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9402B - 具有额外主控器的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和所述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的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额外主控器的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和所述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的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99402B
CN110099402B CN201910091625.6A CN201910091625A CN110099402B CN 110099402 B CN110099402 B CN 110099402B CN 201910091625 A CN201910091625 A CN 201910091625A CN 110099402 B CN110099402 B CN 1100994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ter
backup
primary
primary master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916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99402A (zh
Inventor
马库斯·仑特斯彻
马蒂亚斯·拜尔
帕斯卡·葛继罗
西蒙·马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lluff GmbH
Original Assignee
Balluff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lluff GmbH filed Critical Balluff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0099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94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994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94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8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dynamic selection of recovery network elements, e.g. replacement by the most appropriate element afte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3Arrangements for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5Performance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2Line-of-sight transmission over an extended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81Configuration of triggering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包括:主要主控器(1)和至少一个装置(3),所述至少一个装置具有所述主要主控器(1)与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之间的双向无线通信;以及后备主控器(2),所述后备主控器连接到所述主要主控器(1)和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并且被配置成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在用于操作具有此类后备主控器(2)的IOLW通信网络的方法中,所述后备主控器(2)控制至少一个装置(3)而非主要主控器(1)。

Description

具有额外主控器的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和所述无线IO链路通 信网络的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额外主控器(后备主控器)的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所述额外主控器被配置成控制至少一个装置。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所述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的方法,其中在主要主控器的受限或故障功能的情况下,后备主控器控制至少一个装置而非所述主要主控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软件程序以及一种存储媒体,所述软件程序在其于电子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所述方法的每个步骤,所述软件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媒体上。最后,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计算机,所述电子计算机被组建成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械工程和设备工程中以及在自动化技术中,作为平行单个布缆的替代,众多标准化的现场总线系统已经证明是有效的。这是,多个所谓的现场总线模块经由现场总线附接到中央控制装置。终端装置又附接到现场总线模块。通常,最多8个终端装置连接到现场总线模块。
所谓的“IO链路”连接最近也已经用于将终端装置连接到现场总线模块。在DE 102012 009 494 A1中指示了此类IO链路连接以及用于操作此类连接的方法和控制装置。如其中所描述,现场总线模块担当IO链路“主控器”的角色。举例来说,传感器、执行机构、显示设备、操作设备(包括机器中的驱动程序) 被视为终端装置(在下文中被称作“装置”)。
