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49313A - 数据共享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共享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49313A
CN110149313A CN201910295638.5A CN201910295638A CN110149313A CN 110149313 A CN110149313 A CN 110149313A CN 201910295638 A CN201910295638 A CN 201910295638A CN 110149313 A CN110149313 A CN 110149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haring
shared
data
calling
calling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956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49313B (zh
Inventor
刘子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l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Li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Puhu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Puhu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Puhu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9563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493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49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493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49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493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揭露了一种数据共享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数据共享方法包括接收来自调用端对共享端的数据共享请求,数据共享请求中携带有调用端信息和共享端信息;在接收到调用端发送的数据共享请求,验证调用端的权限;在调用端的权限验证通过时,为调用端和共享端建立数据传送管道;将需要共享的数据转换成预设的格式,按照预设发送模式为调用端和共享端数据转发共享。本发明实现调用端和共享端的统一管理,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并且在数据传送之前验证调用端的权限、将需要共享的数据转换成预设的格式,并通过预设发送模式进行数据共享。

Description

数据共享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共享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很多企业系统越来越庞大,通常包括有若干子系统,子系统之间互联性增加,大范围的分布式处理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多数情况下,分布式的各子系统之间的互通协作需要共享部分基础数据,例如用户信息、资源信息等。然而,现有的分布式架构在进行数据共享时无统一管理,子系统之间数据共享的灵活性、实时性难以保证,不利于分布式系统的安全与扩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共享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的系统之间共享不实时、数据共享不安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共享方法,所述数据共享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调用端对共享端的数据共享请求,所述数据共享请求中携带有所述调用端信息和所述共享端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调用端发送的数据共享请求时,验证所述调用端的权限;
在所述调用端的权限验证通过时,根据所述调用端信息和所述共享端信息从所述管道数据库中查找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的数据传送管道;
当在所述管道数据库中未查找到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的数据传送管道时,为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建立数据传送管道;及
将需要共享的数据转换成预设的格式,按照预设发送模式为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数据转发共享。
可选地,所述数据共享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的注册信息。
可选地,所述在接收到所述调用端发送的数据共享请求时,验证所述调用端的权限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调用端发送的数据共享请求,判断所述调用端是否合法;
当判断所述调用端为合法时,判断所述调用端与所述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是否超过预设次数;
当判断所述调用端与所述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未超过预设第一次数时,则验证通过。
可选地,所述在接收到所述调用端发送的数据共享请求时,验证所述调用端的权限的步骤包括:
当判断所述调用端与所述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超过预设第一次数时,发送授权请求至对应的共享端;
在接收到所述授权请求时,判断所述调用端与所述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是否超过预设第二次数,所述预设第二次数大于所述预设第一次数;
当判断所述调用端与所述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未超过所述预设第二次数时,则验证通过。
可选地,所述数据共享方法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模式设置命令,设置所述预设发送模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共享程序,所述数据共享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来自调用端对共享端的数据共享请求,所述数据共享请求中携带有所述调用端信息和所述共享端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调用端发送的数据共享请求时,验证所述调用端的权限;
在所述调用端的权限验证通过时,为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建立数据传送管道;及
将需要共享的数据转换成预设的格式,按照预设发送模式为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数据转发共享。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共享程序,所述数据共享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共享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数据共享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实现调用端和共享端的统一管理,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其中,数据传送管道可以根据安全性进行预先设置或者是临时建立,提高数据传送的安全性,并且在数据传送之前验证调用端的权限、将需要共享的数据转换成预设的格式,并通过预设发送模式进行数据共享,进一步地在数据传送的安全性进行了管控而且还控制了系统数据访问冲突,提高了数据共享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子装置一实施例中的数据共享程序的程序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共享方法流程图。
