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6920A - 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系统、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系统、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66920A
CN110166920A CN201910301468.7A CN201910301468A CN110166920A CN 110166920 A CN110166920 A CN 110166920A CN 201910301468 A CN201910301468 A CN 201910301468A CN 110166920 A CN110166920 A CN 1101669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sound pick
amplifies
intensity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14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66920B (zh
Inventor
康延光
廖世恒
张海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014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669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66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6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66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69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5Management of the audio stream, e.g. setting of volume, audio stream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7/00Public address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系统、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其中的方法包括:获取拾音装置传送的音频信号以及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根据预设的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确定阵列扬声器中的各个扬声器的扩音强度;其中,阵列扬声器包括多个扩音方向不同的独立扬声器,多个拾音装置围绕阵列扬声器布置;控制阵列扬声器中相应的扬声器按照各自的扩音强度,分别播放音频信号。本公开根据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可使阵列扬声器中的各个扬声器按照各自的扩音强度将音频信号扩音播放出去,无需人工复杂的调试,实现准确地对音频信号进行扩音,进而使桌面会议中的与会人员均能准确地获取发言者的声音。

Description

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系统、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会议沟通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系统、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空间较大的会议室进行开会时,通常需要扩大发声者的声音,使发声者的声音能够传达至会议室的每个人。一般的会议室通常配备有麦克风和音响系统,其中,音响系统通常包括麦克风接收器、调音台、功放和音箱等,具体地,将麦克风设置在发声者前部;麦克风接收器拾取经由麦克风发出的音频信号,再传送到通过调音台和功放,最后从悬挂于会议室墙上的音箱,对该音频信号进行扩音播放。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一般的会议室通过音响系统进行扩音时,通常需要通过复杂、专业的安装和调试才能使用,而且由于音箱悬挂于待会议室的墙上,无法实现对声音信号的有效扩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系统、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桌面会议扩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拾音装置传送的音频信号以及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
根据预设的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确定阵列扬声器中的各个扬声器的扩音强度;其中,所述阵列扬声器包括多个扩音方向不同的独立扬声器,多个所述拾音装置围绕所述阵列扬声器布置;
控制所述阵列扬声器中相应的扬声器按照各自的所述扩音强度,分别播放所述音频信号。
作为一个可选择方案,所述拾音装置设有红外发送器;所述阵列扬声器上围绕设置有多个红外接收器;
确定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阵列扬声器上设置的红外接收器接收各个拾音装置的红外发送器发出的红外信号;
根据接收所述红外信号的所述红外接收器的位置,判断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
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和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
作为一个可选择方案,多个所述拾音装置按照预设的与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方位布置;
确定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
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和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
作为一个可选择方案,所述阵列扬声器上围绕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拾音装置一一对应有线连接的信号接收器;
确定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阵列扬声器上设置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对应的拾音装置传送音频信号;
根据接收所述音频信号的所述信号接收器的位置,判断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
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和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桌面会议扩音系统,包括:
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拾音装置传送的音频信号以及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
扩音强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确定阵列扬声器中的各个扬声器的扩音强度;其中,所述阵列扬声器包括多个扩音方向不同的独立扬声器,多个所述拾音装置围绕所述阵列扬声器布置;
