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4893B - 一种二三维混合编辑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三维混合编辑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4893B
CN110084893B CN201910297318.3A CN201910297318A CN110084893B CN 110084893 B CN110084893 B CN 110084893B CN 201910297318 A CN201910297318 A CN 201910297318A CN 110084893 B CN110084893 B CN 1100848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line
dimensional
rectangle
poi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973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4893A (zh
Inventor
王帅
刘亚东
魏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d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lod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d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lod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9731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848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84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48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4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48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bstract

一种二三维混合编辑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和装置能够:分类并定义施工模型;抽提出所述施工模型共有的构造特点作为基础数据;根据所述基础数据抽提出不同的绘制方式;基于所述基础数据和所述绘制方式来设计和编辑夹点,所述夹点包括二维和三位夹点。基于上述方法和装置,实现了二三维同时编辑,三维夹点同二维夹点一样操作,使得客户可以精准、快速地设计施工策划。

Description

一种二三维混合编辑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三维混合编辑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协同应用价值发挥,国家对建筑工业化、城市综合管廊以及海绵城市的建设在各地的推广应用,BIM的价值将会逐步体现出来。施工现场布置,对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应用,都离不开三维的操作和展示,而基于CAD的二维图纸编辑,已经不能满足当下三维平面布置的需要和信息化展示,是相关软件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现有的施工类软件,一般为二维绘制平面布置图,三维下展示立体模型或者三维下只能进行整体的平移、旋转等少数操作,客户想在三维下调整立体模型的形状或者细节上受到很大的限制,给客户在三维下设计带来瓶颈。
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包括:
(1)三维编辑功能不能满足客户的设计需要,只能做整体的操作如平移、旋转等,不能对个体模型修改其形状如拉伸、变宽、变形等;
(2)在客户设计施工策划过程中,如果对工具软件不是很熟悉,需要前期大量的软件学习和培训,即使可以上手,一旦遇到问题需要后期长期的实施解决,客户只能等待实施的回复;
(3)由于三维下可操作的方式很少,造成三维设计比较薄弱,需要频繁切换到二维进行比对,设计时间上较长,同时也难于达到二三维的精准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三维混合编辑的方法和装置,实现了二三维同时编辑,三维夹点同二维夹点一样操作,使得客户可以精准、快速地设计施工策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三维混合编辑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类并定义施工模型;
抽提出所述施工模型共有的构造特点作为基础数据;
根据所述基础数据抽提出不同的绘制方式;
基于所述基础数据和所述绘制方式来设计和编辑夹点,所述夹点包括二维和三维夹点。
进一步地,所述分类并定义施工模型具体为:
按照实际施工场景对施工模型进行分类和定义,所述分类和定义的施工模型包括:环境、机械、临建、措施、材料、安全体验区、水电。
进一步地,所述抽提出所述施工模型共有的构造特点作为基础数据具体为:
根据不同施工模型的外轮廓抽提出所述施工模型共有的构造特点,所述共有的构造特点是所述施工模型共有的几何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几何信息包括点、圆形、矩形、多段线。
