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6949B - 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66949B
CN110166949B CN201910600219.8A CN201910600219A CN110166949B CN 110166949 B CN110166949 B CN 110166949B CN 201910600219 A CN201910600219 A CN 201910600219A CN 110166949 B CN110166949 B CN 1101669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dual
location register
management node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002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66949A (zh
Inventor
张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0021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669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66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6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66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69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7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 H04W52/02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switching on or off only a part of the equipment circuit blo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5Transfer to or from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方法和系统,包括:移动管理节点接收4G多模卡发送的附着请求;移动管理节点建立4G多模卡与3G/2G卡的关联关系;移动管理节点向对应的拜访位置寄存器发送位置更新请求;拜访位置寄存器建立自身与移动管理节点中对应于双卡的SGs接口的关联;拜访位置寄存器向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针对3G/2G卡的识别码鉴权请求;归属位置寄存器与3G/2G卡进行双向鉴权,并在双向鉴权通过后向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鉴权通过信息;拜访位置寄存器对4G多模卡和3G/2G卡的位置进行更新,并在完成位置更新后向移动管理节点反馈更新确认信息,以及向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位置同步更新请求;移动管理节点向移动终端反馈附着成功信息,完成联合附着。

Description

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是比较普及的配置。当基于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Evolution,简称LTE)的双卡双待移动终端正常待机,且其中一卡是4G多模卡,另一卡是3G/2G卡时,双卡通过各自的射频单元驻留在不同的网络中监听业务,当有业务发起时,通过各自的射频单元执行业务,但LTE双卡双待移动终端在正常待机时,与双卡对应的两套射频单元均处于开启状态,因此耗电量大,待机时间短,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方法和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方法,所述双卡包括:4G多模卡和3G/2G卡,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管理节点接收所述4G多模卡发送的附着请求,所述附着请求包括:所述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所述移动管理节点根据所述附着请求,建立所述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与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的关联关系;
所述移动管理节点向对应的拜访位置寄存器发送位置更新请求,所述位置更新请求包括:所述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节点标识信息和位置区信息;
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根据所述节点标识信息建立自身与所述移动管理节点中对应于所述双卡的SGs接口的关联;
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向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针对所述3G/2G卡的识别码鉴权请求;
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识别码鉴权请求,与所述3G/2G卡进行双向鉴权,并在双向鉴权通过后向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鉴权通过信息;
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在接收到所述鉴权通过信息后,根据所述位置区信息对所述4G多模卡和所述3G/2G卡的位置进行更新,并在完成位置更新后向所述移动管理节点反馈更新确认信息,以及向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位置同步更新请求;
所述移动管理节点接收到所述更新确认信息之后,向所述移动终端反馈附着成功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识别码鉴权请求,与所述3G/2G卡进行双向鉴权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向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鉴权响应,以供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将所述鉴权响应依次通过所述移动管理节点、所述4G多模卡透传至所述3G/2G卡;并在所述3G/2G卡对所述鉴权响应认证通过后,接收所述3G/2G卡依次通过所述4G多模卡、所述移动管理节点、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的用户响应;
其中,当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接收到所述用户响应时,则表示双向鉴权通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移动管理节点接收到所述更新确认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移动管理节点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控制所述3G/2G卡对应的射频单元关闭的控制信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语音呼叫方法,所述双卡包括:4G多模卡和3G/2G卡,所述方法包括:
归属位置寄存器接收3G/2G呼叫请求,所述3G/2G呼叫请求包括: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将所述3G/2G卡当前所处区域的拜访位置寄存器的位置信息发送至主叫交换机;
所述主叫交换机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向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发送所述3G/2G呼叫请求;
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根据所述3G/2G呼叫请求中的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查询出与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相关联的移动管理节点,并将所述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移动管理节点;
