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49596A - 一种组呼转移的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呼转移的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49596A
CN110149596A CN201910314962.7A CN201910314962A CN110149596A CN 110149596 A CN110149596 A CN 110149596A CN 201910314962 A CN201910314962 A CN 201910314962A CN 110149596 A CN110149596 A CN 1101495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all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server
call forwa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149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49596B (zh
Inventor
徐晟华
高伟
范珂
张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1496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495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49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49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495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495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5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management of multicast group members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96Supplementary features, e.g. call forwarding or call hol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40Security arrangements using identity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9Identity-dependent
    • H04W12/76Group ident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61Push-to services, e.g. push-to-talk or push-to-vide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10Push-to-Talk [PTT] or Push-On-Call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组呼转移的方法以及存储介质,该组呼转移的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多个通信设备以及服务器,该组呼转移方法包括通信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组呼请求;服务器根据组呼请求获取组呼的组呼成员信息;根据组呼成员信息确认每个组呼成员是否具有对应的呼叫转移设置;在具有呼叫转移设置的组呼成员时,根据呼叫转移设置,将组呼成员对应的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加入组呼的组呼成员,进行组呼。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实现组呼的呼叫转移,提高组呼的可利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组呼转移的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呼转移的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关键任务一键通(MCPTT,Mission Critical Push To Talk)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为了解决公共安全,在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之上建立的一整套集群通信系统,可以实现对公共安全通信领域语音通信的支持,MCPTT支持半双工通话方式和带有话权抢占的组呼和单呼呼叫功能。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研发中发现,现有MCPTT组呼呼叫中,在一些特殊状况下,比如:终端信号不佳或者电池容量不足,有可能影响用户接收组呼;此外,如果组呼中有成员不在线,则该成员不能收到组呼,且只有单呼的呼叫转移,没有组呼的呼叫转移。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呼转移的方法以及存储介质,能够实现组呼的呼叫转移,提高组呼的可利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组呼转移的方法,该组呼转移的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多个通信设备以及服务器,该方法包括:通信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组呼请求;服务器根据组呼请求获取组呼的组呼成员信息;根据组呼成员信息确认每个组呼成员是否具有对应的呼叫转移设置;在具有呼叫转移设置的组呼成员时,根据呼叫转移设置,将组呼成员对应的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加入组呼的组呼成员,进行组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组呼转移的方法。
通过上述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通信设备发送组呼请求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组呼请求获取组呼的组呼成员信息,并确认每个组呼成员是否具有对应的呼叫转移设置,在具有呼叫转移设置的组呼成员时,根据呼叫转移设置,将组呼成员对应的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加入组呼的组呼成员,进行组呼,从而实现将组呼由一通信设备转移至转接目标通信设备的呼叫转移,提高组呼的可利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组呼建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组呼转移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组呼转移的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组呼转移的方法又一实施例中组呼转移建立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组呼建立过程如图1所示,组呼流程包括:客户端1初始化组呼,并向服务器发送组呼请求;服务器在收到组呼请求后,检查用户是否有权限发起组呼,如果有,服务器根据组管理服务器的信息解析组ID,确定组的成员;并根据组成员信息,服务器将组呼请求发送给客户端2,客户端2收到组呼来电的通知,并返回组呼响应给服务器;服务器还将组呼请求发送给客户端3,客户端3收到组呼来电的通知,并返回组呼响应给服务器;服务器将组呼响应发送给客户端1,告知呼叫建立成功;然后客户端1、2和3成功建立媒体面,竞争话语权参与者1、2和3交换话语权控制信息。
