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40389A - 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40389A
CN110140389A CN201980000161.1A CN201980000161A CN110140389A CN 110140389 A CN110140389 A CN 110140389A CN 201980000161 A CN201980000161 A CN 201980000161A CN 110140389 A CN110140389 A CN 1101403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width
upper limit
power value
duty cycle
equivalent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01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40389B (zh
Inventor
周珏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40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403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403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403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2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intra-user or intra-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 H04W52/28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taking into account user or data type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revious information or commands
    • H04W52/225Calculation of statistics, e.g. average, varian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属于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基站确定终端在n个带宽上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基站为终端生成在n个带宽中的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对应的在n个带宽上的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基站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本公开通过采用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作为判断SAR是否超标的评判标准,基于配置上限对n个带宽的duty cycle和/或功率值进行合理配置,保证终端被分配使用的n个带宽上的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减少或避免某些时间窗口内的SAR超标的问题。

Description

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新空口(New Radio,NR)和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协同部署时,终端的上行发射功率的大小是以功率等级(Power class)进行分级的。例如:功率等级3的发射功率是23dBm。在3.5GHz等较高频率等级时,为了确保上行覆盖的增加,需要引入更高的发射功率,例如功率等级2的发射功率是26dBm。而进入比功率等级3更高的功率等级的终端被叫做高功率用户设备(High Power UE,HPUE)。
比吸收率(SAR)是终端设计中衡量终端发射无线信号时对人体辐射量的一个指标。SAR和发射能力OTA指标是一对矛盾的指标,UE的发射能力需要超过空中性能测试(Over-the-Air Technology,OTA)指标的发射能力,但是不能超过SAR的辐射要求。
在UE同时采用两个以上的带宽进行上行传输的场景下,比如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的场景下,上述情况变得更加复杂。比如,不同上行发射时间比例(dutycycle)的LTE、NR的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或者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ing,FDD)的带宽聚合组网,不同带宽的上行发射时间比例(duty cycle)可能不同,多个带宽上的上行发射叠加后,会造成某些时间窗口内的SAR值可能超标。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站确定终端在n个带宽上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n为大于1的整数;
基站为终端生成在n个带宽中的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上述配置信息对应的在n个带宽上的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
基站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上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在第一带宽上进行上行发送时的功率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为终端生成在n个带宽中的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包括:
基站获取终端在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n个带宽包括本次配置的第一带宽;
基站根据终端在每个带宽上分别对应的等效功率值和指定上行发射时间比例duty cycle,计算得到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
基站在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时,生成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上述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在第一带宽上的第一功率值和/或第一功duty cycle。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根据终端在每个带宽上分别对应的等效功率值,计算得到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和指定duty cycle,包括:
对于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将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指定duty cycle和评估时间窗口相乘,得到带宽对应的第一乘积;将n个带宽分别对应的第一乘积累加,得到整体等效功率值;
或,对于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将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和指定duty cycle相乘,得到带宽对应的第二乘积;将n个带宽分别对应的第二乘积累加,得到整体等效功率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n个带宽中的第j个带宽,第j个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等于:
Peq_Band_j=(DCp1x P1x T1+DCp2x P2x T2+DCp3x P3x T3+…+DCpix Pix Ti
+…DCpnx Pnx Tn)/(DCas_jx Twindow);
其中,Peq_Band_j是第j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的等效功率值,DCas_j是第j个带宽对应的指定duty cycle,Twindow是整个评估时间窗口,DCpi是第i段子评估时间段内的dutycycle,Pi是第i段子评估时间段内的实际功率等级对应的功率,Ti是第i个子评估时间段,每个子评估时间段之间互不重叠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获取终端在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包括:
根据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对应的默认duty cycle和预设功率值,计算得到每个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获取终端在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包括:
当需要调整第一带宽的第一功率值和第一duty cycle时,根据调整需求调整第一带宽的第一功率值和第一duty cycle中的至少一个,根据第一功率值和第一duty cycle计算得到第一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
获取n个带宽中除第一带宽之外的第二带宽的第二功率值和第二duty cycle,根据第二功率值和第二duty cycle计算得到第二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或,获取n个带宽中除第一带宽之外的第二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基站在整体等效功率值高于配置上限时,调低第二带宽的第二功率值和/或第二duty cycle。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基站在调低次数高于预设次数且整体等效功率值仍然高于配置上限时,拒绝对第二带宽的第二功率值和/或第二duty cycle的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基站在整体等效功率值高于配置上限,且存在第二带宽的业务优先级高于第一带宽的业务优先级时,调低第一带宽的第一等效功率值和/或第一duty cycle。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时,根据配置上限和整体等效功率值,计算得到剩余的等效功率值配额;
当需要调整第三带宽的等效功率值和duty cycle时,根据调整需求调整第三带宽的第三功率值和第三duty cycle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第三带宽的第三功率值和/或第三duty cycle,计算得到第三带宽的等效功率值的增量;
当第三带宽的等效功率值的增量不高于剩余的等效功率值配额时,生成第三带宽的配置信息,上述上行发射功率的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在第三带宽上的第三功率值和/或第三duty cycle。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确定终端在n个带宽上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包括:
基站接收终端上报的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确定终端在n个带宽上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包括:
基站接收终端上报的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基站根据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确定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根据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确定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包括:
基站将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指定duty cycle和评估时间窗口相乘,得到第三乘积;基站将第三乘积相加,确定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或者,
基站将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和指定duty cycle相乘,得到第四乘积;基站将第四乘积相加,确定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确定终端在n个带宽上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包括:
基站接收终端上报的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第一子配置上限;
基站根据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确定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第二子配置上限小于第一子配置上限;
基站根据每个带宽进行多宽带传输时的指定duty cycle和第二子配置上限,确定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根据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确定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包括:
基站计算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平均值,将平均值与n的商值确定为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或,基站计算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最大值,将最大值与n的商值确定为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或,基站计算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最小值,将最小值与n的商值确定为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或,基站计算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平均值,将平均值按照n个权重进行划分后的n个划分值确定为n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n个权重与n个带宽一一对应且n个权重的和值为1;
