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4554A - 一种双阀瓣止回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阀瓣止回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94554A
CN110094554A CN201910346167.6A CN201910346167A CN110094554A CN 110094554 A CN110094554 A CN 110094554A CN 201910346167 A CN201910346167 A CN 201910346167A CN 110094554 A CN110094554 A CN 110094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p
hole
impurity screening
matrix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461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94554B (zh
Inventor
严涛
丁超
果春焕
史可任
王金鹤
郁勇
李伟
陈默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engtai Val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engtai Val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engtai Val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engtai Val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4616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945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94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4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94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4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01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flat filter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88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having feed or discharge devices
    • B01D29/94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having feed or discharge devices for discharging the filter cake, e.g. chu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02Filters adapted for location in special places, e.g. pipe-lines, pumps, stop-cocks
    • B01D35/04Plug, tap, or cock filters filtering el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fauc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02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 F16K15/06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with guided stems
    • F16K15/063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with guided stems the valve being loaded by a spring
    • F16K15/066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with guided stems the valve being loaded by a spring with a plurality of valve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阀瓣止回阀,包括阀体和阀盖,阀体包括:过滤部分、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过滤部分下方设有过滤杂质处理装置;阀盖第一端与第一连接座远离过滤部分一端密封连接,所述阀盖设有第一通孔;第一连接座的内部设有腔室,第一连接座设有第二通孔,腔室连通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连接座内还设有:第一阀瓣、第二阀瓣、第一弹性连接装置、第二弹性连接装置、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第一密封装置上设有连接槽,第一密封装置上设有第一通道连通连接槽和腔室;第二密封装置上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道。本发明设置过滤部分和过滤杂质处理装置避免杂质影响止回阀工作;且设置双重密封,阻止流体的反向流通,密封性能好。

Description

一种双阀瓣止回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阀瓣止回阀。
背景技术
止回阀是指依靠介质本身流动而自动开、闭阀瓣,用来防止介质倒流的阀门,又称逆止阀、单向阀、逆流阀、和背压阀。止回阀属于一种自动阀门,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介质倒流、防止泵及驱动电动机反转,以及容器介质的泄放。在有些情况下止回阀输送的流体可能存在杂质,现有止回阀通过在阀体内部设置过滤网来过滤杂质,然而其并无过滤杂质处理装置,过滤的杂质残留在阀体内影响阀体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阀瓣止回阀,用以解决现有止回阀无过滤杂质处理装置的缺陷。
一种双阀瓣止回阀,包括阀体和阀盖,所述阀体包括:过滤部分、所述过滤部分出水侧连接的第一连接座、所述过滤部分进水侧连接的第二连接座;
所述过滤部分下方设有过滤杂质处理装置;
所述阀盖第一端与第一连接座远离过滤部分一端密封连接,所述阀盖的中心线和第一连接座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阀盖沿其中心线对称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内部设有腔室,所述第一连接座沿其中心线对称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腔室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连接座内还设有:第一阀瓣、第二阀瓣、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
所述第一阀瓣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弹性连接装置与第一密封装置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阀瓣的第二端用于对第二通孔进行密封,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未连接第一阀瓣的一端端面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上设有第一通道连通连接槽和腔室;
所述第二阀瓣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弹性连接装置与第二密封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阀瓣的第二端用于对连接槽进行密封,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上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道。
优选的,所述过滤部分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倾斜设置、且其两端与安装座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内部且位于连接板的下方设有过滤杂质处理装置,所述第一连接座连接在安装座出水侧,所述第二连接座连接在所述安装座进水侧;
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嵌在所述连接板上。
优选的,所述过滤杂质处理装置包括:
输送料斗,所述输送料斗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内部、且位于连接板的下方;
安装套,所述安装套连接在所述输送料斗底部、且与输送料斗连通,所述安装套一端与输送料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套另一端贯穿安装座下端、且延伸至安装座的下方;
所述安装套的内壁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安装套的内壁表面还对称设有固定挡块;