本申请的MCPTT组呼可以为预定义组呼,预定义组呼是由用户发起对全组成员的呼叫,呼叫建立后,该组的所有成员将收到加入组呼邀请。
参阅图2和3,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通信系统20包括多个通信设备21以及服务器22;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组呼转移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组呼转移的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20,该方法包括:
步骤31:通信设备21向服务器22发送组呼请求。
通信设备21可以为客户端,服务器22可以为应用服务器;为了实现组呼,通信设备21先发送组呼请求给服务器,该组呼请求可包括发言权请求,以便通信终端21可以发送语音数据。
步骤32:服务器22根据组呼请求获取组呼的组呼成员信息。
该组呼成员信息可以是接收该组呼的成员对应的通信设备标识(ID,Identification)或客户端ID。
步骤33:根据组呼成员信息确认每个组呼成员是否具有对应的呼叫转移设置。
该呼叫转移设置可以是通信终端主动配置的或由系统配置,例如,服务器22可以为通信设备A配置:在通信设备A不在线时将组呼转移至通信设备B,或者由通信设备A主动配置:在其不在线时将组呼转移至通信设备B。
呼叫转移设置用于对呼叫转移规则进行设置,可根据需求设置不同的呼叫转移规则;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当通信设备21不在线时,将组呼转移到指定的转接目标通信设备,比如,在通信设备A不在线时将组呼转移至通信设备B;或者设置为无条件呼叫转移,无论通信设备21是否在线,均直接将组呼转移到转接目标通信设备。
在其他实施例中,呼叫转移设置还可以为:将不同的组呼转移到相对应的转接目标通信设备;或者当通信设备21不在线时,将部分组呼转移到相对应的转接目标通信设备;比如,当通信设备21不在线时,仅将组呼1转移到目标通信设备B,将组呼2转移到目标通信设备C。
步骤34:在具有呼叫转移设置的组呼成员时,根据呼叫转移设置,将组呼成员对应的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加入组呼的组呼成员,进行组呼。
部分通信设备21可能未设有呼叫转移设置,在接收到组呼消息时,这些通信设备21将按照普通组呼流程处理,比如:若通信设备21在线时,可以选择接收组呼消息,若通信设备21不在线时,则无法接收组呼消息,影响对组呼消息的接收;对于具有呼叫转移设置的组呼成员,在满足呼叫转移设置条件的情况下,将该组呼成员对应的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加入组呼的组呼成员,以便于接收组呼消息,实现组呼转移。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通信设备21的数量可以为3个: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以及转接目标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组呼请求给服务器22,服务器22确认该组呼的成员第二通信设备被设置成将组呼转移至第三通信设备,因此服务器22将组呼请求发送给第三通信设备,该组呼请求包括组呼是从第二通信设备转移的。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呼转移的方法,通信设备发送组呼请求给服务器22,服务器22根据组呼请求获取组呼的组呼成员信息,并确认每个组呼成员是否具有对应的呼叫转移设置,在具有呼叫转移设置的组呼成员时,根据呼叫转移设置,将组呼成员对应的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加入组呼的组呼成员,进行组呼,从而实现将组呼由一通信设备转移至转接目标通信设备的呼叫转移,提高组呼的可利用性。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将呼叫转移的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加入组呼的组呼成员的步骤之后,服务器在向组呼成员发送呼叫请求时,可以发送携带有呼叫转移信息的呼叫请求到转接目标通信设备,使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可以知道该组呼是由其它通信设备转移而来,也可以通知是哪个通信设备转移而来。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服务器在发送携带有呼叫转移信息的呼叫请求到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后,转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发送应答消息给服务器,服务器再给发起呼叫请求的通信设备发送组呼应答消息,该组呼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呼叫转移信息,以便通知发起组呼的通信设置知道接收组呼的成员中有成员进行了呼叫转移,也能知道转移给了哪个转接目标通信终端。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在组呼进行的过程中,服务器接收到组呼的呼叫释放信息,则将通过转接加入转接目标通信设备从组呼成员中移除,再拆除组呼,本次的组呼业务结束。下次再发起该组呼的时候,则需要再次判断有呼叫转移设置的成员是否需要呼叫转移。如此流程能在保证组呼的基本属性,例如,对于组呼成员不变的情况,对特殊的组呼成员也能特殊处理。
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组呼转移的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组呼转移的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通信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组呼请求。
步骤402:服务器根据组呼请求获取组呼的组呼成员信息。
步骤403:根据组呼成员信息确认每个组呼成员是否具有对应的呼叫转移设置。
步骤404:在具有呼叫转移设置的组呼成员时,根据呼叫转移设置,将组呼成员对应的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加入组呼的组呼成员。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通信系统可包括多个服务器,通信设备归属于多个服务器中的第一服务器,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归属与多个服务器中的第二服务器,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分别归属于不同的通信子系统;例如,以MCPTT集群通信系统为例,服务器可以是MCPTT应用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属于不同的MCPTT子系统,通信设备可以有多个客户端,本实施例中通信设备为通信设备上的一个客户端。
步骤405:服务器发送组呼请求给组呼成员。
服务器发送组呼请求信息给组呼成员,服务器发送携带呼叫转移信息的组呼请求给转接目标通信设备,该呼叫转移信息包括设置呼叫转移的源通信设备ID,即本次呼叫转移的设置方的通信设备ID,或者转接目标通信设备ID。
步骤406: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及组呼成员向服务器发送组呼应答消息。