相关制造商的团体已经规定针对具有“IO链路”名称的智能传感器/执行机构接口的标准,所述标准被标准化为符合标准IEC 61131-9的国际开放标准。随后经由说明文件IO链路装置描述(IO-Link Device Description;IODD)来描述所提及的IO链路装置。IODD意图另外被标准化为符合标准ISO 15745的规范语言,以作为开放标准。
此类IO链路连接提供用于传感器和执行机构与相应机器的IO平面之间的信号传输的串行点对点连接。原则上,IO链路连接在IO链路主控器与作为“从属器”附接的IO链路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举例来说,在DE 20 2015 103 359 U1中描述了一种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其中所使用的主控器和装置能够进行无线通信,因此在文中被称为IO链路无线模块。特别地,在某种意义上,能够使用无线电连接。为了在主控器与从属器之间产生无线电连接,主控器发送具有序文的信号,相应从属器(即装置)根据所述信号作出调整。
在主控器故障的情况下,例如由于技术故障,或在无线电连接中断的情况下,连接到这个主控器的装置也故障,并且IO链路通信网络很块地崩塌。为了补偿主控器的故障,需要第二IO链路通信网络,所述第二IO链路通信网络包括额外主控器和连接到这个额外主控器的额外装置。
发明内容
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随后被称作“IOLW(IO链路无线)通信网络”)包括主要主控器和至少一个装置。术语“主要主控器”仅用于区分,并且这个主控器对应于此类IOWL通信网络中的常规主控器。所述主要主控器被配置成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所述主要主控器和所述至少一个装置均各自具有至少一个接收器和至少一个传输器以用于所述主要主控器与所述至少一个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通信是所述主要主控器与所述至少一个装置之间的点对点通信,并且特别能够双向地进行。接收器和传输器也能够在功能上或构造上形成为收发器。
为了在不提供完整的第二IO链路通信网络的情况下补偿主要主控器的故障,根据本发明的IOLW通信网络另外包括后备主控器,所述后备主控器连接到所述主要主控器和所述至少一个装置,并且被配置成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而非所述主要主控器。所述后备主控器能够以与所述主要主控器相同的方式形成,并且能够类似地具有至少一个接收器和至少一个传输器或至少一个收发器以用于所述后备主控器与所述至少一个装置之间的无线点对点通信,特别是双向通信。所述后备主控器提供如下优点:在所述主要主控器的受限或故障功能的情况下和/或在所述主要主控器与所述至少一个装置之间的连接的受限和/或故障功能的情况下,所述后备主控器接管所述主要主控器的功能,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而非所述主要主控器,并且因此继续操作IOLW通信网络。
能够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所述主要主控器与所述后备主控器之间的连接。所述连接一方面能够实现为直接连接,而另一方面能够经由插入所述主要主控器与所述后备主控器之间的控制单元来实现。所述控制单元可以是例如另一IO链路主控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或现场总线。在下文描述所述主要主控器与所述后备主控器之间或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主要主控器或所述后备主控器之间的连接的优选类型。不同类型的连接也能够用于所述主要主控器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的连接并用于所述后备主控器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的连接。几个不同类型的连接也能够用于所述主要主控器与所述后备主控器和/或所述控制单元之间的连接以获得额外安全性。所描述的连接可以是以下类型的连接中的一个:
-光学连接;
-电连接,特别是有线连接;或
-无线连接,特别是无线电连接。
当IOLW通信网络正由所述主要主控器操作时,所述后备主控器可有利地在热备份模式下操作。在热备份模式下,所述后备主控器处于等待模式下,在等待模式下,所述后备主控器能够接收信号。如果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的主要主控器和/或主控器与至少一个装置之间的连接的功能受限或故障,则后备主控器因此接收信号,所述信号激活所述后备主控器并使得所述后备主控器执行其功能以作为用于控制IOLW通信网络的至少一个装置而非主要主控器的后备主控器。
所述主要主控器能够具有能量存储器,所述能量存储器在能量供应不足时 (例如在电源故障的情况下)充当桥接。因此保证所述主要主控器执行功能到所述后备主控器的转移。一方面,所述能量存储器能够集成在所述主要主控器中,而另一方面,所述能量存储器能够在外部连接到所述主要主控器。
所述后备主控器也能够具有能量存储器,形成所述能量存储器以在能量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例如在电源故障期间)独立地为所述后备主控器供应操作所需的能量。因此保证所述后备主控器在完全电源故障的情况下仍能够继续操作。一方面,所述能量存储器能够集成在所述后备主控器中,而另一方面,所述能量存储器能够在外部连接到所述后备主控器。
所述主要主控器和/或所述后备主控器能够任选地具有警报接口和/或警报装置。经由所述警报接口和/或所述警报装置来发信操作模式的状态,特别是哪个主控器当前在作用中并正在控制至少一个装置。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在主要主控器的受限或故障功能的情况下和/或在IOLW通信网络的主控器与至少一个装置之间的连接的受限或故障功能的情况下操作先前所描述的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在这种情况下,后备主控器控制至少一个装置而非主要主控器。能够补偿主要主控器的受限或故障功能和/或主控器与至少一个装置之间的连接的受限和/或故障功能,并且 IOLW通信网络能够继续操作。
当IOLW通信网络正由所述主要主控器操作时,所述后备主控器有利地在热备份模式下操作。在热备份模式下,如已经描述的,所述后备主控器处于等待模式下,在等待模式下,所述后备主控器能够接收信号。如果所述主要主控器的功能和/或所述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的主控器与至少一个装置之间的连接受限或故障,则所述后备主控器因此接收信号,所述信号激活所述后备主控器,并且使所述后备主控器执行其功能以作为用于控制IOLW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个装置而非主要主控器的后备主控器。