音频信号播放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阵列扬声器中相应的扬声器按照各自的所述扩音强度,分别播放所述音频信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桌面会议扩音设备,包括:多个拾音装置,设置在会议桌面的周侧;所述扩音装置包括信号接收器、阵列扬声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实现前述所述的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桌面会议扩音装置,包括:信号接收器、阵列扬声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实现前述的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桌面会议扩音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储存在所述储存器中并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的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的步骤。
由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阵列扬声器中相应的扬声器按照各自的所述扩音强度,分别播放所述音频信号,从而无需人工复杂的调试,实现准确地对音频信号进行扩音播放,进而使桌面会议中的与会人员均能准确地获取发言者的声音。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的应用环境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的应用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的流程图;
图5为本公开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的流程图;
图6为本公开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的流程图;
图7为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根据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和身份标识信息建立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的流程图;
图8为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扩音强度的效果图;
图9为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桌面会议扩音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10为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扩音强度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11为本公开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扩音强度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12为本公开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扩音强度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13为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映射关系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实施例1
请同事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中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的应用环境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中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的应用环境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的应用环境包括多个拾音装置10和扩音装置20,其中,多个所述拾音装置10 围绕所述扩音装置20布置,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将扩音装置20布置在会议桌面的中心,将多个所述拾音装置10围绕所述扩音装置20布置在会议桌面的周侧。
所述拾音装置10为对发言者的声音进行拾取的设备,可对桌面会议中的每个发言者配备一个拾音装置10,也可对桌面会议中的每两个或两个以上位置上相邻的发言者配备一个拾音装置10。所述拾音装置10可包括拾音元件11和信号发送器12;所述拾音元件11用于在发言者的发音音量超过设定阈值时,拾取发言者的声音,并转换为音频信号;所述信号发送器 12用于将所述音频信号通过有线/无线方式传送到所述扩音装置20。
所述扩音装置20为用于将拾音装置10传送的音频信号进行扩音播放的设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扩音装置20可包括信号接收器21、信号处理器22和阵列扬声器23。
所述信号接收器21为用于接收所述拾音装置传送的音频信号和/身份标识信息的设备。可对每一个拾音装置10配备一个对应的信号接收器21;也可对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邻的拾音装置10配备一个信号接收器21;也可以配备一个具有多个信号通道的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中的每个信号通道对应接收拾音装置10传送的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器21可以借助于电缆实现与拾音装置中的信号发送器12之间的有线连接,以获取所述拾音装置传送的音频信号和/身份标识信息;所述信号接收器21也可以借助于外置或集成于其自身的WiFi模块、蓝牙模块或ZigBee模块实现与信号发送器12之间的无线连接,以获取所述拾音装置传送的音频信号和/身份标识信息。
所述信号处理器22用于由至少一个硬件处理器实现,以根据预设的所述拾音装置10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确定阵列扬声器23中的各个扬声器的扩音强度,并控制所述阵列扬声器23中相应的扬声器按照各自的所述扩音强度,分别播放所述音频信号。所述信号处理器22一般设置有多个接口,例如,电源接口、AUX接口、信号输入接口、控制信号输出接口;其中,AUX接口用于接收传送的音频信号;所述信号输入接口用于接收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控制信号输出接口用于输出各个扬声器的扩音强度控制信号。
所述阵列扬声器23包括多个扩音方向不同的独立扬声器,以使各个独立扬声器按照各自的扩音强度,将音频信号扩音播放。其中,多个扩音方向不同的独立扬声器可以围绕会议桌面的中心排布形成规则的形状结构,例如形成环状、圆形或正多边形状结构等。
其中,所述拾音装置10和扩音装置20的组件不限于如上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请参阅图3,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桌面会议扩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拾音装置传送的音频信号以及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音频信号为发言者的发音音量或频率超过设定阈值时,所述拾音装置拾取的发言者的声音并进行转换后的音频信号,且所述音频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被传送或获取。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为用于唯一标识所述拾音装置的信息,其可为拾音装置的IP地址、编号等信息,对于不同的拾音装置,其在传送音频信号时,通常会携带其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因此,获取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并不局限于传输信号时传送的编码后的IP地址、编号等身份标识信息,还可以是根据通信协议设定了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进而当通过该拾音装置传送信号时,则可以根据该通信协议获得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拾音装置为对桌面会议中的发言者的声音进行拾取的设备。可对桌面会议中的每个发言者配备一个拾音装置,也可对桌面会议中的每两个或两个以上位置上相邻的发言者配备一个拾音装置。