或,基站计算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最大值,将最大值按照n个权重进行划分后的n个划分值确定为n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n个权重与n个带宽一一对应且n个权重的和值为1;
或,基站计算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最小值,将最小值按照n个权重进行划分后的n个划分值确定为n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n个权重与n个带宽一一对应且n个权重的和值为1。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对应的在多带宽传输的n个带宽上的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
终端根据配置信息确定在第一带宽上进行上行发送时的功率配置参数,第一带宽是终端在多带宽传输时的n个带宽中的一个或者多个,n个带宽上的整体等效上行发射时间比例duty cycle不高于配置上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终端向基站上报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或,终端向基站上报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或,终端向基站上报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向基站上报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的第二子配置上限之前,包括:
终端根据n个宽带中的第j个宽带在第i段子评估时间段对应的子功率值上限、对应的duty cycle和对应的第i段子评估时间段,计算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装置,应用于基站中,该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终端在n个带宽上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n为大于1的整数;
处理模块,被配置为为终端生成在n个带宽中的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上述配置信息对应的在n个带宽上的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上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在第一带宽上进行上行发送时的功率配置参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装置,应用于终端中,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对应的在多带宽传输的n个带宽上的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
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根据配置信息确定在第一带宽上进行上行发送时的功率配置参数,第一带宽是终端在多带宽传输时的n个带宽中的一个或者多个,n个带宽上的整体等效上行发射时间比例duty cycle不高于配置上限。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
处理器;
与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
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处理器;
与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
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上述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各个方面所述的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终端使用多带宽传输的场景下,将终端在n个带宽上的等效功率值,综合成为相对于整个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采用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作为判断SAR是否超标的评判标准,使得基站在向终端生成n个带宽中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时,能够基于统一的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进行合理配置,保证终端被分配使用的n个带宽上的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从而减少或避免某些时间窗口内的SAR超标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多带宽传输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装置的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接入网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的若干相关名词的简介如下:
多带宽传输:是指终端同时采用两个以上的带宽向基站进行上行发射的传输方式。典型的,多带宽传输包括但不限于:载波聚合场景、NR系统中向终端配置了多个上行激活带宽部分(BandWith Part,BWP)和/或子带宽(Sub-band)等场景。本公开实施例中,主要以多带宽传输是载波聚合场景来进行举例说明。
载波聚合:可以指连续载波聚合,也可以指非连续载波聚合。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载波聚合是指终端采用两个以上的不同频段的载波共同向基站进行信号的传输。
上行发射时间比例(duty cycle):在一个子帧内,上行发射时间占总时间(上行发射时间+下行接收时间)的比值。
NR和LTE协同部署时,终端的上行发射功率的大小是以功率等级Power class进行分级的。例如:功率等级3的发射功率是23dBm(即分贝毫瓦)。在3.5GHz等较高频率等级时,为了确保上行覆盖的增加,需要引入更高的发射功率,例如功率等级2的发射功率是26dBm。而进入比功率等级3更高的功率等级的终端被叫做HPUE。其中,不同的功率等级对应不同的功率等级,不同的功率等级对应不同的SAR。
SAR是终端设计中衡量终端发射无线信号时对人体辐射量的一个指标。SAR和发射能力对应的OTA指标是一对矛盾的指标,UE的发射能力需要超过OTA指标的发射能力,但是不能超过SAR的辐射要求。
而HPUE会产生SAR超标的问题,也就是说,当功率等级较高时,某一段时间内的累计辐射可能会超过SAR的辐射要求。在载波聚合场景下,不同功率等级的LTE、NR的TDD或者FDD带宽聚合组网,不同带宽的功率等级可能不同,造成某些时间窗口内的SAR值可能超标,情况更加复杂;或者,在非载波聚合的场景下,终端被分配使用的多个带宽均处于上行发送状态,也可能造成某些时间窗口内的SAR值超标。
如图1所示,LTE带宽、NR带宽A和NR带宽B有各自的上下行配置,一种情况下,如果不考虑duty cycle、功率等因素,在区域3的时间段内,终端在三个带宽上都在进行上行发射,此时容易造成SAR的超标;另一种情况下,假设NR带宽B使用高功率等级进行上行发射,则在区域2的时间段内,NR带宽B上的发射功率与LTE带宽上的发射功率叠加,也容易造成SAR的超标;另一种情况下,如果以较大的时间窗口进行考察,例如以帧为时间窗口的单位,图1中帧3内由于上行配置过多,也容易造成SAR的超标。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在n个带宽上进行多带宽传输的场景下进行多带宽之间的功率值的协调,从而控制终端的上行发射功率,以避免SAR超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出了单个带宽的等效功率值,以及整体等效功率值,相关的介绍如下:
单个带宽的等效功率值:是用于等效衡量终端在单个带宽上进行上行发射时的功率值的数值。该数值可以作为判断单个带宽上的SAR是否超标的评判标准。
单个带宽的等效功率值的计算方式:以单个带宽是第j个带宽为例,整个评估时间窗口包括n个时间子窗口,终端在第j个带宽上的n个时间子窗口内分别对应使用n个dutycycle和n个功率等级。其中,一个功率等级(Power Class,PC)对应一个上行发射功率。比如:PC2的功率是26dBm(即分贝毫瓦),PC3的功率是23dBm。
对于n个带宽中的第j个带宽,第j个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等于:
Peq_Band_j=(DCp1x P1x T1+DCp2x P2x T2+DCp3x P3x T3+…+DCpix Pix Ti
+…+DCpnx Pnx Tn)/(DCas_jx Twindow);公式一
其中,Peq_Band_j是第j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的等效功率值;DCas_j是第j个带宽对应的指定duty cycle;Twindow是整个评估时间窗口;DCpi是第i段子评估时间段内的实际duty cycle;Pi是第i段子评估时间段内的实际功率等级对应的功率;Ti是第i个子评估时间段,每个子评估时间段之间互不重叠的,i是不大于n的整数。每个子评估时间段内的实际功率等级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每个子评估时间段内的实际duty cycle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可选地,单个带宽对应的指定duty cycle是由基站配置的,或者按照预定义方式确定的。每个带宽所对应的指定duty cycle是相同或不同的。比如对于第j个带宽,可以将终端在第j个带宽中所使用的实际duty cycle中的任意一个作为指定duty cycle;或者,将终端在第j个带宽中所使用的实际duty cycle中的最小值作为指定duty cycle;或者,将终端在第j个带宽中所使用的实际duty cycle中的最大值作为指定duty cycle;或者,将预定义的duty cycle确定为指定duty cycle。比如,将50%确定为指定duty cycle,将75%确定为指定duty cycle,或者将100%确定为指定duty cycle。
整体等效功率值:是用于等效衡量整个终端在n个带宽上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的数值。可选地,整体等效功率值是基于终端在n个带宽上每个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来计算得到的。在多带宽传输场景下,该数值可以作为判断整个终端的SAR是否超标的评判标准。
整体等效功率值的第一种计算方式:对于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将该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指定duty cycle和评估时间窗口相乘,得到该带宽对应的第一乘积;将n个带宽分别对应的第一乘积累加,得到整体等效功率值。也即:
Peq=(Peq_Band_1x DCas_1x Twindow+Peq_Band_2x DCas_2x Twindow+Peq_Band_3x DCas_3x Twindow+…+Peq_Band_jx DCas_jx Twindow+…Peq_Band_nx DCas_nx Twindow)/(DCasxTwindow);公式二
其中,Peq是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DCas是整个终端对应的指定duty cycle,Peq_Band_j是带宽j在指定上行发射时间比例DCas_j下的等效功率值;DCas_j是带宽j对应的指定duty cycle;Twindow是整个评估时间窗口,Peq_Band_jx DCas_jx Twindow表示第一乘积。
整体等效功率值的第二种计算方式:对于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将该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和指定duty cycle相乘,得到该带宽对应的第二乘积;将n个带宽分别对应的第二乘积累加,得到整体等效功率值。也即:
Peq=(Peq_Band_1x DCas_1+Peq_Band_2x DCas_2+Peq_Band_3x DCas_3+…+Peq_Band_j
x DCas_j+…Peq_Band_nx DCas_n)/DCas;公式三
其中,Peq是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DCas是整个终端对应的指定duty cycle,Peq_Band_j是带宽j在指定上行发射时间比例DCas_j下的等效功率值;DCas_j是带宽j对应的指定duty cycle;Peq_Band_jx DCas_j表示第二乘积。
图2是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框图。该通信系统可以是5G NR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接入网12和终端14。
接入网12中包括若干接入网设备120。接入网设备120与核心网设备110之间通过某种接口技术互相通信,例如LTE系统中的S1接口,5G NR系统中的NG接口。接入网设备120可以是基站,所述基站是一种部署在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所述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LTE系统中,称为eNodeB或者eNB;在5G NR系统中,称为gNodeB或者gNB。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基站”这一名称的描述可能会变化。
终端14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英文:terminal 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接入网设备120与终端14之间通过某种空口技术互相通信,例如Uu接口。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来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基站确定终端在n个带宽上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终端采用n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n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地,n个带宽上进行多带宽传输包括:载波聚合下的多带宽传输,和/或,非载波聚合时的多带宽传输。多带宽传输还可称为:多带宽同时传输、多带宽协同传输、多带宽协作传输等其他可能描述,本公开对此不加以限定。
整体等效功率值是指在指定duty cycle下,将终端在n个带宽上进行上行传输时对应的n个等效功率值综合为一个功率值。可选地,整体等效功率值是根据终端在n个带宽上分别对应的等效功率值计算的。该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是用于判断SAR是否超标的评判标准。
