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49717B - 码本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码本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49717B
CN110149717B CN201810152135.8A CN201810152135A CN110149717B CN 110149717 B CN110149717 B CN 110149717B CN 201810152135 A CN201810152135 A CN 201810152135A CN 110149717 B CN110149717 B CN 1101497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wnlink transmission
time
domain resource
codebook
act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521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49717A (zh
Inventor
邵家枫
官磊
宋兴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5213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49717B/zh
Priority to EP19755151.8A priority patent/EP3742849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9/074934 priority patent/WO201915807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149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49717A/zh
Priority to US16/994,281 priority patent/US1138128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49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497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码本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对于网络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下行传输中的一个目标下行传输来说,获取该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机,将该实际时机按照时机偏移值进行偏移后,获得该目标下行传输的参考时机。定义该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该配对是该目标下行传输的频域资源与该目标下行传输的参考时机的配对。根据所获得的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确定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确定指示信息时,依据的是下行传输对应的参考时机,对应于同一参考时机的下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则能够将在同一时间段内生成,因此,在准备一个下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时,也可以知晓另一个下行传输的存在,可以有效的生成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

Description

码本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码本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new radio,NR)中,以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PDCCH中承载了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该PDCCH可以用于调度承载下行数据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也可以用于指示半持续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的激活,还可以用指示SPS的释放。
在NR系统中,DCI包括计数下行分配指示(count downlink assignmentindicator,C-DAI),也可能还包括总共下行分配指示(total downlink assignmentindicator,T-DAI)。其中,该C-DAI用于指示截止当前服务小区和当前PDCCH监听时机的服务小区和PDCCH监听时机的配对的计数,该T-DAI用于指示截止到当前PDCCH监听时机的服务小区和PDCCH监听时机的配对总数。对应于同一PDCCH监听时机的不同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传输对应的T-DAI的值相同,下行传输对应的C-DAI的值按照服务小区索引从小到大的方式生成,不同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传输对应的C-DAI不相同,其中下行传输可以是PDSCH或SPS释放指示命令。
网络设备进行下行传输之前,需要提前一段时间准备好下行传输对应DCI,DCI包括C-DAI,或包括C-DAI和T-DAI。在同一PDCCH监听时机的至少两个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传输对应的T-DAI相同,因此,网络设备在准备各个下行传输对应的DCI时,需要知晓其它将被发送的下行传输的存在。但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若被发送的下行传输所需的准备时间不同,例如第一下行传输所需的准备时间长,第二下行传输所需的准备时间短,则在准备第一下行传输的DCI时,网络设备无法知晓第二下行传输的也会被发送,导致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DCI和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DCI无法生成满足现有技术排列规则的C-DAI和T-DAI。
发明内容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码本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从而能够提供一种新的生成C-DAI和T-DAI方式。
为此,本申请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码本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包括目标下行传输,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一个实际时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于配对,所述配对为目标频域资源和参考时机的配对,所述参考时机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机按照时机偏移值进行偏移后的时机,所述指示信息包括计数下行分配指示C-DAI,或者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C-DAI和总共下行分配指示T-DAI,所述目标频域资源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
接收码本,所述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在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
其中,所述实际时机为调度或承载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在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监听时机,或者,所述实际时机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所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接收时机。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高层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CI,配置所述时机偏移值。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码本生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包括目标下行传输,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一个实际时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于配对,所述配对为目标频域资源和参考时机的配对,所述参考时机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机按照时机偏移值进行偏移后的时机,所述指示信息包括计数下行分配指示C-DAI,或者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C-DAI和总共下行分配指示T-DAI;
生成码本,所述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在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
其中,所述实际时机为调度或承载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在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监听时机,或者,所述实际时机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所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接收时机。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高层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CI,接收所述时机偏移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和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中,均包括:
可选的,所述配对为当前配对,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C-DAI的取值为:截止到当前配对时的配对累积计数的数值,所述当前配对为当前目标频域资源和当前参考时机的配对;
其中,所述配对累积计数为按照第一预设顺序对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进行的累积计数,所述第一预置顺序为按照先频域资源索引号升序,再按照参考时机索引号升序。
可选的,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T-DAI的取值为:截止到当前参考时机时的配对总数,其中,所述配对总数为按照第二预置顺序对配对总数进行更新后的数值,第二预置顺序为参考时机索引的升序。
可选的,所述参考时机早于或等于所述实际时机,或,所述参考时机的索引号小于或等于所述实际时机的索引号。
可选的,所述目标频域资源为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中的一个,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中的每个候选频域资源是独立配置的。
可选的,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中的每个候选频域资源是独立配置的包括:
所述频域资源为服务小区,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服务小区中的每个候选服务小区是独立配置的;
或者,
所述频域资源为服务小区带宽部分C-BWP,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C-BWP中的每个候选C-BWP是独立配置的。
可选的,所述时机偏移值采用下述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配置:
第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实际时机属于实际时机集合,所述实际时机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实际时机,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实际时机集合中的至少两个实际时机中的每个实际时机是独立配置的;
第二种实现方式,调度或承载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DCI的格式为至少两个DCI格式中的一个,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DCI的格式是独立配置的;
第三种实现方式,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调度时间间隔为至少两个调度时间间隔中的一个,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调度时间间隔独立配置的,所述调度时间间隔包括下行传输至调度或承载所述下行传输的PDCCH的时间间隔;
第四种实现方式,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反馈时间为至少两个反馈时间中的一个,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反馈时间是独立配置的,所述反馈时间包括下行传输至反馈所述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
第五种实现方式,所述下行传输为PDSCH,所述目标PDSCH的时域资源信息为至少两个时域资源信息中的一个,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是独立配置的,所述时域资源信息包括时域长度和/或起始符号位置。
可选的,所述时机偏移值为偏移时间段,所述参考时机为所述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机按照时机数量进行偏移后的时机,所述时机数量为所述偏移时间段中所包括的时机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实际时机和所述时机偏移值采用下述任意一种组合方式:
第一种组合方式,所述实际时机是PDCCH监听时机,所述时机偏移值是PDCCH监听时机的时机偏移值;
第二种组合方式,所述实际时机是PDSCH接收时机,所述时机偏移值是候选PDSCH接收时机的时机偏移值;
第三种组合方式,所述实际时机是PDCCH监听时机,所述时机偏移值是候选PDSCH接收时机的时机偏移值;
第四种组合方式,所述实际时机是PDSCH接收时机,所述时机偏移值是PDCCH监听时机的时机偏移值。
可选的,所述目标频域资源为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中的一个,所述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的子载波间隔是不同的;和/或,所述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的上至少一个实际时机周期是不同的。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接收码本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
发送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二时域资源集合;
接收码本,所述码本包含第一子码本和第二子码本,所述第一子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子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第一子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在所述第二子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生成码本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
接收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二时域资源集合;
生成码本,所述码本包含第一子码本和第二子码本,所述第一子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子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第一子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在所述第二子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的方法和第四方面提供的方法中,均包括:
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的实际子载波间隔、所述预设的参考第一子载波间隔和预设的第一参考时域资源集合,确定所述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和/或,
根据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的实际子载波间隔、所述预设的参考第一子载波间隔和预设的第二参考时域资源集合,确定所述第二时域资源集合。
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的实际子载波间隔和所述预设的参考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一下行传输的参考时域资源;和/或,
根据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的实际子载波间隔和所述预设的参考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二下行传输的参考时域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中的时域资源元素是预先定义的;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的时域资源元素是独立配置的。
