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6039B - 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非接触翻页识别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非接触翻页识别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66039B
CN110166039B CN201910433740.7A CN201910433740A CN110166039B CN 110166039 B CN110166039 B CN 110166039B CN 201910433740 A CN201910433740 A CN 201910433740A CN 110166039 B CN110166039 B CN 1101660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ge
stray capacitance
conductive foil
information carrier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337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66039A (zh
Inventor
刘春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ueliji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ueliji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ueliji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ueliji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3374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660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66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60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660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60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4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with audible presentation of the material to be studied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H03K17/962Capacitive touch swi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非接触翻页识别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接通与当前页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步骤二,接通与下一页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测量当前页的第一杂散电容总量,将第一杂散电容总量转换成第一量测值;步骤三,断开与下一页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测量当前页的第二杂散电容总量,将第二杂散电容总量转换成第二量测值;步骤四,重复上述步骤一至三,得到每一页信息载体的第一量测值和第二量测值,将每一页的第一量测值和第二量测值相比,如果比值小于门槛值时,则识别该页没有翻开;如果比值大于门槛值时,则识别该页被翻开。本发明具有信息载体的页码数量没有限制和页码识别准确等优点。

Description

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非接触翻页识别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非接触翻页识别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普通的书本都是将文字印刷在书页上,读者通过视觉获取书本中的信息,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实际的需要,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种电子书,随着读者翻动该电子书的书页,该电子书能将读者所翻到的书页中的相关内容 (如书页印刷的内容以及背景音乐等)以语音的方式自动播放出来,增加读者阅读的趣味性,可提高阅读效率。
申请号为201510124151.2的中国专利文献,其保护的是一种可有效侦测页码的智能型电子语音书,公开的技术特征包括电容式感应器、触控晶片、微处理器和播放器,电容式感应器设置于一实体书之下,该实体书具有多个书页及多个页码感应片,每一书页贴有一个页码感应片,所有书页中各页码感应片在垂直于该实体书封面的方向上配置的位置不可重叠,当某一书页的页码感应片位于该电容式感应器的感应范围时,该电容式感应器的感应电容将产生变化。该中国专利文献通过电容式感应器实现翻页识别,并且页码感应片的配置位置皆不同。也就是说,多个页码感应片不能叠置,只能分开设置。由于书页的面积是有限的,那就意味着书页上配置的页码感应片的数量是有限的,实体书的页码数量也是有限的。如果实体书的页码增多,页码感应片的数量也增多,超过了规定数量,而书页的面积是有限的,势必有部分页码感应片不能设置在书页上,那么导致不能识别对应书页的翻开,影响了用户的使用,造成使用不方便。而且在实体书被翻开的过程中,容易被干扰,造成页码识别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非接触翻页识别装置及存储介质,对信息载体的页码数量没有限制,被翻开的过程中,页码识别准确。
