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52514A - 一种基于涡流冲击原理的对流式工业生产用混液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涡流冲击原理的对流式工业生产用混液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52514A
CN110152514A CN201810137662.1A CN201810137662A CN110152514A CN 110152514 A CN110152514 A CN 110152514A CN 201810137662 A CN201810137662 A CN 201810137662A CN 110152514 A CN110152514 A CN 1101525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mixed
industrial production
cavity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3766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中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13766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525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52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5251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5/00Flow mixers; Mixers for falling materials, e.g. solid particles
    • B01F25/10Mixing by creating a vortex flow, e.g. by tangential introduction of flow components
    • B01F25/103Mixing by creating a vortex flow, e.g. by tangential introduction of flow components with additional mixing means other than vortex mixers, e.g. the vortex chamber being positioned in another mixing cha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5/00Flow mixers; Mixers for falling materials, e.g. solid particles
    • B01F25/30Injector mix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3/00Other mixers; 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40Mixers using gas or liquid agitation, e.g. with air supply tubes
    • B01F33/4094Pla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71Feed mechanis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涡流冲击原理的对流式工业生产用混液设备,包括混合壳体,所述混合壳体顶部中间处嵌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圈固定连接有离心混合体,离心混合体顶部设置有旋转装置,所述离心混合体包括竖直部和凸起部,竖直柱顶部穿过混合壳体向上延伸,且竖直柱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凸起部由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且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相连通,所述竖直柱顶部嵌设有第二轴承。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第一、通过匀液装置液体物料均匀落到凸起部的表面,且物料继续滑落到翘起部的漩涡内,其中部分液体物料会通过离心通孔流出,另一部分液体物料在翘起部作用下形成一定的涡流,使得物料间得到一定的混合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涡流冲击原理的对流式工业生产用混液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物料混合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基于涡流冲击原理的对流式工业生产用混液设备。
背景技术
直到18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使原来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逐步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业才最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进入了现代工业的发展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以生产过程自动化为主要特征,采用电子控制的自动化机器和生产线进行生产,改变了机器体系。从7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80年代后,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包括生物工程、光导纤维、新能源、新材料和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和新兴工业蓬勃兴起。
在工业生产中,为了制得某种物料,需要将多种不同的物料进行混合,所谓混合,就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各种物料组分互相掺合,其在任何容积里各种组分的微粒均匀分布,它是确保配合物料质量和提高物料效果的重要环节。混合的方法有多种,如机械式混合、气动式混合、冲动式混合等,其中机械式混合较为常见。
在对液体物料进行混合时,目前的做法一般是通过搅拌叶片等机械式搅拌结构来实现的,但是其搅拌范围具备一定局限性,从而导致搅拌效果难以得到实际的使用需求,则液体物料的混合均匀性差,且混合时间较长,降低了工业生产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涡流冲击原理的对流式工业生产用混液设备,以解决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涡流冲击原理的对流式工业生产用混液设备,包括混合壳体,所述混合壳体顶部中间处嵌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圈固定连接有离心混合体,离心混合体顶部设置有旋转装置,所述离心混合体包括竖直部和凸起部,竖直柱顶部穿过混合壳体向上延伸,且竖直柱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凸起部由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且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相连通,所述竖直柱顶部嵌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内圈穿过进风管,进