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23265A - 可连接手机查看检影状态的检影镜 - Google Patents

可连接手机查看检影状态的检影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23265A
CN110123265A CN201910480714.XA CN201910480714A CN110123265A CN 110123265 A CN110123265 A CN 110123265A CN 201910480714 A CN201910480714 A CN 201910480714A CN 110123265 A CN110123265 A CN 110123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reflecting mirror
mobile phone
light
reflect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807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多
李模江
邓隐逍
赵双喜
易湘青
黄冬艳
王海燕
刘辉星
梁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yang Jili Hospital (liuyang Ophthalmologic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Liuyang Jili Hospital (liuyang Ophthalmologic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yang Jili Hospital (liuyang Ophthalmologic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Liuyang Jili Hospital (liuyang Ophthalmologic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1048071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232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23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32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03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determining refraction, e.g. refractometers, skiascop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检影镜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连接手机查看检影状态的检影镜。包括本体、反射镜甲、反射镜乙、光源孔、条缝板;本体设有反射腔,反射腔的上端设置反射镜甲,位于反射镜甲正面侧的反射腔的侧壁设有物孔,位于反射镜甲的背面侧的反射腔侧壁设有目孔,目孔的孔口与手机的镜头对接,物孔与目孔所在直线与反射镜甲交汇点设有窥视孔;反射腔的下端设置反射镜乙,反射镜乙与反射镜甲的镜面相对设置,位于反射镜乙正面侧的反射腔的侧壁设有光孔,光孔的孔口与手机闪光灯对接,光孔内设有条缝板,一方面可以通过镜头记录在条状光带下的人眼状态,实现多人观察结果,另一方面生产成本可以显著降低。

Description

可连接手机查看检影状态的检影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影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连接手机查看检影状态的检影镜。
背景技术
检影镜是测定人眼屈光不正和散光轴位的仪器,其中设置有灯丝照明成像的光学系统.用于客观测量眼球屈光状态,利用检影镜将眼球内部照亮,光线从视网膜反射回来,这些反射光线经过眼球屈光度发生改变,通过检查反射光线的变化可以判断眼球的屈光状态。
现有的检影镜主要是提供一束条状光带,将其投射到眼球上,然后微微摆动检影镜,使条状光带平移,则可以看到被检者的瞳孔区光影运动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影动为逆动(光影与摆动方向相反),初步判断是—1.00DS以上近视,加负球镜中和以确定具体屈光度。
②影动不动,确定是—1.00DS近视。
③影动为顺动(光影与摆动方向相同),初步判断是—1.00DS以下近视,或正视,或远视,加正球镜中和以确定具体屈光度。