所述拾音装置可根据需要设置的形状很小,可以方便灵活地调整位置,例如,所述拾音装置可设置在会议桌面的上表面,以减弱发言者对其的注意力,减轻发言者的发言压力;再如,所述拾音装置甚至可隐藏设置在会议桌面的下底面,只漏出拾音通道,给发言者以无麦克风无压力的感觉发言。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拾音装置还包括壳体、声反射板和麦克风主板,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板,且所述第一壳板参与围成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声反射板设于所述内腔外并与所述第一壳板相对且间距设置,所述声反射板与所述第一壳板之间通过柱体相连接,所述声反射板、所述第一壳板以及所述柱体形成开口槽,所述第一壳板设有连通所述开口槽的槽腔与所述内腔的拾音孔,所述麦克风主板设于所述内腔并与所述第一壳板固定连接,且所述麦克风主板覆盖所述拾音孔。所述麦克风主板上设有拾音元件,所述拾音元件与所述拾音孔一一对应,且所述拾音元件封堵住所述拾音孔。由于拾音孔所在的开口槽符合压力场麦克风(PZM)的理论结构,从而可以消除录音环境中来自各种表面的多相位反射声,获得更好的自然去混响效果,进而显著地提高了麦克风主板的拾音灵敏度和语音辨识度,由此,该桌面会议装置可有效地提高会议的沟通效率,改善会议的沟通体验。除此之外,本发明提供的桌面会议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外形小巧、便于携带等优点。
在如上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扩音装置的信号接收器获取拾音装置传送的音频信号以及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
步骤S2:根据预设的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确定阵列扬声器中的各个扬声器的扩音强度;其中,所述阵列扬声器包括多个扩音方向不同的独立扬声器,多个所述拾音装置围绕所述阵列扬声器布置。
其中,多个扩音方向不同的独立扬声器可排布形成规则的形状结构,例如形成环状、圆形或正多边形状结构等。本实施例中,所述阵列扬声器的各个独立扬声器排布形成正六边形结构。
在如上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扩音装置的信号处理器根据预设的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确定阵列扬声器中的各个扬声器的扩音强度。
请参阅图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拾音装置设有红外发送器;所述阵列扬声器上围绕设置有多个红外接收器;
确定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1:通过所述阵列扬声器上设置的红外接收器接收各个拾音装置的红外发送器发出的红外信号。
步骤S212:根据接收所述音频信号的所述信号接收器的位置,判断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
由于红外信号一般直线传播,当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红外发送器发出的红外信号时,则可以唯一确定所述红外发送器的方位,进而获得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
步骤S213: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和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
通过设置红外发送器和红外接收器,从而实现快速准确地确定拾音装置的方位,从而使扬声器可根据拾音装置的方位,将音频信号准确地扩散播放出去。
请参阅图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拾音装置按照预设的与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方位布置;
确定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
步骤S221:通过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
步骤S222: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和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
通过将多个所述拾音装置按照预设的与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方位布置,进而无需进行拾音装置的配对,就可以确定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从而使扬声器可根据拾音装置的方位,将音频信号准确地扩散播放出去。
请参阅图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阵列扬声器上围绕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拾音装置有线连接的信号接收器;
确定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
步骤S231:通过所述阵列扬声器上设置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对应的拾音装置的音频信号。
步骤S232:根据接收所述音频信号的所述信号接收器的位置,判断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
步骤S233: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和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
通过将所述拾音装置与信号接收器通过有线方式的连接,进而无需进行拾音装置的配对,就可以确定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从而使扬声器可根据拾音装置的方位,将音频信号准确地扩散播放出去。
请参阅图7,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和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
步骤S241: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确定所述阵列扬声器中的各个扬声器的扩音方向相对于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角度。
其中,所述方位角度为以阵列扬声器的中心作为所述方位角度的顶角,以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作为所述方位角度的起始边,以所述阵列扬声器中的扬声器作为方位角度的终止边确定的角度。所述方位角度的范围为0度至180度。
步骤S242:根据所述方位角度,确定阵列扬声器中的各个扬声器的扩音强度。
步骤S243: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方位角度与阵列扬声器中的各个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确定关系为:所述方位角度越大,所述扩音强度越高;所述方位角度越小,所述扩音强度越低。
步骤S3:控制所述阵列扬声器中相应的扬声器按照各自的所述扩音强度,分别播放所述音频信号。
在如上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扩音装置的信号处理器控制所述阵列扬声器中相应的扬声器按照各自的所述扩音强度,分别播放所述音频信号。
本公开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阵列扬声器中相应的扬声器按照各自的所述扩音强度,分别播放所述音频信号,从而无需人工复杂的调试,实现准确地对音频信号进行扩音播放,进而使桌面会议中的与会人员均能准确地获取发言者的声音。