所述移动管理节点根据所述呼叫请求中的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从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表中查询出与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相对应的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并将所述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4G多模卡,以供所述4G多模卡激活被呼叫的所述3G/2G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管理方法,包括:采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所述双注册方法完成对所述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联合附着双注册;
采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语音呼叫方法完成对所述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语音呼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系统,所述双卡包括:4G多模卡和3G/2G卡,所述系统包括:移动管理节点、拜访位置寄存器和归属位置寄存器;
所述移动管理节点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第一建立模块、请求模块和反馈模块;
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包括:第二建立模块、第一发送模块和更新模块;
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包括:鉴权模块;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4G多模卡发送的附着请求,所述附着请求包括:所述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附着请求,建立所述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与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的关联关系;
请求模块,用于向对应的拜访位置寄存器发送位置更新请求,所述位置更新请求包括:所述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节点标识信息和位置区信息;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节点标识信息建立自身与所述移动管理节点中对应于所述双卡的SGs接口的关联;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针对所述3G/2G卡的识别码鉴权请求;
鉴权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识别码鉴权请求,与所述3G/2G卡进行双向鉴权,并在双向鉴权通过后向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鉴权通过信息;
更新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鉴权通过信息后,根据所述位置区信息对所述4G多模卡和所述3G/2G卡的位置进行更新,并在完成位置更新后向所述移动管理节点反馈更新确认信息,以及向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位置同步更新请求;
反馈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更新确认信息之后,向所述移动终端反馈附着成功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鉴权模块包括:反馈单元和接收单元;
反馈单元,用于向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鉴权响应,以供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将所述鉴权响应依次通过所述移动管理节点、所述4G多模卡透传至所述3G/2G卡;
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3G/2G卡对所述鉴权响应认证通过后,接收所述3G/2G卡依次通过所述4G多模卡、所述移动管理节点、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的用户响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注册系统还包括:
所述移动管理节点还包括: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控制所述3G/2G卡对应的射频单元关闭的控制信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语音呼叫系统,所述双卡包括:4G多模卡和3G/2G卡,所述系统包括:归属位置寄存器、主叫交换机、拜访位置寄存器和移动管理节点;
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第二发送模块;
所述主叫交换机包括:第三发送模块;
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包括:第一查询模块;
所述移动管理节点包括:第二查询模块;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3G/2G呼叫请求,所述3G/2G呼叫请求包括: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3G/2G卡当前所处区域的拜访位置寄存器的位置信息发送至主叫交换机;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向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发送所述3G/2G呼叫请求;
第一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3G/2G呼叫请求中的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查询出与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相关联的移动管理节点,并将所述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移动管理节点;
第二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呼叫请求中的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从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表中查询出与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相对应的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并将所述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4G多模卡,以供所述4G多模卡激活被呼叫的所述3G/2G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管理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双注册系统和所述语音呼叫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方法和系统,可实现双卡双待移动终端通过4G多模卡进行联合附着双注册,让3G/2G卡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对3G/2G卡的呼叫请求将发送到4G多模卡,由4G多模卡通知3G/2G卡启动以建立呼叫,由此可在不影响用户正常通话需求的情况下,减少移动终端耗电,延长待机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中步骤S6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语音呼叫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语音呼叫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提供的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方法和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本公开所提供的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方法和系统可用于双卡分别为4G多模卡和3G/2G卡的LTE双卡双待移动终端通过4G多模卡进行联合附着双注册,使得负责3G/2G卡监听业务的射频单元处于关闭状态,只开启4G多模卡对应的射频单元,此时对3G/2G卡的呼叫请求将发送到4G多模卡,由4G多模卡通知3G/2G卡启动以建立呼叫。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方法的流程图,其中,该双卡包括:4G多模卡和3G/2G卡,如图1所示,该双注册方法包括:
步骤S1、移动管理节点(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简称MME)接收4G多模卡发送的附着请求。
其中,该附着请求包括: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在实际应用中,附着请求还可包括:明确该附着请求类型为联合的基于演进分组系统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的附着双注册请求的请求类型参数、指示该双卡双待移动终端具备电路域回落功能的指示参数和明确两个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类型的识别码类型参数。
步骤S2、移动管理节点根据附着请求,建立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与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的关联关系。
步骤S3、移动管理节点向对应的拜访位置寄存器发送位置更新请求。
其中,该位置更新请求包括: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节点标识信息和位置区信息,该节点标识信息包括:移动管理节点的名称和地址。在实际应用中,位置更新请求还可包括:明确该位置更新请求类型为基于SGs接口的双卡位置更新请求的请求类型参数和明确两个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类型的识别码类型参数。
步骤S4、拜访位置寄存器根据节点标识信息建立自身与移动管理节点中对应于双卡的SGs接口的关联。
在步骤S4中,SGs接口主要服务于电路域回落特性,是移动管理节点与拜访位置寄存器之间的一个接口,拜访位置寄存器建立自身与移动管理节点中对应于双卡的SGs接口的关联,以便于之后进行双卡的联合位置更新。
步骤S5、拜访位置寄存器向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针对3G/2G卡的识别码鉴权请求。
其中,该识别码鉴权请求包括: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步骤S6、归属位置寄存器根据接收到的识别码鉴权请求,与3G/2G卡进行双向鉴权,并在双向鉴权通过后向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鉴权通过信息。
在步骤S6中,双向鉴权通过即表示3G/2G卡注册完成。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如图2所示,步骤S6具体包括:
步骤S601、归属位置寄存器向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鉴权响应,以供拜访位置寄存器将鉴权响应依次通过移动管理节点、4G多模卡透传至3G/2G卡。
在实际应用中,该鉴权响应可包括:明确3G/2G卡是否在归属位置寄存器鉴权通过的鉴权结果参数。
步骤S602、归属位置寄存器在3G/2G卡根据接收到的鉴权响应进行认证后,接收3G/2G卡依次通过4G多模卡、移动管理节点、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的用户响应。
在实际应用中,该用户响应可包括:明确归属位置寄存器对于3G/2G卡是否认证通过的认证结果参数。
在步骤S602中,当归属位置寄存器接收到用户响应后,只有在鉴权结果参数和认证结果参数都为真时,才表示双向鉴权通过,若有一个参数不为真,则双向鉴权不通过,需重新发送并鉴定相互的身份信息。
步骤S7、拜访位置寄存器在接收到鉴权通过信息后,根据位置区信息对4G多模卡和3G/2G卡的位置进行更新,并在完成位置更新后向移动管理节点反馈更新确认信息,以及向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位置同步更新请求。
步骤S8a、移动管理节点接收到更新确认信息之后,向移动终端反馈附着成功信息。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步骤S7之后,还可进行步骤S8b。
步骤S8b、移动管理节点向移动终端发送控制3G/2G卡对应的射频单元关闭的控制信息。
在实际应用时,移动终端接收到控制信息后,会关闭3G/2G卡,即关闭负责3G/2G卡监听业务的射频单元,4G多模卡保持正常待机,即4G多模卡对应的射频单元保持正常开启,从而达到减少耗电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对步骤S8a和步骤S8b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即步骤S8a和步骤S8b可同时执行,或步骤S8a和步骤S8b先后执行。其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方法,其可实现双卡双待移动终端通过4G多模卡进行联合附着双注册,让3G/2G卡处于关闭状态。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语音呼叫方法的流程图,其中,该双卡包括:4G多模卡和3G/2G卡,如图3所示,该语音呼叫方法包括:
步骤S9、归属位置寄存器接收3G/2G呼叫请求。
其中,该3G/2G呼叫请求包括: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步骤S10、归属位置寄存器将3G/2G卡当前所处区域的拜访位置寄存器的位置信息发送至主叫交换机。
步骤S11、主叫交换机根据位置信息向拜访位置寄存器发送3G/2G呼叫请求。
步骤S12、拜访位置寄存器根据3G/2G呼叫请求中的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查询出与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相关联的移动管理节点,并将呼叫请求发送至移动管理节点。
在步骤S12中,查询出与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相关联的移动管理节点的过程是根据步骤S4中所建立的拜访位置寄存器与移动管理节点之间的SGs关联。
步骤S13、移动管理节点根据呼叫请求中的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从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表中查询出与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相对应的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并将呼叫请求发送至4G多模卡,以供4G多模卡激活被呼叫的3G/2G卡。
其中,对应关系表是移动管理节点根据步骤S2中建立的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与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的关联关系而建立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语音呼叫方法,该方法可用于3G/2G卡完成注册后处于关闭状态的双卡双待移动终端,在出现针对该3G/2G卡的呼叫请求时,通过4G多模卡的转发,可以进行正常接收并通话。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其中,该双卡包括:4G多模卡和3G/2G卡,该管理方法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用于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的步骤S1~步骤S8b,以及针对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语音呼叫的步骤S9~步骤S13。
对于步骤S1~步骤S8b以及步骤S9~步骤S13的描述,可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系统的结构框图,其中,该双卡包括:4G多模卡和3G/2G卡,如图5所示,该双注册系统可用于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所提供的双注册方法,该双注册系统包括:移动管理节点、拜访位置寄存器和归属位置寄存器。