可选的,在所述码本中所述第一子码本位于所述第二子码本之前,或,在所述码本中所述第一子码本位于所述第二子码本之后。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包括目标下行传输,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一个实际时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于配对,所述配对为频域资源和参考时机的配对,所述参考时机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机按照时机偏移值进行偏移后的时机,所述指示信息包括计数下行分配指示C-DAI,或者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C-DAI和总共下行分配指示T-DAI;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码本,所述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在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
其中,所述实际时机为调度或承载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在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监听时机,或者,所述实际时机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所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接收时机。
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包括目标下行传输,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一个实际时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于配对,所述配对为频域资源和参考时机的配对,所述参考时机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机按照时机偏移值进行偏移后的时机,所述指示信息包括计数下行分配指示C-DAI,或者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C-DAI和总共下行分配指示T-DAI;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码本,所述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在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
其中,所述实际时机为调度或承载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在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监听时机,或者,所述实际时机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所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接收时机。
本申请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所述的网络设备,以及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所述的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第八方面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二时域资源集合;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码本,所述码本包含第一子码本和第二子码本,所述第一子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子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第一子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在所述第二子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
本申请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二时域资源集合;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码本,所述码本包含第一子码本和第二子码本,所述第一子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子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第一子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在所述第二子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
本申请第十方面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本申请第八方面所述的网络设备,以及本申请第九方面所述的终端设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码本的传输方法中,网络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时,采用一种新的生成下行传输的指示信息的方式。对于网络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下行传输中的一个目标下行传输来说,获取该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机,将该实际时机按照时机偏移值进行偏移后,获得该目标下行传输的参考时机。获取该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频域资源,该频域资源是承载该下行传输的频域资源。定义该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该配对是该目标下行传输的频域资源与该目标下行传输的参考时机的配对。可以理解的是,按照上述方式,能够确定所要发送的至少一个下行传输的每个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然后,根据上述方式获得的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确定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可以理解的是,确定指示信息时,依据的是下行传输对应的参考时机,对应于同一参考时机的下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则能够将在同一时间段内生成,因此,在准备一个下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时,也可以知晓另一个下行传输的存在,可以有效的生成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组成架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生成指示信息一场景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生成指示信息另一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码本的传输方法时序图;
图5a和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指示信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反馈信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码本的传输方法时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码本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这仅仅是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相同属性的对象在描述时所采用的区分方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以便包含一系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指的是和/或的关系。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组成架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的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其中,网络设备是指在通信过程中用于管理通信资源、提供通信服务的一方,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该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等;也可以是提供通信服务的服务器等设备,终端设备是指在通信过程中使用通信资源的一方,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terminal),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等等。
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传输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在发送下行传输之前,需要一个准备时间准备该指示信息。目前,是根据先承载该下行传输的服务小区的索引号的升序,再该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机的升序,确定指示信息中的C-DAI。因此,对应于同一实际时机的下行传输,指示信息中的T-DAI相同,因此,在生成其中一个下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时,需要知晓其他下行传输的存在。但是,若是各个下行传输所需的准备时间不同,在准备一个下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时,无法获知是否存在其它的下行传输,导致无法准确的生成该下行传输的指示信息。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说明本申请存在的技术问题,下述实例中下行传输以PDSCH为例。
实例一,如图2所示,PDSCH_1和PDSCH_3都对应于同一个PDCCH的监听时机,但属于不同的服务小区。确按照先服务小区的索引号的升序,后PDCCH监听时机的索引号的升序,确定PDSCH_1对应的指示信息C-DAI是1,,T-DAI是2,确定PDSCH_3对应的指示信息是C-DAI是2,T-DAI是2。由于PDSCH_1和PDSCH_3对应的T-DAI都是2,因此,在准备PDSCH_1的指示信息时,需要知道PDSCH_3的存在。但是,如图2所示的,例如PDSCH_1是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业务时,PDSCH_1所需要的准备时间T1较长,PDSCH_3是极高可靠性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业务时,PDSCH_3所需要的准备时间T2较短。在B1时刻准备PDSCH_3的指示信息时,才能知道PDSCH_3的存在,而在A1时刻准备PDSCH_1的指示信息时,无法获知PDSCH_3的存在,无法准确的生成PDSCH_1对应的指示信息。
实例二,如图3所示,PDSCH_1和PDSCH_3都对应于同一个PDSCH时机,但属于不同的服务小区。确按照先服务小区的索引号的升序,后PDSCH时机的索引号的升序,确定PDSCH_1对应的指示信息C-DAI是1,,T-DAI是2,确定PDSCH_3对应的指示信息是C-DAI是2,T-DAI是2。但是,如图3所示,由于PDSCH_1和PDSCH_3对应的T-DAI都是2,因此,在准备PDSCH_1的指示信息时,需要知道PDSCH_3的存在。在B2时刻准备PDSCH_3的指示信息时,才能知道PDSCH_3的存在,而在A2时刻准备PDSCH_1的指示信息时,无法获知PDSCH_3的存在,无法准确的生成PDSCH_1对应的指示信息。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的发送方法和信息的接收方法,接下来分别从网络设备侧和终端设备侧分别详细的举例说明。
实例性方法
参阅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码本的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该方法可包括:
4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和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下行传输可以是由PDCCH调度的PDSCH,或者,下行传输还可以是用于指示半持续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激活信息的PDCCH,另外,下行传输还可以是用于指示SPS释放信息的PDCCH。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前,需要确定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包括C-DAI,或者该指示信息包括C-DAI和T-DAI。其中,一种情况下,一个下行传输对应于一个指示信息。另一种情况下,多个下行传输对应于一个指示信息,本申请对应指示信息和下行传输对应的数量不进行具体限定。下面详细描述确定至少一个下行传输中的一个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的实现过程。确定至少一个下行传输的其它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的实现过程类型,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个实例中,确定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时,一方面,确定该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参考时机。获取该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机,该实际时机可以是调度该目标下行传输的DCI所在的PDCCH监听时机,该实际时机还可以是承载该目标下行传输的DCI所在的PDCCH监听时机,该实际时机还可以是该目标下行传输所在的PDSCH接收时机。将目标下行传输的实际时机,按照预先配置的时机偏移值进行偏移,获得该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参考时机。在一个实例中,时机偏移值不等于0。可以理解的是,当时机偏移值不等于0,即参考时机不等于实际时机,那么就可以使用参考时机确定指示信息,从而解决网络设备具有不同的准备时间所带来的无法准备获取指示信息的问题。当时机偏移值等于0,即参考时机等于实际时机。具体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是针对某个特定的目标频域资源(例如主服务小区),那么预先定义该目标频域资源的时机偏移值为0,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是针对某个特定的时域资源长度(例如2符号),预先定义该时域资源长度的时机偏移值为0。可以理解的是,其他目标频域资源或其他时域资源长度是以这个目标频域资源或这个时域资源长度为时间基准进行调整实际时机从而得到下行传输对应的参考时机的。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特定的目标频域资源和/或特定的时域资源长度可以是通过RRC信令配置给终端设备的,也可以是预先定义的。
另一方面,获取该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目标频域资源,该目标频域资源是该目标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频域资源可以是服务小区,也可以是载波,也可以是C-BWP。其中,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给终端设备配置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该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目标频域资源则为该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中的频域资源。获得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参考时机和该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目标频域资源后,定义该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该配对是该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参考时机和目标频域资源的配对。
按照上述内容所述的获得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的实现方式,获得网络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然后,根据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中的参考时机和目标频域资源,对各个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进行计数。根据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的计数结果,确定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
在一个实例中,确定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C-DAI的分别取值时,按照第一预置顺序对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进行累计计数,截止到当前配对时的配对累积计数的数值,所述当前配对为当前参考时机和当前频域资源的配对。当前配对为至少一个下行传输中当前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即当前目标下行传输所在的目标频域资源为当前目标频域资源,当前目标下行传输所对应的参考时机为当前参考时机。可以理解为,当计算到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C-DAI时,此下行传输即为当前的下行传输,那么这个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即为当前配对,这个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为当前目标频域资源,这个下行传输对应的参考时机为当前参考时机。第一预置顺序为:先目标频域资源索引号的升序,再按照参考时机索引号升序。其中,目标频域资源索引号的升序,指的是目标频域资源索引号由小到大的顺序;参考时机索引号升序,指的是参考时机的索引号由小到大的顺序,或者参考时机由早到晚的顺序。