所述信号能够直接来自所述主要主控器并且经由所述主要主控器与所述后备主控器之间的连接来传输。所述主要主控器能够向所述后备主控器发送至少一个命令以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所述后备主控器是经由所述命令激活并被促使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换句话说,所述主要主控器命令所述后备主控器接管IOLW通信网络中的所述主要主控器的功能。这在所述主要主控器的 (计划)维护的情况下尤其有利。
可选地,所述后备主控器本身能够经由接收到的信号来推断出主要主控器的受限或故障功能。在这里,所述信号能够经由先前所描述的连接从所述主要主控器发送到所述后备主控器,或所述后备主控器直接从所述主要主控器与所述至少一个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接收所述信号。更一般地,意图从所述主要主控器发送而实际上未发送(即所述后备主控器仍未接收到)的信号也包括在所述信号中。以有规律间隔发送的信号、计时信号、连续信号或发送意图为所述后备主控器所知的其他信号尤其适合这种情况。尽管所述主要主控器应当发送这些信号,但是所述后备主控器能够从缺少这些信号来推断所述主要主控器的受限或故障功能。如果所述主要主控器的受限或故障功能被确定,则所述后备主控器能够自动地激活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而非所述主要主控器。同样地,当所述主要主控器与所述至少一个装置之间的连接的受限或故障功能被确定时,所述后备主控器能够自动地激活。这在所述主要主控器的非预期故障的情况下尤其有利。因此,所述后备主控器在没有外部干预,因此特别是用户不必独立地进行补偿的情况下担当所述主要主控器的功能。
此外,就所述后备主控器与所述主要主控器之间的上述连接来说,所述后备主控器能够与所述主要主控器同步,并且与所述主要主控器使用相同的连接数据。经由这些连接从所述主要主控器发送到所述后备主控器的信号的接收安全性因此增加。
有利地,所述主要主控器与所述至少一个装置之间的所述连接的所述受限或故障功能如下所述地确定:所述主要主控器以通常方式将数据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装置。如果连接功能完全,则装置经由从所述主要主控器发送的数据的双向连接将确认发送回到所述主要主控器。然而,如果所述主要主控器未从所述至少一个装置接收到对从主要主控器发送的数据的任何确认,则能够推断所述主要主控器与所述至少一个装置之间的连接的受限或故障功能。一旦所述主要主控器与所述至少一个装置之间的连接的受限或故障功能已被确定,所述主要主控器即能够将从其发送的数据传输到所述后备主控器,然后所述后备主控器能够将这个数据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装置。所述主要主控器与所述后备主控器(与任选地,所述控制单元)之间的先前描述连接能够用于这种用途。
优选地,对于同一个IOWL通信网络,提供连接到所述主要主控器和所述至少一个装置的多个后备主控器。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的所述后备主控器能够选自所述多个后备主控器。出于这个目的,所述主要主控器能够检测所述多个后备主控器中的多个后备主控器的连接的质量。有利地,选择到所述至少一个装置的连接具有最好质量的后备主控器作为后备主控器。这个性质也能够用于主控器之间的所谓“负载共享”。因而能够假设,针对所述连接的每个无线电信道分开检测所述连接的所述质量。主控器通常操作例如八个无线电信道,所述无线电信道各自映射在一个或多个连续时隙上。在这里,能够使用从各个后备主控器发送到至少一个装置的数据的确认缺失,以便判断连接的质量。结果,从所述多个后备主控器中始终选择就当前连接质量来说最适合控制至少一个装置的后备主控器。
能够假设,当选择除控制至少一个装置的后备主控器以外的所述多个后备主控器中的另一后备主控器作为后备主控器时,将预定义和/或情境命令和/或信息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装置。此类预定义和/或情境命令和/或信息的实例是执行机构造成的至少一个装置或IOLW通信网络的受控关机,或例如操作状态在附接在IOLW通信网络中的显示器上的显示,特别是哪个后备主控器当前正在控制至少一个装置。
另外能够假设,所述至少一个装置的操作参数和/或操作任务取决于正在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的所述后备主控器。不同的操作参数和/或操作任务能够取决于正在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的当前后备主控器而明确地指派给所述至少一个装置,并且在选择所述多个后备主控器中的另一后备主控器作为正在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的后备主控器时,能够改变这些操作参数和/或操作任务。所述操作参数和/或操作任务的实例是不同后备主控器的不同“黑名单”或由执行机构执行的任务。
根据一方面,能够假设,所述主要主控器和所述后备主控器以交替方式来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在这里,也能够如上所述地选择最适合控制装置的后备主控器。结果,到至少一个装置的通信的多样性能够增加,并且因此,IOLW 通信网络的可靠性能够增加。
能够假设,检测并存储(记录)所述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的所述操作模式。因此能够追踪错误,并且因此也能够追踪主要主控器的受限或故障功能和/或主要主控器与至少一个装置之间的连接的受限或故障功能。
软件程序被组建成进行所述方法的每个步骤,特别在所述软件程序在电子计算机上运行时。所述软件程序存储在存储媒体以供实现。
通过将所述软件程序上传到特别作为后备主控器或控制单元的部分的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被组建成控制IOLW通信。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描绘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并且在随后的描述中更详细地描述所述示例性实施方案。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IOLW通信网络的第一实施方案的示意性描绘,所述IOLW通信网络具有后备主控器。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IOLW通信网络的第二实施方案的示意性描绘,所述IOLW通信网络具有后备主控器和控制单元。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IOLW通信网络的第三实施方案的示意性描绘,所述IOLW通信网络具有多个后备主控器和一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无线IO链路(IOLW)通信网络的第一实施方案的结构,所述IOLW通信网络包括主要主控器1、后备主控器2以及至少一个装置3。典型地,IOLW通信网络包括几个装置,在这里,为了简单起见,装置已经减少到一个装置3。主要主控器1具有收发器15,所述收发器用于经由连接43将数据发送到装置3和用于经由连接42从装置3接收数据。类似地,后备主控器2同样具有收发器25,所述收发器用于经由连接45将数据发送到装置 3和用于经由连接44从装置3接收数据。装置3又具有收发器37,所述收发器用于经由连接43从主要主控器1接收数据和经由连接45从后备主控器2接收数据,以及用于经由连接42将数据发送到主要主控器1和经由连接44将数据发送到后备主控器2。装置3分别与主要主控器1或后备主控器2之间的连接 42、43以及44、45构成用于双向通信的点对点无线电连接。
