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3881A - 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3881A
CN110073881A CN201910448305.1A CN201910448305A CN110073881A CN 110073881 A CN110073881 A CN 110073881A CN 201910448305 A CN201910448305 A CN 201910448305A CN 110073881 A CN110073881 A CN 110073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tilizer
iron wire
tree
single armed
fr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83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庆忠
宋传生
王善波
王俊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z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z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z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z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44830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738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73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38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建园;b)定植;c)栽培授粉树,主栽品种与授粉树比例5~8:1;d)每隔9m栽植两根水泥柱,两根水泥柱下部交叉、顶部向外倾斜,各水泥柱与地面之间夹角50°;水泥柱底部埋入土中深度50cm,进而建立单臂简易V型架;沿种植行方向,在水泥柱交叉部位拉设主铁丝,主铁丝与地面之间60cm;在主铁丝顶部两侧的V型水泥柱上各拉设若干辅助铁丝,各辅助铁丝之间以及最下部的辅助铁丝与主铁丝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60cm;e)肥水管理;f)整形、修剪;g)花果管理;h)病虫害防治。本发明管理方便,劳动力投入少,且能够降低果农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梨树产量和梨果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梨树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山东省西南部(鲁西南)地区属于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黄河冲积平原,年平均气温为13.9℃,年平均降水量669.1mm,年平均无霜期为209天。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为轻壤质潮土,pH值为7.1左右。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0.9%、碱解氮52mg/kg、速效磷(P2O5)含量4.9mg/kg、速效钾(K2O)118mg/kg,地下水位为3m,排灌条件良好。
日韩梨品种是鲁西南地区栽培的主要果树之一。然而,由于该地区对其一直没有很好的配套栽培技术,导致近几年产量不断下降,且果品品质较差,外销困难,加之本地贮藏能力不足,每当梨子成熟时,都会造成梨果积压,而久存易腐烂变质,给梨农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理方便,劳动力投入少,并且可大大提高梨树产量和梨果品质的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建园