在一个实例中,确定至少一个下行传输中的一个目标下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时,采用如下方式。所述配对为当前配对,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C-DAI的取值为,截止到当前配对时的配对累积计数的数值,当前配对为当前参考时机和当前目标频域资源的配对。其中,配对累积计数为按照第一预设顺序对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进行的累积计数,所述第一预置顺序为按照先频域资源索引号升序,再按照参考时机索引号升序。可以理解为,按照第一预置顺序排序所得的配对的排序结果,对配对进行累计计数,将该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作为当前配对,截至到当前配对的配对累计计数的数值,即为该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C-DAI。可以理解的是,确定至少一个下行传输的其它下行传输对应的C-DAI,与上述内容所述的确定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C-DAI的实现方式类似,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在另一个实例中,确定至少一个下行传输的T-DAI的分别取值时,按照第二预置顺序对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对配对总数进行更新,截止到当前参考时机时的配对总数。第二预置顺序为:按照参考时机索引号升序。其中,参考时机索引号升序,指的是参考时机的索引号由小到大的顺序,或者参考时机由早到晚的顺序。至少一个下行传输中当前目标下行传输所对应的参考时机为当前参考时机。可以理解为,当计算到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T-DAI时,此下行传输即为当前的下行传输,那么这个下行传输对应的参考时机为当前参考时机。
在一个实例中,确定至少一个下行传输中的一个目标下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时,采用如下方式。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T-DAI的取值为,截止到当前参考时机时的配对总数,其中,配对总数为按照第二预置顺序对配对总数进行更新后的数值,第二预置顺序为参考时机索引的升序。可以理解为,按照第二预置顺序排序所得的配对的排序结果,将该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作为当前配对,当前配对中的参考时机为当前参考时机,截至到当前参考时机时配对总数的数值,即为该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T-DAI。可以理解的是,确定至少一个下行传输的其它下行传输对应的T-DAI,与上述内容所述的确定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T-DAI的实现方式类似,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为了对确定至少一个下行传输的指示信息的实现方式进行更好的描述,下面举例说明,以便直观的理解。
如图5a所示,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包括下行传输1_1,下行传输1_2,下行传输1_3,下行传输1_4,下行传输2_1,下行传输2_2,下行传输2_3,下行传输2_4,下行传输2_5,以及下行传输2_6。其中,下行传输1_1,下行传输1_2,下行传输1_3,下行传输1_4承载在第一频域资源CC1上,下行传输2_1,下行传输2_2,下行传输2_3,下行传输2_4,下行传输2_5,以及下行传输2_6承载在第二频域资源CC2上。以给第一频域资源CC1配置的第一时机偏移值为4,给第二频域资源CC2配置的第二时机偏移值为0为例进行说明。
由图5a可知,下行传输1_1对应的实际时机是时机0,下行传输1_1的实际时机按照第一时机偏移值偏移后,对应的参考时机是时机-4,频域资源是CC1,定义下行传输1_1对应的配对为{-4,CC1};下行传输1_2对应的实际时机是时机2,下行传输1_2的实际时机按照第一时机偏移值偏移后,对应的参考时机是时机-2,频域资源是CC1,定义下行传输1_2对应的配对为{-2,CC1};下行传输1_3对应的实际时机是时机4,下行传输1_3的实际时机按照第一时机偏移值偏移后,对应的参考时机是时机0,频域资源是CC1,定义下行传输1_3对应的配对为{0,CC1};下行传输1_4对应的实际时机是时机6,下行传输1_4的实际时机按照第一时机偏移值偏移后,对应的参考时机是时机2,频域资源是CC1,定义下行传输1_4对应的配对为{2,CC1}。
类似的,下行传输2_1对应的实际时机是时机0,下行传输2_1的实际时机按照第二时机偏移值偏移后,对应的参考时机是时机0,频域资源是CC2,定义下行传输2_1对应的配对为{0,CC2};下行传输2_2对应的实际时机是时机1,下行传输2_2的实际时机按照第二时机偏移值偏移后,对应的参考时机是时机1,频域资源是CC2,定义下行传输2_2对应的配对为{1,CC2};下行传输2_3对应的实际时机是时机2,下行传输2_3的实际时机按照第二时机偏移值偏移后,对应的参考时机是时机2,频域资源是CC2,定义下行传输2_3对应的配对为{2,CC2};下行传输2_4对应的实际时机是时机3,下行传输2_4的实际时机按照第二时机偏移值偏移后,对应的参考时机是时机3,频域资源是CC2,定义下行传输2_4对应的配对为{3,CC2};下行传输2_5对应的实际时机是时机4,下行传输2_5的实际时机按照第二时机偏移值偏移后,对应的参考时机是时机4,频域资源是CC2,定义下行传输2_5对应的配对为{4,CC2};下行传输2_6对应的实际时机是时机5,下行传输2_6的实际时机按照第二时机偏移值偏移后,对应的参考时机是时机5,频域资源是CC2,定义下行传输2_6对应的配对为{5,CC2}。
确定至少一个下行传输的C-DAI时,按照第一预置顺序对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进行排序为:下行传输1_1{-4,CC1},下行传输1_2{-2,CC1},下行传输1_3{0,CC1},下行传输2_1{0,CC2},下行传输2_2{1,CC2},下行传输1_4{2,CC1},下行传输2_3{2,CC2},下行传输2_4{3,CC2},下行传输2_5{4,CC2},下行传输2_6{4,CC2}。
则下行传输1_1对应的C-DAI,是截止到下行传输1_1{-4,CC1}的配对累计计数的数值1;下行传输1_2对应的C-DAI,是截止到下行传输1_2{-2,CC1}的配对累计计数的数值2;下行传输1_3对应的C-DAI,是截止到下行传输1_3{0,CC1}的配对累计计数的数值3;下行传输2_1对应的C-DAI,是截止到下行传输2_1{0,CC2}的配对累计计数的数值4;下行传输2_2对应的C-DAI,是截止到下行传输2_2{1,CC2}的配对累计计数的数值5;下行传输1_4对应的C-DAI,是截止到下行传输1_4{2,CC1}的配对累计计数的数值6;下行传输2_3对应的C-DAI,是截止到下行传输2_3{2,CC2}的配对累计计数的数值7;下行传输2_4对应的C-DAI,是截止到下行传输2_4{3,CC2}的配对累计计数的数值8;下行传输2_5对应的C-DAI,是截止到下行传输2_5{4,CC2}的配对累计计数的数值9;下行传输2_6对应的C-DAI,是截止到下行传输2_6{5,CC2}的配对累计计数的数值10。
确定至少一个下行传输的T-DAI时,按照第二预置顺序对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进行排序为:下行传输1_1{-4,CC1},下行传输1_2{-2,CC1},下行传输1_3{0,CC1}和下行传输2_1{0,CC2},下行传输2_2{1,CC2},下行传输1_4{2,CC1}和下行传输2_3{2,CC2},下行传输2_4{3,CC2},下行传输2_5{4,CC2},下行传输2_6{4,CC2}。
则下行传输1_1对应的T-DAI,是截止到时机-4(即下行传输1_1对应的参考时机)的配对总数的数值1;下行传输1_2对应的T-DAI,是截止到时机-2的配对总数的数值2;下行传输1_3和下行传输2_1对应的参考时机都是时机0,则下行传输1_3和下行传输2_1对应的T-DAI相同,都是截止到时机0的配对总数的数值4;下行传输2_2对应的T-DAI,是截止到时机1的配对总数的数值5;下行传输1_4和下行传输2_3对应的参考时机都是时机2,则下行传输1_4和下行传输2_3对应的T-DAI相同,都是截止到时机2的配对总数的数值7;下行传输2_4对应的T-DAI,是截止到时机3的配对总数的数值8;下行传输2_5对应的T-DAI,是截止到时机4的配对总数的数值9;下行传输2_6对应的T-DAI,是截止到时机6的配对总数的数值10。
因此,综上所述,图5a所示的实例中,按照先C-DAI再T-DAI的顺序,下行传输1_1对应的指示信息是1/1,下行传输1_2对应的指示信息是2/2,下行传输1_3对应的指示信息是3/4,下行传输2_1对应的指示信息是4/4,下行传输2_2对应的指示信息是5/5,下行传输1_4对应的指示信息是6/7,下行传输2_3对应的指示信息是7/7,下行传输2_4对应的指示信息是8/8,下行传输2_5对应的指示信息是9/9,下行传输2_6对应的指示信息是10/10。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例仅是为了对本申请提供的生成指示信息的方式进行更好的说明。具体实现时,下行传输的个数,频域资源的个数,一个频域资源上承载的下行传输的个数,给频域资源配置的时机偏移值等,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置,并不限于上述实例中的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配置的时间偏移值与时间差有关,时间差为确定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和下行传输之间的时间差,将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机按照该时间偏移值进行偏移后,获得该下行传输对应的参考时机。利用参考时机来确定生成指示信息,就可以解决不同时间差导致的无法准确生成指示信息的问题。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参考时机相同的下行传输的T-DAI相同,同一个参考时机时不同目标频域资源的下行传输的C-DAI不同。而按照时机偏移值偏移后,同一参考时机对应的下行传输的指示信息,能够在同一时间段内生成,将参考时机相同的下行传输分为一组,即对于参考时机相同的不同下行传输来说,在确定一个下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时,也可以知晓参考时机相同的其它下行传输的存在,因此,能够确保在该参考时机时,T-DAI所表示的配对总数的数值准确,C-DAI所表示的配对累积计数的数值准确,可以有效的生成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
在一个实例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高层信令给终端设备配置时机偏移值。即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高层信令,该高层信令中包括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的时机偏移值。
在另一个实例中,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DCI给网络设备配置时机偏移值。即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PDCCH,PDCCH的DCI包括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的时机偏移值。
网络设备根据配置的时机偏移值和实际时机,确定参考时机。网络设备根据参考时机和目标频域资源的配对,确定指示信息。具体C-DAI和T-DAI的数值,在之前已有介绍,不再赘述。需要理解的是,当实际时机是PDSCH的接收时机时,网络设备应在此实际时机上发送下行传输。当实际时机是PDCCH监听时机时,网络设备应在此实际时机上发送下行传输对应的DCI信息。而参考时机用来计算下行传输对应的C-DAI,或计算下行传输对应的C-DAI和T-DAI。
网络设备确定至少一个下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后,网络设备将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和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和至少一个下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后,需要向网络设备反馈码本,该码本用于反馈PDCCH调度的PDSCH的译码结果,当PDSCH译码成功时,在码本中反馈确认应答(ACKnowledge,ACK);当PDSCH译码失败或没有接收到基站发送的PDSCH时,在码本中反馈否定应答(NACKnowledge,NACK);或者,码本用于反馈指示激活SPS的PDCCH是否被接收到,当接收到用于指示激活SPS的PDCCH时,在码本中反馈ACK,当没有接收到用于指示激活SPS的PDCCH时,在码本中反馈NACK;另外,码本还用于反馈指示释放SPS的PDCCH是否被接收到,当接收到用于指示释放SPS的PDCCH时,在码本中反馈ACK,当没有接收到用于指示释放SPS的PDCCH时,在码本中反馈NACK。
下面对终端设备生成反馈网络设备的码本进行详细描述。
402: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和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生成码本,该码本包含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反馈信息,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包括目标下行传输,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在码本中的位置与该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
在5G NR中,网络设备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给终端设备配置了多个服务小区,该多个服务小区可以是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duplexing,FDD),也可以是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网络设备还会通过RRC信令,或者媒体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信令给终端设备预先配置一个或者多个搜索空间。一种场景下,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的多个服务小区上,都存在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的搜索空间,此时,终端设备在网络设备配置的多个服务小区的搜索空间上,都能检测到PDCCH;另一种场景下,网络设备给终端配置的多个服务小区上,只有部分服务小区存在搜索空间,则网络设备只能在网络设备配置的多个服务小区中的部分服务小区的搜索空间上,检测到PDCCH。
终端设备检测到的PDCCH中承载了DCI,一个PDSCH对应的DCI中可以包括PDSCH对应的反馈时间,该反馈时间指的是从调度该PDSCH到反馈该PDSCH对应的反馈信息之间的时间。DCI中还可以包括反馈时所采用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PUCCH)的指示信息。除了上述信息以外,终端设备根据DCI中的其它信息(例如PDSCH对应的时域资源信息,频域资源信息,所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等),接收PDCCH调度的PDSCH。其中,一个DCI可以调度一个PDSCH,也可以调度多个PDSCH。
根据高层信令配置的确定反馈时间的最大值以及反馈时间的最小值。接收到被PDCCH调度的PDSCH,或者指示激活SPS的PDCCH,又或者指示释放SPS的PDCCH后,根据PDSCH对应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的反馈时间的值等信息,确定一个实际时机集合。该实际时机集合中,所有实际时机上的下行传输的反馈信息,都采用的同一个PUCCH。这个实际时机集合在配置的服务小区之间,按照对应时机的搜索空间的起始时间的升序的方式编号排序。将配置给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集合作为服务小区集合。
其中,DCI中包括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包括C-DAI,或者包括C-DAI和T-DAI。一般情况下,为了节省DCI中的比特值,DCI中的C-DAI和T-DAI都是占用2bit。其中,DCI中四个状态{00,01,10,11}表达C-DAI和T-DAI的取值可以分别为{1,2,3,4}。并且,如果超过4,可以采用循环计数,即{1,2,3,4,5(1),6(2),7(3)...}。具体可以由公式表示:mod(Y-1,4)+1=1其中,Y为C-DAI或T-DAI实际取值。比如C-DAI或T-DAI时机取值为1至7时,采用循环计数为{1,2,3,4,1,2,3}。
终端设备确定了实际时机集合后,根据DCI中的指示信息,确定需要反馈的码本。一方面,确定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需要确定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在码本中的位置。
确定下行传输的反馈信息时,根据步骤401中,由于DCI中的C-DAI用于指示截止当前服务小区和当前参考时机的配对累积计数的数值,T-DAI用于指示截止到当前参考时机的配对总数。本申请中的时机,可以是PDCCH监听时机,也可以是PDSCH接收时机。
根据接收到的下行传输对应DCI中的指示信息,则能够确定是否丢失到其他下行传输。当确定一个下行传输没有被接收到时,该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是NACK。可以理解是,当下行传输包括PDSCH或下行传输包括PDCCH没有被接收到时,终端设备没有办法确定丢失激活或者释放SPS的PDCCH,还是丢失的是PDSCH。但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其他接收到的C-DAI和T-DAI来判断是否有丢失没有接收的下行传输,当判断出有丢失的下行传输,则在该丢失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为NACK。
在下行传输包括PDCCH调用的PDSCH的场景中,而对于接收到的PDSCH来说,根据该PDSCH是否能够被正确译码,确定反馈信息。具体的,当PDSCH被正确译码时,反馈信息是ACK,当PDSCH没有被正确译码时,反馈信息是NACK。
在下行传输包括指示激活或者释放SPS的PDCCH时,当该PDCCH被接收到时,该PDCCH对应的反馈信息是ACK;当没有被接收到时,该PDCCH对应的反馈信息是NACK。
在一个实例中,码本中可以采用“1”代表ACK,“0”代表NACK。
举例说明,如图6所示,终端设备在时机0处接收到PDSCH3_1对应的DCI,该DCI包括的C-DAI/T-DAI是1/2,则表示截止时机0处,存在两个被调度的下行传输,可是终端设备仅接收到PDSCH3_1,则表示截止时机0处被调用的另一个下行传输(例如实际调度了PDSCH4_1)没有接收到,而且这个丢失的下行传输对应的C-DAI/T-DAI应为2/2。终端设备在时机1处接收到PDSCH3_2对应的DCI,PDSCH3_2对应的C-DAI/T-DAI是3/4,则表示截止到时机1处,存在4个被调度的下行传输,因为之前时机0上表示有2个下行传输,因此在时机1处应存在2个被调度的下行传输,但终端设备仅接收到PDSCH3_2,所以判断出未接收的下行传输(例如实际调度了PDSCH4_2)对应的C-DAI/T-DAI应是4/4。若假设PDSCH3_1被正确译码和PDSCH3_2没有正确译码,则PDSCH3_1对应的反馈信息是ACK,PDSCH3_2对应的反馈信息是NACK,PDSCH4_1对应的反馈信息是NACK,PDSCH4_2对应的反馈信息是NACK。