目前的检影镜是自带光源,通过医护人员直接观察被检人眼的光影,这种方式,一方面结构会很复杂,成本很高,另一方面无法记录检测的过程,只能一个人查看,无法实现多人查看,不方面后续治疗工作的进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可连接手机查看检影状态的检影镜,精简产品的结构,降低其生产成本,同时能够很好的记录下检测的状态,实现多人查看,方便校对和检查结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可连接手机查看检影状态的检影镜,包括本体、反射镜甲、反射镜乙、光源孔、条缝板;所述本体设有反射腔,所述反射腔的上端设置所述反射镜甲,位于所述反射镜甲正面侧的所述反射腔的侧壁设有物孔,位于所述反射镜甲的背面侧的所述反射腔侧壁设有目孔,所述目孔的孔口与手机的镜头对接,所述物孔与目孔所在直线与反射镜甲交汇点设有窥视孔;所述反射腔的下端设置所述反射镜乙,所述反射镜乙与所述反射镜甲的镜面相对设置,位于所述反射镜乙正面侧的所述反射腔的侧壁设有光孔,并且所述光孔与所述目孔位于所述反射腔的同一侧,所述光孔的孔口与手机闪光灯对接,所述反射腔或者光孔内设有条缝板,在所述条缝板(9)远离孔口一侧的光孔内设有凸透镜,所述手机闪光灯的光线依次经过光孔、反射腔和物孔照射至人眼。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如下:
将本装置固定在手机上,手机的闪光灯对准光孔,手机闪光灯设置为常亮,手机闪光灯的光线经过条缝板变成了条状光带,经过反射镜甲和反射镜乙投射到人眼上,人眼与本体的距离为一米远。同时手机的镜头对准目孔,手机镜头透过目孔、窥视孔和物孔可以观察到人眼在条状光带照射下光影的状态。通过左右摆动手机,使条状光带在人眼上移动,手机镜头将人眼上的光影的状态反映在屏幕上,即可以判断并记录人眼的状态。通过凸透镜聚光,便于通过凸透镜将闪光灯发出的光线聚焦,将其进行汇聚,避免过度发散影响条状光带的成像效果。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方案充分利用手机闪光灯和镜头的功能结合使用,更加方便,可以快速的将其与手机结合,通过对闪光灯操作,以提供条状光带,同时通过手机镜头对人眼上的光影进行记录,将需要复杂和成本高的结构转移到手机上,一方面可以通过镜头记录在条状光带下的人眼状态,另一方面生产成本可以显著降低,无需电器设备既可以实现,设备更加小巧。通过手机记录检影的结果,方便反复的调阅,可由多人同时查看结果。以往的检影镜只能有检查者一人观察结果,无法有效记录,以及旁人进行校对,主观性比较大,如果通过手机录像记录检查结果,可由多人同时查看,方便反复调阅以及教学,结合手机的图像传播技术,还可以实时远程查看检查结果。
优选地,所述条缝板设置于所述光孔内,更方便将闪光灯发出的光线转成条状光带。
优选地,所述条缝板与所述光孔转动配合,便于转动条缝板,进而改变条状光带的方向,将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进行转换。
优选地,所述光孔的侧壁对应所述条缝板外围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条缝板的侧壁设有拨销,所述拨销通过所述条形通孔延伸到光孔外部,通过拨销可以控制条缝板的缝隙水平或者竖直或者倾斜的状态,以便在各个方向进行测试。,所述条形通孔为所述条缝板的轴心线90度弧长长度,即可实现条缝板90度的旋转。
优选地,所述本体还设有与手机固定的夹板,便于将本体与换手机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还包括测量所述本体与人眼间距的测量线,便于快速确定人眼与本体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在所述条缝板远离孔口一侧的光孔内设有凸透镜,便于通过凸透镜将闪光灯发出的光线聚焦,将其进行汇聚,避免过度发散影响条状光带的成像效果。
优选地,投射至所述窥视孔的光线为测距光线,所述测距光线的延伸方向设有测距孔,所述测距孔内设有反射镜丙,所述测距光线通过反射镜丙反射至人眼侧,所述测距光线与所述条状光带的汇聚点距离所述本体为0.9-1.1m。
由于在反射镜甲上设有窥视孔,从反射镜乙向反射镜甲窥视孔以外投射的光线,即条状光带,通过反射镜甲直接反射至人眼,进而检影测试;从反射镜乙向反射镜甲窥视孔投射的光线,进测距光线,进入测距孔,通过测距孔内的反射镜丙将光线反射至人眼的一侧,测距光线和条状光带将会在人眼的一侧某一处汇聚,该汇聚点距离本体为0.9-1.1m,该距离正是检测测试本体与人眼的最佳距离,根据汇聚点就可以快速确定人眼与本体之间的最佳间距,即当汇聚点刚好投射在人眼的时候。本方案巧妙的利用了反射镜甲中窥视孔无法反射的光线,将其在另一处进行反射,然后与条状光带汇聚,最终确定人眼与本体之间的间距,整个测距结构简单,成本极低,但是效果突出,同时相比传统的测距,更加快速方便。
优选地,所述测距孔内还设有有色滤光体,采用有色滤光体可以使经过的光线变色,即使测距光线变为有色光线,使得测距光线更加显著,在寻找汇聚点的时候可以更快。
优选的,所述反射腔包括上筒和下筒,所述下筒的上端滑动配合于所述上筒的下端,所述上筒的侧壁设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的端部向内抵靠至所述下筒的外壁,便于适应不同手机闪光灯和镜头之间的间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影动为逆动的示意图;
图5为影动为顺动的示意图。
附图中,本体1、反射孔2、反射镜甲3、反射镜乙4、光孔5、目孔6、窥视孔7、物孔8、条缝板9、凸透镜10、微型电机11、夹板12、弹簧销13、测距孔14、有色虑光体15、反射镜丙16、人眼17、测量线18、光影19、条状光带20、望远镜组件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本体1、反射镜甲3、反射镜乙4、光源孔、条缝板9。
