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38864A - 一种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38864A
CN110138864A CN201910410151.7A CN201910410151A CN110138864A CN 110138864 A CN110138864 A CN 110138864A CN 201910410151 A CN201910410151 A CN 201910410151A CN 110138864 A CN110138864 A CN 1101388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plugging
base station
ethernet switch
bank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101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凤兰
周伟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engtong Marin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engtong Marin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engtong Marin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engtong Marin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1015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388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38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88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3/00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B3/00 - H04B11/00
    • H04B13/02Transmission system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sists of the earth or a large mass of water thereon, e.g. earth telegraph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04J3/065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 H04J3/0661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using timestamps
    • H04J3/0667Bidirectional timestamps, e.g. NTP or PTP for compensation of clock drift and for compensation of propagation 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实现岸基站与海底设备之间的信息双向传输,包括岸基站、主接驳盒、若干次接驳盒;次接驳盒包括第一以太网交换机,次接驳盒与所述海底设备连接,第一以太网交换机将海底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封装转发,上传到主接驳盒上;主接驳盒包括第二以太网交换机,第二以太网交换机对各个次接驳盒上传的数据封装转发,通过海缆将数据上传到岸基站;岸基站包括应用服务工控机,数据服务器、第三以太网交换机,第三以太网交换机接收主接驳盒转发的数据,将数据存储到数据服务器中;应用服务工控机通过岸基站的第三以太网交换机下达控制指令,对系统中的以太网交换机,以及接入以太网交换机的模块和设备进行参数设置。

Description

一种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底观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无线通信和同轴电缆通信,不能满足海底观测的长距离和大容量通信要求。比如基于蜂窝通信的海底观测网,因为受限于固定基站的分布,通信距离通常在几十km到100km左右,传输距离有限,而且通信带宽小,通常最多只有几百Mbps。
比如基于水声通信的海底观测网,水声信道多径效应严重,易产生码间干扰,影响通信质量,降低传输可靠性,且传输距离短,通信带宽有限。
现有的通信系统中,无法实现岸基站与海底设备间的远距离双向通信,现有的通信系统无法满足海底观测网的通信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可实现岸基站与海底设备间的远距离双向通信,进而实现对深海大洋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等信息的长期、原位、实时观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实现岸基站与海底设备之间的信息双向传输,包括岸基站、主接驳盒、若干次接驳盒和用于连接岸基站、主接驳盒、次接驳盒的海缆;
所述次接驳盒包括第一以太网交换机,所述次接驳盒与所述海底设备连接,所述第一以太网交换机将海底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封装转发,上传到主接驳盒上。
所述主接驳盒包括第二以太网交换机,所述第二以太网交换机对各个次接驳盒上传的数据封装转发,通过海缆将数据上传到岸基站上;