按照上述方式确定了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后,需要确定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在码本中的位置。其中,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在码本中的位置,与下行信息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可以理解的是,根据401中生成指示信息的方法,可知,指示信息中的C-DAI,是按照第一预设顺序对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进行累积计数,截止到当前配对时的配对累积计数的数值。指示信息中的T-DAI,是截止到当前参考时机时的配对总数的数值,其中,配对总数为按照第二预置顺序更新后配对总数的数值。因此,根据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中的C-DAI,能够确定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的排序,则按照下行传输的配对的排序,确定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在码本中的位置。即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在码本中的顺序,与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的排序,保持一致。
举例说明,仍如图6所示,根据指示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配对的排序为PDSCH3_1,PDSCH4_1,PDSCH3_2,PDSCH4_2,则反馈的码本为ACK,NACK,NACK,ACK。用“0”和“1”表示时,则反馈的码本为“1001”。
在一个实例中,终端设备生成码本存在如下几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根据所接收的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生成码本。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为NACK或ACK,其中具体的可以是反馈一个NACK或ACK,也可能反馈多个NACK或ACK,本申请不做限定。可以理解是,当网络设备在一个下行传输中包括1个传输块,那么终端设备该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是1个。其中,如果传输块译码正确则反馈ACK,否则就反馈NACK。当网络设备在一个下行传输中包括两个传输块,那么终端设备该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可以是2个,其中每个反馈信息对应一个传输块,也可以是1个,其中如果两个传输块都译码正确则反馈ACK,否则就反馈NACK。当网络设备配置一个下行传输中包括码块组的时候,那么终端设备根据该码块组的数量确定反馈信息的个数,其中每个反馈信息对应一个码块组。
即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下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根据下行传输的指示信息确定接收到的下行传输和未接收到的下行传输。确定未接收到的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是NACK;再确定接收到的下行传输中,正确译码的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是ACK,错误译码的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是NACK。根据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确定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在码本中的位置。其中,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是由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
具体的,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网络设备配置的时机偏移值确定参考时机,根据参考时机和所接收的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生成码本。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高层信令(RRC信令或者MAC信令),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时机偏移值。
可选的,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DCI,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时机偏移值。
可选的,时机偏移值也可以是针对目标频域资源预先定义的,或,针对实际时机预先定义的。
码本的生成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以下伪码pseudo-code:
步骤一:设置c=0,c为目标频域资源索引:更低索引值对应着目标频域资源的更低RRC索引。
步骤二:设置m’=0,m’为实际时机索引值:更低索引值对应着更早出现的时机。
步骤三:设置m=0,m为参考时机索引值:更低索引值对应着计算出的更低参考时机索引。
其中,以下一种可能性计算参考时机索引的方式
可能性1:m=m’-时机偏移值;
可能性2:m=m’+时机偏移值;
可能性3:m=(m’-时机偏移值)mod M,其中M为所有实际时机的数量或者所有可能实际时机的数量;
可能性4:m=(m’-时机偏移值)mod M,其中M为所有实际时机的数量或者所有可能实际时机的数量;
可能性5:m=(m’-时机偏移值)mod K,其中K为所有参考时机的数量或者所有可能参考时机的数量;
可能性6:m=(m’-时机偏移值)mod K,其中K为所有参考时机的数量或者所有可能参考时机的数量;
步骤四:设置NDL为高层配置给这个终端设备的候选频域资源的数量。
步骤五:
√可能性1:
Figure GDA0002463438330000161
√可能性2:
Figure GDA0002463438330000171
示例性的,
假设我们得到参考时机为{-4,-2,0,1,2,3,4,5}。
可选的,对于可能性1和可能性2来说,直接使用参考时机所在的时机区间,作为参考时机集合确定码本,例如,-4<=参考时机索引m<M0,M0=5。
可选的,为了对应以上的伪码参数计算方便,可以根据参考时机生成最低参考时机索引为0的排序方法。
对于可能性5和可能性6,具体实现方式1:假设最低位的参考时机索引为Q,那么N=-Q,那么计算后的参考时机索引均加N,得到第一时机索引号集合。具体的,Q=4,所以N=-4,所以参考时机集合从{-4,-2,0,1,2,3,4,5}变更为:{0,2,4,5,6,7,8,9}。可选的,0<=时机索引号m<K,K=10。
对于可能性5和可能性6,具体实现方式2:假设最低位的PDCCH监听时机为Q,最低位变为0,之后依次增加,得更新后的参考时机集合。具体的,所以参考时机集合从{-4,-2,0,1,2,3,4,5}变更为:{0,1,2,3,4,5,6,7}。可选的,0<=参考时机m<K,K=8。
第二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根据实际时机和目标频域资源的配对,生成码本。
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下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根据下行传输的指示信息确定接收到的下行传输和未接收到的下行传输后。按照实际时机和目标频域资源的配对生成码本。
具体的,根据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机和目标频域资源,对各个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配对进行排序。根据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配对的排序结果,排列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在码本中的位置。排序顺序可以为:先目标频域资源索引号的升序,再按照实际时机索引号的升序。其中,目标频域资源索引号的升序,指的是目标频域资源索引号由小到大的顺序;实际时机索引号升序,指的是实际时机的索引号由小到大的顺序,或者实际时机由早到晚的顺序。
终端设备生成码本,在该码本中,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的位置,与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机和目标频域资源对应。根据实际时机和目标频域资源生成码本的方式,前面已经进行了描述,参考上述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例中,终端设备生成码本后,会根据该码本进行信道编码。信道编码的类型可以为Polar编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LDPC)编码,线性级联编码,线性块编码,卷积码,以及Turbo码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如果用线性级联编码,则不需要在编码前添加循环冗余校验CRC;如果采用Polar编码,可以在编码前添加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当然也可以不添加,本申请不进行具体限定。
终端设备对码本进行编码后,需要确定向网络设备反馈该码本的上行资源,该上行资源包括PUCCH或者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终端设备根据RRC信令或MAC信令,获取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上行资源集合,再根据DCI中HARQ-ACK资源指示信息,从该上行资源集合中确定反馈码本的上行资源。
403: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反馈码本。
终端设备确定反馈码本的上行资源后,利用该上行资源将所生成的码本反馈至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生成的码本,确定至少一个下行传输被终端设备接收的情况。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码本的传输方法,基于一种新的指示信息生成的方法。对于网络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机,按照配置的时机偏移值进行偏移后,获得上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参考时机后,再获取上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目标频域资源,分别确定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一个下行传输的配对是该下行传输的目标频域资源与该下行传输的参考时机的配对。根据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确定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可以理解的是,确定指示信息时,依据的是下行传输对应的参考时机,对应于同一参考时机的下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则能够将在同一时间段内生成,因此,在准备一个下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时,也可以知晓另一个下行传输的存在,可以有效的生成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避免了采用现有技术提供的生成指示信息的方式,无法产生满足现有技术排列规则的C-DAI和T-DAI的问题。
在一个实例中,参考时机早于或等于实际时机,或,参考时机的索引号小于或等于实际时机的索引号。
参考时机是实际时机按照时机偏移值进行偏移后所获得的时机。本申请中,参考时机可以按照时机偏移值向时机变早的方向进行偏移。一种情况下,偏移后所得的参考时机早于实际时机,即偏移后参考时机的索引号小于实际时机的索引号。例如,图5a中,第一时机偏移值是4,下行传输1_3对应的实际时机是时机4,下行传输1_3的实际时机按照第一时机偏移值偏移后,对应的参考时机是时机0,时机0早于时机4,并且索引号0小于4。另一种情况下,偏移后所得的参考时机等于实际时机,参考时机的索引号等于实际时机的索引号,第二时机偏移值是0,下行传输2_1对应的实际时机是时机0,下行传输2_1的实际时机按照第二时机偏移值偏移后,对应的参考时机是时机0,参考时机和实际时机都是时机0,参考时机和实际时机的索引号相等。
在另一种示例中,参考时机晚于或等于实际时机。
参考时机是实际时机按照时机偏移值进行偏移后所获得的时机。本申请中,参考时机也可以按照时机偏移值向时机变晚的方向进行偏移。偏移后所得的参考时机晚于实际时机,即偏移后参考时机的索引号大于实际时机的索引号。例如,图5b中,第二时机偏移值是-4,下行传输2_1对应的实际时机是时机0,下行传输2_1的实际时机按照第二时机偏移值偏移后,对应的参考时机是时机4,时机4晚于时机0,并且索引号4大于0。
在一个实例中,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中的每个候选频域资源是独立配置的。
在另一个实例中,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一个目标频域资源是独立配置的。
在另一个实例中,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一个候选频域资源是独立配置的,以及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一个候选频域资源是预先定义的。例如: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了两个候选频域资源,则给候选频域资源H1配置一个时机偏移值A1,给候选频域资源H2预先定义一个时机偏移值A2。候选频域资源H2可以是预先定义,也可以高层信令配置的,本发明不做限定。
在另一个实例中,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一个候选频域资源是独立配置的,以及对于至少一个候选频域资源不定义时机偏移值。例如: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了两个候选频域资源,则给候选频域资源H1配置一个时机偏移值A1,给候选频域资源H2不对应时机偏移值,即可以认为时机偏移值为0。候选频域资源H2可以是预先定义,也可以高层信令配置的,本发明不做限定。
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给终端设备配置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对于上述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单独配置时机偏移值,即不同的候选频域资源对应的时机偏移值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例如: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了五个候选频域资源,则给候选频域资源H1配置一个时机偏移值A1,给候选频域资源H2配置一个时机偏移值A2,给候选频域资源H3配置一个时机偏移值A3,给候选频域资源H4配置一个时机偏移值A4,给候选频域资源H5配置一个时机偏移值A5。其中,配置的时机偏移值A1~A5可以是各不相同,也可以是部分相同部分不同,也可以全部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在配置时机偏移值的时候,还可以针对候选频域资源组来配置,一个候选频域资源组即一个RRC信令配置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组中每个频域资源对应的时机偏移值是相同的。
当然,上述实例仅是为了更直观的对本申请提供的时机偏移值的配置方式进行说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例所述的候选频域资源的个数。
第一种配置方式,频域资源为服务小区时,所述时机偏移值对应至少两个候选服务小区中的每个候选服务小区时独立配置的。
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给终端设备配置至少两个候选服务小区,给每个候选服务小区独立配置时机偏移值,即不同的服务小区对应于独立配置的时机偏移值。例如: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了三个候选服务小区,服务小区CC1,服务小区CC2以及服务小区CC3,给服务小区CC1配置时机偏移值B1,给服务小区CC2配置时机偏移值B2,给服务小区CC3配置时机偏移值B3。其中,配置的时机偏移值B1~B3可以是各不相同,也可以是部分相同部分不同,也可以全部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在配置时机偏移值的时候,还可以针对候选服务小区组来配置,一个候选服务小区组即一个RRC信令配置至少两个候选服务小区中每个服务小区对应的时机偏移值是相同的。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服务小区也可以称为载波。
第二种配置方式,频域资源为载波带宽部分(carrier bandwidth part,C-BWP)时,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两个候选C-BWP中的每个候选C-BWP是独立配置的。
一个C-BWP是一个连续物理资源块的集合。目前,一个终端设备最多可以在下行配置最多4个C-BWP。如果一个终端设备被配置了增补上行(supplementary uplink),那么该终端设备不仅在上行最多可以被配置4个C-BWP,还可以在增补上行上最多被配置4个C-BWP。其中,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两个候选C-BWP中的每个候选C-BWP是独立配置的,即不同的候选C-BWP对应于独立配置的时机偏移值。
例如: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了四个C-BWP,C-BWP_1,C-BWP_2C-BWP_3,以及C-BWP_3,给C-BWP_1配置时机偏移值C1,给C-BWP_2配置时机偏移值C2,给C-BWP_3配置时机偏移值C3,给C-BWP_4配置时机偏移值C4。其中,配置的时机偏移值C1~C4可以是各不相同,也可以是部分相同部分不同,也可以全部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在配置时机偏移值的时候,还可以针对候选C-BWP组来配置,一个候选C-BWP组即一个RRC信令配置至少两个候选C-BWP中每个候选C-BWP对应的时机偏移值是相同的。
第三种配置方式,所述实际时机属于实际时机集合,所述实际时机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实际时机,时机偏移值对于实际时机集合中的至少两个实际时机中的每个实际时机是独立配置的。