进一步地,所述绘制方式包括:一点式绘制方式、矩形绘制方式、圆形绘制方式、多段线绘制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一点式绘制方式是根据模型上的一点,绘制到视图指定位置,所述一点是中心点。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绘制方式包括四种方式:一点绘制、两点直线拉伸绘制、两点对角线拉伸绘制、三点旋转绘制;
所述一点绘制是根据矩形的中心点,直接绘制出矩形;
所述两点直线拉伸绘制是先点击两点确定矩形的长边和方向,再点击第三点确定矩形宽;
所述两点对角线拉伸绘制是点击两点确定矩形对角线,从而生成矩形;
所述三点旋转绘制是先确定矩形的对角线两点,生成矩形图形,再点击第三点根据矩形左下角点为旋转点进行矩形的旋转,最后确定图形。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绘制方式采用两点法绘制圆形,具体为:点击第一点确定圆心,点击第二点确定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多段线绘制方式包括三种方式:直线绘制、起中终点绘制弧线、起终中点绘制弧线;
所述直线绘制是点击多个连续点,连接成一条由多段直线组成的多线段;
所述起中终点绘制弧线是点击第一点确定弧线的起点,点击第二点确定弧线的中点,点击第三点确定弧线的终点,依次执行,最后形成由多个弧线组成的多线段;
所述起终中点绘制弧线是点击第一点确定弧线的起点,点击第二点确定弧线的终点,点击第三点确定弧线的中点,依次执行,最后形成由多个弧线组成的多线段;
以上三种方式可以自由切换,可以组合成由直线、弧线组合方式形成的多线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二三维混合编辑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分类定义单元、基础数据抽提单元、绘制方式抽提单元和设计编辑单元;
所述分类定义单元,用于分类并定义施工模型;
所述基础数据抽提单元,用于抽提出所述施工模型共有的构造特点作为基础数据;
所述绘制方式抽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础数据抽提出不同的绘制方式;
所述设计编辑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基础数据和所述绘制方式来设计和编辑夹点,所述夹点包括二维和三维夹点。
进一步地,所述分类定义单元具体用于:
按照实际施工场景对施工模型进行分类和定义,所述分类和定义的施工模型包括:环境、机械、临建、措施、材料、安全体验区、水电。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数据抽提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不同施工模型的外轮廓抽提出所述施工模型共有的构造特点,所述共有的构造特点是所述施工模型共有的几何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几何信息包括点、圆形、矩形、多线段。
进一步地,所述绘制方式包括:一点式绘制方式、矩形绘制方式、圆形绘制方式、多段线绘制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一点式绘制方式是根据模型上的一点,绘制到视图指定位置,所述一点是中心点。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绘制方式包括四种方式:一点绘制、两点直线拉伸绘制、两点对角线拉伸绘制、三点旋转绘制;
所述一点绘制是根据矩形的中心点,直接绘制出矩形;
所述两点直线拉伸绘制是先点击两点确定矩形的长边和方向,再点击第三点确定矩形宽;
所述两点对角线拉伸绘制是点击两点确定矩形对角线,从而生成矩形;
所述三点旋转绘制是先确定矩形的对角线两点,生成矩形图形,再点击第三点根据矩形左下角点为旋转点进行矩形的旋转,最后确定图形。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绘制方式采用两点法绘制圆形,具体为:点击第一点确定圆心,点击第二点确定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多段线绘制方式包括三种方式:直线绘制、起中终点绘制弧线、起终中点绘制弧线;
所述直线绘制是点击多个连续点,连接成一条由多段直线组成的多线段;
所述起中终点绘制弧线是点击第一点确定弧线的起点,点击第二点确定弧线的中点,点击第三点确定弧线的终点,依次执行,最后形成由多个弧线组成的多线段;
所述起终中点绘制弧线是点击第一点确定弧线的起点,点击第二点确定弧线的终点,点击第三点确定弧线的中点,依次执行,最后形成由多个弧线组成的多线段;
以上三种方式可以自由切换,可以组合成由直线、弧线组合方式形成的多线段。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二三维混合编辑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对单个模型构造方式进行分类,抽提出共性特点,达到二三维底层数据的统一;通过将模型的绘制方式抽象分类,使得不同模型的绘制方式统一;通过夹点编辑特性,实现二三维同时修改其形状,达到二三维的混合编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种二三维混合编辑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种二三维混合编辑的装置的模块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二三维混合编辑的方法,用于在场地布置时实现二维和三维同时编辑,达到三维夹点和二维夹点同样操作,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分类并定义施工模型。