所述本体1设有反射腔,所述反射腔的上端设置所述反射镜甲3,位于所述反射镜甲3正面侧的所述反射腔的侧壁设有物孔8,位于所述反射镜甲3的背面侧的所述反射腔侧壁设有目孔6,所述目孔6与手机的镜头对接,所述物孔8与目孔6所在的直线与反射镜甲3交汇点设有窥视孔7。
所述反射腔的下端设置所述反射镜乙4,所述反射镜乙4与所述反射镜甲3的镜面相对设置,位于所述反射镜乙4正面侧的所述反射腔的侧壁设有光孔5,并且所述光孔5与所述目孔6位于同一侧,所述光孔5的孔口与手机闪光灯对接,所述反射腔或者光孔5内设有条缝板9,该条缝板9即板面设有一条形孔,以便经过该条形孔的光呈条状结构。,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条缝板9设置于所述光孔5内。
所述条缝板9与所述光孔5转动配合,所述光孔的侧壁对应所述条缝板外围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条缝板的侧壁设有拨销,所述拨销通过所述条形通孔延伸到光孔外部,通过拨销可以控制条缝板的缝隙水平或者竖直或者倾斜的状态,以便在各个方向进行测试。,所述条形通孔为所述条缝板的轴心线90度弧长长度,即可实现条缝板90度的旋转。在所述条缝板9远离孔口一侧的光孔5内设有凸透镜10,便于通过凸透镜10将闪光灯发出的光线聚焦,将其进行汇聚,避免过度发散影响条状光带的成像效果。
所述手机闪光灯的光线依次经过光孔5、反射腔和物孔8照射至人眼17。光线在经过所述光孔5的时候需要穿过条缝板9和凸透镜10,进而聚焦和形成条状光带。
所述本体1还设有与手机固定的夹板12,该夹板与本体铰接,铰接处设有扭簧,扭簧是夹板的自由端向本体一侧抵靠,本方案可以很方便将其固定在手机上,其中手机的闪光灯对准光孔5,手机的镜头对准目孔6。利用手机镜头可以记录在检测过程的状态,同时巧妙的利用了手机闪光灯的设置,利用其作为条状光带的光源。
手机闪光灯设置为常亮,手机闪光灯的光线经过条缝板9变成了条状光带,经过反射镜甲3和反射镜乙4投射到人眼17上,人眼17与本体1的距离为一米远。
手机镜头透过目孔6、窥视孔7和物孔8可以观察到人眼17在条状光带照射下的状态。通过左右摆动手机,进而使得条状光带在人眼17上移动,观察手机屏幕上显示的人眼17在移动的条状光带下的状态,既可以判断人眼17的状态。
还包括测量所述本体1与人眼17间距的测量线18,便于快速确定人眼17与本体1之间的间距。所述测量线18每间隔固定距离设有标记,便于快速通过标记知道人眼17与本体1之间的间距。
如图4和图5所示,当调价矫正镜片后,人眼上的光影从逆动转为顺动的时候,说明纠正合格。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相比实施例1,实施例2中还包括有如下技术特征:
投射至所述窥视孔7的光线为测距光线,测距光线即未经反射镜甲3反射的光线。
所述测距光线的延伸方向设有测距孔14,即测距孔14位于反射镜甲3的背面,同时与测距光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测距孔14内设有反射镜丙16和有色滤光体,采用有色滤光体可以使经过的光线变色,即使测距光线变为有色光线,有色滤光体采用红光,使得测距光线更加显著,在寻找汇聚点的时候可以更快。
所述测距光线通过反射镜丙16反射至人眼17侧,在本方案中测距孔14沿测距光线弯折形成光线通道,反射镜丙16设置在弯折处,以便将测距光线反射至目标位置,所述测距光线与所述条状光带的汇聚点距离所述本体1为0.9-1.1m,本实施例汇聚点与本体1距离为1m。
从反射镜乙4向反射镜甲3上投射的光线有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窥视镜以外的部分,经过反射镜甲3反射至人眼17,即为条状光带,即图2中实线光路;另一部分投射至窥视孔7,窥视孔7并不会将光线反射回来,该部分光线将穿过窥视孔7进入到测距孔14,然后经过测距孔14的反射镜丙16从另一侧反射出来,然后在1m远的距离处与条状光带汇聚,即图2中虚线光路,将调整位置使汇聚点刚好位于人眼17处,即可确定本体1和人眼17的相对距离。巧妙的利用了反射镜甲3中窥视孔7无法反射的光线,将其在另一处进行反射,然后与条状光带汇聚,最终确定人眼17与本体1之间的间距,整个测距结构简单,测距更加快速方便。
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其中本体上水平设有弹簧销,夹板固定于弹簧销的外端部,通过弹簧销将夹板向本体一侧拉动。
图2中,在目孔6中设有望远镜组件21,用于将人眼的状态画面拉近,供手机摄像头更加清晰的拍摄。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2相比,实施例3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反射腔2包括上筒22和下筒23,所述下筒23的上端滑动配合于所述上筒22的下端,所述上筒的22侧壁设有锁紧螺栓24,所述锁紧螺栓24的端部向内抵靠至所述下筒23的外壁。通过上筒和下筒的配合,可以调节光孔和目孔之间的间距,以便适应不同手机闪光灯和镜头间距。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可连接手机查看检影状态的检影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反射镜甲(3)、反射镜乙(4)、光源孔、条缝板(9);
