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1664A - 摄像光学镜头 - Google Patents

摄像光学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61664A
CN110161664A CN201910380814.5A CN201910380814A CN110161664A CN 110161664 A CN110161664 A CN 110161664A CN 201910380814 A CN201910380814 A CN 201910380814A CN 110161664 A CN110161664 A CN 110161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amera
camera optical
optical camera
curv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08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61664B (zh
Inventor
陈杰康
陈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rui Optic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 She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 She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 She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808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616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61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16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616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16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光学镜头,该摄像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六透镜,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七透镜;其中,摄像光学镜头的焦距为f,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为v1,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2,第四透镜的阿贝数为v4,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为v5,满足下列关系式:2.80≤v1/v2≤4.00;1.50≤v4/v5≤2.90;‑5.00≤f5/f≤‑2.00。该摄像光学镜头能在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同时,满足大光圈、超薄化、广角化的设计要求。

Description

摄像光学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功能不断完善,除了传统的数码相机和独立的摄像头、监控器等,诸如平板电脑、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也配备了摄像光学镜头,并且要求手机等电子设备中的镜头在具备良好成像品质的同时满足轻薄化要求。
目前,市面上搭载于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摄像镜头多采用多片式结构,其中五片式、六片式占据主流,然而随着社交媒体不断深入,人们对手机等电子设备中的镜头的画质要求越来越高,为获得较佳的成像品质,七片式透镜结构逐渐出现在镜头设计当中,常见的七片式透镜虽然能够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但是其光焦度、透镜间距和透镜形状设置仍然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导致摄像镜头在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同时,无法满足大光圈、超薄化、广角化的设计要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摄像光学镜头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光学镜头,以解决目前摄像光学镜头无法满足大光圈、超薄化、广角化的设计要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摄像光学镜头,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七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为v1,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2,所述第四透镜的阿贝数为v4,所述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为v5,满足下列关系式:
2.80≤v1/v2≤4.00;
1.50≤v4/v5≤2.90;
-5.00≤f5/f≤-2.00。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六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1,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2,满足下列关系式:
-1.00≤(R11+R12)/(R11-R12)≤-0.50。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三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5,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6,满足下列关系式:
4.00≤d5/d6≤6.00;
所述d5,d6单位为毫米。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六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1,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2,满足下列关系式:
-35.92≤f2/f≤-2.83;
2.56≤(R3+R4)/(R3-R4)≤30.58。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六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1,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2,满足下列关系式:
-12.91≤f3/f≤-2.41;
1.32≤(R5+R6)/(R5-R6)≤6.77。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圈数为FNO,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和像高分别为TTL及IH,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视场广角为FOV,满足下列关系式:
FNO≤1.435;
TTL/IH≤1.52;
FOV≥77°。
光圈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摄像光学镜头,通过设定第五透镜的焦距和整体摄像光学镜头的焦距之间的特定配比,设定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与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并且还设定了第四透镜的阿贝数与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有效矫正了摄像光学镜头的像差,使摄像光学镜头在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同时,还具备较佳的成像品质和较低的敏感性,从而满足大光圈、超薄化、广角化的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中摄像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二中摄像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三中摄像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示意图;
图11是图9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示意图;