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将两张以上的导电箔片分别设置在信息装置的两张以上的信息载体上,相邻两张导电箔片分别对应地设置在相邻两张信息载体的相对应位置上并形成电容,所述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接通与当前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
步骤二,接通与下一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测量当前页的第一杂散电容总量,将第一杂散电容总量转换成第一量测值;
步骤三,断开与下一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测量当前页的第二杂散电容总量,将第二杂散电容总量转换成第二量测值;
步骤四,重复上述步骤一至三,得到每一页信息载体的第一量测值和第二量测值,将每一页的第一量测值和第二量测值相比,如果比值小于门槛值时,则识别该页没有翻开;如果比值大于门槛值时,则识别该页被翻开。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第一杂散电容总量的计算公式一如下: C1=Cx+Cxt+Cxp(on);其中,C1为第一杂散电容总量,Cx为接通与当前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时,电路通道中存在的杂散电容;Cxt为其它导电体接近当前页的导电箔片所增加的杂散电容;Cxp(on)为接通与下一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时,当前页的导电箔片与下一页的导电箔片所增加的杂散电容,杂散电容的单位是皮法。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第一量测值的计算公式二如下:Count(on)=Cs/C1;其中,Count(on)为第一量测值,Cs为基准电容,基准电容的单位是皮法;C1为第一杂散电容总量,杂散电容的单位是皮法。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第二杂散电容总量的计算公式三如下: C2=Cx+Cxt+Cxp(off);其中,C2为第二杂散电容总量,Cx为接通与当前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时,电路通道中存在的杂散电容;Cxt为其它导电体接近当前页的导电箔片所增加的杂散电容;Cxp(off)为断开与下一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时,当前页的导电箔片与下一页的导电箔片所增加的杂散电容,杂散电容的单位是皮法。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第二量测值的计算公式四如下: Count(off)=Cs/C2;其中,Count(off)为第二量测值,Cs为基准电容,基准电容的单位是皮法;C2为第二杂散电容总量,杂散电容的单位是皮法。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门槛值的计算公式五如下:
Figure GDA0003888022820000031
其中,D为门槛值,Cx为电路通道中存在的杂散电容;Cxt(max)为其它导电体接近当前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所增加的最大杂散电容;Cxp(off)为断开与下一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时,当前页的导电箔片与下一页的导电箔片所增加的杂散电容;Cxp(on)为接通与下一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时,当前页的导电箔片与下一页的导电箔片所增加的杂散电容,杂散电容的单位是皮法。
本发明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非接触翻页识别装置,包括基准电容、两张以上的导电箔片、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两张以上的所述导电箔片分别设置在信息装置的两张以上的信息载体上,相邻两张所述导电箔片分别对应地设置在相邻两张信息载体的相对应位置上并形成电容,两张以上的所述导电箔片和所述基准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的连接脚电性连接,所述基准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非接触翻页识别程序,所述非接触翻页识别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步骤一,接通与当前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
步骤二,接通与下一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测量当前页的第一杂散电容总量,将第一杂散电容总量转换成第一量测值;
步骤三,断开与下一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测量当前页的第二杂散电容总量,将第二杂散电容总量转换成第二量测值;
步骤四,重复上述步骤一至三,得到每一页信息载体的第一量测值和第二量测值,将每一页的第一量测值和第二量测值相比,如果比值小于门槛值时,则识别该页没有翻开;如果比值大于门槛值时,则识别该页被翻开。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导电箔片的数量等于信息载体的张数,在每一张信息载体的相同位置上分别设置所述导电箔片。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导电箔片的数量等于信息载体的页数,两张所述导电箔片分别设置在相邻两张信息载体的相邻两页的相对应的位置上。
本发明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提供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执行以用于实现如上所述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