所述本体(1)设有反射腔,所述反射腔的上端设置所述反射镜甲(3),位于所述反射镜甲(3)正面侧的所述反射腔的侧壁设有物孔(8),位于所述反射镜甲(3)的背面侧的所述反射腔侧壁设有目孔(6),所述目孔(6)的孔口与手机的镜头对接,所述物孔(8)与目孔(6)所在的直线与反射镜甲(3)交汇点设有窥视孔(7);
所述反射腔的下端设置所述反射镜乙(4),所述反射镜乙(4)与所述反射镜甲(3)的镜面相对设置,位于所述反射镜乙(4)正面侧的所述反射腔的侧壁设有光孔(5),并且所述光孔(5)与所述目孔(6)位于所述反射腔的同一侧,所述光孔(5)的孔口与手机闪光灯对接,所述反射腔或者光孔(5)内设有条缝板(9),在所述条缝板(9)远离孔口一侧的光孔(5)内设有凸透镜(10),所述手机闪光灯的光线依次经过光孔(5)、反射腔和物孔(8)照射至人眼(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接手机查看检影状态的检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缝板(9)设置于所述光孔(5)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接手机查看检影状态的检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缝板(9)与所述光孔(5)转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接手机查看检影状态的检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孔的侧壁对应所述条缝板外围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条缝板的侧壁设有拨销,所述拨销通过所述条形通孔延伸到光孔外部,所述条形通孔为所述条缝板的轴心线90度弧长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接手机查看检影状态的检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还设有与手机固定的夹板(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接手机查看检影状态的检影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量所述本体(1)与人眼(17)间距的测量线(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接手机查看检影状态的检影镜,其特征在于,投射至所述窥视孔(7)的光线为测距光线,所述测距光线的延伸方向设有测距孔(14),所述测距孔(14)内设有反射镜丙(16),所述测距光线通过反射镜丙(16)反射至人眼(17)侧,所述测距光线与所述条状光带的汇聚点距离所述本体(1)为0.9-1.1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接手机查看检影状态的检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孔(14)内还设有有色滤光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接手机查看检影状态的检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腔(2)包括上筒(22)和下筒(23),所述下筒(23)的上端滑动配合于所述上筒(22)的下端,所述上筒的(22)侧壁设有锁紧螺栓(24),所述锁紧螺栓(24)的端部向内抵靠至所述下筒(23)的外壁。
CN201910480714.XA 2019-06-04 2019-06-04 可连接手机查看检影状态的检影镜 Pending CN1101232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0714.XA CN110123265A (zh) 2019-06-04 2019-06-04 可连接手机查看检影状态的检影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0714.XA CN110123265A (zh) 2019-06-04 2019-06-04 可连接手机查看检影状态的检影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3265A true CN110123265A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80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80714.XA Pending CN110123265A (zh) 2019-06-04 2019-06-04 可连接手机查看检影状态的检影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2326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4157A (zh) * 2012-09-03 2012-12-19 苏州捷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检影镜