下面举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8,在桌面会议中,若发言者A发言,其面前的拾音装置10检测到发言者A发言的音量或音频超过设定阈值,则拾取所述发言者A发出的声音,并转换为音频信号后传送给扩音装置20。所述扩音装置20中与所述拾音装置10配对的信号接收器21接收到所述音频信号后,将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和音频信号传送到所述扩音装置的信号处理器22。所述信号处理器22根据预设的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确定阵列扬声器23中的各个扬声器的扩音强度,并控制所述阵列扬声器23中相应的扬声器按照各自的所述扩音强度,分别播放所述音频信号。具体的,如在图中的各个阵列扬声器23中,扬声器a的扩音强度最强,扩音播放出的音频信号的声音最大,从而确保距离发言者A最远的与会者B都能够获取发言者的声音;其次为扬声器b和扬声器c,其扩音播放出的音频信号的声音比扬声器a弱;接着为扬声器d和扬声器e;再接着为扬声器f 和扬声器g;扩音播放出的音频信号的声音最弱的为扬声器h。
请参阅图9,与前述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的实施例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桌面会议扩音系统30,包括:
信号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拾音装置传送的音频信号以及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
扩音强度确定模块32,用于根据预设的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确定阵列扬声器中的各个扬声器的扩音强度;其中,所述阵列扬声器包括多个扩音方向不同的独立扬声器,多个所述拾音装置围绕所述阵列扬声器布置;
音频信号播放模块33,用于控制所述阵列扬声器中相应的扬声器按照各自的所述扩音强度,分别播放所述音频信号。
请参阅图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拾音装置设有红外发送器;所述阵列扬声器上围绕设置有多个红外接收器;所述扩音强度确定模块32,包括:
红外信号接收单元3211,用于通过所述阵列扬声器上设置的红外接收器接收各个拾音装置的红外发送器发出的红外信号;
第一方位信息确定单元3212,用于根据接收所述红外信号的所述红外接收器的位置,判断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
映射关系确定单元3213,用于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和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
通过设置红外发送器和红外接收器,从而实现快速准确地确定拾音装置的方位,从而使扬声器可根据拾音装置的方位,将音频信号准确地扩散播放出去。
请参阅图1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拾音装置按照预设的与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方位布置;所述扩音强度确定模块32,包括:
第二方位信息确定单元3221,用于通过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
映射关系确定单元3222,用于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和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
通过将多个所述拾音装置按照预设的与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方位布置,进而无需进行拾音装置的配对,就可以确定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从而使扬声器可根据拾音装置的方位,将音频信号准确地扩散播放出去。
请参阅图12,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阵列扬声器上围绕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拾音装置有线连接的信号接收器;所述扩音强度确定模块32,包括:
信号接收单元3231,用于通过所述阵列扬声器上设置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对应的拾音装置传送音频信号;
第三方位信息确定单元3232,用于根据接收所述音频信号的所述信号接收器的位置,判断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
映射关系确定单元3233,用于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和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
通过将所述拾音装置与信号接收器通过有线方式的连接,进而无需进行拾音装置的配对,就可以确定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从而使扬声器可根据拾音装置的方位,将音频信号准确地扩散播放出去。
请参阅图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映射关系确定单元3213,包括:
方位角度确定单元341,用于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确定所述阵列扬声器中的各个扬声器的扩音方向相对于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角度;
扩音强度确定单元342,用于根据所述方位角度,确定阵列扬声器中的各个扬声器的扩音强度;
映射关系建立单元343,用于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
本公开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阵列扬声器中相应的扬声器按照各自的所述扩音强度,分别播放所述音频信号,从而无需人工复杂的调试,实现准确地对音频信号进行扩音播放,进而使桌面会议中的与会人员均能准确地获取发言者的声音。
实施例2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桌面会议扩音设备,包括:多个拾音装置和扩音装置。
所述拾音装置可包括拾音元件和信号发送器;所述拾音元件用于在发言者的发音音量超过设定阈值时,拾取发言者的声音,并转换为音频信号;所述信号发送器12用于将所述音频信号通过有线/无线方式传送到所述扩音装置。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拾音装置可包括壳体、声反射板和麦克风主板,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板,且所述第一壳板参与围成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声反射板设于所述内腔外并与所述第一壳板相对且间距设置,所述声反射板与所述第一壳板之间通过柱体相连接,所述声反射板、所述第一壳板以及所述柱体形成开口槽,所述第一壳板设有连通所述开口槽的槽腔与所述内腔的拾音孔,所述麦克风主板设于所述内腔并与所述第一壳板固定连接,且所述麦克风主板覆盖所述拾音孔。所述麦克风主板上设有拾音元件,所述拾音元件与所述拾音孔一一对应,且所述拾音元件封堵住所述拾音孔。由于拾音孔所在的开口槽符合压力场麦克风(PZM)的理论结构,从而可以消除录音环境中来自各种表面的多相位反射声,获得更好的自然去混响效果,进而显著地提高了麦克风主板的拾音灵敏度和语音辨识度,由此,该桌面会议装置可有效地提高会议的沟通效率,改善会议的沟通体验。除此之外,本发明提供的桌面会议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外形小巧、便于携带等优点。
所述扩音装置包括信号接收器、阵列扬声器和信号处理器。
所述信号接收器为用于接收所述拾音装置传送的音频信号和/身份标识信息的设备。可对每一个拾音装置配备一个对应的信号接收器;也可对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邻的拾音装置配备一个信号接收器;也可以配备一个具有多个信号通道的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中的每个信号通道对应接收拾音装置传送的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器可以借助于电缆实现与拾音装置中的信号发送器之间的有线连接,以获取所述拾音装置传送的音频信号和/身份标识信息;所述信号接收器也可以借助于外置或集成于其自身的WiFi模块、蓝牙模块或ZigBee模块实现与信号发送器之间的无线连接,以获取所述拾音装置传送的音频信号和/身份标识信息。
