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38873A - 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 - Google Patents

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38873A
CN110138873A CN201910426123.4A CN201910426123A CN110138873A CN 110138873 A CN110138873 A CN 110138873A CN 201910426123 A CN201910426123 A CN 201910426123A CN 110138873 A CN110138873 A CN 110138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ing
sampled data
module
environment measuring
block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261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晓武
朱卓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ms (beijing) Block Cha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ms (beijing) Block Cha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ms (beijing) Block Cha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ms (beijing) Block Cha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2612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388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38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88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包括:采样数据存证模块及存储节点;采样数据存证模块,用于获取采样业务数据,并将采样业务数据传输至存储节点的区块链中进行存证。由于可严格遵循认证认可的标准规范要求,从而可全流程记录采样业务数据并上链存证。其次,基于区块链技术提供去中心化方案,可确保采样数据的真实性、不可纂改和可溯性,具备高度的真实性、可信性和可溯性,助力环境检测采样业务的存证和取证。另外,还可兼顾安全和高效,有效解决区块膨胀难题且技术应用用户体验更优。最后,由于是完全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方式,从而数据更安全、更真实。

Description

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存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采样业务管理软件系统多数只能解决一部分的操作及数据记录等,并且基于中心化技术管理数据,无法杜绝局部利益或外部压力驱动的数据造假问题,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不能保证真实性及可信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包括:采样数据存证模块及存储节点;所述采样数据存证模块,用于获取采样业务数据,并将所述采样业务数据传输至所述存储节点的区块链中进行存证。
进一步地,所述区块链的总数为多条,多条区块链之间数据互通。
进一步地,所述多条区块链之间数据并行传输。
进一步地,还包括:线上定制模块;所述线上定制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定制所述区块链的存证取证逻辑。
进一步地,还包括:智能合约模块;所述智能合约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定制所述区块链的智能合约。
进一步地,所述区块链所处的数字数据网采用双重P2P架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采样数据取证模块;所述采样数据取证模块,用于对所述区块链中存储的采样业务数据进行取证。
进一步地,还包括:采样模块;所述采样模块,用于根据下发的采样任务中的采样方案,进行现场采样及检测,得到所述采样业务数据。
进一步地,还包括:采样方案编制模块;所述采样方案编制模块,用于编制采样方案,并对采样方案进行审核。
进一步地,还包括:现场检测模块、仪器校准模块及样品交接模块;其中,所述现场检测模块,用于现场检测采样过程;所述仪器校准模块,用于采样过程开始前及采样过程结束后对采样使用的仪器进行校准;所述样品交接模块,用于采样过程结束后进行样品交接。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可严格遵循认证认可的标准规范要求,从而可全流程记录采样业务数据并上链存证。其次,基于区块链技术提供去中心化方案,可确保采样数据的真实性、不可纂改和可溯性,具备高度的真实性、可信性和可溯性,助力环境检测采样业务的存证和取证。另外,还可兼顾安全和高效,有效解决区块膨胀难题且技术应用用户体验更优。最后,由于是完全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方式,从而数据更安全、更真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节点与区块链之间的逻辑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对应的具体应用产品的产品架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采样业务管理软件系统多数只能解决一部分的操作及数据记录等,并且基于中心化技术管理数据,无法杜绝局部利益或外部压力驱动的数据造假问题,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具体体现在如下缺陷:
(1)安全性:系统容易出现停网宕机。
(2)升级困难:系统主网架构僵化致使升级困难,成本越来越高,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3)性能瓶颈:中心化的高性能和去中心化的高度安全,难以兼得。
(4)区块膨胀:随着主网运行时间的增加,区块不断膨胀。
(5)开发困难:底层架构不科学,二次开发难度大,效率低。
(6)体验差:非专业人士无法操作和定制自己的区块链。
(7)落地应用难:原始数据依赖中心化存储,无法实现原始数据的P2P交易。
针对上述情形,如图1所述,示出了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种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采样数据存证模块1及存储节点2;所述采样数据存证模块1,用于获取采样业务数据,并将所述采样业务数据传输至所述存储节点2的区块链中进行存证。
其中,区块链有着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因而具备高度的信任和安全性。对于环境检测采样这样的质检应用场景,区块链解决数据准确、数据保密和数据信息确权等问题,并能满足数据准确和可追溯的要求。另外,采样业务数据可以包括采样方案名称、采样方案的具体内容,采样方案的编制人员信息,采样方案的编制时间信息、采样时间、采样流程人员信息及采样位置等采用流程中涉及到的各项数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区块链的本质是一个分布式的公共账本。区块链维护这个公共账本的过程如下:
首先,以灵活性提高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大节点提供的商业API和开源的API接口,小节点调用API后可以进行区块链的交易写入同时也可以通过调用API获得完成的拷贝,实现每一条记录的可追溯和可验证。
其次,以去中心化解决LIMSChain采样业务物联技术互信难题。除了追溯信息管理可以去中心化之外,区块链也能够以去中心化方式解决环境检测采样物联网大规模应用的互信、存储等技术难题。
再次,以集体性促成采样数据的统一有效。区块链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都会及时更新并存放于参与节点的系统。全网每一个节点在参与记录的同时也来验证其他节点记录结果的正确性。只有当全网大部分节点(甚至所有节点,如果性能允许的话)都同时认为这个记录正确时,或者所有参与记录的节点比对结果一致通过后,记录的真实性才被全网认可。在此机制下,LIMSChain采样系统的交易信息由各参与集体维护,既保证了质检生态各方共建大数据,也降低了中心化管理系统遭受黑客攻击或者中心数据造假产生的系统性风险。
最终,以技术优势创新行业社会公信力模式。在公共账本集体维护和加密算法的技术优势下,区块链可以低成本地解决采样活动的信任难题、构建质检生态多边的去中心化的信任环境。
另外,存储技术和存储速度是区块链技术的关键环节。LIMSChain采样系统采取双重P2P架构设计,既能解决脱敏存储保护隐私的问题,同时也更加安全和经济。交易速度方面,采取兼顾性能和安全的创新的动态DPOS共识机制,提供体验良好的区块链技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由于可严格遵循认证认可的标准规范要求,从而可全流程记录采样业务数据并上链存证。其次,基于区块链技术提供去中心化方案,可确保采样数据的真实性、不可纂改和可溯性,具备高度的真实性、可信性和可溯性,助力环境检测采样业务的存证和取证。另外,还可兼顾安全和高效,有效解决区块膨胀难题且技术应用用户体验更优。最后,由于是完全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方式,从而数据更安全、更真实。
在本发明任一上述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所述区块链的总数为多条,多条区块链之间数据互通。
在本发明任一上述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所述多条区块链之间数据并行传输。具体地,可鼓励每条区块链服务一个场景,并通过跨链技术实现链和链之间数据资产的交易,让整个区块链网络价值互联,以有效解决区块链膨胀问题。
在本发明任一上述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所述线上定制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定制所述区块链的存证取证逻辑。具体地,线上定制模块可提供线上可视化的定制操作功能,以使得没有接触过区块链底层技术的用户,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轻点鼠标定制出自己需要的区块链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任一上述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该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还包括:智能合约模块;所述智能合约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定制所述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具体地,基于侧链独立的虚拟机,可方便开发扩展功能,如智能合约功能,具体可使用完整的JS语言实现,以更加安全可控。通过提供丰富的经过验证的高度安全智能合约,用户轻点鼠标即可定制自己的智能合约,也可以深度开发更加高级和复杂的智能合约。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通过使用微服务及核心功能模块化的开发设计模式,可把功能模块优化到最小粒度,让开发更简单,让升级更灵活。另外,提供了侧链、链上资产等丰富的应用接口,方便不同的需求进行扩展。另外,通过提供专业的文档和培训,可帮助开发者快速掌握研发技能。
在本发明任一上述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所述区块链所处的数字数据网采用双重P2P架构。由于通常的区块链是单层的P2P网络,只能存储交易的关键信息,只能存储很小的数据,原始数据的存储仍然采用的是中心化的方式,不够安全。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区块链所处的数字数据网采取双重P2P的架构,具备同时实现关键信息和原始数据的交易功能。让区块链服务更多的落地场景,以支撑更丰富的应用。
在本发明任一上述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该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还包括:采样数据取证模块;所述采样数据取证模块,用于对所述区块链中存储的采样业务数据进行取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通过采样数据上链存证技术可保护采样数据不被篡改,解决数据造假这一行业痛点。通过采样数据链上溯源技术,可实现采样数据共享。采样过程透明及信任传递,可提升环境检测采样机构社会公信力,从源头上保证环境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溯性,为采样数据的存证和取证提供技术保障。
在本发明任一上述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该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还包括:采样模块;所述采样模块,用于根据下发的采样任务中的采样方案,进行现场采样及检测,得到所述采样业务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通过采样数据上链存证技术可保护采样数据不被篡改,解决数据造假这一行业痛点。通过采样数据链上溯源技术,可实现采样数据共享。采样过程透明及信任传递,可提升环境检测采样机构社会公信力,从源头上保证环境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溯性,为采样数据的存证和取证提供技术保障。
在本发明任一上述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该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还包括:采样方案编制模块;所述采样方案编制模块,用于编制采样方案,并对采样方案进行审核。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通过采样数据上链存证技术可保护采样数据不被篡改,解决数据造假这一行业痛点。通过采样数据链上溯源技术,可实现采样数据共享。采样过程透明及信任传递,可提升环境检测采样机构社会公信力,从源头上保证环境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溯性,为采样数据的存证和取证提供技术保障。
