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2270A - 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2270A
CN110082270A CN201910439212.2A CN201910439212A CN110082270A CN 110082270 A CN110082270 A CN 110082270A CN 201910439212 A CN201910439212 A CN 201910439212A CN 110082270 A CN110082270 A CN 110082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pressure
wet
bimodulus
humid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392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2270B (zh
Inventor
朱平
李波
陈益思
黄宝进
郭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MA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MA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MA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MA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3921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822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82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2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2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22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2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gaseous stat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6Investigating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 suspens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7/0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 G05D27/02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用于对大气颗粒物采样设备进行环境模拟测试,包括:第一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第一箱体及用于给所述第一箱体提供第一温湿压气氛的第一发生装置;第二模块,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第二箱体及用于给所述第二箱体提供第二温湿压气氛的第二发生装置;连接通道,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通过所述连接通道进行连通。本发明是一种能够确保试验的承压条件,还能方便生产制造、运输和存放的,尽可能减少制造、使用成本的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

Description

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确保试验的承压条件,还能方便生产制造、运输和存放的,尽可能减少制造、使用成本的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试验箱就是一种能够通过调节温度、湿度、压力三种因素来试验产品和设备的环境耐受性、工作稳定性的设备。
试验箱大都需要在承压的环境下工作,因此在设计制造时均要考虑承压结构设计,现有的试验箱中,承压结构无外乎是包括内承压或者外承压。
试验箱的承压能力与内部试验体积成指数型增长对应关系,因此试验箱的试验空间需要做的比较大时,其箱体的承压设计将会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而且会带来一系列的其他问题,因为箱体在其内部试验空间越大时,只能将箱体的厚度做得越大,使得箱体的体积变得越庞大,质量也越大,给生产制造、运输和存放都将带来巨大的困难,此外,大的试验空间,就得提供巨大的加热、制冷功率,提高抽真空或者泵气方面的工作的困难程度,与此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制造的成本,使用成本也将随之大大提高。
针对环境大气颗粒物监测设备,现有测试验证方式是将其置于实际大气环境下,选取适宜的时段进行长周期的测试。从而导致测试周期长,测试成本高,测试重现性差等问题,不利于行业发展和技术的提升。而普通的环境耐受性的测试,由于待测设备比较占空间(有的颗粒物采样设备高度是三四米甚至更高),无法做到将设备的整体进行测试,而只能对设备的部分进行测试,如此则不能在整体上测试设备的环境耐受性和使用寿命,此外例如环境大气采样设备,包括两部分主要的结构,即是采样头和主机,而这两部分结构在做环境耐受性测试时,由于实际操作时,切割头远离主机,因此它们所需要的测试条件是不同的,目前的测试方法是,将两个部件拆卸下来,分别放置在两部测试设备中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主机虽然是在启动的,但是其并没有附带切割头,因此其弊端是,被测设备并没有处于真正的正常工作状态,使得被测设备的环境耐受性测试的结果不严谨,测试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确保试验的承压条件,还能方便生产制造、运输和存放的,尽可能减少制造、使用成本的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确保试验的承压条件,还能方便生产制造、运输和存放的,尽可能减少制造、使用成本的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用于对大气颗粒物采样设备进行环境模拟测试,包括:
第一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第一箱体及用于给所述第一箱体提供第一温湿压气氛的第一发生装置;