此外,主要主控器1还具有另一通信单元17,并且后备主控器2具有另一通信单元27,形成所述通信单元以经由直接连接40、41来建立主要主控器1与后备主控器2之间的双向通信。连接40能够具有以下类型的连接中的一个,其中通信单元17、27支持各个类型的连接:
-光学连接;
-电连接,特别是有线连接;或
-无线连接,特别是无线电连接。
后备主控器2经由连接40、41与主要主控器1同步,并且与所述主要主控器使用相同的连接数据。这导致经由这些连接40、41从主要主控器1发送到后备主控器2的信号的较高接收安全性。
在主要主控器1的缩减或故障功能的情况下和/或在主要主控器1与装置3 之间的连接42、43的缩减或故障功能的情况下,后备主控器2担当主要主控器 1的功能并控制装置3而非主要主控器1,由此,IOLW通信网络能够继续操作。随后描述主要主控器1和/或主要主控器1与装置3之间的连接42、43已经故障的情况。所述描述能够无需进一步修改而转移到主要主控器1和/或连接42、43 的受限功能。
当IOLW通信网络由主要主控器1操作时,后备主控器2处于热备份模式下。在热备份模式下,后备主控器1处于等待模式下,在等待模式下,后备主控器能够经由连接40从主要主控器1接收信号,或能够经由连接43收听主要主控器1与装置3之间的通信。
主要主控器1能够经由连接40将命令发送到后备主控器2,所述命令促使后备主控器2担当IOLW通信网络中的主要主控器1的功能。后备主控器2由所述命令激活并且被促使控制至少一个装置3而非主要主控器1。此类命令将例如在主要主控器1的计划维护的情况下发出。
另外,后备主控器2本身能够经由主要主控器1的接收信号来推断出主要主控器的故障功能,所述信号是经由连接40直接发送或从后备主控器2到装置的连接43收听。后备主控器2还能够在正常工作期间从缺少主要主控器1例如以有规律间隔发送的信号推断出主要主控器1的故障功能。如果主要主控器1 的受限或故障功能被确认,则后备主控器2能够自动地激活并且能够控制装置3 而非主要主控器1。在没有外部干预并且用户不必独立地进行补偿的情况下,主要主控器1的非预期故障因此能够得到补偿。
主要主控器1与装置3之间的连接42、43的故障功能能够经由来自装置3 的对从主要主控器发送的数据的确认来确定。主要主控器1经由连接43将数据发送到装置3。装置3随后经由连接42将对发送数据的确认发送回到主要主控器1。然而,如果主要主控器1未从装置3接收到对从主控器发送的数据的确认,则推断出主要主控器1与装置3之间的连接42、43中的至少一个的故障功能。一旦推断出连接42、43中的至少一个的故障功能,主要主控器1即经由连接40 将从其发送的数据发送到后备主控器2,所述后备主控器接着经由连接45将这个数据发送到装置3。
图2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的第二实施方案的结构,所述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具有控制单元5,例如另一IO链路主控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或现场总线。控制单元5经由连接48、49连接到主要主控器1的通信单元17,并且经由连接46、47连接到后备主控器2的通信单元27。因此,主要主控器1与后备主控器2之间的通信经由控制单元5来进行。连接 46、47和48、49可以是已经示出的以下类型的连接中的一个,其中通信单元 17、27支持各个类型的连接:
-光学连接;
-电子连接,特别是有线连接;或
-无线连接,特别是无线电连接。
在这里,同样地,后备主控器2与主要主控器1同步,并且使用相同的连接数据。
相同的部件和连接用相同的元件符号来标记。其他的部件、连接以及功能对应于关于图1已描述的部件、连接以及功能。因此参考对第一实施方案的描述。
如果后备主控器2控制装置3而非主要主控器1,则后备主控器因此将此传达到控制单元5。控制单元5因而能够停用主要主控器1。此外,控制单元5能够使得主要主控器1和后备主控器2以交替方式来控制装置3。
检测并存储(记录)所述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的所述操作模式。能够追踪错误,因此能够追踪主要主控器1的受限或故障功能和/或主要主控器与至少一个装置之间的连接42、43的受限或故障功能。
主要主控器1具有能量存储器61,所述能量存储器例如在电源故障的情况下用于桥接,其中确保主要主控器1能够执行功能到后备主控器2的转移。一方面,如图1所示,能量存储器61能够集成在主要主控器61中,或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能量存储器能够在外部连接到主要主控器1。后备主控器2也具有能量存储器62,所述能量存储器例如在电源故障的情况下独立于其他能量源为后备主控器2供应操作所需的能量,其中确保后备主控器2在完全电源故障的情况下仍能够继续操作。一方面,如图1所示,能量存储器62能够集成在后备主控器2中,或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所述能量存储器能够在外部连接到后备主控器。在这里应当注意,如图2所示,外部能量存储器61、62也能够在图 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案中使用,并且相反地,在图2中示出的第二实施方案中,也能够使用如图1所示的集成式能量存储器61、62。此外,两个外部能量存储器61和62还能够形成为共同能量存储器(未描绘)。
在图1中,后备主控器2具有警报装置72。在图2中,主要主控器1具有警报装置71。经由警报装置71、72来发信操作模式的状态,最重要的是,哪个主控器1、2当前在作用中并正在控制装置3,与哪个主控器1、2具有警报装置 71、72无关。替代警报装置71、72,还能够设置在此未描绘的警报接口,所述警报接口执行相同功能。在此,应当注意,在图1中示出的第一实施方案中,主要主控器1能够具有警报装置71或警报接口,并且相反地,在图2中示出的第二实施方案中,后备主控器2还能够具有警报装置72或警报接口。
