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7765A - 一种适用于公路平交口的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判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公路平交口的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判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97765A
CN110097765A CN201910460425.3A CN201910460425A CN110097765A CN 110097765 A CN110097765 A CN 110097765A CN 201910460425 A CN201910460425 A CN 201910460425A CN 110097765 A CN110097765 A CN 1100977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amp
motor vehicle
highway intersection
traffic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604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97765B (zh
Inventor
袁黎
蔡尧
何娟
邵晨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hai University HHU
Original Assignee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hai University HHU filed Critical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to CN2019104604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977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97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77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977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77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7Controlling traffic signals
    • G08G1/08Controlling traffic signals according to detected number or speed of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公路平交口的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判定公路平交口现状流量条件和事故条件是否满足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若满足,则延迟移去机动车信号灯;反之,继续步骤S2;S2,判断公路平交口现状视距是否满足安全视距要求,若不满足,则延迟移去机动车信号灯;反之,继续步骤S3;S3,判断公路平交口5年后的交通量条件是否满足规范中对信号灯设置的条件,若满足,则延迟移去机动车信号灯;反之,继续步骤S4;S4,计算设置信号灯时一个月的效益B1与成本C1的比值模拟移去信号灯后的情况并计算一个月的效益成本B2与成本C2的比值则建议移去机动车信号灯;反之,延迟移去机动车信号灯。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公路平交口的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判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公路平交口的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判定方法,属于道路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管理者为了保障交叉口区域的交通安全和交通流运行效率,利用设置信号灯对交通流进行管理和控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叉口区域的用地规划发生变化导致交通流量变化,从而使得信号灯控制不再可靠,特别是对公路平交口区域的交通流量影响较大,例如某一公路平交口周边原来有工业园,交通流量较大,但是由于规划原因,工业园的搬迁导致附近交通量的大幅下降,如果该公路平交口继续使用信号控制,会将增加交通流延误和新的交通安全隐患,另外,交通信号灯的运行和维护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移去公路平交口不必要的交通信号灯。