本发明将两张以上的导电箔片分别设置在信息装置的两张以上的信息载体上,相邻两张导电箔片分别对应地设置在相邻两张信息载体的相对应位置上并形成电容,两张以上的导电箔片可以重叠设置,对采集的杂散电容的电容值进行处理得到比值,并使用了门槛值判断该页是否被翻开,门槛值排除了环境的影响,使得页码识别更加准确,具有信息载体的页码数量没有限制和页码识别准确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信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非接触翻页识别装置的方框原理示意图。
其中:1.信息载体;11.导电箔片;2.处理器;3.其它导电体;4.信息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所揭示的是信息载体,图2只是揭示了其中2 页信息载体的非接触翻页识别原理,若干页的非接触翻页识别原理都是相同的,在这里不再一一图示出。所述非接触翻页识别装置只是部分结构,只有两张导电箔片11,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导电箔片11的数量可以是若干张。所述非接触翻页识别装置设置在信息装置4上,信息装置4包括两张以上的信息载体1,所述非接触翻页识别装置用于识别信息载体1的翻开或合拢。所述信息装置4可以是电子语音书、日历、电子有声读物、挂历等设备,则信息载体1是指组成上述设备的书页、日历页、挂历页等等。只要翻开其中一页信息载体1,所述非接触翻页识别装置就可以精确地识别翻开是信息载体1的哪一页,并配合相应的设备将存储设备中对应该页的信息转换成语音信息或者其它方式的信息。当信息装置4没有被翻开时,即信息装置4的所有页信息载体1都处于合拢状态,则就不需要将页面上的信息转换成语音信息或者其它方式的信息。本发明只是对如何识别信息载体1的翻开或合拢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改进,本实施例以电子语音书为例,则信息装置4为电子语音书的书页。
本实施例中,所述非接触翻页识别装置包括基准电容Cs、两张以上的所述导电箔片11、处理器2和与所述处理器2连接的存储器(未画图),两张以上的所述导电箔片11分别设置在信息装置4的两张以上的信息载体1上,相邻两张所述导电箔片11分别对应地设置在相邻两张信息载体1的相对应位置上并形成电容,两张以上的所述导电箔片11和所述基准电容Cs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处理器2的连接脚电性连接,所述基准电容Cs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箔片11是金属箔片或采用导电石墨材料制成的箔片,金属箔片可以是铜箔片、铝箔片等等。所述导电箔片11设置在信息载体1上,所述导电箔片11可以设置在信息载体1的任何位置上,关于所述导电箔片11 的设置方式有三种方式。
方式一:所述导电箔片11的数量等于信息载体1的张数,信息载体1的张数至少是两张,在每一张信息载体1的相同位置上分别设置一所述导电箔片11 (重叠设置),每相邻两张所述导电箔片1形成电容。
在每一张信息载体1上只能设置一张所述导电箔片11,每张所述导电箔片 11的大小、形状和厚薄基本相同,每张所述导电箔片11在每一张信息载体1上的设置位置基本相同,即两张以上的所述导电箔片11成层叠状设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每张所述导电箔片11的设置位置最好是完全相同,但是由于技术原因可能会存在一张或多张所述导电箔片11的设置位置和其它所述导电箔片11 的设置位置不相同,即存在一定的误差,其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关于所述导电箔片11设置在信息载体1上的具体结构如下:
结构一,在每张信息载体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图中不可见),所述空腔的空间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导电箔片11的空间尺寸,所述导电箔片11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即所述导电箔片11设置在信息载体1的内部。在每张信息载体1 的相同位置上都设置有所述空腔,每个所述空腔中都设置有所述导电箔片11,相邻的两张所述导电箔片11之间相互绝缘。
结构二,在每张信息载体1上的其中一页面上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未画图),每张信息载体1有两页,所述第一凹陷部设置在每张信息载体1的其中一页上。也就是说,在相邻两张信息载体1的相邻两页上,都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凹陷部;或者,在相邻两张信息载体1的相邻两页上,只有其中一页设置有所述第一凹陷部;或者,在相邻两张信息载体1的相邻两页上,都没有设置有所述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尺寸等于或大于所述导电箔片11的尺寸。将所述导电箔片11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陷部中,第一绝缘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开口上,所述第一绝缘件将所述导电箔片11封装在所述第一凹陷部中,防止所述导电箔片11从所述第一凹陷部中滑落。所述第一绝缘件可以是绝缘胶带、绝缘布、绝缘粘接材料等等,所述第一绝缘件与所述第一凹陷部四周的信息载体1 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每张信息载体1上的所述第一凹陷部的设置位置相同或基本相同,相邻的两张所述导电箔片11之间相互绝缘。
结构三,将所述导电箔片11直接设置在每张信息载体1上(未画图),并使用第二绝缘件将所述导电箔片11固定在信息载体1上。所述第二绝缘件可以是绝缘胶带、绝缘布、绝缘粘接材料等等,所述第二绝缘件的四周边缘与信息载体1连接。每张信息载体1上设置所述导电箔片11的位置基本相同,相邻的两张所述导电箔片11之间相互绝缘。每张信息载体1有两页,所述导电箔片11 设置在信息载体1的其中一页上。在相邻两张信息载体1的相邻两页上,都设置有所述导电箔片11;或者,在相邻两张信息载体1的相邻两页上,只有其中一页设置有所述导电箔片11;或者,在相邻两张信息载体1的相邻两页上,都没有设置有所述导电箔片11。
