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4728A - 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监所服刑人员与物品匹配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监所服刑人员与物品匹配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4728A
CN110084728A CN201910276997.6A CN201910276997A CN110084728A CN 110084728 A CN110084728 A CN 110084728A CN 201910276997 A CN201910276997 A CN 201910276997A CN 110084728 A CN110084728 A CN 1100847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tensil
inmate
label
rfid
pris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769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4728B (zh
Inventor
张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an Yue Intelligent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an Yue Intelligent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an Yue Intelligent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an Yue Intelligent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91027699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847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84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47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47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47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无线定位的监所服刑人员与物品匹配方法及系统,器具和服刑人员均配备RFID电子标签,且器具上设有外部标记,所述方法包括:当器具被拿起时,通过图像识别方法识别所述器具上的外部标记;根据预存的器具标识信息和外部标记映射关系得到所述器具的标识信息;采用基于RFID的定位方法获取所述器具的位置,以及房间内服刑人员的位置;根据所述器具与房间内服刑人员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与其绑定的服刑人员。本发明通过RFID标签和无线定位技术实现了器具和人员自动关联。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监所服刑人员与物品匹配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监所服刑人员与物品匹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监所劳动加工过程中涉及到各种器具的使用,例如剪刀、扳手、钳子、纱剪等,配备各种工具,这些工具属于高危险性物品,一旦被犯人带出车间或私藏,将可能容易发生自杀,犯人间的械斗、越狱等事件。因而有必要对器具的借还历史进行严格管理,而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确定器具经由了谁的手,即,判断器具和服刑人员的关联关系。
目前关联关系的借还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手工记录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低下,数据易造假,缺乏可追溯性,并且,手工记录仅能体现借用的人和归还的人,无法体现借出过程中与工具有过接触的人。现有技术中引入了RFID标签,借助标签实现器具和服刑人员的绑定,但是发明人发现,目前的绑定方法是,监所工作人员采用阅读器先后扫描服刑人员和器具上的标签,从而实现二者的绑定,操作过程仍然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监所服刑人员与物品匹配方法和系统,目的在于在物品器具被拿起时,自动匹配要进行绑定的服刑人员,操作更为便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监所服刑人员与物品匹配方法,器具和服刑人员均配备RFID电子标签,且器具上设有外部标记,所述方法包括:
当器具被拿起时,通过图像识别方法识别所述器具上的外部标记;
根据预存的器具标识信息和外部标记映射关系得到所述器具的标识信息;
采用基于RFID的定位方法获取所述器具的位置,以及房间内服刑人员的位置;
根据所述器具与房间内服刑人员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与其绑定的服刑人员。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监所服刑人员与物品匹配系统,包括:器具和服刑人员相应的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阅读器和服务器;其中,所述服务器包括:
器具管理模块,存储每个器具的标识信息和外部标记信息,所述外部标记信息用于区分同类器具;
器具位管理模块,管理每个器具位的位置信息,每个器具位所对应的器具标识信息,以及设置的称重传感器和成像设备的标识信息;
器具与服刑人员匹配模块,被配置为:当器具被拿起时,获取称重传感器发生变化的器具位,向所述器具位相应的成像设备发送图像拍摄指令,接收成像设备发送的图像并进行外部标记的识别,根据外部标记确定该器具的标识信息;