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可以由基站来配置,也可以由终端向基站上报。
步骤302,基站为终端生成在n个带宽中的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
第一带宽是n个带宽中本次需要配置的带宽,第一带宽是n个带宽中的全部或一部分,本公开不限定第一带宽的数量。
基站为终端生成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在第一带宽上进行上行发送时的功率配置参数,该功率配置参数包括:功率等级,和/或,duty cycle。
基站为终端生成在n个带宽中的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对应的在n个带宽上的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上述配置上限。也即,经过该配置信息配置后的终端,在n个带宽上进行上行发射时的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上述配置上限。
步骤303,基站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
基站将生成的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中,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在第一带宽上进行上行发送时的功率配置参数。
可选地,该配置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在一个或多个第一带宽上进行上行发送时的功率配置参数。
步骤304,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
步骤305,终端根据配置信息确定在第一带宽上进行上行发送时的功率配置参数。
功率配置参数包括:终端在第一带宽上进行上行发送时的duty cycle、终端在第一带宽上进行上行发送时的功率等级中的至少一种。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终端使用多带宽传输的场景下,将终端在n个带宽上的等效功率值,综合成为相对于整个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采用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作为判断SAR是否超标的评判标准,使得基站在向终端生成n个带宽中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时,能够基于统一的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进行合理配置,保证终端被分配使用的n个带宽上的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从而减少或避免某些时间窗口内的SAR超标的问题。
在基于图3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中,基站为终端生成在n个带宽中的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的过程(步骤30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21,基站获取终端在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
当需要配置n个带宽中的第一带宽时,基站可以根据业务、覆盖、功耗和天线配置等至少一个因素,来初步生成第一带宽的第一功率值和第一duty cycle。其中,第一功率值是指终端在第一带宽上进行上行发射时的实际发射功率。
单个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的计算方式如上公式一所示。
对于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可以由基站自行计算,比如第一带宽的等效功率值可以由基站来计算;也可以由终端计算后上报给基站,比如除第一带宽之外的第二带宽的等效功率值可以由终端来提前计算并上报给基站。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步骤3022,根据终端在每个带宽上分别对应的等效功率值和指定duty cycle,计算得到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
在得到每个带宽上分别对应的等效功率值和指定duty cycle后,基站根据公式二或公式三来计算得到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
其中,公式二或公式三中整个终端对应的指定上行发射时间比例DCas是由基站配置的,或者按照预定义方式确定的。比如,可以将终端在n个带宽中所使用的实际dutycycle中的任意一个作为指定duty cycle;或者,将终端在n个带宽中所使用的实际dutycycle中的最小值作为指定duty cycle;或者,将终端在n个带宽中所使用的实际dutycycle中的最大值作为指定duty cycle;或者,将预定义的duty cycle确定为指定dutycycle。
步骤3023,判断整体等效功率值是否高于配置上限。
也即,基站预测本次配置后终端的SAR是否会超标。
当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时,执行步骤3024;
当整体等效功率值高于配置上限时,执行步骤3025。
步骤3024,在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时,生成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在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时,基站根据第一带宽的第一dutycycle和/或第一功率值,生成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比如,根据第一duty cycle和第一功率值中发生了变化的项,来生成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
步骤3025,在整体等效功率值高于配置上限时,重新生成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
在整体等效功率值高于配置上限时,基站调低第一带宽的第一duty cycle和/或第一功率值,并重新计算得到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再次进入步骤3023,直至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时,根据第一带宽的第一duty cycle和/或第一功率值生成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基站获取终端在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一、终端刚入网的情况下,基站如何获取终端在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
二、在终端已经接入网络后,基站需要对n个带宽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基站如何获取终端在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
第一种情况下,由于刚入网时向终端分配的带宽对应有默认duty cycle和预设功率值,基站根据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对应的默认duty cycle和预设功率等级,计算得到每个宽带对应的等效功率值。
第二种情况下,在终端已经入网后采用多个带宽进行上行传输时,因业务、覆盖、功耗、天线配置等至少一个因素的变化,n个带宽中存在全部或部分第一带宽的功率配置参数需要调整。
当第一带宽是n个带宽的全部时,基站根据调整需求调整第一带宽的第一dutycycle和/或第一功率值,并根据调整后的第一带宽的第一duty cycle和/或第一功率值,重新计算第一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
当第一带宽是n个带宽的一部分时,基站还需要获取n个带宽中除第一带宽之外的第二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获取n个带宽中除第一宽带之外的第二带宽的第二duty cycle和第二功率值,基站根据第二duty cycle和第二功率值计算得到第二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比如,基站读取历史缓存的第二带宽的第二duty cycle和第二功率值,或者,基站接收终端上报的第二带宽的第二duty cycle和第二功率值。其中,第二功率值是终端在第二带宽上进行上行发射时的实际功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获取n个带宽中除第一带宽之外的第二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比如,基站读取历史缓存的第二带宽的等效功率值,或者,基站接收终端上报的第二带宽的等效功率值。
在得到第一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和第二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后,基站根据公式二或公式三计算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以进一步确定整体等效功率值是否高于配置上限。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整体等效功率值高于配置上限时,除重新生成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之外,基站还可以调低第二带宽的第二duty cycle和/或第二功率值。比如:终端同时使用带宽A、带宽B和带宽C共三个带宽进行上行发射,当因业务需求需要调高带宽A对应的功率配置参数时,如果调整后的整体等效功率值高于配置上限,则基站可以调低带宽B和/或带宽C对应的功率配置参数。
基站根据调低后的第二带宽的第二duty cycle和第二功率值,计算第二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根据第一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和第二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计算整体等效功率值。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经过调低处理的第二带宽的功率配置参数发生了改变,因此经过调低处理的第二带宽也变为本次需要配置的第一带宽。
需要说明的另一点是,上述对第二带宽的调低过程可以为多次,直至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
在基于图4的可选实施例中,由于对第二带宽的调低过程不能为无限多次,基站中还存储有预设次数,该预设次数用于避免对第二带宽的多次无效调低。如图5所示,基站根据预设次数决定对第二带宽继续调整或者拒绝调整,步骤如下:
步骤11,判断调低次数是否高于预设次数。
基站中存储有预设次数,该预设次数用于指示基站调整第二带宽的第二dutycycle和/或第二功率值的次数上限。
当需要调低第二带宽的功率配置参数时,基站判断对该第二带宽的调低次数是否高于预设次数。
当调低次数高于预设次数时,执行步骤14;否则,返回执行步骤12。
步骤12,调低第二带宽的第二duty cycle和/或第二功率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调低终端在第二带宽上进行上行发射时的第二dutycycle。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调低终端在第二带宽上进行上行发射时的第二功率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同时调低终端在第二带宽上进行上行发射时的第二dutycycle和第二功率值。
步骤13,根据调低后的第二带宽的第二duty cycle和/或第二功率值,计算得到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
基站在重新计算得到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后,再次执行步骤3023。
步骤14,基站拒绝对第二带宽的第二duty cycle和/或第二功率值的调整。
可选地,当对第二带宽的调低次数已经达到了预设次数,则基站可以取消本次配置。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调低第二带宽的第二duty cycle和/或第二功率值,能够在保证第一带宽的正常配置情况下,确保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以避免某些时间窗口内的SAR超标。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限制调低次数的上限来控制基站的配置所需时间,确保终端能够及时得到基站的配置信息,从而保证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时的时延要求。
在基于图4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中,由于在基站生成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的过程中,存在全部或部分的第二带宽的业务优先级可能会变高,也即存在第二带宽的业务优先级高于第一带宽的业务优先级。在需要调低第二带宽的功率配置参数时,优先选择业务优先级较低的第二带宽进行调低。在一些实施例中,比如全部第二带宽的业务优先级均高于第一带宽的业务优先级,还可以采用如下调整方式:
基站在整体等效功率值高于配置上限,且存在第二带宽的业务优先级高于第一带宽的业务优先级时,调低第一带宽的第一duty cycle和/或第一等效功率值。基站根据调低后的第一带宽的第一duty cycle和/或第一等效功率值重新计算整体等效功率值,在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时,根据第一带宽的第一duty cycle和/或第一功率值生成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
上述实施例中,在判断终端的SAR是否超标时,均采用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来进行计算。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整体等效功率值在第一次计算完毕后,基站可以计算剩余的等效功率值配额。当后续需要判断终端的SAR是否超标时,只需要计算本次调整的增量功率值是否高于剩余的等效功率值即可。参考图6,该过程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在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时,根据配置上限和整体等效功率值,计算得到剩余的等效功率值配额。
剩余的等效功率值配额=(配置上限-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也即,在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时,基站将配合上限减去整体等效功率值,得到剩余的等效功率值配额。