图4为图3中步骤S21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可以是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计算机等终端设备或服务器。该电子装置1至少包括存储器11、处理器12,通信总线13、网络接口14及定位设备。
存储器11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可读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可读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存储器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电子装置1的内部存储模块,例如该电子装置1的硬盘。存储器1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电子装置1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电子装置1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11还可以既包括电子装置1的内部存储模块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11不仅可以用于存储安装于电子装置1的应用软件及各类数据,例如数据共享方法01的代码等,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处理器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一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用于运行存储器1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处理数据,例如执行数据共享程序01等。
通信总线13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网络接口1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通常用于在该装置1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定位设备可选的电子地图中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或者是A-GPS,用于监控用户所在位置。
可选地,该电子装置1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用户接口可以包括显示器(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的用户接口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可以是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以及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摸器等。其中,显示器也可以适当的称为显示屏或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在电子装置1中处理的信息以及用于显示可视化的用户界面。
在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1实施例中,存储器11中存储有数据共享程序01;处理器12执行存储器11中存储的数据共享程序01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来自调用端对共享端的数据共享请求,所述数据共享请求中携带有所述调用端信息和所述共享端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调用端发送的数据共享请求时,验证所述调用端的权限;
在所述调用端的权限验证通过时,根据所述调用端信息和所述共享端信息从所述管道数据库中查找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的数据传送管道;
当在所述管道数据库中未查找到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的数据传送管道时,为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建立数据传送管道;及
将需要共享的数据转换成预设的格式,按照预设发送模式为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数据转发共享。
进一步地,数据共享程序还可被处理器调用,以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的注册信息。
进一步地,数据共享程序还可被处理器调用,以在接收到所述调用端发送的数据共享请求,验证所述调用端的权限的步骤中具体实现如下步骤:
在接收到所述调用端发送的数据共享请求,判断所述调用端是否合法;
当判断所述调用端为合法时,判断所述调用端与所述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是否超过预设次数;
当判断所述调用端与所述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未超过预设第一次数时,则验证通过。
进一步地,数据共享程序还可被处理器调用,以在接收到所述调用端发送的数据共享请求,验证所述调用端的权限的步骤中具体实现如下步骤:
当判断所述调用端与所述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超过预设第一次数时,发送授权请求至对应的共享端;
在接收到所述授权请求时,判断所述调用端与所述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是否超过预设第二次数,所述预设第二次数大于所述预设第一次数;
当判断所述调用端与所述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未超过所述预设第二次数时,则验证通过。
进一步地,数据共享程序还可被处理器调用,以实现如下步骤:
根据接收到的模式设置命令,设置所述预设发送模式。
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数据共享程序还可以被分割为一个或者多个模块,一个或者多个模块被存储于存储器11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本实施例为处理器12)所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本发明所称的模块是指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用于描述数据共享方法在电子装置中的执行过程。
例如,参照图2所示,为本发明电子装置一实施例中的数据共享程序模块示意图,该实施例中,数据共享程序01可以被分割为接收模块21、验证模块22、查找模块23、建立模块24、转换及发送模块25,示例性地:
所述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来自调用端对共享端的数据共享请求,所述数据共享请求中携带有所述调用端信息和所述共享端信息;
所述验证模块22,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调用端发送的数据共享请求,验证所述调用端的权限;
所述查找模块23,用于在所述调用端的权限验证通过时,根据所述调用端信息和所述共享端信息从所述管道数据库中查找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的数据传送管道;
所述建立模块24,用于当在所述管道数据库中未查找到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的数据传送管道时,为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建立数据传送管道;
所述转换及发送模块25,用于将需要共享的数据转换成预设的格式,按照预设发送模式为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数据转发共享。
基于上述电子装置的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数据共享方法的各个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共享方法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数据共享方法包括:
步骤S200,接收来自调用端对共享端的数据共享请求,所述数据共享请求中携带有所述调用端信息和所述共享端信息;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很多大型企业的系统也网络化,例如某一银行系统中该银行系包括寿险、车险等多个子系统,当这些子系统相互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传送时,因业务的保密等级较高,不能直接传送,需要进行一些列的申请手续后通过存储设备等进行访问,手续非常的繁琐;