所述信号处理器用于由至少一个硬件处理器实现,以根据预设的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确定阵列扬声器中的各个扬声器的扩音强度,并控制所述阵列扬声器中相应的扬声器按照各自的所述扩音强度,分别播放所述音频信号。所述信号处理器一般设置有多个接口,例如,电源接口、AUX接口、信号输入接口、控制信号输出接口;其中,AUX接口用于接收传送的音频信号;所述信号输入接口用于接收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控制信号输出接口用于输出各个扬声器的扩音强度控制信号。
所述阵列扬声器包括多个扩音方向不同的独立扬声器,以使各个独立扬声器按照各自的扩音强度,将音频信号扩音播放。其中,多个扩音方向不同的独立扬声器可以围绕会议桌面的中心排布形成规则的形状结构,例如形成环状、圆形或正多边形状结构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阵列扬声器的各个独立扬声器排布形成正六边形结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拾音装置设有红外发送器;所述阵列扬声器上围绕设置有多个红外接收器;所述信号处理器执行确定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时,包括:通过所述阵列扬声器上设置的红外接收器接收各个拾音装置的红外发送器发出的红外信号;根据接收所述红外信号的所述红外接收器的位置,判断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和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通过设置红外发送器和红外接收器,从而实现快速准确地确定拾音装置的方位,从而使扬声器可根据拾音装置的方位,将音频信号准确地扩散播放出去。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拾音装置按照预设的与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方位布置;所述信号处理器执行确定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时,包括:通过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和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通过将多个所述拾音装置按照预设的与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方位布置,进而无需进行拾音装置的配对,就可以确定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从而使扬声器可根据拾音装置的方位,将音频信号准确地扩散播放出去。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阵列扬声器上围绕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拾音装置一一对应有线连接的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处理器执行确定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时,包括:通过所述阵列扬声器上设置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对应的拾音装置传送音频信号;根据接收所述音频信号的所述信号接收器的位置,判断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和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通过将所述拾音装置与信号接收器通过有线方式的连接,进而无需进行拾音装置的配对,就可以确定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从而使扬声器可根据拾音装置的方位,将音频信号准确地扩散播放出去。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处理器执行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和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时,包括: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确定所述阵列扬声器中的各个扬声器的扩音方向相对于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角度;根据所述方位角度,确定阵列扬声器中的各个扬声器的扩音强度;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方位角度为以阵列扬声器的中心作为所述方位角度的顶角,以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作为所述方位角度的起始边,以所述阵列扬声器中的扬声器作为方位角度的终止边确定的角度。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方位角度与阵列扬声器中的各个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确定关系为:所述方位角度越大,所述扩音强度越高;所述方位角度越小,所述扩音强度越低。
本公开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阵列扬声器中相应的扬声器按照各自的所述扩音强度,分别播放所述音频信号,从而无需人工复杂的调试,实现准确地对音频信号进行扩音播放,进而使桌面会议中的与会人员均能准确地获取发言者的声音。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桌面会议扩音装置,所述扩音装置设置在所述会议桌面的中心;所述扩音装置包括多个信号接收器、阵列扬声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 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其上储存有计算机程序,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储存在所述储存器中并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如果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桌面会议扩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拾音装置传送的音频信号以及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
根据预设的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确定阵列扬声器中的各个扬声器的扩音强度;其中,所述阵列扬声器包括多个扩音方向不同的独立扬声器,多个所述拾音装置围绕所述阵列扬声器布置;
控制所述阵列扬声器中相应的扬声器按照各自的所述扩音强度,分别播放所述音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会议扩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装置设有红外发送器;所述阵列扬声器上围绕设置有多个红外接收器;
确定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阵列扬声器上设置的红外接收器接收各个拾音装置的红外发送器发出的红外信号;
根据接收所述红外信号的所述红外接收器的位置,判断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
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和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会议扩音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拾音装置按照预设的与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方位布置;
确定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
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和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会议扩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扬声器上围绕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拾音装置一一对应有线连接的信号接收器;