步骤22,当需要调整第三带宽的第三duty cycle和第三功率值时,根据调整需求调整第三带宽的第三duty cycle和第三功率值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调整需求包括业务、覆盖面积、功耗、天线配置中的至少一种。基站根据上述调整需求中的至少一种,调整第三带宽的第三duty cycle和/或第三功率值。第三功率值是终端在第三带宽上进行上行发射时的实际功率。
对第三带宽的第三duty cycle和/或第三功率值进行调整时,可以是调高,也可以是调低。
步骤23,根据第三带宽的第三duty cycle和/或第三功率值,计算得到第三带宽的等效功率值的增量。
该增量=(本次调整后的第三带宽的等效功率值-本次调整前的第三带宽的等效功率值)。
步骤24,当第三带宽的等效功率值的增量不高于剩余的等效功率值配额时,生成第三带宽的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剩余的等效功率值配额的计算时刻与增量的计算时刻的先后关系不做限定,上述两个计算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先计算剩余的等效功率值配额再计算第三带宽的等效功率值的增量;也可以先计算第三带宽的等效功率值的增量,再计算剩余的等效功率值配额。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基站通过计算并比较第三带宽的等效功率值的增量与剩余的等效功率值配额,判断终端的SAR值是否超标,不需要重新计算整体等效功率值,简化了计算,减少了基站的计算量。
下面对上述步骤301中的“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的获取方式进行介绍。上述步骤301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第一种,基站接收终端上报的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该配置上限是由终端根据各个带宽的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计算得到的;
第二种,基站接收终端上报的每个带宽的等效功率值的子配置上限,由基站根据上述子配置上限确定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第三种,基站接收终端上报的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第一子配置上限,根据该第一子配置上限来确定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下,如图7所示,由终端先计算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然后由终端向基站上报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该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01,终端获取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
步骤30102,终端根据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确定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其中,第二子配置上限小于第一子配置上限。也即,第二子配置上限需要相对于第一子配置上限进行一定的回退。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终端计算n个带宽在对应duty 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平均值,将平均值与n的商值确定为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比如,带宽A、带宽B和带宽C的第一子配置上限均为90,则将90和3的商值30,确定为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终端计算n个带宽在对应duty 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最大值,将最大值与n的商值确定为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比如,带宽D的第一子配置上限为80%,带宽E的第一子配置上限为90%,带宽F的第一子配置上限为60%,三个带宽中带宽E的第一子配置上限最大,将90%和3的商值30%,确定为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终端计算n个带宽在对应duty 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最小值,将最小值与n的商值确定为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比如,带宽D的第一子配置上限为80%,带宽E的第一子配置上限为90%,带宽F的第一子配置上限为60%,三个带宽中带宽F的第一子配置上限最小,将60%和3的商值20%,确定为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终端计算n个带宽在对应duty 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平均值,将平均值按照n个权重进行划分后的n个划分值确定为n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n个权重与n个带宽一一对应且n个权重的和值为1;
比如,带宽M和带宽N的第一子配置上限均为80%,两个带宽的权重均为0.5,将80%按照权重进行划分,则带宽M和带宽N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均为40%。
其中,n个权重的大小可以根据每个带宽上的业务优先级、功耗、覆盖、天线配置等至少一个因素来设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终端计算n个带宽在对应duty 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最大值,将最大值按照n个权重进行划分后的n个划分值确定为n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n个权重与n个带宽一一对应且n个权重的和值为1;
比如,带宽Q的第一子配置上限均为50%,带宽U的第一子配置上限均为70%,带宽V的第一子配置上限均为90%,带宽Q的权重为0.3,带宽U的权重为0.5,带宽V的权重为0.2,其中,带宽V的第一子配置上限最大,则带宽Q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为27%,带宽U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为45%,带宽V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为18%。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终端计算n个带宽在对应duty 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最小值,将最小值按照n个权重进行划分后的n个划分值确定为n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n个权重与n个带宽一一对应且n个权重的和值为1。
比如,带宽Q的第一子配置上限均为50%,带宽U的第一子配置上限均为70%,带宽V的第一子配置上限均为90%,带宽Q的权重为0.3,带宽U的权重为0.5,带宽V的权重为0.2,其中,带宽Q的第一子配置上限最小,则带宽Q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为15%,带宽U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为25%,带宽V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为10%。
步骤30103,终端根据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和指定dutycycle,确定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在整体等效功率值采用公式二计算时,基于类似的计算原理,对于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终端将该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指定上行发射时间比例DCas_j和评估时间窗口相乘,得到该带宽对应的第三乘积;将n个带宽对应的第三乘积累加,得到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在整体等效功率值采用公式三计算时,基于类似的计算原理,对于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将该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和指定上行发射时间比例DCas_j,得到该带宽对应的第四乘积;将n个带宽对应的第四乘积累加,得到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步骤30104,终端向基站上报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步骤30105,基站接收并保存终端上报的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下,如图8所示,由终端计算并向基站上报第二子配置上限,然后由基站计算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该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06,终端向基站上报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的指定duty cycle下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第二子配置上限的计算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步骤30102的描述。
步骤30107,基站接收终端上报的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步骤30108,基站根据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的第二子配置上限,确定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由基站根据公式二或公式三计算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计算过程参考步骤30103,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在第三实现方式中,如图9所示,由基站计算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该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09,终端向基站上报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
步骤30110,基站接收终端上报的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
步骤30111,基站根据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确定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其中,第二子配置上限小于第一子配置上限。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基站计算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平均值,将平均值与n的商值确定为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在另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基站计算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最大值,将最大值与n的商值确定为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在另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基站计算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最小值,将最小值与n的商值确定为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在另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基站计算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平均值,将平均值按照n个权重进行划分后的n个划分值确定为n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n个权重与n个带宽一一对应且n个权重的和值为1;
在另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基站计算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最大值,将最大值按照n个权重进行划分后的n个划分值确定为n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n个权重与n个带宽一一对应且n个权重的和值为1;
在另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基站计算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最小值,将最小值按照n个权重进行划分后的n个划分值确定为n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n个权重与n个带宽一一对应且n个权重的和值为1。
步骤30112,基站根据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和指定dutycycle,确定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在整体等效功率值采用公式二计算时,基于类似的计算原理,对于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基站将该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指定上行发射时间比例DCas_j和评估时间窗口相乘,得到该带宽对应的第三乘积;将n个带宽对应的第三乘积累加,得到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在整体等效功率值采用公式三计算时,基于类似的计算原理,对于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基站将该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和指定上行发射时间比例DCas_j,得到该带宽对应的第四乘积;将n个带宽对应的第四乘积累加,得到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单个带宽的等效功率值也可以由单个带宽的等效dutycycle来计算得到。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也可以由终端的整体等效duty cycle来计算得到。