采用基于RFID的定位方法获取所述器具的位置,以及房间内服刑人员的位置;
根据所述器具与房间内服刑人员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与其绑定的服刑人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为每个器具位设置称重传感器和相应的成像设备,通过预先存储器具位和器具类型、称重传感器、成像设备的映射关系,器具个体和外部标记的映射关系,在器具被拿起时,识别称重传感器感测数据发生变化的器具位,向相应成像设备发送成像指令,对图像进行外部标记的识别,从而实现了器具的唯一确定,然后基于无线定位技术将该器具与距离最近的服刑人员绑定,继而实时监测该器具和服刑人员的动态,实现了器具和服刑人员的自动绑定,并且降低物品非法使用的风险;并且,通过实时监测处于使用状态的器具和所有服刑人员,能够识别出所有可能与器具有过接触的服刑人员,有助于后续信息的追溯。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基于无线定位的监所服刑人员与物品匹配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基于无线定位的监所服刑人员与物品匹配系统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目的是在物品器具被拿起时,自动匹配要进行绑定的服刑人员,以及在器具使用过程中,识别所有可能与该器具有过接触的服刑人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监所服刑人员与物品匹配系统,包括:器具、服刑人员和狱警相应的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阅读器、服务器和狱警移动设备。其中,RFID电子标签阅读器用于获取器具、服刑人员和狱警相应RFID的射频信息,并传输至服务器,服务器据此获取器具、服刑人员和狱警的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基于位置信息实现器具与服刑人员的匹配和绑定。所述系统框架如下:RFID阅读器将识别到的电子标签信息通过串口传输给ZigBee终端节点;主射频模块通过SPI接受从射频模块识别到的电子标签ID信息以实现双通道传输,具有更好的数据准确性及可靠性;ZigBee终端节点:将主从射频模块对电子标签识别到的数据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ZigBee协调器节点;协调器节点:将ZigBee终端节点发送过来的电子标签数据信息通过串口RS232传给服务器。ZigBee技术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其可跨越很大的物理空间,适合距离较远比较分散的结构,且可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且在同一环境内RFID射频识别过程与ZigBee通讯技术之间相互的电磁波干扰较小,RFID区域定位技术与ZigBee点定位技术的相结合可有效提高定位的精确性。
监所内供服刑人员使用的物品可以归纳为三类:固化在工作台面的器具;每天借还的器具管理,此类器具通常置于车间器具箱;以及使用频率较低的器具,此类器具通常置于器具仓库。
监所内服刑人员均配备有多频有源RFID电子标签,可采用腕带等可穿戴设备便于随身携带。
每个器具上设有多频有源RFID电子标签,标签内至少记录该器具的标识信息。RFID标签采用防拆卸设计,若非法拆卸,系统告警。
同一类器具通过颜色、文字、数字标签等相互之间进行区分,作为外部标记,例如:多个剪刀的RFID标签采用不同颜色,或者,同一类器具上粘贴不同的颜色标签或数字标签。
用于放置器具的工作台面、器具箱、器具仓库均设有专门的器具位,每个器具位放置的器具是唯一确定的,每个器具位上设有称重传感器,通过文字标签、与工具形状相匹配的凹槽等方式标记该器具位用于放置的器具类型。每个工作台面、器具箱、器具仓库均设有一个或多个器具状态指示设备,例如扬声器、指示灯或显示屏。每个工作台面上、器具箱内和器具仓库中均设有对准一个或多个器具位的成像设备,用于在服刑人员拿起器具时,对器具进行拍照,通过识别外部标记信息得到该器具的标识信息。
狱警均配备移动设备,可访问服务器获取器具清点报表、某一器具的位置、绑定服刑人员等信息,以及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报警信息。
服务器,包括: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存储狱警、服刑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相应的访问权限,例如,仅身份信息为狱警的用户能够访问服务器。
设备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狱警所佩戴移动设备信息、服刑人员所佩戴可穿戴设备信息、传感器设备信息和成像设备信息等;
器具位管理模块,用于存储每个器具位所在位置,例如某个房间第几个器具位,可建立室内地图,关联器具位所在位置;该模块还用于设置各工具位存放的器具类型,与器具位上实际标记的类型一致;该模块还存储各器具位与称重传感器和成像设备的对应关系;
器具管理模块,用于存储器具信息,包括物品种类、物品属性、物品标识信息、物品重量范围等。物品属性包括物品的使用条件,包括:使用范围限定条件和/或归还时间限定条件,例如属于限定在工作台面上使用的器具、必须当天借还的器具和仓库器具等;每个器具都具有唯一的器具标识信息,例如器具ID;对于同一类器具,还存储各器具对应的外部标记;
器具与服刑人员匹配模块,被配置为:
1、器具借用阶段
当器具被拿起时,获取称重传感器发生变化的器具位,向所述器具位相应的成像设备发送图像拍摄指令,接收成像设备发送的图像并进行外部标记的识别,根据外部标记确定该器具的标识信息;
实时获取所述器具的位置,以及房间内服刑人员的位置;
将所述器具与距离最近的服刑人员身份进行绑定。
2、器具使用阶段
实时获取所述器具的位置信息,生成该器具的轨迹路线;
在所述器具被归还之前,实时获取所有服刑人员的位置信息,生成各服刑人员的轨迹路线;
将器具的轨迹路线与服刑人员的轨迹路线进行比对分析,得到与该器具可能有过接触的服刑人员名单、接触地点和时间。
判断可能有过接触的依据为:服刑人员轨迹路线在某个时间点与该器具的轨迹路线相交或距离小于设定阈值。