秋季,按照两米行距,开挖宽0.7~0.9m、深0.7~0.9m的植树沟,向植树沟内施发酵好的土杂肥和复合肥,土杂肥每亩施2~3m3,复合肥每亩施95~105kg,随后进行填土、打畦、灌沟和覆膜保墒;
b)定植
第二年春季,按照株行距4X2m,四米远一棵挖出若干小坑,将高120cm以上、直径0.8cm以上的一年生梨壮苗栽入小坑内,80~90株/亩;
c)栽培授粉树
将授粉树栽在行中,每隔5~8株主栽品种定植一株授粉树,两者之间的比例为5~8:1;
d)单臂简易V型架建立
沿梨树的种植行方向,每隔8~10m栽植两根水泥柱,两根水泥柱的下部交叉、顶部均向外倾斜,各水泥柱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均为45°~55°;每根水泥柱的长度均为3~3.5m,底部埋入土中的深度均为45~55cm,进而形成简易V型架;
沿梨树的种植行方向,在水泥柱的交叉部位拉设一根主铁丝,主铁丝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55~65cm;
在主铁丝顶部两侧的V型水泥柱上、自下自上各拉设若干辅助铁丝,辅助铁丝与主铁丝相互平行,且相邻各辅助铁丝之间以及最下部的辅助铁丝与主铁丝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55~65cm;
e)肥水管理
1.1生草与覆草
春季3~4份或者秋季8~9份在梨树的行间播种绿肥作物,每亩播种量0.25~2kg,播种方式为条播或者撒播,播种深度为1~2cm,行距为20cm~30cm;
待绿肥作物长至高30cm~40cm时刈割,每年刈割2~4次,每次留茬高8~12cm,刈割下的生草连同麦秸、麦糠、玉米秸、稻草和/或田间杂草覆于梨树的树盘,覆盖厚度为15cm~20cm,然后在其顶面零星压土,覆盖3~5年后,结合深翻开沟埋草;
1.2配方施肥
以有机肥为主,并混入20kg/m3的氮、磷、钾肥和40kg/m3的生物菌肥,实施配方施肥;
幼树期,施肥量为每公顷3~6万kg;初果期,按1kg梨果施用1.5kg~2.0kg肥料的比例向梨园施肥;盛果期,按照斤果斤肥有机肥标准,每公顷施肥量为4.5万kg;
施肥方法采用沟施和撒施;
沟施是指,每年在植树沟外挖设宽50cm、深60cm的平行沟,将表土混以有机肥和作物秸秆施入平行沟的中下部,然后将挖出的底土覆在上层,最后向平行沟内充分灌水;
撒施是指,将肥料均匀撒在树冠下,然后翻耕20cm,把肥料翻入土中;
1.3追肥
按照梨树的生长结果习性,每年追肥3次;
第一次在梨树萌芽前后,用量10kg/667m2,以氮肥为主,氮、磷、钾的比例分别为2:1:0.5;
第二次在花后至花芽分化前,用量30kg/667m2,以氮、磷肥为主,氮、磷、钾混合使用,三者比例分别为1:1:0.5;
第三次在果实膨大期施磷肥和钾肥,用量20kg/667m2,以钾肥为主,磷、钾的比例为1:2;
施肥方法采用机械施肥枪,将肥料用水稀释后注入地下30cm~40cm根系分布区;
1.4叶面喷肥
在梨树的整个生长季节实施4~5次/年的叶面喷肥,喷肥时间为早晨或傍晚,喷洒部位以叶背面为主;其中,生长前期2次,以氮肥为主,后期2~3次,以磷、钾肥为主;
喷洒的肥料中包含有尿素0.2~0.3%、磷酸二氢钾0.2~0.3%、硼砂0.2~0.5%、氨基酸锌0.05~0.1%以及氨基酸铁0.03%;
1.5灌水和排水
追肥后及时浇水,下大雨时及时将积水排出梨园;
f)整形、修剪
1.1整形
春季萌芽前定干;
第一年定干50cm,选一根强枝培养成单臂主干,其余摘心控制;秋季,使用布条将单臂主干水平绑缚于主铁丝上,作为“V”字形枝组单臂骨干枝;
第二年春季,沿单臂主干的长度方向,每间隔30cm,对其两侧进行刻芽,促生长轴枝组;秋季,将刻芽促生长轴枝组引缚于两侧辅助铁丝上,并均匀进行绑缚;
第三年,树体骨架已建立,根据空间将结果枝组均匀引缚于两侧辅助铁丝上加以固定,并根据架面枝条数量,疏除回缩多余结果枝;
第四年以后,修剪上以疏枝和回缩为主,冬剪后保留枝量每亩3.5万,结果枝连续结果3年后进行回缩更新;
1.2修剪
生长期的修剪,采取摘心、扭梢和拿枝,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快速转变;
冬季休眠期的修剪,采取长放和疏剪来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建立骨架结构;
