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38957A - 拍照录像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拍照录像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38957A
CN110138957A CN201910241566.6A CN201910241566A CN110138957A CN 110138957 A CN110138957 A CN 110138957A CN 201910241566 A CN201910241566 A CN 201910241566A CN 110138957 A CN110138957 A CN 110138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screen
electronic equipment
real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15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祖安
郭元元
韩建锋
柳茂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4156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389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38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89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31Monitoring the presence, absence or movement of u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65Power saving in display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5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拍照录像处理方法以及处理系统、电子设备,拍照录像处理方法包括:开启摄像头进行拍照或者录像,获取拍照或者录像的实时场景;当确定开启的摄像头为后置摄像头时,检测电子设备的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当检测到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没有人脸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亮度变暗。本发明避免无人观看时屏幕显示亮度常亮带来的功耗问题,有利于降低功耗,减小耗电量量,改善发热问题。

Description

拍照录像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拍照录像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摄像拍照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拍照功能被人们广泛接受并演化为记录生活点滴必不可少的工具。目前可用于录像拍照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如手机、数码相机、平板电脑等。
为了拍出令人满意的照片,用户在使用这些电子设备进行拍照或者自拍的同时,通常需要使用到具有美颜功能的处理软件来调整出满意的照片,并在电子设备的美颜功能主要是针对人脸进行美颜。
现有的具有拍照功能的电子设备的功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拍照录像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电子设备,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拍照录像处理方法,包括:开启摄像头进行拍照或者录像,获取拍照或者录像的实时场景;当确定开启的摄像头为后置摄像头时,检测电子设备的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当检测到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没有人脸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亮度变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拍照录像处理系统,包括:拍照或者录像模块,用于开启摄像头进行拍照或者录像,并获取拍照或者录像的实时场景;与所述拍照或者录像模块连接的人脸检测模块,用于,当开启的摄像头为后置摄像头时,检测电子设备的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与所述人脸检测模块连接的屏幕显示亮度反馈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没有人脸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亮度变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拍照录像处理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拍照录像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中当确定开启的摄像头为后置摄像头时,检测电子设备的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也就是说,检测是否有使用者在观看电子设备的屏幕;当检测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没有人脸,即检测到没有使用者在观看电子设备的屏幕时,控制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亮度变暗,如此,不会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并且屏幕显示亮度变暗有利于降低功耗,从而减小电子设备的损耗,降低耗电量,且避免发热问题。
另外,当开启的摄像头为后置摄像头时,还包括:实时检测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或者,在预设间隔时间点检测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如此,当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的状态发生改变时,能够及时的调整屏幕显示亮度,以及时适应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状态的不同情形。
另外,先检测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遮挡物,当有遮挡物时开启前置摄像头,然后采用前置摄像头识别所述遮挡物是否为人脸,有利于减少前置摄像头开启和进行识别的次数,从而减小前置摄像头开启和识别带来的功耗,进一步的降低功耗以及减小耗电量。
另外,电子设备具有美颜功能,且美颜功能默认处于开启状态;检测实时场景中是否有人脸,当检测到实时场景中没有人脸时,关闭美颜功能,从而有利于避免美颜功能一直处于开启状态时带来的功耗问题,进一步的降低功耗且减小耗电量。
另外,开启美颜功能进行美颜处理包括:识别实时场景中的人脸区域,将识别出的人脸区域进行美颜处理。本发明实施例仅对人脸区域进行美颜处理,从而减少了美颜处理的处理数据,进而进一步的降低功耗且减小耗电量。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拍照录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拍照录像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红外感应检测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背景技术可知,现有具有美颜功能的电子设备的性能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电子设备具有耗电快以及发热问题。