器具状态监测模块,被配置为:
(1)若所述器具的属性信息为工作台面器具
实时获取所述器具的当前所在位置;
以器具被拿起时的位置为初始位置,当器具与初始位置的距离超过设定值时,进行告警,同时获取与所述器具当前位置距离最近的一个或多个狱警信息,或负责该区域的一个或多个狱警信息,将告警信息发送至相应的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
(2)若所述器具的属性信息为当天需归还的器具或使用频率较低的器具
每隔设定时间间隔获取所述器具和工作人员的当前所在位置,生成所述器具和服刑人员的移动轨迹,以此来判断服刑人员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劳动;
当距离归还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阈值时,通过可穿戴设备提醒所述服刑人员归还器具。
3、器具归还阶段
当器具被放入器具位时,所述器具位相应的称重传感器感测该器具重量,从器具管理模块获取该器具位相应器具的重量范围,若放入的器具在不在所述重量范围内,通过语音或指示灯等进行错误提示,提醒服刑人员按规定位置摆放;若放入的器具在在所述重量范围内,认为归还成功,解除所述器具与服刑人员的绑定。
其中,器具/服刑人员/狱警的定位方法包括RSSI数据库建立阶段和实时定位阶段:
数据库建立阶段包括:
(1)将待定位区域进行划分区块,采集每个区块RSSI和对应坐标值;
(2)采用K-means对每个区块的RSSI值进行聚类,划分为K个参考区域,聚类中心即为参考点,记录下该位置的RSSI值和坐标值,放置RFID标签以便实时采集,建立初始RSSI数据库,采集的数据记为:RPi={(xi,yi),RSSIi},其中,RPi表示第i个参考点,(xi,yi)表示第i个参考点的地理位置坐标,RSSIi表示第i个参考点的RSSI值。
实时定位阶段包括:
(3)接收对指定器具/服刑人员/狱警的实时定位请求,在每次实时定位前,均对参考点执行有效性检测:
对于每个参考点:采集参考点的当前RSSI值,将其与数据库中该参考点的RSSI值进行比较,若差值的绝对值小于设定阈值,则判断当前数据库中该参考点有效,执行步骤(4),否则,针对该参考点对应的参考区域重新采集RSSI值,更新数据库;
(4)将指定器具/服刑人员/狱警对应的标签的RSSI值与数据库中的RSSI值进行比对,选取欧氏距离最小的k个RSSI值进行加权计算出指定器具/服刑人员/狱警的位置:
其中,Di=||RSSI-RSSIi||表示待定位标签与第i个参考点的欧氏距离。
器具和服刑人员轨迹查询模块,用于应狱警移动设备的查询请求,生成指定器具在指定时间范围内的轨迹路线,以及所有可能与该器具有接触的服刑人员轨迹。
本实施例采用称重传感器区分不同的器具种类,通过外部标记区分同类器具的每个个体,服刑人员取用器具后,通过称重传感器和成像设备就能够唯一确定器具的标识信息,继而基于RFID定位方法对该器具进行位置的实时监测,实现了器具的全过程追踪和管理,能够有效避免非法使用情况的发生。同时通过使用过程中实时比对待监测器具的移动轨迹和服刑人员的移动轨迹,能够判断出所有可能接触过该器具的服刑人员,以备于当发生意外情况时进行信息追溯。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的系统,本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监所服刑人员与物品匹配方法,器具、服刑人员和狱警均配备RFID电子标签,同类器具采用不同的外部标记进行区分,预先存储器具位与器具类别、称重传感器和成像设备的对应关系,所述方法包括:
当器具被拿起时,获取称重传感器发生变化的器具位,向所述器具位相应的成像设备发送图像拍摄指令,接收成像设备发送的图像并进行外部标记的识别,根据外部标记确定该器具的标识信息;
采用基于RFID的定位方法获取所述器具的位置,以及房间内服刑人员的位置;
将所述器具与距离最近的服刑人员身份进行绑定;
实时获取所述器具的位置信息,生成该器具的轨迹路线;
在所述器具被归还之前,实时获取所有服刑人员的位置信息,生成各服刑人员的轨迹路线;
将器具的轨迹路线与服刑人员的轨迹路线进行比对分析,得到与该器具可能有过接触的服刑人员名单、接触地点和时间。
判断可能有过接触的依据为:服刑人员轨迹路线在某个时间点与该器具的轨迹路线相交或距离小于设定阈值。
以上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RFID标签实现了监所器具借还的计算机管理;
为每个器具位设置称重传感器和相应的成像设备,通过预先存储器具位和器具类型、称重传感器、成像设备的映射关系,器具个体和外部标记的映射关系,在器具被拿起时,识别称重传感器感测数据发生变化的器具位,向相应成像设备发送成像指令,对图像进行外部标记的识别,从而实现了器具的唯一确定,然后基于无线定位技术将该器具与距离最近的服刑人员绑定,继而实时监测该器具和服刑人员的动态,实现了器具和服刑人员的自动绑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机装置来实现,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监所服刑人员与物品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器具和服刑人员均配备RFID电子标签,且器具上设有外部标记,所述方法包括:
当器具被拿起时,通过图像识别方法识别所述器具上的外部标记;
根据预存的器具标识信息和外部标记映射关系得到所述器具的标识信息;
采用基于RFID的定位方法获取所述器具的位置,以及房间内服刑人员的位置;
根据所述器具与房间内服刑人员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与其绑定的服刑人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监所服刑人员与物品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RFID的定位方法为:
将待定位区域进行划分区块,采集每个区块RSSI和对应坐标值;
采用K-means对每个区块的RSSI值进行聚类,划分为K个参考区域,聚类中心即为参考点,记录下该位置的RSSI值和坐标值,放置RFID标签以便实时采集,建立RSSI数据库;
接收对指定器具/服刑人员的实时定位请求,在每次实时定位前,均对参考点执行有效性检测;