g)花果管理
初花期,将蜂箱均匀放入梨园内,每2~3亩放一箱,放蜂期间禁止喷杀虫农药;遇有降雨天气,辅以人工授粉;
盛花期,向梨树喷含量为0.3%~0.5%的尿素、0.1%~0.3%的硼砂和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花后25~30天内,向幼果上套袋;
套袋前,将果实萼部附着的花瓣、雄雌蕊清除干净,并喷洒一次杀虫、杀菌剂;
套袋时,按先树上后树下,先树内后树外的原则,选纵向发育、底部萼狭而有些凸出、果梗长而粗、着生在枝条侧面或下方的幼果进行套袋,将套袋口扎紧;
h)病虫害防治
每年7~8月份,在梨园内挂糖醋瓶,2~4个/亩;糖醋瓶中,糖、醋、酒、水的比例分别为5:4:1:30;
安装频振灯进行灯光诱杀,1台/公顷;
采果后及时清扫果园,集中深埋、烧毁或沤制绿肥,减少越冬菌源、虫源,降低越冬病虫基数。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其中,步骤c)中,主栽品种与授粉树之间的比例为6:1。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其中,步骤e)中,喷洒的肥料中包含有尿素0.25%、磷酸二氢钾0.25%、硼砂0.4%、氨基酸锌0.08%及氨基酸铁0.03%。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其中,步骤g)中,盛花期,向梨树喷含量为0.4%的尿素、0.2%的硼砂和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其中,步骤a)中的土杂肥为羊粪和/或牛粪。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其中,步骤d)中,在每一行梨树两端的地头上均埋设石桩,石桩上固定有与水泥柱相连的拉紧铁丝。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具有以下优点:结合当地果树从业人员年龄老龄化的特点,进行了梨单臂龙干形简易V型架的密植栽培技术实验,通过连续四年的观察,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该方法培育出的梨树次年便开始结果,第四年进入丰产期,亩产量4000kg,收益达16000元,相比原有培育技术,为果农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2、由于采用单臂简易V型架结构,梨树树体整体较矮小,从而在充分保证产量的同时,使得套袋用药更为方便,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减轻了劳动强度,作业时更加省力高效,进而取得了非常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3、通过及时绑缚和对结果枝的更新,能够较好的保持树体高度,克服梨树骨干枝因传统直立生长而容易出现下部光秃的缺陷,有效降低了果农的劳动强度;
4、该栽培方法使得整个梨园通风顺畅,梨果光照充足,与传统培育方法相比,果形圆润漂亮、品质较好,而且丰产性强;
5、结构简单:仅在主干上着生一个主枝,主枝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结构简单,整形技术简单易掌握,管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本发明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对梨树进行栽培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其中两根水泥柱交叉埋入地面上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建园
秋季,按照两米行距,开挖宽0.8m、深0.8的植树沟,向植树沟内施发酵好的土杂肥和复合肥。其中,土杂肥为羊粪和牛粪的混合物,每亩施2.5m3;复合肥每亩施100kg。施肥后,进行填土、打畦、灌沟和覆膜保墒。
b)定植
第二年春季,按照株行距4X2m,沿植树沟的长度方向,四米远一棵挖出若干小坑,将高120cm以上、直径0.8cm以上的一年生梨壮苗20栽入小坑内,85株/亩。
c)栽培授粉树