分析发现,现有的电子设备如手机中,一般为根据外界光感调试电子设备的屏幕亮度,因而在录像过程中屏幕亮度通常为常亮状态;然而录制者通常不需要长时间盯着屏幕观看录制过程,此时无人观看的屏幕处于常亮状态会造成电子设备耗电快、功耗大以及发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拍照录像处理方法,包括:开启摄像头进行拍照或者录像,获取拍照或者录像的实时场景;当确定开启的摄像头为后置摄像头时,检测电子设备的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当检测到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没有人脸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亮度变暗;当检测到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有人脸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亮度不变。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来调节屏幕显示亮度,避免了无人观看的屏幕处于常亮状态造成的电子设备耗电快、功耗大一级发热的问题。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例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拍照录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拍照录像处理方法包括:
执行步骤S1、开启摄像头进行拍照或者录像,获取拍照或者录像的实时场景。
具体地,电子设备如手机的屏幕具有正面和与正面相对的背面,其中,摄像头包括位于屏幕正面的前置摄像头以及位于屏幕背面的后置摄像头。
执行步骤S2、判断开启的摄像头是否为后置摄像头。
具体地,判断处于工作状态的摄像头为前置摄像头还是后置摄像头。当开启的摄像头为前置摄像头时,表明电子设备的屏幕正面前方区域具有使用者在观看屏幕,因此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亮度保持不变。当开启的摄像头为后置摄像头时,执行步骤S3。
执行步骤S3、当确定开启的摄像头为后置摄像头时,检测电子设备的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进行前述的判断开启的摄像头是否为后置摄像头步骤,采用其他方式确定开启的摄像头是否为后置摄像头。
具体地,检测是否有使用者在观看电子设备的屏幕。
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电子设备的屏幕正前方区域的检测范围参数,例如,范围参数包括:电子设备的屏幕正面的检测距离范围、电子设备的屏幕正面的检测角度范围等。例如,设置电子设备的屏幕正面的检测距离范围为50cm、设置电子设备的屏幕正面的检测角度为120°。
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检测难度,所述检测电子设备的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包括如下步骤:
执行步骤S30、开启遮挡物检测。
执行步骤S31、检测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遮挡物。
一般的,所述遮挡物为人,可以包括人的身体任何部位。因而,采用红外感应检测的方法,检测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遮挡物。具体地,可以采用红外传感器检测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遮挡物。
当检测到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不具有遮挡物时,表明检测到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没有人脸,相应执行步骤S4。
当检测到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有遮挡物时,执行步骤S32、开启前置摄像头,接着执行步骤S33、采用所述前置摄像头识别所述遮挡物是否为人脸。
由于遮挡物包括人身体任意部位,因此即使检测到遮挡物也不能表面屏幕正面前方区域具有人脸,可能为除人脸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相应说明没有人在观看屏幕正面。
因此,开启前置摄像头识别所述遮挡物是否为人脸,以检测电子设备的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当检测到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没有人脸时,执行步骤S4;当检测到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有人脸时,执行步骤S5。
本实施例中,以先检测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遮挡物再识别所述遮挡物是否为人脸的方式,检测电子设备的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减少前置摄像头的开启次数,降低前置摄像头的使用率,从而降低电子设备的损耗、减少功耗,以进一步的解决耗电快以及发热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直接开启前置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的方式,检测电子设备的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
当检测到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没有人脸时,执行步骤S4、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亮度变暗。
在采用后置摄像头进行拍照或者录像过程中,检测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没有人脸,表明没有使用者在观看屏幕,因此控制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亮度变暗,不会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且屏幕显示亮度变暗有利于降低电子设备的损耗,减小使用功耗,从而降低耗电量且减小发热量。尤其是当利用后置摄像头进行长时间录像时,若屏幕处于无人观看状态且亮度保持常亮,电子设备的耗电量大且容易引起发热问题。
其中,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亮度变暗包括:降低所述屏幕显示亮度,例如,可以使屏幕显示亮度调至最低;或者,关闭所述屏幕的背光,使所述屏幕熄灭进行灭屏拍照或者灭屏录像。
当检测到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有人脸时,执行步骤S5、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亮度处于预设亮度状态。
其中,处于预设亮度状态为预先设置的便于使用者观看的亮度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拍照或者录像过程中,屏幕正面前方区域的状态随时可能改变,例如从无人观看屏幕的状态变为有人观看屏幕的状态。
为了及时根据屏幕正前方区域状态调整屏幕的显示亮度,所述检测电子设备的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包括:实时检测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在检测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没有人脸时,继续执行步骤S4,在检测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有人脸时,执行步骤S5;或者,在预设间隔时间点检测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在检测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没有人脸时,继续执行步骤S4,在检测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有人脸时,执行步骤S5。
具体地,当检测屏幕正面前方区域由没有人脸状态变为有人脸状态时,执行步骤S5,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亮度处于预设亮度状态,相应的需要增强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亮度。当检测屏幕正面前方区域由有人脸状态变为没有人脸状态时,执行步骤S4,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亮度变暗,相应的需要降低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亮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拍照录像处理方法,区别于现有的利用环境光感调节屏幕显示亮度,在利用后置摄像头进行拍照或者录像过程中检测是否有使用者在观看屏幕,当没有使用者观看屏幕时降低屏幕显示亮度,从而节省电子设备用电量,减小损耗。
