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37937B - 一种带储能设备的直流微网群系统及其分层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储能设备的直流微网群系统及其分层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37937B
CN110137937B CN201910531813.6A CN201910531813A CN110137937B CN 110137937 B CN110137937 B CN 110137937B CN 201910531813 A CN201910531813 A CN 201910531813A CN 110137937 B CN110137937 B CN 1101379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rter
microgrid
current
control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318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37937A (zh
Inventor
韩杨
李路桥
蔺向阳
宁星
王丛岭
杨平
熊静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91053181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379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37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7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37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79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10Parallel operation of dc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14Balancing the load in a networ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02P80/14District level solutions, i.e. local energy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储能设备的直流微网群系统及其分层控制方法。带储能设备的直流微网群系统,包括3个直流子微网,分别命名为A号子微网、B号子微网、C号子微网。A号子微网中包含3个BUCK变换器、3个输入电压源,B号子微网中包含3个BOOST变换器、3个输入电压源,C号子微网包含2个双向DC/DC变换器、2个储能设备。本发明的分层控制方法可以分为两层,其中顶层为直流子微网间的协调控制,该层的目的是为了给底层控制提供电流参考值和下垂系数参考值;A号子微网和B号子微网的底层控制均包含母线电压补偿控制、下垂系数补偿控制、下垂控制、电压单闭环控制,C号子微网的底层控制包含输出电流补偿控制、电感电流单闭环控制。本发明提出的分层控制方法,实现了不同类型子微网间任意比例的电流分配,提高了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带储能设备的直流微网群系统及其分层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的直流微电网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分层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输出电压补偿控制、变下垂系数控制、子微网输出电流比例协调控制的控制方法及应用该方法控制的一个直流微网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大量可再生新能源的接入,微电网的概念被提出。微电网可以被分为交流微电网和直流微电网。与交流微电网相比,直流微网可提高变流器的利用率并减少损耗,有利于各微源间的优势互补与协调控制,且直流系统不存在相位同步、谐波和无功损耗等方面问题,因此直流微电网已经成为微电网技术新的研究方向。
直流微电网规模一般比较小,负荷波动及外部干扰比较频繁。为实现多种分布式发电接入和用户侧高效可靠供电,可计划性的将直流微电网划分为多个子微网。通过直流母线将地理位置相近的直流子微网根据相应控制策略连接,形成直流微电网群。各直流子微网互为备用,有效提高了微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需要根据直流微电网结构,研究直流子微网之间的协调控制,以确保微电网在不同运行状态下都能够稳定可靠供电。授权公告号为CN201610897833.1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微网群架构及其自主协调控制方法,所提出的架构中包括交、直流子网、PEU和EP,其中PEU用于协调微网群内各子微网与EP的功率交换,实现各子网能量共济,维持各子微网内母线电压和频率的稳定;EP用于维持PEU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实现对PEU所需交换净功率的合理分配。授权公告号为CN201610040203.2的中国专利,提出让各子微网内储能系统根据各储能系统的最大充放电功率及其剩余电量SOC来自动调整功率分配,从而平滑分布式发电功率波动并改善母线电压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储能系统的安全性。该发明还采用模糊控制来调整储能电站中各储能单元下垂控制器的虚拟阻抗,以实现不同储能单元间功率的自动分配和SOC的平衡。采用母线电压反馈控制方法对由于下垂控制引起的母线电压跌落进行补偿,提高母线电压质量。
当直流微网群系统的输入电压源的电压大小差异较大,如何用变换器在升高或降低电压以满足直流母线电压要求的同时按照需求任意调配它们的输出电流大小,是一个控制难点。在离网型的直流微电网系统中,由于直流母线电压没有电网的支撑,需要在系统中加入储能设备。当系统的输入电压源能提供的功率小于负载所需功率时,储能设备需要发出功率以保证负载的功率需求;当系统的输入电压源所能提供的功率大于负载所需功率时,储能设备需要处于充电状态以储存能量。储能设备如何与其余输入电压源进行协调,也是一个控制难点。
目前国内对直流微网群的研究还较少,直流微网群的控制相比于普通的直流微电网系统还要复杂一些。直流微网群的控制不仅要考虑到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精度、子微网内部变换器间的电流分配精度,还要考虑子微网与子微网之间的协调问题。直流微网群可以实现多种分布式发电接入和用户侧高效可靠供电,因此对直流微网群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达到的目标是:①将多个电压值相差较大的直流电压源通过相应的直流变换器升压或者降压后与直流母线相连,保证直流母线的电压与设定参考值一致;②根据直流变换器的类型划分各个子微网,实现子微网间任意比例的电流输出;③在子微网内部各变换器输出线路电阻不一致的情况下实现变换器输出电流相等的目标;④某个子微网切除或子微网内某个变换器切除时,系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节后子微网依然可以按照原来设定的比例输出电流。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直流微网群系统由3个直流子微网组成。分别命名为A号子微网、B号子微网、C号子微网。A号子微网中包含3个BUCK变换器,这3个BUCK变换器分别命名为#1变换器、#2变换器、#3变换器,3个BUCK变换器的输入电压源的电压值互不相同,输出线路的电阻值互不相同;B号子微网中包含3个BOOST变换器,这3个BOOST变换器分别命名为#4变换器、#5变换器、#6变换器,3个BOOST变换器的输入电压源的电压值互不相同,输出线路的电阻值互不相同;C号子微网包含2个双向DC/DC变换器,这两个双向DC/DC变换器分别命名为#7变换器、#8变换器,双向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为储能设备,输出线路的电阻值互不相同;A号子微网、B号子微网、C号子微网均通过开关与直流母线相连,且子微网与直流母线间线路的电阻值互不相同。两个纯电阻负载并联在直流母线上,且由两个开关控制其开通和关断。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出的分层控制方法可以分为两层,其中顶层控制为直流子微网间的协调控制,该层的目的是为了给底层控制提供电流参考值和下垂系数参考值,从而协调3个不同类型的子微网,使它们可以按照设定的比例向直流母线注入功率;A号子微网和B号子微网的底层控制基本一致,包含有直流母线电压补偿控制、下垂系数补偿控制、下垂控制、电压单闭环控制,C号子微网由于内部的变换器为双向DC/DC变换器,所以它的底层控制与另外两个子微网完全不同,C号子微网的底层控制包含输出电流补偿控制、电感电流单闭环控制。
进一步的,#1变换器、#2变换器、#3变换器、#4变换器、#5变换器、#6变换器均采取改进型下垂控制,其中#1变换器的下垂系数始终固定为常数K0,其余变换器的下垂系数都是变化的;#7变换器、#8变换器的控制是直接以输出电流作为被控对象的,包含输出电流补偿控制、电感电流单闭环控制。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分层控制策略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S1、读取A号子微网中三个直流变换器的电容电压采样值、输出电流采样值、A号子微网总输出电流采样值、直流母线电压采样值。其中#1变换器的电容电压为u1,输出电流为I1;#2变换器的电容电压为u2,输出电流为I2;#3变换器的电容电压为u3,输出电流为I3;A号子微网总输出电流为IA,直流母线电压值为VAbus