将授粉树栽在行中,每隔6株主栽品种定植一株授粉树,主栽品种与授粉树之间的比例为6:1。
d)单臂简易V型架建立
在梨树定植的第二年,为了便于机械化作业,同时适应老龄化简栽培需要,沿梨树的种植行方向,每隔9m栽植两根水泥柱10,两根水泥柱10的下部交叉、顶部均向外倾斜,各水泥柱10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均为50°;每根水泥柱10的长度均为3.2m,底部埋入土中的深度均为50cm,进而形成简易V型架,结合图2。
沿梨树的种植行方向,在水泥柱10的交叉部位拉设一根主铁丝11,该主铁丝11从种植园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从而贯穿该行的所有水泥柱10;主铁丝11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60cm。
在主铁丝11顶部两侧的V型水泥柱10上、自下自上各拉设若干辅助铁丝12,辅助铁丝12与主铁丝11相互平行,且相邻各辅助铁丝12之间以及最下部的辅助铁丝12与主铁丝11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60cm。
上述主铁丝11和辅助铁丝12均采用热镀锌铁丝,以延长使用寿命。
在每一行梨树两端的地头上均埋设有石桩(图中未示出),石桩上固定有与水泥柱10相连的拉紧铁丝,以防止水泥柱10沿梨树的种植行方向歪斜,起到更好地稳固水泥柱10的作用。
e)肥水管理
1.1生草与覆草
春季3月份在梨树的行间播种绿肥作物,具体为三叶草,每亩播种量1kg,播种方式为条播,播种深度为1.5cm,行距为25cm。
待三叶草长至高35cm时刈割,每年刈割3次,每次留茬高10cm。刈割下的三叶草连同麦秸、麦糠、玉米秸、稻草和田间杂草覆于梨树的树盘,覆盖厚度为18cm,然后在其顶面零星压土;覆盖4年后,结合深翻开沟埋草,以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当然,也可结合饲养牛羊,实行过腹还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2配方施肥
根据地力确定施肥量,以有机肥为主,并混入20kg/m3的氮、磷、钾肥和40kg/m3的生物菌肥,实施配方施肥。
幼树期,施肥量为每公顷5万kg;初果期,按1kg梨果施用1.8kg肥料的比例向梨园施肥;盛果期,按照斤果斤肥有机肥标准,每公顷施肥量为4.5万kg。
施肥方法采用沟施和撒施。其中,沟施是指,每年在植树沟外挖设宽50cm、深60cm的平行沟,将表土混以有机肥和作物秸秆施入平行沟的中下部,然后将挖出的底土覆在上层,最后向平行沟内充分灌水;撒施是指,将肥料均匀撒在树冠下,然后翻耕20cm深,把肥料翻入土中。
1.3追肥
按照梨树的生长结果习性,每年追肥3次;
第一次在梨树萌芽前后,用量10kg/667m2,以氮肥为主,氮、磷、钾的比例分别为2:1:0.5;
第二次在花后至花芽分化前,用量30kg/667m2,以氮、磷肥为主,氮、磷、钾混合使用,三者比例分别为1:1:0.5;
第三次在果实膨大期施磷肥和钾肥,用量20kg/667m2,以钾肥为主,磷、钾的比例为1:2。
施肥方法采用机械施肥枪,将肥料用水稀释后注入地下35cm根系分布区。
1.4叶面喷肥
在梨树的整个生长季节实施5次/年的叶面喷肥,以生长前期为宜,喷肥时间为早晨,喷洒部位以叶背面为主。其中,生长前期2次,以氮肥为主,具体为:喷洒的肥料中包含有尿素0.3%、磷酸二氢钾0.2%、硼砂0.4%、氨基酸锌0.08%以及氨基酸铁0.03%;后期3次,以磷、钾肥为主,具体为:喷洒的肥料中包含有尿素0.2%、磷酸二氢钾0.3%、硼砂0.4%、氨基酸锌0.08%以及氨基酸铁0.03%,从而保证充足的养分。当然,也可根据树体情况喷施果树生长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
1.5灌水和排水
追肥后及时浇水,根据土壤墒情,确定适宜的灌水时间和次数,下大雨时及时将积水排出梨园。
f)整形、修剪
1.1整形
春季萌芽前定干。
第一年定干50cm,选一根强枝培养成单臂主干21,其余摘心控制;秋季,使用布条将单臂主干21水平绑缚于距离地面60cm的主铁丝11上,作为“V”字形枝组单臂骨干枝;
第二年春季,沿单臂主干21的长度方向,每间隔30cm,对其两侧进行刻芽,促生长轴枝组;秋季,将刻芽促生长轴枝组22引缚于两侧辅助铁丝12上,并均匀进行绑缚;