目前国内外关于机动车信号灯设置的研究较为成熟,但是对于信号灯移去的研究涉及甚少,美国的《统一交通控制设施细则》中定性的提出如果交通模式的改变使交通控制信号不再需要,应考虑将其移除,但是并未提出具体的量化判定方法;美国联邦公路局FHWA及底特律市近几年对交通信号移去后的影响作了深入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信号灯移去后的评估,从费用、交通流、安全和社会影响等四个方面来判定是否需要移去信号灯。而国内,纵观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16)及其他文献,对机动车信号灯的移去方面未有涉及,这将会在研究特定交叉口是否需要移除信号灯时,凭工程师的经验、无参考的依据,使得信号灯的移去工作不具有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国内外对于公路平交口机动车信号灯移去研究的不足,为交通管理者提供一种适用于公路平交口的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判定方法,以保障特定的公路平交口不会因为附近用地规划的改变而降低其通行效率和安全,同时还能降低公路平交口管理的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公路平交口的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判定公路平交口现状流量条件和事故条件是否满足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若满足,则延迟移去机动车信号灯;反之,继续步骤S2;
S2,判断公路平交口现状视距是否满足安全视距要求,若不满足,则延迟移去机动车信号灯;反之,继续步骤S3;
S3,判断公路平交口5年后的交通量条件是否满足规范中对信号灯设置的条件,若满足,则延迟移去机动车信号灯;反之,继续步骤S4;
S4,计算设置信号灯时一个月的效益B1与成本C1的比值模拟移去信号灯后的情况并计算移去信号灯后一个月的效益成本B2与成本C2的比值则建议移去机动车信号灯;反之,延迟移去机动车信号灯。
步骤S1的具体过程如下:
S1.1,确定公路平交口的主次道路和车道数,主要道路为两条相交道路中流量较大的道路,单向进口道车道数为n;次要道路为两条相交道路中流量较小的道路,单向进口道车道数为n,并且统计高峰小时内的主要道路双向交通量V主1和次要道路较大流量方向的单向交通量V次1,利用n、n、V主1、V次1四个值与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中路口机动车高峰小时流量标准比较,若超出标准值,则延迟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反之,继续步骤S1.2;
S1.2,统计公路平交口任意8小时内的主要道路双向平均小时交通量V主2和次要道路较大流量方向的单向平均小时交通量V次2,利用n、n、V主2、V次2四个值与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中路口任意8h机动车小时流量标准比较,若超出标准值,则延迟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反之,继续步骤S1.3;
S1.3,获取公路平交口3年内的事故数据,若达到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中路口事故条件规定,则延迟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反之,继续步骤S2。
进一步,所述V次1、V次2取统计时间段内每小时次要道路中单向交通量最高的进口道的单向交通量的累计平均。
步骤S2的具体过程如下:
S2.1,获取公路平交口交叉道路的设计车速;
S2.2,参考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对公路平交口安全交叉停车视距值的规定,结合所述设计车速,判断公路平交口是否满足安全视距要求,若不满足,则延迟移去机动车信号灯;反之,继续步骤S3。
进一步,所述安全视距要求具体为:通过现场观测发现主次道路停车视距构成的通视三角形内无有碍视距的物体。
步骤S3的具体过程如下:
S3.1,获取公路平交口所在规划区域的预测的未来五年的人口增长率α和人均车辆拥有率增长率β,利用公式(1),结合步骤S1中数据建立模型为:
其中,V主3为预测的五年后高峰小时内的主要道路双向交通量;V次3为预测的五年后高峰小时内次要道路较大流量方向的单向交通量;V主4为预测的五年后任意8小时内的主要道路双向平均小时交通量;V次4为预测的五年后任意8小时内的次要道路较大流量方向的单向平均小时交通量;λ为流量增长率;
S3.2,利用式(1)得到的V主3、V次3、V主4、V次4分别代替V主1、V次1、V主2、V次2重复步骤S1.1~S1.2的过程,判定延迟机动车信号灯移去还是继续步骤S4。
步骤S4的具体过程如下:
S4.1,获取公路平交口信号控制时一天内的交通流运行情况,对所述交通流运行情况分析得到信号控制时的公路平交口一天的当量冲突数na;另外通过对所述交通流运行情况分析和数据平均处理得到平均小时流量vij,其中i=1,2,3,4顺序表示公路平交口四个进口道记号;j=1,2,3…n,顺序表示每个进口道从左起依次排布的车道的记号,其中n为正整数;利用交通仿真软件结合信号控制公路平交口现状信息,输入各个进口道车道的小时流量vij,仿真后,得到各个交通流方向平均每辆车的延误值dij(s),则整个公路平交口的小时总延误
利用同样的方法得到公路平交口移去信号灯后的一天的当量冲突数nb和小时总延误nd2
S4.2,基于公路平交口的效益值与效率和安全这两个指标的关系建立一个月的公路平交口效益模型为:
其中:B1为公路平交口信号控制时一个月的总效益值;B2为公路平交口移去信号控制后一个月的总效益值;w1为效率指数权重值;w2为安全指数权重值;m为当地一年的人均生产总值;l为当地机动车平均承载率;t为当地一年的人均工作小时;ω为每一起潜在冲突的事故发生率;c0为单位事故直接财产损失;c1为单位事故受伤成本;c2为单位事故死亡成本;m1为单位事故受伤人数;m2为单位事故死亡人数;
S4.3,获取该公路平交口信号灯一个月的维护和运营成本C1,把移去信号灯这一措施认定为改善对策,并假设移去信号灯这一工程对策会使用5年,则依据改善对策成本建立移去信号灯后一个月成本C2计算模型为:
其中:Ca为移去信号灯所需要的设备费用;Cb为移去的信号灯的回收价值;η为投资还本系数;μ为还债基金系数;i为年利率;
S4.4,将步骤S4.1~S4.3得到的B1、B2、C1、C2,计算设置信号灯时一个月的效益成本比和移去信号灯后一个月的效益成本比并比较,若则建议移去机动车信号灯;反之,延迟移去机动车信号灯。
进一步,通过视频采集或人工调查的方法获取公路平交口信号控制时一天内的交通流运行情况。
进一步,所述当量冲突数的统计方法为:依据冲突严重性理论,将一次交叉冲突换算为十次当量冲突,一次合流或分流冲突换算为一次当量冲突。
进一步,所述信号控制公路平交口现状信息包括平交口相交道路车道布局、信号控制方案以及车速等。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先从流量、视距两个方面初步筛选判定某一公路平交口是否具备移去机动车信号灯的条件,又进一步地利用效益成本比评估信号控制下的和移去信号灯后的公路平交口的交通运行效果,建立了一种离散的、量化的公路平交口机动车信号灯移去的判定方法,相比综合判定方法更具有可操作性,提高了判定的效率和精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公路平交口的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判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某市市郊某一信号控制的公路平交口车道布局图;
图3为某市市郊某一信号控制的公路平交口信号配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公路平交口的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判定该公路平交口现状流量条件和事故条件是否满足信号灯设置规范。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1:确定所调查公路平交口的主次道路和车道数,主要道路为两条相交道路中流量较大的道路,单向进口道车道数为n;次要道路为两条相交道路中流量较小的道路,单向进口道车道数为n,统计高峰小时内的主要道路双向交通量V主1(pcu/h)和次要道路较大流量方向的单向交通量V次1(pcu/h)(取每一个统计时间段内两个进口较大流量值的累积,具体为:取统计时间段内每小时次要道路中单向交通量最高的进口道的单向交通量的累计平均),利用n、n、V主1、V次1四个值与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16)中路口机动车高峰小时流量标准比较,若超出标准值,则延迟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反之,继续步骤S1.2;
步骤S1.2:统计该公路平交口任意8小时内的主要道路双向平均小时交通量V主2(pcu/h)和次要道路较大流量方向的单向平均小时交通量V次2(pcu/h),利用n、n、V主2、V次2四个值与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16)中路口任意8h机动车小时流量标准比较,若超出标准值,则延迟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反之,继续步骤S1.3;
步骤S1.3:通过当地交管部门得到该公路平交口3年内的事故数据,若达到GB14886-2016规范中路口事故条件规定,则延迟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反之,继续步骤S2;
步骤S2:判断该公路平交口现状视距是否满足安全视距要求。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2.1:通过当地交管部门资料获取该公路平交口交叉道路的设计车速v(km/h);
步骤S2.2:参考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中对平交口安全停车视距值的规定,如表1所示,结合v,判断该公路平交口是否满足安全视距要求,若不满足,则延迟移去机动车信号灯;反之,继续步骤S3;
表1安全交叉停车视距
步骤S3:判断该公路平交口5年后的交通量条件是否满足信号灯设置依据。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3.1:利用交通规划理论,并通过当地相关部门获取该平交口所在规划区域的预测的未来五年的人口增长率α和人均车辆拥有率增长率β,利用公式(1),结合步骤S1中数据建立模型为:
其中,V主3为预测的五年后高峰小时内的主要道路双向交通量(pcu/h);V次3为预测的五年后高峰小时内次要道路较大流量方向的单向交通量(pcu/h);V主4为预测的五年后任意8小时内的主要道路双向平均小时交通量(pcu/h);V次4为预测的五年后任意8小时内的次要道路较大流量方向的单向平均小时交通量(pcu/h);λ为流量增长率。
步骤S3.2:利用式(1)得到的V主3、V次3、V主4、V次4分别代替V主1、V次1、V主2、V次2重复步骤S1.1~S1.2的过程,判定延迟机动车信号灯移去还是继续步骤S4;
步骤S4:计算设置信号灯时一个月的效益B1与成本C1比值利用覆盖信号灯头等方式模拟移去信号灯后的情况并计算一个月的效益成本B2与成本C2比值则建议移去机动车信号灯;反之,延迟移去机动车信号灯。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4.1:通过视频采集和人工调查的方法获取公路平交口信号控制时一天内的交通流运行情况,通过视频分析得到信号控制时的公路平交口一天的当量冲突数na(依据冲突严重性理论认为一次交叉冲突可换算为十次当量冲突,一次合流或分流冲突可换算为一次当量冲突);另外通过视频分析和数据平均处理得到平均小时流量vij(pcu/h)(i=1,2,3,4顺序表示公路平交口四个进口道记号;j=1,2,3…n,顺序表示每个进口道从左起依次排布的车道的记号,其中n为正整数);利用交通仿真软件结合该信号控制公路平交口现状信息(包括平交口相交道路车道布局、信号控制方案、车速等),输入各个进口道车道的小时流量vij(pcu/h),仿真后,得到各个交通流方向平均每辆车的延误值dij(s),则整个平交口的小时总延误
