袋管路。
步骤5、灌注:
打开入液管路的蓝夹子进行灌注新鲜腹透液;
灌注结束后关闭短管,并用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
步骤6、分离:
撕开碘液微型盖的外包装,检查帽盖内海绵是否浸润碘伏,用滴瓶滴入3-5滴消毒液,以确保盖内海绵体无气泡。
将短管管口朝上,将短管与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分离,短管端口出现一个下凹的液洞,用滴瓶将消毒液滴满下凹的液洞。为了防止滴液时产生气泡,可以使滴管口沿着短管管口的边沿缓慢流入下凹的液洞。旋拧碘液微型盖与短管至完全密合。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短管内形成的下凹的液洞是形成气泡的原因,在本发明中,由于保持短管管口朝上,这个下凹的液洞口也朝上,这个洞口正好用于滴入消毒剂,也就是滴入碘伏溶液。由于这个洞口截面积很小,接触空气的面也小,滴入两滴消毒剂,就把空气接触面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碘伏消毒剂,其消毒灭菌效果极佳。这是本发明特征性的创新点。
步骤6所述的消毒液指的是含有碘的溶液。
所述的含有碘的溶液指的是碘伏。
步骤2、步骤4、步骤6所述的短管管口朝上,指的是短管管口的水平高度高于短管旋钮开关的水平高度。
步骤2所述的短管,指的是用透明的惰性材料制作的短管;所述的碘液微型盖也是用透明的惰性材料制作的。
所述的透明的惰性材料指的是与透析液和消毒液不产生化学反应的能够看见透析液和消毒液颜色的材料。
所述的短管,指的是包括含有部分透明的惰性材料制作的短管,从这部分透明材料可以看到透析液和消毒液的颜色。
所述的部分透明材料,指的是接在现行短管上的新加的透明管件,专门用于观察短管内透析液和消毒液颜色的部件。
由于碘伏是一种有色溶液,碘伏颜色的深浅直接表达了碘伏溶液的浓度,短管内的气泡,原本极为容易被人们看到,但是现行的正在使用的短管恰是使用不透明的塑料制品制作的,因此操作人员“旋拧碘液微型盖与短管至完全密合”之后,既看不见碘伏颜色的深浅,也看不见短管内气泡的大小和多少,这就是腹膜透析经常发生腹膜炎,人们却没有发现这些严重缺陷的原因。也就是说,步骤6是在盲区内进行,既没法检查操作的效果,也无验收标准。本发明使用透明材料制作短管,或者使用部分透明材料制作短管,或者使用外接透明管件,实现专门用于观察短管内透析液和消毒液颜色的目的。短管内如果含有气泡,也能直观地看到,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带菌气泡的隐患和碘伏浓度低的隐患。这又是本发明一个特征性的创新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从日常实践和模拟实验两个方面,证实了腹透液接触带菌空气的事实,揭示了腹膜透析时发生腹膜炎的根本原因和细菌感染的途径;
2、本发明紧紧抓住细菌污染透析液的两个时间点和每个时间点的两个污染面,以最快的速度对污染面进行严格消毒灭菌,这是根除腹膜炎最有效的关键措施;
3、本发明易于实施,消毒灭菌高效直观安全可靠;
4、本发明采用透明材料制作短管,解决了腹透操作消毒灭菌效果的检查验收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不同次引流时短管内流出气泡的实况照片。
图2是三丫口消毒情况的实况照片。
图2中,箭头①是将短管内的包含有消毒液的液体放出8—9厘米的实况照片;
箭头②是让短管内流出的含有消毒液的溶液,对刚刚被含菌气泡污染的入液管路的三丫口位置进行消毒灭菌的实况照片。
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真实的实况操作,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和创新点。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应理解为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
实施例1 寻找显示现有技术中进入短管内的带菌气泡