第三年,树体骨架已建立,根据空间将结果枝组均匀引缚于两侧辅助铁丝12上加以固定,并根据架面枝条数量,疏除回缩多余结果枝;
第四年以后,修剪上以疏枝和回缩为主,冬剪后保留枝量每亩3.5万,结果枝连续结果3年后进行回缩更新,用下部强旺发育枝拉倒作为结果枝。
为了防止图1中过多的线条对水泥柱10、主铁丝11、辅助铁丝12等的干扰,方便对单臂主干21及长轴枝组22的绑缚情况进行查看,图1中仅示出了某一行中的部分水泥柱及一棵梨树,并未将整个梨园中的全部水泥柱和梨树显示出。
1.2修剪
生长期的修剪,采取摘心、扭梢和拿枝,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快速转变;
冬季休眠期的修剪,采取长放和疏剪来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建立骨架结构,改善光照条件。
g)花果管理
初花期,将蜂箱均匀放入梨园内,每2.5亩放一箱,放蜂期间禁止喷杀虫农药;遇有降雨天气,辅以人工授粉;
盛花期,向梨树喷含量为0.4%的尿素、0.2%的硼砂和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从而提高座果率。此外,为了提高座果率和果品质量,应在幼果期适时疏果。
花后28天内,向幼果上套袋,以提高果品外在品质。根据果型和果实大小,选择适宜的纸袋对果实进行套袋。套袋前,为了避免对梨果表面的污染,将果实萼部附着的花瓣、雄雌蕊清除干净,并喷洒一次杀虫、杀菌剂;套袋时,按先树上后树下,先树内后树外的原则,选纵向发育、底部萼狭而有些凸出、果梗长而粗、着生在枝条侧面或下方的幼果进行套袋,将套袋口扎紧。注意,枝条上方的幼果不宜套袋。
h)病虫害防治
每年7月份,在梨园内挂糖醋瓶,3个/亩;糖醋瓶中,糖、醋、酒、水的比例为5:4:1:30。
安装频振灯进行灯光诱杀,1台/公顷。
采果后及时清扫果园,集中深埋、烧毁或沤制绿肥,减少越冬菌源、虫源,降低越冬病虫基数。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建园
秋季,按照两米行距,开挖宽0.7m、深0.7的植树沟,向植树沟内施发酵好的土杂肥和复合肥。其中,土杂肥为羊粪,每亩施2m3;复合肥每亩施95kg。施肥后,进行填土、打畦、灌沟和覆膜保墒。
b)定植
第二年春季,按照株行距4X2m,沿植树沟的长度方向,四米远一棵挖出若干小坑,将高120cm以上、直径0.8cm以上的一年生梨壮苗20栽入小坑内,80株/亩。
c)栽培授粉树
将授粉树栽在行中,每隔5株主栽品种定植一株授粉树,主栽品种与授粉树之间的比例为5:1。
d)单臂简易V型架建立
在梨树定植的第二年,为了便于机械化作业,同时适应老龄化简栽培需要,沿梨树的种植行方向,每隔8m栽植两根水泥柱10,两根水泥柱10的下部交叉、顶部均向外倾斜,各水泥柱10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均为45°;每根水泥柱10的长度均为3m,底部埋入土中的深度均为45cm,进而形成简易V型架,结合图2。
沿梨树的种植行方向,在水泥柱10的交叉部位拉设一根主铁丝11,该主铁丝11从种植园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从而贯穿该行的所有水泥柱10;主铁丝11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55cm。
在主铁丝11顶部两侧的V型水泥柱10上、自下自上各拉设若干辅助铁丝12,辅助铁丝12与主铁丝11相互平行,且相邻各辅助铁丝12之间以及最下部的辅助铁丝12与主铁丝11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55cm。
上述主铁丝11和辅助铁丝12均采用热镀锌铁丝,以延长使用寿命。
在每一行梨树两端的地头上均埋设有石桩(图中未示出),石桩上固定有与水泥柱10相连的拉紧铁丝,以防止水泥柱10沿梨树的种植行方向歪斜,起到更好地稳固水泥柱10的作用。
e)肥水管理
1.1生草与覆草
秋季8月份在梨树的行间播种绿肥作物,具体为紫花苜蓿,每亩播种量0.4kg,播种方式为撒播,播种深度为1cm,行距为20cm。