过滤杂质收集座,所述过滤杂质收集座设置在安装套内部,所述过滤杂质收集座的表面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适配的滑块;
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对称设置在所述过滤杂质收集座表面,所述支撑弹簧远离过滤杂质收集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卡板,所述连接卡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卡块,所述连接卡块与固定挡块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过滤杂质处理装置包括:
输送料斗,所述输送料斗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内部、且位于连接板的下方;
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为进口内径小于出口内径的凸形管道,所述第一输送管连接在所述输送料斗底部、且与输送料斗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第一端与输送料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第二端贯穿安装座下端、且延伸至安装座的下方;
密封平板,所述密封平板为弧形结构,所述密封平板设于第一输送管内;
密封楔块,所述密封楔块设置在密封平板第一端;
第一旋转手轮,所述第一旋转手轮设置在密封平板第二端;
过滤杂质收集框,所述过滤杂质收集框底部为球冠形,所述过滤杂质收集框位于密封平板上,所述过滤杂质收集框的底部设有若干孔;
上下移动装置,所述上下移动装置顶端设置密封平板,所述上下移动装置包括:
上下移动杆,所述上下移动杆第一端与第二旋转手轮固定连接;
平台,所述平台的顶端为弧形结构,所述平台与上下移动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底部安装盖,所述上下移动杆第一端穿过所述底部安装盖,所述底部安装盖通过U形固定夹与第一输送管连接;
泄压阀,所述泄压阀设置在所述底部安装盖上。
优选的,所述过滤杂质收集框的高度大于密封平板厚度的3倍小于密封平板厚度的4倍。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包括:
第一密封装置主体,其为阶梯型结构,其直径大的一端两侧面与所述腔室的内壁固定连接、且该端端面设有连接槽;
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主体直径小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一阀瓣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弹性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主体直径小的一端侧面还设有多个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连接槽连通,所述第一阀瓣的第二端用于对第二通孔进行密封,在外力作用下使得所述第一通孔与多个第一通道导通;
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主体沿其中心线对称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连接槽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三通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主体直径小的一端端面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
所述第一弹性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三通孔内、且能够沿着所述第三通孔滑动,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阀瓣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多个第一连接弹簧,所述第一连接弹簧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连接弹簧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阀瓣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包括:
第二密封装置主体,其第一端端面通过第二弹性连接装置与第二阀瓣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主体第一端侧面还设有多个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阀瓣的第二端用于对连接槽进行密封,且在外力作用下使得所述连接槽与多个第二通道导通;
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主体第二端与所述阀盖的第一端的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主体外径小于所述腔室的内径,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主体沿其中心线对称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主体第一端端面设有多个第二安装槽;
所述第二弹性连接装置包括:
多个第二连接弹簧,所述第二连接弹簧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连接弹簧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阀瓣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第一端位于所述第四通孔内、且能够沿着所述第四通孔滑动,所述第二连接杆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阀瓣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阀盖之间设有O型橡胶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主体与所述腔室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所述O型橡胶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过滤杂质处理装置包括:
输送料斗,所述输送料斗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内部、且位于连接板的下方;
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连接在所述输送料斗底部、且与输送料斗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第一端与输送料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第二端贯穿安装座下端、且延伸至安装座的下方;
过滤杂质收集箱,所述过滤杂质收集箱底部设有若干第一漏水孔,所述过滤杂质收集箱顶端开口,所述第二输送管第二端通过所述开口放置过滤杂质收集箱内,所述过滤杂质收集箱上还设有拉手、所述拉手位于过滤杂质收集箱外部;
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位于安装座外、且位于安装座连接第二输送管处正下方,所述集水槽底部设有排水口;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在集水槽内底部,所述过滤杂质收集箱安装在支撑座上端,所述支撑座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漏水孔相对应的第二漏水孔。
优选的,所述阀盖包括:
内阀盖,所述内阀盖沿其中心线对称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壁上设有橡胶防腐层;
外阀盖,所述外阀盖与内阀盖卡接连接,所述外阀盖底部和内阀盖底部之间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防腐陶瓷涂层、橡胶缓冲层、硅胶层,所述防腐陶瓷涂层设置在外阀盖底部;
连接挡盖,所述连接挡盖设置在内阀盖和外阀盖之间,所述连接挡盖上设有柱销,所述柱销穿过所述内阀盖固定至所述外阀盖上。
优选的,还包括第三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座上设有开启机构,所述第三连接座内沿水平方向设有贯穿的流道,所述开启机构用于控制流体通过开启机构安装处流道,所述第三连接座出水端与第二连接座进水端可拆卸连接;
所述过滤部分出水侧还设有流量监控模块,所述流量监控模块包括一个内容数据库和一个环境采集子模块,该内容数据库中拥有p条不同内容所对应的数据,每条数据中拥有所述阀体所处管道内液体横切面积、阀体内掺杂物量、阀体内液体流速等n个指标数值化后的值,所述p条不同内容所对应的数据形成矩阵A,并在每条数据后面标注该数据所对应的情况下是否需要进行阀体清洗;
所述环境采集子模块采集当前时刻阀体内的所述n个指标所对应的数值化后的值形成向量Q,将所述向量Q插入到矩阵A的第一行形成矩阵B,其中矩阵B中的第一条数据为所述向量Q,剩下数据为矩阵A中的数据;则矩阵B共有j条数据(j=p+1),每条数据均有n列,然后利用公式(1)将矩阵B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进行标准化;