S2、对A号子微网进行直流母线电压补偿控制。将直流母线电压参考值uref减去直流母线电压值VAbus,将偏差量输入XA号PI控制器,得到A号子微网的直流母线电压补偿值uaddA,uref叠加上uaddA即可得到电压补偿控制后的电压参考值uAref_res
S3、对A号子微网的直流变换器进行下垂系数修正控制。#1变换器的下垂系数不需要进行修正控制,其下垂系数K1固定为常数K0;#2变换器的输出电流I2减去#1变换器的输出电流I1,将偏差量输入Y2号PI控制器,得到#2变换器的下垂系数修正量Kadd2,常数K0叠加上Kadd2得到#2变换器的下垂系数K2;#3变换器的输出电流I3减去#1变换器的输出电流I1,将偏差量输入Y3号PI控制器,得到#3变换器的下垂系数修正量Kadd3,常数K0叠加上Kadd3得到#3直流变换器的下垂系数K3
S4、对A号子微网进行下垂控制。将电压补偿控制后的电压参考值uAref_res减去下垂系数K1与输出电流I1的乘积,得到#1变换器的电压环参考值uloop1;将uAref_res减去下垂系数K2与输出电流I2的乘积,得到#2变换器的电压环参考值uloop2;将uAref_res减去下垂系数K3与输出电流I3的乘积,得到#3变换器的电压环参考值uloop3
S5、对A号子微网进行电压闭环控制。将S4得到的电压内环参考值uloop1减去u1,差值输入Z1号PI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1,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1模块,进行PWM调制,得到PWM1信号,PWM1用于控制#1变换器中的开关管VT1的开通和关断;将电压内环参考值uloop2减去u2,差值输入Z2号PI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2,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2模块,进行PWM调制,得到PWM2信号,PWM2用于控制#2变换器中的开关管VT2的开通和关断;将电压内环参考值uloop3减去u3,差值输入Z3号PI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3,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3模块,进行PWM调制,得到PWM3信号,PWM3用于控制#3变换器中的开关管VT3的开通和关断;
S6、进行直流微网群协调控制。读取子微网输出电流分配比例设定值。其中A号子微网输出电流占总电流的比例设定值为pA,B号子微网输出电流占总电流的比例设定值为pB,C号子微网输出电流占总电流的比例设定值为pC,读取各变换器的开关状态S1、S2、S3、S4、S5、S6、S7、S8,得到A号子微网中处于接入状态的变换器数目为nA,nA等于S1、S2、S3之和,得到B号子微网中处于接入状态的变换器数目为nB,nB等于S4、S5、S6之和,得到C号子微网中处于接入状态的变换器数目为nC,nC等于S7、S8之和。计算K1*S1+K2*S2+K2*S2的值,并将该值除以A号子微网中处于接入状态的变换器数目nA,即可得到B号子微网的下垂系数参考值Kref;将A号子微网输出电流IA乘以pB/pA再除以nB,即可得到B号子微网的电流参考值IBref;将A号子微网输出电流IA乘以pC/pA再除以nC,即可得到C号子微网的电流参考值ICref
S7、读取B号子微网中三个直流变换器的电容电压采样值、输出电流采样值、直流母线电压采样值。其中#4变换器的电容电压为u4,输出电流为I4;#5变换器的电容电压为u5,输出电流为I5;#6变换器的电容电压为u6,输出电流为I6;直流母线电压值为VBbus
S8、对B号子微网进行直流母线电压补偿控制。将直流母线电压参考值uref减去直流母线电压值VBbus,将偏差量输入XB号PI控制器,得到B号子微网的直流母线电压补偿值uaddB,uref叠加上uaddB即可得到电压补偿控制后的电压参考值uBref_res
S9、对B号子微网的直流变换器进行下垂系数修正控制。#4变换器的输出电流I4减去B号子微网的电流参考值IBref,将偏差量输入Y4号PI控制器,得到#4变换器的下垂系数修正量Kadd4,B号子微网的下垂系数参考值Kref叠加上Kadd4得到#4变换器的下垂系数K4;#5变换器的输出电流I5减去B号子微网的电流参考值IBref,将偏差量输入Y5号PI控制器,得到#5变换器的下垂系数修正量Kadd5,B号子微网的下垂系数参考值Kref叠加上Kadd5得到#4变换器的下垂系数K5;#6变换器的输出电流I6减去B号子微网的电流参考值IBref,将偏差量输入Y6号PI控制器,得到#6变换器的下垂系数修正量Kadd6,B号子微网的下垂系数参考值Kref叠加上Kadd6得到#6变换器的下垂系数K6
S10、对B号子微网进行下垂控制。将电压补偿控制后的电压参考值uBref_res减去下垂系数K4与输出电流I4的乘积,得到#4变换器的电压环参考值uloop4;将uBref_res减去下垂系数K5与输出电流I5的乘积,得到#5变换器的电压环参考值uloop5;将uBref_res减去下垂系数K6与输出电流I6的乘积,得到#6变换器的电压环参考值uloop6
S11、对B号子微网进行电压闭环控制。将S10得到的电压内环参考值uloop4减去u4,差值输入Z4号PI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4,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4模块,进行PWM调制,得到PWM4信号,PWM4用于控制#4变换器中的开关管VT4的开通和关断;将电压内环参考值uloop5减去u5,差值输入Z5号PI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5,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5模块,进行PWM调制,得到PWM5信号,PWM5用于控制#5变换器中的开关管VT5的开通和关断;将电压内环参考值uloop6减去u6,差值输入Z6号PI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6,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6模块,进行PWM调制,得到PWM6信号,PWM6用于控制#6变换器中的开关管VT6的开通和关断;
S12、读取C号子微网中两个双向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流采样值,电感电流采样值,其中#7变换器的输出电流为I7,电感L7A中的电流为I7a,电感L7B中的电流为I7b;#8变换器的输出电流为I8,电感L8A中的电流为I8a,电感L8B中的电流为I8b
S13、对C号子微网进行输出电流补偿控制。将C号子微网的电流参考值ICref减去I7,并将差值输入U7号PI控制器得到#7变换器的电流修正量Iadd7,ICref叠加上修正量Iadd7即可得到#7变换器的电流参考值Iref7,Iref7除以2即可得到#7变换器的电感电流参考值Iref7L;将C号子微网的电流参考值ICref减去I8,并将差值输入U8号PI控制器得到#8变换器的电流修正量Iadd8,ICref叠加上修正量Iadd8即可得到#8变换器的电流参考值Iref8,Iref8除以2即可得到#8变换器的电感电流参考值Iref8L
S14、进行电感电流闭环控制。将Iref7L减去I7a,将差值输入V7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7E,将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7E模块,得到PWM7E信号;将Iref7L减去I7b,将差值输入W7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7F,将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7F模块,得到PWM7F信号;将Iref8L减去I8a,将差值输入V8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8E,将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8E模块,得到PWM8E信号;将Iref8L减去I8b,将差值输入W8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8F,将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8F模块,得到PWM8F信号;
S15、根据ICref的值来确定如何将PWM信号送给C号子微网中的开关管;当ICref的值为0时,C号子微网中的所有开关管的开关信号都是0电平信号;当ICref的值大于0时,PWM7E信号用于控制#7变换器中VT7C管,PWM7F信号用于控制#7变换器中VT7D管,#7变换器中VT7A、VT7B管的开关信号均为0电平信号,PWM8E信号用于控制#8变换器中VT8C管,PWM8F信号用于控制#8变换器中VT8D管,#8变换器中VT8A、VT8B管的开关信号均为0电平信号;当ICref的值小于0时,PWM7E信号用于控制#7变换器中VT7A管,PWM7F信号用于控制#7变换器中VT7B管,#7变换器中VT7C、VT7D管的开关信号均为0电平信号,PWM8E信号用于控制#8变换器中VT8A管,PWM8F信号用于控制#8变换器中VT8B管,#8变换器中VT8C、VT8D管的开关信号均为0电平信号。
进一步的,在这一控制过程中A号子微网和B号子微网经过电压补偿控制后的电压参考值为:
Figure GDA0003660959030000061
其中pXA为XA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XA为XA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pXB为XB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XB为XB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s为拉普拉斯算子。