在现有技术中,当腹膜透析患者在引流透析液的时候,在流出的引流液的前20cm范围内,刚刚开始引流,就从短管内流出大小长短不同的气泡,从流出的位置可以明确的判断出,这些气泡都是从短管端口和短管内部流出的;在每一次引流时,从短管内流出的包含有碘伏溶液的液体颜色浓淡差别甚大,说明碘液微型盖的碘液量多少不等;这些气泡的图形和引流液的颜色参见图1。
本实施例1就是通过实验,证实从短管内流出大小长短不同的气泡就是外界的含有细菌的空气。
1、准备一只短管(短管上带有16公分透明乳胶管)、三只蓝夹子,一袋腹透患者废弃的腹透液。在短管旋钮外约3--5cm处用蓝夹子夹住,短管旋钮始终打开不使用;废弃的腹透液有两条管路,一条是原先的入液管路,另一条是引流管路,用两个蓝夹子分别夹住两条管路,并把装有废弃腹透液的液袋放于高位。
2、连接:
拉开废弃腹透液接口拉环胶套,旋转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末端迅速相连,连接时将短管口朝下。
3、引流:
打开引流管路蓝夹子;打开短管透明乳胶管的蓝夹子,高位的废弃透析液袋的引流液将从短管的透明乳胶管内流出,流出的液体排入下水道;
仔细观察整个流出管路中,确定管路没有任何气泡时,夹住短管透明乳胶管的蓝夹子;
夹住引流液管路(向短管供液的管路)的蓝夹子。
4、分离:
撕开碘液微型盖的外包装,检查帽盖内海绵是否浸润碘伏;
将短管管口朝下,将短管与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分离,旋拧碘液微型盖与短管至完全密合。
5、震荡短管,赶出短管内的气泡。
在现有技术中,短管盖上碘液微型盖以后,我们看不见短管内的气泡。本实施例短管的旋钮开关打开不再使用,在短管旋钮开关之后约5cm处,这里的乳胶管是透明的,用蓝夹子夹住代替旋钮开关,等同于短管的旋钮开关退后了5cm。这时短管端口处朝下,短管旋钮处朝上,用手指轻轻弹短管,从短管的乳胶管内缓慢的浮出一个气泡!这就是本实施例证实的,外界带菌气泡进入短管的事实,也是现有技术的固有缺陷。
特别说明一点,在乳胶管中的气泡,把乳胶管内的液体分成了两部分,一是气泡到碘液微型盖之间的含有碘液的液体;二是气泡到蓝夹子之间的不含碘液的液体,这两种液体可以在乳胶管内共存很长时间。在本发明图2的箭头①处就显示了这种现象。
实施例2 本发明所述的日常更换腹透液的操作步骤
1、准备:
戴口罩并洗净双手,打开腹透液外袋,检查接口拉环、管路、绿色折头和透析液袋是否完好无损,准备好两只蓝夹子和一只碘液微型盖,一只装有消毒液(碘伏)的滴瓶。
2、连接:
取出身上的短管,确保短管是关闭状态;
用两个蓝夹子分别夹住透析液的入液管路和引流管路;
拉开新鲜腹透液接口拉环,取下短管上的碘液微型盖;
旋转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末端迅速相连,连接时将短管口朝上,避免牵拉管路;
旋拧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形成三重锁合。
3、冲洗:
悬挂透析液袋,将引流袋放于低位;
将透析液袋口的绿色折头折断,打开入液管路的蓝夹子和引流管路的蓝夹子,用新鲜腹透液冲洗入液管路后,入液管路充满新鲜腹透液时,用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
4、引流:
将短管管口朝上,打开短管旋钮开关,将短管内的包含有消毒液的液体放出8—9厘米后关闭短管5—10秒。此时的情景如图2中的①的箭头所示的情况,在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末端之间,包含有一个外界进入的含有细菌的气泡,这个气泡被管口朝上的短管内的含有碘伏溶液的液柱向上推动,当含菌气泡快速推过图2的②箭头所指的三丫口之后(离短管出口约8-9厘米),关闭短管5—10秒。这是为了让短管内流出的含有碘伏的溶液,对刚刚被含菌气泡污染的入液管路的三丫口位置进行消毒灭菌。这种碘伏溶液有极强的消毒灭菌功效。
关闭短管5—10秒钟后开始引流,同时打开新鲜透析液入液管路的蓝夹子,把入液管路内扩散有碘伏的液体,向低位引流袋排液1-2秒后,再用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此时入液管路、低位引流管路和短管排液管路实现了无菌密封通路,由于低位引流袋中的气泡,包含有带菌的空气,引流时,特别要防止引流袋的气泡沿着管道向上浮动!