第二模块,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第二箱体及用于给所述第二箱体提供第二温湿压气氛的第二发生装置;
连接通道,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通过所述连接通道进行连通。
所述大气颗粒物采样设备包括主机和切割头,所述主机和切割头通过采样通道连接;
所述第一箱体用于对所述主机进行测试,所述第二箱体用于对所述切割头进行测试;
所述采样通道收容于所述连接通道内,且所述采样通道两端与所述连接通道之间的空隙均设有密封结构。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通道与采样通道之间的空隙两端的密封胶塞,所述连接通道的外壁上设有气嘴,当向所述气嘴充足够气压时,所述密封胶塞向前挤压,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隔离;当所述气嘴放气时,所述密封胶塞由于受到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内的气压而向后退缩,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连通,且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壁与所述采样通道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密封胶塞过度移动的凸台。
所述第一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一模块包括一个第一箱体及一个第一发生装置,还包括第一循环系统,所述第一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循环驱动装置和第一循环管道,所述第一循环管道用于将每个所述第一箱体连通,所述第一循环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一箱体内的所述第一温湿压气氛通过所述第一循环管道进行循环。
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一循环管道连通处设有绝尘装置,多个所述第一箱体内的所述第一温湿压气氛均通过所述绝尘装置进行绝尘过滤后,再通过所述第一循环管道进行循环。
所述第二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二模块包括一个第二箱体及一个第二发生装置,还包括第二循环系统,所述第二循环系统包括第二循环驱动装置和第二循环管道,所述第二循环管道用于将每个所述第二箱体连通,所述第二循环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二箱体内的所述第二温湿压气氛通过所述第二循环管道进行循环。
所述第二箱体与所述第二循环管道连通处设有绝尘装置,多个所述第二箱体内的所述第二温湿压气氛均通过所述绝尘装置进行绝尘过滤后,再通过所述第二循环管道进行循环。
还包括颗粒物供给装置,所述颗粒物供给装置设于所述连接通道上,所述颗粒物供给装置与所述采样通道连通,并对所述采样通道进行颗粒物供给。
所述颗粒物供给装置包括送风装置、颗粒物输送管及颗粒物贮存装置,所述颗粒物输送管一端与所述送风装置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采样通道连通,所述颗粒物贮存装置设于所述颗粒物输送管上,且所述颗粒物贮存装置用于向所述颗粒物输送管定量释放颗粒物。
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箱体温湿压气氛参数的第一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温度控制系统、第一湿度控制系统、第一压力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温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箱体的温度,所述第一湿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箱体的湿度,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箱体内部的压力。
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二箱体温湿压气氛参数的第二控制系统,所述第二控制系统包括:第二温度控制系统、第二湿度控制系统、第二压力控制系统,所述第二温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箱体的温度,所述第二湿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箱体的湿度,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箱体内部的压力。
还包括第一压力微调系统,所述第一压力微调系统包括第一气仓、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PLC、第一气泵,所述第一气仓连接在所述第一循环管道上,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气仓内的气压,并将所检测到的气压数据传动给所述第一PLC,所述第一PLC根据设定阈值是否启动所述第一气泵给所述第一气仓补充气压。
还包括第二压力微调系统,所述第二压力微调系统包括第二气仓、第二力传感器、第二PLC、第二气泵,所述第二气仓连接在所述第二循环管道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气仓内的气压,并将所检测到的气压数据传动给所述第二PLC,所述第二PLC根据设定阈值是否启动所述第二气泵给所述第二气仓补充气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本发明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中,包括第一模块及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第一箱体及用于给所述第一箱体提供第一温湿压气氛的第一发生装置;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第二箱体及用于给所述第二箱体提供第二温湿压气氛的第二发生装置;因此能够给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内部的温湿压气氛进行独立控制,因此能够大大地减小试验空间的体积,本发明是一种能够确保试验的承压条件,还能方便生产制造、运输和存放的,尽可能减少制造、使用成本的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如图1所示的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的另一个角度的视图。