按照实际施工场景对施工模型进行分类和定义,所述分类和定义的施工模型包括以下几类:环境、机械、临建、措施、材料、安全体验区、水电等。
其中,环境和机械一般是花草树木、机器设备等,这些模型比较固定,一般不会改变形状,只是改变比例大小,临建和措施这些分类中一般包括建筑物和一些临建设备,这些建模会有不同的形状,也会有随时的调整形状样子大小等。二三维放置方式一样,只是二维展示二维图形,三维展示立体真实图形。
步骤二:抽提出所述施工模型共有的构造特点作为基础数据。
可以根据不同施工模型的外轮廓抽提出所述施工模型共有的构造特点,所述共有的构造特点是所述施工模型共有的几何信息,所述几何信息包括点、圆形、矩形、多段线。例如临建里的房屋一般都是矩形,而机械由于形状比较抽象,可以将外包围盒作为共同的几何信息,同样其他模型分类也都可以抽提出其共性信息。
步骤三:根据所述基础数据抽提出不同的绘制方式。
所述绘制方式包括:一点式绘制、矩形绘制、圆形绘制、多段线绘制。
(1)所述一点式绘制方式:
根据模型上的一点,绘制到视图指定位置,所述一点可以是中心点。
(2)所述矩形绘制方式包括四种绘制方式:一点绘制、两点直线拉伸绘制、两点对角线拉伸绘制、三点旋转绘制。
所述一点绘制是根据矩形的中心点,直接绘制出矩形;
所述两点直线拉伸绘制是先点击两点确定矩形的长边和方向,再点击第三点确定矩形宽;
所述两点对角线拉伸绘制是点击两点确定矩形对角线,从而生成矩形;
所述三点旋转绘制是先确定矩形的对角线两点,生成矩形图形,再点击第三点根据矩形左下角点为旋转点进行矩形的旋转,最后确定图形。
(3)所述圆形绘制方式是采用两点法绘制圆形,具体为:点击第一点确定圆心,点击第二点确定半径。
(4)所述多段线绘制方式包括三种绘制方式:直线绘制、起中终点绘制弧线、起终中点绘制弧线。
所述直线绘制是点击多个连续点,连接成一条由多段直线组成的多段线;
所述起中终点绘制弧线是点击第一点确定弧线的起点,点击第二点确定弧线的中点,点击第三点确定弧线的终点,依次执行,最后形成由多个弧线组成的多段线;
所述起终中点绘制弧线是点击第一点确定弧线的起点,点击第二点确定弧线的终点,点击第三点确定弧线的中点,依次执行,最后形成由多个弧线组成的多段线。
以上三种方式可以自由切换,可以组合成由直线、弧线组合方式形成的多段线。
这些绘制方式除了一点绘制,其它都是可以绘制出精确的外轮廓的,比如矩形、圆形、多段线绘制,都是可以精确绘制出模型的二维轮廓线的,所以在位置摆放上可以根据CAD底图精确绘制出构件的样子,比如一个柱子,可以用圆形绘制方式,一个板房可以用矩形绘制方式,一个不规则的草坪,可以用多段线绘制方式,这些由于在施工分类时候已经分析了各个模型的共有特性,所以可以为每种不同模型设置其上不同的绘制方式,这样就可以达到精确的绘制构件。
以上绘制方式解决了施工策划设计过程中,对建模方式在二三维的统一,从而使得二三维图形精准定位,快速出模的可能。
步骤四:基于所述基础数据和所述绘制方式来设计和编辑夹点,所述夹点包括二维和三维夹点。
根据所述基础数据可以设计夹点的个数和位置,比如圆形数据,可以用两个夹点表示,一个圆心点,一个半径上的点,而矩形数据可以由四个夹点表示,分别是矩形的四个角点,这样拖拽夹点时候就可以改变构件的大小或者样子。
夹点是一种集成的编辑模式,在CAD软件中用于图形编辑,虽然现有技术中也会采用夹点编辑方式,但对于施工策划行业的软件一般都借助于CAD平台的二维夹点编辑功能,三维下只是展示,提供的编辑功能有限。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式不仅提供了二维夹点编辑,同时也可以在三维下的夹点编辑,同时二三维由于使用统一底层数据格式,可以做到二三维夹点一样位置一样数量,达到不论在二维下编辑模型还是在三维下编辑模型,都能使得二三维同步修改,使得客户设计图纸的时候,不至于来回切换二三维进行比对,大大节省了时间效率。同时,三维效果远远比二维效果要真实的多,这样就实现了更加精准的策划设计。
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二三维混合编辑的装置,用于在场地布置时实现二维和三维同时编辑,达到三维夹点和二维夹点同样操作,所述装置包括分类定义单元、基础数据抽提单元、绘制方式抽提单元和设计编辑单元。
所述分类定义单元,用于分类并定义施工模型。
按照实际施工场景对施工模型进行分类和定义,所述分类和定义的施工模型包括以下几类:环境、机械、临建、措施、材料、安全体验区、水电等。
其中,环境和机械一般是花草树木、机器设备等,这些模型比较固定,一般不会改变形状,只是改变比例大小,临建和措施这些分类中一般包括建筑物和一些临建设备,这些建模会有不同的形状,也会有随时的调整形状样子大小等。二三维放置方式一样,只是二维展示二维图形,三维展示立体真实图形。
所述基础数据抽提单元,用于抽提出所述施工模型共有的构造特点作为基础数据。
可以根据不同施工模型的外轮廓抽提出所述施工模型共有的构造特点,所述共有的构造特点是所述施工模型共有的几何信息,所述几何信息包括点、圆形、矩形、多段线。例如临建里的房屋一般都是矩形,而机械由于形状比较抽象,可以将外包围盒作为共同的几何信息,同样其他模型分类也都可以抽提出其共性信息。
所述绘制方式抽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础数据抽提出不同的绘制方式。
所述绘制方式包括:一点式绘制、矩形绘制、圆形绘制、多段线绘制。
(1)所述一点式绘制方式:
根据模型上的一点,绘制到视图指定位置,所述一点可以是中心点。
(2)所述矩形绘制方式包括四种绘制方式:一点绘制、两点直线拉伸绘制、两点对角线拉伸绘制、三点旋转绘制。
所述一点绘制是根据矩形的中心点,直接绘制出矩形;
所述两点直线拉伸绘制是先点击两点确定矩形的长边和方向,再点击第三点确定矩形宽;
所述两点对角线拉伸绘制是点击两点确定矩形对角线,从而生成矩形;
所述三点旋转绘制是先确定矩形的对角线两点,生成矩形图形,再点击第三点根据矩形左下角点为旋转点进行矩形的旋转,最后确定图形。
(3)所述圆形绘制方式是采用两点法绘制圆形,具体为:点击第一点确定圆心,点击第二点确定半径。
(4)所述多段线绘制方式包括三种绘制方式:直线绘制、起中终点绘制弧线、起终中点绘制弧线。
