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9148A - 移动终端、伸缩模组和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伸缩模组和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99148A
CN110099148A CN201910323265.8A CN201910323265A CN110099148A CN 110099148 A CN110099148 A CN 110099148A CN 201910323265 A CN201910323265 A CN 201910323265A CN 110099148 A CN110099148 A CN 1100991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mould group
coffret
flexible mould
transmiss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232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2326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991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99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91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伸缩模组和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包括:机壳;伸缩模组,伸缩模组设于机壳,伸缩模组上设有传输模块,传输模块与移动终端的主板电连接,伸缩模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在第一位置,传输模块的传输接口伸出机壳,且传输接口适于外设;在第二位置,传输接口隐藏在机壳内。本发明中传输模块设于伸缩模组上,且传输模块的传输接口能够隐藏在移动终端的机壳内,无需在移动终端单独为传输模块开孔,从而减少移动终端外观的开孔数量,能够解决移动终端外观开孔过多的问题,且传输模块隐藏在移动终端的机壳内还能够提高移动终端的防尘和防水等性能。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伸缩模组和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伸缩模组和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的四周有诸多开孔:卡托孔、顶针孔、侧键孔、耳机孔、USB孔、扬声器孔和主/副MIC孔。其中大面积外露式设置的是耳机孔和USB孔。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从耳机孔和USB孔进水进尘,同时大面积外露的耳机孔和USB孔也破坏了整机的可靠性和外观的整体性。外观开孔较多,无论从整机可靠性考虑或者防水性能考虑,皆不是最佳设计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伸缩模组和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移动终端外观开孔过多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机壳;伸缩模组,伸缩模组设于机壳,伸缩模组上设有传输模块,传输模块与移动终端的主板电连接,伸缩模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在第一位置,传输模块的传输接口伸出机壳,且传输接口适于外设;在第二位置,传输接口隐藏在机壳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伸缩模组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传输模块安装于容纳腔内,且传输接口设于壳体的侧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壳体呈大体长方体,且壳体具有顶面、底面和连接顶面和底面的四个侧面,其中,在第二位置,顶面与机壳平齐,底面与顶面相对设置,传输接口设于四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传输接口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传输接口设于壳体的不同侧面上;或者,两个以上传输接口设于壳体的同一侧面上,且两个以上传输接口沿移动终端的宽度方向或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伸缩模组具有模块主板,模块主板设置于容纳腔内,且传输模块安装在模块主板上,模块主板通过电连接件与移动终端的主板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电连接件为柔性FPC,柔性FPC穿过底面并伸出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传输接口包括耳机接口和数据线接口中的至少一种,数据线接口为Type C USB接口或Micro USB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伸缩模组上设有功能模块,在第一位置,至少部分功能模块露出机壳,其中,功能模块与传输模块间隔设置,功能模块为摄像头、传感器、补光灯、受话器和识别模组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功能模块设于伸缩模组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传输接口设于伸缩模组的左侧面和/或右侧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伸缩模组可移动地设于机壳,伸缩模组通过连接部件与机壳相连,连接部件包括导轨和沿导轨可移动的导杆,导轨和导杆的其中一者与伸缩模组相连,另一者与机壳相连。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伸缩模组,包括壳体;摄像头,摄像头安装在壳体上;传输模块,传输模块设在壳体上,且传输模块与摄像头间隔设置,传输模块具有传输接口,传输接口适于连接外设。
本发明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为上述的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传输模块的触发信息;
根据触发信息控制伸缩模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传输模块包括通用串行总线模块和/或音频模块;
触发信息包括电量过低、播放音频和充电中的至少一者,根据触发信息控制伸缩模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包括:当触发信息为电量过低、播放音频和充电中的任一者时,控制伸缩模组由第二位置活动至第一位置;