图3所示为如图1所示的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模块示意图。
图4所示为被测大气颗粒物采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第一压力微调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第二压力微调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连接通道与采样通道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2、3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100,用于对大气颗粒物采样设备进行环境模拟测试,包括:
第一模块1,所述第一模块1包括第一箱体11及用于给所述第一箱体11提供第一温湿压气氛的第一发生装置12;
第二模块2,所述第二模块2包括第二箱体21及用于给所述第二箱体21提供第二温湿压气氛的第二发生装置22;
连接通道3,所述第一箱体11与第二箱体21通过所述连接通道3进行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是对体积比较大的设备进行测试,尤其是针对像大气颗粒物采样设备,包括:切割头和主机两个重要部分,需要对大气颗粒物采样设备整体进行测试时,可以将切割头和主机分别放置在第二箱体21和第一箱体11,而将切割头和主机之间的采样通道穿过所述连接通道3,如此实现了对大气颗粒物采样设备在整体上进行测试。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试验箱均会包括试验箱体及给所述实验箱体提供温湿压气氛的发生装置,试验箱体内的温湿压气氛,即是包括:试验箱体内的温度、湿度及气压三个重要因素形成的气氛。被测设备或者产品通过试验箱进行测试时,无外乎是在试验箱的温度、湿度、气压三个因素上进行调节被测设备或者产品的试验环境。参考图4所示,所述大气颗粒物采样设备4包括主机41和切割头42,所述主机41和切割头42通过采样通道43连接;如图4所示的,采样通道43的长度经常在几米的长度,图上做了截断示意。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11用于对所述主机41进行测试,所述第二箱体21用于对所述切割头42进行测试;
所述采样通道43收容于所述连接通道3内,且所述采样通道43两端与所述连接通道3之间的空隙均设有密封结构。
参考图7,所述密封结构7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通道3与采样通道43之间的空隙两端的密封胶塞71,所述连接通道3的外壁上设有气嘴8,当向所述气嘴8充足够气压时,所述密封胶塞71向前挤压,所述第一箱体11与第二箱体21隔离;当所述气嘴8放气时,所述密封胶塞71由于受到所述第一箱体11与第二箱体21内的气压而向后退缩,所述第一箱体11与第二箱体21连通,且所述连接通道3的内壁与所述采样通道43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密封胶塞71过度移动的凸台9。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密封胶塞71是耐热和保温结构材料,尤其地,所述密封胶塞位于靠近所述第一箱体11和第二箱体21侧处是软木材质,软木材质具有难被腐蚀、无毒无味、防潮耐腐蚀、隔热保温、耐油耐酸的优点。
参考图1和2,所述第一模块1的数量为三个,每个所述第一模块1包括一个第一箱体11及一个第一发生装置12,还包括第一循环系统13,所述第一循环系统13包括第一循环驱动装置131和第一循环管道132,所述第一循环管道132用于将每个所述第一箱体11连通,所述第一循环驱动装置131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一箱体11内的所述第一温湿压气氛通过所述第一循环管道132进行循环。如此,通过所述第一循环系统13,能够使得三个所述第一模块1内的温湿压气氛进行快速循环,达到均温均湿均压的目的,使得处于三个所述第一箱体11内的所述主机41在同一温湿压环境下进行测试,能够极大地提高测试的准确度,提高测试数据的可靠性。
所述第一箱体11与所述第一循环管道132连通处设有绝尘装置,多个所述第一箱体11内的所述第一温湿压气氛均通过所述绝尘装置进行绝尘过滤后,再通过所述第一循环管道132进行循环。通过设置所述绝尘装置,能够防止多个所述第一箱体11之间的粉尘交叉污染,同时,通过设置所述绝尘装置,能够在实验室快速实现模拟各种温湿压环境,让大气颗粒物采样设备能够在各种温湿压环境的绝尘测试表现。
参考图1和2,所述第二模块2的数量为三个,每个所述第二模块2包括一个第二箱体21及一个第二发生装置22,还包括第二循环系统23,所述第二循环系统23包括第二循环驱动装置231和第二循环管道232,所述第二循环管道232用于将每个所述第二箱体21连通,所述第二循环驱动装置231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二箱体21内的所述第二温湿压气氛通过所述第二循环管道232进行循环。如此,通过所述第二循环系统23,能够使得三个所述第二模块2内的温湿压气氛进行快速循环,达到均温均湿均压的目的,使得处于三个所述第二箱体21内的所述切割头42在同一温湿压环境下进行测试,能够极大地提高测试的准确度,提高测试数据的可靠性。
所述第二箱体21与所述第二循环管道232连通处设有绝尘装置,多个所述第二箱体21内的所述第二温湿压气氛均通过所述绝尘装置进行绝尘过滤后,再通过所述第二循环管道232进行循环。通过设置所述绝尘装置,能够防止多个所述第二箱体11之间的粉尘交叉污染,同时,通过设置所述绝尘装置,能够在实验室快速实现模拟各种温湿压环境,让大气颗粒物采样设备能够在各种温湿压环境的绝尘测试表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第一箱体11与所述第一循环管道132连通处设有绝尘装置,所述第二箱体21与所述第二循环管道232连通处设有绝尘装置。在该种条件下,能够使大气颗粒物采样设备在完全绝尘的条件下进行测试,符合测试标准,另外,在绝尘条件下进行测试时,是属于一种特定情况的测试,假定在不加颗粒物的状态下,无论所述第一温湿压气氛和第二温湿压气氛是处于何种状态,大气颗粒物采样设备所计量到的颗粒物数据均应该是0,计量的偏差必须在适当的误差范围,否则认为大气颗粒物采样设备的测试不是准确的。