进一步的,A号子微网内3个BUCK变换器的下垂系数分别为:
Figure GDA0003660959030000071
其中pY2为Y2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Y2为Y2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pY3为Y3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Y3为Y3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
进一步的,A号子微网的三个BUCK变换器的控制结果分别为:
Figure GDA0003660959030000072
其中pZ1为Z1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Z1为Z1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pZ2为Z2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Z2为Z2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pZ3为Z3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Z3为Z3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
进一步的,B号子微网的下垂系数参考值、电流参考值分别为:
Figure GDA0003660959030000073
进一步的,C号子微网的电流参考值为:
Figure GDA0003660959030000074
进一步的,B号子微网内3个BOOST变换器的下垂系数分别为:
Figure GDA0003660959030000081
其中pY4为Y4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Y4为Y4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pY5为Y5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Y5为Y5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pY6为Y6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Y6为Y6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
进一步的,B号子微网的三个BOOST变换器的控制结果分别为:
Figure GDA0003660959030000082
其中pZ4为Z4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Z4为Z4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pZ5为Z5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Z5为Z5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pZ6为Z6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Z6为Z6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
进一步的,C号子微网的两个直流变换器的电感电流参考值分别为:
Figure GDA0003660959030000083
其中pU7为U7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U7为U7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pU8为U8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U8为U8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
进一步的,C号子微网的两个直流变换器的控制结果分别为:
Figure GDA0003660959030000084
其中pV7为V7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V7为V7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pW7为W7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W7为W7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pV8为V8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V8为V8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pW8为W8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W8为W8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多个电压差别较大的电压源通过相应的直流变换器升压或降压后向直流母线注入电流,并加入储能设备和双向DC/DC变换器以实现输出功率和负载所需功率的动态平衡,实现了对多电压源的有机整合,提高了直流微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
本发明通过采取直流母线电压补偿的方法大大提升了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精度,解决了传统下垂控制母线电压远低于电压参考值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下垂系数补偿法,解决了传统下垂控制的直流变换器电流分配精度受线路电阻影响大的问题,大大提升了变换器线路电阻不一致情况下的电流分配精度;本发明提出的直流微网群协调控制,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的直流微网群间任意比例的电流分配,而且即使子微网中某个变换器突然故障或者某个子微网全部切除,系统中其余正常工作的变换器依然能够以设定的比例向直流母线注入电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微网群电路拓扑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号子微网的控制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直流微网群协调控制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B号子微网的控制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C号子微网的控制框图。
图6为PLECS仿真中本发明实施例在负载变化时三个子微网的输出电流波形。
图7为PLECS仿真中本发明实施例在负载变化时直流母线电压波形。
图8为PLECS仿真中本发明实施例在子微网电流分配比例设定值变化时三个子微网的输出电流波形。
图9为PLECS仿真中本发明实施例在子微网电流分配比例设定值变化时直流母线电压波形。
图10为PLECS仿真中本发明实施例在直流变换器被切除、子微网被切除时三个子微网的输出电流波形。
图11为PLECS仿真中本发明实施例在直流变换器被切除、子微网被切除时直流母线电压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直流微网群系统由3个直流子微网组成。分别命名为A号子微网、B号子微网、C号子微网。A号子微网中包含3个BUCK变换器,这3个BUCK变换器分别命名为#1变换器、#2变换器、#3变换器,3个BUCK变换器的输入电压源的电压值互不相同,输出线路的电阻值互不相同;B号子微网中包含3个BOOST变换器,这3个BOOST变换器分别命名为#4变换器、#5变换器、#6变换器,3个BOOST变换器的输入电压源的电压值互不相同,输出线路的电阻值互不相同;C号子微网包含2个双向DC/DC变换器,这两个双向DC/DC变换器分别命名为#7变换器、#8变换器,双向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为储能设备,输出线路的电阻值互不相同;A号子微网、B号子微网、C号子微网均通过开关与直流母线相连,且子微网与直流母线间线路的电阻值互不相同。两个纯电阻负载并联在直流母线上,且由两个开关控制其开通和关断。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出的分层控制方法可以分为两层,其中顶层控制为直流子微网间的协调控制,该层的目的是为了给底层控制提供电流参考值和下垂系数参考值,从而协调3个不同类型的子微网,使它们可以按照设定的比例向直流母线注入功率;A号子微网和B号子微网的底层控制基本一致,包含有直流母线电压补偿控制、下垂系数补偿控制、下垂控制、电压单闭环控制,C号子微网由于内部的变换器为双向DC/DC变换器,所以它的底层控制与另外两个子微网完全不同,C号子微网的底层控制包含输出电流补偿控制、电感电流单闭环控制。
进一步的,#1变换器、#2变换器、#3变换器、#4变换器、#5变换器、#6变换器均采取改进型下垂控制,其中#1变换器的下垂系数始终固定为常数K0,其余变换器的下垂系数都是变化的;#7变换器、#8变换器的控制是直接以输出电流作为被控对象的,包含输出电流补偿控制、电感电流单闭环控制。
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发明的分层控制策略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S1、读取A号子微网中三个直流变换器的电容电压采样值、输出电流采样值、A号子微网总输出电流采样值、直流母线电压采样值。其中#1变换器的电容电压为u1,输出电流为I1;#2变换器的电容电压为u2,输出电流为I2;#3变换器的电容电压为u3,输出电流为I3;A号子微网总输出电流为IA,直流母线电压值为VAbus