为了进一步的降低功耗解决发热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拍照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电子设备具有美颜功能,且所述美颜功能默认处于开启状态;在开启摄像头进行拍照或者录像,或者拍照或者录像的实时场景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执行步骤S20、启动实时场景人脸识别功能。
执行步骤S21、利用实时场景人脸识别功能,检测所述实时场景中是否有人脸。
具体地,实时场景可以为前置摄像头进行拍照或者录像获取的实时场景,还可以为后置摄像头进行拍照或者录像获取的实时场景。
在检测到所述实时场景中有人脸时,执行步骤S22、美颜功能保持开启进行美颜处理。在检测到所述实时场景中没有人脸时,执行步骤S23、关闭所述美颜功能。
电子设备默认开启美颜功能,在拍照或者录像过程中进行实时人脸识别,当识别到人脸时美颜功能保持开启,未检测到人脸时关闭美颜功能,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实时场景中无人脸时开启美颜功能导致的高功耗和发热问题,进一步的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进一步的解决发热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启美颜功能进行美颜处理包括:执行步骤S221、识别所述实时场景中的人脸区域;执行步骤S222、将识别出的所述人脸区域进行美颜处理。
由于美颜处理的目标通常仅为人脸区域,为此在检测到实时场景中的人脸后先识别出人脸区域,即先识别出实时场景中需要进行美颜处理的区域,相应的美颜处理仅针对人脸区域进行处理。与对实时场景整体进行美颜处理的方案相比,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大量的减小需要处理的数据,从而减轻电子设备的CPU负担进而降低美颜处理时的功耗,进一步的降低电子设备的损耗。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启美颜功能进行美颜处理的步骤中,还可以对实时场景整体进行美颜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拍照或者录像过程中,实时场景中的状态随时可以改变,例如实时场景中从没有人脸状态变更为有人脸状态。为了及时根据实时场景状态调整美颜功能的开启和关闭,还包括:
实时检测所述实时场景中是否有人脸,当检测到所述实时场景中有人脸时,执行步骤S22,在检测到所述实时场景中没有人脸时,执行步骤S23;或者,在预设间隔时间点检测所述实时场景中是否有人脸,当检测到所述实时场景中有人脸时,执行步骤S22,在检测到所述实时场景中没有人脸时,执行步骤S23。
具体地,当实时场景中由没有人脸状态变更为由人脸状态时,执行步骤S22,开启美颜功能进行美颜处理;当实时场景中由有人脸状态变更为没有人脸状态时,执行步骤S23,关闭美颜功能。
相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执行上述拍照录像处理方法的拍照录像处理系统,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拍照录像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参考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拍照录像处理系统包括:拍照或者录像模块201,用于开启摄像头进行拍照或者录像,并获取拍照或者录像的实时场景;与所述拍照或者录像模块201连接的人脸检测模块203,用于,当开启的摄像头为后置摄像头时,检测电子设备的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与所述人脸检测模块203连接的屏幕显示亮度反馈控制模块204,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没有人脸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亮度变暗。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拍照录像处理系统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或者相应的部分,可参考前述实时的相应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拍照录像处理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拍照或者录像模块201连接的判断模块202,用于判断开启的摄像头是否为后置摄像头,且人脸检测模块203通过判断模块202与拍照或者录像模块201连接。
屏幕显示亮度反馈控制模块204,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有人脸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亮度处于预设亮度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人脸检测模块203包括:遮挡物检测单元213,用于检测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遮挡物;与所述遮挡物检测单元213连接的人脸识别单元223,用于识别所述遮挡物是否为人脸。
所述遮挡物检测单元213与所述判断模块202相连,当所述判断模块202判断开启的摄像头为后置摄像头时,所述遮挡物检测单元213检测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遮挡物。
所述遮挡物检测单元213还与所述屏幕显示亮度反馈控制模块204相连,当所述遮挡物检测单元213未检测到遮挡物时,所述屏幕显示亮度控制模块204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亮度变暗。
本实施例中,所述遮挡物检测单元213包括红外感应检测单元,采用红外感应检测的方法,检测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遮挡物。
所述人脸识别单元223与所述屏幕显示亮度反馈控制模块204相连。当检测到所述遮挡物不是人脸时,屏幕显示亮度反馈控制模块204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亮度变暗;当检测到所述遮挡物为人脸时,屏幕显示亮度反馈控制模块204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亮度处于预设亮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人脸检测模块203还用于,实时检测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或者,在预设间隔时间点检测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如此,有利于及时的根据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来调整屏幕显示亮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拍照录像处理系统,利用判断模块判断开启的摄像头是否为后置摄像头,当开启的摄像头为后置摄像头时,利用人脸检测模块检测电子设备的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当检测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没有人脸时,控制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亮度变暗。在不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的条件下,避免后置摄像头拍照或录像过程中无人观看屏幕但是屏幕显示亮度常亮而造成的损耗,减小电子设备的功耗,降低耗电量且避免了发热问题。
为了进一步的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本实施例提供的拍照录像处理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拍照或者录像模块201相连的实时场景人脸检测模块301,用于检测所述实时场景中是否有人脸;与所述实时场景人脸检测模块301相连的美颜处理模块302,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实时场景中有人脸时,开启美颜功能进行美颜处理。
所述美颜处理模块302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实时场景中没有人脸时,关闭美颜功能。
在实时场景中有人脸时开启美颜功能,没有人脸时关闭美颜功能,有利于避免资源浪费,避免美颜功能一直处于开启状态而造成的损耗,从而进一步的降低功耗,减小耗电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实时场景人脸检测模块301包括:与所述拍照或者录像模块201相连的实时场景人脸识别单元311,用于检测实时场景中是否有人脸;与所述实时场景人脸识别单元311相连的人脸区域识别单元312,用于识别所述实时场景中的人脸区域。