引流结束后,用蓝夹子夹住低位引流袋管路。
5、灌注:
打开入液管路的蓝夹子进行灌注新鲜腹透液;
灌注结束后关闭短管,并用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
6、分离:
撕开碘液微型盖的外包装,(检查帽盖内海绵是否浸润碘伏),用滴瓶滴入3-5滴消毒液,确保盖内海绵体无气泡;
将短管管口朝上,将短管与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分离,短管端口出现一个下凹的液洞,用滴瓶将消毒液滴满下凹的液洞,旋拧碘液微型盖与短管至完全密合。
本实施例使用的消毒液,包括含有碘的溶液;
含有碘的溶液优选使用碘伏;
通过本实施例可以看出,在现有技术中,短管中夹带含菌气泡的液洞,在本发明中,由于短管管口朝上,这个液洞成为滴放消毒液的容器,既驱赶了气泡,又对这个接触了空气的带菌污染面进行了及时的消毒灭菌。
在本实施例中的短管,如果使用透明材料制作,步骤6的旋拧碘液微型盖与短管至完全密合之后,可以看到短管内碘伏溶液的扩散情况和有无气泡的情况,也可以看到短管内扩散后碘伏溶液颜色的深浅程度。
实施例3 外界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更换腹透液的操作步骤
在更换腹透液的时候,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和分离,因为只有两个时刻是接触含菌空气的时刻,每个时刻只有两个端口接触外界带菌空气,只要对这两个接触带菌空气的接触面做好严密的消毒灭菌操作,外界细菌就无法进入和污染腹透液系统。
本实施例是在外界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进行更换腹透液,例如车站内、汽车火车飞机内、野外工地等场合。现有技术是严格禁止在这些地方更换腹透液的。由于本发明能够在更换腹透液时对两个接触带菌空气的接触面做好严密的防范,外界细菌无法进入和污染腹透液系统,因此,本发明可以在这些场合进行更换腹透液。
1、准备:
戴口罩并洗净双手,打开腹透液外袋,检查接口拉环、管路、绿色折头和透析液袋是否完好无损,准备好两只蓝夹子和一只碘液微型盖,一只装有消毒液(优选碘伏)的滴瓶;
特别要准备一只5毫升带针头的注射器,并准备几只消毒棉签。
用两个蓝夹子分别夹住透析液的入液管路和引流管路;
用消毒棉签蘸消毒液擦洗腹透液连接端口的橡胶拉环,对拉环外表面进行消毒灭菌;用5毫升注射器抽吸3毫升消毒液,优选碘伏,把注射器针头插入腹透液连接端口的橡胶拉环内,一定要针头朝下,先抽取端口内的气体约0.2毫升,把端口内抽成微负压,然后向端口内注射消毒液,优选碘伏溶液,注射的碘伏溶液只要浸没端口的内套管即可。
如果没有注射器,可以使用滴管直接向腹透液连接端口滴加碘伏溶液,直至碘伏溶液浸没连接端口的内套管管口。
2、连接:
取出身上的短管,确保短管是关闭状态;
拉开新鲜腹透液接口拉环,取下短管上的碘液微型盖;
旋转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末端迅速相连,连接时应将腹透液连接端口和短管口都朝上,使得两个都盛满碘伏的端口迅速相连,由于碘伏溶液的张力较大,两个向上的端口转入水平对接时,碘伏溶液不会外流。这样对接两个端口,外界的带菌空气无法进入腹透液管路系统(接口都被碘伏密封);
旋拧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形成三重锁合。
3、冲洗:
悬挂透析液袋,将引流袋放于低位;
将透析液袋口的绿色折头折断,打开入液管路的蓝夹子和引流管路的蓝夹子,用新鲜腹透液冲洗入液管路后,用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此时入液管路充满新鲜腹透液)。
4、引流:
将短管管口朝上,打开短管旋钮开关,将短管内的包含有消毒液的液体放出8—9厘米后关闭短管5—10秒钟,然后开始引流,同时打开新鲜透析液入液管路的蓝夹子,把入液管路内扩散有碘伏的液体,向低位引流袋排液1-2秒后,再用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此时入液管路、低位引流管路和短管排液管路是在无菌条件下连通,引流结束后,用蓝夹子夹住低位引流袋管路。
5、灌注:
打开入液管路的蓝夹子进行灌注新鲜腹透液;
灌注结束后关闭短管,并用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
6、分离:
撕开碘液微型盖的外包装,(检查帽盖内海绵是否浸润碘伏),用滴瓶滴入3-5滴消毒液,确保盖内海绵体无气泡;
将短管管口朝上,将短管与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分离,短管端口出现一个下凹的液洞,为了增加液洞的深度,可以人为地弹出1-2滴腹透液之后,再用滴瓶将消毒液滴满下凹的液洞,直到消毒液面凸出一个半球型的半球面(消毒液比日常多1-2滴),旋拧碘液微型盖与短管至完全密合。
从本实施例可见,更换腹透液时对两个接触带菌空气的接触面做好严密的防范,外界细菌就无法进入和污染腹透液系统,因此,本发明可以在更多的场合进行更换腹透液。
在本实施例中的短管,如果使用透明材料制作,步骤6的旋拧碘液微型盖与短管至完全密合之后,可以看到短管内碘伏溶液的扩散情况和有无气泡的情况,也可以看到短管内扩散后碘伏溶液颜色的深浅程度。

Claims (6)

1.一种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
戴口罩并洗净双手,打开腹透液外袋,检查接口拉环、管路、绿色折头和透析液袋是否完好无损;
其特征在于:
步骤2、连接:
旋转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末端迅速相连,连接时将短管口朝上;
步骤3、冲洗:
用新鲜腹透液冲洗入液管路后,用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
步骤4、引流:
将短管管口朝上,打开短管旋钮开关,将短管内的包含有消毒液的液体放出8—9厘米后关闭短管5—10秒,然后开始引流;
步骤5、灌注:
打开入液管路的蓝夹子灌注新鲜腹透液;
步骤6、分离:
撕开碘液微型盖的外包装,将短管管口朝上,将短管与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分离,短管端口出现一个下凹的液洞,用消毒液滴满下凹的液洞,旋拧碘液微型盖与短管至完全密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优选为:
取出身上的短管,用两个蓝夹子分别夹住透析液的入液管路和引流管路;
拉开新鲜腹透液接口拉环,取下短管上的碘液微型盖;
旋转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末端迅速相连,连接时将短管口朝上;
步骤3优选为:
悬挂透析液袋,将引流袋放于低位;
将透析液袋口的绿色折头折断,打开入液管路的蓝夹子和引流管路的蓝夹子,用新鲜腹透液冲洗入液管路,入液管路充满新鲜腹透液时,用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
步骤4优选为:
将短管管口朝上,打开短管旋钮开关,将短管内的包含有消毒液的液体放出8—9厘米后关闭短管5—10秒,然后开始引流,同时打开新鲜透析液入液管路的蓝夹子,把入液管路的液体向低位引流袋排液1-2秒后,再用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此时入液管路、低位引流管路和短管排液管路实现了无菌密封通路;引流结束后,用蓝夹子夹住低位引流袋管路;
步骤6所述的撕开碘液微型盖的外包装,向盖内滴加消毒液3-5滴;
步骤6所述的消毒液指的是含有碘的溶液;
步骤6所述的滴加消毒液指的是用注射器或滴管滴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所述的短管是用透明的惰性材料制作的短管;
步骤6所述的碘液微型盖是用透明的惰性材料制作的碘液微型盖;
所述的透明的惰性材料指的是与透析液和消毒液不产生化学反应的能够看见透析液和消毒液颜色的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6所述的含有碘的溶液指的是碘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用透明的惰性材料制作的短管指的是包括含有部分透明的惰性材料制作的短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部分透明的惰性材料,指的是接在现有短管上新加的透明管件,用于观察短管内透析液或消毒液颜色的。
CN201910637200.0A 2019-07-15 2019-07-15 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以及短管装置 Pending CN1101800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7200.0A CN110180045A (zh) 2019-07-15 2019-07-15 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以及短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7200.0A CN110180045A (zh) 2019-07-15 2019-07-15 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以及短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80045A true CN110180045A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25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37200.0A Pending CN110180045A (zh) 2019-07-15 2019-07-15 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以及短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800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01059A (zh) * 2020-06-24 2020-09-2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气体消毒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3003A (en) * 1989-04-18 1991-10-01 Dadson Joseph 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itoneal dialysis using a "Y" tubing set
CN101927039A (zh) * 2009-06-18 2010-12-29 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透析输/排液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US20140276373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Baxter Healthcare S.A.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itoneal dialysis exchanges having reusable energizing unit
CN204233512U (zh) * 2014-11-20 2015-04-01 谢丽娟 一种新型的腹膜透析液装置
CN104666080A (zh) * 2015-03-11 2015-06-03 北京奥星医药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密闭式腹膜透析液双袋系统
CN206979783U (zh) * 2017-01-25 2018-02-09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带有连接头保护结构的腹膜透析装置
CN208355838U (zh) * 2017-09-22 2019-01-1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 一种新生儿腹膜透析管路装置
CN109758632A (zh) * 2011-06-24 2019-05-17 R·W·C·老 多容器系统及其用途