本实施例以一集团为例进行说明,该集团包括但不限于寿险、车险和数据共享装置,当寿险系统(调动端A)需要访问车险系统(共享端B)的用户信息时,该寿险系统发送数据共享请求,数据共享装置接收来自寿险系统对车险系统的数据共享请求,该数据共享请求中携带有调用端信息和共享端信息,所述调用端A信息包括但不限于ID信息,所述共享端B信息包括但不限于ID信息、设备类型、权限信息,数据共享装置中存储有调用端和共享端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ID信息、设备类型、权限信息。
步骤S210,在接收到所述调用端发送的数据共享请求时,验证所述调用端的权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用端A代表所有具有查看数据需求并向平台发送了查看指令的预设终端。所述调用端A可以同时是共享端,承担了共享数据的角色,也可以仅仅是对业务数据有需求的终端。调用端的权限可由用户在数据共享装置中进行注册时预先设定,也可以根据该调用端系统的保密等级进行设置,另外还可以由技术人员在数据共享装置中的数据库表构建时默认选择。
调用端A发送查看请求至数据共享装置,在接收到调用端发送的查看请求时,数据共享数据基于查看指令对应的权限信息验证调用端的权限,
例如,调用端权限预先设定一个与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最大值,如Z值,当调用端A与共享端B之间的数据交换次数少于Z次,则验证通过。
步骤S220,在所述调用端的权限验证通过时,根据所述调用端信息和所述共享端信息从所述管道数据库中查找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的数据传送管道;
在本实施例中,共享装置具有管道数据库,用于存储已建立的数据传送管道,用户可以对该管道数据库中的数据传送管道进行编辑,具体宝库删除、建立等,从而可以有效掌控数据传送管道的实时状态,这样可以掌控数据传送管道的实时状态;
步骤S230,当在所述管道数据库中未查找到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的数据传送管道时,为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建立数据传送管道;
在本实施例中,调用端和共享端均预先在数据共享装置中进行注册,数据共享装置可统一定制任两个系统之间数据传送管道,数据共享装置的管道数据库中可以预先设置有多条数据传送管道,并根据数据共享请求随机为调用端和共享端分配其中一数据传送管道,实现了对多系统间共享数据的统一性管理,提高了数据共享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另外,为了提供安全性,调用端和共享端为可以设置有一次性共享的数据传送管道,当使用完成后可以删除已建立的数据传送管道。
步骤S240,将需要共享的数据转换成预设的格式,按照预设发送模式为所述调端和所述共享端数据转发共享。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数据传输安全,共享端找到需要共享的数据转换成预设的格式,例如可以将其放置在txt中然后再传送等,预设发送模式包括单不限于发送类型、发送内容、发送频率、发送方式和发送安全类型,预设的格式和/或预设发送模式都可根据用户的指令进行实时设置,以提供数据发送的安全性;发送类型指以何种数据格式发送数据包,包括:字符串、文件流等,发送内容包括发送数据列表名称、实体名以及实体的属性名、属性类型,发送频率指的是所述转发线程按照一定的时间频率定时执行转发任务,而发送方式指所述转发线程执行时,使用何种发送技术进行转发数据,发送安全类型指的是所述数据转发单元模块中发送数据的参数是以何种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包括RSA(公钥加密算法)等。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实现调用端和共享端的统一管理,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其中,数据传送管道可以根据安全性进行预先设置或者是临时建立,提高数据传送的安全性,并且在数据传送之前验证调用端的权限、将需要共享的数据转换成预设的格式,并通过预设发送模式进行数据共享,进一步地在数据传送的安全性进行了管控而且还控制了系统数据访问冲突,提高了数据共享的速度。
请参照图4为步骤S21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1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1,在接收到所述调用端发送的数据共享请求时,判断所述调用端是否合法,若合法则进入步骤S212,否则进入步骤S215;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在数据进行共享之前,所有调用端和共享端均需要进行信息注册,并通过数据共享装置审核后才能成为合法用户,当数据共享装置接收到所述调用端的数据共享请求时,先读取数据共享请求中携带的信息,包括ID信息、权限信息等,根据ID信息判断该调用端是否为合法用户。
步骤S212,判断所述调用端与所述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是否超过预设第一次数,若是则进入步骤S213,否则进入步骤S216;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当判断所述调用端合法时,再判断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是否超过预设的次数,具体地,调用端权限预先设定一个与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最大值,如Z值,具体如可以是10次,当判断调用端与共享管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未超过10次时,则对所述调用端的验证为通过。
步骤S213,发送授权请求至对应的共享端;
在本实施例中,当数据共享装置判断调用端与共享管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未10次时,则验证不通过,这时,数据共享装置自动发送授权请求至对应的共享端,该授权请求包含有调用端与共享端的共享次数,例如是12次;
步骤S214,判断所述调用端与所述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是否超过所述预设第二次数,所述预设第二次数大于所述预设第一次数,若是则进入步骤S216,否则进入步骤S215;
在本实施例中,当共享端接收到授权请求时,判断调用端的可通过共享端自行判断是否授权调用端共享数据,具体判断所述调用端与所述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是否超过预设第二次数,该预设第二次数大于预设第一次数,如可以是12次等。
步骤S215,验证不通过;
步骤S216,验证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共享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的注册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共享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接收到的模式设置命令,设置所述预设发送模式。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的数据共享程序,所述数据共享程序可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下操作:
接收来自调用端对共享端的数据共享请求,所述数据共享请求中携带有所述调用端信息和所述共享端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调用端发送的数据共享请求时,验证所述调用端的权限;
在所述调用端的权限验证通过时,根据所述调用端信息和所述共享端信息从所述管道数据库中查找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的数据传送管道;
当在所述管道数据库中未查找到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的数据传送管道时,为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建立数据传送管道;及
将需要共享的数据转换成预设的格式,按照预设发送模式为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数据转发共享。
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电子装置和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作累述。