单个带宽的等效duty cycle:是用于等效衡量终端在单个带宽上进行上行发射时的duty cycle的数值。该数值可以作为判断单个带宽上的SAR是否超标的评判标准。
单个带宽的等效duty cycle的计算方式:以单个带宽是第j个带宽为例,整个评估时间窗口包括n个时间子窗口,终端在第j个带宽上的n个时间子窗口内分别对应使用n个duty cycle和n个功率等级。其中,一个功率等级(Power Class,PC)对应一个上行发射功率。比如:PC2的功率是26dBm(即分贝毫瓦),PC3的功率是23dBm。
对于n个带宽中的第j个带宽,第j个带宽对应的等效duty cycle等于:
DCeq_Band_j=(DCp1x P1x T1+DCp2x P2x T2+DCp3x P3x T3+…+DCpix Pix Ti
+…+DCpnx Pnx Tn)/(Pas_jx Twindow);公式四
其中,DCeq_Band_j是第j个带宽在指定功率等级下的等效duty cycle;Pas_j是第j个带宽对应的指定功率等级的发射功率;Twindow是整个评估时间窗口;DCpi是第i段子评估时间段内的实际duty cycle;Pi是第i段子评估时间段内的实际功率等级对应的功率;Ti是第i个子评估时间段,每个子评估时间段之间互不重叠的,i是不大于n的整数。每个子评估时间段内的实际功率等级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可选地,单个带宽对应的指定功率等级是由基站配置的,或者按照预定义方式确定的。每个带宽所对应的指定功率等级是相同或不同的。比如对于第j个带宽,可以将终端在第j个带宽中所使用的实际功率等级中的任意一个作为指定功率等级;或者,将终端在第j个带宽中所使用的实际功率等级中的最小等级作为指定功率等级;或者,将终端在第j个带宽中所使用的实际功率等级中的最大等级作为指定功率等级;或者,将预定义的功率等级确定为指定功率等级。
整体等效duty cycle:是用于等效衡量整个终端在n个带宽上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duty cycle的数值。可选地,整体等效duty cycle是基于终端在n个带宽上每个带宽对应的等效duty cycle来计算得到的。在多带宽传输场景下,该数值可以作为判断整个终端的SAR是否超标的评判标准。
整体等效duty cycle的第一种计算方式:对于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将该带宽对应的等效duty cycle、指定功率值和评估时间窗口相乘,得到该带宽对应的第一乘积;将n个带宽分别对应的第一乘积累加,得到整体等效duty cycle。
也即:
DCeq=(DCeq_Band_1x Pas_1x Twindow+DCeq_Band_2x Pas_2x Twindow+DCeq_Band_3x Pas_3xTwindow+…+DCeq_Band_jx Pas_jx Twindow+…DCeq_Band_nx Pas_nx Twindow)/(Pas
x Twindow);公式五
其中,DCeq是终端的整体等效duty cycle,Pas是整个终端对应的指定功率值,指定功率值与指定功率等级对应,DCeq_Band_j是带宽j在指定功率值Pas_j下的等效duty cycle;Pas_j是带宽j对应的指定功率值;Twindow是整个评估时间窗口,DCeq_Band_jx Pas_jx Twindow表示第一乘积。
整体等效duty cycle的第二种计算方式:对于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将该带宽对应的等效duty cycle和指定功率值相乘,得到该带宽对应的第二乘积;将n个带宽分别对应的第二乘积累加,得到整体等效duty cycle。也即:
DCeq=(DCeq_Band_1x Pas_1+DCeq_Band_2x Pas_2+DCeq_Band_3x Pas_3+…+
DCeq_Band_jx Pas_j+…DCeq_Band_nx Pas_n)/Pas;公式六
其中,DCeq是终端的整体等效duty cycle,Pas是整个终端对应的指定功率值,指定功率值与指定功率等级对应,DCeq_Band_j是带宽j在指定功率值Pas_j下的等效duty cycle;Pas_j是带宽j对应的指定功率值,DCeq_Band_jx Pas_j表示第二乘积。
而整体等效功率值和整体等效duty cycle之间的换算公式如下:
DCeq x Pas=Peq x DCas 公式七
也就是说,确定了指定功率值Pas以及指定duty cycle(DCas),整体等效dutycycle(DCeq)和整体等效功率值(Peq)是可以相互对应的。
单个带宽的等效功率值和单个带宽的等效功率值之间的换算公式如下:
DCeq_Band_j x Pas_j=Peq_Band_j x DCas_j公式八
公式八的换算原理与公式七的换算原理相同,确定了n个带宽中第j个带宽的指定功率值Pas_j以及指定上行发射时间比例DCas_j,第j个带宽的等效上行发射时间比例DCeq_Band_j和等效功率值Peq_Band_j是可以相互对应的。
所以,基站或终端可以通过公式四计算单个带宽的等效duty cycle,再通过公式七换算得到单个带宽的等效功率值;
基站或终端可以通过公式四、公式五/六直接计算得到终端的整体等效dutycycle,再通过公式八换算得到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
基站或终端可以通过公式四计算单个带宽的等效duty cycle,再通过公式七换算得到单个带宽的等效功率值;基站或终端再通过公式五/六计算得到终端的整体等效dutycycle。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图10示出了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接入网设备的全部或一部分。该装置包括:处理模块420和发送模块440;
处理模块420,被配置为确定终端在n个带宽上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n为大于1的整数;
处理模块420,被配置为为终端生成在n个带宽中的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上述配置信息对应的在n个带宽上的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
发送模块440,被配置为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上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在第一带宽上进行上行发送时的功率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420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4201,被配置为获取终端在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n个带宽包括本次配置的第一带宽;
第二处理子模块4202,被配置为根据终端在每个带宽上分别对应的等效功率值和指定上行发射时间比例duty cycle,计算得到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
第三处理子模块4203,被配置为在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时,生成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上述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在第一带宽上的第一功率值和/或第一duty cycle。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子模块4202,被配置为对于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将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指定duty cycle和评估时间窗口相乘,得到带宽对应的第一乘积;将n个带宽分别对应的第一乘积累加,得到整体等效功率值;或,对于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将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和指定duty cycle相乘,得到带宽对应的第二乘积;将n个带宽分别对应的第二乘积累加,得到整体等效功率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n个带宽中的第j个带宽,第j个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等于:
Peq_Band_j=(DCp1x P1x T1+DCp2x P2x T2+DCp3x P3x T3+…+DCpi x Pi x Ti
+…DCpn x Pn x Tn)/(DCas_j x Twindow);
其中,Peq_Band_j是第j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的等效功率值,DCas_j是第j个带宽的对应的指定duty cycle,Twindow是整个评估时间窗口,DCpi是第i段子评估时间段内的duty cycle,Pi是第i段子评估时间段内的实际功率等级对应的功率,Ti是第i个子评估时间段,每个子评估时间段之间互不重叠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子模块4201,被配置为根据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对应的默认duty cycle和预设功率值,计算得到每个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子模块4201,被配置为当需要调整第一带宽的第一功率值和第一duty cycle时,根据调整需求调整第一带宽的第一功率值和第一duty cycle中的至少一个,根据第一功率值和第一duty cycle计算得到第一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
第一处理子模块4201,被配置为获取n个带宽中除第一带宽之外的第二带宽的第二功率值和第二duty cycle,根据第二功率值和第二duty cycle计算得到第二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或,获取n个带宽中除第一带宽之外的第二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420包括:
第四处理子模块4204,被配置为在整体等效功率值高于配置上限时,调低第二带宽的第二功率值和/或第二duty cycle。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420包括:
第五处理子模块4205,被配置为在调低次数高于预设次数且整体等效功率值仍然高于配置上限时,拒绝对第二带宽的第二功率值和/或第二duty cycle的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420包括:
第六处理子模块4206,被配置为在整体等效功率值高于配置上限,且存在第二带宽的业务优先级高于第一带宽的业务优先级时,调低第一带宽的第一等效功率值和/或第一duty cycle。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处理模块420,被配置为在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时,根据配置上限和整体等效功率值,计算得到剩余的等效功率值配额;
处理模块420,被配置为当需要调整第三带宽的等效功率值和duty cycle时,根据调整需求调整第三带宽的第三功率值和第三duty cycle中的至少一个;
处理模块420,被配置为根据第三带宽的第三功率值和/或第三duty cycle,计算得到第三带宽的等效功率值的增量;
处理模块420,被配置为当第三带宽的等效功率值的增量不高于剩余的等效功率值配额时,生成第三带宽的配置信息,上述上行发射功率的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在第三带宽上的第三功率值和/或第三duty cycle。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460;
接收模块460,被配置为接收终端上报的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模块460,被配置为接收终端上报的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处理模块420,被配置为根据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确定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420,被配置为将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指定duty cycle和评估时间窗口相乘,得到第三乘积;将第三乘积相加,确定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或者,处理模块420,被配置为将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和指定duty cycle,得到第四乘积;将第四乘积相加,确定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模块460,被配置为接收终端上报的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第一子配置上限;
处理模块420,被配置为根据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确定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第二子配置上限小于第一子配置上限;
处理模块420,被配置为根据每个带宽进行多宽带传输时的指定duty cycle和第二子配置上限,确定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420包括:
第七处理子模块4207,被配置为计算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平均值,将平均值与n的商值确定为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或,第七处理子模块4207,被配置为计算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最大值,将最大值与n的商值确定为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或,第七处理子模块4207,被配置为计算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最小值,将最小值与n的商值确定为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或,第七处理子模块4207,被配置为计算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平均值,将平均值按照n个权重进行划分后的n个划分值确定为n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n个权重与n个带宽一一对应且n个权重的和值为1;