同样的方法得到该公路平交口移去信号灯后的一天的当量冲突数nb和小时总延误nd2
步骤S4.2:基于公路平交口的效益值与效率和安全这两个指标的关系建立一个月的公路平交口效益模型为:
其中:B1为公路平交口信号控制时一个月的总效益值(元);B2为公路平交口移去信号控制后一个月的总效益值(元);w1为效率指数权重值;w2为安全指数权重值;m为当地一年的人均生产总值(元);l为当地机动车平均承载率(人/辆);t为当地一年的人均工作小时(h);ω为每一起潜在冲突的事故发生率;c0为单位事故直接财产损失(元/起);c1为单位事故受伤成本(元/人);c2为单位事故死亡成本(元/人);m1为单位事故受伤人数(人);m2为单位事故死亡人数(人);
根据有关文献研究结果,每100000起冲突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故ω=1.0×10-5;根据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对事故死亡的赔偿标准计算方法,c2=420660;根据驾驶员受伤程度严重性分析,一般受伤成本约为死亡成本的1/3.5,则c1=120189;根据2008-2017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得到c0=4996,m1=1.1,m2=0.3,则一个月的公路平交口效益模型可整理为:
步骤S4.3:通过当地交管局获取所评估公路平交口信号灯一个月的维护和运营成本C1,另外,把移去信号灯这一措施认定为改善对策,并假设移去信号灯这一工程对策会使用5年,则依据改善对策成本建立移去信号灯成本C2计算模型为:
其中:Ca为移去信号灯所需要的设备费用(元);Cb为移去的信号灯等设备的回收价值(元);η为投资还本系数;μ为还债基金系数;i为年利率;
步骤S4.4:将步骤S4.1~S4.3得到的B1、B2、C1、C2,计算设置信号灯时一个月的效益成本比和移去信号灯后一个月的效益成本比并比较,若则建议移去机动车信号灯;反之,延迟移去机动车信号灯。
应用示例:
假设某市市郊有一信号控制的公路平交口,车道布局如图2所示,信号配时如图3所示,信号配时单位为秒。
现由于平交口附近用地规划的改变,如果继续采用信号控制可能会增加该平交口的延误和安全隐患,所以需要评估是否移去机动车信号灯,于是根据发明内容所述步骤,对该公路平交口机动车信号灯移去进行判定。
步骤S1.1:经调查,确定南北方向为主要道路,东西方向为次要道路,主要道路进口道为三车道,次要道路进口道为单车道,统计高峰小时内的主要道路双向交通量V主1=300(pcu/h)和次要道路较大流量方向的单向交通量V次1=100(pcu/h)(取每一个统计时间段内两个进口较大流量值的累积),参考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16)后,与表2流量比较,未超过标准值,则继续步骤S1.2;
表2平交口路口高峰小时流量
步骤S1.2:统计该公路平交口任意8小时内的主要道路双向平均小时交通量V主2=200(pcu/h)和次要道路较大流量方向的单向平均小时交通量V次2=40(pcu/h),参考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16)后,与表3流量比较,未超过标准值,则继续步骤S1.3;
表3平交口路口任意连续8h机动车小时流量
步骤S1.3:通过当地交管部门资料得到该公路平交口3年内总共发生9起交通事故,即平均每年发生3起交通事故,且三年内无死亡事故发生,参考GB 14886—2016规范中路口事故条件规定如下:
1)3年内平均每年发生5次以上交通事故,从事故原因分析通过设置信号灯可避免发生事故的路口;
2)3年内平均每年发生一次以上死亡交通事故的路口;
该公路平交口3年事故情况未达到规范对于事故条件的规定,则继续步骤S2;
步骤S2:通过当地交管部门获取该平交口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设计车速分别为60km/h和40km/h,参考表1得到主要道路安全停车视距为115m,次要道路安全停车视距为70m,通过现场观测发现主次道路停车视距构成的通视三角形内无有碍视距的物体,则满足安全停车视距要求,继续步骤S3;
步骤S3:通过当地相关部门获取该平交口所在规划区域的预测的未来五年的人口增长率α=-0.5%和人均车辆拥有率增长率β=10%,通过公式(1)计算得到V主3=329(pcu/h),V次3=110(pcu/h),V主4=210(pcu/h),V次4=44(pcu/h),将V主3、V次3与表2流量比较,发现未超过标准值,则继续将V主4、V次4与表3流量比较,发现未超过标准值,则继续步骤S4;
步骤S4:经调查,当地人均生产总值m=129000元;当地一年的人均工作小时t=1976h;机动车按平均承载率l=1.24人/辆;效率指数权重值w1=0.0146,则一个月的公路平交口效益模型可整理为:
调查设置信号灯时和模拟移去信号灯后的一天的交通运行情况,并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信号控制时的平交口小时总延误nd1=8000s,信号移去后平交口小时总延误nd2=1600s;通过现场观测得到公路平交口信号控制时一天的当量冲突数na=960次;公路平交口移去信号控制后一天的当量冲突数nb=2500次;代入式(5)计算得到公路为公路平交口信号控制时的一个月总效益值B1=159955.776元;公路平交口移去信号控制后一个月的总效益值B2=214370.7元;