将指定器具/服刑人员对应的RFID电子标签的RSSI值与数据库中的RSSI值进行比对,计算指定器具/服刑人员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监所服刑人员与物品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与所述器具距离最近的服刑人员确定为要绑定的服刑人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监所服刑人员与物品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器具的位置信息,生成该器具的轨迹路线;
在所述器具被归还之前,实时获取所有服刑人员的位置信息,生成各服刑人员的轨迹路线;
将器具的轨迹路线与服刑人员的轨迹路线进行比对分析,得到与该器具可能有过接触的服刑人员名单、接触地点和时间。
判断可能有过接触的依据为:服刑人员轨迹路线在某个时间点与该器具的轨迹路线相交或距离小于设定阈值。
5.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监所服刑人员与物品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器具和服刑人员相应的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阅读器和服务器;其中,所述服务器包括:
器具管理模块,存储每个器具的标识信息和外部标记信息,所述外部标记信息用于区分同类器具;
器具位管理模块,管理每个器具位的位置信息,每个器具位所对应的器具标识信息,以及设置的称重传感器和成像设备的标识信息;
器具与服刑人员匹配模块,被配置为:当器具被拿起时,获取称重传感器发生变化的器具位,向所述器具位相应的成像设备发送图像拍摄指令,接收成像设备发送的图像并进行外部标记的识别,根据外部标记确定该器具的标识信息;
采用基于RFID的定位方法获取所述器具的位置,以及房间内服刑人员的位置;
根据所述器具与房间内服刑人员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与其绑定的服刑人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监所物品器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RFID的定位方法为:
将待定位区域进行划分区块,采集每个区块RSSI和对应坐标值;
采用K-means对每个区块的RSSI值进行聚类,划分为K个参考区域,聚类中心即为参考点,记录下该位置的RSSI值和坐标值,放置RFID标签以便实时采集,建立RSSI数据库;
接收对指定器具/服刑人员的实时定位请求,在每次实时定位前,均对参考点执行有效性检测;
将指定器具/服刑人员对应的RFID电子标签的RSSI值与数据库中的RSSI值进行比对,计算指定器具/服刑人员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监所物品器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具与服刑人员匹配模块,还被配置为:
实时获取所述器具的位置信息,生成该器具的轨迹路线;
在所述器具被归还之前,实时获取所有服刑人员的位置信息,生成各服刑人员的轨迹路线;
将器具的轨迹路线与服刑人员的轨迹路线进行比对分析,得到与该器具可能有过接触的服刑人员名单、接触地点和时间。
判断可能有过接触的依据为:服刑人员轨迹路线在某个时间点与该器具的轨迹路线相交或距离小于设定阈值。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监所服刑人员与物品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将与所述器具距离最近的服刑人员确定为要绑定的服刑人员。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监所物品器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设备管理模块,用于管理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的服刑人员可穿戴设备和狱警所持移动设备信息。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监所物品器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器具和服刑人员轨迹查询模块,用于应狱警移动设备的查询请求,生成指定器具和有可能接触过该器具的服刑人员,在指定时间范围内的轨迹路线,并反馈至该狱警移动设备。
CN201910276997.6A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监所服刑人员与物品匹配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00847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6997.6A CN110084728B (zh)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监所服刑人员与物品匹配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6997.6A CN110084728B (zh)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监所服刑人员与物品匹配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4728A true CN110084728A (zh) 2019-08-02
CN110084728B CN110084728B (zh) 2023-07-14

Family

ID=67414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76997.6A Active CN110084728B (zh)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监所服刑人员与物品匹配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8472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5140A (zh) * 2010-08-19 2012-03-14 高向阳 监狱实时定位监管系统