和/或,触发信息包括传输接口由连接外设变更为空闲,根据触发信息控制伸缩模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包括:当传输接口由连接外设变更为空闲时,控制伸缩模组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在本发明中,移动终端包括机壳和设置于机壳的伸缩模组,且伸缩模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设置,以使传输接口露出于机壳或隐藏在机壳内。因此本发明中传输模块设于伸缩模组上,且传输模块的传输接口能够隐藏在移动终端的机壳内,无需在移动终端单独为传输模块开孔,从而减少移动终端外观的开孔数量,能够解决移动终端外观开孔过多的问题,且传输模块隐藏在移动终端的机壳内还能够提高移动终端的防尘和防水等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伸缩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伸缩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伸缩模组;
100、壳体;
110、前侧面;111、第一开孔;120、后侧面;130、左侧面;140、右侧面;141、第二开孔;150、第三开孔;160、上盖体;170、下盖体;171、模块凹槽;172、主板凹槽;
200、摄像头;
300、传输模块;310、传输接口;
400、模块主板;
500、柔性FPC;
600、导杆;
20、机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至图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伸缩模组10和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机壳20;伸缩模组10,伸缩模组10设于机壳20,伸缩模组10上设有传输模块300,传输模块300与移动终端的主板电连接,伸缩模组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在第一位置,传输模块300的传输接口310伸出机壳20,且传输接口310适于外设;在第二位置,传输接口310隐藏在机壳20内。
其中,本发明对移动终端的类型不做限定,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笔记本电脑、一体机、电子书或学习机等。
传输接口310的类型在此不做限定,可选的,传输接口310可以包括耳机接口和数据线接口中的至少一种,数据线接口为Type C USB接口或Micro USB接口。
在本发明中,移动终端包括机壳20和设置于机壳20的伸缩模组10,且伸缩模组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设置,以使传输接口310露出于机壳20或隐藏在机壳20内。因此本发明中传输模块300设于伸缩模组10上,且传输模块300的传输接口310能够隐藏在移动终端的机壳20内,无需在移动终端单独为传输模块300开孔,从而减少移动终端外观的开孔数量,能够解决移动终端外观开孔过多的问题,且传输模块300隐藏在移动终端的机壳20内还能够提高移动终端的防尘和防水等性能。
伸缩模组10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定,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伸缩模组10包括壳体100,壳体100内形成有容纳腔,传输模块300安装在容纳腔内,且传输接口310设于壳体100的侧面上。通过设置壳体100,能够很好的保护传输模块300,提高传输模块300的使用寿命。
伸缩模组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如图1和图2所示,伸缩模组10相对机壳20可滑动设置,图1为伸缩模组10在第一位置伸出机壳20,图2为伸缩模组10在第二位置隐藏在机壳20内。进一步可选的,伸缩模组10通过连接部件与机壳20相连,连接部件包括导轨和沿导轨可移动的导杆600,导轨和导杆600的其中一者与伸缩模组10相连,另一者与机壳20相连。
如图3和图4所示,导杆600设置于伸缩模组10,则导轨(图中未示出)设置于机壳20,导杆600相对导轨可滑动设置,以带动伸缩模组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如图3至图5所示,导杆600设置于伸缩模组10的壳体100外,伸缩模组10通过导杆600相对移动终端的机壳20可移动设置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导杆600固定于壳体100,且导杆600相对机壳20可移动设置。或者导杆600相对壳体100可移动,导杆600另一端固定于机壳20。再或者,导杆600相对壳体100可移动,且导杆600相对于机壳20也可移动等等。只要伸缩模组10通过导杆600相对移动终端的机壳20可移动设置即可。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伸缩模组10相对机壳20可翻转设置,伸缩模组10通过相对机壳20翻转,令传输接口310露出于机壳20或者传输接口310隐藏在机壳20内。进一步可选的,伸缩模组10包括旋转轴,伸缩模组10在机壳20内相对旋转轴可翻转设置,以使传输接口310露出于机壳20或者传输接口310隐藏在机壳20内。
壳体100的形状在此不做限定,壳体100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为了便于壳体100的加工成型,并为了便于将壳体100设置于移动终端,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壳体100呈大体长方体,壳体100具有顶面、底面和连接于顶面和底面之间的四个侧面,其中,在第二位置,顶面和机壳20平齐,底面于顶面相对设置,传输接口310设于四个侧面的至少一个上。
顶面和底面沿壳体100的高度方向(图3中的Y方向)相对设置,四个侧面连接于顶面和底面之间。四个侧面例如包括前侧面110、后侧面120、左侧面130、右侧面140。
传输接口310的个数在此不做限定,传输接口310可以只有一个,一个传输接口310设置于壳体100的侧面。或者,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传输接口310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传输接口310可以设于不同的侧面上,或者两个以上的传输接口310设于同一侧面上,当两个以上的传输接口310设于同一侧面上时,两个以上的传输接口310沿移动终端的宽度方向(图3中的X方向)或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传输接口310设置于侧面,而不是底面,便于传输接口310连接外设,传输接口310没有设置在顶面,能够保证传输接口310隐藏机壳20内。
其中,传输模块300的个数不做限定,传输模块300可以为一个或两个以上,一个所述传输模块300可以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的传输接口310。优选的,传输模块300包括一个传输接口310,传输模块300为两个以上。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传输模块300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传输模块300均设置于伸缩模组10,且两个以上传输模块300的传输接口310均设置于伸缩模组10的壳体100,能够进一步减少移动终端的开孔数量。
伸缩模组10的设置方式不仅限于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伸缩模组10还包括模块主板400,模块主板400设置于容纳腔内,且传输模块300安装在模块主板400上,模块主板400通过电连接件与移动终端的主板电连接。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传输模块300通过模块主板400和移动终端电连接,当传输模块300为两个以上时,两个以上的传输模块300可以通过同一个模块主板400的电连接件与移动终端的主板电连接,能够减少电连接件的数量,简化伸缩模组10的结构。