所述岸基站包括应用服务工控机,数据服务器、第三以太网交换机,所述第三以太网交换机接收主接驳盒转发的数据,将数据存储到所述数据服务器中;所述应用服务工控机通过岸基站的第三以太网交换机下达控制指令,对系统中的以太网交换机,以及接入以太网交换机的模块和设备进行参数设置。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岸基站与主接驳盒之间连接的海缆为光电复合海缆,所述光电复合海缆将岸基站的电能输送给主接驳盒,还实现岸基站与主接驳盒间的双向通信。
本实施例中采用光缆复合海缆连接岸基站与主接驳盒,所述光电复合海缆具有通信容量大,损耗低、中继距离长,抗电磁干扰,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光纤原材料资源丰富,用光纤可节约金属材料等优点。这对于降低海底观测通信的成本、提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岸基站与主接驳盒之间设置有光电分离箱,所述光电分离箱负责光电复合海缆与陆地光缆、陆地电缆之间的接续、分离和分配。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以太网交换机和第三以太网交换机上均设置有SFP光模块,所述第二以太网交换机上设置的SFP光模块,将电信号变为光信号,通过光电复合海缆中的光纤上传到岸基站的第三以太网交换机,所述第三以太网交换机上设置的SFP光模块,接收光信号,并将光信号变为电信号。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岸基站、主接驳盒、次接驳盒内均包括时钟服务器,所述岸基站的时钟服务器跟踪于GPS卫星和北斗卫星,获得的时间同步信号PTP信号由岸基站的第三以太网交换机透传给主接驳盒的第二以太网交换机,主接驳盒的时钟服务器通过PTP信号接口跟踪于岸基站的时钟服务器,实现主接驳盒的对时,然后再将PTP信号转为1PPS+ToD信号给内部模块授时;主接驳盒的交换机还可以将PTP信号透传给次接驳盒的第一以太网交换机,次接驳盒的时钟服务器通过PTP信号接口跟踪于岸基站的时钟服务器,实现次接驳盒的对时,然后再将PTP信号转为1PPS+ToD信号给内部模块授时,最终实现海底设备的高精度对时。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主接驳盒内采用交换机双机备份结构,配置有两台第二以太网交换机,配合环网冗余协议,可实现链路冗余,正常工作时,岸基站的第三以太网交换机到次接驳盒的第一以太网交换机之间只有一条链路在通信,当该链路出现故障时,系统能够自动切换到备份链路,保证网络的正常通信。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主接驳盒上设置有若干供次接驳盒同时连接的接口。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次接驳盒上设置有若干供海底设备同时连接的接口。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主接驳盒、次接驳盒与海缆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水密接插件。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以太网交换机、第二以太网交换机、第三以太网交换机均采用工业网管型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机的网管功能便于在岸基站或远程控制中心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和管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还支持端口设置、冗余配置、告警、服务质量(QoS)、虚拟局域网(VLAN)等功能,满足复杂系统的配置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应用于海底观测领域,次接驳盒的第一以太网交换机将海底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封装转发,上传到主接驳盒的第二以太网交换机;然后主接驳盒的第二以太网交换机对各个次接驳盒上传的数据封装转发,通过海缆中的光纤上传到岸基站的第一以太网交换机,最后将数据转发存储到数据服务器中,这样完成了海底设备采集信息的上行通信;岸基站的应用服务工控机可以通过岸基站的第三以太网交换机下达控制指令,对系统中所有的交换机,以及接入交换机的模块和设备进行设置参数,实现信息传输的下行通信。
本发明通过次接驳盒内的第一以太网交换机、主接驳盒内的第二以太网交换机、岸基站内的应用服务工控机,数据服务器、第三以太网交换机实现岸基站与海底设备间的远距离双向通信,进而实现对深海大洋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等信息的长期、原位、实时观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的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的一实施例,一种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实现岸基站与海底设备之间的信息双向传输,包括岸基站、主接驳盒、若干次接驳盒和用于连接岸基站、主接驳盒、次接驳盒的海缆。
所述岸基站设置在陆地上,所述主接驳盒和次接驳盒均设置在海底,所述岸基站与主接驳盒通过陆缆接头盒连接,在陆地部分为陆缆,在海底部分为海缆;所述主接驳盒上设置有若干供次接驳盒同时连接的接口,所述主接驳盒能够同时与多个次接驳盒连接;所述次接驳盒上设置有若干供海底设备同时连接的接口,所述次接驳盒能够同时与多个海底设备连接,所述次接驳盒与海底设置之间通过水密缆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接驳盒、次接驳盒与海缆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水密接插件,所述水密接插件设置在所述接口处,防止连接处漏水,对主接驳盒和次接驳盒内的电子元件造成损伤。
所述次接驳盒包括第一以太网交换机,所述次接驳盒与所述海底设备连接,所述第一以太网交换机将海底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封装转发,上传到主接驳盒上;