或,第七处理子模块4207,被配置为计算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最大值,将最大值按照n个权重进行划分后的n个划分值确定为n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n个权重与n个带宽一一对应且n个权重的和值为1;
或,第七处理子模块4207,被配置为计算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最小值,将最小值按照n个权重进行划分后的n个划分值确定为n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n个权重与n个带宽一一对应且n个权重的和值为1。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装置,通过处理模块确定终端在n个带宽上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n为大于1的整数;为终端生成在n个带宽中的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上述配置信息对应的在n个带宽上的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整体等效功率值是根据终端在n个带宽上分别对应的等效功率值计算的;再通过发送模块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上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终端在第一带宽上进行上行发送时的功率配置参数。在终端采用多带宽进行传输的情况下,该装置通过对终端的功率值的适应性配置,使终端被分配使用的n个带宽上的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避免对应的SAR值超标。
图11示出了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终端的全部或一部分。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560和处理模块520;
接收模块560,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对应的在多带宽传输的n个带宽上的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
处理模块520,被配置为根据配置信息确定在第一带宽上进行上行发送时的功率配置参数,第一带宽是终端在多带宽传输时的n个带宽中的一个或者多个,n个带宽上的整体等效上行发射时间比例duty cycle不高于配置上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540,被配置为向基站上报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或,发送模块540,被配置为向基站上报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或,发送模块540,被配置为向基站上报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处理模块520,被配置为根据n个宽带中的第j个宽带在第i段子评估时间段对应的子功率值上限、对应的duty cycle和对应的第i段子评估时间段,计算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装置,通过接收模块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对应的在多带宽传输的n个带宽上的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整体等效功率值是根据终端在n个带宽上分别对应的等效功率值计算的;再通过处理模块根据配置信息确定在第一带宽上进行上行发送时的功率配置参数。在终端采用多带宽进行传输的情况下,该装置通过根据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对终端的功率值的适应性配置,使终端被分配使用的n个带宽上的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避免对应的SAR值超标。
图12示出了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包括:处理器601、接收器602、发射器603、存储器604和总线605。
处理器60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60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接收器602和发射器603可以实现为一个通信组件,该通信组件可以是一块通信芯片。
存储器604通过总线605与处理器601相连。
存储器604可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处理器601用于执行该至少一个指令,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
此外,存储器6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盘或光盘,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静态随时存取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上述指令可由终端的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中由终端侧执行的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能够执行上述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接入网设备700的框图。该接入网设备700可以是基站。
接入网设备700可以包括:处理器701、接收机702、发射机703和存储器704。接收机702、发射机703和存储器704分别通过总线与处理器701连接。
其中,处理器70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70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以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中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方法。存储器704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具体的,存储器704可存储操作系统7041、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模块7042。接收机702用于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通信数据,发射机703用于向其他设备发送通信数据。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系统(或称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终端和接入网设备;
所述终端包括如图1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装置;
所述接入网包括如10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装置。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系统(或称通信系统),所述下行信号的接收系统包括:终端和接入网设备;
所述终端包括如图1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终端;
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如图1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中由终端或者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步骤。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39)

1.一种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确定终端在n个带宽上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在所述n个带宽中的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对应的在所述n个带宽上的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所述配置上限;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带宽上进行上行发送时的功率配置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在所述n个带宽中的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终端在所述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所述n个带宽包括本次配置的第一带宽;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在所述每个带宽上分别对应的等效功率值和指定上行发射时间比例duty cycle,计算得到所述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
所述基站在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所述配置上限时,生成所述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带宽上的第一功率值和/或第一duty cycl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在所述每个带宽上分别对应的等效功率值和指定duty cycle,计算得到所述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包括:
对于所述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将所述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所述指定duty cycle和所述评估时间窗口相乘,得到所述带宽对应的第一乘积;将所述n个带宽分别对应的所述第一乘积累加,得到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
或,
对于所述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将所述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和所述指定dutycycle相乘,得到所述带宽对应的第二乘积;将所述n个带宽分别对应的所述第二乘积累加,得到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n个带宽中的第j个带宽,所述第j个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等于:
Peq_Band_j=(DCp1x P1x T1+DCp2x P2x T2+DCp3x P3x T3+…+DCpix Pix Ti+…DCpnx PnxTn)/(DCas_jx Twindow);
其中,Peq_Band_j是第j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的等效功率值,DCas_j是第j个带宽对应的指定duty cycle,Twindow是整个评估时间窗口,DCpi是第i段子评估时间段内的dutycycle,Pi是第i段子评估时间段内的实际功率等级对应的功率,Ti是第i个子评估时间段,每个子评估时间段之间互不重叠的,i为不大于n的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终端在所述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包括:
根据所述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对应的默认duty cycle和预设功率值,计算得到所述每个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终端在所述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包括:
当需要调整所述第一带宽的所述第一功率值和所述第一duty cycle时,根据调整需求调整所述第一带宽的所述第一功率值和所述第一duty cycle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所述第一功率值和所述第一duty cycle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
获取所述n个带宽中除所述第一带宽之外的第二带宽的第二功率值和第二dutycycle,根据所述第二功率值和所述第二duty cycle计算得到所述第二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或,获取所述n个带宽中除所述第一带宽之外的第二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在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高于所述配置上限时,调低所述第二带宽的所述第二功率值和/或所述第二duty cycle。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在调低次数高于预设次数且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仍然高于所述配置上限时,拒绝对所述第二带宽的第二功率值和/或第二duty cycle的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在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高于所述配置上限,且存在所述第二带宽的业务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带宽的业务优先级时,调低所述第一带宽的第一等效功率值和/或第一duty cycle。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所述配置上限时,根据所述配置上限和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计算得到剩余的等效功率值配额;
当需要调整第三带宽的等效功率值和duty cycle时,根据调整需求调整所述第三带宽的第三功率值和第三duty cycle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所述第三带宽的第三功率值和/或第三duty cycle,计算得到所述第三带宽的等效功率值的增量;