S2、对A号子微网进行直流母线电压补偿控制。将直流母线电压参考值uref减去直流母线电压值VAbus,将偏差量输入XA号PI控制器,得到A号子微网的直流母线电压补偿值uaddA,uref叠加上uaddA即可得到电压补偿控制后的电压参考值uAref_res
S3、对A号子微网的直流变换器进行下垂系数修正控制。#1变换器的下垂系数不需要进行修正控制,其下垂系数K1固定为常数K0;#2变换器的输出电流I2减去#1变换器的输出电流I1,将偏差量输入Y2号PI控制器,得到#2变换器的下垂系数修正量Kadd2,常数K0叠加上Kadd2得到#2变换器的下垂系数K2;#3变换器的输出电流I3减去#1变换器的输出电流I1,将偏差量输入Y3号PI控制器,得到#3变换器的下垂系数修正量Kadd3,常数K0叠加上Kadd3得到#3直流变换器的下垂系数K3
S4、对A号子微网进行下垂控制。将电压补偿控制后的电压参考值uAref_res减去下垂系数K1与输出电流I1的乘积,得到#1变换器的电压环参考值uloop1;将uAref_res减去下垂系数K2与输出电流I2的乘积,得到#2变换器的电压环参考值uloop2;将uAref_res减去下垂系数K3与输出电流I3的乘积,得到#3变换器的电压环参考值uloop3
S5、对A号子微网进行电压闭环控制。将S4得到的电压内环参考值uloop1减去u1,差值输入Z1号PI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1,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1模块,进行PWM调制,得到PWM1信号,PWM1用于控制#1变换器中的开关管VT1的开通和关断;将电压内环参考值uloop2减去u2,差值输入Z2号PI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2,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2模块,进行PWM调制,得到PWM2信号,PWM2用于控制#2变换器中的开关管VT2的开通和关断;将电压内环参考值uloop3减去u3,差值输入Z3号PI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3,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3模块,进行PWM调制,得到PWM3信号,PWM3用于控制#3变换器中的开关管VT3的开通和关断;
S6、进行直流微网群协调控制。读取子微网输出电流分配比例设定值。其中A号子微网输出电流占总电流的比例设定值为pA,B号子微网输出电流占总电流的比例设定值为pB,C号子微网输出电流占总电流的比例设定值为pC,读取各变换器的开关状态S1、S2、S3、S4、S5、S6、S7、S8,得到A号子微网中处于接入状态的变换器数目为nA,nA等于S1、S2、S3之和,得到B号子微网中处于接入状态的变换器数目为nB,nB等于S4、S5、S6之和,得到C号子微网中处于接入状态的变换器数目为nC,nC等于S7、S8之和。计算K1*S1+K2*S2+K2*S2的值,并将该值除以A号子微网中处于接入状态的变换器数目nA,即可得到B号子微网的下垂系数参考值Kref;将A号子微网输出电流IA乘以pB/pA再除以nB,即可得到B号子微网的电流参考值IBref;将A号子微网输出电流IA乘以pC/pA再除以nC,即可得到C号子微网的电流参考值ICref
S7、读取B号子微网中三个直流变换器的电容电压采样值、输出电流采样值、直流母线电压采样值。其中#4变换器的电容电压为u4,输出电流为I4;#5变换器的电容电压为u5,输出电流为I5;#6变换器的电容电压为u6,输出电流为I6;直流母线电压值为VBbus
S8、对B号子微网进行直流母线电压补偿控制。将直流母线电压参考值uref减去直流母线电压值VBbus,将偏差量输入XB号PI控制器,得到B号子微网的直流母线电压补偿值uaddB,uref叠加上uaddB即可得到电压补偿控制后的电压参考值uBref_res
S9、对B号子微网的直流变换器进行下垂系数修正控制。#4变换器的输出电流I4减去B号子微网的电流参考值IBref,将偏差量输入Y4号PI控制器,得到#4变换器的下垂系数修正量Kadd4,B号子微网的下垂系数参考值Kref叠加上Kadd4得到#4变换器的下垂系数K4;#5变换器的输出电流I5减去B号子微网的电流参考值IBref,将偏差量输入Y5号PI控制器,得到#5变换器的下垂系数修正量Kadd5,B号子微网的下垂系数参考值Kref叠加上Kadd5得到#4变换器的下垂系数K5;#6变换器的输出电流I6减去B号子微网的电流参考值IBref,将偏差量输入Y6号PI控制器,得到#6变换器的下垂系数修正量Kadd6,B号子微网的下垂系数参考值Kref叠加上Kadd6得到#6变换器的下垂系数K6
S10、对B号子微网进行下垂控制。将电压补偿控制后的电压参考值uBref_res减去下垂系数K4与输出电流I4的乘积,得到#4变换器的电压环参考值uloop4;将uBref_res减去下垂系数K5与输出电流I5的乘积,得到#5变换器的电压环参考值uloop5;将uBref_res减去下垂系数K6与输出电流I6的乘积,得到#6变换器的电压环参考值uloop6
S11、对B号子微网进行电压闭环控制。将S10得到的电压内环参考值uloop4减去u4,差值输入Z4号PI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4,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4模块,进行PWM调制,得到PWM4信号,PWM4用于控制#4变换器中的开关管VT4的开通和关断;将电压内环参考值uloop5减去u5,差值输入Z5号PI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5,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5模块,进行PWM调制,得到PWM5信号,PWM5用于控制#5变换器中的开关管VT5的开通和关断;将电压内环参考值uloop6减去u6,差值输入Z6号PI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6,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6模块,进行PWM调制,得到PWM6信号,PWM6用于控制#6变换器中的开关管VT6的开通和关断;
S12、读取C号子微网中两个双向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流采样值,电感电流采样值,其中#7变换器的输出电流为I7,电感L7A中的电流为I7a,电感L7B中的电流为I7b;#8变换器的输出电流为I8,电感L8A中的电流为I8a,电感L8B中的电流为I8b
S13、对C号子微网进行输出电流补偿控制。将C号子微网的电流参考值ICref减去I7,并将差值输入U7号PI控制器得到#7变换器的电流修正量Iadd7,ICref叠加上修正量Iadd7即可得到#7变换器的电流参考值Iref7,Iref7除以2即可得到#7变换器的电感电流参考值Iref7L;将C号子微网的电流参考值ICref减去I8,并将差值输入U8号PI控制器得到#8变换器的电流修正量Iadd8,ICref叠加上修正量Iadd8即可得到#8变换器的电流参考值Iref8,Iref8除以2即可得到#8变换器的电感电流参考值Iref8L
S14、进行电感电流闭环控制。将Iref7L减去I7a,将差值输入V7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7E,将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7E模块,得到PWM7E信号;将Iref7L减去I7b,将差值输入W7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7F,将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7F模块,得到PWM7F信号;将Iref8L减去I8a,将差值输入V8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8E,将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8E模块,得到PWM8E信号;将Iref8L减去I8b,将差值输入W8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8F,将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8F模块,得到PWM8F信号;
S15、根据ICref的值来确定如何将PWM信号送给C号子微网中的开关管;当ICref的值为0时,C号子微网中的所有开关管的开关信号都是0电平信号;当ICref的值大于0时,PWM7E信号用于控制#7变换器中VT7C管,PWM7F信号用于控制#7变换器中VT7D管,#7变换器中VT7A、VT7B管的开关信号均为0电平信号,PWM8E信号用于控制#8变换器中VT8C管,PWM8F信号用于控制#8变换器中VT8D管,#8变换器中VT8A、VT8B管的开关信号均为0电平信号;当ICref的值小于0时,PWM7E信号用于控制#7变换器中VT7A管,PWM7F信号用于控制#7变换器中VT7B管,#7变换器中VT7C、VT7D管的开关信号均为0电平信号,PWM8E信号用于控制#8变换器中VT8A管,PWM8F信号用于控制#8变换器中VT8B管,#8变换器中VT8C、VT8D管的开关信号均为0电平信号;
进一步的,在这一控制过程中A号子微网和B号子微网经过电压补偿控制后的电压参考值为:
Figure GDA0003660959030000141