待紫花苜蓿长至高30cm时刈割,每年刈割2次,每次留茬高8cm。刈割下的紫花苜蓿连同麦秸、麦糠、玉米秸、稻草和田间杂草覆于梨树的树盘,覆盖厚度为15cm,然后在其顶面零星压土;覆盖3年后,结合深翻开沟埋草,以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当然,也可结合饲养牛羊,实行过腹还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2配方施肥
根据地力确定施肥量,以有机肥为主,并混入20kg/m3的氮、磷、钾肥和40kg/m3的生物菌肥,实施配方施肥。
幼树期,施肥量为每公顷3万kg;初果期,按1kg梨果施用1.5kg肥料的比例向梨园施肥;盛果期,按照斤果斤肥有机肥标准,每公顷施肥量为4.5万kg。
施肥方法采用沟施和撒施。其中,沟施是指,每年在植树沟外挖设宽50cm、深60cm的平行沟,将表土混以有机肥和作物秸秆施入平行沟的中下部,然后将挖出的底土覆在上层,最后向平行沟内充分灌水;撒施是指,将肥料均匀撒在树冠下,然后翻耕20cm深,把肥料翻入土中。
1.3追肥
按照梨树的生长结果习性,每年追肥3次;
第一次在梨树萌芽前后,用量10kg/667m2,以氮肥为主,氮、磷、钾的比例分别为2:1:0.5;
第二次在花后至花芽分化前,用量30kg/667m2,以氮、磷肥为主,氮、磷、钾混合使用,三者比例分别为1:1:0.5;
第三次在果实膨大期施磷肥和钾肥,用量20kg/667m2,以钾肥为主,磷、钾的比例为1:2。
施肥方法采用机械施肥枪,将肥料用水稀释后注入地下30cm根系分布区。
1.4叶面喷肥
在梨树的整个生长季节实施4次/年的叶面喷肥,以生长前期为宜,喷肥时间为傍晚,喷洒部位以叶背面为主。其中,生长前期2次,后期2次,喷洒的肥料中包含有尿素0.25%、磷酸二氢钾0.25%、硼砂0.4%、氨基酸锌0.08%以及氨基酸铁0.03%,从而保证充足的养分。当然,也可根据树体情况喷施果树生长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
1.5灌水和排水
追肥后及时浇水,根据土壤墒情,确定适宜的灌水时间和次数,下大雨时及时将积水排出梨园。
f)整形、修剪
1.1整形
春季萌芽前定干。
第一年定干50cm,选一根强枝培养成单臂主干21,其余摘心控制;秋季,使用布条将单臂主干21水平绑缚于距离地面55cm的主铁丝11上,作为“V”字形枝组单臂骨干枝;
第二年春季,沿单臂主干21的长度方向,每间隔30cm,对其两侧进行刻芽,促生长轴枝组;秋季,将刻芽促生长轴枝组22引缚于两侧辅助铁丝12上,并均匀进行绑缚;
第三年,树体骨架已建立,根据空间将结果枝组均匀引缚于两侧辅助铁丝12上加以固定,并根据架面枝条数量,疏除回缩多余结果枝;
第四年以后,修剪上以疏枝和回缩为主,冬剪后保留枝量每亩3.5万,结果枝连续结果3年后进行回缩更新,用下部强旺发育枝拉倒作为结果枝。
为了防止图1中过多的线条对水泥柱10、主铁丝11、辅助铁丝12等的干扰,方便对单臂主干21及长轴枝组22的绑缚情况进行查看,图1中仅示出了某一行中的部分水泥柱及一棵梨树,并未将整个梨园中的全部水泥柱和梨树显示出。
1.2修剪
生长期的修剪,采取摘心、扭梢和拿枝,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快速转变;
冬季休眠期的修剪,采取长放和疏剪来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建立骨架结构,改善光照条件。
g)花果管理
初花期,将蜂箱均匀放入梨园内,每2亩放一箱,放蜂期间禁止喷杀虫农药;遇有降雨天气,辅以人工授粉;
盛花期,向梨树喷含量为0.3%的尿素、0.1%的硼砂和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从而提高座果率。此外,为了提高座果率和果品质量,应在幼果期适时疏果。
花后25天内,向幼果上套袋,以提高果品外在品质。根据果型和果实大小,选择适宜的纸袋对果实进行套袋。套袋前,为了避免对梨果表面的污染,将果实萼部附着的花瓣、雄雌蕊清除干净,并喷洒一次杀虫、杀菌剂;套袋时,按先树上后树下,先树内后树外的原则,选纵向发育、底部萼狭而有些凸出、果梗长而粗、着生在枝条侧面或下方的幼果进行套袋,将套袋口扎紧。注意,枝条上方的幼果不宜套袋。
h)病虫害防治
每年8月份,在梨园内挂糖醋瓶,2个/亩;糖醋瓶中,糖、醋、酒、水的比例为5:4:1:30。
安装频振灯进行灯光诱杀,1台/公顷。
采果后及时清扫果园,集中深埋、烧毁或沤制绿肥,减少越冬菌源、虫源,降低越冬病虫基数。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建园