所述直线绘制是点击多个连续点,连接成一条由多段直线组成的多段线;
所述起中终点绘制弧线是点击第一点确定弧线的起点,点击第二点确定弧线的中点,点击第三点确定弧线的终点,依次执行,最后形成由多个弧线组成的多段线;
所述起终中点绘制弧线是点击第一点确定弧线的起点,点击第二点确定弧线的终点,点击第三点确定弧线的中点,依次执行,最后形成由多个弧线组成的多段线。
以上三种方式可以自由切换,可以组合成由直线、弧线组合方式形成的多段线。
这些绘制方式除了一点绘制,其它都是可以绘制出精确的外轮廓的,比如矩形、圆形、多段线绘制,都是可以精确绘制出模型的二维轮廓线的,所以在位置摆放上可以根据CAD底图精确绘制出构件的样子,比如一个柱子,可以用圆形绘制方式,一个板房可以用矩形绘制方式,一个不规则的草坪,可以用多段线绘制方式,这些由于在施工分类时候已经分析了各个模型的共有特性,所以可以为每种不同模型设置其上不同的绘制方式,这样就可以达到精确的绘制构件。
以上绘制方式解决了施工策划设计过程中,对建模方式在二三维的统一,从而使得二三维图形精准定位,快速出模的可能。
所述设计编辑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基础数据和所述绘制方式来设计和编辑夹点,所述夹点包括二维和三维夹点。
根据所述基础数据可以设计夹点的个数和位置,比如圆形数据,可以用两个夹点表示,一个圆心点,一个半径上的点,而矩形数据可以由四个夹点表示,分别是矩形的四个角点,这样拖拽夹点时候就可以改变构件的大小或者样子。
夹点是一种集成的编辑模式,在CAD软件中用于图形编辑,虽然现有技术中也会采用夹点编辑方式,但对于施工策划行业的软件一般都借助于CAD平台的二维夹点编辑功能,三维下只是展示,提供的编辑功能有限。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式不仅提供了二维夹点编辑,同时也可以在三维下的夹点编辑,同时二三维由于使用统一底层数据格式,可以做到二三维夹点一样位置一样数量,达到不论在二维下编辑模型还是在三维下编辑模型,都能使得二三维同步修改,使得客户设计图纸的时候,不至于来回切换二三维进行比对,大大节省了时间效率。同时,三维效果远远比二维效果要真实的多,这样就实现了更加精准的策划设计。
为了在投标阶段快速地出场地布置施工图,由于施工图一般是个由施工现场各种机械设备和临建组成,其种类繁多,用CAD和其他软件较难表达或者设计速度很慢,基于这种场景,为了能够快速出图,二三维协同设计,上述方案将施工图里的各个构件进行公共数据的抽提,就有了点、圆形、矩形、多段线等的基础数据,然后根据基础数据封装了不同的绘制方式,每种绘制方式可以绘制对应的构件,基础数据和绘制方式可以组合使用来表达不同的构件,夹点也是基于基础数据设计的,这样就可以达到二三维的协同,解决了绘制和构件样式的表达方式就加快了设计人员操作的速度,同时我们内置了大量的构件模型,从而实现了快速出图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二三维混合编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类并定义施工模型;
抽提出所述施工模型共有的构造特点作为基础数据,所述构造特点为从所述施工模型的外轮廓中抽提出的共有的几何信息;
根据所述基础数据抽提出不同的绘制方式;
基于所述基础数据和所述绘制方式来设计和编辑夹点,所述夹点包括二维和三维夹点;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施工模型共有的几何信息设计所述施工模型的夹点的个数和位置;
获取客户对所述施工模型的夹点的拖拽信息,根据所述拖拽信息改变所述施工模型在二维编辑模型和三维编辑模型中的大小或样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并定义施工模型具体为:
按照实际施工场景对施工模型进行分类和定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几何信息包括点、圆形、矩形、多段线。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绘制方式包括:
一点式绘制方式、矩形绘制方式、圆形绘制方式、多段线绘制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点式绘制方式是根据模型上的一点,绘制到视图指定位置,所述一点是中心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绘制方式包括四种方式:
一点绘制、两点直线拉伸绘制、两点对角线拉伸绘制、三点旋转绘制;
所述一点绘制是根据矩形的中心点,直接绘制出矩形;
所述两点直线拉伸绘制是先点击两点确定矩形的长边和方向,再点击第三点确定矩形宽;
所述两点对角线拉伸绘制是点击两点确定矩形对角线,从而生成矩形;
所述三点旋转绘制是先确定矩形的对角线两点,生成矩形图形,再点击第三点根据矩形左下角点为旋转点进行矩形的旋转,最后确定图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绘制方式采用两点法绘制圆形,具体为:
点击第一点确定圆心,点击第二点确定半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线绘制方式包括三种方式:
直线绘制、起中终点绘制弧线、起终中点绘制弧线;
所述直线绘制是点击多个连续点,连接成一条由多段直线组成的多线段;
所述起中终点绘制弧线是点击第一点确定弧线的起点,点击第二点确定弧线的中点,点击第三点确定弧线的终点,依次执行,最后形成由多个弧线组成的多线段;
所述起终中点绘制弧线是点击第一点确定弧线的起点,点击第二点确定弧线的终点,点击第三点确定弧线的中点,依次执行,最后形成由多个弧线组成的多线段。
9.一种二三维混合编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分类定义单元、基础数据抽提单元、绘制方式抽提单元和设计编辑单元;
所述分类定义单元,用于分类并定义施工模型;