结构四,当将多张所述导电箔片11设置在多张信息载体1上时,所述导电箔片11可以通过上述三种结构的多种组合的方式设置在信息载体1上。具体地说,可以采用结构一和结构二的方式,将多张所述导电箔片11设置在多张信息载体1上;或者可以采用结构二和结构三的方式,将多张所述导电箔片11设置在多张信息载体1上;或者可以采用结构一、结构二和结构三的方式,将多张所述导电箔片11设置在多张信息载体1上。具体是如何设置,详细请参见上述结构一、结构二和结构三的内容。
方式二:所述导电箔片11的数量等于信息载体1的页数,也就是说,在信息载体1的每页上都设置有所述导电箔片11,在相邻两张信息载体1的相邻两页的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两张所述导电箔片11,并且这两张所述导电箔片11构成电容。当将信息载体1合拢时,相邻两张信息载体1的相邻两页上的两张所述导电箔片11基本重合。
当信息载体1的张数大于等于三张时,信息载体1的页数大于等于四页。至少有一张信息载体1的两页上分别设置有所述导电箔片11,两张所述导电箔片11分别设置一张信息载体1的两页相同的位置上,或者两张所述导电箔片11 分别设置一张信息载体1的两页不相同的位置上。
在信息载体1的每页上,所述导电箔片11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上述结构一、结构二或结构三中任意一种,如何设置请参见上述结构一、结构二和结构三。在多张信息载体1上,多张所述导电箔片11的设置位置可以基本相同(部分重叠),也可以不相同(部分不重叠),但是相邻两张信息载体1的相邻两页上的两张所述导电箔片11的设置位置基本相同。
方式三:所述导电箔片11的数量在大于信息载体1的张数到小于信息载体 1的页数之间,信息载体1的张数大于等于四张。至少有一张信息载体1的两页上分别设置两张所述导电箔片11,而剩余的信息载体1只有其中一页上设置有所述导电箔片11。当至少有一张信息载体1的两页上分别设置有所述导电箔片 11时,两张所述导电箔片11分别设置一张信息载体1的两页相同的位置上,或者两张所述导电箔片11分别设置一张信息载体1的两页不相同的位置上。
在信息载体1的每页上,所述导电箔片11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上述结构一、结构二或结构三中任意一种,如何设置请参见上述结构一、结构二和结构三。在多张信息载体1上,多张所述导电箔片11的设置位置可以基本相同(部分重叠),也可以不相同(部分不重叠),但是相邻两张信息载体1的相邻两页上的两张所述导电箔片11的设置位置基本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2设置在信息载体1上,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所述处理器2的内部具有杂散电容Cx和两个以上的开关S1,两个以上的开关S1的一端接地,两个以上的开关S1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张以上的所述导电箔片11连接。也就是说,每张所述导电箔片11对应一个开关S1。
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非接触翻页识别程序,所述非接触翻页识别程序被所述处理器2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步骤一,接通与当前页信息载体1上的导电箔片11连接的开关S1;
步骤二,接通与下一页信息载体1上的导电箔片11连接的开关S1,测量当前页的第一杂散电容总量C1,将第一杂散电容总量C1转换成第一量测值 Count(on);
步骤三,断开与下一页信息载体1上的导电箔片11连接的开关S1,测量当前页的第二杂散电容总量C2,将第二杂散电容总量C2转换成第二量测值 Count(off);
步骤四,重复上述步骤一至三,得到每一页信息载体1的第一量测值 Count(on)和第二量测值Count(off),将每一页的第一量测值Count(on)和第二量测值 Count(off)相比,如果比值小于门槛值时,则识别该页没有翻开;如果比值大于门槛值时,则识别该页被翻开。需要说明的是,具体步骤请参见下述内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所述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是在所述非接触翻页识别装置上实施的,所述非接触翻页识别装置请参见图2所示的非接触翻页识别装置的方框原理示意图,图2只是揭示了其中2页信息载体的非接触翻页识别原理,若干页的非接触翻页识别原理都是相同的,在这里不再一一图示出。将两张以上的导电箔片11分别设置在信息装置的两张以上的信息载体上,相邻两张导电箔片11分别对应地设置在相邻两张信息载体的相对应位置上并形成电容。
所述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接通与当前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11连接的开关S1;
步骤二,接通与下一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11连接的开关S1,测量当前页的第一杂散电容总量C1,将第一杂散电容总量C1转换成第一量测值Count(on);
步骤三,断开与下一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11连接的开关S1,测量当前页的第二杂散电容总量C2,将第二杂散电容C2总量转换成第二量测值Count(off);
步骤四,重复上述步骤一至三,得到每一页信息载体的第一量测值Count(on) 和第二量测值Count(off),将每一页的第一量测值Count(on)和第二量测值Count(off)相比,如果比值小于门槛值D时,则识别该页没有翻开;如果比值大于门槛值D时,则识别该页被翻开。
在本方法的步骤二和步骤三中,不考虑其它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11连接的开关S1是否接通或断开,只考虑与当前页相邻的下一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11连接的开关S1是否接通或断开。
本方法中,所述导电箔片11的设置方式请参见上述内容,在这里不再赘述。开关S1设置在所述处理器2的内部,所述处理器2对上述各种数据进行运算和处理。