示例性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一个或者多个模块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由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模块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装置中的执行过程。例如,上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上述各个系统实施例提供的信息获取装置的模块或模块。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电子装置的描述仅仅是示例,并不构成对电子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上述描述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模块(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上述处理器是上述电子装置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用户终端的各个部分。
上述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上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上述电子装置的各种功能。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出行需求信息接收功能、可停车信息和所述目的地信息输出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信息获取方法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出行需求信息、可停车信息、目的地信息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电子装置集成的模块/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系统中的全部或部分模块/模块,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系统实施例的功能。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装置接收到用户的触发信号后,接收用户输入的账户,并在判断账户等级之后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账户等级将报表选择页面展示给用户,根据用户选择的报表,可进行多部门多报表的同时展示在电子装置,以方便用户进行业绩的对比,除此,还可以对展示后的报表数量进行增加或删除、表头及列头的固定,展示后报表的滑动等以方便多部门多报表的业绩数据对比,非常适用于屏幕比较小的终端浏览和比较报表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并且本文中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计算机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电子装置(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应用于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调用端对共享端的数据共享请求,所述数据共享请求中携带有所述调用端信息和所述共享端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调用端发送的数据共享请求时,验证所述调用端的权限;
在所述调用端的权限验证通过时,根据所述调用端信息和所述共享端信息从所述管道数据库中查找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的数据传送管道;
当在所述管道数据库中未查找到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的数据传送管道时,为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建立数据传送管道;及
将需要共享的数据转换成预设的格式,按照预设发送模式为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数据转发共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共享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的注册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所述调用端发送的数据共享请求时,验证所述调用端的权限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调用端发送的数据共享请求时,判断所述调用端是否合法;
当判断所述调用端为合法时,判断所述调用端与所述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是否超过预设次数;
当判断所述调用端与所述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未超过预设第一次数时,则验证通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所述调用端发送的数据共享请求时,验证所述调用端的权限的步骤包括:
当判断所述调用端与所述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超过预设第一次数时,发送授权请求至对应的共享端;
在接收到所述授权请求时,判断所述调用端与所述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是否超过预设第二次数,所述预设第二次数大于所述预设第一次数;
当判断所述调用端与所述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未超过所述预设第二次数时,则验证通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共享方法还包括有以下步骤:根据接收到的模式设置命令,设置所述预设发送模式。
6.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共享程序,所述数据共享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来自调用端对共享端的数据共享请求,所述数据共享请求中携带有所述调用端信息和所述共享端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调用端发送的数据共享请求时,验证所述调用端的权限;
在所述调用端的权限验证通过时,为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建立数据传送管道;及
将需要共享的数据转换成预设的格式,按照预设发送模式为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数据转发共享。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共享程序还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调用端和所述共享端的注册信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所述调用端发送的数据共享请求时,验证所述调用端的权限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调用端发送的数据共享请求,判断所述调用端是否合法;
当判断所述调用端为合法时,判断所述调用端与所述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是否超过预设次数;
当判断所述调用端与所述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未超过预设第一次数时,则验证通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所述调用端发送的数据共享请求时,验证所述调用端的权限的步骤包括:
当判断所述调用端与所述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超过预设第一次数时,发送授权请求至对应的共享端;
在接收到所述授权请求时,判断所述调用端与所述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是否超过预设第二次数,所述预设第二次数大于所述预设第一次数;
当判断所述调用端与所述共享端之间的数据共享次数未超过所述预设第二次数时,则验证通过。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共享程序,所述数据共享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共享方法的步骤。
CN201910295638.5A 2019-04-12 2019-04-12 数据共享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1493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5638.5A CN110149313B (zh) 2019-04-12 2019-04-12 数据共享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5638.5A CN110149313B (zh) 2019-04-12 2019-04-12 数据共享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49313A true CN110149313A (zh) 2019-08-20