参考图2,还包括颗粒物供给装置4,所述颗粒物供给装置4设于所述连接通道3上,所述颗粒物供给装置4与所述采样通道3连通,并对所述采样通道进行颗粒物供给。通过所述颗粒物供给装置4,能够实现对大气颗粒物采样设备的颗粒物的精准供给,方便所述主机41对颗粒物的计量。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不通过所述切割头42对颗粒物进行采集,而直接通过所述颗粒物供给装置4供给颗粒物,能够极大地减少所述第二箱体21的设计难度,所述第二箱体21则不再用考虑扬尘装置的设计,只需设定好颗粒物的颗粒大小和总质量,由所述颗粒物供给装置4供给到所述采样通道43,颗粒物就将全部进入到所述主机41,该结构容易对颗粒物的总量进行控制,供料方便灵活。颗粒物供给装置模拟环境大气中颗粒物的排放,提供标准颗粒物,颗粒物可以是一种粒径的,也可以是多种粒径的。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箱体11与所述第一循环管道132连通处设有绝尘装置,所述第二箱体21与所述第二循环管道232连通处设有绝尘装置,大气颗粒物采样设备所测试到的颗粒物数据均应该是0,测试的偏差必须在适当的误差范围,配合上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颗粒物供给装置4的技术方案,即是能做到让所述颗粒物供给装置4提供的颗粒物的量,全部进入大气采样设备,因此,大气颗粒物采样设备所计量到的颗粒物的量应该是所述颗粒物供给装置4提供的颗粒物的量。计量的偏差必须在适当的误差范围,否则认为大气颗粒物采样设备的测试不是准确的。
参考图2,所述颗粒物供给装置4包括送风装置44、颗粒物输送管45及颗粒物贮存装置46,所述颗粒物输送管45一端与所述送风装置44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采样通道43连通,所述颗粒物贮存装置46设于所述颗粒物输送管45上,且所述颗粒物贮存装置46用于向所述颗粒物输送管45定量释放颗粒物。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颗粒物贮存装置46可以实现颗粒物的定量释放,因此能够实现对大气颗粒物采样设备的颗粒物的精准供给,方便所述主机41对颗粒物的计量。通过调节所述第一箱体11和第二箱体21的温湿压气氛,能够精确地测量在不同温湿压条件下,所述主机41和所述切割头42的工作状态,受到温湿压气氛的影响情况。
参考图3,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箱体11的温湿压气氛参数的第一控制系统14,所述第一控制系统14包括:第一温度控制系统141、第一湿度控制系统142、第一压力控制系统143,所述第一温度控制系统141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箱体11的温度,所述第一湿度控制系统142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箱体11的湿度,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系统143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箱体11内部的压力。
参考图3,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二箱体21温湿压气氛参数的第二控制系统15,所述第二控制系统15包括:第二温度控制系统151、第二湿度控制系统152、第二压力控制系统153,所述第二温度控制系统151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箱体21的温度,所述第二湿度控制系统152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箱体21的湿度,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系统153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箱体21内部的压力。
参考图1和5,还包括第一压力微调系统5,所述第一压力微调系统5包括第一气仓51、第一压力传感器52、第一PLC53、第一气泵54,所述第一气仓51连接在所述第一循环管道132上,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52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气仓51内的气压,并将所检测到的气压数据传动给所述第一PLC53,所述第一PLC53根据设定阈值是否启动所述第一气泵54给所述第一气仓51补充气压。通过所述第一压力微调系统5,能够及时地检测和控制所述第一气仓51内的压力大小以及对其进行控制,如此能够及时地知道所述第一箱体11内的气体的压力大小是否发生较大变化,通过增设所述第一气仓51,使得对所述第一箱体11的气压的检测更加精准,由于所述第一气仓51内的气体状态可以看作是静止状态,使得通过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52的检测变得更加精确,从而对所述第一箱体11内的气压的控制更加精确。
参考图1和6,还包括第二压力微调系统6,所述第二压力微调系统6包括第二气仓61、第二力传感器62、第二PLC63、第二气泵64,所述第二气仓61连接在所述第二循环管道232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62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气仓61内的气压,并将所检测到的气压数据传动给所述第二PLC63,所述第二PLC63根据设定阈值是否启动所述第二气泵64给所述第二气仓61补充气压。
通过所述第二压力微调系统6,能够及时地检测和控制所述第二气仓61内的压力大小以及对其进行控制,如此能够及时地知道所述第二箱体21内的气体的压力大小是否发生较大变化,通过增设所述第二气仓61,使得对所述第二箱体21的气压的检测更加精准,由于所述第二气仓61内的气体状态可以看作是静止状态,使得通过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62的检测变得更加精确,从而对所述第一箱体11内的气压的控制更加精确。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用于对大气颗粒物采样设备进行环境模拟测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第一箱体及用于给所述第一箱体提供第一温湿压气氛的第一发生装置;
第二模块,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第二箱体及用于给所述第二箱体提供第二温湿压气氛的第二发生装置;
连接通道,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通过所述连接通道进行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气颗粒物采样设备包括主机和切割头,所述主机和切割头通过采样通道连接;
所述第一箱体用于对所述主机进行测试,所述第二箱体用于对所述切割头进行测试;