CN109771723A (zh) * 2019-02-25 2019-05-21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单手腹膜透析换液辅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3003A (en) * 1989-04-18 1991-10-01 Dadson Joseph 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itoneal dialysis using a "Y" tubing set
CN101927039A (zh) * 2009-06-18 2010-12-29 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透析输/排液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9758632A (zh) * 2011-06-24 2019-05-17 R·W·C·老 多容器系统及其用途
US20140276373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Baxter Healthcare S.A.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itoneal dialysis exchanges having reusable energizing unit
CN109172900A (zh) * 2013-03-14 2019-01-11 贝克斯特国际公司 具有可再用供能单元的用于腹膜透析交换的系统和方法
CN204233512U (zh) * 2014-11-20 2015-04-01 谢丽娟 一种新型的腹膜透析液装置
CN104666080A (zh) * 2015-03-11 2015-06-03 北京奥星医药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密闭式腹膜透析液双袋系统
CN206979783U (zh) * 2017-01-25 2018-02-09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带有连接头保护结构的腹膜透析装置
CN208355838U (zh) * 2017-09-22 2019-01-1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 一种新生儿腹膜透析管路装置
CN109771723A (zh) * 2019-02-25 2019-05-21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单手腹膜透析换液辅助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艳: "腹膜透析液外袋的使用在降低腹透感染性并发症中的重要作用", 《云南医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01059A (zh) * 2020-06-24 2020-09-2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气体消毒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77420B2 (ja) 血液サンプル最適化システム及び血液隔離装置
CA2122591C (en) System for accommodating withdrawal of liquid from a bulk supply
JP4819034B2 (ja) 流体のサンプリング及び試験のための閉鎖系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1534949B (zh) 获取样本的等分试样的瓶体与设备
US3982538A (en) Safety valve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liquid contamination
DE69819896D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sterilisation von medizinischen geräten
WO2011012020A1 (zh) 改进型多功能标本盒
JP2020513906A (ja) 血液サンプル最適化システム及び血液汚染物質隔離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WO2004056408A3 (en) Device for withdrawing body fluids
WO2017118281A1 (zh) 一种输液连接器及设有该输液连接器的输液管路和输液器
NO155591B (no) Sleidventil-kobling-sammenstilling.
CN110180045A (zh) 双联双袋系统透析液袋与短管的连接方法以及短管装置
EP0412134A1 (en) LOCKING AND OPENING ARRANGEMENT.
CN103037935A (zh) 对柔性袋中容纳的液体进行取样的装置
JP2006329728A (ja) 検体採取液容器
US10967113B2 (en) Dialysate-extracting apparatus
CN206177638U (zh) 医学检验取样装置
CN106239568B (zh) 生物安全型禽负压隔离器
US20190290837A1 (en) Device for Thorough Delivery of Intravenous Medicine
US5538638A (en) Method of testing IV admixtures for contaminants
CN2867331Y (zh) 一次性粪便检测容器
CN211155936U (zh) 冲洗吸引分离的手术通道装置
CN207591022U (zh) 一种负压湿度检查装置
US20210001030A1 (en) Peritoneal dialysis machine
CN209751096U (zh) 新型卫生尿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