通过当地交管局获取所评估公路平交口信号灯一个月的维护和运营成本C1=6000元,通过式(4)计算得到移去信号灯成本C2=5000元;
进一步计算得到得到于是得出结论:建议该公路平交口移去信号灯。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布了本发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案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公路平交口的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判定公路平交口现状流量条件和事故条件是否满足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若满足,则延迟移去机动车信号灯;反之,继续步骤S2;
S2,判断公路平交口现状视距是否满足安全视距要求,若不满足,则延迟移去机动车信号灯;反之,继续步骤S3;
S3,判断公路平交口5年后的交通量条件是否满足规范中对信号灯设置的条件,若满足,则延迟移去机动车信号灯;反之,继续步骤S4;
S4,计算设置信号灯时一个月的效益B1与成本C1的比值模拟移去信号灯后的情况并计算移去信号灯后一个月的效益成本B2与成本C2的比值则建议移去机动车信号灯;反之,延迟移去机动车信号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公路平交口的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具体过程如下:
S1.1,确定公路平交口的主次道路和车道数,主要道路为两条相交道路中流量较大的道路,单向进口道车道数为n;次要道路为两条相交道路中流量较小的道路,单向进口道车道数为n,并且统计高峰小时内的主要道路双向交通量V主1和次要道路较大流量方向的单向交通量V次1,利用n、n、V主1、V次1四个值与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中路口机动车高峰小时流量标准比较,若超出标准值,则延迟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反之,继续步骤S1.2;
S1.2,统计公路平交口任意8小时内的主要道路双向平均小时交通量V主2和次要道路较大流量方向的单向平均小时交通量V次2,利用n、n、V主2、V次2四个值与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中路口任意8h机动车小时流量标准比较,若超出标准值,则延迟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反之,继续步骤S1.3;
S1.3,获取公路平交口3年内的事故数据,若达到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中路口事故条件规定,则延迟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反之,继续步骤S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公路平交口的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V次1、V次2取统计时间段内每小时次要道路中单向交通量最高的进口道的单向交通量的累计平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公路平交口的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过程如下:
S2.1,获取公路平交口交叉道路的设计车速;
S2.2,参考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对公路平交口安全交叉停车视距值的规定,结合所述设计车速,判断公路平交口是否满足安全视距要求,若不满足,则延迟移去机动车信号灯;反之,继续步骤S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公路平交口的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视距要求具体为:通过现场观测发现主次道路停车视距构成的通视三角形内无有碍视距的物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公路平交口的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的具体过程如下:
S3.1,获取公路平交口所在规划区域预测的未来五年的人口增长率α和人均车辆拥有率增长率β,利用公式(1),结合步骤S1中数据建立模型为:
其中,V主3为预测的五年后高峰小时内的主要道路双向交通量;V次3为预测的五年后高峰小时内次要道路较大流量方向的单向交通量;V主4为预测的五年后任意8小时内的主要道路双向平均小时交通量;V次4为预测的五年后任意8小时内的次要道路较大流量方向的单向平均小时交通量;λ为流量增长率;
S3.2,利用式(1)得到的V主3、V次3、V主4、V次4分别代替V主1、V次1、V主2、V次2重复步骤S1.1~S1.2的过程,判定延迟机动车信号灯移去还是继续步骤S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公路平交口的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的具体过程如下:
S4.1,获取公路平交口信号控制时一天内的交通流运行情况,对所述交通流运行情况分析得到信号控制时的公路平交口一天的当量冲突数na;另外通过对所述交通流运行情况分析和数据平均处理得到平均小时流量vij,其中i=1,2,3,4顺序表示公路平交口四个进口道记号;j=1,2,3…n,顺序表示每个进口道从左起依次排布的车道的记号,其中n为正整数;利用交通仿真软件结合信号控制公路平交口现状信息,输入各个进口道车道的小时流量vij,仿真后,得到各个交通流方向平均每辆车的延误值dij(s),则整个公路平交口的小时总延误