当所述第三带宽的等效功率值的增量不高于所述剩余的等效功率值配额时,生成所述第三带宽的配置信息,所述上行发射功率的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三带宽上的第三功率值和/或第三duty cycle。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确定终端在n个带宽上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确定终端在n个带宽上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所述基站根据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确定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cycle下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确定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包括:
所述基站将所述每个带宽在预设duty cycle下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指定duty cycle和评估时间窗口相乘,得到第三乘积;所述基站将所述第三乘积相加,确定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或者,
所述基站将所述每个带宽在预设duty cycle下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所述第二子配置上限和所述指定duty cycle相乘,得到第四乘积;所述基站将所述第四乘积相加,确定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确定终端在n个带宽上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第一子配置上限;
所述基站根据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确定所述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所述第二子配置上限小于所述第一子配置上限;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每个带宽进行多宽带传输时的指定duty cycle和第二子配置上限,确定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确定所述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包括:
所述基站计算所述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与n的商值确定为所述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或,
所述基站计算所述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最大值,将所述最大值与n的商值确定为所述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或,
所述基站计算所述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最小值,将所述最小值与n的商值确定为所述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或,
所述基站计算所述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按照n个权重进行划分后的n个划分值确定为所述n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所述n个权重与所述n个带宽一一对应且所述n个权重的和值为1;
或,
所述基站计算所述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最大值,将所述最大值按照n个权重进行划分后的n个划分值确定为所述n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所述n个权重与所述n个带宽一一对应且所述n个权重的和值为1;
或,
所述基站计算所述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最小值,将所述最小值按照n个权重进行划分后的n个划分值确定为所述n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所述n个权重与所述n个带宽一一对应且所述n个权重的和值为1。
16.一种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对应的在多带宽传输的n个带宽上的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在所述第一带宽上进行上行发送时的功率配置参数,所述第一带宽是所述终端在多带宽传输时的n个带宽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n个带宽上的整体等效上行发射时间比例duty cycle不高于配置上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或,
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或,
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的第二子配置上限之前,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n个宽带中的第j个宽带在第i段子评估时间段对应的子功率值上限、对应的duty cycle和对应的第i段子评估时间段,计算所述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19.一种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终端在n个带宽上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被配置为为所述终端生成在所述n个带宽中的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对应的在所述n个带宽上的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所述配置上限;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带宽上进行上行发送时的功率配置参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终端在所述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所述n个带宽包括本次配置的第一带宽;
第二处理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终端在所述每个带宽上分别对应的等效功率值和指定上行发射时间比例duty cycle,计算得到所述终端的整体等效功率值;
第三处理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所述配置上限时,生成所述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带宽的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带宽上的第一功率值和/或第一duty cycle。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子模块,被配置为对于所述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将所述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所述指定duty cycle和评估时间窗口相乘,得到所述带宽对应的第一乘积;将所述n个带宽分别对应的所述第一乘积累加,得到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
或,对于所述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将所述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和所述指定dutycycle相乘,得到所述带宽对应的第二乘积;将所述n个带宽分别对应的所述第二乘积累加,得到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n个带宽中的第j个带宽,所述第j个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等于:
Peq_Band_j=(DCp1x P1x T1+DCp2x P2x T2+DCp3x P3x T3+…+DCpix Pix Ti+…DCpnx PnxTn)/(DCas_jx Twindow);
其中,Peq_Band_j是第j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的等效功率值,DCas_j是第j个带宽的对应的指定duty cycle,Twindow是整个评估时间窗口,DCpi是第i段子评估时间段内的dutycycle,Pi是第i段子评估时间段内的实际功率等级对应的功率,Ti是第i个子评估时间段,每个子评估时间段之间互不重叠的。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n个带宽中的每个带宽对应的默认duty cycle和预设功率值,计算得到所述每个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
24.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处理子模块,被配置为当需要调整所述第一带宽的所述第一功率值和所述第一duty cycle时,根据调整需求调整所述第一带宽的所述第一功率值和所述第一dutycycle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所述第一功率值和所述第一duty cycle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
所述第一处理子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n个带宽中除所述第一带宽之外的第二带宽的第二功率值和第二duty cycle,根据所述第二功率值和所述第二duty cycle计算得到所述第二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或,获取所述n个带宽中除所述第一带宽之外的第二带宽对应的等效功率值。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四处理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高于所述配置上限时,调低所述第二带宽的所述第二功率值和/或所述第二duty cycle。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五处理子模块,被配置为在调低次数高于预设次数且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仍然高于所述配置上限时,拒绝对所述第二带宽的第二功率值和/或第二duty cycle的调整。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六处理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高于所述配置上限,且存在所述第二带宽的业务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带宽的业务优先级时,调低所述第一带宽的第一等效功率值和/或第一duty cycle。
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所述配置上限时,根据所述配置上限和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计算得到剩余的等效功率值配额;
所述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当需要调整第三带宽的等效功率值和duty cycle时,根据调整需求调整所述第三带宽的第三功率值和第三duty cycle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三带宽的第三功率值和/或第三duty cycle,计算得到所述第三带宽的等效功率值的增量;
所述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三带宽的等效功率值的增量不高于所述剩余的等效功率值配额时,生成所述第三带宽的配置信息,所述上行发射功率的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三带宽上的第三功率值和/或第三duty cycle。
29.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3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cycle下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所述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确定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每个带宽在预设duty cycle下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指定duty cycle和评估时间窗口相乘,得到第三乘积;将所述第三乘积相加,确定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每个带宽在预设duty cycle下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所述第二子配置上限和所述指定duty cycle相乘,得到第四乘积;将所述第四乘积相加,确定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3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第一子配置上限;
所述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确定所述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所述第二子配置上限小于所述第一子配置上限;
所述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每个带宽进行多宽带传输时的指定duty cycle和第二子配置上限,确定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七处理子模块,被配置为计算所述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与n的商值确定为所述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或,
所述第七处理子模块,被配置为计算所述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最大值,将所述最大值与n的商值确定为所述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或,
所述第七处理子模块,被配置为计算所述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最小值,将所述最小值与n的商值确定为所述每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或,
