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6667B - 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6667B
CN110176667B CN201910411140.0A CN201910411140A CN110176667B CN 110176667 B CN110176667 B CN 110176667B CN 201910411140 A CN201910411140 A CN 201910411140A CN 110176667 B CN110176667 B CN 1101766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patch
control switch
dipole antenna
electric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111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76667A (zh
Inventor
葛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t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Zhongtian Broadb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da Weitong Technology Co ltd
Zhongtian Broadb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da Weitong Technology Co ltd, Zhongtian Broadb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da We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111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766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76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6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76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66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24Polarising devices; Polarisation filters 
    • H01Q15/242Polarisation converter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包括介质基板,形成于介质基板上的交叉偶极天线、连接结构、磁电偶极子天线以及馈电结构;连接结构连接交叉偶极天线与馈电结构,连接结构用于切换交叉偶极天线的极化方向;磁电偶极子天线与交叉偶极天线间隔设置并受交叉偶极天线激励,磁电偶极子天线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通过控制连接结构来改变交叉偶极天线表面的电流分布,并利用交叉偶极天线作为馈源激励磁电偶极子天线,使天线的极化状态可在左旋圆极化、右旋圆极化、水平线极化、垂直线极化之间切换,实现了一种四种极化状态可调的天线,该天线结构简单、增益高以及辐射方向图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天线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愈发重要。近些年来,极化可调天线由于其能够消除极化失配,提高通信系统稳定度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现有的极化可调天线大多数都是基于微带贴片天线和缝隙天线设计的,然而这两种天线的阻抗带宽和轴比带宽都很窄,无法满足当今无线通信系统宽带的要求,同时这两种天线的增益也不够高,无法满足电磁信号远距离传输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有效带宽过窄、增益不高而无法满足通信系统的要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所述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包括:
介质基板,形成于所述介质基板上的交叉偶极天线、连接结构、磁电偶极子天线以及馈电结构;
所述连接结构连接所述交叉偶极天线与所述馈电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切换所述交叉偶极天线的极化方向;
所述磁电偶极子天线与所述交叉偶极天线间隔设置并受所述交叉偶极天线激励,所述磁电偶极子天线接地。
可选地,所述介质基板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中心位置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中心位置的两个连接单元;
所述交叉偶极天线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两对矩形辐射贴片,四个所述矩形辐射贴片呈十字型排布在所述连接单元的外周边;
两个所述连接单元分别将所述两对矩形辐射贴片连接于所述馈电结构。
可选地,所述磁电偶极子天线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四个辐射贴片和设置于与所述第二表面同侧的四个金属柱,所述四个金属柱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四个辐射贴片连接以支撑所述介质基板,所述四个金属柱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四个辐射贴片围绕着所述连接单元对称排布。
可选地,每个所述连接单元各自包括连接所述馈电结构的中心贴片、第一圆弧贴片、第二圆弧贴片、第一电控开关、第二电控开关以及第三电控开关;
所述第三电控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圆弧贴片和所述第二圆弧贴片以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开环结构,所述开环结构间隔环设于所述中心贴片周围,所述开环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矩形辐射贴片;