移动管理节点包括:第一接收模块1、第一建立模块2、请求模块3和反馈模块8a。
拜访位置寄存器包括:第二建立模块4、第一发送模块5和更新模块7。
归属位置寄存器包括:鉴权模块6。
其中,第一接收模块1,用于接收4G多模卡发送的附着请求,该附着请求包括: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第一建立模块2,用于根据附着请求,建立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与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的关联关系。
请求模块3,用于向对应的拜访位置寄存器发送位置更新请求,该位置更新请求包括: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节点标识信息和位置区信息。
第二建立模块4,用于根据节点标识信息建立自身与移动管理节点中对应于双卡的SGs接口的关联。
第一发送模块5,用于向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针对3G/2G卡的识别码鉴权请求。
鉴权模块6,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识别码鉴权请求,与3G/2G卡进行双向鉴权,并在双向鉴权通过后向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鉴权通过信息。
更新模块7,用于在接收到鉴权通过信息后,根据位置区信息对4G多模卡和3G/2G卡的位置进行更新,并在完成位置更新后向移动管理节点反馈更新确认信息,以及向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位置同步更新请求。
反馈模块8a,用于在接收到更新确认信息之后,向移动终端反馈附着成功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鉴权模块6包括:反馈单元601和接收单元602。
其中,反馈单元601,用于向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鉴权响应,以供拜访位置寄存器将鉴权响应依次通过移动管理节点、4G多模卡透传至3G/2G卡。
接收单元602,用于在3G/2G卡对鉴权响应认证通过后,接收3G/2G卡依次通过4G多模卡、移动管理节点、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的用户响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管理节点还包括:控制模块8b。
控制模块8b,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控制3G/2G卡对应的射频单元关闭的控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中各模块的具体执行过程以及各模块之间的联系可参见前述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语音呼叫系统的结构框图,其中,该双卡包括:4G多模卡和3G/2G卡,如图6所示,该语音呼叫系统可用于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所提供的语音呼叫方法,该语音呼叫系统包括:归属位置寄存器、主叫交换机、拜访位置寄存器和移动管理节点。
归属位置寄存器包括:第二接收模块9、第二发送模块10。
主叫交换机包括:第三发送模块11。
拜访位置寄存器包括:第一查询模块12。
移动管理节点包括:第二查询模块13。
其中,第二接收模块9,用于接收3G/2G呼叫请求,该3G/2G呼叫请求包括: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第二发送模块10,用于将3G/2G卡当前所处区域的拜访位置寄存器的位置信息发送至主叫交换机。
第三发送模块11,用于根据位置信息向拜访位置寄存器发送3G/2G呼叫请求。
第一查询模块12,用于根据3G/2G呼叫请求中的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查询出与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相关联的移动管理节点,并将呼叫请求发送至移动管理节点。
第二查询模块13,用于根据呼叫请求中的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从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表中查询出与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相对应的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并将呼叫请求发送至4G多模卡,以供4G多模卡激活被呼叫的3G/2G卡。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中各模块的具体执行过程以及各模块之间的联系可参见前述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语音呼叫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其中,该双卡包括:4G多模卡和3G/2G卡,如图7所示,该管理系统可用于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所提供的语音呼叫方法,该管理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双注册系统和语音呼叫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中各模块的具体执行过程以及各模块之间的联系可参见前述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管理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方法和系统可实现双卡双待移动终端通过4G多模卡进行联合附着双注册,让3G/2G卡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对3G/2G卡的呼叫请求将发送到4G多模卡,由4G多模卡通知3G/2G卡启动以建立呼叫,由此可在不影响用户正常通话需求的情况下,减少移动终端耗电,延长待机时间。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方法,所述双卡包括:4G多模卡和3G/2G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管理节点接收所述4G多模卡发送的附着请求,所述附着请求包括:所述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所述移动管理节点根据所述附着请求,建立所述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与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的关联关系;
所述移动管理节点向对应的拜访位置寄存器发送位置更新请求,所述位置更新请求包括:所述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节点标识信息和位置区信息;
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根据所述节点标识信息建立自身与所述移动管理节点中对应于所述双卡的SGs接口的关联;
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向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针对所述3G/2G卡的识别码鉴权请求;
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识别码鉴权请求,与所述3G/2G卡进行双向鉴权,并在双向鉴权通过后向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鉴权通过信息;
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在接收到所述鉴权通过信息后,根据所述位置区信息对所述4G多模卡和所述3G/2G卡的位置进行更新,并在完成位置更新后向所述移动管理节点反馈更新确认信息,以及向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位置同步更新请求;
所述移动管理节点接收到所述更新确认信息之后,向所述移动终端反馈附着成功信息;