电连接件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电连接件为柔性FPC 500,柔性FPC 500穿过底面并伸出壳体100。利用柔性FPC 500的柔性,当伸缩模组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时,依然能够保证模块主板400和移动终端的主板之间的稳定连接。
传输模块300和模块主板400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传输模块300可以焊接于模块主板400,或者传输模块300利用BTB连接器连接于模块主板400,或者传输模块300利用软硬结合板连接于模块主板400等等。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伸缩模组10上还设置有功能模块,在第一位置,至少部分功能模块露出机壳20,其中,功能模块与传输模块300间隔设置,功能模块为摄像头200、传感器、补光灯、受话器和识别模组中的至少一种。通过在伸缩模组10上设置功能模块,能够进一步丰富伸缩模组10的功能,减少移动终端外部的开孔数量。
为了防止功能模块和传输模块300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干涉,功能模块设置于伸缩模块的前侧面110和/或后侧面120,传输接口310设于伸缩模组10的左侧面130和/或右侧面140。
如图4和图5所示,功能模块为摄像头200,摄像头200和传输模块300在壳体100上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壳体100开设有第一开孔111和第二开孔141,摄像头200和传输模块300均位于壳体100内部,且摄像头200对应于第一开孔111设置,令至少部分摄像头200从第一开孔111处露出,传输模块300对应于第二开孔141设置,令传输模块300的传输接口310从第二开孔141处露出,便于外部传输装置和传输接口310之间的连接。
摄像头200和传输模块300在壳体100上的相对位置在此不做限定,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孔111设置于前侧面110或后侧面120,即摄像头200由前侧面110或后侧面120露出,第二开孔141设置于左侧面130或右侧面140,即传输模块300的传输接口310设置于左侧面130或右侧面140。一般情况下,摄像头200占据空间较大,因此将其设置于表面面积较大的前侧面110或后侧面120。传输接口310的占据的空间较小,因此将传输接口310设置于左侧面130或右侧面140。
进一步的,第一开孔111在前侧面110上靠近左侧面130设置,第二开孔141位于右侧面140。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孔111在前侧面110上靠近左侧面130设置,即摄像头200在壳体100内靠近左侧面130设置,传输接口310由右侧面140朝向壳体100外,即传输模块300在壳体100内靠近右侧面140设置,传输模块300和摄像头200在壳体100内分设于壳体100的两侧,令摄像头200和传输模块300在壳体100内相互不会干扰。
当传输模块300为两个以上时,对应设置有两个第二开孔141,两个第二开孔141在右侧面140沿壳体100的高度方向(图3中的Y方向)依次设置,两个以上的传输模块300在壳体100内沿壳体100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两个以上的传输接口310在右侧面140依次设置。传输模块300为两个以上,能够进一步减小移动终端外部的开孔。
壳体10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壳体100一体注塑成型等,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伸缩模组10装配成型,壳体100包括上盖体160和下盖体170,上盖体160和下盖体170相互扣合或粘接形成完整的壳体100。
上述的前侧面110位于上盖体160,后侧面120位于下盖体170,左侧面130和右侧面140由上盖体160和/或下盖体170的侧面形成。如图1所示,左侧面130和右侧面140由上盖体160和下盖体170的侧面对接形成。此时,第二开孔141由两个分别位于上盖体160和下盖体170的缺口对接形成。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孔111贯穿上盖体160设置,即摄像头200露出于上盖体160,下盖体170靠近下盖体170的内侧面凹陷形成有模块凹槽171,传输模块300对应设置于模块凹槽171内,第二开孔141和模块凹槽171连通,令传输接口310由模块凹槽171朝向壳体100外。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孔111贯穿上盖体160,模块凹槽171设置于下盖体170,能够同时保证上盖体160和下盖体170的结构强度,防止第一开孔111和模块凹槽171同时设置于上盖体160或下盖体170而减弱结构强度。
当传输模块300为两个以上时,模块凹槽171的个数为两个以上,模块凹槽171的个数和传输模块300的个数相同,两个以上的传输模块300分别设置于两个以上的模块凹槽171内,令两个以上的传输模块300之间相互不会干扰,且两个以上传输模块300在壳体100内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伸缩模组10包括模块主板400时,传输模块300对应设置于模块主板400上。下盖体170的内表面还凹陷形成有主板凹槽172,令模块主板400可以设置于主板凹槽172内,模块凹槽171位于主板凹槽172内。
壳体100上还开设有第三开孔150,令柔性FPC 500能够由第三开孔150处露出。第三开孔150位于壳体100的底面,令第三开孔150和第一开孔111、第二开孔141之间不会相互干扰。
如图4所示,摄像头200由壳体100的前侧面110露出,且摄像头200在壳体100内靠近左侧面130设置,传输模块300为两个,两个传输模块300分别为通用串行总线模块和音频输出模块,两个传输模块300在壳体100内沿其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令两个传输模块300的传输接口310在右侧面140沿壳体100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通行串行总线模块和音频输出模块集成于伸缩模组10上,无需在移动终端的外部开设通用串行总线模块的孔位和音频输出模块的孔位,能够有效减小移动终端外部的开孔数量。同时通用串行总线模块和音频输出模块无需使用时,还能够隐藏在移动终端内部,提高移动终端的防尘和防水性能。
如图5所示的伸缩模组10中,摄像头200由壳体100的前侧面110露出,且摄像头200在壳体100内靠近左侧面130设置,传输模块300为两个,两个传输模块300分别为通用串行总线模块和微型串行总线模块,两个传输模块300在壳体100内沿其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令两个传输模块300的传输接口310在右侧面140沿壳体100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通行串行总线模块和微型串行总线模块集成于伸缩模组10上,无需在移动终端的外部开设通用串行总线模块的孔位和微型串行总线模块的孔位,能够有效减小移动终端外部的开孔数量。同时通用串行总线模块和微型串行总线模块无需使用时,还能够隐藏在移动终端内部,提高移动终端的防尘和防水性能。
请一并参阅图6,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为上述任一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传输模块的触发信息。