所述美颜处理模块302与人脸区域识别单元312相连,用于将识别出的人脸区域进行美颜处理。
由于近对实时场景中的人脸区域进行美颜处理,而对人脸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不进行美颜处理,相较于对实时场景整体进行美颜处理而言,显著的减小需要进行处理的数据,从而有利于进一步的降低电子设备的使用功耗,减小电子设备的耗电量,进一步的解决发热问题。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拍照录像处理系统。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数码相机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作为示例。
参考图3,电子设备包括:屏幕400,所述屏幕400具有正面;前置摄像头401以及后置摄像头402;设置于所述屏幕400正面的红外感应检测结构403。
其中,屏幕400正面指的具有显示区域的表面,使用者正常使用电子设备时观看屏幕400正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置摄像头401和后置摄像头402均由屏幕400正面暴露出。并且,所述后置摄像头402还贯穿所述屏幕400,且由屏幕400背面暴露出,屏幕400背面为与屏幕400正面相对的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置摄像头401、后置摄像头402以及红外感应检测结构403均位于屏幕400正面顶部区域。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不同设计需求以及应用需求,合理设置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以及红外感应检测结构的位置。所述红外感应检测结构403用于检测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遮挡物,红外感应检测结构403可以包括红外传感器。
具体地,在开启后置摄像头402时,检测电子设备的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遮挡物。相应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的相应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图4为图3中红外感应检测结构403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4,所述红外感应检测结构403包括至少一组红外发射单元以及相应的红外接收单元。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红外感应检测障碍物的检测角度,达到广角遮挡物检测效果,以红外感应检测结构403包括三组红外发射检测单元作为示例,每组红外发射检测单元包括红外发射部分和红外检测部分。
红外发射部分包括红外发射控制器413以及与所述红外发射控制器413连接的红外发射灯423,红外接收部分包括红外接收控制器433以及与所述红外接收控制器433连接的红外接收灯443,本实施例中,三个红外发射灯423共用红外发射控制器413,三个红外接收灯443共用红外接收控制器433。
在检测遮挡物时,红外发射灯423在红外发射控制器413的控制下发射红外线,若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有遮挡物如人时,红外线经人体反射后传输至红外接收灯443,红外接收灯443接收反射后的红外线,从而判断在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有遮挡物。当红外接收灯443未接收到反射红外线时,则判断在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没有遮挡物。
由前述实施例中相应分析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前提下,能够有效的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减小耗电量以及发热量。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自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拍照录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启摄像头进行拍照或者录像,获取拍照或者录像的实时场景;
当确定开启的摄像头为后置摄像头时,检测电子设备的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
当检测到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没有人脸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亮度变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照录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子设备的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包括:实时检测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或者,在预设间隔时间点检测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拍照录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子设备的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包括:检测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遮挡物;当检测到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有遮挡物时,开启前置摄像头;采用所述前置摄像头识别所述遮挡物是否为人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拍照录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遮挡物包括:采用红外传感器检测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遮挡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照录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美颜功能,且所述美颜功能默认处于开启状态;还包括:检测所述实时场景中是否有人脸;当检测到所述实时场景中没有人脸时,关闭美颜功能。
6.一种拍照录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拍照或者录像模块,用于开启摄像头进行拍照或者录像,并获取拍照或者录像的实时场景;
与所述拍照或者录像模块连接的人脸检测模块,用于,当确定开启的摄像头为后置摄像头时,检测电子设备的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人脸;
与所述人脸检测模块连接的屏幕显示亮度反馈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没有人脸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亮度变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拍照录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检测模块包括:遮挡物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屏幕正面前方区域是否有遮挡物;与所述遮挡物检测单元连接的人脸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遮挡物是否为人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拍照录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物检测单元包括红外感应检测单元。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拍照录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实时场景人脸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实时场景中是否有人脸;与所述实时场景人脸检测模块连接的美颜处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实时场景中有人脸时,开启美颜功能进行美颜处理。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拍照录像处理系统。