图12是图9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四中摄像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示意图;
图15是图13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示意图;
图16是图13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以下为实施方式一: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光学镜头10。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摄像光学镜头10,该摄像光学镜头10包括七个透镜。具体地,摄像光学镜头1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以及第七透镜L7,其中,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向外凸出为凸面,其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凸面,其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凹面,其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凹面,其像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七透镜L7具有负屈折力,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在第七透镜L7和像面Si之间设置有玻璃平板GF等光学元件,其中玻璃平板GF可以是玻璃盖板,也可以是光学过滤片(filter),当然在其他可实施方式中,玻璃平板GF还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
在此,定义摄像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为f,焦距单位为毫米(mm),第五透镜L5的焦距为f5,第一透镜L1的阿贝数为v1,第二透镜L2的阿贝数为v2,第四透镜L4的阿贝数为v4,第五透镜L5的阿贝数为v5。f、f5、v1、v2、v4以及v5满足下列关系式:
2.80≤v1/v2≤4.00 (1)
1.50≤v4/v5≤2.90 (2)
-5.00≤f5/f≤-2.00 (3)
其中,条件式(1)规定了第一透镜L1的阿贝数与第二透镜L2的阿贝数的比值。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摄像光学镜头10修正像差,从而更有利于该摄像光学镜头10向着超薄化发展。
条件式(2)规定了第四透镜L4的阿贝数与第五透镜L5的阿贝数的比值。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摄像光学镜头10修正像差的效果,从而更有利于该摄像光学镜头10向着超薄化发展。
条件式(3)规定了第五透镜L5的焦距与摄像光学镜头10的焦距的比值,如此,通过对第五透镜L5与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焦度的合理分配,使得摄像光学镜头10具有较佳的成像品质和较低的敏感性。
本实施方式中,将各个透镜(L1、L2、L3、L4、L5、L6、L7)由物侧至像侧依序设置,并通过设定第五透镜L5的焦距和整体摄像光学镜头10的焦距之间的特定配比,设定第一透镜L1的阿贝数与第二透镜L2的阿贝数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并且还设定了第四透镜L4的阿贝数与第五透镜L5的阿贝数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有效矫正了摄像光学镜头10的像差,使摄像光学镜头10在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同时,还具备较佳的成像品质和较低的敏感性,从而满足大光圈、超薄化、广角化的设计要求。
作为一种改进,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1,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2,其中,R11与R12满足下列关系的关系式:
-1.00≤(R11+R12)/(R11-R12)≤-0.50 (4)
条件式(4)规定了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与其像侧面的曲率半径的和,与该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与其像侧面的曲率半径的差之间的比值,如此设置,规定了该第六透镜L6的形状,在满足该条件式(4)规定的范围内,有利于补正轴外画角的像差。
作为一种改进,第三透镜L3的轴上厚度为d5,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到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6,d5与d6满足下列关系的关系式:
4.00≤d5/d6≤6.00 (5)
条件式(5)规定了第三透镜L3的轴上厚度与该第三透镜L3与第四透镜L4之间的距离的比值,也即,规定了第三透镜L3的轴上厚度与该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到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的比值,d5,d6的单位为毫米。在将摄像光学镜头10向广角和大光圈发展的同时,确保该摄像光学镜头10进一步满足超薄化的需求。
作为一种改进,第二透镜L2的焦距为f2,f2满足如下条件:
-35.92≤f2/f≤-2.83 (6)
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其中,R3与R4满足下列关系的关系式:
2.56≤(R3+R4)/(R3-R4)≤30.58 (7)
条件式(6)规定了第二透镜L2的焦距与摄像光学镜头10的总焦距的比值通过将第二透镜L2的光焦度控制在合理范围,有利于矫正光学系统的像差,进而提高摄像光学镜头10的成像品质。
条件式(7)规定了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与其像侧面的曲率半径的和,与该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与其像侧面的曲率半径的差之间的比值,如此设置,规定了该第二透镜L2的形状,在满足该条件式(7)规定的范围内,有利于补正轴外画角的像差,在该范围外时,随着镜头向超薄广角化发展,难以补正轴上色像差问题。
作为一种改进,第三透镜L3的焦距为f3,f3满足如下条件:
-12.91≤f3/f≤-2.41 (8)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6,其中,R5与R6满足下列关系的关系式:
1.32≤(R5+R6)/(R5-R6)≤6.77 (9)
条件式(8)规定了第三透镜L3的焦距与摄像光学镜头10的总焦距的比值。如此设置,有利于系统获得良好的平衡场曲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像质。
条件式(9)规定了第三透镜L3的形状,有利于第三透镜L3成型,并避免因第三透镜L3的表面曲率过大而导致成型不良与应力产生。
作为一种改进,摄像光学镜头10还包括光圈S1,该光圈S1设于第一透镜L1。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摄像光学镜头10中,各透镜的表面可以设置为非球面,非球面可以容易制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状,获得较多的控制变数,用以消减像差,进而缩减透镜使用的数目,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本发明摄像光学镜头10的总长度。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透镜10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具有如前所述的结构和参数关系,因此,摄像光学镜头10能够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材料以及各透镜的轴上厚度等,并因此校正了各类像差,本发明中:
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圈数FNO≤1.435;
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TTL与摄像光学镜头10的像高IH满足下列关系式:TTL/IH≤1.52;
摄像光学镜头10的视场角FOV,满足以下关系式:FOV≥77度。
如此,实现了在具有良好光学成像性能的同时,满足大光圈、超薄化、广角化的设计要求。
优选的,各个透镜的物侧面和/或像侧面上还可以设置有反曲点和/或驻点,以满足高品质的成像需求,具体的可实施方案,参下。
图1是实施方式一中摄像光学镜头10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一中摄像光学镜头10的设计数据。