风管另一端与位于混合壳体上侧的引风机相连接;所述凸起部底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翘起部,凸起部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连通第二空腔与翘起部内的连通孔,所述翘起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离心通孔;所述竖直柱外部通过两根L型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匀液装置,匀液装置通过连接液管与位于混合壳体内底部的泵体相连接;与所述翘起部相同高度的混合壳体内侧壁上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对流体,对流体呈圆台状,且对流体的大端与混合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对流体内部开设有储液腔,对流体的小端上开设有连通储液腔与混合壳体内部的对流通孔,所述对流体下侧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设置有出液单向阀,且出液管的另一端均与液体输送装置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效果是: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从动带轮与离心混合体顶部固定连接,从动带轮与主动带轮之间通过传送带相连接,且主动带轮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位于混合壳体上侧的第一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连通孔朝下倾斜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翘起部呈卷起的草帽帽檐状。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匀液装置包括匀液环管,匀液环管呈圆环状,且匀液环管下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匀液孔。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匀液环管内径大于竖直柱外径。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液体输送装置包括安装柱,安装柱底端与混合壳体内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柱内部开设有球形空腔和圆柱形空腔,所述球形空腔内部布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水平设置,且第二转轴两端穿过安装柱架设在混合壳体前后侧壁上,所述第二转轴后端与第二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位于球形空腔内部的部分段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一端活动铰接有转动杆,所述圆柱形空腔内设置有移动隔板,移动隔板下侧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球铰链,转动杆上端与球铰链相连接;所述圆柱形空腔内顶部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另一端位于混合壳体内底部,且进液管上布置有进液单向阀。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移动隔板直径等于圆柱形空腔直径。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混合壳体上部侧壁上开设有加液孔;混合壳体底部开设有排液孔,排液孔内设置有塞体。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第一、通过匀液装置液体物料均匀落到凸起部的表面,且物料继续滑落到翘起部的漩涡内,其中部分液体物料会通过离心通孔流出,另一部分液体物料在翘起部作用下形成一定的涡流,使得物料间得到一定的混合效果;
第二、引风机将外界空气通过进风管引入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部,并通过连通孔喷出作用到翘起部的漩涡内,对漩涡内部的物料造成一定的气体扰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物料的混合效果;
第三、通过均匀布置的匀液孔流出,从而达到均匀布液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液体物料的混合效果;
第四、液体输送装置将混合壳体内底部的物料通过出液管输送到对流体内的储液腔内部,并通过对流通孔均匀喷出,与从离心通孔处流出的液体物料形成对流,相互撞击,从而实现了物料间的高效混合,再进一步提高了物料的混合效果。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离心混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对流体的结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液体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涡流冲击原理的对流式工业生产用混液设备,包括混合壳体1,所述混合壳体1顶部中间处嵌设有第一轴承2,第一轴承2内圈固定连接有离心混合体3,离心混合体3顶部设置有旋转装置4,所述离心混合体3包括竖直部301和凸起部303,竖直柱301顶部穿过混合壳体3向上延伸,且竖直柱301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302,凸起部303由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304,且第一空腔302与第二空腔304相连通,所述竖直柱301顶部嵌设有第二轴承5,第二轴承5内圈穿过进风管6,进风管6另一端与位于混合壳体1上侧的引风机7相连接;所述凸起部303底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翘起部305,凸起部305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连通第二空腔304与翘起部305内的连通孔306,所述翘起部305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离心通孔307;所述竖直柱301外部通过两根L型连接杆8固定连接有匀液装置9,匀液装置9通过连接液管10与位于混合壳体1内底部的泵体11相连接,在工作时,利用泵体11将混合壳体1内底部的液体物料通过连接液管10泵入到匀液装置9内部,通过匀液装置9液体物料均匀落到凸起部303的表面,且物料继续滑落到翘起部305的漩涡内,其中部分液体物料会通过离心通孔307流出,另一部分液体物料在翘起部305作用下形成一定的涡流,使得物料间得到一定的混合效果;启动引风机7,引风机7将外界空气通过进风管6引入到第一空腔302和第二空腔304内部,并通过连通孔306喷出作用到翘起部305的漩涡内,对漩涡内部的物料造成一定的气体扰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物料的混合效果;
与此同时,利用旋转装置4使离心混合体3发生转动,在离心力作用下,翘起部305的漩涡内的液体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通过离心通孔307被加速甩出;
所述连通孔306朝下倾斜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液体物料通过连通孔306进入到第二空腔304内部;如果有部分液体物料通过连通孔306进入到第二空腔304内部,可在第二空腔304底部开设有排泄孔用于排泄,并在排泄孔处设置有密封塞。