所述主接驳盒包括第二以太网交换机,所述第二以太网交换机对各个次接驳盒上传的数据封装转发,通过海缆将数据上传到岸基站上;
所述岸基站包括应用服务工控机,数据服务器、第三以太网交换机,所述第三以太网交换机接收主接驳盒转发的数据,将数据存储到所述数据服务器中;所述应用服务工控机通过岸基站的第三以太网交换机下达控制指令,对系统中的以太网交换机,以及接入以太网交换机的模块和设备进行参数设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岸基站与主接驳盒之间连接的海缆为光电复合海缆,所述光电复合海缆将岸基站的电能输送给主接驳盒,还实现岸基站与主接驳盒间的双向通信。
本实施例中采用光缆复合海缆连接岸基站与主接驳盒,相比于传统的无线通信和同轴电缆通信,光缆复合海缆具有通信容量大,损耗低、中继距离长,抗电磁干扰,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光纤原材料资源丰富,用光纤可节约金属材料等优点。这对于降低海底观测通信的成本、提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光缆复合海缆在接入到主接驳盒之前需要对光电复合海缆与陆地光缆、陆地电缆分别连接,所以在所述岸基站与主接驳盒之间设置有光电分离箱,所述光电分离箱负责光电复合海缆与陆地光缆、陆地电缆之间的接续、分离和分配,光电复合海缆中的电单元与陆地电缆连接,光电复合海缆中的光单元与陆地光缆连接。
设置光电复合海缆之后,可以采用光信号的方式完成数据传输,第二以太网交换机和第三以太网交换机上均设置有SFP光模块,所述SFP光模块能够实现光电信号之间的转换,所述第二以太网交换机上设置的SFP光模块,将电信号变为光信号,通过光电复合海缆中的光纤上传到岸基站的第三以太网交换机,所述第三以太网交换机上设置的SFP光模块,接收光信号,并将光信号变为电信号,通过光信号传输替代电信号传输,使输出速度更快,并且防止电磁干扰。
本实施例中,所述岸基站、主接驳盒、次接驳盒内均包括时钟服务器,所述时钟服务器均通过信号线与所述岸基站、主接驳盒、次接驳盒内的以太网交换机连接,所述岸基站的时钟服务器跟踪于GPS卫星和北斗卫星,获得的时间同步信号PTP信号由岸基站的第三以太网交换机透传给主接驳盒的第二以太网交换机,主接驳盒的时钟服务器通过PTP信号接口跟踪于岸基站的时钟服务器,实现主接驳盒的对时,然后再将PTP信号转为1PPS+ToD信号给内部模块授时;主接驳盒的交换机还可以将PTP信号透传给次接驳盒的第一以太网交换机,次接驳盒的时钟服务器通过PTP信号接口跟踪于岸基站的时钟服务器,实现次接驳盒的对时,然后再将PTP信号转为1PPS+ToD信号给内部模块授时,最终实现海底设备的高精度对时,从而保证岸基站、主接驳盒、次接驳盒、海底设备时间同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接驳盒内采用交换机双机备份结构,配置有两台第二以太网交换机,配合环网冗余协议,可实现链路冗余,正常工作时,岸基站的第三以太网交换机到次接驳盒的第一以太网交换机之间只有一条链路在通信,当该链路出现故障时,系统能够自动切换到备份链路,保证网络的正常通信,交换机双机备份结构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可以在出现故障时提供应急保证。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以太网交换机、第二以太网交换机、第三以太网交换机均采用工业网管型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机的网管功能便于在岸基站或远程控制中心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和管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还支持端口设置、冗余配置、告警、服务质量(QoS)、虚拟局域网(VLAN)等功能,满足复杂系统的配置要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实现岸基站与海底设备之间的信息双向传输,其特征在于,包括岸基站、主接驳盒、若干次接驳盒和用于连接岸基站、主接驳盒、次接驳盒的海缆;
所述次接驳盒包括第一以太网交换机,所述次接驳盒与所述海底设备连接,所述第一以太网交换机将海底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封装转发,上传到主接驳盒上;
所述主接驳盒包括第二以太网交换机,所述第二以太网交换机对各个次接驳盒上传的数据封装转发,通过海缆将数据上传到岸基站上;
所述岸基站包括应用服务工控机,数据服务器、第三以太网交换机,所述第三以太网交换机接收主接驳盒转发的数据,将数据存储到所述数据服务器中;所述应用服务工控机通过岸基站的第三以太网交换机下达控制指令,对系统中的以太网交换机,以及接入以太网交换机的模块和设备进行参数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岸基站与主接驳盒之间连接的海缆为光电复合海缆,所述光电复合海缆将岸基站的电能输送给主接驳盒,还实现岸基站与主接驳盒间的双向通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岸基站与主接驳盒之间设置有光电分离箱,所述光电分离箱负责光电复合海缆与陆地光缆、陆地电缆之间的接续、分离和分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以太网交换机和第三以太网交换机上均设置有SFP光模块,所述第二以太网交换机上设置的SFP光模块,将电信号变为光信号,通过光电复合海缆中的光纤上传到岸基站的第三以太网交换机,所述第三以太网交换机上设置的SFP光模块,接收光信号,并将光信号变为电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岸基站、主接驳盒、次接驳盒内均包括时钟服务器,所述岸基站的时钟服务器跟踪于GPS卫星和北斗卫星,获得的时间同步信号PTP信号由岸基站的第三以太网交换机透传给主接驳盒的第二以太网交换机,主接驳盒的时钟服务器通过PTP信号接口跟踪于岸基站的时钟服务器,实现主接驳盒的对时,然后再将PTP信号转为1PPS+ToD信号给内部模块授时;主接驳盒的