所述基础数据抽提单元,用于抽提出所述施工模型共有的构造特点作为基础数据,所述构造特点为从所述施工模型的外轮廓中抽提出的共有的几何信息;
所述绘制方式抽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础数据抽提出不同的绘制方式;
所述设计编辑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基础数据和所述绘制方式来设计和编辑夹点,所述夹点包括二维和三维夹点;
所述装置还用于:
根据所述施工模型共有的几何信息设计所述施工模型的夹点的个数和位置;
获取客户对所述施工模型的夹点的拖拽信息,根据所述拖拽信息改变所述施工模型在二维编辑模型和三维编辑模型中的大小或样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定义单元具体用于:
按照实际施工场景对施工模型进行分类和定义。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几何信息包括点、圆形、矩形、多线段。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绘制方式包括:
一点式绘制方式、矩形绘制方式、圆形绘制方式、多段线绘制方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点式绘制方式是根据模型上的一点,绘制到视图指定位置,所述一点是中心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绘制方式包括四种方式:
一点绘制、两点直线拉伸绘制、两点对角线拉伸绘制、三点旋转绘制;
所述一点绘制是根据矩形的中心点,直接绘制出矩形;
所述两点直线拉伸绘制是先点击两点确定矩形的长边和方向,再点击第三点确定矩形宽;
所述两点对角线拉伸绘制是点击两点确定矩形对角线,从而生成矩形;
所述三点旋转绘制是先确定矩形的对角线两点,生成矩形图形,再点击第三点根据矩形左下角点为旋转点进行矩形的旋转,最后确定图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绘制方式采用两点法绘制圆形,具体为:
点击第一点确定圆心,点击第二点确定半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线绘制方式包括三种方式:
直线绘制、起中终点绘制弧线、起终中点绘制弧线;
所述直线绘制是点击多个连续点,连接成一条由多段直线组成的多线段;
所述起中终点绘制弧线是点击第一点确定弧线的起点,点击第二点确定弧线的中点,点击第三点确定弧线的终点,依次执行,最后形成由多个弧线组成的多线段;
所述起终中点绘制弧线是点击第一点确定弧线的起点,点击第二点确定弧线的终点,点击第三点确定弧线的中点,依次执行,最后形成由多个弧线组成的多线段。
CN201910297318.3A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二三维混合编辑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00848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7318.3A CN110084893B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二三维混合编辑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7318.3A CN110084893B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二三维混合编辑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4893A CN110084893A (zh) 2019-08-02
CN110084893B true CN110084893B (zh) 2023-05-26

Family

ID=67415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97318.3A Active CN110084893B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二三维混合编辑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8489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45581A1 (zh) * 2015-03-13 2016-09-22 王浩屹 根据手绘图生成精确图样的方法
CN108664738A (zh) * 2018-05-11 2018-10-16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三维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876932A (zh) * 2017-05-10 2018-11-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用于三维形状数据的编辑装置和编辑三维形状数据的方法
CN109408907A (zh) * 2018-09-30 2019-03-01 夏阳 一种制造三维建筑实物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10346A (zh) * 2018-11-01 2019-03-01 中德(珠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编辑三维建筑模型的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32239A (en) * 2005-11-15 2007-05-16 Toshiba Kk Building layout design support system