其中bst为矩阵B中的第s行第t列的值,其中s=1、2、3……j,t=1、2、3……n,为bst标准化后的值,为矩阵B中第t列的均值,max(bt)为矩阵B中第t列的最大值,min(bt)为矩阵B中第t列的最小值,对于每一个bst都会通过标准化得到相应的从而可以得到一个新的矩阵B*,然后利用公式(2)求解矩阵B*中第一行与其余所有行数之间的关联度,
其中,ρt为第t行与第一行之间的关联度,Ci为预设权重值(为0-1之间的预设值),为矩阵B*中第一行第i列的值,为矩阵B*中第t行第i列的值,i=1、2、3……n,t=2、3、4……j,计算出所有的ρt,将所求的ρt按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同时将标注该数据所对应的情况下是否需要进行阀体清洗的情况列在ρt后面,得到相应矩阵z;
然后利用公式(3)计算矩阵Z中每一条记录的得分,
ft=(P-t+1)*Zρt
(3)
其中ft为排序矩阵Z中第t条记录的得分,P为内容数据库的内容条数,t为排序矩阵Z中的排名,Zρt为排序矩阵Z中的第t条记录的关联度值,t=1、2、3……p计算出矩阵Z的每条记录的所得分后,统计出矩阵Z中需要清洗的得分的总分和不需要清洗的得分的总分,需要清洗的得分的总分和不需要清洗的得分的总分中哪个总分更高则说明当前时刻阀体是其对应的需要清洗或不需要清洗;
还包括用户端,所述用户端与流量监控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流量监控模块将其分析得出的是否需要进行阀体的结果发送给用户端,用户根据其来控制开启机构工作。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在阀体上设置过滤部分将流入阀体的第一连接座内的流体进行过滤,避免存在杂质影响第一连接座内流体的流通;设置过滤杂质处理装置及时处理阀体内的过滤杂质、避免其影响阀体的工作;设置第一阀瓣、第二阀瓣、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设置双重密封,阻止流体的反向流通,从而提高了整个止回阀的密封性能。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采用第一种过滤杂质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过滤部分与第一种过滤杂质处理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安装套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过滤杂质收集座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密封装置通过第一弹性连接装置与第一阀瓣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密封装置通过第二弹性连接装置与第二阀瓣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种过滤杂质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泄压阀带压清除过滤杂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种过滤杂质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阀盖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开启机构的一种实施例与第三连接座、第二连接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11、过滤部分;111、安装座;112、连接板;113、过滤网;114、过滤杂质处理装置;1141、输送料斗;1142、安装套;1143、滑槽;1144、固定挡块;1145、过滤杂质收集座;1146、滑块;1147、支撑弹簧;1148、支撑板;1149、连接卡板;11410、连接卡块;11411、第一输送管;11412、密封平板;11413、密封楔块;11414、第一旋转手轮;11415、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6、上下移动杆;11417、平台;11418、底部安装盖;11419、泄压阀;11420、第二旋转手轮;11421、U形固定夹;11422、第二输送管;11423、过滤杂质收集箱;11424、拉手;11425、支撑座;11426、集水槽;11427、排水口;12、第一连接座;121、腔室;122、第二通孔;123、第一阀瓣;124、第二阀瓣;125、第一密封装置;1251、连接槽;1252、第一密封装置主体;1253、第一通道;1254、第三通孔;1255、第一安装槽;126、第二密封装置;1261、第二密封装置主体;1262、第二通道;1263、第四通孔;1264、第二安装槽;127、第一弹性连接装置;1271、第一连接杆;1272、第一连接弹簧;128、第二弹性连接装置;1281、第二连接弹簧;1282、第二连接杆;129、O型橡胶密封圈;13、第二连接座;2、阀盖;21、第一通孔;22、内阀盖;23、外阀盖;24、连接挡盖;25、防腐陶瓷涂层;26、橡胶缓冲层;27、橡胶防腐层;28、柱销;3、第三连接座;31、流道;4、开启机构;41、筒体;411、第五通孔;42、连接管;421、第六通孔;43、按压板;4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阀瓣止回阀,包括阀体1和阀盖2,所述阀体1包括:过滤部分11、所述过滤部分11出水侧连接的第一连接座12、所述过滤部分11进水侧连接的第二连接座13;
所述过滤部分11下方设有过滤杂质处理装置114;
所述阀盖2第一端与第一连接座12远离过滤部分11一端密封连接,所述阀盖2的中心线和第一连接座12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阀盖2沿其中心线对称设有第一通孔21;
所述第一连接座12的内部设有腔室121,所述第一连接座12沿其中心线对称设有第二通孔122,所述腔室121连通所述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122;
所述第一连接座12内还设有:第一阀瓣123、第二阀瓣124、第一密封装置125、第二密封装置126;
所述第一阀瓣123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弹性连接装置127与第一密封装置125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阀瓣123的第二端用于对第二通孔122进行密封,所述第一密封装置125未连接第一阀瓣123的一端端面设有连接槽1251,所述第一密封装置125上设有第一通道1253连通连接槽1251和腔室121;
所述第二阀瓣124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弹性连接装置128与第二密封装置126连接,所述第二阀瓣124的第二端用于对连接槽1251进行密封,所述第二密封装置126上设有与第一通孔21连通的第二通道126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流体通过第二连接座13进入过滤部分11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流体流入第一连接座12,过滤的杂质通过过滤杂质处理装置114进行处理;
当流体经第二通孔122流入第一连接座12时,由于第一阀瓣123对第二通孔122的密封,导致流体对第一阀瓣123的第二端的端面产生冲击,从而促使第一阀瓣123向靠近第一密封装置125的方向运动,以导通第二通孔122和第一通道1253,流体依次经第二通孔122、腔室121、第一通道1253流入连接槽1251;同时,由于第二阀瓣124对连接槽1251的密封,导致连接槽1251内的流体对第二阀瓣124的第二端的端面产生冲击,从而促使第二阀瓣124向靠近第二密封装置126的方向运动,以导通连接槽1251和第二通道1262,流体依次经过连接槽1251、腔室121、第二通道1262、第一通孔21,并流出第一连接座12,从而流出该止回阀。
当流体沿第一通孔21反向流入该止回阀时,由于第二阀瓣124的第二端对连接槽1251形成密封,从而可以避免流体从第二通道1262流至连接槽1251,从而避免了流体的反向流通;即使第二阀瓣124发生破损,由于第一阀瓣123对第二通孔122的密封,从而避免流至第一通道1253的流体沿第二通孔121流出该止回阀。因此,该止回阀能够在第一阀瓣和第二阀瓣的双重密封下,阻止流体的反向流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过滤部分11将流入第一连接座12内的流体进行过滤,避免存在杂质影响第一连接座12内流体的流通;设置过滤杂质处理装置114及时处理阀体1内的过滤杂质、避免其影响阀体1的工作;设置第一阀瓣123、第二阀瓣124、第一密封装置125、第二密封装置126,设置双重密封,阻止流体的反向流通,从而提高了整个止回阀的密封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部分11包括:
安装座111,所述安装座111内设有连接板112,所述连接板112倾斜设置、且其两端与安装座111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111的内部且位于连接板112的下方设有过滤杂质处理装置114,所述第一连接座12连接在安装座111出水侧,所述第二连接座13连接在所述安装座111进水侧;
过滤网113,所述过滤网113嵌在所述连接板112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上述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安装座111,以及在安装座111内连接倾斜的过滤网113,过滤网113倾斜设置利于杂质的落下,止回阀使用时,流体经过第二连接座13流入安装座111,流体中的杂质能够被过滤网113挡住,杂质通过重力的作用以及流体(如液体)的冲力的作用下落到过滤杂质处理装置114中,过滤后的流体流入第一连接座12,从而保证了第一连接座12中流体流动通畅,避免了第一连接座12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堵塞的现象,这样保障了止回阀的正常使用,同时增加了第一连接座12内部件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杂质处理装置114包括:
输送料斗1141,所述输送料斗1141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11的内部、且位于连接板112的下方;
安装套1142,所述安装套1142连接在所述输送料斗1141底部、且与输送料斗1141连通,所述安装套1142一端与输送料斗114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套1142另一端贯穿安装座111下端、且延伸至安装座111的下方;
所述安装套1142的内壁表面开设有滑槽1143,所述安装套1142的内壁表面还对称设有固定挡块1144;
过滤杂质收集座1145,所述过滤杂质收集座1145设置在安装套1142内部,所述过滤杂质收集座1145的表面设有与所述滑槽1143相适配的滑块1146;
支撑弹簧1147,所述支撑弹簧1147对称设置在所述过滤杂质收集座1145表面,所述支撑弹簧1147远离过滤杂质收集座114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148,所述支撑板1148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卡板1149,所述连接卡板114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卡块11410,所述连接卡块11410与固定挡块1144相适配。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上述结构简单,被过滤网113挡住的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以及流体(如液体)的冲力的作用下通过输送料斗1141落到过滤杂质收集座1145内,通过支撑弹簧1147、支撑板1148和连接卡块11410、固定挡块1144的设置,便于拆卸过滤杂质收集座1145,从而便于清理以及更换过滤杂质收集座1145,从而便于处理过滤杂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杂质处理装置114包括:
输送料斗1141,所述输送料斗1141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11的内部、且位于连接板112的下方;
第一输送管11411,所述第一输送管11411为进口内径小于出口内径的凸形管道,从而便于出口连接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等部件,所述第一输送管11411连接在所述输送料斗1141底部、且与输送料斗1141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11411第一端与输送料斗114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11411第二端贯穿安装座111下端、且延伸至安装座111的下方;
密封平板11412,所述密封平板11412为弧形结构,所述密封平板11412设于第一输送管11411内;
密封楔块11413,所述密封楔块11413设置在密封平板11412第一端;
第一旋转手轮11414,所述第一旋转手轮11414设置在密封平板11412第二端;
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所述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底部为球冠形,从而便于支撑在密封平板11412上,所述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位于密封平板11412上,所述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的底部设有若干孔;
上下移动装置,所述上下移动装置顶端设置密封平板11412,所述上下移动装置包括:
上下移动杆11416,所述上下移动杆11416第一端与第二旋转手轮11420固定连接;
平台11417,所述平台11417的顶端为弧形结构,便于支撑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所述平台11417与上下移动杆11416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底部安装盖11418,所述上下移动杆11416第一端穿过所述底部安装盖11418,所述底部安装盖11418通过U形固定夹11421与第一输送管11411连接;U形固定夹11421为现有U形固定夹11421,其包括U形固定夹本体和连接螺栓。
泄压阀11419,所述泄压阀11419设置在所述底部安装盖11418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收集过滤杂质时,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底部落在密封平板11412上,密封平板11412处于关闭状态,被过滤网113挡住的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以及流体(如液体)的冲力的作用下通过输送料斗1141、第一输送管11411落到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内。
当需要清理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时,打开密封平板11412,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落在上下移动装置的平台11417上,操作上下移动装置,将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位置降到密封平板11412以下,再关闭密封平板11412密封,打开上下移动装置上的泄压阀11419泄压,无压力后,拆下上下移动装置,清理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中的杂质。
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清理完成后,把干净的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放在上下移动装置上,将上下移动装置整体安装在第二输送管11422上,关闭泄压阀11419,打开密封平板11412,把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升至顶部,关闭密封平板11412,密封平板11412底部的圆弧面与截污筐相接触,随着密封平板11412的关闭,密封平板11412会推着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上升,直至密封平板11412完全关闭,此时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可以再进行过滤杂质收集工作。
具体的,如图8,平台11417上端是弧面A,密封平板的密封平面B,截污筐底部球冠C,密封平板11412右侧上端部位弧面D。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收集过滤杂质时,弧面A升至密封平面B以下位置,球冠C与弧面A形成一个圆弧形开口,平板弧面D在第一旋转手轮11414驱动下,缓慢进入圆弧形开口,产生垂直向上的分力,推动截污筐上行,直至平板完全关闭。带压在线清污时,旋转第一旋转手轮1141410,打开密封平板11412,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落到平台11417上,旋转第二旋转手轮11420,上下移动杆11416下行,当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顶面落到密封平面B以下位置时,旋转第一旋转手轮11414,关闭密封平板11412,打开泄压阀11419泄压。松开U形固定夹11421上的连接螺栓,卸下底部安装盖11418,清理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中的杂物。
清理完成后,将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放在平台11417上,把底部安装盖11418用U形固定夹11421固定在第一输送管11411上,关闭泄压阀11419,旋转第一旋转手轮11414,打开密封平板11412,旋转第二旋转手轮11420,上下移动杆11416上行,运行至平台11417上端面A,略底于密封平面B,旋转第一旋转手轮11414,关闭密封平板11412,在密封平板11412的推动下,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进入排污口,带压在线清污工作完成,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收集过滤杂质时。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上述结构便于拆卸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从而便于清理以及更换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从而便于处理过滤杂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的高度大于密封平板11412厚度的3倍小于密封平板11412厚度的4倍。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便于打开或关闭密封平板11412来拆卸过滤杂质收集框11415,使得工作可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装置125包括:
第一密封装置主体1252,其为阶梯型结构,其直径大的一端两侧面与所述腔室12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该端端面设有连接槽1251;
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主体1252直径小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一阀瓣123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弹性连接装置127连接,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主体1252直径小的一端侧面还设有多个第一通道1253,所述第一通道1253与所述连接槽1251连通,所述第一阀瓣123的第二端用于对第一通孔21进行密封,在外力作用下使得所述第一通孔21与多个第一通道1253导通;
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主体1252沿其中心线对称设有第三通孔1254,所述连接槽1251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三通孔1254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主体1252直径小的一端端面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1255;
所述第一弹性连接装置127包括:
第一连接杆1271,所述第一连接杆1271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三通孔1254内、且能够沿着所述第三通孔1254滑动,所述第一连接杆1271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阀瓣123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多个第一连接弹簧1272,所述第一连接弹簧1272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255内,所述第一连接弹簧1272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阀瓣123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多个第一通道1253与连接槽1251导通,对流体产生缓冲作用、降低流体流动的压力、避免损坏阀体1;通过第三通孔1254、第一连接杆1271、第一连接弹簧1272的设置具有导向作用,使得第一阀瓣123沿着第三通孔1254相对第一密封装置125运动、来打开或者密封第一通孔21,从而使得运动准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装置126包括:
第二密封装置主体1261,其第一端端面通过第二弹性连接装置128与第二阀瓣12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主体1261第一端侧面还设有多个第二通道1262,所述第二通道1262与所述第一通孔21连通,所述第二阀瓣124的第二端用于对连接槽1251进行密封,且在外力作用下使得所述连接槽1251与多个第二通道1262导通;
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主体1261第二端与所述阀盖2的第一端的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主体1261外径小于所述腔室121的内径,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主体1261沿其中心线对称设有第四通孔1263,所述第四通孔1263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通孔21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主体1261第一端端面设有多个第二安装槽1264;
所述第二弹性连接装置128包括:
多个第二连接弹簧1281,所述第二连接弹簧1281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槽1264内,所述第二连接弹簧1281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阀瓣124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杆1282,所述第二连接杆1282第一端位于所述第四通孔1263内、且能够沿着所述第四通孔1263滑动,所述第二连接杆1282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阀瓣124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座12与所述阀盖2之间设有O型橡胶密封圈129,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主体1261与所述腔室121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所述O型橡胶密封圈129。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多个第二通道1262与连接槽1251导通,对流体产生缓冲作用、降低流体流动的压力、避免损坏阀体1;通过第四通孔1263、第二连接杆1282、第二连接弹簧1281的设置具有导向作用,使得第二阀瓣124沿着第四通孔1263相对第二密封装置126运动、来打开或密封连接槽1251,从而使得运动准确。
O型橡胶密封圈129具有密封效果好的优点,通过在第一连接座12与阀盖2之间以及在第二密封装置主体1261与腔室121的内壁之间设置O型橡胶密封圈129,增强第一连接座12和阀盖2以及第二密封装置主体1261与腔室121内壁之间的密封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杂质处理装置114包括:
输送料斗1141,所述输送料斗1141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11的内部、且位于连接板112的下方;
第二输送管11422,所述第二输送管11422连接在所述输送料斗1141底部、且与输送料斗1141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11422第一端与输送料斗114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11422第二端贯穿安装座111下端、且延伸至安装座111的下方;
过滤杂质收集箱11423,所述过滤杂质收集箱11423底部设有若干第一漏水孔,所述过滤杂质收集箱11423顶端开口,所述第二输送管11422第二端通过所述开口放置过滤杂质收集箱11423内,所述过滤杂质收集箱11423上还设有拉手11424、所述拉手11424位于过滤杂质收集箱11423外部;
集水槽11426,所述集水槽11426位于安装座111外、且位于安装座111连接第二输送管11422处正下方,所述集水槽11426底部设有排水口11427;
支撑座11425,所述支撑座11425固定连接在集水槽11426内底部,所述过滤杂质收集箱11423安装在支撑座11425上端,所述支撑座11425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漏水孔相对应的第二漏水孔。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过滤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以及流体(如液体)的冲力的作用下通过输料漏斗、第二输送管11422运输到过滤杂质收集箱11423,随杂质输送的污水通过收集槽排水口11427排出,通过提起拉手11424定期拉出过滤杂质收集槽即可清理过滤杂质,清理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上述结构具有方便清理过滤杂质的优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盖2包括:
内阀盖222,所述内阀盖222沿其中心线对称设有第一通孔21,所述第一通孔21内壁上设有橡胶防腐层27;
外阀盖232,所述外阀盖232与内阀盖222卡接连接,所述外阀盖232底部和内阀盖222底部之间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防腐陶瓷涂层25、橡胶缓冲层26、硅胶层,所述防腐陶瓷涂层25设置在外阀盖232底部;
连接挡盖24,所述连接挡盖24设置在内阀盖222和外阀盖232之间,所述连接挡盖24上设有柱销28,所述柱销28穿过所述内阀盖222固定至所述外阀盖232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内阀盖222、外阀盖232,以及在内阀盖222和外阀盖232之间设置挡盖,挡盖能够阻挡具有腐蚀性的物质进入内阀盖222;设置橡胶防腐涂层用于提高内阀盖222内的防腐能力,设置防腐陶瓷涂层25、橡胶缓冲层26、硅胶层用于提高内阀盖222、外阀盖232底部连接处的耐腐蚀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连接座3,所述第三连接座3上设有开启机构4,所述第三连接座3内沿水平方向设有贯穿的流道31,所述开启机构4用于控制流体通过开启机构4安装处流道31,所述第三连接座3出水端与第二连接座13进水端可拆卸连接;具体第三连接座3出水端与第二连接座13进水端可采用如下方式连接:第二连接座13进水端外部上下端尺寸与第三连接座3出水端内部上下端尺寸相同,连接时第二连接座13进水端外部上下端插接在第三连接座3进水端内部上下端之间,且第二连接座13进水端和第三连接座3出水端对应设有竖向螺纹通孔,使用螺栓螺母将第二连接座13进水端和第三连接座3出水端连接。