对于预先确定的实际时机集合,该实际时机集合中存在至少两个实际时机,在配置时机偏移值时,对每个实际时机单独配置。例如,实际时机集合中存在留个实际时机,实际时机S1,实际时机S2,实际时机S3,实际时机S4,实际时机S5,以及实际时机S6。给每个实际时机分别配置时机偏移值,即给实际时机S1配置时机偏移值D1,给实际时机S2配置时机偏移值D2,给实际时机S3配置时机偏移值D3,给实际时机S4配置时机偏移值D4,给实际时机S5配置时机偏移值D5,给实际时机S6配置时机偏移值D6。其中,配置的时机偏移值D1~D6可以是各不相同,也可以是部分相同部分不同,也可以全部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在配置时机偏移值的时候,还可以针对实际时机组来配置,一个实际时机组即一个RRC信令配置至少两个实际时机中每个实际时机对应的时机偏移值是相同的。不同实际时机组可以是根据不同的实际时机周期或者不同实际时机位置来定义的,例如周期为时隙级的实际时机为一个实际时机周期,周期为非时隙级的实际时机为另一个实际时机周期。一个实际时机组中的实际时机元素数量大于等于一个。
在第三种配置方式的另一个实现方式中,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一个实际时机是独立配置的。
在第三种配置方式的另一个实现方式中,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一个实际时机是独立配置的,以及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一个实际时机是预先定义的。例如: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了两个实际时机,则给实际时机S1配置一个时机偏移值D1,给实际时机S2预先定义一个时机偏移值D2。实际时机S2可以是预先定义,也可以高层信令配置的,本发明不做限定。
在第三种配置方式的另一个实现方式中,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一个实际时机是独立配置的,以及对于至少一个实际时机不定义时机偏移值。例如: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了两个实际时机,则给实际时机S1配置一个时机偏移值D1,给实际时机S2不对应时机偏移值,即可以认为时机偏移值为0。实际时机S2可以是预先定义,也可以高层信令配置的,本发明不做限定。
第四种配置方式,所述下行传输为PDSCH,所述目标PDSCH的时域资源信息为至少两个时域资源信息中的一个,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是独立配置的,所述时域资源信息包括时域长度和/或起始符号位置。
一种示例的,时域资源信息包括时域长度,PDSCH的时域长度指的是PDSCH所占的符号个数,时机偏移值对于PDSCH接收时机所属的PDSCH的时域长度是独立配置的,即可以表示时域长度,说所占的时域符号的个数不同,对应的时机偏移值是独立配置的。例如:PDSCH接收时机是1个时域符号,配置的时机偏移值为E1;PDSCH接收时机是2个时域符号,配置的时机偏移值为E2;PDSCH接收时机是3个时域符号,配置的时机偏移值为E3。其中,配置的时机偏移值E1~E3可以是各不相同,也可以是部分相同部分不同,也可以全部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在配置时机偏移值的时候,还可以针对时域长度组来配置,一个时域长度组即一个RRC信令配置至少两个时域长度中每个时域长度对应的时机偏移值是相同的。不同时域长度组可以是长度来区分,例如时域长度2,4为一组时域长度组,长度为7为一个时域长度组,长度为14为一个时域长度组。一个时域长度组中的时域长度元素数量大于等于一个。
另一种示例的,时域资源信息包括起始符号位置,PDSCH接收时机所属的PDSCH的时域区间的起始符号位置不同,对应的时机偏移值是独立配置的,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例如:PDSCH接收时机属于PDSCH的时域区间0~4,起始符号位置是0,配置的时机偏移值为F1;PDSCH接收时机属于PDSCH的时域区间5~9,起始符号位置是5,配置的时机偏移值为F2。其中,配置的时机偏移值F1~F2可以是各不相同,也可以是部分相同部分不同,也可以全部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在配置时机偏移值的时候,还可以针对起始符号位置组来配置,一个起始符号位置组即一个RRC信令配置至少两个起始符号位置中每个起始符号位置对应的时机偏移值是相同的。不同起始符号位置组可以是起始符号索引来区分,例如起始符号索引为0,1,2,3为一个起始符号位置组,长度为4-14为一个起始符号位置组。一个起始符号位置组中的起始符号元素数量大于等于一个。
另一种实例的,时域资源信息包括时域长度和起始符号位置,时机偏移值对应不同的时域长度和起始符号位置的组合来独立配置。不同组合可以是各不相同,也可以是部分相同部分不同,也可以全部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在配置时机偏移值的时候,还可以针对起始时域长度和起始符号位置的组合集合来配置,一个起始时域长度和起始符号位置的组合集合即一个RRC信令配置至少两个起始时域长度和起始符号位置的组合中每个起始时域长度和起始符号位置的组合对应的时机偏移值是相同的。一个组合集合中的组合元素数量大于等于一个。
在第四种配置方式的另一个实现方式中,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一个时域资源信息是独立配置的。
在第四种配置方式的另一个实现方式中,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一个时域资源信息是独立配置的,以及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一个时域资源信息是预先定义的。例如: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了两个时域资源信息,则给时域资源信息X1配置一个时机偏移值Y1,给时域资源信息X2预先定义一个时机偏移值Y2。时域资源信息X2可以是预先定义,也可以高层信令配置的,本发明不做限定。
在第四种配置方式的另一个实现方式中,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一个时域资源信息是独立配置的,以及对于至少一个时域资源信息不定义时机偏移值。例如: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了两个时域资源信息,则给时域资源信息X1配置一个时机偏移值Y1,给时域资源信息X2不定义一个时机偏移值,即可以认为时机偏移值为0。时域资源信息X2可以是预先定义,也可以高层信令配置的,本发明不做限定。
第五种配置方式,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反馈时间为至少两个反馈时间中的一个,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反馈时间是独立配置的,所述反馈时间包括下行传输至反馈所述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
时机偏移值对于下行传输的反馈时间是独立配置的,表示下行传输的反馈时间不同,配置的时机偏移值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例如:下行传输的反馈时间为2个时隙,配置时机偏移值为G1;下行传输的反馈时间为2.5个时隙,配置时机偏移值为G2,下行传输的反馈时间为3个时隙,配置时机偏移值为G3。其中,配置的时机偏移值G1~G3可以是各不相同,也可以是部分相同部分不同,也可以全部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在配置时机偏移值的时候,还可以针对反馈时间组来配置,一个反馈时间组即一个RRC信令配置至少两个反馈时间中每个反馈时间对应的时机偏移值是相同的。不同反馈时间组可以是时间长度来区分,例如0-1个时隙的为一个反馈时间组,长度为2-3为一个反馈时间组。一个反馈时间组中的反馈时间元素数量大于等于一个。
在第五种配置方式的另一个实现方式中,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一个反馈时间是独立配置的。
在第五种配置方式的另一个实现方式中,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一个反馈时间是独立配置的,以及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一个反馈时间是预先定义的。例如: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了两个反馈时间,则给2个时隙的反馈时间配置一个时机偏移值G1,给0个时隙的反馈时间预先定义一个时机偏移值G2。预先定义时机偏移量的反馈时间可以是预先定义,也可以高层信令配置的,本发明不做限定。
在第五种配置方式的另一个实现方式中,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一个反馈时间是独立配置的,以及对于至少一个反馈时间不定义时机偏移值。例如: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了两个反馈时间,则给2个时隙的反馈时间配置一个时机偏移值G1,给0个时隙的反馈时间不定义一个时机偏移值,即可以认为时机偏移值为0。预先定义时机偏移量的反馈时间可以是预先定义,也可以高层信令配置的,本发明不做限定。
第六种配置方式,调度或承载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DCI的格式为至少两个DCI格式中的一个,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DCI的格式是独立配置的。
时机偏移值对于DCI的格式是独立配置的,表示调度或承载下行传输的DCI不同,配置的时机偏移值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例如:DCI的格式包括1-0和1-1,给上述DCI格式配置时机偏移值H1;DCI的格式还包括压缩型DCI格式,给压缩型DCI格式配置时机偏移值H2。其中,配置的时机偏移值H1~H2可以是各不相同,也可以是部分相同部分不同,也可以全部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在配置时机偏移值的时候,还可以针对DCI格式组来配置,一个DCI格式组即一个RRC信令配置至少两个DCI格式中每个DCI格式对应的时机偏移值是相同的。不同DCI格式组可以是DCI payload size来区分,例如DCI format 1_0和DCI format 1_1的为一个DCI格式组,长度为DCI format 3为一个DCI格式组。一个DCI格式组中的DCI格式数量大于等于一个。
在第六种配置方式的另一个实现方式中,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一个DCI的格式是独立配置的。
在第六种配置方式的另一个实现方式中,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一个DCI的格式是独立配置的,以及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一个DCI的格式是预先定义的。例如: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了两个DCI的格式,则给DCI的格式包括1-0和1-1配置一个时机偏移值H1,给压缩型DCI格式预先定义一个时机偏移值H2。时机偏移值H2可以是预先定义,也可以高层信令配置的,本发明不做限定。
在第六种配置方式的另一个实现方式中,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一个反馈时间是独立配置的,以及对于至少一个DCI的格式不定义时机偏移值。例如: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了两个DCI的格式,则给DCI的格式包括1-0和1-1配置一个时机偏移值H1,给压缩型DCI格式不定义一个时机偏移值,即可以认为时机偏移值为0。预先定义DCI格式可以是预先定义,也可以高层信令配置的,本发明不做限定。
第七种配置方式,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调度时间间隔为至少两个调度时间间隔中的一个,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调度时间间隔独立配置的,所述调度时间间隔包括下行传输至调度或承载所述下行传输的PDCCH的时间间隔;
时机偏移值对于下行传输至调度或承载所述下行传输的PDCCH的调度时间间隔是独立配置的,即下行传输与所述PDCCH的调度时间间隔不同,配置的时机偏移值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例如:下行传输与所述PDCCH的调度时间间隔为0个时域符号,配置的时机偏移值为I1;下行传输与所述PDCCH的调度时间间隔为2个时域符号,配置的时机偏移值为I2;下行传输与所述PDCCH的时间间隔为4个时域符号,配置的时机偏移值为I3。其中,配置的时机偏移值I1~I3可以是各不相同,也可以是部分相同部分不同,也可以全部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在配置时机偏移值的时候,还可以针对调度时间间隔组来配置,一个调度时间间隔组即一个RRC信令配置至少两个调度时间间隔中每个调度时间间隔对应的时机偏移值是相同的。不同调度时间间隔组可以是时间长度来区分,例如0个时隙的为一个调度时间间隔组,长度为大于1为一个调度时间间隔组。一个调度时间间隔组中的调度时间间隔元素数量大于等于一个。
在第七种配置方式的另一个实现方式中,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一个调度时间间隔是独立配置的。
在第七种配置方式的另一个实现方式中,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一个调度时间间隔是独立配置的,以及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一个调度时间间隔是预先定义的。例如: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了两个调度时间间隔,则给调度时间间隔为1个时隙配置一个时机偏移值I1,给调度时间间隔为0个符号预先定义一个时机偏移值I2。时机偏移值I2可以是预先定义,也可以高层信令配置的,本发明不做限定。
在第七种配置方式的另一个实现方式中,时机偏移值对于至少一个调度时间间隔是独立配置的,以及对于至少一个调度时间间隔不定义时机偏移值。例如: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了两个调度时间间隔,则给调度时间间隔为1个时隙配置一个时机偏移值I1,给调度时间间隔为0个符号不定义一个时机偏移值,即可以认为时机偏移值为0。预先定义调度时间间隔可以是预先定义,也可以高层信令配置的,本发明不做限定。
一种示例的,第一种配置时机偏移值的方式,可以与第三种至第七种配置时机偏移值的方式中的任意一种组合使用;同理,第二种配置时机偏移值的方式,也可以与第三种至第七种配置时机偏移值的方式中的任意一种组合使用。
在一个实例中,该时机偏移值是时机的数量。
时机可以是调度或承载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在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监听时机,或者,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所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接收时机。
在另一个实例中,该时机偏移值是偏移时间段,实际时机按照该偏移时间段进行偏移后,所获得的参考时机为,下述传输对应的实际时机按照时机数量偏移后的时机,该时机数量是该偏移时间段中包括的时机的数量。
进一步的,这里有两种确定参考时机的方法:
第一种确定方法,按照所有频域资源共同的累积计数进行偏移时机偏移值;具体的,确定当前实际时机,确定以当前实际时机为结束时间,向前偏移时间段或向后偏移时间段作为开始时间,在这个偏移时间段内包含的所有候选频域资源的时机的数量作为时机的数量。假设当前实际时机为时间A,即在{时间A-偏移时间段~时间A}或{时间A~时间A+偏移时间段}的时间段内包含时机的数量作为该时机数量。
第二种确定方法,按照每个频域资源单独计数。具体的,确定当前实际时机,确定以当前实际时机为结束时间,向前偏移时间段或向后偏移时间段作为开始时间,在这个偏移时间段内包含的当前目标频域资源的时机的数量作为时机的数量。假设当前实际时机为时间A,即在{时间A-偏移时间段~时间A}或{时间A~时间A+偏移时间段}的时间段内包含时机的数量作为该时机数量。
在一个实例中,实际时机和时机偏移值采用下述任意一种组合方式:
第一种组合方式,所述实际时机是PDCCH监听时机,所述时机偏移值是PDCCH监听时机的时机偏移值;
第二种组合方式,所述实际时机是PDSCH接收时机,所述时机偏移值是候选PDSCH接收时机的时机偏移值;
第三种组合方式,所述实际时机是PDCCH监听时机,所述时机偏移值是候选PDSCH接收时机的时机偏移值;
第四种组合方式,所述实际时机是PDSCH接收时机,所述时机偏移值是PDCCH监听时机的时机偏移值。
可以理解的是,实际时机是PDCCH监听时机时,时机偏移值可以是PDCCH监听时机的时机偏移值,也可以是候选PDSCH接收时机的时机偏移值。
实际时机是PDSCH接收时机时,时机偏移值可以是候选PDSCH接收时机的时机偏移值,也可以是PDCCH监听时机的时机偏移值。
在一个实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的子载波间隔是不同的;
和/或,
所述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的上至少一个时机周期是不同的。
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中,各个候选频域资源中的子载波间隔不同。例如,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的两个候选频域资源,其中一个候选频域资源的子载波间隔是15kHz,另一个候选频域资源的子载波间隔是30kHz。
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中,各个候选频域资源上的至少一个时机周期不同。即不同的候选频域资源,其时机周期各不相同,该时机周期包括PDCCH监听时机的周期,或者PDSCH的接收时机的周期。例如: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的两个候选频域资源,其中一个候选频域资源的时机周期是5个时域符号,另一个候选频域资源的时机周期是7个时域符号。
本申请中,时机在时域资源可以是以下一种:一个或多个符号(索引),一个或多个时隙(索引),一个或多个时间单元(索引)。一个时间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符号。
第二套方案
NR系统中,支持多种时间调度单元,以时隙为单位的时间调度一般被称为时隙调度(slot scheduling),以符号为单位的时间调度一般被称为非时隙调度(non-slotscheduling)。其中,非时隙调度的长度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该时域符号是OFDM符号(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
NR系统中,还支持不同子载波间隔,对于一个子帧来说,子载波间隔越大,一个OFDM时域符号的长度越小,一个时隙所占用的时域资源也就越小。如表1所示,μ为0时,子载波间隔为15kHz,此时,一个长度为1毫秒的子帧中时隙数为1;μ为1时,子载波间隔为30kHz,此时,一个长度为1毫秒的子帧中时隙数为2;μ为2时,子载波间隔为60kHz,此时,一个长度为1毫秒的子帧中时隙数为4;μ为3时,子载波间隔为120kHz,此时,一个长度为1毫秒的子帧中时隙数为8;μ为4时,子载波间隔为240kHz,此时,一个长度为1毫秒的子帧中时隙数为16。
表1.