交换机还可以将PTP信号透传给次接驳盒的第一以太网交换机,次接驳盒的时钟服务器通过PTP信号接口跟踪于岸基站的时钟服务器,实现次接驳盒的对时,然后再将PTP信号转为1PPS+ToD信号给内部模块授时,最终实现海底设备的高精度对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接驳盒内采用交换机双机备份结构,配置有两台第二以太网交换机,配合环网冗余协议,可实现链路冗余,正常工作时,岸基站的第三以太网交换机到次接驳盒的第一以太网交换机之间只有一条链路在通信,当该链路出现故障时,系统能够自动切换到备份链路,保证网络的正常通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接驳盒上设置有若干供次接驳盒同时连接的接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接驳盒上设置有若干供海底设备同时连接的接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接驳盒、次接驳盒与海缆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水密接插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以太网交换机、第二以太网交换机、第三以太网交换机均采用工业网管型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机的网管功能便于在岸基站或远程控制中心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和管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还支持端口设置、冗余配置、告警、服务质量、虚拟局域网等功能,满足复杂系统的配置要求。
CN201910410151.7A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 Pending CN1101388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0151.7A CN110138864A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0151.7A CN110138864A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8864A true CN110138864A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74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10151.7A Pending CN110138864A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38864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4132A (zh) * 2019-10-24 2020-02-07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缆式海底地震监测系统
CN111327974A (zh) * 2020-03-05 2020-06-23 深圳欧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环网拓扑结构的海底观测网络冗余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1476994A (zh) * 2020-04-21 2020-07-31 上海亨通海洋装备有限公司 水下监测系统
CN111586106A (zh) * 2020-04-13 2020-08-25 鹏城实验室 一种观测系统及观测方法
CN112543058A (zh) * 2020-11-27 2021-03-23 上海亨通海洋装备有限公司 基于集成式接驳盒的海底观测网络系统
CN114221855A (zh) * 2021-11-19 2022-03-22 中航宝胜海洋工程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冗余式接驳盒的海底观测网络系统
CN114442077A (zh) * 2022-01-21 2022-05-06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可实时监测水下设备的有缆式声学发射潜标及其监测方法
CN117395542A (zh) * 2023-10-10 2024-01-12 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底观测网的高速率无中继远距离通信系统
CN117440274A (zh) * 2023-12-20 2024-01-23 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分离的海底观测网水下主基站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3550A (zh) * 2010-05-04 2010-09-08 浙江大学 海底观测网络节点平台
US20140063493A1 (en) * 2011-03-11 2014-03-06 Tgs Geophysical Company (Uk) Limited Sensor array
CN104320238A (zh) * 2014-10-21 2015-01-28 浙江大学 一种海底观测网大流量背景下的时间同步方法
CN208209961U (zh) * 2017-12-14 2018-12-07 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海底接驳盒远距离通信系统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3550A (zh) * 2010-05-04 2010-09-08 浙江大学 海底观测网络节点平台