其中pXA为XA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XA为XA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pXB为XB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XB为XB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s为拉普拉斯算子。
进一步的,A号子微网内3个BUCK变换器的下垂系数分别为:
Figure GDA0003660959030000142
其中pY2为Y2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Y2为Y2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pY3为Y3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Y3为Y3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
进一步的,A号子微网的三个BUCK变换器的控制结果分别为:
Figure GDA0003660959030000151
其中pZ1为Z1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Z1为Z1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pZ2为Z2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Z2为Z2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pZ3为Z3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Z3为Z3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
进一步的,B号子微网的下垂系数参考值、电流参考值分别为:
Figure GDA0003660959030000152
进一步的,C号子微网的电流参考值为:
Figure GDA0003660959030000153
进一步的,B号子微网内3个BOOST变换器的下垂系数分别为:
Figure GDA0003660959030000154
其中pY4为Y4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Y4为Y4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pY5为Y5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Y5为Y5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pY6为Y6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Y6为Y6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
进一步的,B号子微网的三个BOOST变换器的控制结果分别为:
Figure GDA0003660959030000155
其中pZ4为Z4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Z4为Z4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pZ5为Z5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Z5为Z5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pZ6为Z6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Z6为Z6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
进一步的,C号子微网的两个直流变换器的电感电流参考值分别为:
Figure GDA0003660959030000161
其中pU7为U7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U7为U7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pU8为U8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U8为U8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
进一步的,C号子微网的两个直流变换器的控制结果分别为:
Figure GDA0003660959030000162
其中pV7为V7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V7为V7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pW7为W7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W7为W7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pV8为V8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V8为V8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pW8为W8号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iW8为W8号PI控制器的积分参数。
为了验证所提出的新型分层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在PLECS仿真模型中搭建了直流微网群的仿真模型。在仿真模型中,所有直流变换器的电容均为1880uF。所有电感的电感值如表1所示。变换器的线路电阻以及子微网的线路电阻如表2所示。直流变换器的输入电压如表3所示。两个储能设备均等效为电压值为50V的恒压源与一个0.5Ω的电源内阻串联而成。电阻负载Rload1和Rload2的阻值均为10Ω。
电感元件 L<sub>1</sub> L<sub>2</sub> L<sub>3</sub> L<sub>4</sub> L<sub>5</sub> L<sub>6</sub> L<sub>7A</sub> L<sub>7B</sub> L<sub>8A</sub> L<sub>8B</sub>
电感值(mH) 1.5 1.5 1.5 0.05 0.05 0.05 1 1 1 1
表1
线路电阻 r<sub>1</sub> r<sub>2</sub> r<sub>3</sub> r<sub>4</sub> r<sub>5</sub> r<sub>6</sub> r<sub>7</sub> r<sub>8</sub> r<sub>A</sub> r<sub>B</sub> r<sub>C</sub>
电阻值(Ω<sub>)</sub> 0.5 1 1.5 2 2.5 3 1 2 1 0.5 1.5
表2
电压源 V<sub>dc1</sub> V<sub>dc2</sub> V<sub>dc3</sub> V<sub>dc4</sub> V<sub>dc5</sub> V<sub>dc6</sub> V<sub>dc7</sub> V<sub>dc8</sub>
电压值(V) 90 110 130 40 50 60 50 50
表3
在该仿真模型中进行负载变化的仿真,0~1.5s期间,SL1闭合,SL2断开,负载仅有Rload1;1.5~2s期间,SL1闭合,SL2闭合,负载有Rload1、Rload2;2~2.5s期间,SL1闭合,SL2断开,负载仅有Rload1。整个过程直流母线电压参考值uref为72V,A号子微网输出电流占总电流的比例参考值pA为44.4%,B号子微网输出电流占总电流的比例参考值pB为33.3%,C号子微网输出电流占总电流的比例参考值pC为22.3%。微网群中所有变换器都处于工作状态。在以上实验条件下,得到了如图6、图7所示的仿真波形。
图6给出了直流微网群系统在负载变化时三个子微网的输出电流波形。从图6可以看出,在Rload2接入之前,A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3.2A,B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2.4A,C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1.6A,负载电流为7.2A,所以每个子微网输出电流占负载电流的比例与比例参考值完全一致,控制目标达成。当Rload2接入以后,子微网的输出电流在Rload2接入后0.15s逐渐稳定,稳定状态下A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6.4A,B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4.8A,C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3.2A,负载电流为14.4A,每个子微网输出电流占负载电流的比例依然与比例参考值完全一致。当Rload2切除以后,依然经过0.15s的调节后逐渐稳定,稳定后每个子微网输出电流占负载电流的比例与比例参考值完全一致。
图7给出了负载变化过程直流母线电压的变化情况。从图7可以看出1.5s前直流母线电压被精确的控制在设定电压参考值(72V);当Rload2接入以后,直流母线电压迅速跌落,1.515s时电压跌落到最小值(65.8V),随后由于控制器的调节作用,母线电压逐渐回升,在1.63s时重新恢复到设定电压参考值,随后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在72V;当Rload2切除以后,直流母线电压迅速上升,2.027s时电压上升到最大值(78.4V),随后由于控制器的调节作用,母线电压逐渐下降,在2.122s时重新恢复到设定电压参考值,随后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在72V。