图3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无线IO链路(IOLW)通信网络的第三实施方案的结构,所述IOLW通信网络具有多个后备主控器2、200、210。后备主控器 2、200、210全部以相同方式结构化,并且各自具有:收发器25、205、215,所述收发器用于分别经由连接44、45或404、405或414、415与装置3通信;和通信单元27、207、217,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分别经由连接46、47或406、406 或416、417与控制单元5通信。相同的部件和连接用相同的元件符号来标记。其他的部件、连接以及功能对应于在第二实施方案中关于图2已描述的部件、连接以及功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参考对第二实施方案的描述。
在已确定主要主控器1或连接42、43的故障功能之后,从多个后备主控器 2、200、210选择控制装置3的后备主控器2(在这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类似于第二实施方案)。由主要主控器1基于到装置3的连接44、45或404、405或 414、415的质量来作出所述选择。为了控制装置3,选择后备主控器2中的一个,所述后备主控器的到装置3的连接44、45具有最好质量。这个性质也能够用于主控器1、2、200、210之间的所谓“负载共享”。每个主控器1、2、200、210操作通常八个的若干无线电信道,所述无线电信道映射在一个或多个连续时隙上(这里未详细地示出)。针对所述连接的这些无线电信道中的每一个单独地检测连接44、45或404、405或414、415的质量。如已经描述的,在这里,从各个后备主控器2发送到至少一个装置3的数据的确认缺失也被用于判断连接44、 45或404、405或414、415的质量。然后选择就当前连接质量来说最适合控制装置3的后备主控器2。
当选择多个后备主控器2、200、210中的另一后备主控器200用于控制装置3时,预定义和/或情境命令(例如,装置3的关机)和/或信息(例如哪个后备主控器200当前正在控制装置3)被发送到装置3。如果装置3是显示器,则能够在所述装置上描绘所述信息。
装置3的操作参数和/或操作任务另外取决于正在控制所述装置的后备主控器2、200、210。然后,独立于正在控制装置3的当前后备主控器2,将不同的操作参数和/或操作任务指派给装置3,然后在不同的后备主控器200正在控制所述装置时,改变这些操作参数和/或操作任务。所述操作参数和/或操作任务的实例是不同后备主控器2、200、210的不同“黑名单”,或由装置3执行的任务。

Claims (19)

1.一种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所述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包括:
主要主控器(1);
至少一个装置(3),所述至少一个装置具有所述主要主控器(1)与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之间的双向无线通信;和
至少一个后备主控器(2、200、210),所述后备主控器连接到所述主要主控器(1)和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并且被配置成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
其中所述主要主控器(1)与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之间的连接(40、41)经由控制单元(5)来实现,
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与所述主要主控器(1)同步,
当所述主要主控器(1)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并且将所述控制传达到所述控制单元(5)时,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在热备份模式下操作,所述热备份模式是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收听所述主要主控器(1)与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之间的通信的模式,
当所述主要主控器(1)故障或者功能受限时,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并且将所述控制传达到所述控制单元(5),
所述控制单元(5)响应于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传达的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停用所述主要主控器(1),
所述控制单元(5)控制所述主要主控器(1)和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使得所述主要主控器(1)和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以交替方式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其中所述主要主控器(1)与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之间的所述连接(40、41)是光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其中所述主要主控器(1)与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之间的所述连接(40、41)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其中当所述IO链路通信网络正由所述主要主控器(1)操作时,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能够在热备份模式下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其中所述主要主控器(1)和/或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具有能量存储器(61、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其中所述主要主控器(1)和/或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具有警报接口和/或警报装置(71、72)。