确定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阵列扬声器上设置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对应的拾音装置传送音频信号;
根据接收所述音频信号的所述信号接收器的位置,判断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
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和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桌面会议扩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和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确定所述阵列扬声器中的各个扬声器的扩音方向相对于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角度;
根据所述方位角度,确定阵列扬声器中的各个扬声器的扩音强度;
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桌面会议扩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方位角度与阵列扬声器中的各个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确定关系为:所述方位角度越大,所述扩音强度越高;所述方位角度越小,所述扩音强度越低。
7.一种桌面会议扩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拾音装置传送的音频信号以及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
扩音强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确定阵列扬声器中的各个扬声器的扩音强度;其中,所述阵列扬声器包括多个扩音方向不同的独立扬声器,多个所述拾音装置围绕所述阵列扬声器布置;
音频信号播放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阵列扬声器中相应的扬声器按照各自的所述扩音强度,分别播放所述音频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桌面会议扩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装置设有红外发送器;所述阵列扬声器上围绕设置有多个红外接收器;所述扩音强度确定模块,包括:
红外信号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阵列扬声器上设置的红外接收器接收各个拾音装置的红外发送器发出的红外信号;
第一方位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接收所述红外信号的所述红外接收器的位置,判断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
映射关系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和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桌面会议扩音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拾音装置按照预设的与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方位布置;所述扩音强度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方位信息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
映射关系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和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桌面会议扩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扬声器上围绕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拾音装置有线连接的信号接收器;所述扩音强度确定模块,包括:
信号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阵列扬声器上设置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对应的拾音装置传送音频信号;
第三方位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接收所述音频信号的所述信号接收器的位置,判断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
映射关系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和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桌面会议扩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关系确定单元包括:
方位角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信息,确定所述阵列扬声器中的各个扬声器的扩音方向相对于所述拾音装置的方位角度;
扩音强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方位角度,确定阵列扬声器中的各个扬声器的扩音强度;
映射关系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拾音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对应的扬声器的扩音强度的映射关系。
12.一种桌面会议扩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拾音装置和扩音装置;所述扩音装置包括信号接收器、阵列扬声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的步骤。
13.一种桌面会议扩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接收器、阵列扬声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的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储存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设备,其上储存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储存在所述储存器中并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的步骤。
CN201910301468.7A 2019-04-15 2019-04-15 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系统、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1669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1468.7A CN110166920B (zh) 2019-04-15 2019-04-15 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系统、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1468.7A CN110166920B (zh) 2019-04-15 2019-04-15 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系统、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6920A true CN110166920A (zh) 2019-08-23
CN110166920B CN110166920B (zh) 2021-11-09

Family