Figure GDA0002463438330000251
Figure GDA0002463438330000261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码本的传输方法,本实施例中,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按照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者参考时域资源,对至少一个下行传输进行分组,确定下行传输所属的时域资源集合,确定下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时,各时域资源集合相互独立。下面对图7所示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7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和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和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二时域资源集合。
其中,第一下行传输可以是由PDCCH调度的下行的PDSCH,或者,第一下行传输还可以是用于指示SPS激活的PDCCH,又或者,第一下行传输还可以是用于指示SPS释放的PDCCH。
第二下行传输可以是由PDCCH调度的下行的PDSCH,或者,第二下行传输还可以是用于指示SPS激活的PDCCH,又或者,第二下行传输还可以是用于指示SPS释放的PDCCH。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和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前,需要确定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包括C-DAI,或者该指示信息包括C-DAI和T-DAI。下面详细描述确定指示信息的实现过程。其中,一种情况下,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于一个指示信息;另一种情况下,多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于一个指示信息,本申请不进行具体限定。类似的,一种情况下,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于一个指示信息;另一种情况下,多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于一个指示信息,本申请不进行具体限定。
在确定指示信息前,预设参考子载波间隔与预设参考时域资源集合,可以理解为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设备配置预设参考子载波间隔与预设参考时域资源集合。可选的,还可以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设备配置预设的参考子载波间隔与预设的参考时域资源集合的对应关系。其中,一般情况下,预设的参考时域资源集合有多个,不同的参考时域资源集合中任一两个参考时间集合中不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时域资源可以对应的符号数和/或时隙数。以符号数为例,例如,预设的参考子载波间隔为15kHz,预设的参考时域资源包括:预设的第一参考时域资源集合对应的时域资源为符号数1~符号数4;预设的第二参考时域资源集合对应的时域资源为符号数5~8;预设的第三参考时域资源集合对应的时域资源为符号数9~14。
可选的,确定第一下行传输是属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以及确定第二下行传输是属于第二时域资源集合,至少存在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第一时域资源集合是实际时域资源集合和/或第二时域资源集合是实际时域资源集合:
根据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的实际子载波间隔、所述预设的参考子载波间隔和预设的第一参考时域资源集合,确定所述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和/或,
根据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的实际子载波间隔、所述预设的参考子载波间隔和预设的第二参考时域资源集合,确定所述第二时域资源集合。
已知预设的参考子载波间隔,以及各个预设的参考时域资源集合包括的时域资源元素,可以根据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的实际子载波间隔,确定在该实际子载波间隔下,各个预设的参考时域资源集合对应的实际时域资源集合包括的时域资源元素。其中,时域资源元素指的是时域符号数或者时隙符号数。可以理解的是,一个预设的参考时域资源集合包括的时域资源元素,指的是该预设的参考时域资源集合所包括的参考时域符号数的取值范围,或者所包括的参考时隙符号数的取值范围。一个实际时域资源集合包括的时域资源元素,指的是该实际时域资源集合所包括的实际时域符号数的取值范围,或者所包括的实际时隙符号数的取值范围
在一个实例中,根据参考时域资源确定实际时域资源采用公式(1)计算:
Figure GDA0002463438330000271
其中,Nr表示实际时域资源,N0表示参考时域资源,μr表示实际子载波间隔,μ0表示参考子载波间隔。
则按照公式(1),根据实际子载波间隔,预设的参考子载波间隔,以及预设的参考时域资源集合,确定每个预设的参考时域资源集合对应的实际时域资源集合。
确定每个预设的参考时域资源集合对应的实际时域资源集合后,获取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域资源,确定该实际时域资源所属的实际时域资源集合,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为该实际时域资源属于的资源集合。同理,获取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域资源,确定该实际时域资源所属的实际时域资源集合,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为该实际时域资源属于的资源集合。
举例说明:预设的参考子载波间隔是15kHz,实际子载波间隔是30kHz,则预设的第一参考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符号数1~3,则预设的第一参考时域资源集合对应第一实际时域资源集合,第一实际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符号数2~6;预设的第二参考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符号数4~7,预设的第二参考时域资源集合对应第二实际时域资源集合,第二实际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符号数8~14;预设的第三参考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符号数8~11,预设的第三参考时域资源集合对应第三实际时域资源集合,第三实际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符号数16~22。
若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域资源的符号数6,第一实际时域资源集合包括符号数6,则该实际时域资源属于第一实际时域资源集合。若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域资源的符号数18,第三实际时域资源集合包括符号数18,则该实际时域资源属于第三实际时域资源集合。
在一个例子中,还可以引入预设修正值。一种场景下,先利用预设修正值对参考时域资源集合进行修正,再根据公式(1)确定实际时域资源集合。此时,公式(1)变形为下述公式(2):
Figure GDA0002463438330000281
其中,i为预设修正值。
另一种场景下,先根据公式(1)确定实际时域资源集合,再利用预设修正值对实际时域资源集合进行修正。此时,公式(1)变形为下述公式(3):
Figure GDA0002463438330000282
其中,i为预设修正值。
第二种实现方式,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和/或第二时域资源集合是实际时域资源集合:
根据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的实际子载波间隔和所述预设的参考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一下行传输的参考时域资源;和/或,
根据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的实际子载波间隔和所述预设的参考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二下行传输的参考时域资源。
已知预设的参考子载波间隔,以及各个预设的参考时域资源集合包括的时域资源元素。根据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的实际子载波间隔,预设的参考子载波间隔,可以确定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所对应的参考时域资源。
在一个实例中,根据实际时域资源确定参考时域资源采用公式(4)计算:
Figure GDA0002463438330000283
其中,Nr表示实际时域资源,N0表示参考时域资源,μr表示实际子载波间隔,μ0表示参考子载波间隔。
确定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参考时域资源后,再确定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参考时域资源所属的参考时域资源集合,该参考时域资源集合为第一时域资源集合。
同理,根据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的实际子载波间隔,预设的参考子载波间隔,可以确定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所对应的参考时域资源。确定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参考时域资源后,再确定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参考时域资源所属的参考时域资源集合,该参考时域资源集合为第二时域资源集合。
举例说明:预先的参考子载波间隔为15kHz,预设的参考时域资源包括:预设的第一参考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符号数1~3;预设的第二参考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符号数4~7;预设的第三参考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符号数8~11。
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子载波间隔是30kHz,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域资源对应的符号数是4,则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参考时域资源对应的符号数是2,第一参考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符号数2,则该第一下行传输对应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一参考时域资源集合。
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子载波间隔是60kHz,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域资源对应的符号数是32,则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参考时域资源对应的符号数是8,第三参考时域资源集合包含符号数8,则该第二下行传输对应该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三参考时域资源集合。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所述的参考时域资源集合,以及实际时域资源集合对应的符号数是连续的。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参考时域资源集合,以及实际时域资源集合对应的符号数还可以是离散的,这里不再赘述。
确定了第一下行传输所属的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后,对于第一时域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先按照频域资源索引号升序,再按照时机索引号升序,确定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C-DAI;按照时机索引号升序,确定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T-DAI。从而,获得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
具体实现时,定义第一下行传输的配对,第一下行传输的配对包括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频域资源和实际时机的配对。确定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的C-DAI时,按照第一预置顺序对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进行排序,第一预置顺序为:先频域资源索引号的升序,再按照时机索引号升序。其中,频域资源索引号的升序,指的是频域资源索引号由小到大的顺序;时机索引号升序,指的是时机的索引号由小到大的顺序,或者时机由早到晚的顺序。
按照第一预置顺序对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排序后,确定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中的一个目标下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时,采用如下方式。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C-DAI的取值为,按照第一预置顺序对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进行排序,根据排序所得的配对的排序结果,对配对进行累计计数,截至到当前配对的配对累计计数的数值,即为该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C-DAI。
在另一个实例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的T-DAI时,按照第二预置顺序对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进行排序,第二预置顺序为:按照实际时机索引号升序。其中,实际时机索引号升序,指的是实际时机的索引号由小到大的顺序,或者实际时机由早到晚的顺序。
按照第二预置顺序对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排序后,确定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时,采用如下方式。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T-DAI的取值为,按照第二预置顺序排序对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的配对进行排序,根据所得的配对的排序结果,截至到当前实际时机时配对总数的数值,即为该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T-DAI。
类似的,确定了第二下行传输所属的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后,对于第二时域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先按照频域资源索引号升序,再按照时机索引号升序,确定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C-DAI;按照时机索引号升序,确定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T-DAI。从而,获得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具体所实现方式与确定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702:终端设备生成码本,所述码本包含第一子码本和第二子码本。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以及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根据701所述的方式,确定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这里不再赘述。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以及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根据701所述的方式,确定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二时域资源集合。这里不再赘述。
终端设备在生成码本时,给属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生成一个第一子码本,第一子码本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反馈信息。给属于第二时域资源集合的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生成一个第二子码本,第二子码本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反馈信息。
其中,生成第一子码本和生成第二子码本相互独立。生成第一子码本前,先确定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中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一种情况下,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在DCI中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另一种情况下,终端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后,根据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中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频域资源和实际时机,确定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具体实现方式,参考701即可,这里不再赘述。
确定了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中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后,生成第一子码本,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在第一子码本中的位置,与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
类似的,生成第二子码本前,先确定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一种情况下,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在DCI中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另一种情况下,终端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后,根据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频域资源和实际时机,确定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具体实现方式,参考701即可,这里不再赘述。
确定了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中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后,生成第二子码本,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第二反馈信息在第二子码本中的位置,与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
703:终端设备将码本发送至网络设备。
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码本后,根据码本中的第一子码本,获得第一子码本中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反馈信息,获知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下行传输的反馈结果。根据码本中的第二子码本,获得第二子码本中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反馈信息,获知终端设备接收第二下行传输的反馈结果。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中的时域资源元素是预先定义的;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的时域资源元素是独立配置的。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协议中预先定义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中的时域资源元素,即定义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中符号数的取值区间。该定义的时域资源元素的范围是2个符号至14个符号。例如第一时域集合包括:符号数2和符号数4。又例如第一时域集合包括:符号数14,又例如第一时域集合包括:符号数7。在协议中预先定义了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中的是与资源元素后,该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中的是与资源元素则为不可配置的。这样可以在其他元素被RRC信令配置的过程中或者没有RRC信令配置前,至少不影响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对应的子码本的生成。
而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的是与资源元素是独立配置的,也就是说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的是与资源元素则为可配置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第二时域资源集合并不是特指,而是泛指,指的是在具体实现场景中,存在一个在协议中预先定义的时域资源集合,其它是与资源集合是独立配置的。
在一个例子中,在所述码本中所述第一子码本位于所述第二子码本之前,或,在所述码本中所述第一子码本位于所述第二子码本之后。
生成第一子码本和第二子码本后,在码本中,第一子码本可以位于所述第二子码本之前,也可以位于所述第二子码本之后。由于生成第一子码本和第二子码本是相互独立的,则第一子码本和第二子码本在码本中的排序并不进行具体限定。
由上述内容可知,按照至少一个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所属的时域资源集合,将至少一个下行传输进行分组,获得属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的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以及属于第二时域资源集合的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与第二时域资源集合生成指示信息相互独立。一般情况下,占用时域资源多的下行传输,需要的准备时间长;占用时域资源少的下行传输,需要的准备时间短。将占用时域资源近似的下行传输分为一组,能够准确有效的生成指示信息,避免由于准备时间相差较大,导致无法生成满足现有技术排列规则的C-DAI和T-DAI的问题。
示例性装置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包括:
发送单元801,用于发送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包括目标下行传输,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一个实际时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于配对,所述配对为频域资源和参考时机的配对,所述参考时机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机按照时机偏移值进行偏移后的时机,所述指示信息包括计数下行分配指示C-DAI,或者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C-DAI和总共下行分配指示T-DAI。
接收单元802,用于接收码本,所述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在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
其中,所述实际时机为调度或承载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在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监听时机,或者,所述实际时机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所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接收时机。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配置单元,通过高层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CI,配置所述时机偏移值。
可选的,所述配对为当前配对,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C-DAI的取值为:截止到当前配对时的配对累积计数的数值,所述当前配对为当前参考时机和当前目标频域资源的配对;
其中,所述配对累积计数为按照第一预设顺序对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进行的累积计数,所述第一预置顺序为按照先频域资源索引号升序,再按照参考时机索引号升序。
可选的,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T-DAI的取值为:截止到当前参考时机时的配对总数,其中,所述配对总数为按照第二预置顺序对配对总数进行更新后的数值,第二预置顺序为参考时机索引的升序。
可选的,所述参考时机早于或等于所述实际时机,或,所述参考时机的索引号小于或等于所述实际时机的索引号。
可选的,所述频域资源为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中的一个,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中的每个候选频域资源是独立配置的。
可选的,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中的每个候选频域资源是独立配置的包括:
所述频域资源为服务小区,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服务小区中的每个候选服务小区是独立配置的;
或者,
所述频域资源为服务小区带宽部分C-BWP,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C-BWP中的每个候选C-BWP是独立配置的。
可选的,所述时机偏移值采用下述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配置:
第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实际时机属于实际时机集合,所述实际时机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实际时机,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实际时机集合中的至少两个实际时机中的每个实际时机是独立配置的;
第二种实现方式,调度或承载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DCI的格式为至少两个DCI格式中的一个,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DCI的格式是独立配置的;
第三种实现方式,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调度时间间隔为至少两个调度时间间隔中的一个,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调度时间间隔独立配置的,所述调度时间间隔包括下行传输至调度或承载所述下行传输的PDCCH的时间间隔;