所述采样通道收容于所述连接通道内,且所述采样通道两端与所述连接通道之间的空隙均设有密封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通道与采样通道之间的空隙两端的密封胶塞,所述连接通道的外壁上设有气嘴,当向所述气嘴充足够气压时,所述密封胶塞向前挤压,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隔离;当所述气嘴放气时,所述密封胶塞由于受到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内的气压而向后退缩,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连通,且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壁与所述采样通道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密封胶塞过度移动的凸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一模块包括一个第一箱体及一个第一发生装置,还包括第一循环系统,所述第一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循环驱动装置和第一循环管道,所述第一循环管道用于将每个所述第一箱体连通,所述第一循环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一箱体内的所述第一温湿压气氛通过所述第一循环管道进行循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一循环管道连通处设有绝尘装置,多个所述第一箱体内的所述第一温湿压气氛均通过所述绝尘装置进行绝尘过滤后,再通过所述第一循环管道进行循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二模块包括一个第二箱体及一个第二发生装置,还包括第二循环系统,所述第二循环系统包括第二循环驱动装置和第二循环管道,所述第二循环管道用于将每个所述第二箱体连通,所述第二循环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二箱体内的所述第二温湿压气氛通过所述第二循环管道进行循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与所述第二循环管道连通处设有绝尘装置,多个所述第二箱体内的所述第二温湿压气氛均通过所述绝尘装置进行绝尘过滤后,再通过所述第二循环管道进行循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颗粒物供给装置,所述颗粒物供给装置设于所述连接通道上,所述颗粒物供给装置与所述采样通道连通,并对所述采样通道进行颗粒物供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物供给装置包括送风装置、颗粒物输送管及颗粒物贮存装置,所述颗粒物输送管一端与所述送风装置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采样通道连通,所述颗粒物贮存装置设于所述颗粒物输送管上,且所述颗粒物贮存装置用于向所述颗粒物输送管定量释放颗粒物。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箱体温湿压气氛参数的第一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温度控制系统、第一湿度控制系统、第一压力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温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箱体的温度,所述第一湿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箱体的湿度,所述第一压力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箱体内部的压力。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二箱体温湿压气氛参数的第二控制系统,所述第二控制系统包括:第二温度控制系统、第二湿度控制系统、第二压力控制系统,所述第二温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箱体的温度,所述第二湿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箱体的湿度,所述第二压力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箱体内部的压力。
12.如权利要求4或10所述的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压力微调系统,所述第一压力微调系统包括第一气仓、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PLC、第一气泵,所述第一气仓连接在所述第一循环管道上,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气仓内的气压,并将所检测到的气压数据传动给所述第一PLC,所述第一PLC根据设定阈值是否启动所述第一气泵给所述第一气仓补充气压。
13.如权利要求6或11所述的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压力微调系统,所述第二压力微调系统包括第二气仓、第二力传感器、第二PLC、第二气泵,所述第二气仓连接在所述第二循环管道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气仓内的气压,并将所检测到的气压数据传动给所述第二PLC,所述第二PLC根据设定阈值是否启动所述第二气泵给所述第二气仓补充气压。
CN201910439212.2A 2019-05-24 2019-05-24 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 Active CN1100822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9212.2A CN110082270B (zh) 2019-05-24 2019-05-24 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9212.2A CN110082270B (zh) 2019-05-24 2019-05-24 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2270A true CN110082270A (zh) 2019-08-02
CN110082270B CN110082270B (zh) 2024-04-12

Family