所述开启机构4包括:
筒体41,所述筒体41固定连接在第三连接座3上,所述筒体41竖直设置在第三连接座3上、且贯穿第三连接座3上下两端,所述筒体41在第三连接座3内部分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五通孔411;
连接管42,所述连接管42安装在筒体41内部中间,所述连接管42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六通孔421;
按压板43,所述按压板43安装在连接管42上端面;
弹簧44,所述弹簧44环设在连接管42外侧,所述弹簧44上端与按压板43下端面连接、下端与筒体41上端面连接;
按压按压板43可使得第五通孔411、第六通孔421配合打开或关闭连接管42安装处流道31。
上述开启机构4通过按压按压板43使得连接管42上下运动,连接管42中设置第六通孔421,从而第六通孔421上下运动与第五通孔411配合打开或关闭连接管42安装处流道31,上述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所述过滤部分出水侧还设有流量监控模块,所述流量监控模块包括一个内容数据库和一个环境采集子模块,该内容数据库中拥有p条不同内容所对应的数据,每条数据中拥有所述阀体所处管道内液体横切面积、阀体内掺杂物量、阀体内液体流速等n个指标数值化后的值,所谓数值化,则是将一些不能用数值表示的东西用数值来表示,例如阀体内掺杂物量,本来需要用无、微量、少量、一般、较多大量等值表示,但是该表示不是数值,无法进行数据化,则用0、1、2、3、4分别来表示,所述p条不同内容所对应的数据形成矩阵A,并在每条数据后面标注该数据所对应的情况下是否需要进行阀体清洗;
所述环境采集子模块采集当前时刻阀体内的所述n个指标所对应的数值化后的值形成向量Q,将所述向量Q插入到矩阵A的第一行形成矩阵B,其中矩阵B中的第一条数据为所述向量Q,剩下数据为矩阵A中的数据;则矩阵B共有j条数据(j=p+1),每条数据均有n列,然后利用公式(1)将矩阵B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进行标准化;
其中bst为矩阵B中的第s行第t列的值,其中s=1、2、3……j,t=1、2、3……n,为bst标准化后的值,为矩阵B中第t列的均值,max(bt)为矩阵B中第t列的最大值,min(bt)为矩阵B中第t列的最小值,对于每一个bst都会通过标准化得到相应的从而可以得到一个新的矩阵B*,利用公式(1)将数值进行标准化,可以去除数据中的异常值对结果产生的影响,同时将数据都整理为0-1之间的值(一般标准化都是标准化为0-1之间的值),使计算时的计算量大幅减小,还能去除单位不同对数据的度量不同产生的影响;
然后利用公式(2)求解矩阵B*中第一行与其余所有行数之间的关联度,
其中,ρt为第t行与第一行之间的关联度,Ci为预设权重值(为0-1之间的预设值),为矩阵B*中第一行第i列的值,为矩阵B*第t行第i列的值,i=1、2、3……n,t=2、3、4……j,计算出所有的ρt,将所求的ρt按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同时将标注该数据所对应的情况下是否需要进行阀体清洗的情况列在ρt后面,得到相应矩阵z,利用公式(2)求解相关性时,根据不同指标给予不同的权重,使计算的相关性对于权重高的指标的相关性计算时占比更大,计算结果也就更为可靠。
然后利用公式(3)计算矩阵Z中每一条记录的得分,
ft=(P-t+1)*Zρt
(3)
其中ft为排序矩阵Z中第t条记录的得分,P为内容数据库的内容条数,t为排序矩阵Z中的排名,Zρt为排序矩阵Z中的第t条记录的关联度值,t=1、2、3……p计算出矩阵Z的每条记录的所得分后,统计出矩阵Z中需要清洗的得分的总分和不需要清洗的得分的总分,需要清洗的得分的总分和不需要清洗的得分的总分中哪个总分更高则说明当前时刻阀体是其对应的需要清洗或不需要清洗。利用公式(3)进行得分计算,针对不同的排名给予不同的权重,使排名靠前的人能有更好的得分。
还包括用户端,所述用户端与流量监控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流量监控模块将其分析得出的是否需要进行阀体的结果发送给用户端,用户根据其来控制开启机构4工作,具体为:当用户端接收到需要进行阀体清洗的结果,用户端提醒用户进行阀体清洗,用户通过按压按压板43使得连接管42上下运动,连接管42中设置第六通孔421,从而第六通孔421上下运动与第五通孔411配合关闭连接管42安装处流道31,关闭流道31后,用户将第二连接座从第三连接座3上拆卸下来以清洗整个阀体。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前述过滤杂质处理装置只是在阀使用过程中初步处理杂质,当通过流量监控模块监测到阀体需要清洗时,再仔细清洗整个阀体;利用上述技术,在对阀体进行流量监控时,确定阀体是否需要清洗的时候,并不是单独选择一个关联度最大的值所对应的情况作为最终情况,而是根据所有的管理度给出一个打分标准,根据各种情况的总分不同得出结论,使结论更可靠;另外,用户端可以根据是否清洗阀体的结论来决定是否要将阀体清洗,不需要人工来判断是否需要清洗阀体,而且人工判断的话很麻烦、也不够准确和及时;本申请能够通过计算推测出是否需要清洗阀体,使得对阀体的清洗决策变得更加智能科学,不需人工来判断,减少人的认为判断操作,而且能在阀体需要清洗时及时通知用户,方便用户及时清洗阀体,提高阀体的工作效率,避免阀体需要清洗了时人们还不知道以至于导致阀体工作效率差的情况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双阀瓣止回阀,包括阀体和阀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包括:过滤部分、所述过滤部分出水侧连接的第一连接座、所述过滤部分进水侧连接的第二连接座;
所述过滤部分下方设有过滤杂质处理装置;
所述阀盖第一端与第一连接座远离过滤部分一端密封连接,所述阀盖的中心线和第一连接座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阀盖沿其中心线对称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内部设有腔室,所述第一连接座沿其中心线对称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腔室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连接座内还设有:第一阀瓣、第二阀瓣、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
所述第一阀瓣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弹性连接装置与第一密封装置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阀瓣的第二端用于对第二通孔进行密封,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未连接第一阀瓣的一端端面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上设有第一通道连通连接槽和腔室;
所述第二阀瓣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弹性连接装置与第二密封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阀瓣的第二端用于对连接槽进行密封,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上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阀瓣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分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倾斜设置、且其两端与安装座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内部且位于连接板的下方设有过滤杂质处理装置,所述第一连接座连接在安装座出水侧,所述第二连接座连接在所述安装座进水侧;
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嵌在所述连接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阀瓣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杂质处理装置包括:
输送料斗,所述输送料斗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内部、且位于连接板的下方;
安装套,所述安装套连接在所述输送料斗底部、且与输送料斗连通,所述安装套一端与输送料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套另一端贯穿安装座下端、且延伸至安装座的下方;
所述安装套的内壁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安装套的内壁表面还对称设有固定挡块;
过滤杂质收集座,所述过滤杂质收集座设置在安装套内部,所述过滤杂质收集座的表面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适配的滑块;
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对称设置在所述过滤杂质收集座表面,所述支撑弹簧远离过滤杂质收集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卡板,所述连接卡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卡块,所述连接卡块与固定挡块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阀瓣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杂质处理装置包括:
输送料斗,所述输送料斗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内部、且位于连接板的下方;
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为进口内径小于出口内径的凸形管道,所述第一输送管连接在所述输送料斗底部、且与输送料斗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第一端与输送料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第二端贯穿安装座下端、且延伸至安装座的下方;
密封平板,所述密封平板为弧形结构,所述密封平板设于第一输送管内;
密封楔块,所述密封楔块设置在密封平板第一端;
第一旋转手轮,所述第一旋转手轮设置在密封平板第二端;
过滤杂质收集框,所述过滤杂质收集框底部为球冠形,所述过滤杂质收集框位于密封平板上,所述过滤杂质收集框的底部设有若干孔;
上下移动装置,所述上下移动装置顶端设置密封平板,所述上下移动装置包括:
上下移动杆,所述上下移动杆第一端与第二旋转手轮固定连接;
平台,所述平台的顶端为弧形结构,所述平台与上下移动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底部安装盖,所述上下移动杆第一端穿过所述底部安装盖,所述底部安装盖通过U形固定夹与第一输送管连接;
泄压阀,所述泄压阀设置在所述底部安装盖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阀瓣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杂质收集框的高度大于密封平板厚度的3倍小于密封平板厚度的4倍。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阀瓣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包括:
第一密封装置主体,其为阶梯型结构,其直径大的一端两侧面与所述腔室的内壁固定连接、且该端端面设有连接槽;
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主体直径小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一阀瓣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弹性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主体直径小的一端侧面还设有多个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连接槽连通,所述第一阀瓣的第二端用于对第二通孔进行密封,在外力作用下使得所述第一通孔与多个第一通道导通;
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主体沿其中心线对称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连接槽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三通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主体直径小的一端端面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
所述第一弹性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三通孔内、且能够沿着所述第三通孔滑动,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阀瓣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多个第一连接弹簧,所述第一连接弹簧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连接弹簧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阀瓣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阀瓣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包括:
第二密封装置主体,其第一端端面通过第二弹性连接装置与第二阀瓣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主体第一端侧面还设有多个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阀瓣的第二端用于对连接槽进行密封,且在外力作用下使得所述连接槽与多个第二通道导通;
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主体第二端与所述阀盖的第一端的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主体外径小于所述腔室的内径,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主体沿其中心线对称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主体第一端端面设有多个第二安装槽;
所述第二弹性连接装置包括:
多个第二连接弹簧,所述第二连接弹簧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连接弹簧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阀瓣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第一端位于所述第四通孔内、且能够沿着所述第四通孔滑动,所述第二连接杆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阀瓣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阀盖之间设有O型橡胶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主体与所述腔室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所述O型橡胶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阀瓣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杂质处理装置包括:
输送料斗,所述输送料斗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内部、且位于连接板的下方;
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连接在所述输送料斗底部、且与输送料斗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第一端与输送料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第二端贯穿安装座下端、且延伸至安装座的下方;
过滤杂质收集箱,所述过滤杂质收集箱底部设有若干第一漏水孔,所述过滤杂质收集箱顶端开口,所述第二输送管第二端通过所述开口放置过滤杂质收集箱内,所述过滤杂质收集箱上还设有拉手、所述拉手位于过滤杂质收集箱外部;
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位于安装座外、且位于安装座连接第二输送管处正下方,所述集水槽底部设有排水口;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在集水槽内底部,所述过滤杂质收集箱安装在支撑座上端,所述支撑座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漏水孔相对应的第二漏水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阀瓣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包括:
内阀盖,所述内阀盖沿其中心线对称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壁上设有橡胶防腐层;
外阀盖,所述外阀盖与内阀盖卡接连接,所述外阀盖底部和内阀盖底部之间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防腐陶瓷涂层、橡胶缓冲层、硅胶层,所述防腐陶瓷涂层设置在外阀盖底部;
连接挡盖,所述连接挡盖设置在内阀盖和外阀盖之间,所述连接挡盖上设有柱销,所述柱销穿过所述内阀盖固定至所述外阀盖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阀瓣止回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座上设有开启机构,所述第三连接座内沿水平方向设有贯穿的流道,所述开启机构用于控制流体通过开启机构安装处流道,所述第三连接座出水端与第二连接座进水端可拆卸连接;
所述过滤部分出水侧还设有流量监控模块,所述流量监控模块包括一个内容数据库和一个环境采集子模块,该内容数据库中拥有p条不同内容所对应的数据,每条数据中拥有所述阀体所处管道内液体横切面积、阀体内掺杂物量、阀体内液体流速等n个指标数值化后的值,所述p条不同内容所对应的数据形成矩阵A,并在每条数据后面标注该数据所对应的情况下是否需要进行阀体清洗;
所述环境采集子模块采集当前时刻阀体内的所述n个指标所对应的数值化后的值形成向量Q,将所述向量Q插入到矩阵A的第一行形成矩阵B,其中矩阵B中的第一条数据为所述向量Q,剩下数据为矩阵A中的数据;则矩阵B共有j条数据(j=p+1),每条数据均有n列,然后利用公式(1)将矩阵B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进行标准化;