所述第一电控开关和所述第二电控开关设置于所述开环结构与所述中心贴片所形成的间隙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表面的开环结构的两端分别延伸形成两个矩形连接部;
所述介质基板中设置有两排金属化通孔,两排金属化通孔分别连接所述两个矩形连接部分与所述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两个矩形辐射贴片。
可选地,所述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介质基板第一表面的多个直流馈线和分别设于所述两个连接单元中的两组贴片电感,每组贴片电感均包括三个贴片电感;
在每一个所述连接单元中,所述三个贴片电感将所述中心贴片、第一圆弧贴片以及第二圆弧贴片分别连接到对应的直流馈线。
可选地,所述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还包括直流电源和直流导线;
所述四个金属柱内均设置有贯穿所述金属柱和介质基板的通孔,所述通孔中放置所述直流导线,所述直流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直流馈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
可选地,所述介质基板内设置有金属化过孔,所述介质基板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金属贴片,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贴片电感经过依次连接的金属贴片、所述金属化过孔与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直流馈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馈电结构为同轴传输线,所述同轴传输线的内导体连接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连接单元,所述同轴传输线的外导体连接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连接单元。
可选地,所述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还包括接地结构,所述接地结构为一具有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盒状结构包括一个底板和四个侧板,所述磁电偶极子天线与所述底板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通过控制连接结构来改变交叉偶极天线表面的电流分布,并利用交叉偶极天线作为馈源激励磁电偶极子天线,使天线的极化状态可在左旋圆极化、右旋圆极化、水平线极化、垂直线极化之间切换,实现了一种四种极化状态可调的天线,该天线结构简单、增益高以及辐射方向图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的透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的介质基板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的介质基板第二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的金属化通孔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具有盒状接地结构的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的回波损耗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的在左旋圆极化状态下的轴比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在左旋圆极化状态下的增益图;
图12为本发明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的在水平线极化状态下的增益图;
图13为本发明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的在左旋圆极化状态下1.8GHz时Phi=0度的辐射方向图;
图14为本发明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在左旋圆极化状态下1.8GHz时Phi=90度的辐射方向图;
图15为本发明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在水平线极化状态下1.8GHz时Phi=0度的辐射方向图;
图16为本发明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在水平线极化状态下1.8GHz时Phi=90度的辐射方向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0616975400000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图2以及图3,所述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1包括:
介质基板10,形成于所述介质基板10上的交叉偶极天线20、连接结构30、磁电偶极子天线40以及馈电结构50;
所述连接结构30连接所述交叉偶极天线20与所述馈电结构50,所述连接结构30用于切换所述交叉偶极天线20的极化方向;
所述磁电偶极子天线40与所述交叉偶极天线20间隔设置并受所述交叉偶极天线20激励,所述磁电偶极子天线40接地。
可选地,所述馈电结构为同轴传输线,所述同轴传输线的内导体连接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连接单元,所述同轴传输线的外导体连接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连接单元。
为了构建一个结构简单的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首先将交叉偶极天线作为天线辐射的主体结构,交叉偶极天线由两对矩形辐射贴片组成,不需要复杂的馈电网络而依靠其自相移的结构形成圆极化。然后引入磁电偶极子天线,磁电偶极子天线具有较宽的带宽、增益高且辐射方向图稳定。使用交叉偶极天线来激励磁电偶极子天线,可以展宽天线整体的带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通过控制连接结构来改变交叉偶极天线表面的电流分布,并利用交叉偶极天线作为馈源激励磁电偶极子天线,使天线的极化状态可在左旋圆极化、右旋圆极化、水平线极化、垂直线极化之间切换,实现了一种四种极化状态可调的天线,该天线结构简单、增益高、有较宽的带宽以及辐射方向图稳定。