在本发明任一上述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该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还包括:现场检测模块、仪器校准模块及样品交接模块;其中,所述现场检测模块,用于现场检测采样过程;所述仪器校准模块,用于采样过程开始前及采样过程结束后对采样使用的仪器进行校准;所述样品交接模块,用于采样过程结束后进行样品交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通过采样数据上链存证技术可保护采样数据不被篡改,解决数据造假这一行业痛点。通过采样数据链上溯源技术,可实现采样数据共享。采样过程透明及信任传递,可提升环境检测采样机构社会公信力,从源头上保证环境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溯性,为采样数据的存证和取证提供技术保障。
结合上述实施例的内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其功能框架可参考图2及图3。图2为存储节点与区块链之间的逻辑关系示意图,区块链位于存储层,存储节点则位于网络层,网络层与存储层共同组成协议层。图3为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对应的具体应用产品的产品架构关系示意图,其中,在扩展层中可包括智能合约等功能。
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数据存证模块及存储节点;所述采样数据存证模块,用于获取采样业务数据,并将所述采样业务数据传输至所述存储节点的区块链中进行存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的总数为多条,多条区块链之间数据互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区块链之间数据并行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上定制模块;所述线上定制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定制所述区块链的存证取证逻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合约模块;所述智能合约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定制所述区块链的智能合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所处的数字数据网采用双重P2P架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样数据取证模块;所述采样数据取证模块,用于对所述区块链中存储的采样业务数据进行取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样模块;所述采样模块,用于根据下发的采样任务中的采样方案,进行现场采样及检测,得到所述采样业务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样方案编制模块;所述采样方案编制模块,用于编制采样方案,并对采样方案进行审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现场检测模块、仪器校准模块及样品交接模块;其中,所述现场检测模块,用于现场检测采样过程;所述仪器校准模块,用于采样过程开始前及采样过程结束后对采样使用的仪器进行校准;所述样品交接模块,用于采样过程结束后进行样品交接。
CN201910426123.4A 2019-05-21 2019-05-21 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 Pending CN1101388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6123.4A CN110138873A (zh) 2019-05-21 2019-05-21 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6123.4A CN110138873A (zh) 2019-05-21 2019-05-21 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8873A true CN110138873A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72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26123.4A Pending CN110138873A (zh) 2019-05-21 2019-05-21 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3887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8276A (zh) * 2020-02-24 2020-04-03 常州唯实智能物联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物联设备数字身份的可信采集存录方法及装置
CN111191296A (zh) * 2020-04-14 2020-05-22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工作票数据处理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7481A (zh) * 2016-11-30 2017-02-15 福州微启迪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架构的生态环境监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8564515A (zh) * 2018-04-24 2018-09-21 深圳市亿道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价值共享方法及系统
US20180284756A1 (en) * 2016-05-09 2018-10-04 StrongForce IoT Portfolio 2016,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aption of data collection under anomalous conditions in an internet of things mining environment
CN108632381A (zh) * 2018-05-14 2018-10-09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环境监督方法及系统
CN108881274A (zh) * 2018-07-06 2018-11-23 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应用的区块链分片方法及装置
CN109241087A (zh) * 2018-09-27 2019-01-18 福建福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联盟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284756A1 (en) * 2016-05-09 2018-10-04 StrongForce IoT Portfolio 2016,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aption of data collection under anomalous conditions in an internet of things mining environment