以上两张波形图充分说明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精确的控制直流母线电压,使子微网之间按照设定的电流分配比例分配负载电流;负载突然减轻和加重虽然能在短时间内使母线电压和电流分配比例发生变化,但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快速的对系统进行调节,调节时间约为0.15s。
在仿真模型进行了子微网分配比例发生变化的仿真。各个时间段三个子微网的电流分配比例如表4所示。整个仿真过程Rload1、Rload2均处于接入状态,直流母线电压参考值依然为72V。由于C号子微网是双向DC/DC变换器,所以它的输出电流可以为负值,其输出电流占负载电流的比例参考值也可以为负值。当C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比例参考值为负值时意味着控制器希望储能设备处于充电状态,双向DC/DC变换器将直流母线电压降低后为储能设备供电。在以上实验条件下得到了如图8、图9所示的仿真波形。
Figure GDA0003660959030000181
表4
图8给出了各子微网输出电流比例设定值变化时子微网的输出电流波形。从图8可以看出,0.9s时A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4.3A,B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4.3A,C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5.8A,负载电流为14.4A,因此A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负载电流的29.9%,B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负载电流的29.9%,C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负载电流的40.2%,这些比例基本与设定的pA、pB、pC基本一致;1.4s时A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7.2A,B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4.32A,C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2.88A,负载电流为14.4A,因此A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负载电流的50%,B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负载电流的30%,C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负载电流的20%,这些比例与设定的pA、pB、pC一致;1.9s时A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10.08A,B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8.64A,C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4.32A,负载电流为14.4A,因此A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负载电流的70%,B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负载电流的60%,C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负载电流的-30%,这些比例与设定的pA、pB、pC一致;2.4s时A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11.52A,B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10.08A,C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7.2A,负载电流为14.4A,因此A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负载电流的80%,B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负载电流的70%,C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负载电流的-50%,这些比例与设定的pA、pB、pC一致。
图9给出了各子微网输出电流比例设定值变化时直流母线电压波形。由图9可以看出,当子微网的输出电流比例发生变化时,直流母线电压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跌落,其中第一次母线电压最低跌落至66.4V,第二次最低跌落至67.7V,第三次最低跌落至69.3V。在控制器的调节下,母线电压基本都会在分配比例变化后0.2s内再次恢复到72V。
以上两张波形图充分说明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使各子微网实现任意比例的电流分配,且在分配比例发生变化时依然能够快速做出调整,在0.2s内实现对负载电流的重新稳定分配。当分配比例发生变化时直流母线电压虽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跌落,但在控制器上的调节下会逐渐恢复到设定的电压参考值。
在该仿真模型中进行了直流变换器切除和子微网切除的仿真。0~1.5s期间所有直流变换器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1.5s时#3变换器从直流微网群系统中切除;2s时#6变换器从直流微网群系统中切除;2.5s时C号子微网从直流微网群系统中切除。整个过程中比例参考值pA设置为44.4%,pB设置为33.3%,pC设置为22.3%。整个仿真过程Rload1、Rload2均处于接入状态,直流母线电压参考值依然为72V。在以上仿真条件下得到了如图10、图11所示的仿真波形。
图10给出了各子微网在直流变换器切除和子微网切除过程中的输出电流波形。从图10可以看出,在1.4s、1.9s、2.4s时,A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6.4A,B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4.8A,C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3.2A,三个子微网的输出电流满足4:3:2的比例关系,与设定的比例参考值一致;2.5s后C号子微网从直流微网群系统中切除,其输出电流为0,稳定状态下A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8.23A,B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为6.17A,这两个子微网输出电流满足4:3的比例关系。当#3切除时,#3所在的A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急剧下降,B号和C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急剧上升,随后在控制器的调节作用下,A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逐渐回升,B号和C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逐渐下降,最终与切除前的输出电流值相等。当#6切除时,#6所在的B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急剧下降,A号和C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急剧上升,随后在控制器的调节作用下,B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逐渐回升,A号和C号子微网的输出电流逐渐下降,最终与切除前的输出电流值相等。
图11给出了各子微网在直流变换器切除和子微网切除过程中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形。从图11可以看出,直流母线电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跌落,其中第一次母线电压最低跌落至66.4V,第二次最低跌落至70.7V,第三次最低跌落至67.6V。在控制器的调节下,母线电压基本都会在分配比例变化后0.25s内再次恢复到72V。
以上两张波形图说明了当直流微网群系统中的某些变换器切除时,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依然可以保证子微网间以设定的比例分配电流,且直流母线电压基本保持稳定,变换器切除后控制器的调节时间不会超过0.25s。