如果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决定接收转移过来的组呼,则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将根据接收到的组呼请求生成组呼应答消息,并将此组呼应答消息发送给服务器。
步骤407:服务器接收到组呼成员的组呼应答消息后,向发起组呼请求的通信终端发送组呼应答消息,组呼建立成功,开始通话。
服务器将组呼应答消息发送给发起组呼的通信设备,以通知通信设备组呼建立成功,组呼应答消息可以携带有发生了呼叫转移的呼叫转移信息,即该组呼应答消息包括组呼接收方转移至转接目标通信设备的信息。
发起组呼请求的通信设备在收到组呼应答消息后,开始与组呼成员开始通话,组呼成员也包括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在通话过程中,发起组呼请求的通信设备或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可以发送申请发言权的消息给服务器,使得发起组呼请求的通信设备或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对应的用户发言。
例如,如果发起组呼请求的通信终端的用户A发言完毕,转接目标通信终端的用户B想发言,则可以利用转接目标通信终端发送申请发言权的消息到服务器,服务器经分析得到此申请发言权的消息是转接目标通信终端发送的消息,则分配发言权给转接目标通信终端的用户B,使得用户B可以发言。
步骤408:服务器接收到组呼的呼叫释放消息。
该组呼释放消息可以是发起组呼的通信设备发送的组呼释放信息,也可以是来自于组呼成员内其它通信设备发送的呼叫释放信息,还可是通信系统根据组呼状态下达的的呼叫结束指令。
步骤409:服务器根据呼叫释放信息,将通过呼叫转移加入的转接目标通信设备从组呼成员中移除。
在发起组呼的通信终端接收到通信系统下达的结束组呼通话的指令后,发起组呼的通信设备将发送组呼释放消息给服务器,服务器在收到组呼释放消息之后,将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将组呼中移出。
服务器将组呼释放消息发送给转接目标通信设备;转接目标通信设备根据组呼释放消息产生释放应答消息,并通过服务器将释放应答消息发送给发起组呼的通信设备;服务器将接收到的组呼释放消息转发给转接目标通信设备,转接目标通信设备生成释放应答消息,并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转发给发起组呼的通信设备。
步骤410:服务器拆除组呼。
服务器可以释放组呼的空口资源以及清除组呼的呼叫状态。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呼转移的方法,将组呼转移到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并利用服务器实现发起组呼的通信设备和转接目标通信设备之间的消息传递,使得发起组呼的通信设备和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可以进行组呼通话,并在结束组呼时,利用服务器将转接目标通信设备移出组呼,能够实现组呼的呼叫转移,可以灵活设置组呼转移号码,保证了组呼业务的多样性,使得用户不漏接组呼,提升用户体验。
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组呼转移的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组呼转移的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将组呼转移至第三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通过第一服务器进行通信,第三通信设备通过第二服务器进行通信,该方法包括:
步骤511: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组呼请求给第一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发送携带有呼叫转移信息的组呼请求到第二服务器。
第一通信设备先将组呼请求发送给第一服务器,由于第二通信设备将组呼转移至第三通信终端,第一服务器将第三通信终端添加到组呼中,并将接收到的组呼请求转发给第二服务器,该组呼请求包括组呼从第二通信设备转移、所呼组的ID或第一通信设备的ID。
其中,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可以为客户端,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可以为应用服务器。
步骤512:第二服务器发送携带有呼叫转移信息的组呼请求给第三通信设备。
在第二服务器接收到组呼请求后,第二服务器向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发送呼叫请求,即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呼叫请求。
步骤513:第三通信设备根据组呼请求产生组呼应答消息,并通过第二服务器将组呼应答消息发送给第一服务器。
第二服务器将接收到的组呼请求转发给第三通信设备,第三通信设备根据组呼请求生成组呼应答消息,该组呼应答消息包括组呼接收方从第二通信设备转移至第三通信设备,以通知第一通信终端组呼接收方变成第三通信设备,然后第三通信设备将组呼应答消息发送给第二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再转发给第一服务器。
步骤514:第一服务器将组呼应答消息发送给第一通信设备。
步骤515:在第一通信设备接收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的组呼应答消息时,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与第三通信设备进行组呼通话。
第一服务器收到组呼应答消息之后,将组呼应答消息发送给第一通信设备,以通知第一通信终端组呼建立成功,可以开始通话,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组呼应答消息,可以得到组呼接收方已经转移至第三通信设备的消息,然后利用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与第三通信设备进行组呼通话。
步骤516: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组呼释放消息给第一服务器,第一服务器根据组呼释放消息将第三通信设备从组呼移出。
步骤517:第一服务器将组呼释放消息发送给第二服务器。
步骤518:第二服务器发送组呼释放消息给第三通信设备。
在第一通信设备接收到结束组呼的指令后,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组呼释放消息给第一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将第三客户端从组呼中移出,并将组呼释放消息转发给第二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再将组呼释放消息发送给第三通信设备。
步骤519:第三通信设备根据组呼释放消息产生释放应答消息,并通过第二服务器将释放应答消息发送给第一服务器。
步骤520:第一服务器将释放应答消息发送给第一通信设备。
第三通信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组呼释放消息生成释放应答消息,并将释放应答消息发送给第二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再将释放应答消息发送给第一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将此释放应答消息转发给第一通信设备,以通知第一通信终端组呼已经释放。
利用第二终端将组呼从第二通信设备转移到第三通信设备,并利用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实现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之间的消息传递,使得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可以进行组呼通话,并在结束组呼时,利用第一服务器将第三通信设备移出组呼,能够实现组呼的呼叫转移,保障用户不漏接组呼,提升用户体验。