表1列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一中构成摄像光学镜头10的第一透镜L1~第七透镜L7的物侧以及像侧曲率半径、透镜的轴上厚度、透镜间的距离、折射率以及阿贝数,其中,曲率半径以R加数字后缀编号,透镜的轴上厚度及透镜间的距离均以d加数字后缀编号、折射率以nd表示,阿贝数以vd表示,各个标号的具体意义请见于表1之后的段落。表2示出了摄像光学镜头10的圆锥系数k与非球面系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距离、半径和中心厚度的单位为毫米(mm)。
【表1】
上表中各符号的含义如下。
R:光学面的曲率半径;S1:光圈;R1: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5: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6: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7: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8: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9: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0: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1: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3: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4:第七透镜L7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5:玻璃平板GF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6:玻璃平板GF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d:透镜的轴上厚度或相邻透镜之间的轴上距离;d0:光圈S1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d1:第一透镜L1的轴上厚度;d2: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d3:第二透镜L2的轴上厚度;d4: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d5:第三透镜L3的轴上厚度;d6: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到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d7:第四透镜L4的轴上厚度;d8: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到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d9:第五透镜L5的轴上厚度;d10: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到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d11:第六透镜L6的轴上厚度;d12: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到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d13:第七透镜L7的轴上厚度;d14:第七透镜L7的像侧面到光学过滤片GF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d15:玻璃平板GF的轴上厚度;d16:玻璃平板GF的像侧面到像面S的轴上距离;
nd:d线的折射率;nd1: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nd2: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nd3:第三透镜L3的折射率;nd4:第四透镜L4的折射率;nd5:第五透镜L5的折射率;nd6:第六透镜L6的折射率;nd7:第七透镜L7的折射率;ndg:玻璃平板GF的折射率;
vd:阿贝数;v1:第一透镜L1的阿贝数;v2:第二透镜L2的阿贝数;v3:第三透镜L3的阿贝数;v4:第四透镜L4的阿贝数;v5:第五透镜L5的阿贝数;v6:第六透镜L6的阿贝数;v7:第七透镜L7的阿贝数;vg:玻璃平板GF的阿贝数。
【表2】
在表2中,k是圆锥系数,A4、A6、A8、A10、A12、A14、A16是非球面系数。
IH:像高
y=(x2/R)/[1+{1-(k+1)(x2/R2)}1/2]+A4x4+A6x6+A8x8+A10x10+A12x12+A14x14+A16x16 (10)
为方便起见,各个透镜面的非球面优选使用上述公式(10)中所示的非球面。但是,条件式(10)的具体形式仅为一个示例,本发明不限于该公式(10)表示的非球面多项式形式。
【表3】
【表4】
驻点个数 驻点位置1 驻点位置2
P1R1
P1R2 1 1.405
P2R1
P2R2
P3R1 1 0.565
P3R2 1 0.805
P4R1 2 0.535 1.415
P4R2
P5R1 1 1.045
P5R2 1 0.785
P6R1 1 1.145
P6R2
P7R1 1 2.505
P7R2 1 1.165
表3、表4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光学镜头10中各透镜的反曲点以及驻点设计数据。其中,P1R1、P1R2分别代表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2R1、P2R2分别代表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3R1、P3R2分别代表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4R1、P4R2分别代表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5R1、P5R2分别代表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6R1、P6R2分别代表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7R1、P7R2分别代表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反曲点位置”栏位对应数据为各透镜表面所设置的反曲点到摄像光学镜头10光轴的垂直距离。“驻点位置”栏位对应数据为各透镜表面所设置的驻点到摄像光学镜头10光轴的垂直距离。
另外,在后续的表17中,还列出了实施方式一中各种参数与条件式中已规定的参数所对应的值。
图2、图3分别示出了波长为470nm、510nm、555nm、610nm和650nm的光经过实施方式一的摄像光学镜头10后的轴向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4则示出了,波长为555nm的光经过实施方式一的摄像光学镜头1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图4的场曲S是弧矢方向的场曲,T是子午方向的场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镜头10的总焦距为f,F值为FNO,在对角线上的广角大小为FOV,其中,f=4.87,FNO=1.43,FOV=77.72°如此,摄像光学镜头10具有大光圈、超薄、广角,且具有优秀的成像性能。
以下为实施方式二:
图5是实施方式二中摄像光学镜头20的结构示意图,实施方式二与实施方式一基本相同,以下列表中符号含义与实施方式一也相同,故对于相同的部分此处不再赘述,以下仅列出不同点。
表5、表6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的摄像光学镜头20的设计数据。
【表5】
【表6】
表7、表8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光学镜头20中各透镜的反曲点及驻点设计数据。
【表7】
【表8】
驻点个数 驻点位置1 驻点位置2
P1R1
P1R2 1 0.415
P2R1
P2R2
P3R1 1 0.615
P3R2 1 0.915
P4R1 2 0.695 1.175
P4R2
P5R1 1 1.235
P5R2 1 1.285
P6R1 1 1.255
P6R2 2 0.035 1.005
P7R1
P7R2 1 1.125
另外,在后续的表17中,还列出了实施方式二中各种参数与条件式中已规定的参数所对应的值。
图6、图7分别示出了波长为470nm、510nm、555nm、610nm和650nm的光经过实施方式一的摄像光学镜头20后的轴向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8则示出了,波长为555nm的光经过实施方式一的摄像光学镜头1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图8的场曲S是弧矢方向的场曲,T是子午方向的场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镜头20的总焦距为f,F值为FNO,在对角线上的广角大小为FOV,其中,f=4.89,FNO=1.43,FOV=81.33°,如此,摄像光学镜头20具有大光圈、超薄、广角,且具有优秀的成像性能。
以下为实施方式三:
图9是实施方式三中摄像光学镜头30的结构示意图,实施方式三与实施方式一基本相同,以下列表中符号含义与实施方式一也相同,故对于相同的部分此处不再赘述,以下仅列出不同点。
表9、表10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三的摄像光学镜头30的设计数据。