利用同样的方法得到公路平交口移去信号灯后的一天的当量冲突数nb和小时总延误nd2
S4.2,基于公路平交口的效益值与效率和安全这两个指标的关系建立一个月的公路平交口效益模型为:
其中:B1为公路平交口信号控制时一个月的总效益值;B2为公路平交口移去信号控制后一个月的总效益值;w1为效率指数权重值;w2为安全指数权重值;m为当地一年的人均生产总值;l为当地机动车平均承载率;t为当地一年的人均工作小时;ω为每一起潜在冲突的事故发生率;c0为单位事故直接财产损失;c1为单位事故受伤成本;c2为单位事故死亡成本;m1为单位事故受伤人数;m2为单位事故死亡人数;
S4.3,获取该公路平交口信号灯一个月的维护和运营成本C1,把移去信号灯这一措施认定为改善对策,并假设移去信号灯这一工程对策会使用5年,则依据改善对策成本建立移去信号灯后一个月成本C2计算模型为:
其中:Ca为移去信号灯所需要的设备费用;Cb为移去的信号灯的回收价值;η为投资还本系数;μ为还债基金系数;i为年利率;
S4.4,将步骤S4.1~S4.3得到的B1、B2、C1、C2,计算设置信号灯时一个月的效益成本比和移去信号灯后一个月的效益成本比并比较,若则建议移去机动车信号灯;反之,延迟移去机动车信号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公路平交口的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视频采集或人工调查的方法获取公路平交口信号控制时一天内的交通流运行情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公路平交口的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量冲突数的统计方法为:依据冲突严重性理论,将一次交叉冲突换算为十次当量冲突,一次合流或分流冲突换算为一次当量冲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公路平交口的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控制公路平交口现状信息包括平交口相交道路车道布局、信号控制方案以及车速。
CN201910460425.3A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适用于公路平交口的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判定方法 Active CN1100977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0425.3A CN110097765B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适用于公路平交口的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判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0425.3A CN110097765B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适用于公路平交口的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判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7765A true CN110097765A (zh) 2019-08-06
CN110097765B CN110097765B (zh) 2021-04-16

Family

ID=67449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0425.3A Active CN110097765B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适用于公路平交口的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判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9776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40730U (zh) * 2012-02-28 2012-09-19 杨妹哥 无需设置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建筑结构
KR101286268B1 (ko) * 2012-08-30 2013-07-15 이은주 엘이디 드라이브 박스를 포함하는 엘이디 신호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신호 방법
CN104299431A (zh) * 2014-10-15 2015-01-21 东南大学 一种双向双车道道路养护施工情况下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法
CN104294720A (zh) * 2014-09-26 2015-01-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高速公路设计方案安全性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40730U (zh) * 2012-02-28 2012-09-19 杨妹哥 无需设置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建筑结构