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介质基板10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连接结构30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中心位置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中心位置的两个连接单元(31,32);所述交叉偶极天线2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两对矩形辐射贴片,四个所述矩形辐射贴片(211,212,221,222)呈十字型排布在所述连接单元的外周边;两个所述连接单元分别将所述两对矩形辐射贴片连接于所述馈电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为一个俯视透视图,即可以同时看到设置于介质基板不同表面的结构组件。其中,连接结构的一个连接单元31设置于介质基板的第一表面,另一个连接单元32设置于介质基板的第二表面,两个连接单元在介质基板上的投影位置重合。
连接单元31将一对矩形辐射贴片(211,212)与馈电结构连接,连接单元32将另一对矩形辐射贴片(221,222)与馈电结构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磁电偶极子天线40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四个辐射贴片41和设置于与所述第二表面同侧的四个金属柱42,所述四个金属柱4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四个辐射贴片41连接以支撑所述介质基板10,所述四个金属柱4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四个辐射贴片围绕着所述连接单元对称排布。
具体地,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结构30中的每个所述连接单元(31,32)各自包括连接所述馈电结构的中心贴片(311,321),第一圆弧贴片(312,322),第二圆弧贴片(313,323),第一电控开关(314,324)、第二电控开关(315,325)以及第三电控开关(316,326);所述第三电控开关(316,326)连接所述第一圆弧贴片(321.322)和所述第二圆弧贴片(313,323)以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开环结构,所述开环结构间隔环设于所述中心贴片(311,321)周围,所述开环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矩形辐射贴片(221、222或211、212);所述第一电控开关(314,324)和所述第二电控开关(315,325)设置于所述开环结构与所述中心贴片(311,321)所形成的间隙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图5是本发明的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的俯视图,展示介质基板第一表面上的结构组件,图6是本发明的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的底视图,展示介质基板第二表面上的结构组件。
位于第一表面上的中心贴片311连接馈电结构,第三电控开关316将第一圆弧贴片312和第二圆弧贴片313连接成一个具有开口的开环结构,该开环结构的两端分别与位于介质基板第二表面的交叉偶极天线的两个矩形辐射贴片(211,212)连接。第一电控开关314和第二电控开关315的位置分别靠近该开环结构的两端。
位于第二表面上的中心贴片321连接馈电结构,第三电控开关326将第一圆弧贴片322和第二圆弧贴片323连接成一个具有开口的开环结构,该开环结构的两端分别与位于介质基板第二表面的交叉偶极天线的两个矩形辐射贴片(221,222)连接。第一电控开关324和第二电控开关325的位置分别靠近该开环结构的两端。
通过控制分别位于介质基板两个表面的两个连接单元中电控开关的通断,可以将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切换为不同的极化方向,具体控制过程如下:
1、当连接单元31中的第一电控开关314导通、第二电控开关315关闭、第三电控开关316导通,连接单元32中的第一电控开关324导通、第二电控开关325关闭、第三电控开关326导通时,交叉偶极天线上的表面电流分布在一个周期内会呈现逆时针旋转的状态,同时交叉偶极天线会激励磁电偶极子天线,最终形成两个正交,且幅度相同,相位相差90度的辐射场,此时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具有右旋圆极化的辐射特性。
2、当连接单元31中的第一电控开关314关闭、第二电控开关315导通、第三电控开关316导通,连接单元32中的第一电控开关324关闭、第二电控开关325导通、第三电控开关326导通时,交叉偶极天线上的表面电流分布在一个周期内会呈现顺时针旋转的状态,同时交叉偶极天线会激励磁电偶极子天线,最终形成两个正交,且幅度相同,相位相差90度的辐射场,此时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具有左旋圆极化的辐射特性。
3、当连接单元31中的第一电控开关314导通、第二电控开关315关闭、第三电控开关316关闭,连接单元32中的第一电控开关324导通、第二电控开关325关闭、第三电控开关326关闭时,交叉偶极天线上的表面电流分布在一个周期内始终沿着X轴方向,此时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具有水平线极化的辐射特性。其中,X轴方向为自交叉偶极天线的矩形辐射贴片211延伸至矩形辐射贴片222的方向,X轴与矩形辐射贴片211的中轴线、矩形辐射贴片222的中轴线均平行。
4、当连接单元31中的第一电控开关314关闭、第二电控开关315导通、第三电控开关316关闭,连接单元32中的第一电控开关324关闭、第二电控开关325导通、第三电控开关326关闭时,交叉偶极天线上的表面电流分布在一个周期内始终沿着Y轴方向,此时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具有垂直线极化的辐射特性。其中,Y轴方向为自交叉偶极天线的矩形辐射贴片221延伸至矩形辐射贴片212的方向,Y轴与矩形辐射贴片221的中轴线、矩形辐射贴片212的中轴线均平行。