所述第七处理子模块,被配置为计算所述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按照n个权重进行划分后的n个划分值确定为所述n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所述n个权重与所述n个带宽一一对应且所述n个权重的和值为1;
或,
所述第七处理子模块,被配置为计算所述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最大值,将所述最大值按照n个权重进行划分后的n个划分值确定为所述n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所述n个权重与所述n个带宽一一对应且所述n个权重的和值为1;
或,
所述第七处理子模块,被配置为计算所述n个带宽在对应功率等级下独立工作时的等效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的最小值,将所述最小值按照n个权重进行划分后的n个划分值确定为所述n个带宽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所述n个权重与所述n个带宽一一对应且所述n个权重的和值为1。
34.一种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对应的在多带宽传输的n个带宽上的整体等效功率值不高于配置上限;
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在所述第一带宽上进行上行发送时的功率配置参数,所述第一带宽是所述终端在多带宽传输时的n个带宽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n个带宽上的整体等效上行发射时间比例duty cycle不高于配置上限。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整体等效功率值的配置上限;
或,所述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cycle下进行多带宽传输时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或,所述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cycle下独立工作时的功率值的第一子配置上限。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n个宽带中的第j个宽带在第i段子评估时间段对应的子功率值上限、对应的duty cycle和对应的第i段子评估时间段,计算所述n个带宽中每个带宽在指定duty cycle下的第二子配置上限。
3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处理器;
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5任一所述的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
3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处理器;
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至18任一所述的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
3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8任一所述的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
CN201980000161.1A 2019-02-15 2019-02-15 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101403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75285 WO2020164144A1 (zh) 2019-02-15 2019-02-15 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40389A true CN110140389A (zh) 2019-08-16
CN110140389B CN110140389B (zh) 2022-05-20

Family

ID=67566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0161.1A Active CN110140389B (zh) 2019-02-15 2019-02-15 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64125B2 (zh)
EP (1) EP3923638A4 (zh)
CN (1) CN110140389B (zh)
WO (1) WO202016414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3809A (zh) * 2019-02-15 2019-07-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WO2021057965A1 (zh) * 2019-09-27 2021-04-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能力参数确定方法、上行调度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3891444A (zh) * 2021-10-20 2022-01-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功率确定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116936A1 (en) * 2021-10-15 2023-04-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network power mode switching and timelin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5869A (zh) * 2009-12-30 2012-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220768A (zh) * 2012-01-21 2013-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上行信号功率削减方法及装置
CN108702709A (zh) * 2018-05-31 2018-10-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上行发射功率的方法和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US20180317180A1 (en) * 2016-01-11 2018-11-01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implementing uplink power contr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09945B2 (en) * 2005-04-08 2014-12-0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 and receive power control in mesh systems
US7813739B2 (en) * 2007-09-27 2010-10-12 Koon Hoo Teo Method for reduc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OFDMA networks
CN102595477B (zh) 2011-01-10 2015-02-18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传输功率余量报告的方法及装置
KR101763751B1 (ko) 2011-01-11 2017-08-0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반송파 집적 기술을 사용하는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부차반송파의 활성화 및 비활성화 방법 및 장치
US9282523B2 (en) 2013-04-26 2016-03-08 Mediatek Inc. Maximum output power configuration with UE preference in carrier aggregation
FR3009152B1 (fr) * 2013-07-25 2015-07-31 Thales Sa Procede de gestion des frequences hf en utilisation large bande
CN109152030B (zh) 2017-06-16 2022-1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5869A (zh) * 2009-12-30 2012-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220768A (zh) * 2012-01-21 2013-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上行信号功率削减方法及装置
US20180317180A1 (en) * 2016-01-11 2018-11-01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implementing uplink power control
CN108702709A (zh) * 2018-05-31 2018-10-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上行发射功率的方法和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3809A (zh) * 2019-02-15 2019-07-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9983809B (zh) * 2019-02-15 2022-06-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WO2021057965A1 (zh) * 2019-09-27 2021-04-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能力参数确定方法、上行调度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3891444A (zh) * 2021-10-20 2022-01-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功率确定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3891444B (zh) * 2021-10-20 2023-08-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功率确定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24632A1 (en) 2022-04-21
WO2020164144A1 (zh) 2020-08-20
EP3923638A4 (en) 2022-10-12
US11864125B2 (en) 2024-01-02
CN110140389B (zh) 2022-05-20
EP3923638A1 (en) 2021-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40389A (zh) 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5934893B (zh)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JP5744746B2 (ja) マルチキャリア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電力割振り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9391935A (zh) 一种带宽部分的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08111280A (zh) 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的发送、信息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0326243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8667579A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6656430A (zh) 先听后说参数处理方法、竞争窗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7005299A (zh) 用于csi反馈的方法
CN109392107A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5338634B (zh) 资源调度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8632968A (zh) 用于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14990A (zh) 信道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151885A (zh) 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CN107155199A (zh) 一种空口技术的配置方法、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5991272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371184A (zh)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7431512A (zh) 大规模mimo适配的系统和方法
CN106301730A (zh) 基于子帧偏移的载波聚合方法和基站
CN109392066A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83809A (zh) 多带宽传输时的功率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2625323A (zh) 网络规划方法与装置
CN102480774B (zh) 一种消除系统干扰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Popovski et al. Interference spins: Scheduling of multiple interfering two-way wireless links
CN102685753B (zh) Lte保护频带的使用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