所述翘起部305呈卷起的草帽帽檐状。
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旋转装置4包括主动带轮401和从动带轮402,从动带轮402与离心混合体3顶部固定连接,从动带轮402与主动带轮401之间通过传送带403相连接,且主动带轮401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404,第一转轴404与位于混合壳体1上侧的第一电机405输出轴固定连接,当需要离心混合体3发生转动时,启动第一电机405,第一电机405带动第一转轴404转动,第一转轴404带动主动带轮401转动,主动带轮401通过传送带403来带动从动带轮402转动,继而实现了离心混合体3的转动;
请参阅图1和图4,所述匀液装置9包括匀液环管901,匀液环管901呈圆环状,且匀液环管901下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匀液孔902,液体物料被送入到匀液环管901内部后,通过均匀布置的匀液孔902流出,从而达到均匀布液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液体物料的混合效果;
所述匀液环管901内径大于竖直柱301外径。
请参阅图1和图5,与所述翘起部305相同高度的混合壳体1内侧壁上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对流体12,对流体12呈圆台状,且对流体12的大端与混合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对流体12内部开设有储液腔121,对流体12的小端上开设有连通储液腔121与混合壳体1内部的对流通孔122,所述对流体12下侧连接有出液管14,出液管14上设置有出液单向阀13,且出液管14的另一端均与液体输送装置15相连通,另一方面,液体输送装置15将混合壳体1内底部的物料通过出液管14输送到对流体12内的储液腔内部,并通过对流通孔122均匀喷出,与从离心通孔307处流出的液体物料形成对流,相互撞击,从而实现了物料间的高效混合,再进一步提高了物料的混合效果;
请参阅图6,所述液体输送装置15包括安装柱151,安装柱151底端与混合壳体1内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柱151内部开设有球形空腔153和圆柱形空腔152,所述球形空腔153内部布置有第二转轴154,第二转轴154水平设置,且第二转轴154两端穿过安装柱151架设在混合壳体1前后侧壁上,所述第二转轴154后端与第二电机(图中未示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54位于球形空腔153内部的部分段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板155,转动板155一端活动铰接有转动杆156,所述圆柱形空腔152内设置有移动隔板157,移动隔板157下侧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球铰链158,转动杆156上端与球铰链158相连接;所述圆柱形空腔152内顶部连接有进液管16,进液管16另一端位于混合壳体1内底部,且进液管16上布置有进液单向阀17,在工作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154转动,第二转轴154带动转动板155转动,转动板155通过转动杆156和球铰链158来带动移动隔板157向下运动,则圆柱形空腔152上部呈负压状态,混合壳体1内底部的液体物料通过进液管16进入到圆柱形空腔152内部;随着第二转轴154的继续转动,移动隔板157向上运动,对圆柱形空腔152内的液体物料进行压缩,液体物料通过出液管14排出,从而实现了液体物料的输送。
所述移动隔板157直径等于圆柱形空腔152直径。
所述混合壳体1上部侧壁上开设有加液孔18;混合壳体1底部开设有排液孔19,排液孔19内设置有塞体20。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当需要离心混合体3发生转动时,启动第一电机405,第一电机405带动第一转轴404转动,第一转轴404带动主动带轮401转动,主动带轮401通过传送带403来带动从动带轮402转动,继而实现了离心混合体3的转动;
在工作时,利用泵体11将混合壳体1内底部的液体物料通过连接液管10泵入到匀液装置9内部,通过匀液装置9液体物料均匀落到凸起部303的表面,且物料继续滑落到翘起部305的漩涡内,其中部分液体物料会通过离心通孔307流出,另一部分液体物料在翘起部305作用下形成一定的涡流,使得物料间得到一定的混合效果;启动引风机7,引风机7将外界空气通过进风管6引入到第一空腔302和第二空腔304内部,并通过连通孔306喷出作用到翘起部305的漩涡内,对漩涡内部的物料造成一定的气体扰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物料的混合效果;
与此同时,利用旋转装置4使离心混合体3发生转动,在离心力作用下,翘起部305的漩涡内的液体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通过离心通孔307被加速甩出;
在工作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154转动,第二转轴154带动转动板155转动,转动板155通过转动杆156和球铰链158来带动移动隔板157向下运动,则圆柱形空腔152上部呈负压状态,混合壳体1内底部的液体物料通过进液管16进入到圆柱形空腔152内部;随着第二转轴154的继续转动,移动隔板157向上运动,对圆柱形空腔152内的液体物料进行压缩,液体物料通过出液管14排出,从而实现了液体物料的输送;液体输送装置15将混合壳体1内底部的物料通过出液管14输送到对流体12内的储液腔内部,并通过对流通孔122均匀喷出,与从离心通孔307处流出的液体物料形成对流,相互撞击,从而实现了物料间的高效混合,再进一步提高了物料的混合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涡流冲击原理的对流式工业生产用混液设备,包括混合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壳体顶部中间处嵌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圈固定连接有离心混合体,离心混合体顶部设置有旋转装置,所述离心混合体包括竖直部和凸起部,竖直柱顶部穿过混合壳体向上延伸,且竖直柱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凸起部由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且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相连通,所述竖直柱顶部嵌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内圈穿过进风管,进风管另一端与位于混合壳体上侧的引风机相连接;所述凸起部底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翘起部,凸起部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连通第二空腔与翘起部内的连通孔,所述翘起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离心通孔;所述竖直柱外部通过两根L型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匀液装置,匀液装置通过连接液管与位于混合壳体内底部的泵体相连接;与所述翘起部相同高度的混合壳体内侧壁上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对流体,对流体呈圆台状,且对流体的大端与混合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对流体内部开设有储液腔,对流体的小端上开设有连通储液腔与混合壳体内部的对流通孔,所述对流体下侧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