CN105528489B (zh) * 2015-12-19 2020-02-18 北京瀚方伟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建模软件中二维三维混用的方法
CN107230239A (zh) * 2017-05-11 2017-10-0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形绘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45581A1 (zh) * 2015-03-13 2016-09-22 王浩屹 根据手绘图生成精确图样的方法
CN108876932A (zh) * 2017-05-10 2018-11-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用于三维形状数据的编辑装置和编辑三维形状数据的方法
CN108664738A (zh) * 2018-05-11 2018-10-16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三维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408907A (zh) * 2018-09-30 2019-03-01 夏阳 一种制造三维建筑实物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10346A (zh) * 2018-11-01 2019-03-01 中德(珠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编辑三维建筑模型的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手绘系统中三维标准几何图形的绘制;桑涛;汤艳萍;;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第03期);69-7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4893A (zh) 2019-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55035B1 (ko) 기하학적 3차원 모델링된 오브젝트를 디자인하는 방법
CN105069226B (zh) 一种基于模板的三维造型建模方法
Yue et al. WireDraw: 3D Wire Sculpturing Guided with Mixed Reality.
US8878845B2 (en) Expandable graphical affordances
Ijiri et al. Seamless integration of initial sketching and subsequent detail editing in flower modeling
CN109145352B (zh) 用于学习取图像作为输入的函数的数据集
CN110598195A (zh) 一种装修图纸的自动标注排版方法
CN102750419B (zh) 一种地铁综合管线辅助设计系统及设计方法
CN110688691A (zh) 一种基于酷家乐云设计平台的自由绘制台面的软件设计方法
US11069130B2 (en) Generating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 scene
Gao et al. An approach to solid modeling in a semi-immersive virtual environment
EP3040946A1 (en) Viewpoint selection in the redering of a set of objects
CN106126809B (zh) 一种热流道系统结构自动设计装置及方法
CN108228998A (zh) 基于web的电脑出格设计系统
Hu et al. Extended interactive and procedural modeling method for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KR20150081992A (ko) 건축물 구성요소 템플릿 생성 방법, 프리미티브 생성 방법, 및 건축물 구성요소 모델링 장치
CN110084893B (zh) 一种二三维混合编辑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47186B (zh) 一种基于部件模板的三维玩具模型开版方法
Tan et al. CFD-Micromesh: A fast geometric modeling and mesh generation tool for 3D microsystem simulations
US881876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providing smart nodes for three-dimensional models
CN110033507A (zh) 模型贴图的内描线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1530895B1 (ko) 3차원 캐드로부터 2차원 캐드를 위한 오브젝트 데이터 추출 방법 및 2차원 캐드로부터 3차원 캐드를 위한 오브젝트 데이터 추출 방법
CN104699866A (zh) 人机界面三维设计系统中的空间表格编辑器的实现方法
CN116070334B (zh) 一种面向数字孪生应用的多维模型构建方法
CN113255031B (zh) 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净高云图自动生成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