可选地,如图5、图6、图7所示,位于介质基板10第一表面的连接单元31可以经由介质基板10内的金属化通孔与位于介质基板10第二表面的两个矩形辐射贴片(211,212)连接。具体为,所述第一表面的开环结构的两端分别延伸形成两个矩形连接部(317,318);所述介质基板中设置有两排金属化通孔11,两排金属化通孔11分别连接所述两个矩形连接部分与所述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两个矩形辐射贴片(211,212)。
进一步地,为了使用直流电源来控制连接单元中的电控开关的导通与关闭,并且为了使天线辐射区域产生的射频信号与直流信号满足隔离要求,如图5、图6所示,所述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介质基板10第一表面的多个直流馈线60和分别设于所述两个连接单元中的两组贴片电感,每组贴片电感均包括三个贴片电感(71,72,73或74,75,76);在每一个所述连接单元中,所述三个贴片电感将所述中心贴片(311,321)、第一圆弧贴片(312,322)以及第二圆弧贴片(313,323)分别连接到对应的直流馈线(61、62、63、64、65、66)。
所述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还包括直流电源和直流导线,如图5所示,所述四个金属柱42内均设置有贯穿所述金属柱42和介质基板10的通孔(421,422,423,424),所述通孔中放置所述直流导线,所述直流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直流馈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
图7展示了第一表面的直流馈线与第二表面的贴片电感连接示例,以直流馈线61为示例,所述介质基板10内设置有金属化过孔80,所述介质基板10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金属贴片90,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贴片电感经过依次连接的金属贴片90、所述金属化过孔80与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直流馈线61连接。直流馈线63和直流馈线65以同样的方式与第二表面的贴片电感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未显示介质基板。
在本实施例中,贴片电感、连接单元、直流馈线以及直流导线的连接示例为:
如图5所示,在介质基板10的第一表面上,贴片电感72将第一圆弧贴片312与直流馈线62连接,直流馈线62与通孔422中的直流导线连接;贴片电感71将第二圆弧贴片313与直流馈线66连接,直流馈线66与通孔424中的直流导线连接;贴片电感73将中心贴片311与直流馈线64连接,直流馈线64与通孔423中的直流导线连接。
如图6所示,在介质基板10的第二表面上,中心贴片321与贴片电感74连接,并经由金属贴片、贯穿介质基板的金属化过孔连接至位于第一表面上的直流馈线61,直流馈线61与通孔421中的直流导线连接;第一圆弧贴片322与贴片电感76连接,并经由金属贴片、贯穿介质基板的金属化过孔连接至位于第一表面的直流馈线65,直流馈线65与通孔424中的直流导线连接;第二圆弧贴片323与贴片电感75连接,并经由金属贴片、贯穿介质基板的金属化过孔连接至位于第一表面的直流馈线63,直流馈线63与通孔422中的直流导线连接。
当连接单元中的电控开关为二极管时,每个电控开关有阳极和阴极,每个电控开关的阳极与阴极在连接单元中的连接方向具体为:
位于介质基板第一表面的连接单元中,第一电控开关314的阳极与中心贴片311连接,阴极与矩形连接部317连接;第二电控开关315的阳极与矩形连接部318连接,阴极与中心贴片311连接,第三电控开关316的阳极与第一圆弧贴片312连接,阴极与第二圆弧贴片313连接。
位于介质基板第二表面的连接单元中,第一电控开关324的阳极与中心贴片321连接,阴极与第一圆弧贴片322连接;第二电控开关325的阳极与第二圆弧贴片323连接,阴极与中心贴片321连接;第三电控开关326的阳极与第一圆弧贴片322连接,阴极与第二圆弧贴片323连接。
只有当电控开关的阳极得到直流馈线传输的正电压、阴极所连接的直流馈线接地时,电控开关才导通。因此,为了将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切换为不同的极化方向,需要对各个直流馈线设置不同的电压,如下表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061697540000101
如图8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还包括接地结构,所述接地结构为一具有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盒状结构包括一个底板和四个侧板,所述磁电偶极子天线与所述底板连接。采用此种接地结构可以得到更为对称和稳定的辐射方向图。
在本实施例中,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的各结构组件的优选尺寸为:介质基板10的型号为TaconicRF-30,长宽均为88mm,厚度为1mm,介电常数为3。辐射贴片41为正方形时边长为30mm,每两个辐射贴片41之间的缝隙宽度为10mm。每个矩形辐射贴片(211,212,221,222)的长度均为25mm,宽度为4.5mm。每个中心贴片(311、321)的半径均为3.1mm,每个第一圆弧贴片(312、322)和第二圆弧贴片(313、323)的宽度均为1.5mm,中心贴片与第一圆弧贴片或第二圆弧贴片之间的缝隙宽度均为0.25mm。每个金属柱42为方形时的长宽均为15mm,高度为27mm。接地结构100的底板为正方形时的边长均为120mm,侧板的高度为27mm。
接下来给出本实施例中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在上述优选尺寸下的相关仿真结果。由于天线结构的对称性,这里只给出左旋圆极化和水平线极化状态下的仿真结果。
图9为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的回波损耗图。由于从图中的结果可以看出,该天线具有9.8%(1.74-1.92GHz)的重合阻抗带宽。
图10为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在左旋圆极化状态下的轴比图,从图中的结果可以看出,该天线具有38.1%(1.72-2.53GHz)的轴比带宽.