在所述移动管理节点接收到所述更新确认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移动管理节点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控制所述3G/2G卡对应的射频单元关闭的控制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识别码鉴权请求,与所述3G/2G卡进行双向鉴权的步骤包括:
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向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鉴权响应,以供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将所述鉴权响应依次通过所述移动管理节点、所述4G多模卡透传至所述3G/2G卡;并在所述3G/2G卡对所述鉴权响应认证通过后,接收所述3G/2G卡依次通过所述4G多模卡、所述移动管理节点、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的用户响应;
其中,当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接收到所述用户响应时,则表示双向鉴权通过。
3.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语音呼叫方法,所述双卡包括:4G多模卡和3G/2G卡,其特征在于,在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注册方法完成对所述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联合附着双注册的情形下,所述语音呼叫方法包括:
归属位置寄存器接收3G/2G呼叫请求,所述3G/2G呼叫请求包括: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将所述3G/2G卡当前所处区域的拜访位置寄存器的位置信息发送至主叫交换机;
所述主叫交换机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向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发送所述3G/2G呼叫请求;
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根据所述3G/2G呼叫请求中的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查询出与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相关联的移动管理节点,并将所述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移动管理节点;
所述移动管理节点根据所述呼叫请求中的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从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表中查询出与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相对应的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并将所述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4G多模卡,以供所述4G多模卡激活被呼叫的所述3G/2G卡。
4.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双注册方法完成对所述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联合附着双注册;
采用上述权利要求3中所述语音呼叫方法完成对所述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语音呼叫。
5.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系统,所述双卡包括:4G多模卡和3G/2G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移动管理节点、拜访位置寄存器和归属位置寄存器;
所述移动管理节点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第一建立模块、请求模块和反馈模块;
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包括:第二建立模块、第一发送模块和更新模块;
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包括:鉴权模块;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4G多模卡发送的附着请求,所述附着请求包括:所述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附着请求,建立所述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与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的关联关系;
请求模块,用于向对应的拜访位置寄存器发送位置更新请求,所述位置更新请求包括:所述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节点标识信息和位置区信息;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节点标识信息建立自身与所述移动管理节点中对应于所述双卡的SGs接口的关联;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针对所述3G/2G卡的识别码鉴权请求;
鉴权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识别码鉴权请求,与所述3G/2G卡进行双向鉴权,并在双向鉴权通过后向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鉴权通过信息;
更新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鉴权通过信息后,根据所述位置区信息对所述4G多模卡和所述3G/2G卡的位置进行更新,并在完成位置更新后向所述移动管理节点反馈更新确认信息,以及向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位置同步更新请求;
反馈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更新确认信息之后,向所述移动终端反馈附着成功信息;
所述移动管理节点还包括: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控制所述3G/2G卡对应的射频单元关闭的控制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模块包括:反馈单元和接收单元;
反馈单元,用于向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鉴权响应,以供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将所述鉴权响应依次通过所述移动管理节点、所述4G多模卡透传至所述3G/2G卡;
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3G/2G卡对所述鉴权响应认证通过后,接收所述3G/2G卡依次通过所述4G多模卡、所述移动管理节点、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反馈的用户响应。
7.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语音呼叫系统,所述双卡包括:4G多模卡和3G/2G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归属位置寄存器、主叫交换机、拜访位置寄存器和移动管理节点;
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第二发送模块;
所述主叫交换机包括:第三发送模块;
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包括:第一查询模块;
所述移动管理节点包括:第二查询模块;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管理节点包括的控制模块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控制所述3G/2G卡对应的射频单元关闭的控制信息之后,接收3G/2G呼叫请求,所述3G/2G呼叫请求包括: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3G/2G卡当前所处区域的拜访位置寄存器的位置信息发送至主叫交换机;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向所述拜访位置寄存器发送所述3G/2G呼叫请求;