第四种实现方式,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反馈时间为至少两个反馈时间中的一个,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反馈时间是独立配置的,所述反馈时间包括下行传输至反馈所述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
第五种实现方式,所述下行传输为PDSCH,所述目标PDSCH的时域资源信息为至少两个时域资源信息中的一个,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是独立配置的,所述时域资源信息包括时域长度和/或起始符号位置。
可选的,所述时机偏移值为偏移时间段,所述参考时机为所述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机按照时机数量进行偏移后的时机,所述时机数量为所述偏移时间段中所包括的时机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实际时机和所述时机偏移值采用下述任意一种组合方式:
第一种组合方式,所述实际时机是PDCCH监听时机,所述时机偏移值是PDCCH监听时机的时机偏移值;
第二种组合方式,所述实际时机是PDSCH接收时机,所述时机偏移值是候选PDSCH接收时机的时机偏移值;
第三种组合方式,所述实际时机是PDCCH监听时机,所述时机偏移值是候选PDSCH接收时机的时机偏移值;
第四种组合方式,所述实际时机是PDSCH接收时机,所述时机偏移值是PDCCH监听时机的时机偏移值。
可选的,所述频域资源为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中的一个,所述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的子载波间隔是不同的;和/或,所述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的上至少一个实际时机周期是不同的。
图8所示的网络设备是与图4所示的方法中所述网络设备,具体实现方法类似,参考图4所示的方法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包括:
接收单元901,用于接收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包括目标下行传输,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一个实际时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于配对,所述配对为频域资源和参考时机的配对,所述参考时机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机按照时机偏移值进行偏移后的时机,所述指示信息包括计数下行分配指示C-DAI,或者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C-DAI和总共下行分配指示T-DAI。
生成单元902,用于生成码本,所述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在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
其中,所述实际时机为调度或承载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在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监听时机,或者,所述实际时机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所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接收时机。
可选的,所述接收单元901,还用于通过高层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CI,配置所述时机偏移值。
可选的,所述配对为当前配对,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C-DAI的取值为:截止到当前配对时的配对累积计数的数值,所述当前配对为当前参考时机和当前目标频域资源的配对;
其中,所述配对累积计数为按照第一预设顺序对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进行的累积计数,所述第一预置顺序为按照先频域资源索引号升序,再按照参考时机索引号升序。
可选的,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T-DAI的取值为:截止到当前参考时机时的配对总数,其中,所述配对总数为按照第二预置顺序对配对总数进行更新后的数值,第二预置顺序为参考时机索引的升序。
可选的,所述参考时机早于或等于所述实际时机,或,所述参考时机的索引号小于或等于所述实际时机的索引号。
可选的,所述频域资源为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中的一个,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中的每个候选频域资源是独立配置的。
可选的,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中的每个候选频域资源是独立配置的包括:
所述频域资源为服务小区,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服务小区中的每个候选服务小区是独立配置的;
或者,
所述频域资源为服务小区带宽部分C-BWP,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C-BWP中的每个候选C-BWP是独立配置的。
可选的,所述时机偏移值采用下述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配置:
第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实际时机属于实际时机集合,所述实际时机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实际时机,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实际时机集合中的至少两个实际时机中的每个实际时机是独立配置的;
第二种实现方式,调度或承载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DCI的格式为至少两个DCI格式中的一个,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DCI的格式是独立配置的;
第三种实现方式,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调度时间间隔为至少两个调度时间间隔中的一个,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调度时间间隔独立配置的,所述调度时间间隔包括下行传输至调度或承载所述下行传输的PDCCH的时间间隔;
第四种实现方式,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反馈时间为至少两个反馈时间中的一个,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反馈时间是独立配置的,所述反馈时间包括下行传输至反馈所述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
第五种实现方式,所述下行传输为PDSCH,所述目标PDSCH的时域资源信息为至少两个时域资源信息中的一个,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是独立配置的,所述时域资源信息包括时域长度和/或起始符号位置。
可选的,所述时机偏移值为偏移时间段,所述参考时机为所述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机按照时机数量进行偏移后的时机,所述时机数量为所述偏移时间段中所包括的时机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实际时机和所述时机偏移值采用下述任意一种组合方式:
第一种组合方式,所述实际时机是PDCCH监听时机,所述时机偏移值是PDCCH监听时机的时机偏移值;
第二种组合方式,所述实际时机是PDSCH接收时机,所述时机偏移值是候选PDSCH接收时机的时机偏移值;
第三种组合方式,所述实际时机是PDCCH监听时机,所述时机偏移值是候选PDSCH接收时机的时机偏移值;
第四种组合方式,所述实际时机是PDSCH接收时机,所述时机偏移值是PDCCH监听时机的时机偏移值。
可选的,所述频域资源为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中的一个,所述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的子载波间隔是不同的;和/或,所述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的上至少一个实际时机周期是不同的。
图9所示的终端设备是与图4所示的方法中所述的终端设备,具体实现方法类似,参考图4所示的方法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图8所示的网络设备和图9所示的终端设备。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1001,用于发送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
第二发送单元1002,用于发送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二时域资源集合。
接收单元1003,用于接收码本,所述码本包含第一子码本和第二子码本,所述第一子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子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第一子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在所述第二子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
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的实际子载波间隔、所述预设的参考第一子载波间隔和预设的第一参考时域资源集合,确定所述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和/或,
根据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的实际子载波间隔、所述预设的参考第一子载波间隔和预设的第二参考时域资源集合,确定所述第二时域资源集合。
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的实际子载波间隔和所述预设的参考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一下行传输的参考时域资源;和/或,
根据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的实际子载波间隔和所述预设的参考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二下行传输的参考时域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中的时域资源元素是预先定义的;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的时域资源元素是独立配置的。
可选的,在所述码本中所述第一子码本位于所述第二子码本之前,或,在所述码本中所述第一子码本位于所述第二子码本之后。
图10所示的网络设备是与图7所示的方法中所述的网络设备,具体实现方法类似,参考图7所示的方法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1101,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
第二接收单元1102,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二时域资源集合。
生成单元1103,用于生成码本,所述码本包含第一子码本和第二子码本,所述第一子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子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第一子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在所述第二子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
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的实际子载波间隔、所述预设的参考第一子载波间隔和预设的第一参考时域资源集合,确定所述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和/或,
根据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的实际子载波间隔、所述预设的参考第一子载波间隔和预设的第二参考时域资源集合,确定所述第二时域资源集合。
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的实际子载波间隔和所述预设的参考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一下行传输的参考时域资源;和/或,
根据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的实际子载波间隔和所述预设的参考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二下行传输的参考时域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中的时域资源元素是预先定义的;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的时域资源元素是独立配置的。
可选的,在所述码本中所述第一子码本位于所述第二子码本之前,或,在所述码本中所述第一子码本位于所述第二子码本之后。
图11所示的终端设备是与图7所示的方法中所述的终端设备,具体实现方法类似,参考图7所示的方法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图10所示的网络设备和图11所示的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下来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总线;所述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相互的通信;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执行前述的信息的发送方法。
接下来前述的网络设备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2所示,网络设备1200,包括:接收器1201、发射器1202、处理器1203和存储器1204(其中网络设备1200中的处理器1203的数量可以一个或多个,图12中以一个处理器为例)。其中,通信接口可包括接收器1201、发射器120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器1201、发射器1202、处理器1203和存储器1204可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12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1204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203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204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全称:Non-VolatileRandom Access Memory,英文缩写:NVRAM)。存储器1204存储有操作系统和操作指令、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它们的子集,或者它们的扩展集,其中,操作指令可包括各种操作指令,用于实现各种操作。操作系统可包括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处理器1203控制网络设备1200的操作,处理器1203还可以称为中央处理单元(英文全称:Central Processing Unit,英文简称:CPU)。具体的应用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称为总线系统。
处理器1203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203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203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全称:digital signalprocessing,英文缩写: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全称: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英文缩写: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英文全称: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英文缩写: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204,处理器1203读取存储器1204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接收器1201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网络设备1200的相关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发射器1202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发射器1202可用于通过外接接口输出数字或字符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器1201,以及发射器1202,用于执行前述网络设备侧执行的接收码本的方法。
接下来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总线;所述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相互的通信;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执行前述的信息的接收方法。
接下来前述的终端设备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3所示,终端设备1300包括:接收器1301、发射器1302、处理器1303和存储器1304(其中终端设备1300中的处理器1303的数量可以一个或多个,图13中以一个处理器为例)。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器1301、发射器1302、处理器1303和存储器1304可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13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1304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303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304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NVRAM。存储器1304存储有操作系统和操作指令、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它们的子集,或者它们的扩展集,其中,操作指令可包括各种操作指令,用于实现各种操作。操作系统可包括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处理器1303控制终端设备1300的操作,处理器1303还可以称为CPU。具体的应用中,终端设备1300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称为总线系统。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303中,或者由处理器1303实现。处理器1303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303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303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304,处理器1303读取存储器1304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器1301和处理器1303,用于执行前述的终端设备执行的码本生成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结合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描述了各个实施例,其中:
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中的站点(STAION,ST),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第五代通信(fifth-generation,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新无线(New Radio,NR)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此外,网络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等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NR系统中的新一代基站(newgeneration Node B,gNodeB)等。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通过该小区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是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集合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
此外,LTE系统或NR系统中的载波上可以同时有多个小区同频工作,在某些特殊场景下,也可以认为上述载波与小区的概念等同。例如在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场景下,当为UE配置辅载波时,会同时携带辅载波的载波索引和工作在该辅载波的辅小区的小区标识(Cell Indentify,Cell ID),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载波与小区的概念等同,比如UE接入一个载波和接入一个小区是等同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该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并且,本申请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者,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用于传输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25)

1.一种接收码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包括目标下行传输,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一个实际时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于配对,所述配对为目标频域资源和参考时机的配对,所述参考时机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机按照时机偏移值进行偏移后的时机,所述指示信息包括计数下行分配指示C-DAI,或者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C-DAI和总共下行分配指示T-DAI,所述目标频域资源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
接收码本,所述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在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
其中,所述实际时机为调度或承载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在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监听时机,或者,所述实际时机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所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接收时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高层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CI,配置所述时机偏移值。
3.一种码本生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包括目标下行传输,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一个实际时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于配对,所述配对为目标频域资源和参考时机的配对,所述参考时机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机按照时机偏移值进行偏移后的时机,所述指示信息包括计数下行分配指示C-DAI,或者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C-DAI和总共下行分配指示T-DAI;
生成码本,所述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在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
其中,所述实际时机为调度或承载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在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监听时机,或者,所述实际时机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所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接收时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高层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CI,接收所述时机偏移值。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为当前配对,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C-DAI的取值为:截止到当前配对时的配对累积计数的数值,所述当前配对为当前目标频域资源和当前参考时机的配对;
其中,所述配对累积计数为按照第一预置 顺序对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配对进行的累积计数,所述第一预置顺序为按照先频域资源索引号升序,再按照参考时机索引号升序。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T-DAI的取值为:截止到当前参考时机时的配对总数,其中,所述配对总数为按照第二预置顺序对配对总数进行更新后的数值,第二预置顺序为参考时机索引的升序。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时机早于或等于所述实际时机,或,所述参考时机的索引号小于或等于所述实际时机的索引号。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频域资源为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中的一个,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中的每个候选频域资源是独立配置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中的每个候选频域资源是独立配置的包括:
所述频域资源为服务小区,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服务小区中的每个候选服务小区是独立配置的;
或者,
所述频域资源为服务小区带宽部分C-BWP,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C-BWP中的每个候选C-BWP是独立配置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机偏移值采用下述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配置:
第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实际时机属于实际时机集合,所述实际时机集合包括至少两个实际时机,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实际时机集合中的至少两个实际时机中的每个实际时机是独立配置的;
第二种实现方式,调度或承载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DCI的格式为至少两个DCI格式中的一个,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DCI的格式是独立配置的;
第三种实现方式,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调度时间间隔为至少两个调度时间间隔中的一个,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调度时间间隔独立配置的,所述调度时间间隔包括下行传输至调度或承载所述下行传输的PDCCH的时间间隔;
第四种实现方式,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反馈时间为至少两个反馈时间中的一个,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所述至少两个反馈时间是独立配置的,所述反馈时间包括下行传输至反馈所述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
第五种实现方式,所述下行传输为PDSCH,目标PDSCH的时域资源信息为至少两个时域资源信息中的一个,所述时机偏移值对于是独立配置的,所述时域资源信息包括时域长度和/或起始符号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机偏移值为偏移时间段,所述参考时机为所述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机按照时机数量进行偏移后的时机,所述时机数量为所述偏移时间段中所包括的时机的数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际时机和所述时机偏移值采用下述任意一种组合方式:
第一种组合方式,所述实际时机是PDCCH监听时机,所述时机偏移值是PDCCH监听时机的时机偏移值;
第二种组合方式,所述实际时机是PDSCH接收时机,所述时机偏移值是候选PDSCH接收时机的时机偏移值;
第三种组合方式,所述实际时机是PDCCH监听时机,所述时机偏移值是候选PDSCH接收时机的时机偏移值;
第四种组合方式,所述实际时机是PDSCH接收时机,所述时机偏移值是PDCCH监听时机的时机偏移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频域资源为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中的一个,所述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的子载波间隔是不同的;和/或,所述至少两个候选频域资源的上至少一个实际时机周期是不同的。
14.一种接收码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
发送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二时域资源集合;
接收码本,所述码本包含第一子码本和第二子码本,所述第一子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子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第一子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在所述第二子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
15.一种生成码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
接收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二时域资源集合;
生成码本,所述码本包含第一子码本和第二子码本,所述第一子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子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第一子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在所述第二子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
16.根据权利要求14-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的实际子载波间隔、预设的参考第一子载波间隔和预设的第一参考时域资源集合,确定所述第一时域资源集合;和/或,
根据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的实际子载波间隔、预设的参考第一子载波间隔和预设的第二参考时域资源集合,确定所述第二时域资源集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4-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的实际子载波间隔和预设的参考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一下行传输的参考时域资源;和/或,
根据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频域资源的实际子载波间隔和预设的参考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二下行传输的参考时域资源。
18.根据权利要求14-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中的时域资源元素是预先定义的;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集合中的时域资源元素是独立配置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4-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码本中所述第一子码本位于所述第二子码本之前,或,在所述码本中所述第一子码本位于所述第二子码本之后。
20.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包括目标下行传输,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一个实际时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于配对,所述配对为频域资源和参考时机的配对,所述参考时机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机按照时机偏移值进行偏移后的时机,所述指示信息包括计数下行分配指示C-DAI,或者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C-DAI和总共下行分配指示T-DAI;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码本,所述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在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
其中,所述实际时机为调度或承载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在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监听时机,或者,所述实际时机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所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接收时机。
2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包括目标下行传输,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一个实际时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于配对,所述配对为频域资源和参考时机的配对,所述参考时机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实际时机按照时机偏移值进行偏移后的时机,所述指示信息包括计数下行分配指示C-DAI,或者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C-DAI和总共下行分配指示T-DAI;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码本,所述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反馈信息,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反馈信息在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目标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
其中,所述实际时机为调度或承载所述目标下行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在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监听时机,或者,所述实际时机为所述目标下行传输所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接收时机。
22.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设备,以及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设备。
23.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二时域资源集合;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码本,所述码本包含第一子码本和第二子码本,所述第一子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子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第一子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在所述第二子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
24.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一时域资源集合;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二下行传输所在的实际时域资源或参考时域资源属于第二时域资源集合;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码本,所述码本包含第一子码本和第二子码本,所述第一子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子码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第一子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在所述第二子码本中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下行传输对应的指示信息对应。
25.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设备,以及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设备。
CN201810152135.8A 2018-02-14 2018-02-14 码本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01497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2135.8A CN110149717B (zh) 2018-02-14 2018-02-14 码本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EP19755151.8A EP3742849B1 (en) 2018-02-14 2019-02-13 Codebook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PCT/CN2019/074934 WO2019158074A1 (zh) 2018-02-14 2019-02-13 码本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6/994,281 US11381283B2 (en) 2018-02-14 2020-08-14 Codebook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2135.8A CN110149717B (zh) 2018-02-14 2018-02-14 码本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49717A CN110149717A (zh) 2019-08-20
CN110149717B true CN110149717B (zh) 2020-09-25

Family

ID=67589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2135.8A Active CN110149717B (zh) 2018-02-14 2018-02-14 码本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81283B2 (zh)
EP (1) EP3742849B1 (zh)
CN (1) CN110149717B (zh)
WO (1) WO20191580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65128B2 (en) * 2018-04-30 2022-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arch space set occasion level mapping for PDCCH overbooking
CN110519027B (zh) 2018-05-21 2020-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EP3697014A1 (en) * 2019-02-16 2020-08-19 Fraunhofer 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Srs configuration and indication for codebook and non-codebook based ul transmissions in a network
CN112584531B (zh) * 2019-09-30 2022-12-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及用户设备
BR112021023722A2 (pt) * 2019-09-30 2022-04-1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étodo para gerar transmissão de enlace ascendente, método para gerar informações de enlace ascendente, dispositivo para gerar informações de controle de enlace ascendente e dispositivo para gerar informações de enlace ascendente
US20240048289A1 (en) * 2019-10-03 2024-02-08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BR112022008318A2 (pt) * 2019-11-01 2022-07-2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s realizados por um dispositivo sem fio e por uma estação base para determinar um símbolo de início de uma pluralidade de ocasiões de transmissão, dispositivo sem fio, e, estação base
US11671995B2 (en) * 2020-04-17 2023-06-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based HARQ-ACK feedback generation
CN113595697B (zh) * 2020-04-30 2022-09-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Dai计数方法、dai计数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4070498B (zh) * 2020-07-31 2023-03-1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下行分配指示的确定方法及装置、下行分配指示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EP4176551A4 (en) * 2020-08-07 2023-08-02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WO2022040964A1 (zh) * 2020-08-26 2022-03-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生成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码本的方法和装置
CN116349337A (zh) * 2020-10-12 2023-06-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KR20220099026A (ko) * 2021-01-05 2022-07-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데이터 채널을 스케줄링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22155767A1 (zh) * 2021-01-19 2022-07-28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码本生成方法、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803182A (zh) * 2021-02-01 2023-09-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US11653361B2 (en) * 2021-03-31 2023-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techniques for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on a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CN115174019B (zh) * 2021-04-06 2024-05-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码本设置、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2236603A1 (zh) * 2021-05-10 2022-1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452485B (zh) * 2021-06-28 2022-07-19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harq反馈机制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7730609A (zh) * 2021-08-05 2024-03-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多时隙调度的harq-ack码本确定的方法及设备
WO2023245510A1 (en) * 2022-06-22 2023-12-28 Nec Corporation Methods, devices, and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WO2024065486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Harq-ack码本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8889A (zh) * 2012-04-24 2013-10-3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码本生成方法、码本生成装置以及初始码本生成方法
CN106856413A (zh) * 2015-12-07 2017-06-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码本生成方法和传输预编码指示信息的方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24494B1 (en) * 2010-09-30 2021-06-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US9319203B2 (en) * 2011-06-15 2016-04-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evice for same
CN103516487B (zh) * 2012-06-18 2017-1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终端
WO2014123378A1 (ko) * 2013-02-06 2014-08-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6117929A1 (en) * 2015-01-20 2016-07-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3764574B1 (en) * 2015-08-10 2022-05-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US10568081B2 (en) * 2016-03-21 2020-02-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cheduling uplink transmissions
US10462739B2 (en) * 2016-06-21 2019-10-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s of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541785B2 (en) * 2016-07-18 2020-01-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variable transmission durations
US10548096B2 (en) * 2017-04-21 2020-01-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formation type multiplexing and power control
CN110741584B (zh) * 2017-06-15 2022-06-07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和接收确认的方法及装置
MX2020007432A (es) * 2018-01-11 2020-09-14 Sharp Kk Determinacion del libro de codigos de la multiplexacion de reconocimiento de solicitud de retransmision automatica hibrida (hard-ack) con configuraciones de informacion de control de enlace descendente (dci) y de grupo de bloque de codigos (cbg) de reserva.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8889A (zh) * 2012-04-24 2013-10-3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码本生成方法、码本生成装置以及初始码本生成方法
CN106856413A (zh) * 2015-12-07 2017-06-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码本生成方法和传输预编码指示信息的方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49717A (zh) 2019-08-20
EP3742849A1 (en) 2020-11-25
EP3742849A4 (en) 2021-04-21
US20200382174A1 (en) 2020-12-03
WO2019158074A1 (zh) 2019-08-22
US11381283B2 (en) 2022-07-05
EP3742849B1 (en) 2023-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49717B (zh) 码本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166214B (zh) 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3613331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AU2021212111A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equipment
CN111800232A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867070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570800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9152040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865511A (zh) 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JP2020502855A (ja)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を伝送するための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US20230028448A1 (en) Feedback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572247B (zh) 一种窄带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886894B (zh)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3328840B (zh) 一种上行信息产生方法及其装置
CN113517959B (zh) 一种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10194637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harq-ack codebook,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1543113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2449436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4311148A1 (en) Harq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3765642B (zh) Harq码本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70712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913488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570712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696616A (zh) 反馈信息的指示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070488A (zh) Uci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