ID=67639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1468.7A Active CN110166920B (zh) 2019-04-15 2019-04-15 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系统、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6692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8334A (zh) * 2020-10-14 2021-01-05 张家港华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位会议音响装置
CN112911482A (zh) * 2021-03-15 2021-06-04 世邦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整扩声区域及区域音量的系统及方法
CN113038351A (zh) * 2021-01-28 2021-06-25 广州朗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会议室扩音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94892A (zh) * 2022-01-29 2022-06-07 深圳壹秘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交互方法、远程交互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3143041A1 (zh) * 2022-01-25 2023-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31000A (ja) * 1983-12-20 1985-07-12 Japan Radio Co Ltd 会議場用拡声装置における発言者席の位置を全会議者に知らせる方法
US20050093970A1 (en) * 2003-09-05 2005-05-05 Yoshitaka Ab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TV conference apparatus
JP2006211156A (ja) * 2005-01-26 2006-08-10 Yamaha Corp 音響装置
JP2008061060A (ja) * 2006-09-01 2008-03-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会議システム
CN101331793A (zh) * 2005-12-19 2008-12-24 雅马哈株式会社 声音发射和采集装置
WO2010011471A1 (en) * 2008-07-22 2010-01-28 Shoretel, Inc. Speaker identific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for a phone
US20100177178A1 (en) * 2009-01-14 2010-07-15 Alan Alexander Burns Participant audio enhancement system
US20110091055A1 (en) * 2009-10-19 2011-04-21 Broadcom Corporation Loudspeaker localization techniques
CN102057691A (zh) * 2008-06-11 2011-05-1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会议音频系统、用于分发音频信号的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US20130170655A1 (en) * 2010-09-28 2013-07-04 Yamaha Corporation Audio output device and audio output method
CN104994644A (zh) * 2015-07-03 2015-10-21 马岩 会议的灯光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142089A (zh) * 2015-06-25 2015-12-09 厦门一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自适应主讲人的位置的教室现场拾音和扩声系统
CN105307065A (zh) * 2015-11-27 2016-02-03 恩平市雷蒙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无线数字音频系统及其方法
US20170006162A1 (en) * 2011-04-29 2017-01-05 Crestron Electronics, Inc. Conference system including automated equipment setup
CN106954126A (zh) * 2017-03-31 2017-07-14 深圳壹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信息处理方法及其会议终端
CN107547978A (zh) * 2017-10-19 2018-01-0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的控制方法及麦克风
CN107820232A (zh) * 2017-12-11 2018-03-20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用户设备绑定麦克风设备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US20180139560A1 (en) * 2016-11-16 2018-05-17 Dt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udspeaker position estimation
CN109144466A (zh) * 2018-08-31 2019-01-04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音频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412825A (zh) * 2018-12-07 2019-03-01 合肥诺必达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与会人员的智能会议管理系统
CN109495800A (zh) * 2018-10-26 2019-03-19 成都佳发安泰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动态采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31000A (ja) * 1983-12-20 1985-07-12 Japan Radio Co Ltd 会議場用拡声装置における発言者席の位置を全会議者に知らせる方法
US20050093970A1 (en) * 2003-09-05 2005-05-05 Yoshitaka Ab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TV conference apparatus
JP2006211156A (ja) * 2005-01-26 2006-08-10 Yamaha Corp 音響装置
CN101331793A (zh) * 2005-12-19 2008-12-24 雅马哈株式会社 声音发射和采集装置
JP2008061060A (ja) * 2006-09-01 2008-03-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会議システム
CN102057691A (zh) * 2008-06-11 2011-05-1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会议音频系统、用于分发音频信号的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WO2010011471A1 (en) * 2008-07-22 2010-01-28 Shoretel, Inc. Speaker identific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for a phone
US20100177178A1 (en) * 2009-01-14 2010-07-15 Alan Alexander Burns Participant audio enhancement system