本方法中,第一杂散电容总量C1的计算公式一如下:C1=Cx+Cxt+Cxp(on);其中,C1为第一杂散电容总量,Cx为接通与当前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11连接的开关S1时,电路通道中存在的杂散电容;Cxt为其它导电体3接近当前页的导电箔片11所增加的杂散电容;Cxp(on)为接通与下一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11连接的开关S1时,当前页的导电箔片11与下一页的导电箔片11所增加的杂散电容,杂散电容的单位是皮法。
本方法中,第一量测值Count(on)的计算公式二如下:Count(on)=Cs/C1;其中,Count(on)为第一量测值,Cs为基准电容,基准电容Cs的单位是皮法;C1为第一杂散电容总量,杂散电容的单位是皮法。
本方法中,第二杂散电容总量C2的计算公式三如下:C2=Cx+Cxt+Cxp(off);其中,C2为第二杂散电容总量,Cx为接通与当前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11连接的开关S1时,电路通道中存在的杂散电容;Cxt为其它导电体3接近当前页的导电箔片11所增加的杂散电容,其它导电体3可以是信息载体上的所述导电箔片11接近与其相邻上一张信息载体上的所述导电箔片11,其它导电体3也可以是信息载体所在环境中的电体;Cxp(off)为断开与下一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11连接的开关S1时,当前页的导电箔片11与下一页的导电箔片11所增加的杂散电容,杂散电容的单位是皮法。
本方法中,第二量测值Count(off)的计算公式四如下:Count(off)=Cs/C2;其中,Count(off)为第二量测值,Cs为基准电容,基准电容Cs的单位是皮法;C2为第二杂散电容总量,杂散电容的单位是皮法。
本方法中,门槛值的计算公式五如下:
Figure GDA0003888022820000121
其中,D为门槛值,Cx为电路通道中存在的杂散电容;Cxt(max)为其它导电体3接近当前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11所增加的最大杂散电容;Cxp(off)为断开与下一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11连接的开关S1时,当前页的导电箔片11与下一页的导电箔片11所增加的杂散电容;Cxp(on)为接通与下一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11连接的开关S1时,当前页的导电箔片11与下一页的导电箔片11所增加的杂散电容,杂散电容的单位是皮法。
本方法中,Cxp(on)是直接接地,而Cxt是虚拟接地,因此Cxt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大于Cxp(on),依据实际应用设定适当的比值做为判断门槛可以排除Cxt的影响。
当合拢时,
Count(on)/Count(off)小于1;当翻开时,Count(on)/Count(off)=1,此时Cxt不管怎么变化都不会影响测量结果。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例1,合拢时,Cx=10;Cxt=10;Cxp(on)=100;Cxp(off)=10;
得到Count(on)/Count(off)=(10+10+10)/(10+10+100)=0.25;
此时若Cxt从10变为100,
则Count(on)/Count(off)=(10+100+10)/(10+100+100)≈0.57。
实施例2,翻开时,Cx=10;Cxt=10;Cxp(on)=0;Cxp(off)=0;
得到Count(on)/Count(off)=(10+10+0)/(10+10+0)=1;
此时若Cxt从10变为100,则Count(on)/Count(off)=(10+100+0)/(10+100+0)=1
此时,D=[1+Count(on)max/Count(off)max]/2=[1+0.57]/2≈0.79。
只要设定门槛为0.79,只要比值Count(on)/Count(off)小于门槛为0.79,则信息载体的页面被合拢;只要比值Count(on)/Count(off)大于门槛为0.79,则信息载体的页面被翻开,不会因为其它导电体3的接近造成误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执行以用于实现如上所述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具体请参见上述内容。
本发明将两张以上的导电箔片分别设置在信息装置的两张以上的信息载体上,相邻两张导电箔片分别对应地设置在相邻两张信息载体的相对应位置上并形成电容,两张以上的导电箔片可以重叠设置,对采集的杂散电容的电容值进行处理得到比值,并使用了门槛值判断该页是否被翻开,门槛值排除了环境的影响,使得页码识别更加准确,具有信息载体的页码数量没有限制和页码识别准确等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详细解释,其目的仅在于对本发明进行解释,以便于能够更好地解释本发明,但是,这些描述不能以任何理由解释成是对本发明的限制,特别是,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各个特征也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从而组成其他实施方式,除了有明确相反的描述,这些特征应被理解为能够应用于任何一个实施方式中,而并不仅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两张以上的导电箔片分别设置在信息装置的两张以上的信息载体上,相邻两张导电箔片分别对应地设置在相邻两张信息载体的相对应位置上并形成电容,所述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接通与当前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
步骤二,接通与下一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测量当前页的第一杂散电容总量,将第一杂散电容总量转换成第一量测值;
步骤三,断开与下一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测量当前页的第二杂散电容总量,将第二杂散电容总量转换成第二量测值;
步骤四,重复上述步骤一至三,得到每一页信息载体的第一量测值和第二量测值,将每一页的第一量测值和第二量测值相比,如果比值小于门槛值时,则识别该页没有翻开;如果比值大于门槛值时,则识别该页被翻开;