步骤S2:根据触发信息控制伸缩模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方法首先通过步骤S1获取触发信息,然后通过步骤S2根据触发信息控制伸缩模组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以使传输接口310露出于机壳20或者隐藏在机壳20内。
传输模块30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当传输模块300为串行总线模块时,触发信息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触发信息为电量过低和/或充电,此时步骤S2根据电量过低和/或充电的触发信息控制伸缩模组10由第二位置活动至第一位置,以使传输接口310露出于机壳20,便于用户进行充电。
当传输模块300为音频模块,触发信息的设置方式也有多种,例如触发信息为播放音频,此时步骤S2根据播放音频的触发信息控制伸缩模组10由第二位置活动至第一位置,以使传输接口310露出于机壳20,便于传输接口310与外部的耳机等外设连接。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触发信息还包括传输接口310由连接外设变更为空闲,例如传输接口310由连接数据线变更为空闲,或者传输接口310由连接耳机设备变更为空闲,此时步骤S2根据触发信息控制伸缩模块由第一位置活动至第二位置,令传输接口310隐藏于机壳20内。
触发信息的设置方式不仅限于此,例如在移动终端的操控界面设置一个触发按钮,用户通过触控该触发按钮发送触发信息等。
本发明可以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精神和本质特征。例如,特定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算法可以被修改,而系统体系结构并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精神。因此,当前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定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上述描述定义,并且,落入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全部改变从而都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中。

Claims (13)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
伸缩模组,所述伸缩模组设于所述机壳,所述伸缩模组上设有传输模块,所述传输模块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电连接;
其中,所述伸缩模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传输模块的传输接口露出所述机壳,且所述传输接口适于连接外设;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传输接口隐藏在所述机壳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模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传输模块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传输接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大体长方体,且所述壳体具有顶面、底面和连接所述顶面和底面的四个所述侧面,其中,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顶面与所述机壳平齐,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相对设置,所述传输接口设于四个所述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接口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传输接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不同侧面上;或者,两个以上所述传输接口设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面上,且两个以上所述传输接口沿所述移动终端的宽度方向或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模组具有模块主板,所述模块主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传输模块安装在所述模块主板上,所述模块主板通过电连接件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为柔性FPC,所述柔性FPC穿过所述底面并伸出所述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接口包括耳机接口和数据线接口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数据线接口为Type C USB接口或Micro USB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模组上设有功能模块,在所述第一位置,至少部分所述功能模块露出所述机壳,其中,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传输模块间隔设置,所述功能模块为摄像头、传感器、补光灯、受话器和识别模组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设于所述伸缩模组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所述传输接口设于所述伸缩模组的左侧面和/或右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模组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机壳,所述伸缩模组通过连接部件与所述机壳相连,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导轨和沿所述导轨可移动的导杆,所述导轨和所述导杆的其中一者与所述伸缩模组相连,另一者与所述机壳相连。
11.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伸缩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传输模块,所述传输模块设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传输模块与所述摄像头间隔设置,所述传输模块具有传输接口,所述传输接口适于连接外设。
12.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传输模块的触发信息;
根据所述触发信息控制所述伸缩模组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模块包括通用串行总线模块和/或音频模块;