其中bst为矩阵B中的第s行第t列的值,其中s=1、2、3……j,t=1、2、3……n,为bst标准化后的值,为矩阵B中第t列的均值,max(bt)为矩阵B中第t列的最大值,min(bt)为矩阵B中第t列的最小值,对于每一个bst都会通过标准化得到相应的从而可以得到一个新的矩阵B*,然后利用公式(2)求解矩阵B*中第一行与其余所有行数之间的关联度,
其中,ρt为第t行与第一行之间的关联度,Ci为预设权重值(为0-1之间的预设值),为矩阵B*中第一行第i列的值,为矩阵B*中第t行第i列的值,i=1、2、3……n,t=2、3、4……j,计算出所有的ρt,将所求的ρt按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同时将标注该数据所对应的情况下是否需要进行阀体清洗的情况列在ρt后面,得到相应矩阵z;
然后利用公式(3)计算矩阵Z中每一条记录的得分,
ft=(P-t+1)*Zρt
(3)
其中ft为排序矩阵Z中第t条记录的得分,P为内容数据库的内容条数,t为排序矩阵Z中的排名,Zρt为排序矩阵Z中的第t条记录的关联度值,t=1、2、3……p计算出矩阵Z的每条记录的所得分后,统计出矩阵Z中需要清洗的得分的总分和不需要清洗的得分的总分,需要清洗的得分的总分和不需要清洗的得分的总分中哪个总分更高则说明当前时刻阀体是其对应的需要清洗或不需要清洗;
还包括用户端,所述用户端与流量监控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流量监控模块将其分析得出的是否需要进行阀体的结果发送给用户端,用户根据其来控制开启机构工作。
CN201910346167.6A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双阀瓣止回阀 Active CN1100945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6167.6A CN110094554B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双阀瓣止回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6167.6A CN110094554B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双阀瓣止回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4554A true CN110094554A (zh) 2019-08-06
CN110094554B CN110094554B (zh) 2020-07-24

Family

ID=67446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46167.6A Active CN110094554B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双阀瓣止回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945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9484A (zh) * 2021-07-30 2021-11-19 湖南腾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内置单向阀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5757A (zh) * 2016-04-28 2016-09-28 彩虹无线(北京)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车辆行驶数据的急减速行为识别方法
CN107228211A (zh) * 2017-06-20 2017-10-03 英诺威阀业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式止回阀
US20180031143A1 (en) * 2016-07-28 2018-02-01 Watts Industries Italia S.R.L. Balancing valve for adjus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fluids in multiple pipes
CN207729038U (zh) * 2018-01-05 2018-08-14 中山市恒顺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用具有过滤功能的单向阀体
CN208237152U (zh) * 2018-04-12 2018-12-14 宁波杰克龙精工有限公司 一种倒流防止器
CN109099179A (zh) * 2018-08-10 2018-12-28 张英兰 一种物联网监控阀门式污水过滤装置
CN109299384A (zh) * 2018-11-02 2019-02-01 北京小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场景推荐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
CN208474570U (zh) * 2018-05-31 2019-02-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单向阀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5757A (zh) * 2016-04-28 2016-09-28 彩虹无线(北京)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车辆行驶数据的急减速行为识别方法
US20180031143A1 (en) * 2016-07-28 2018-02-01 Watts Industries Italia S.R.L. Balancing valve for adjus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fluids in multiple pipes
CN107228211A (zh) * 2017-06-20 2017-10-03 英诺威阀业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式止回阀
CN207729038U (zh) * 2018-01-05 2018-08-14 中山市恒顺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用具有过滤功能的单向阀体
CN208237152U (zh) * 2018-04-12 2018-12-14 宁波杰克龙精工有限公司 一种倒流防止器
CN208474570U (zh) * 2018-05-31 2019-02-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单向阀
CN109099179A (zh) * 2018-08-10 2018-12-28 张英兰 一种物联网监控阀门式污水过滤装置
CN109299384A (zh) * 2018-11-02 2019-02-01 北京小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场景推荐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天学 等: "《系统工程学》", 31 December 2002,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9484A (zh) * 2021-07-30 2021-11-19 湖南腾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内置单向阀
CN113669484B (zh) * 2021-07-30 2023-05-26 湖南腾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内置单向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4554B (zh)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73941A (zh) 一种具有污水过滤功能的阀门及其过滤方法
CN110056686B (zh) 一种截止止回阀
CN214093056U (zh) 一种具有防堵塞功能的自动流量控制阀门
KR20150102169A (ko) 무동력 자동세척 필터링장치
CN110094554A (zh) 一种双阀瓣止回阀
CN206909632U (zh) 自动榨汁机
CN201098583Y (zh) 一种液体管路过滤除污装置
CN218188221U (zh) 一种下向流浮渣拦截过滤装置
KR101758352B1 (ko) 현미경 슬라이드 제작을 위한 검사용 세포의 도말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세포의 도말방법
CN216200880U (zh) 一种组合一体式导向过滤止回阀
CN107228211B (zh) 一种复合式止回阀
CN109620075A (zh) 需水量少的清洁装置
CN114618208A (zh) 一种热力管道过滤装置
CN207707736U (zh) 自动榨汁机
CN211799350U (zh) 一种山茶油过滤装置
CN209115733U (zh) 一种防倒流的止回阀
CN207532895U (zh) 一种过滤效果好的超精油过滤设备
CN108379936A (zh) 流体分离过滤器
CN208587500U (zh) 一种防堵塞自动排水阀以及带排水阀的污水管道
CN209512553U (zh) 一种换热器冷凝水箱排水系统
CN208694326U (zh) 一种消气过滤器
CN210814245U (zh) 一种y型过滤器
CN219827737U (zh) 一种快速开关截止阀
CN211439509U (zh) 一种比色皿专用研磨机
CN220751723U (zh) 水体自动采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