门槛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903961350000011
其中,D为门槛值,Cx为接通与当前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时,电路通道中存在的杂散电容;Cxt(max)为其它导电体接近当前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所增加的最大杂散电容;Cxp(off)为断开与下一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时,当前页的导电箔片与下一页的导电箔片所增加的杂散电容;Cxp(on)为接通与下一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时,当前页的导电箔片与下一页的导电箔片所增加的杂散电容,其单位是皮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杂散电容总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C1=Cx+Cxt+Cxp(on);
其中,C1为第一杂散电容总量,Cx为接通与当前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时,电路通道中存在的杂散电容;Cxt为其它导电体接近当前页的导电箔片所增加的杂散电容;Cxp(on)为接通与下一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时,当前页的导电箔片与下一页的导电箔片所增加的杂散电容,其单位是皮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量测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Count(on)=Cs/C1
其中,Count(on)为第一量测值,Cs为基准电容,单位是皮法;C1为第一杂散电容总量,单位是皮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二杂散电容总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C2=Cx+Cxt+Cxp(off);
其中,C2为第二杂散电容总量,Cx为接通与当前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时,电路通道中存在的杂散电容;Cxt为其它导电体接近当前页的导电箔片所增加的杂散电容;Cxp(off)为断开与下一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时,当前页的导电箔片与下一页的导电箔片所增加的杂散电容,其单位是皮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量测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Count(off)=Cs/C2
其中,Count(off)为第二量测值,Cs为基准电容,单位是皮法;C2为第二杂散电容总量,单位是皮法。
6.一种非接触翻页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准电容、两张以上的导电箔片、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两张以上的所述导电箔片分别设置在信息装置的两张以上的信息载体上,相邻两张所述导电箔片分别对应地设置在相邻两张信息载体的相对应位置上并形成电容,两张以上的所述导电箔片和所述基准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的连接脚电性连接,所述基准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非接触翻页识别程序,所述非接触翻页识别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步骤一,接通与当前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
步骤二,接通与下一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测量当前页的第一杂散电容总量,将第一杂散电容总量转换成第一量测值;
步骤三,断开与下一页信息载体上的导电箔片连接的开关,测量当前页的第二杂散电容总量,将第二杂散电容总量转换成第二量测值;
步骤四,重复上述步骤一至三,得到每一页信息载体的第一量测值和第二量测值,将每一页的第一量测值和第二量测值相比,如果比值小于门槛值时,则识别该页没有翻开;如果比值大于门槛值时,则识别该页被翻开;
所述导电箔片的数量等于信息载体的张数,在每一张信息载体的相同位置上分别设置所述导电箔片。
7.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执行以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
CN201910433740.7A 2019-05-23 2019-05-23 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非接触翻页识别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1660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3740.7A CN110166039B (zh) 2019-05-23 2019-05-23 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非接触翻页识别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3740.7A CN110166039B (zh) 2019-05-23 2019-05-23 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非接触翻页识别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6039A CN110166039A (zh) 2019-08-23
CN110166039B true CN110166039B (zh) 2022-12-20

Family