CN106407481A (zh) * 2016-11-30 2017-02-15 福州微启迪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架构的生态环境监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8564515A (zh) * 2018-04-24 2018-09-21 深圳市亿道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价值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08632381A (zh) * 2018-05-14 2018-10-09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环境监督方法及系统
CN108881274A (zh) * 2018-07-06 2018-11-23 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应用的区块链分片方法及装置
CN109241087A (zh) * 2018-09-27 2019-01-18 福建福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联盟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国峰: "《监管科技研究与实践》", 31 March 2019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8276A (zh) * 2020-02-24 2020-04-03 常州唯实智能物联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物联设备数字身份的可信采集存录方法及装置
CN111191296A (zh) * 2020-04-14 2020-05-22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工作票数据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temadi et al. An ism modeling of barriers for blockchain/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adoption in supply chains towards cybersecurity
Poniszewska-Marańda et al. Kubernetes cluster for automating softwar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Razzaq A systematic review on software architectures for IoT systems and future direction to the adoption of 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
Qi et al. Model aggregation techniques in federated learning: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rive et al. Quality of service aware orchestration for cloud–edge continuum applications
CN110138873A (zh) 环境检测采样数据存取系统
Andrade et al. Performance and availability trade-offs in fog–cloud iot environments
Paolone et al. A holistic overview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ecosystem
Vigoya et al. Annotated dataset for anomaly detection in a data center with IoT sensors
Lambropoulos et al. Improving business performance by employing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 a case study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Vladyko et al. Toward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modeling blockchain system
Kim Blockchain smart contract to prevent forgery of degree certificat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nsensus algorithm
Srinivasan Cloud Computing: A practical approach for learning and implementation
Pöyhönen et al. Cyber situational awareness in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protection
Hussain et al. Resource allocation in volunteered cloud computing and battling COVID-19
Trujillo et al. Virtualizing hadoop: how to install, deploy, and optimize hadoop in a virtualized architecture
Martin et al. Service for Deploying Digital Twins of QKD Networks
Wang et al. From replay to regeneration: Recovery of UDP flood network attack scenario based on SDN
Dhanaraj et al. Mastering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Applications of Cloud Computing, IoT, Blockcha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CN111882415A (zh) 一种质量检测模型的训练方法和相关装置
Kumar et al. Smart Cities with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 and big data-a critical review
Prabhakaran et al. Building a Big data provenance with its applications for Smart cities
JOE et 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BASED RASPBERRY CONTROLLER FOR THE GREENHOUSE MONITORING SYSTEM
Zhou et al. Revisit security in the era of DevOps: An evidence‐based inquiry into DevSecOps industry
Stirm et al. HUBzero’s Variations of Sustainability: From Simulation/Modeling Tools to Communit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