ID=67421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39212.2A Active CN110082270B (zh) 2019-05-24 2019-05-24 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8227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0002A (zh) * 2010-09-09 2011-02-23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和模拟环境的方法
US20110290043A1 (en) * 2009-12-02 2011-12-01 Air Dynamics Industrial Systems Corporation Sand and Dust Environmental Testing System
CN102539311A (zh) * 2012-01-13 2012-07-04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微量腐蚀性气体环境试验箱
JP2013057421A (ja) * 2011-09-07 2013-03-28 Espec Corp 環境試験システム
CN103439246A (zh) * 2013-09-03 2013-12-11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模块化的多因素大气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3712906A (zh) * 2013-12-25 2014-04-09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模拟pm2.5污染环境腐蚀试验箱
CN108931469A (zh) * 2017-05-25 2018-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防尘试验设备和防尘试验方法
CN210269524U (zh) * 2019-05-24 2020-04-07 深圳国技仪器有限公司 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90043A1 (en) * 2009-12-02 2011-12-01 Air Dynamics Industrial Systems Corporation Sand and Dust Environmental Testing System
CN101980002A (zh) * 2010-09-09 2011-02-23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和模拟环境的方法
JP2013057421A (ja) * 2011-09-07 2013-03-28 Espec Corp 環境試験システム
CN102539311A (zh) * 2012-01-13 2012-07-04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微量腐蚀性气体环境试验箱
CN103439246A (zh) * 2013-09-03 2013-12-11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模块化的多因素大气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3712906A (zh) * 2013-12-25 2014-04-09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模拟pm2.5污染环境腐蚀试验箱
CN108931469A (zh) * 2017-05-25 2018-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防尘试验设备和防尘试验方法
CN210269524U (zh) * 2019-05-24 2020-04-07 深圳国技仪器有限公司 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2270B (zh) 2024-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3557B (zh) 一种岩石气体渗透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
CN104296847B (zh) 一种粮仓、储粮重量检测系统、方法及传感器布置方法
CN104729637B (zh) 一种涡轮流量计在线校准系统及校准方法
CN202837134U (zh) 页岩气、煤层气含气量测试装置
CN203929557U (zh) 一种含气页岩裂隙演化与渗流特征测试装置
CN103698164A (zh) Voc充采气系统
CN108732061A (zh) 一种页岩气产出气中解吸气及游离气识别方法
CN102913757A (zh) 压力体积自动配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913205B (zh) 一种气体自动计量装置及方法
CN102140908B (zh) 一种评测防砂筛管的防砂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CN103335927B (zh) 一种谷物孔隙率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8443135B (zh) 一种真空泵性能综合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0082270A (zh) 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
CN104155206B (zh) 岩石含气量测量装置以及使用其测量岩石含气量的方法
CN105510134A (zh) 一种粉体强度测试仪
CN105203267B (zh) 一种空间挤出常压累积检漏系统与方法
CN104132708A (zh) 一种不规则形状密闭容器的容积标定系统及方法
CN202676569U (zh) 一种全自动多管毛细管粘度计
CN203758793U (zh) Voc充采气系统
CN106288556A (zh) 一种含油率的获取装置、获取方法及空调系统
CN203083792U (zh) 一种零部件泄漏率的检测装置
CN102027335B (zh) 流体的流量值的测定方法和测定设备
CN205388571U (zh) 一种便携式微量气体组分测定仪
CN100507559C (zh) 基于低温氧化耗氧量的煤自燃倾向性鉴定装置
CN210269524U (zh) 多功能可联动均温均压均湿可加尘双模气态环境模拟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