7.一种用于操作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的方法,所述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包括主要主控器(1)、至少一个装置(3)、和连接到所述主要主控器(1)和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并且被配置成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的至少一个后备主控器(2、200、210),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具有所述主要主控器(1)与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之间的双向无线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主要主控器(1)与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之间的连接(42、43)的受限或故障功能的情况下,
由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而非所述主要主控器(1),
其中所述主要主控器(1)与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之间的连接(40、41)经由控制单元(5)来实现,
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与所述主要主控器(1)同步,
当所述主要主控器(1)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并且将所述控制传达到所述控制单元(5)时,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在热备份模式下操作,所述热备份模式是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收听所述主要主控器(1)与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之间的通信的模式,
当所述主要主控器(1)故障或者功能受限时,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并且将所述控制传达到所述控制单元(5),
所述控制单元(5)响应于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传达的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停用所述主要主控器(1),
所述控制单元(5)控制所述主要主控器(1)和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使得所述主要主控器(1)和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以交替方式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要主控器(1)将至少一个命令发送到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以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与所述主要主控器(1)使用相同的连接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主要主控器(1)未接收到来自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的对从所述主要主控器(1)发送的数据的确认时,确定所述主要主控器(1)与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之间的所述连接(42、43)的缩减或故障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将从所述主要主控器(1)发送的数据传输到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一旦已确定所述主要主控器(1)与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之间的所述连接(42、43)的受限或故障功能,所述后备主控器即接着将所述数据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从连接到所述主要主控器(1)和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的多个后备主控器(2、200、210)选择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的所述后备主控器(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要主控器检测所述多个后备主控器(2、200、210)中的若干后备主控器的连接(44、45、404、405、414、415)的质量,其中将与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的连接(44、45)具有最好质量的后备主控器选择作为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的所述后备主控器(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所述连接(44、45、404、405、414、415)的每个无线电信道分开检测所述连接(44、45、404、405、414、415)的所述质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当从后备的所述多个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中选择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的不同后备主控器(200)时,将预定义和/或情境命令和/或信息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装置(3)的操作参数和/或操作任务取决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装置的所述后备主控器(2、200、210)。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并存储所述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的操作模式。
18.一种存储媒体,所述存储媒体上存储有软件程序,所述软件程序被组建成进行根据权利要求7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每个步骤。
