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6187A - 电极井 - Google Patents

电极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6187A
CN110076187A CN201910261629.4A CN201910261629A CN110076187A CN 110076187 A CN110076187 A CN 110076187A CN 201910261629 A CN201910261629 A CN 201910261629A CN 110076187 A CN110076187 A CN 110076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casing
inlet
tube
overflow port
electrode wel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616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有旭
凃啸宇
郭劲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Elion Resource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Elion Resourc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Elion Resource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6162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761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76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61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8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chemically
    • B09C1/085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chemically electrochemically, e.g. by electrokinet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2101/00In situ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极井,包括井管,所述井管下端管口封堵、上端管口与井盖密封配合,位于地面下的井管的管体上开设有筛缝,井管的上部管体上设置有进液口和溢流口,进液口和溢流口上下间隔布置,进液口供电解液流入井管内,溢流口与处理系统的进口连通,本申请的井管上、下端管口均密封,电解液和/或气态污染物能够直接从溢流口溢出至处理系统,溢流口的布设使得电解液和/或气态污染物排出十分方便,并且能够避免气态污染物逸散到外界环境中,保证电极井周围的工作人员和居民的人身安全。

Description

电极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极井。
背景技术
电动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土壤修复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电极插入受污染土壤或地下水区域,通过施加微弱电流形成电场,利用电场产生的电渗析、电迁移和电泳等电动力学效应,驱动土壤污染物沿电场方向定向迁移,从而将污染物富集至电极区然后进行集中处理或分离。
电极布置在受污染土壤或地下水区域的方式中,一般是在受污染的区域打竖井,将电极井布置到竖井内,电极井为PV光管且下部管体上开设有筛孔,向电极井内注入电解液,将电极浸至电解液内,土壤污染物沿电场方向通过筛孔定向迁移到电极井内,这个过程中,还存在含有非金属污染物的地下水渗入电极井时,非金属污染物被氧化时形成的气态污染物将从井口溢出,这将直接危害电极井周围的工作人员和居民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污染物自井管内溢散至外界环境的电极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极井,包括井管,所述井管下端管口封堵、上端管口与井盖密封配合,位于地面下的井管的管体上开设有筛缝,井管的上部管体上设置有进液口和溢流口,进液口和溢流口上下间隔布置,进液口供电解液流入井管内,溢流口与处理系统的进口连通。
可选地,还包括进液管,进液管外管体与井管焊接固定,所述进液管的一端管口位于井管外且该端管口为进液口,进液管的另一端延伸至井管管底。
可选地,所述处理系统包括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进口与溢流口连通,气液分离器的出液口与电解液处理单元的进液口连通,电解液处理单元的出液口通过循环泵与进液管的进液口连通;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经真空泵与气体处理单元的进气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井管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端端部盖设有井盖、下端连有三通管接头,三通管接头下端连有下部管体,三通管接头的支管管口形成溢流口。
可选地,所述下部管体的外周围设有密目网。
可选地,所述下部管体上均匀间隔开设有筛缝,所述筛缝呈条形且缝长方向与井管管长方向一致。
可选地,所述连接管上端端部开设有外螺纹,井盖旋紧在连接管上端端部封堵连接管上端。
可选地,所述井管下端封塞有凸台状的堵头。