CN201910241566.6A 2019-03-28 2019-03-28 拍照录像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01389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1566.6A CN110138957A (zh) 2019-03-28 2019-03-28 拍照录像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1566.6A CN110138957A (zh) 2019-03-28 2019-03-28 拍照录像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8957A true CN110138957A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68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1566.6A Pending CN110138957A (zh) 2019-03-28 2019-03-28 拍照录像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389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0297A (zh) * 2021-10-13 2022-01-07 安徽亿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微控制器且带有智能背光控制功能的液晶显示屏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7563A (zh) * 2009-10-26 2010-04-2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节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795871A (zh) * 2014-01-22 2014-05-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待机的方法及系统
CN104076988A (zh) * 2013-03-27 2014-10-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282832A (zh) * 2014-07-09 2016-01-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节电方法及装置
CN106326849A (zh) * 2016-08-17 2017-01-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美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107422A (zh) * 2018-02-12 2018-06-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对象的速度确定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90004586A1 (en) * 2011-08-30 2019-01-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 operation mode of a mobile terminal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7563A (zh) * 2009-10-26 2010-04-2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节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90004586A1 (en) * 2011-08-30 2019-01-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 operation mode of a mobile terminal
CN104076988A (zh) * 2013-03-27 2014-10-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795871A (zh) * 2014-01-22 2014-05-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待机的方法及系统
CN105282832A (zh) * 2014-07-09 2016-01-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节电方法及装置
CN106326849A (zh) * 2016-08-17 2017-01-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美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107422A (zh) * 2018-02-12 2018-06-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对象的速度确定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0297A (zh) * 2021-10-13 2022-01-07 安徽亿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微控制器且带有智能背光控制功能的液晶显示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59935B (zh)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5979125B (zh) 一种基于屏幕补光的拍照方法及系统
CN104113688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其电子设备
CN105898164B (zh) 显示设备和其控制方法
WO2020093651A1 (zh) 自动检测和抑制条纹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66747A (zh) 一种图像亮度增强方法及装置
CN105744175B (zh) 一种屏幕补光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71442C (zh) 电子寻像器
EP3570138A1 (en) Power efficient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and eye/gaze tracking system
US20070195174A1 (e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captured images of digital still cameras
CN107993604A (zh) 一种显示屏的调节方法及设备
US20100117949A1 (en) Control method for backlight module of lc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20140232843A1 (en) Gain Value of Image Capture Component
WO2016150112A1 (zh) 一种调节显示屏亮度的方法及装置
JP6328919B2 (ja) バックライト駆動方法、バックライト駆動装置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5630143A (zh) 一种调整屏幕显示的方法和装置
CN108769508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6941588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1887700A (zh) 计算机系统、显示装置及背光控制方法
CN106200904A (zh) 一种手势识别装置、电子设备以及手势识别方法
TW202101976A (zh) 可依據使用情境切換運作模式的眼動追蹤模組
CN108989497A (zh) 一种变色背光板全面屏技术
TW201737237A (zh) 電子裝置、螢幕調節系統及方法
CN106454290B (zh) 一种双摄像头图像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6210532A (zh) 一种拍照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