CN202694411U (zh) * 2012-07-18 2013-01-23 都伊林 监狱劳动车间人员与工具清点识别系统
CN104853434A (zh) * 2015-01-13 2015-08-19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svm和k均值聚类的室内定位方法
WO2016138875A1 (zh) * 2015-03-04 2016-09-09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维护方法及其系统
CN108376273A (zh) * 2018-01-23 2018-08-07 四川精工伟达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目标定位跟踪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559081A (zh) * 2019-02-01 2019-04-02 沈阳宝通门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库房工具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5140A (zh) * 2010-08-19 2012-03-14 高向阳 监狱实时定位监管系统
CN202694411U (zh) * 2012-07-18 2013-01-23 都伊林 监狱劳动车间人员与工具清点识别系统
CN104853434A (zh) * 2015-01-13 2015-08-19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svm和k均值聚类的室内定位方法
WO2016138875A1 (zh) * 2015-03-04 2016-09-09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可循环物流器具的维护方法及其系统
CN108376273A (zh) * 2018-01-23 2018-08-07 四川精工伟达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目标定位跟踪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559081A (zh) * 2019-02-01 2019-04-02 沈阳宝通门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库房工具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4728B (zh)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33297B (zh) 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人员密接情况调查方法
CN106647677A (zh) 一种智能管家系统
CN110084336A (zh) 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监所物品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5844846B (zh) 一种基于Ibeacon技术的安全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08287690A (ja) グループ可視化システム及びセンサ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12423225B (zh) 基于uwb技术的铁路客站内目标对象的定位方法
CN109478267A (zh) 基于观察的事件跟踪
JP2008107918A (ja) 移動体識別管理システム、カードリーダおよび移動体識別管理方法
CN106446987B (zh) 基于物联网及室内gis的博物馆藏品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12344069U (zh) 一种施工现场人员定位系统
CN110637480A (zh) 无线设备检测、跟踪和认证平台及技术
CN110446195A (zh) 定位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857829A (zh) 一种地理信息数据融合系统
Chen et al. GraphLoc: A graph-based method for indoor subarea localization with zero-configuration
CN104966110B (zh) 信息统计方法、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及无线信号发射装置
CN110084728A (zh) 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监所服刑人员与物品匹配方法及系统
CN207968962U (zh) 一种基于Wi-Fi的综合管廊人员定位装置
CN111260003A (zh) 一种消防装备的全寿命智能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0740423A (zh) 一种机房轨迹高精度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3365216B (zh) 一种追踪预警方法、系统与设备
KR20170053264A (ko)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를 이용한 근태 관리 시스템
CN109754486A (zh) 园区管理系统
CN210377568U (zh) 一种基于uwb技术的自动打点系统
WO2021111558A1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KR101675164B1 (ko) 이동 가능한 실시간 위치 확인/추적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