图11为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在左旋圆极化状态下的增益图,从图中的结果可以看出,该天线的增益约为8.5dBic。
图12为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在水平线极化状态下的增益图,从图中的结果可以看出,该天线的增益约为8.2dBi。
图13为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在左旋圆极化状态下1.8GHz时Phi=0度的辐射方向图,图14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在左旋圆极化状态下1.8GHz时Phi=90度的辐射方向图。图15为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在水平线极化状态下1.8GHz时Phi=0度的辐射方向图,图16为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在水平线极化状态下1.8GHz时Phi=90度的辐射方向图。
从图中的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提出的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具有良好的增益以及定向辐射特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包括:介质基板,形成于所述介质基板上的交叉偶极天线、连接结构、磁电偶极子天线以及馈电结构;
所述连接结构连接所述交叉偶极天线与所述馈电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切换所述交叉偶极天线的极化方向;
所述磁电偶极子天线与所述交叉偶极天线间隔设置并受所述交叉偶极天线激励,所述磁电偶极子天线接地;
连接结构的一个连接单元设置于介质基板的第一表面,另一个连接单元设置于介质基板的第二表面,两个连接单元在介质基板上的投影位置重合,一个连接单元将一对矩形辐射贴片与馈电结构连接,另一个连接单元将另一对矩形辐射贴片与馈电结构连接;
每个所述连接单元各自包括连接所述馈电结构的中心贴片、第一圆弧贴片、第二圆弧贴片、第一电控开关、第二电控开关以及第三电控开关;
所述第三电控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圆弧贴片和所述第二圆弧贴片以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开环结构,所述开环结构间隔环设于所述中心贴片周围,所述开环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矩形辐射贴片;
所述第一电控开关和所述第二电控开关设置于所述开环结构与所述中心贴片所形成的间隙之间;
所述第一表面的开环结构的两端分别延伸形成两个矩形连接部;
所述介质基板中设置有两排金属化通孔,两排金属化通孔分别连接所述两个矩形连接部与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两个矩形辐射贴片;
当两个连接单元中的第一电控开关导通、第二电控开关关闭、第三电控开关导通时,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具有右旋圆极化的辐射特性;
当两个连接单元中的第一电控开关关闭、第二电控开关导通、第三电控开关导通时,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具有左旋圆极化的辐射特性;
当两个连接单元中的第一电控开关导通、第二电控开关关闭、第三电控开关关闭时,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具有水平线极化的辐射特性;
当两个连接单元中的第一电控开关关闭、第二电控开关导通、第三电控开关关闭时,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具有垂直线极化的辐射特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基板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中心位置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中心位置的两个连接单元;
所述交叉偶极天线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两对矩形辐射贴片,四个所述矩形辐射贴片呈十字型排布在所述连接单元的外周边;
两个所述连接单元分别将所述两对矩形辐射贴片连接于所述馈电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电偶极子天线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四个辐射贴片和设置于与所述第二表面同侧的四个金属柱,所述四个金属柱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四个辐射贴片连接以支撑所述介质基板,所述四个金属柱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四个辐射贴片围绕着所述连接单元对称排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介质基板第一表面的多个直流馈线和分别设于所述两个连接单元中的两组贴片电感,每组贴片电感均包括三个贴片电感;
在每一个所述连接单元中,所述三个贴片电感将所述中心贴片、第一圆弧贴片以及第二圆弧贴片分别连接到对应的直流馈线。
5.如权要求4所述的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还包括直流电源和直流导线;
所述磁电偶极子天线包括设置于与所述第二表面同侧的四个金属柱,所述四个金属柱内均设置有贯穿所述金属柱和介质基板的通孔,所述通孔中放置所述直流导线,所述直流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直流馈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基板内设置有金属化过孔,所述介质基板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金属贴片,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贴片电感经过依次连接的金属贴片、所述金属化过孔与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直流馈线连接。
7.如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结构为同轴传输线,所述同轴传输线的内导体连接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连接单元,所述同轴传输线的外导体连接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连接单元。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还包括接地结构,所述接地结构为一具有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盒状结构包括一个底板和四个侧板,所述磁电偶极子天线与所述底板连接。
CN201910411140.0A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 Active CN1101766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1140.0A CN110176667B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1140.0A CN110176667B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6667A CN110176667A (zh) 2019-08-27
CN110176667B true CN110176667B (zh) 2021-07-23

Family