可选地,所述井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内、外侧分别设置有电极接头和电缆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效果为:本申请的井管上、下端管口均密封,电解液和/或气态污染物能够直接从溢流口溢出至处理系统,溢流口的布设使得电解液和/或气态污染物排出十分方便,并且能够避免气态污染物逸散到外界环境中,保证电极井周围的工作人员和居民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配置处理系统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其两个端点内的整个范围,也包括含于其中的若干子范围。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极井,如图1所示,包括井管10,所述井管10下端管口封堵、上端管口与井盖11密封配合,位于地面下的井管10的管体上开设有筛缝12,井管10的上部管体上设置有进液口21和溢流口31,进液口21和溢流口31上下间隔布置,进液口21供电解液流入井管10内,溢流口31与处理系统的进口连通。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井管10上、下端管口均密封,通过在井管10的上部管体上设置有进液口21和溢流口31,循环泵能够将电解液自井管10上设置的进液口21泵至井管10管腔内并浸没电极,随着土壤污染物沿电场方向经筛缝12定向迁移到井管10内,这个过程中,含有非金属污染物的地下水渗入井管10,井管10内的电解液液位升高,同时,非金属污染物被氧化时还有气态污染物的生成,电解液和/或气态污染物能够直接从溢流口31溢出至处理系统,溢流口31的布设使得电解液和/或气态污染物排出十分方便,并且能够避免气态污染物逸散到外界环境中,保证电极井周围的工作人员和居民的人身安全。
还包括进液管20,进液管20外管体与井管10焊接固定,所述进液管20的一端管口位于井管10外且该端管口为进液口21,进液管20的另一端延伸至井管10管底,一方面,能够防止电解液泵至井管10内出现电解液飞溅的现象;另一方面,进液管20位于井管10内的管口浸没在电解液内,防止气态污染物自进液管20的进液口逸散至外界环境,进一步确保电极井周围的工作人员和居民的人身安全。其中进液管20为PVC材质,直径为32~50mm。
如图2所示,所述处理系统包括气液分离器41,气液分离器41的进口与溢流口31连通,气液分离器41的出液口与电解液处理单元42的进液口连通,电解液处理单元42的出液口通过循环泵43与进液管20的进液口21连通;气液分离器41的出气口经真空泵44与气体处理单元45的进气口连通。
上述处理系统,由气液分离器41将电解液和气态污染物进行分离后处理,其中电解液中含有的污染物可以通过电解液处理单元42进行分离处理,分离污染物后的电解液通过电解液处理单元42补充电解质、调节电解液的PH值或其它处理后,通过循环泵43泵回至井管10内,实现电解液自循环,并保持电解液的理化性质始终处于设计要求的范围内,这样不仅无需频繁对电解液进行处理,而且确保电解过程保持高效进行,进而提高电动修复污染土壤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处理系统的布设方案中,由于不同的污染区域的主要污染物不同,因此,电解液处理单元42和气体处理单元45的具体布设需要根据实际污染物的种类来确定。
所述井管10包括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上端端部盖设有井盖11、下端连有三通管接头30,三通管接头30下端连有下部管体14,三通管接头30的支管管口形成溢流口31。
本申请直接布设三通管接头30,三通管接头30上、下端分别与井盖11和下部管体14螺纹连接,三通管接头30的支管管口自然形成溢流口31,结构简单,布设方便,大大节省了电极井的制造成本。
为了防止井管10放置地下后,土壤颗粒堵塞下部管体14的筛缝12,本申请在下部管体14的外周围设有密目网50。
所述下部管体14上均匀间隔开设有筛缝12,所述筛缝12呈条形且缝长方向与井管10管长方向一致。一般根据工艺需要设计筛缝12的长度和组数,该筛缝12的缝长为20~50mm、缝宽为1~1.5mm。本申请的井管10是PVC管的加工件,直径为100~110mm,壁厚约6~8mm。
井盖11与连接管13的密封方式有多种,本申请中在连接管13上端端部开设有外螺纹,井盖11旋紧在连接管13端部封堵连接管13上端,在必要的时候能够方便打开井管10,当然,也可以在井盖11与连接管13外管体之间布设密封填料或密封圈实现密封。
所述井管10下端封塞有凸台状的堵头15。堵头15一般为非金属材质,本申请采用的堵头15为木质部件,井管10下端与堵头15可以胶粘在一起。
所述井盖11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内、外侧分别设置有电极接头111和电缆接头112。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一种电极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管(10),所述井管(10)下端管口封堵、上端管口与井盖(11)密封配合,位于地面下的井管(10)的管体上开设有筛缝(12),井管(10)的上部管体上设置有进液口(21)和溢流口(31),进液口(21)和溢流口(31)上下间隔布置,进液口(21)供电解液流入井管(10)内,溢流口(31)与处理系统的进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液管(20),进液管(20)外管体与井管(10)焊接固定,所述进液管(20)的一端管口位于井管(10)外且该端管口为进液口(21),进液管(20)的另一端延伸至井管(10)管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包括气液分离器(41),气液分离器(41)的进口与溢流口(31)连通,气液分离器(41)的出液口与电解液处理单元(42)的进液口连通,电解液处理单元(42)的出液口通过循环泵(43)与进液管(20)的进液口(21)连通;
气液分离器(41)的出气口经真空泵(44)与气体处理单元(45)的进气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10)包括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上端端部盖设有井盖(11)、下端连有三通管接头(30),三通管接头(30)下端连有下部管体(14),三通管接头(30)的支管管口形成溢流口(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管体(14)的外周围设有密目网(5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管体(14)上均匀间隔开设有筛缝(12),所述筛缝(12)呈条形且缝长方向与井管(10)管长方向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3)上端端部开设有外螺纹,井盖(11)旋紧在连接管(13)上端端部封堵连接管(13)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10)下端封塞有凸台状的堵头(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11)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内、外侧分别设置有电极接头(111)和电缆接头(112)。