第一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3G/2G呼叫请求中的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查询出与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相关联的移动管理节点,并将所述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移动管理节点;
第二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呼叫请求中的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从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表中查询出与所述3G/2G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相对应的4G多模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并将所述呼叫请求发送至所述4G多模卡,以供所述4G多模卡激活被呼叫的所述3G/2G卡。
8.一种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或6中所述双注册系统和权利要求7中所述语音呼叫系统。
CN201910600219.8A 2019-07-04 2019-07-04 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01669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0219.8A CN110166949B (zh) 2019-07-04 2019-07-04 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0219.8A CN110166949B (zh) 2019-07-04 2019-07-04 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6949A CN110166949A (zh) 2019-08-23
CN110166949B true CN110166949B (zh) 2021-02-02

Family

ID=67637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0219.8A Active CN110166949B (zh) 2019-07-04 2019-07-04 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6694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3571A (zh) * 2011-12-23 2012-06-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单卡双待用户设备驻留网络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7182113A (zh) * 2017-06-08 2017-09-19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模移动终端的连网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6160C (zh) * 2006-01-10 2008-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双模移动终端的注册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网络
CN101252730A (zh) * 2008-04-16 2008-08-27 嘉兴闻泰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单芯片双卡移动终端呼叫转移的方法
KR20120062530A (ko) * 2010-12-06 2012-06-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듀얼 심 카드 단말기에서 전류소모 감소장치 및 방법
CN102497629A (zh) * 2011-12-13 2012-06-1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触发lte单卡双待多模终端进行联合注册的方法及终端
CN103747513B (zh) * 2014-01-24 2017-04-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节电方法、移动终端和移动管理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3571A (zh) * 2011-12-23 2012-06-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单卡双待用户设备驻留网络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7182113A (zh) * 2017-06-08 2017-09-19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模移动终端的连网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6949A (zh) 2019-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60966B1 (ko) 사설망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140220899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EP2884780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EP1950989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re network, radio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network for containing the system
CN106455060B (zh) 一种呼叫方法、装置、终端及核心网系统
US9451067B2 (en) Portable terminal auxiliary device having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function
KR20190069570A (ko) 듀얼 카드 듀얼 활성 통신 방법, 단말, 네트워크, 및 시스템
CN110234176B (zh) 一种双卡移动终端动态关联的方法及装置
CN110519747A (zh) 一种漫游方法和ap、及ap协同工作控制器
CN110337128B (zh) 小区回落方法和系统
CN101505525A (zh) 一种多模终端选择业务网络的方法及多模移动终端
CN108990124B (zh) 语音通话与数据业务切换方法及装置
KR20170109614A (ko) 호 부가 서비스 구성 동기화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10351800B (zh) 一种冗余联合附着的方法及系统
CN110139356B (zh) 双卡双待移动终端非联合附着通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11867008A (zh) 一种多模式基站及无绳通信系统
CN114339789B (zh) Ap配网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096049B2 (en) Connection of wearable devices
CN111787641B (zh) Csfb呼叫建立的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66949B (zh) 双卡双待移动终端联合附着双注册方法和系统
CN106937410B (zh) 网络侧设备及其通信控制方法、物联网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CN110139362B (zh) 一种移动终端缩小寻呼范围的方法、系统
CA2815069C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WO2011009264A1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数据业务控制方法
EP2359610B1 (en) Providing access to a gprs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