以上仿真结果说明本发明提出的分层控制方法可以大大提升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精度,解决传统下垂控制母线电压远低于电压参考值的问题,解决了传统下垂控制的直流变换器电流分配精度受线路电阻影响大的问题,大大提升了变换器线路电阻不一致情况下的电流分配精度,实现不同类型的直流微网群间任意比例的电流分配,而且即使子微网中某个变换器突然故障或者某个子微网全部切除,系统中其余正常工作的变换器依然能够以设定的比例向直流母线注入电流。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本发明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其他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依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带储能设备的直流微网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3个直流子微网,这3个直流子微网分别命名为A号子微网、B号子微网、C号子微网,A号子微网中包含3个BUCK变换器,这3个BUCK变换器分别命名为#1变换器、#2变换器、#3变换器,3个BUCK变换器的输入电压源的电压值互不相同,输出线路的电阻值互不相同;B号子微网中包含3个BOOST变换器,这3个BOOST变换器分别命名为#4变换器、#5变换器、#6变换器,3个BOOST变换器的输入电压源的电压值互不相同,输出线路的电阻值互不相同;C号子微网包含2个双向DC/DC变换器,这两个双向DC/DC变换器分别命名为#7变换器、#8变换器,双向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为储能设备,输出线路的电阻值互不相同;A号子微网、B号子微网、C号子微网均通过开关与直流母线相连,且子微网与直流母线间线路的电阻值互不相同,两个纯电阻负载并联在直流母线上,由开关控制其开通和关断。
2.带储能设备的直流微网群系统的分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分为两层,其中顶层控制为直流子微网间的协调控制,该层的目的是为了给底层控制提供电流参考值和下垂系数参考值,从而协调3个不同类型的子微网,使它们可以按照设定的比例向直流母线注入功率;A号子微网和B号子微网的底层控制基本一致,包含有直流母线电压补偿控制、下垂系数补偿控制、下垂控制、电压单闭环控制,C号子微网由于内部的变换器为双向DC/DC变换器,所以它的底层控制与另外两个子微网完全不同,C号子微网的底层控制包含输出电流补偿控制、电感电流单闭环控制。
3.带储能设备的直流微网群系统的分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S1、读取A号子微网中三个直流变换器的电容电压采样值、输出电流采样值、A号子微网总输出电流采样值、直流母线电压采样值,其中#1变换器的电容电压为u1,输出电流为I1;#2变换器的电容电压为u2,输出电流为I2;#3变换器的电容电压为u3,输出电流为I3;A号子微网总输出电流为IA,直流母线电压值为VAbus
S2、对A号子微网进行直流母线电压补偿控制,将直流母线电压参考值uref减去直流母线电压值VAbus,将偏差量输入XA号PI控制器,得到A号子微网的直流母线电压补偿值uaddA,uref叠加上uaddA即可得到电压补偿控制后的电压参考值uAref_res
S3、对A号子微网的直流变换器进行下垂系数修正控制,#1变换器的下垂系数不需要进行修正控制,其下垂系数K1固定为常数K0;#2变换器的输出电流I2减去#1变换器的输出电流I1,将偏差量输入Y2号PI控制器,得到#2变换器的下垂系数修正量Kadd2,常数K0叠加上Kadd2得到#2变换器的下垂系数K2;#3变换器的输出电流I3减去#1变换器的输出电流I1,将偏差量输入Y3号PI控制器,得到#3变换器的下垂系数修正量Kadd3,常数K0叠加上Kadd3得到#3直流变换器的下垂系数K3
S4、对A号子微网进行下垂控制,将电压补偿控制后的电压参考值uAref_res减去下垂系数K1与输出电流I1的乘积,得到#1变换器的电压环参考值uloop1;将uAref_res减去下垂系数K2与输出电流I2的乘积,得到#2变换器的电压环参考值uloop2;将uAref_res减去下垂系数K3与输出电流I3的乘积,得到#3变换器的电压环参考值uloop3
S5、对A号子微网进行电压闭环控制,将S4得到的电压内环参考值uloop1减去u1,差值输入Z1号PI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1,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1模块,进行PWM调制,得到PWM1信号,PWM1用于控制#1变换器中的开关管VT1的开通和关断;将电压内环参考值uloop2减去u2,差值输入Z2号PI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2,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2模块,进行PWM调制,得到PWM2信号,PWM2用于控制#2变换器中的开关管VT2的开通和关断;将电压内环参考值uloop3减去u3,差值输入Z3号PI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3,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3模块,进行PWM调制,得到PWM3信号,PWM3用于控制#3变换器中的开关管VT3的开通和关断;
S6、进行直流微网群协调控制,读取子微网输出电流分配比例设定值,其中A号子微网输出电流占总电流的比例设定值为pA,B号子微网输出电流占总电流的比例设定值为pB,C号子微网输出电流占总电流的比例设定值为pC,读取各变换器的开关状态S1、S2、S3、S4、S5、S6、S7、S8,得到A号子微网中处于接入状态的变换器数目为nA,nA等于S1、S2、S3之和,得到B号子微网中处于接入状态的变换器数目为nB,nB等于S4、S5、S6之和,得到C号子微网中处于接入状态的变换器数目为nC,nC等于S7、S8之和,计算K1*S1+K2*S2+K2*S2的值,并将该值除以A号子微网中处于接入状态的变换器数目nA,即可得到B号子微网的下垂系数参考值Kref;将A号子微网输出电流IA乘以pB/pA再除以nB,即可得到B号子微网的电流参考值IBref;将A号子微网输出电流IA乘以pC/pA再除以nC,即可得到C号子微网的电流参考值ICref
S7、读取B号子微网中三个直流变换器的电容电压采样值、输出电流采样值、直流母线电压采样值,其中#4变换器的电容电压为u4,输出电流为I4;#5变换器的电容电压为u5,输出电流为I5;#6变换器的电容电压为u6,输出电流为I6;直流母线电压值为VBbus
S8、对B号子微网进行直流母线电压补偿控制,将直流母线电压参考值uref减去直流母线电压值VBbus,将偏差量输入XB号PI控制器,得到B号子微网的直流母线电压补偿值uaddB,uref叠加上uaddB即可得到电压补偿控制后的电压参考值uBref_res
S9、对B号子微网的直流变换器进行下垂系数修正控制,#4变换器的输出电流I4减去B号子微网的电流参考值IBref,将偏差量输入Y4号PI控制器,得到#4变换器的下垂系数修正量Kadd4,B号子微网的下垂系数参考值Kref叠加上Kadd4得到#4变换器的下垂系数K4;#5变换器的输出电流I5减去B号子微网的电流参考值IBref,将偏差量输入Y5号PI控制器,得到#5变换器的下垂系数修正量Kadd5,B号子微网的下垂系数参考值Kref叠加上Kadd5得到#4变换器的下垂系数K5;#6变换器的输出电流I6减去B号子微网的电流参考值IBref,将偏差量输入Y6号PI控制器,得到#6变换器的下垂系数修正量Kadd6,B号子微网的下垂系数参考值Kref叠加上Kadd6得到#6变换器的下垂系数K6
S10、对B号子微网进行下垂控制,将电压补偿控制后的电压参考值uBref_res减去下垂系数K4与输出电流I4的乘积,得到#4变换器的电压环参考值uloop4;将uBref_res减去下垂系数K5与输出电流I5的乘积,得到#5变换器的电压环参考值uloop5;将uBref_res减去下垂系数K6与输出电流I6的乘积,得到#6变换器的电压环参考值uloop6
S11、对B号子微网进行电压闭环控制,将S10得到的电压内环参考值uloop4减去u4,差值输入Z4号PI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4,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4模块,进行PWM调制,得到PWM4信号,PWM4用于控制#4变换器中的开关管VT4的开通和关断;将电压内环参考值uloop5减去u5,差值输入Z5号PI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5,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5模块,进行PWM调制,得到PWM5信号,PWM5用于控制#5变换器中的开关管VT5的开通和关断;将电压内环参考值uloop6减去u6,差值输入Z6号PI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6,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6模块,进行PWM调制,得到PWM6信号,PWM6用于控制#6变换器中的开关管VT6的开通和关断;
S12、读取C号子微网中两个双向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流采样值,电感电流采样值,其中#7变换器的输出电流为I7,电感L7A中的电流为I7a,电感L7B中的电流为I7b;#8变换器的输出电流为I8,电感L8A中的电流为I8a,电感L8B中的电流为I8b
S13、对C号子微网进行输出电流补偿控制,将C号子微网的电流参考值ICref减去I7,并将差值输入U7号PI控制器得到#7变换器的电流修正量Iadd7,ICref叠加上修正量Iadd7即可得到#7变换器的电流参考值Iref7,Iref7除以2即可得到#7变换器的电感电流参考值Iref7L;将C号子微网的电流参考值ICref减去I8,并将差值输入U8号PI控制器得到#8变换器的电流修正量Iadd8,ICref叠加上修正量Iadd8即可得到#8变换器的电流参考值Iref8,Iref8除以2即可得到#8变换器的电感电流参考值Iref8L
S14、进行电感电流闭环控制,将Iref7L减去I7a,将差值输入V7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7E,将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7E模块,得到PWM7E信号;将Iref7L减去I7b,将差值输入W7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7F,将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7F模块,得到PWM7F信号;将Iref8L减去I8a,将差值输入V8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8E,将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8E模块,得到PWM8E信号;将Iref8L减去I8b,将差值输入W8控制器,得到控制结果out8F,将该控制结果送入ePWM8F模块,得到PWM8F信号;