ID=67691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11140.0A Active CN110176667B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766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8281B (zh) * 2021-05-31 2021-09-17 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磁电偶极子天线结构及天线阵列
CN115528417A (zh) * 2021-06-24 2022-1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边射天线、封装天线和通讯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8757A (zh) * 2014-06-13 2014-10-0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认知无线电光控可重构天线
CN106299664A (zh) * 2016-09-21 2017-01-04 深圳大学 一种极化可重构磁电偶极子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46615B2 (en) * 2000-12-08 2003-11-1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tilizing electrical and magnetic polarization
CN107196044B (zh) * 2017-06-02 2023-02-1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宽带多重极化可重构全向天线
CN107799891B (zh) * 2017-09-29 2019-12-31 深圳大学 一种应用于5g通信的磁电偶极子天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8757A (zh) * 2014-06-13 2014-10-0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认知无线电光控可重构天线
CN106299664A (zh) * 2016-09-21 2017-01-04 深圳大学 一种极化可重构磁电偶极子天线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Magneto-Electric Dipole Antenna With Switchable Circular Polarization;Shuai Gao 等;《IEEE Access》;20190326;第7卷;第40013-40018页 *
Single-Port Reconfigurable Magneto-Electric Dipole Antenna With Quad-Polarization Diversity;Fan Wu 等;《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20170310;第65卷(第5期);第2289-229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6667A (zh) 2019-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99664B (zh) 一种极化可重构磁电偶极子天线
US10530068B2 (en) Dual-linear-polarized, highly-isolated, crossed-dipole antenna and antenna array
CN105720361B (zh) 一种基于人工磁导体结构的宽带低剖面双极化全向天线
US11362437B2 (en) Antenna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EP2378610B1 (en) Dual polarization radiation unit and planar dipole thereof
CN207265223U (zh) 天线、天线组件、四端口天线组件和多端口天线组件
Zhou et al. Design of a novel wideband and dual-polarized magnetoelectric dipole antenna
CN107808998B (zh) 多极化辐射振子及天线
US8098199B2 (en) Array antenna apparatus including multiple steerable antennas and capable of avoiding affection among steerable antennas
CN111342216B (zh) 波束宽度可重构天线
KR20120072144A (ko) 넓은 빔 폭을 갖는 원형 편파 안테나
KR20140146118A (ko) 다중입출력 안테나 및 광대역 다이폴 방사 소자
TW201434210A (zh) 雙極化偶極天線及其十字耦合元件
TWI628858B (zh) 電子切換波束方向陣列天線
CN110176667B (zh) 一种极化方向可调的天线
WO2021120663A1 (zh) 5g天线及其辐射单元
CN208240873U (zh) 一种工作于bds-1 s的紧凑型全向圆极化可重构天线
BR112018067753B1 (pt) Elemento radiante e antena para uma estação de base
KR101213188B1 (ko) 이중편파 다이폴 안테나
CN113594705A (zh) 一种低剖面共口径双极化全向天线
CN210628481U (zh) 一种双面板双极化的天线
CN106252893A (zh) 一种微带天线单元
CN209730163U (zh) 小型双极化天线辐射装置及通信设备
KR100382209B1 (ko) 쌍대칭 패치안테나
CN113394564B (zh) 磁电偶极子可重构天线及无线通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06

Address after: 226400 Zhongtian Industrial Park, Hekou Town, Rudong Coun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TIAN BROADBAND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Zhongt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WAVETON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6000 Zhongtian Industrial Park, Hekou Town, Rudong Coun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ONGTIAN BROADBAND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AVETON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3

Address after: 226400 Zhongtian Industrial Park, Hekou Town, Rudong Coun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TIAN BROADBAND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Zhongt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6400 Zhongtian Industrial Park, Hekou Town, Rudong Coun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ONGTIAN BROADBAND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ongt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AVETON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