秋季,按照两米行距,开挖宽0.9m、深0.9的植树沟,向植树沟内施发酵好的土杂肥和复合肥。其中,土杂肥为牛粪,每亩施3m3;复合肥每亩施105kg。施肥后,进行填土、打畦、灌沟和覆膜保墒。
b)定植
第二年春季,按照株行距4X2m,沿植树沟的长度方向,四米远一棵挖出若干小坑,将高120cm以上、直径0.8cm以上的一年生梨壮苗20栽入小坑内,90株/亩。
c)栽培授粉树
将授粉树栽在行中,每隔8株主栽品种定植一株授粉树,主栽品种与授粉树之间的比例为8:1。
d)单臂简易V型架建立
在梨树定植的第二年,为了便于机械化作业,同时适应老龄化简栽培需要,沿梨树的种植行方向,每隔10m栽植两根水泥柱10,两根水泥柱10的下部交叉、顶部均向外倾斜,各水泥柱10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均为55°;每根水泥柱10的长度均为3.5m,底部埋入土中的深度均为55cm,进而形成简易V型架,结合图2。
沿梨树的种植行方向,在水泥柱10的交叉部位拉设一根主铁丝11,该主铁丝11从种植园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从而贯穿该行的所有水泥柱10;主铁丝11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65cm。
在主铁丝11顶部两侧的V型水泥柱10上、自下自上各拉设若干辅助铁丝12,辅助铁丝12与主铁丝11相互平行,且相邻各辅助铁丝12之间以及最下部的辅助铁丝12与主铁丝11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65cm。
上述主铁丝11和辅助铁丝12均采用热镀锌铁丝,以延长使用寿命。
在每一行梨树两端的地头上均埋设有石桩(图中未示出),石桩上固定有与水泥柱10相连的拉紧铁丝,以避免水泥柱10沿梨树的种植行方向歪斜,起到更好地稳固水泥柱10的作用。
e)肥水管理
1.1生草与覆草
春季4月份在梨树的行间播种绿肥作物,具体为三叶草,每亩播种量2kg,播种方式为条播,播种深度为2cm,行距为30cm。
待三叶草长至高40cm时刈割,每年刈割4次,每次留茬高12cm。刈割下的三叶草连同麦秸、麦糠、玉米秸、稻草或田间杂草覆于梨树的树盘,覆盖厚度为20cm,然后在其顶面零星压土;覆盖5年后,结合深翻开沟埋草,以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当然,也可结合饲养牛羊,实行过腹还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2配方施肥
根据地力确定施肥量,以有机肥为主,并混入20kg/m3的氮、磷、钾肥和40kg/m3的生物菌肥,实施配方施肥。
幼树期,施肥量为每公顷6万kg;初果期,按1kg梨果施用2.0kg肥料的比例向梨园施肥;盛果期,按照斤果斤肥有机肥标准,每公顷施肥量为4.5万kg。
施肥方法采用沟施和撒施。其中,沟施是指,每年在植树沟外挖设宽50cm、深60cm的平行沟,将表土混以有机肥和作物秸秆施入平行沟的中下部,然后将挖出的底土覆在上层,最后向平行沟内充分灌水;撒施是指,将肥料均匀撒在树冠下,然后翻耕20cm,把肥料翻入土中。
1.3追肥
按照梨树的生长结果习性,每年追肥3次;
第一次在梨树萌芽前后,用量10kg/667m2,以氮肥为主,氮、磷、钾的比例分别为2:1:0.5;
第二次在花后至花芽分化前,用量30kg/667m2,以氮、磷肥为主,氮、磷、钾混合使用,三者比例分别为1:1:0.5;
第三次在果实膨大期施磷肥和钾肥,用量20kg/667m2,以钾肥为主,磷、钾的比例为1:2。
施肥方法采用机械施肥枪,将肥料用水稀释后注入地下40cm根系分布区。
1.4叶面喷肥
在梨树的整个生长季节实施5次/年的叶面喷肥,以生长前期为宜,喷肥时间为早晨,喷洒部位以叶背面为主。其中,生长前期2次,后期2次,喷洒的肥料中包含有尿素0.3%、磷酸二氢钾0.3%、硼砂0.5%、氨基酸锌0.1%以及氨基酸铁0.03%,从而保证充足的养分。当然,也可根据树体情况喷施果树生长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
1.5灌水和排水
追肥后及时浇水,根据土壤墒情,确定适宜的灌水时间和次数,下大雨时及时将积水排出梨园。
f)整形、修剪
1.1整形
春季萌芽前定干。
第一年定干50cm,选一根强枝培养成单臂主干21,其余摘心控制;秋季,使用布条将单臂主干21水平绑缚于距离地面65cm的主铁丝11上,作为“V”字形枝组单臂骨干枝;