设置有出液单向阀,且出液管的另一端均与液体输送装置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涡流冲击原理的对流式工业生产用混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从动带轮与离心混合体顶部固定连接,从动带轮与主动带轮之间通过传送带相连接,且主动带轮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位于混合壳体上侧的第一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涡流冲击原理的对流式工业生产用混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朝下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涡流冲击原理的对流式工业生产用混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翘起部呈卷起的草帽帽檐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涡流冲击原理的对流式工业生产用混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液装置包括匀液环管,匀液环管呈圆环状,且匀液环管下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匀液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涡流冲击原理的对流式工业生产用混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液环管内径大于竖直柱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涡流冲击原理的对流式工业生产用混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输送装置包括安装柱,安装柱底端与混合壳体内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柱内部开设有球形空腔和圆柱形空腔,所述球形空腔内部布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水平设置,且第二转轴两端穿过安装柱架设在混合壳体前后侧壁上,所述第二转轴后端与第二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位于球形空腔内部的部分段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一端活动铰接有转动杆,所述圆柱形空腔内设置有移动隔板,移动隔板下侧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球铰链,转动杆上端与球铰链相连接;所述圆柱形空腔内顶部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另一端位于混合壳体内底部,且进液管上布置有进液单向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涡流冲击原理的对流式工业生产用混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隔板直径等于圆柱形空腔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涡流冲击原理的对流式工业生产用混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壳体上部侧壁上开设有加液孔;混合壳体底部开设有排液孔,排液孔内设置有塞体。
CN201810137662.1A 2018-02-10 2018-02-10 一种基于涡流冲击原理的对流式工业生产用混液设备 Withdrawn CN1101525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37662.1A CN110152514A (zh) 2018-02-10 2018-02-10 一种基于涡流冲击原理的对流式工业生产用混液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37662.1A CN110152514A (zh) 2018-02-10 2018-02-10 一种基于涡流冲击原理的对流式工业生产用混液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52514A true CN110152514A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41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37662.1A Withdrawn CN110152514A (zh) 2018-02-10 2018-02-10 一种基于涡流冲击原理的对流式工业生产用混液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5251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2138A (zh) * 2021-07-29 2021-10-22 江苏省华茂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教学实验用液料快速离心分散辅助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2138A (zh) * 2021-07-29 2021-10-22 江苏省华茂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教学实验用液料快速离心分散辅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46059A (zh) 一种基于射流驱动旋转的内混式工业生产用混液设备
CN110152514A (zh) 一种基于涡流冲击原理的对流式工业生产用混液设备
CN205974752U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配料装置
KR20190102747A (ko) 액상물질 교반장치
CN206474067U (zh) 一种用于洗护用品制备的搅拌设备
CN108380129B (zh) 一种基于蜗轮蜗杆自转动原理的液体物料用混合设备的工作方法
CN108421480A (zh) 一种基于流体驱动的喷射式工业生产用物料混合设备的工作方法
CN208230014U (zh) 一种机械设备的加料装置
CN217707997U (zh) 一种用于白酒固态糟醅上甑装置
KR101258207B1 (ko) 교반장치
CN210905850U (zh) 制乳胶设备
CN115228362A (zh) 一种粉状食品生产用湿法工艺混合装置
CN106113368B (zh) 一种高压多功能混合头
CN109531854B (zh) Cpp吹塑薄膜原料颗粒混合配比装置
CN108097150A (zh) 一种基于漩涡扰流原理的工业生产用液体物料混匀设备
CN210495973U (zh) 一种涂料制备中空搅拌设备
KR20140133300A (ko) 비드밀
CN102513016A (zh) L型两级均化器
CN108579487A (zh) 一种基于偏心喷射混合原理的工业液体物料混合设备的工作方法
CN201441931U (zh) 一种砂磨搅拌釜
CN108355506A (zh) 一种基于流体驱动的喷射式工业生产用物料混合设备
US9010987B2 (en) Method and an apparatus/universal combine for agitation of liquids
CN108079880A (zh) 一种建筑墙面涂料搅拌装置
CN208320618U (zh) 一种陶瓷粉料混料装置
US4834549A (en) Mix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