US20140063493A1 (en) * 2011-03-11 2014-03-06 Tgs Geophysical Company (Uk) Limited Sensor array
CN104320238A (zh) * 2014-10-21 2015-01-28 浙江大学 一种海底观测网大流量背景下的时间同步方法
CN208209961U (zh) * 2017-12-14 2018-12-07 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海底接驳盒远距离通信系统结构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4132A (zh) * 2019-10-24 2020-02-07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缆式海底地震监测系统
CN111327974A (zh) * 2020-03-05 2020-06-23 深圳欧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环网拓扑结构的海底观测网络冗余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1586106A (zh) * 2020-04-13 2020-08-25 鹏城实验室 一种观测系统及观测方法
CN111476994A (zh) * 2020-04-21 2020-07-31 上海亨通海洋装备有限公司 水下监测系统
CN112543058A (zh) * 2020-11-27 2021-03-23 上海亨通海洋装备有限公司 基于集成式接驳盒的海底观测网络系统
CN112543058B (zh) * 2020-11-27 2022-06-21 上海亨通海洋装备有限公司 基于集成式接驳盒的海底观测网络系统
CN114221855A (zh) * 2021-11-19 2022-03-22 中航宝胜海洋工程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冗余式接驳盒的海底观测网络系统
CN114442077A (zh) * 2022-01-21 2022-05-06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可实时监测水下设备的有缆式声学发射潜标及其监测方法
CN117395542A (zh) * 2023-10-10 2024-01-12 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底观测网的高速率无中继远距离通信系统
CN117395542B (zh) * 2023-10-10 2024-04-26 江苏亨通华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底观测网的高速率无中继远距离通信系统
CN117440274A (zh) * 2023-12-20 2024-01-23 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分离的海底观测网水下主基站
CN117440274B (zh) * 2023-12-20 2024-04-12 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分离的海底观测网水下主基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38864A (zh) 一种海底观测网通信系统
CN110380810B (zh) 一种半有源wdm波分系统
CN102682586A (zh) 一种输电线路状态监测通信系统
CN105099954B (zh) 一种变电站过程层报文共网共口传输系统
CN104253765A (zh) 一种数据包交换方法、装置以及接入交换机和交换系统
US20130094857A1 (en) Remote node and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a fiber-optic network, especially for low bit-rate data transmission
CN106385390A (zh) 一种基于fpga实现万兆以太网电口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201726403U (zh) 一种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数据传输体系架构
CN110535530A (zh) Smallcell的前传接口方法和系统
CN210183339U (zh) 一种半有源wdm波分系统
CN201365253Y (zh) 混合信号特种光端机
CN205545744U (zh) 一种电力通信网otn系统的业务承载系统
CN102158281A (zh) 高速全向无线激光通信设备
CN103957477A (zh) 一种面向电网业务的光交换方法及网络
CN107911175A (zh) 一种海底接驳盒远距离通信系统结构
CN102137406B (zh) 用于无线通信多网合一的主装置、扩展装置及远端装置
CN204408529U (zh) 一种基于海事卫星和基站的船舶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CN202906946U (zh) 一种海底观测网络的多节点通信系统
CN214154556U (zh) 一种基于5g网络的电力专网系统
CN206517397U (zh) 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通信的站台通信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N205123744U (zh) 一种光纤通道总线无线光传输终端及系统
CN204316547U (zh) 一种远洋船舶数据共享系统
CN210297706U (zh) 有源光纤倍增器及系统
CN103326783B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及信号传输系统
CN208209961U (zh) 一种海底接驳盒远距离通信系统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