S15、根据ICref的值来确定如何将PWM信号送给C号子微网中的开关管;当ICref的值为0时,C号子微网中的所有开关管的开关信号都是0电平信号;当ICref的值大于0时,PWM7E信号用于控制#7变换器中VT7C管,PWM7F信号用于控制#7变换器中VT7D管,#7变换器中VT7A、VT7B管的开关信号均为0电平信号,PWM8E信号用于控制#8变换器中VT8C管,PWM8F信号用于控制#8变换器中VT8D管,#8变换器中VT8A、VT8B管的开关信号均为0电平信号;当ICref的值小于0时,PWM7E信号用于控制#7变换器中VT7A管,PWM7F信号用于控制#7变换器中VT7B管,#7变换器中VT7C、VT7D管的开关信号均为0电平信号,PWM8E信号用于控制#8变换器中VT8A管,PWM8F信号用于控制#8变换器中VT8B管,#8变换器中VT8C、VT8D管的开关信号均为0电平信号。
CN201910531813.6A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带储能设备的直流微网群系统及其分层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1379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1813.6A CN110137937B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带储能设备的直流微网群系统及其分层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1813.6A CN110137937B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带储能设备的直流微网群系统及其分层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7937A CN110137937A (zh) 2019-08-16
CN110137937B true CN110137937B (zh) 2022-08-23

Family

ID=67578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31813.6A Active CN110137937B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带储能设备的直流微网群系统及其分层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379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2550B (zh) * 2019-12-18 2024-03-29 安徽尚特杰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蓄电池过渡的微电网互补供电方法
CN113680530B (zh) * 2020-05-18 2024-04-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设备及空气净化控制方法、供电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928746B (zh) * 2021-01-15 2022-12-0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直流微网变流器的自适应分段下垂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4159B (zh) * 2014-06-28 2016-08-24 广东元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光储分布式微网系统中多元储能的协同调度策略
CN105305480A (zh) * 2015-07-13 2016-02-03 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混合储能直流微网分层控制方法
CN105514966B (zh) * 2016-01-21 2018-06-29 上海电力学院 一种直流微电网群储能优化及协调控制方法
CN105576644B (zh) * 2016-02-03 2018-11-09 青岛微电网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微电网功率变换器并联运行控制方法
CN109802379B (zh) * 2019-01-22 2022-08-2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直流微电网系统及其变下垂系数控制方法
CN109638890B (zh) * 2019-01-22 2022-08-3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直流微网群系统及其分层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7937A (zh) 2019-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uan et al. A new way of controlling parallel-connected inverters by using synchronous-reference-frame virtual impedance loop—Part I: Control principle
CN109638890B (zh) 一种直流微网群系统及其分层控制方法
Tan et al. Coordinated control and energy management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inverters in a microgrid
CN110137937B (zh) 一种带储能设备的直流微网群系统及其分层控制方法
CN104578151B (zh) 大型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无功与电压控制方法
CN110676834B (zh) 考虑不匹配线阻及本地负荷的孤立直流微电网协调方法
CN107104446B (zh) 一种以全局最优为目标的电网自动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075491A (zh) 基于微电网储能系统的apf、svc组合的电能质量治理方法
Oureilidis et al. A decentralized impedance-based adaptive droop method for power loss reduction in a converter-dominated islanded microgrid
CN109842123B (zh) 调相机与分层结构特高压直流受端换流站的协调动态无功优化方法
CN109038642B (zh) 一种自储能多端柔直系统控制方法和装置
Wijekoon et al. Interline dynamic voltage restorer: an economical way to improve interline power quality
CN110071497A (zh) 一种带储能设备的光伏直流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633972A (zh) 一种基于分层分区控制的有源配电网调压方法
CN113363962B (zh) 微电网联络线功率分层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CN110429578A (zh) 一种分布式直流微电网控制方法
Callegari et al. Voltage support and selective harmonic current compensation in advanced AC microgrids
Lin et al. A comprehensive multi-functional controller for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in DC microgrids
Loh et al. Autonomous control of interlinking converters in hybrid AC-DC microgrids with energy storages
Qin et al. Tertiary control based on non-parametric model prediction for dc microgrid cluster
Hossain et al. Distributed control scheme to regulate power flow and minimize interactions in multiple microgrids
CN108574282A (zh) 一种基于非线性控制的upfc在微电网中的潮流控制方法
CN105846460B (zh)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网接口变换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199386B (zh) 一种输电系统功率调节方法
Jung et al. Droop method for high-capacity parallel inverters using virtual impeda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