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存储介质6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61,计算机程序61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会话的检测方法。
其中,该存储介质60可以是服务端、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以及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组呼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多个通信设备以及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组呼请求;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组呼请求获取组呼的组呼成员信息;
根据所述组呼成员信息确认每个组呼成员是否具有对应的呼叫转移设置;
在具有所述呼叫转移设置的组呼成员时,根据所述呼叫转移设置,将所述组呼成员对应的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加入所述组呼的组呼成员,进行组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呼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转移设置包括:
当所述通信设备不在线时,将组呼转移到指定的所述转接目标通信设备;
或者,无条件呼叫转移,直接将组呼转移到所述转接目标通信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呼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转移设置包括:
将不同的组呼转移到相对应的所述转接目标通信设备;
或者,当所述通信设备不在线时,将部分组呼转移到相对应的所述转接目标通信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呼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呼叫转移的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加入所述组呼的组呼成员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呼叫转移信息的呼叫请求到所述转接目标通信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呼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呼叫转移信息的呼叫请求到所述转接目标通信设备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组呼应答消息;
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发送的组呼应答消息后,向所述发起组呼请求的通信终端发送组呼应答消息;
其中,所述组呼应答消息携带有所述呼叫转移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呼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组呼的呼叫释放信息;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呼叫释放信息,将通过呼叫转移加入的所述转接目标通信设备从所述组呼成员中移除;
所述服务器拆除组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呼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多个服务器,所述通信设备归属于多个服务器中的第一服务器,所述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归属与多个服务器中的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与所述第二服务器分别归属于不同的通信子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呼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呼叫转移的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加入所述组呼的组呼成员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呼叫转移信息的呼叫请求到所述第二服务器;
所述第二服务器向所述转接目标通信设备发送携带有所述呼叫转移信息的呼叫请求。
9.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组呼转移的方法。
CN201910314962.7A 2019-04-18 2019-04-18 一种组呼转移的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1495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4962.7A CN110149596B (zh) 2019-04-18 2019-04-18 一种组呼转移的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4962.7A CN110149596B (zh) 2019-04-18 2019-04-18 一种组呼转移的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49596A true CN110149596A (zh) 2019-08-20
CN110149596B CN110149596B (zh) 2022-04-15

Family

ID=67589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14962.7A Active CN110149596B (zh) 2019-04-18 2019-04-18 一种组呼转移的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49596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0219A (zh) * 2001-04-30 2006-09-06 温福瑞阿网络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中群呼的系统和方法
CN101001417A (zh) * 2006-12-31 2007-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集群呼叫系统中呼叫转移的方法、集群交换中心和系统
CN101136968A (zh) * 2007-02-05 2008-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遇忙呼叫前转方法
CN103024686A (zh) * 2012-12-28 2013-04-03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集群通信系统间实现不同通话组跨系统互通的方法
CN104703157A (zh) * 2015-03-20 2015-06-1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307128A (zh) * 2014-07-17 2016-02-0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用户组呼释放权限转移的方法