所述触发信息包括电量过低、播放音频和充电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根据所述触发信息控制所述伸缩模组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活动包括:当所述触发信息为电量过低、播放音频和充电中的任一者时,控制所述伸缩模组由所述第二位置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和/或,所述触发信息包括所述传输接口由连接外设变更为空闲,所述根据所述触发信息控制所述伸缩模组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活动包括:当所述传输接口由连接外设变更为空闲时,控制所述伸缩模组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CN201910323265.8A 2019-04-22 2019-04-22 移动终端、伸缩模组和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0991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3265.8A CN110099148A (zh) 2019-04-22 2019-04-22 移动终端、伸缩模组和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3265.8A CN110099148A (zh) 2019-04-22 2019-04-22 移动终端、伸缩模组和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9148A true CN110099148A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45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23265.8A Pending CN110099148A (zh) 2019-04-22 2019-04-22 移动终端、伸缩模组和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9914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9426A (zh) * 2019-08-26 2019-11-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弹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82920A (ja) * 2013-03-19 2014-09-29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トレイタイプカードコネクタ
CN106899721A (zh) * 2017-04-28 2017-06-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WO2017161528A1 (zh) * 2016-03-24 2017-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和电子设备
CN207304642U (zh) * 2017-10-19 2018-05-01 李雪峰 基于隐藏式传感器的一体化智能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82920A (ja) * 2013-03-19 2014-09-29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トレイタイプカードコネクタ
WO2017161528A1 (zh) * 2016-03-24 2017-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06899721A (zh) * 2017-04-28 2017-06-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207304642U (zh) * 2017-10-19 2018-05-01 李雪峰 基于隐藏式传感器的一体化智能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9426A (zh) * 2019-08-26 2019-11-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弹出装置
CN110519426B (zh) * 2019-08-26 2021-07-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2422B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153434C (zh) 通信站
US8913771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water exposure indicator label
CN103581523A (zh) 伸缩式可旋转摄像头
US9609098B2 (en) Button-type connector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EP2797093A2 (en) Slidable charging transmitter position adjusting structure of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US20210160601A1 (en) Handle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
EP4142305A1 (en) Cradle and portable sound device
KR20120012607A (ko) 착탈 가능한 블루투스 헤드셋을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CN112600963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099148A (zh) 移动终端、伸缩模组和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N203504666U (zh) 伸缩式可旋转摄像头
CN108605062A (zh) 按键模块和移动终端
CN109842703B (zh) 终端设备
JP2005065090A (ja) 無線通信が可能なデ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および携帯機器
US2023012250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lexible displa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motor driving in th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lexible display
US20230007111A1 (en) Flexible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210897601U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201266490Y (zh) 移动存储装置
CN208076935U (zh) 一种双控开关摄像头的智能手表
CN209016768U (zh) 充电盒
CN217983828U (zh) 连接结构
CN212114838U (zh) 一种多功能车载充电器
CN109862481A (zh) 一种扬声器及应用其的扬声系统
JP2011244156A (ja) 携帯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