US20110091055A1 (en) * 2009-10-19 2011-04-21 Broadcom Corporation Loudspeaker localization techniques
US20130170655A1 (en) * 2010-09-28 2013-07-04 Yamaha Corporation Audio output device and audio output method
US20170006162A1 (en) * 2011-04-29 2017-01-05 Crestron Electronics, Inc. Conference system including automated equipment setup
CN105142089A (zh) * 2015-06-25 2015-12-09 厦门一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自适应主讲人的位置的教室现场拾音和扩声系统
CN104994644A (zh) * 2015-07-03 2015-10-21 马岩 会议的灯光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307065A (zh) * 2015-11-27 2016-02-03 恩平市雷蒙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无线数字音频系统及其方法
US20180139560A1 (en) * 2016-11-16 2018-05-17 Dt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udspeaker position estimation
CN106954126A (zh) * 2017-03-31 2017-07-14 深圳壹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信息处理方法及其会议终端
CN107547978A (zh) * 2017-10-19 2018-01-0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的控制方法及麦克风
CN107820232A (zh) * 2017-12-11 2018-03-20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用户设备绑定麦克风设备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9144466A (zh) * 2018-08-31 2019-01-04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音频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495800A (zh) * 2018-10-26 2019-03-19 成都佳发安泰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动态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09412825A (zh) * 2018-12-07 2019-03-01 合肥诺必达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与会人员的智能会议管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英)AKIN: "《录音与放音》", 31 January 1990 *
朱虹: ""基于Kinect的特定说话人跟着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王珏: "VR(虚拟现实)电影声音制作流程探析", 《现代电影技术》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8334A (zh) * 2020-10-14 2021-01-05 张家港华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位会议音响装置
CN113038351A (zh) * 2021-01-28 2021-06-25 广州朗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会议室扩音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11482A (zh) * 2021-03-15 2021-06-04 世邦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整扩声区域及区域音量的系统及方法
WO2023143041A1 (zh) * 2022-01-25 2023-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94892A (zh) * 2022-01-29 2022-06-07 深圳壹秘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交互方法、远程交互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594892B (zh) * 2022-01-29 2023-11-24 深圳壹秘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交互方法、远程交互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6920B (zh) 202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6920A (zh) 桌面会议扩音方法、系统、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JP6799573B2 (ja) 端末ブラケット及びファーフィールド音声対話システム
US8699849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multi-dimensional audio
US9983846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three-dimensional audio and associated data
US20220264216A1 (en) Headphones and headphone systems
US9094768B2 (en) Loudspeaker calibration using multiple wireless microphones
US10038957B2 (en) Audio mixing based upon playing device location
CN1972524B (zh) 再现音乐文件的方法和设备
CN108399917B (zh) 语音处理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1071540B1 (ko) 자동으로 페어링 되는 교실용 무선 마이크 시스템
CN108320749A (zh) 远场语音控制设备和远场语音控制系统
CN105101027A (zh) 声学环境的实时控制
CN101523881A (zh) 用于提供报警信号的方法
CN207340160U (zh) 一种无线k歌音响系统
US20230147435A1 (en) Audio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9473097A (zh) 一种智能语音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1800696B (zh) 听力辅助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34736B (zh) 建群方法及装置
CN114845213A (zh) 一种调节终端音量的方法及终端
JP2018157401A (ja) スピーカ位置特定システム、スピーカ位置特定装置、及びスピーカ位置特定方法
CN116095595B (zh) 音频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20102994A1 (zh) 3d音效实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5472129B (zh) 一种基于蓝牙耳机的中距离对讲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059362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20170094412A1 (en) Wearable recording and playback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