19.一种电子计算机,所述电子计算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存储媒体。
CN201910091625.6A 2018-01-30 2019-01-30 具有额外主控器的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和所述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的操作方法 Active CN1100994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02067.8 2018-01-30
DE102018102067.8A DE102018102067A1 (de) 2018-01-30 2018-01-30 Drahtloses IO-Link-Kommunikationsnetzwerk mit einem zusätzlichen Master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Betrieb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9402A CN110099402A (zh) 2019-08-06
CN110099402B true CN110099402B (zh) 2022-04-08

Family

ID=67224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91625.6A Active CN110099402B (zh) 2018-01-30 2019-01-30 具有额外主控器的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和所述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的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90393B2 (zh)
CN (1) CN110099402B (zh)
DE (1) DE1020181020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36200B2 (en) * 2018-10-15 2021-06-15 Coretigo Ltd. Last resort frequency mechanism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503465B2 (en) 2019-02-20 2022-11-15 Coretigo Ltd. Secure pairing mechanism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DE102021108770A1 (de) * 2021-04-08 2022-10-13 Balluff Gmbh IO-Link-System mit Diagnose-Kanal
EP4216005A1 (en) * 2022-01-25 2023-07-26 ifm electronic gmbh Controlled io-link system with unified fail-safe implementation
DE102022119309B3 (de) * 2022-08-02 2024-01-04 Beckhoff Automation Gmbh Automatisierungssyste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4699A (zh) * 2009-12-31 2012-11-28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用于在分布式i/o系统中实现冗余网络接口模块的方法和系统
CN104380666A (zh) * 2012-05-29 2015-02-25 巴鲁夫公司 现场总线系统
DE102016217706A1 (de) * 2015-09-15 2017-03-16 Ifm Electronic Gmbh Verfahren zur bidirektionalen Datenübertragung zwischen einem IO-Link Device und einem IO-Link Master über eine Zwischeneinhe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34612B1 (en) * 1997-12-10 2002-08-13 Cisco Technology, Inc. Connection control interface for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switches
FR2808353B1 (fr) * 2000-04-28 2003-12-05 Airsys Atm S A Dispositif de gestion d'entrees/sorties redondant, notamment de routage informatique
US20020044549A1 (en) * 2000-06-12 2002-04-18 Per Johansson Efficient scatternet forming
US6944681B1 (en) * 2000-09-08 2005-09-13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Probing algorithm for foundation fieldbus protocol
US7046621B2 (en) * 2002-07-10 2006-05-16 I/O Controls Corporation Redundant multi-fiber optical ring network
US7644299B2 (en) * 2007-03-02 2010-01-05 Proprietary Controls Systems Corporation Fault tolerant security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R2950217B1 (fr) * 2009-09-15 2016-05-06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et systeme comportant un tel dispositif
DE102012009494B4 (de) 2012-05-14 2017-04-13 Balluff Gmbh Steuereinrichtung zum Steuern eines Sicherheitsgerätes