【表9】
【表10】
表11、表12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光学镜头30中各透镜的反曲点及驻点设计数据。
【表11】
【表12】
驻点个数 驻点位置1 驻点位置2
P1R1
P1R2
P2R1 1 1.435
P2R2 1 1.365
P3R1 1 0.655
P3R2 2 0.775 1.345
P4R1 2 0.855 1.355
P4R2
P5R1 1 1.015
P5R2 1 1.095
P6R1 1 1.185
P6R2
P7R1
P7R2 1 1.075
另外,在后续的表17中,还列出了实施方式三中各种参数与条件式中已规定的参数所对应的值。
图10、图11分别示出了波长为470nm、510nm、555nm、610nm和650nm的光经过实施方式一的摄像光学镜头30后的轴向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12则示出了,波长为555nm的光经过实施方式一的摄像光学镜头3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图12的场曲S是弧矢方向的场曲,T是子午方向的场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镜头30的总焦距为f,F值为FNO,在对角线上的广角大小为FOV,其中,f=4.54,FNO=1.43,FOV=81.90°;如此,摄像光学镜头30具有大光圈、超薄、广角,且具有优秀的成像性能。
以下为实施方式四:
图13是实施方式四中摄像光学镜头40的结构示意图,实施方式四与实施方式一基本相同,以下列表中符号含义与实施方式一也相同,故对于相同的部分此处不再赘述,以下仅列出不同点。
表13、表14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四的摄像光学镜头40的设计数据。
【表13】
【表14】
表15、表16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光学镜头40中各透镜的反曲点及驻点设计数据。
【表15】
【表16】
驻点个数 驻点位置1 驻点位置2
P1R1
P1R2 1 0.915
P2R1
P2R2
P3R1 1 0.525
P3R2 1 0.805
P4R1 2 0.785 1.345
P4R2
P5R1 1 1.215
P5R2 1 1.245
P6R1 1 1.245
P6R2
P7R1
P7R2 1 1.235
另外,在后续的表17中,还列出了实施方式四中各种参数与条件式中已规定的参数所对应的值。
图14、图15分别示出了波长为470nm、510nm、555nm、610nm和650nm的光经过实施方式一的摄像光学镜头40后的轴向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16则示出了,波长为555nm的光经过实施方式一的摄像光学镜头4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图16的场曲S是弧矢方向的场曲,T是子午方向的场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镜头40的总焦距为f,F值为FNO,在对角线上广角大小为FOV,其中,f=4.56,FNO=1.43,FOV=81.58°;如此,摄像光学镜头40具有大光圈、超薄、广角,且具有优秀的成像性能。
以下表17根据上述条件式列出了实施方式一、实施方式二、实施方式三、实施方式四中对应条件式(1)、(2)、(3)、(4)、(5)的数值,以及其他相关参数的取值。
【表17】
条件式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备注
v1/v2 3.636 3.977 2.823 3.636 条件式(1)
v4/v5 1.580 1.507 2.889 1.580 条件式(2)
f5/f -3.117 -4.997 -2.002 -4.625 条件式(3)
(R11+R12)/(R11-R12) -0.771 -0.998 -0.789 -0.501 条件式(4)
d5/d6 4.939 4.000 5.971 4.043 条件式(5)
f 4.87 4.59 4.54 4.56
f1 5.63 5.89 5.06 6.50
f2 -44.43 -26.26 -19.30 -81.82
f3 -20.83 -19.35 -29.33 -16.50
f4 21.80 26.06 14.95 16.52
f5 -15.18 -22.93 -9.09 -21.09
f6 3.40 3.38 3.40 3.28
f7 -3.17 -3.47 -3.84 -3.29
f12 6.07 7.01 6.27 6.71
IH 4.00 4.00 4.00 4.00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七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为v1,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2,所述第四透镜的阿贝数为v4,所述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为v5,满足下列关系式:
2.80≤v1/v2≤4.00;
1.50≤v4/v5≤2.90;
-5.00≤f5/f≤-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1,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2,满足下列关系式:
-1.00≤(R11+R12)/(R11-R12)≤-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5,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6,满足下列关系式:
4.00≤d5/d6≤6.00;
所述d5,d6的单位为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六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1,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2,满足下列关系式:
-35.92≤f2/f≤-2.83;
2.56≤(R3+R4)/(R3-R4)≤30.5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六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1,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2,满足下列关系式:
-12.91≤f3/f≤-2.41;
1.32≤(R5+R6)/(R5-R6)≤6.77。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圈数为FNO,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和像高分别为TTL及IH,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视场广角为FOV,满足下列关系式:
FNO≤1.435;
TTL/IH≤1.52;
FOV≥77°。
CN201910380814.5A 2019-05-08 2019-05-08 摄像光学镜头 Active CN1101616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0814.5A CN110161664B (zh) 2019-05-08 2019-05-08 摄像光学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0814.5A CN110161664B (zh) 2019-05-08 2019-05-08 摄像光学镜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1664A true CN110161664A (zh) 2019-08-23
CN110161664B CN110161664B (zh) 2020-11-17

Family

ID=67633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0814.5A Active CN110161664B (zh) 2019-05-08 2019-05-08 摄像光学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6166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0424A (zh) * 2019-11-14 2020-02-11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0908075A (zh) * 2019-12-05 2020-03-24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JP2021096455A (ja) * 2019-12-13 2021-06-24 エーエーシー オプティクス (チャンジョウ)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撮像光学レンズ