CN204909387U (zh) * 2015-09-18 2015-12-30 苏州兆乘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检影镜
CN108542346A (zh) * 2018-02-02 2018-09-18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自动检影验光光学系统
US20190038132A1 (en) * 2017-08-04 2019-02-07 Ho Wa LAI Adaptor for an image capture device for fundus photography
CN109567740A (zh) * 2019-01-21 2019-04-05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检影镜
CN210697592U (zh) * 2019-06-04 2020-06-09 浏阳市集里医院(浏阳市眼科医院) 可连接手机查看检影状态的检影镜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4157A (zh) * 2012-09-03 2012-12-19 苏州捷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检影镜
CN204909387U (zh) * 2015-09-18 2015-12-30 苏州兆乘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检影镜
US20190038132A1 (en) * 2017-08-04 2019-02-07 Ho Wa LAI Adaptor for an image capture device for fundus photography
CN108542346A (zh) * 2018-02-02 2018-09-18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自动检影验光光学系统
CN109567740A (zh) * 2019-01-21 2019-04-05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检影镜
CN210697592U (zh) * 2019-06-04 2020-06-09 浏阳市集里医院(浏阳市眼科医院) 可连接手机查看检影状态的检影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52420A (en) Ophthalmoscopical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djustment system
CN107529983A (zh) 具有开放场对准通道的便携式波前像差仪
CN104224109B (zh) 一种结合oct系统的眼底相机
CN106725293B (zh) 透镜模组及使用该透镜模组的眼底成像设备
CN104757934A (zh) 眼底相机照明系统
CN106618477A (zh) 便携式免散瞳眼底成像设备
CN108294725A (zh) 一种可测量晶状体调节力的验光仪
CN104434023A (zh) 一种手机检眼前置镜
CN113440099B (zh) 一种人眼视光综合检查装置和方法
CN210697592U (zh) 可连接手机查看检影状态的检影镜
CN110123265A (zh) 可连接手机查看检影状态的检影镜
CN108542346A (zh) 一种自动检影验光光学系统
CN204105944U (zh) 一种结合oct系统的眼底相机
US11219365B2 (en) Ophthalmologic imaging apparatus
CN108478187A (zh) 一种基于偏心摄影验光原理的视力检测设备
CN109567740B (zh) 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检影镜
US1012369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dysphotopsia
CN107569205B (zh) 一种内窥镜
CN104434025A (zh) 一种用于眼底成像的大视场照明装置
CN204274403U (zh) 一种手机检眼前置镜
JP2002336199A (ja) 検眼装置
CN219962838U (zh) 一种眼球全面屈光度快速测量装置
TW202015613A (zh) 眼底相機以及自行拍攝眼底之方法
US3778164A (en) Ophthalmometer having alternative viewing measuring systems and including improved contact lens holding means
CN110558930B (zh) 一种封闭式移动透镜检影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