US9021157B2 (en) * 2013-03-28 2015-04-2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Reliable socket transfer based on initializing and re-initializing a communication link and retaining a connected state
US10095858B2 (en) * 2013-10-28 2018-10-09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secure industrial sensors and actuators
DE202015103359U1 (de) 2015-06-25 2015-07-08 Balluff Gmbh Einrichtung zur Ansteuerung und Konfiguration von Signaleinrichtungen
CN105682183B (zh) * 2016-01-14 2017-06-16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家电设备入网的方法和装置
JP6918565B2 (ja) * 2017-05-02 2021-08-11 株式会社メガチップス 通信端末装置、情報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4699A (zh) * 2009-12-31 2012-11-28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用于在分布式i/o系统中实现冗余网络接口模块的方法和系统
CN104380666A (zh) * 2012-05-29 2015-02-25 巴鲁夫公司 现场总线系统
DE102016217706A1 (de) * 2015-09-15 2017-03-16 Ifm Electronic Gmbh Verfahren zur bidirektionalen Datenübertragung zwischen einem IO-Link Device und einem IO-Link Master über eine Zwischeneinhe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8102067A1 (de) 2019-08-01
US20190238397A1 (en) 2019-08-01
US11190393B2 (en) 2021-11-30
CN110099402A (zh) 2019-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99402B (zh) 具有额外主控器的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和所述无线io链路通信网络的操作方法
US6742136B2 (en) Redundant devices in a process control system
JP4480311B2 (ja) プロセス制御システム
CN101523310B (zh) 用于冗余控制子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US2013000731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redundant network interface modules in a distributed i/o system
CN110799912B (zh) 安全关键和非安全关键的过程的控制系统
US20080123522A1 (en) Redundancy coupler for industri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JP2006148911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を動作させ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20160048434A1 (en) Control an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process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dundant process control with decentralized redundancy
JP3108393B2 (ja) Plcを用いた制御システム
RU2510932C2 (ru) Система автоматизации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истемой автоматизации
US20180373213A1 (en) Fieldbus coupler and system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failsafe module
US10386832B2 (en) Redundant control system for an actuator and method for redundant control thereof
US8804750B2 (en) Field device
KR102298186B1 (ko) Dsi 프로토콜에 기초하여 자동차 내 센서 장치를 작동시키는 방법
KR101735919B1 (ko) 인버터 제어 방법
US20220129402A1 (en) Automatic switch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front-end processor
US20130019040A1 (en) Fiel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90234997A1 (en) Connecting device for connecting industrial apparatuses to a communication bus
KR100724495B1 (ko) 피엘씨 이중화 시스템 및 운전 방법
CN210377133U (zh) 基于can总线的主从可配置plc控制器
US11550298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facility
JP4788597B2 (ja)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二重化システム
KR101344393B1 (ko) 링 구조를 갖는 필드버스 네트워크 시스템
US11947432B2 (en) Fail-safe bus system for a process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