ID=67632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33740.7A Active CN110166039B (zh) 2019-05-23 2019-05-23 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非接触翻页识别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660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3423A (zh) * 2019-10-08 2020-02-28 诠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无线射频技术侦测页码的电子书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2268A (zh) * 2006-11-28 2008-06-04 朱德全 一种能自动检测页码的页册装置
TW201541335A (zh) * 2014-04-28 2015-11-01 Asianlink Technology Inc 可有效偵測頁碼之智慧型電子語音書
CN108281050A (zh) * 2018-03-14 2018-07-13 佳时达礼品(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故事书
TWM570472U (zh) * 2018-02-09 2018-11-21 詮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E-book with touch sensing function and page number detection fun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75221B (en) * 2009-09-04 2013-08-21 Hm Technology Internat Ltd A book
CN102651177B (zh) * 2011-02-24 2014-03-19 钟子文 一种电子书页码识别方法及装置和电子书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2268A (zh) * 2006-11-28 2008-06-04 朱德全 一种能自动检测页码的页册装置
TW201541335A (zh) * 2014-04-28 2015-11-01 Asianlink Technology Inc 可有效偵測頁碼之智慧型電子語音書
TWM570472U (zh) * 2018-02-09 2018-11-21 詮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E-book with touch sensing function and page number detection function
CN108281050A (zh) * 2018-03-14 2018-07-13 佳时达礼品(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故事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6039A (zh) 2019-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48898B2 (en) Capacitive input device
KR101122875B1 (ko) 표시 장치
JP5431915B2 (ja) ドアの位置センサ
JP2016538648A (ja) 端末
KR102006095B1 (ko) 압력 검출 장치 및 스마트 단말기
US9910536B2 (en) Touch sensor and touch panel device
US2009020715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posi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sensing part for performing a detection operation
CN205121586U (zh) 降低寄生电容的指纹辨识感测器
CN110166039B (zh) 非接触翻页识别方法、非接触翻页识别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016618B2 (en) Sensor device for detecting pen signal transmitted from pen
CN106775100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包含其的触控显示装置
US10310671B2 (en) Touch sensor device
JPWO2020090535A1 (ja) 入力装置、及び入力システム
CN205959178U (zh) 一种复合触控按键
US9342197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position of a contact on a capacitive sensor field
US9767339B1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device
US20230122321A1 (en) Detect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CN210181833U (zh) 具有非接触翻页识别功能的信息装置
JP4029770B2 (ja) 厚み検出センサ
WO1991007715A2 (en) Data entry book with sheet identification
KR20090004774A (ko) 터치스크린 장치
CN214257964U (zh) 用于电子雾化的电池杆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2493544A (zh) 电池杆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07728864B (zh) 电容式传感器及其侦测方法
JP6784573B2 (ja) 入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