CN110149313B CN110149313B (zh) 2023-10-13

Family

ID=67588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95638.5A Active CN110149313B (zh) 2019-04-12 2019-04-12 数据共享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4931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5877A (zh) * 2019-08-21 2019-11-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CN110704005A (zh) * 2019-09-26 2020-01-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微网系统触摸屏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微网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2821A (zh) * 2015-10-29 2016-01-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接口管理装置和方法
CN105656995A (zh) * 2015-12-25 2016-06-08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处理的数据共享方法和系统
CN107623714A (zh) * 2017-07-28 2018-01-2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共享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2821A (zh) * 2015-10-29 2016-01-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接口管理装置和方法
CN105656995A (zh) * 2015-12-25 2016-06-08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处理的数据共享方法和系统
CN107623714A (zh) * 2017-07-28 2018-01-2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共享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5877A (zh) * 2019-08-21 2019-11-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CN110704005A (zh) * 2019-09-26 2020-01-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微网系统触摸屏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微网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49313B (zh) 2023-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122875A1 (en) User controlled storage and sharing of personal user information on a blockchain
CN108900464A (zh) 电子装置、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232292A (zh) 数据访问权限认证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141782A (zh) 在具有原始作品数据的区块链上存储和验证衍生作品数据
US20230354032A1 (en) Unified enterprise management of wireless devices in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CN103853986A (zh) 一种访问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634619A (zh) 可信执行环境实现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US20190141048A1 (en) Blockchain identification system
CN105357027B (zh) 基于大数据的轻量级数据服务总线系统
CN109740333A (zh) 集成系统和子系统的权限管理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617926A (zh) 业务权限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KR20160082696A (ko) 공유 wi-fi 사용
CN104320389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融合身份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12632578B (zh) 业务系统权限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897663A (zh) 一种确定访问权限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645532A (zh) 混合云的用户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2347521A (zh) 一种基于医疗区块链的医疗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816481A (zh) 账单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767761B (zh) 一种云存储平台访问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639643A (zh) 基于区块链的客户经理信息共享方法、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49313A (zh) 数据共享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18785A (zh) 密码调用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447384A (zh) 风控系统的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880897A (zh) 一种智能卡的应用数据共享方法和智能卡
CN102685122A (zh) 基于云端服务器的软件保护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4

Address after: 200237 floor 1, building 1, No. 1755, Hongmei South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SHENL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2, Block B, Aerospace Micromotor Building, No. 7 Langshan 2nd Road,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7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LI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ent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4

Address after: Room 202, Block B, Aerospace Micromotor Building, No. 7 Langshan 2nd Road,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7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LI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enter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PING AN PUHU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