WO2021127827A1 (zh) * 2019-12-23 2021-07-01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WO2021253516A1 (zh) * 2020-06-16 2021-12-23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WO2023193675A1 (zh) * 2022-04-08 2023-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镜头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36600B1 (en) * 2007-08-28 2008-10-14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Zoom lens system
CN103529539A (zh) * 2012-07-06 2014-01-22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影像拾取系统组
CN203965708U (zh) * 2013-09-11 2014-11-26 康达智株式会社 摄像镜头
CN105988199A (zh) * 2015-02-17 2016-10-05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9283655A (zh) * 2017-07-19 2019-01-29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系统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0082888A (zh) * 2018-01-25 2019-08-02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用光学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36600B1 (en) * 2007-08-28 2008-10-14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Zoom lens system
CN103529539A (zh) * 2012-07-06 2014-01-22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影像拾取系统组
CN203965708U (zh) * 2013-09-11 2014-11-26 康达智株式会社 摄像镜头
CN105988199A (zh) * 2015-02-17 2016-10-05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9283655A (zh) * 2017-07-19 2019-01-29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系统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0082888A (zh) * 2018-01-25 2019-08-02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用光学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0424A (zh) * 2019-11-14 2020-02-11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US11415778B2 (en) 2019-11-14 2022-08-16 Genius Electronic Optical (Xiamen) Co., Ltd. Optical imaging lens
CN110780424B (zh) * 2019-11-14 2022-10-04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0908075A (zh) * 2019-12-05 2020-03-24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US11221466B2 (en) 2019-12-05 2022-01-11 Aac Optics Solutions Pte. Ltd. Camera optical lens
JP2021096455A (ja) * 2019-12-13 2021-06-24 エーエーシー オプティクス (チャンジョウ)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撮像光学レンズ
WO2021127827A1 (zh) * 2019-12-23 2021-07-01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WO2021253516A1 (zh) * 2020-06-16 2021-12-23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WO2023193675A1 (zh) * 2022-04-08 2023-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镜头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1664B (zh) 202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71168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515183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161664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613679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491051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515182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007442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683294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459841B (zh) 广角镜头
CN110262005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828354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297311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445076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297313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856779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856770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828349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346922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346910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856778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161654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531491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412734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262008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346903A (zh) 摄像光学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No. 133, Xin Lu,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Chengrui optics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No. 133, Xin Lu,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Ruishe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33 Weixin Road,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01

Patentee after: Chenrui Optics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133 Weixin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Chengrui optics (Suzhou)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