KR101286268B1 (ko) * 2012-08-30 2013-07-15 이은주 엘이디 드라이브 박스를 포함하는 엘이디 신호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신호 방법
CN104294720A (zh) * 2014-09-26 2015-01-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高速公路设计方案安全性评价方法
CN104299431A (zh) * 2014-10-15 2015-01-21 东南大学 一种双向双车道道路养护施工情况下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 SRIDEVI ET AL.: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Traffic Signal Based on Traffic Volume", 《2017 IEEE 7TH INTERNATIONAL ADVANCE COMPUTING CONFERENCE (IACC)》 *
袁黎: "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控制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 《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袁黎等: "信号交叉口行人专用相位安全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7765B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4640B (zh) 高速公路网的救援路径自动决策方法
Retting et al. Classifying urban crashes for countermeasure development
CN102201021B (zh) 快速路辅助设计系统
Pilko et al. Study of vehicle speed in the design of roundabouts
CN110264724A (zh) 一种交互式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预测方法
CN112053000A (zh) 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交通组织优化方法
CN103632535A (zh) 路段行人过街信号灯设置判定方法
CN107331152A (zh) 一种次路停车控制交叉口行人过街设施多目标优选方法
WO2021208480A1 (zh) 一种信控交叉口信号时序控制方法及优化方法
Siraj et al. Road accident analysis: A case study Dhaka Metropolitan Area
CN110097765A (zh) 一种适用于公路平交口的机动车信号灯移去判定方法
CN116229762A (zh) 一种基于智能发光标线的交叉口右转车碰撞预警方法
Salatoom et al. An evaluation of flyover-improved intersections: A case study of airport intersection
CN105608315A (zh) 公交停靠站安全服务水平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
Wedagama et al. The influence of side friction on speed-mixed flow behavior on arterial roads in tourism area in Bali
Hu et al. GIS-based road safety evaluation model for cyclist in campus of 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
CN111696354A (zh) 一种智慧交通调控系统
CN201258445Y (zh) 大都市十字路口十二方向同时畅通交通枢纽系统隧凹桥
Yang et al. Design of Urban Traffic Guidance Identification System at Tumen Section of West Second Ring Road in Xi’an
Liang et al. Traffic Conflict Analysis of Non-Motorized Vehicle Waiting Areas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Islam et al. Intersection design as a roundabout
Mao Standardized research on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safety hazards at highway intersection
Popovych et al. Study of traffic safety on the street and road network of Ternopil
CN113095276A (zh) 一种汽车图像场景库数据复杂度度量方法
BEZPIECZEŃSTWEM et al. ROAD SAFETY MANAGEMENT AS AN ELEMENT OF TRANSPORT LOGISTI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