CN201910261629.4A 2019-04-02 2019-04-02 电极井 Pending CN1100761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1629.4A CN110076187A (zh) 2019-04-02 2019-04-02 电极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1629.4A CN110076187A (zh) 2019-04-02 2019-04-02 电极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6187A true CN110076187A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14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61629.4A Pending CN110076187A (zh) 2019-04-02 2019-04-02 电极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76187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0297A (zh) * 2017-05-27 2017-08-08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染土壤、地下水原位反应带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CN107552554A (zh) * 2017-09-26 2018-01-09 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污染场地原位热脱附修复的抽提冷凝和气液分离系统
CN108609696A (zh) * 2018-06-07 2018-10-02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原位地下水强效电动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
CN208398944U (zh) * 2018-08-01 2019-01-18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一种安全智能地下水监测井保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0297A (zh) * 2017-05-27 2017-08-08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染土壤、地下水原位反应带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CN107552554A (zh) * 2017-09-26 2018-01-09 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污染场地原位热脱附修复的抽提冷凝和气液分离系统
CN108609696A (zh) * 2018-06-07 2018-10-02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原位地下水强效电动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
CN208398944U (zh) * 2018-08-01 2019-01-18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一种安全智能地下水监测井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78131U (zh) 土壤地下水修复系统
CN206701938U (zh) 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装置
CN106424117A (zh) 铜盐强化阴极电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装置
CN109465290A (zh) 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的系统和处理方法
CN108941185A (zh) 一种用于低渗透性污染土的异位除污方法
CN110076187A (zh) 电极井
KR101720098B1 (ko) 휘발성 유기화합물 오염 지하수 정화 장치
CN110627263A (zh) 一种地下水轻质非水相液体污染物清理系统
CN109650572A (zh) 一种用于修复污染地下水及其流经污染土壤的循环井
KR102131426B1 (ko) 내부 세척이 용이한 지하수 관정
CN107344033A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过滤池
CN110961446A (zh) 一种真空吸滤与动电结合污染土除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4002651U (zh) 一种锚杆钻机
CN206589505U (zh) 一种毛笔清洗装置
CN208594161U (zh) 纸浆废渣中的杂质过滤装置
CN207188448U (zh) 一种适于机械化布设的柔性一体化电动修复装置
CN209697703U (zh) 一种用于修复污染地下水及其流经污染土壤的装置
CN210586357U (zh) 一种原位电动修复系统
CN212141742U (zh) 一种污水沉淀池浮泥残渣清理装置
CN209429178U (zh) 防渗帷幕及导排防渗系统
CN208650121U (zh) 一种组合式分水口清淤器
CN209231032U (zh) 一种分层止水取样装置
CN107442564B (zh) 一种适于机械化布设的柔性一体化电动修复装置及方法
KR20050038249A (ko) 태양 에너지를 이용한 토양의 수평 전극배치 동전기 정화 시스템
CN207620798U (zh) 盾构机渣土池渣土滤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