KR20170074433A (ko) * 2015-12-22 2017-06-30 삼성에스디에스 주식회사 Ptt 그룹 통화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6937347A (zh) * 2015-12-29 2017-07-07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跨集群核心网的组呼切换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0219A (zh) * 2001-04-30 2006-09-06 温福瑞阿网络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中群呼的系统和方法
CN101001417A (zh) * 2006-12-31 2007-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集群呼叫系统中呼叫转移的方法、集群交换中心和系统
CN101136968A (zh) * 2007-02-05 2008-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遇忙呼叫前转方法
CN103024686A (zh) * 2012-12-28 2013-04-03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集群通信系统间实现不同通话组跨系统互通的方法
CN105307128A (zh) * 2014-07-17 2016-02-0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用户组呼释放权限转移的方法
CN104703157A (zh) * 2015-03-20 2015-06-1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及装置
KR20170074433A (ko) * 2015-12-22 2017-06-30 삼성에스디에스 주식회사 Ptt 그룹 통화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6937347A (zh) * 2015-12-29 2017-07-07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跨集群核心网的组呼切换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SS CO-ORDINATION OF RADIO RE ALLOCATION FOR CLASS A GPRS SERVICES - GSM RADIO ACCESS (R99): "N2-99B87 "specification and version should change (title reflecting 3rd Generation Mobile System). The GSM number (ab) should be increased by 20 and a amp;quot;c amp;quot; digit equal to zero added (e.g. GSM 07.07 becomes 3GTS 27.007) indicating the GSM heritage of the Specif"", 《3GPP TSG_CN\WG2_CAMEL》 *
王惠生: "铁路GSM-R系统组呼功能的应用和分析", 《铁道通信信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49596B (zh) 202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71298B1 (en) Method, server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emergency call in push to talk over cellular (poc) service
CN106453136B (zh) 建立消息队列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17266B (zh) 移动网络侧激活移动终端的方法和移动网关系统
EP1775985B9 (en) Group call system, terminal and group call control method for rejoining group calls
CN100450222C (zh) 在会话中被邀请用户获取群组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21658B (zh) 无线接入终端、无线接入终端实现无线视频会议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47406A (zh) 便于基于分布式蜂窝网络的即时通信的系统及方法
CN105992167B (zh) 长期演进lte集群组播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2299967A (zh) 移动座席系统、网关、移动终端及实现移动座席的方法
CN104579707B (zh) 一种加入会议及会议邀请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0477862C (zh) 一种确定集中控制服务器的方法及系统
CN100481770C (zh) 服务系统、信息控制设备、以及信息控制方法
CN105635987B (zh) 一种组呼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核心网设备
CN106507324B (zh) 基于移动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733848A (zh) 终端混音的通话系统和方法
EP1739987B1 (en) Character/data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stem, terminal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character/data transmitting/receiving method used therein
CN101296193B (zh) 一种refer消息扩展参数的支持方法
CN101459879A (zh) 一种ptt群组通话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0149596A (zh) 一种组呼转移的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07566995A (zh) 一种实现携带集群用户的电话会议的方法及系统
EP2466842A1 (en) Method and service device for private call of conference i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CN106331580A (zh) 会议呼叫方法及装置
CN106358156A (zh) 一种多方通话中的呼叫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809957B (zh) 用于工作组即时消息传递的方法
CN109788445A (zh) 一种组呼业务建立方法、基站、eMME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group call transfer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5

Pledgee: Shenzhen hi tech investment small loan Co.,Ltd.

Pledgor: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2186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