第二年春季,沿单臂主干21的长度方向,每间隔30cm,对其两侧进行刻芽,促生长轴枝组;秋季,将刻芽促生长轴枝组22引缚于两侧辅助铁丝12上,并均匀进行绑缚;
第三年,树体骨架已建立,根据空间将结果枝组均匀引缚于两侧辅助铁丝12上加以固定,并根据架面枝条数量,疏除回缩多余结果枝;
第四年以后,修剪上以疏枝和回缩为主,冬剪后保留枝量每亩3.5万,结果枝连续结果3年后进行回缩更新,用下部强旺发育枝拉倒作为结果枝。
为了防止图1中过多的线条对水泥柱10、主铁丝11、辅助铁丝12等的干扰,方便对单臂主干21及长轴枝组22的绑缚情况进行查看,图1中仅示出了某一行中的部分水泥柱及一棵梨树,并未将整园中的全部水泥柱和梨树显示出。
1.2修剪
生长期的修剪,采取摘心、扭梢和拿枝,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快速转变;
冬季休眠期的修剪,采取长放和疏剪来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建立骨架结构,改善光照条件。
g)花果管理
初花期,将蜂箱均匀放入梨园内,每3亩放一箱,放蜂期间禁止喷杀虫农药;遇有降雨天气,辅以人工授粉;
盛花期,向梨树喷含量为0.5%的尿素、0.3%的硼砂和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从而提高座果率。此外,为了提高座果率和果品质量,应在幼果期适时疏果。
花后30天内,向幼果上套袋,以提高果品外在品质。根据果型和果实大小,选择适宜的纸袋对果实进行套袋。套袋前,为了避免对梨果表面的污染,将果实萼部附着的花瓣、雄雌蕊清除干净,并喷洒一次杀虫、杀菌剂;套袋时,按先树上后树下,先树内后树外的原则,选纵向发育、底部萼狭而有些凸出、果梗长而粗、着生在枝条侧面或下方的幼果进行套袋,将套袋口扎紧。注意,枝条上方的幼果不宜套袋。
h)病虫害防治
每年8月份,在梨园内挂糖醋瓶,4个/亩;糖醋瓶中,糖、醋、酒、水的比例为5:4:1:30。
安装频振灯进行灯光诱杀,1台/公顷。
采果后及时清扫果园,集中深埋、烧毁或沤制绿肥,减少越冬菌源、虫源,降低越冬病虫基数。
本发明通过对梨树增施有机肥,从而有效增强树体抗病能力;推行果园生草制,从而改善果园生态环境;重视整形修剪,从而保持树体通风透光。通过本发明栽培方法培育出的梨树次年就开始结果,单株平均产量1.2kg,亩产量264kg;第三年,单株平均产量4.5kg,亩产量999kg;第四年进入丰产期,单株平均产量18kg,亩产平均4000kg,相比原有培育技术,为果农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收益。此外,由于采用单臂简易V型架结构,除了较易保持结果枝组前端的生长优势外,梨树树体整体较矮小,从而在充分保证产量的同时,使得套袋用药更为方便,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减轻了劳动强度,更加省力高效,取得了非常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建园
秋季,按照两米行距,开挖宽0.7~0.9m、深0.7~0.9m的植树沟,向植树沟内施发酵好的土杂肥和复合肥,土杂肥每亩施2~3m3,复合肥每亩施95~105kg,随后进行填土、打畦、灌沟和覆膜保墒;
b)定植
第二年春季,按照株行距4X2m,四米远一棵挖出若干小坑,将高120cm以上、直径0.8cm以上的一年生梨壮苗(20)栽入小坑内,80~90株/亩;
c)栽培授粉树
将授粉树栽在行中,每隔5~8株主栽品种定植一株授粉树,两者之间的比例为5~8:1;
d)单臂简易V型架建立
沿梨树的种植行方向,每隔8~10m栽植两根水泥柱(10),两根水泥柱(10)的下部交叉、顶部均向外倾斜,各水泥柱(10)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均为45°~55°;每根水泥柱(10)的长度均为3~3.5m,底部埋入土中的深度均为45~55cm,进而形成简易V型架;
沿梨树的种植行方向,在水泥柱(10)的交叉部位拉设一根主铁丝(11),主铁丝(11)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55~65cm;
在主铁丝(11)顶部两侧的V型水泥柱(10)上、自下自上各拉设若干辅助铁丝(12),辅助铁丝(12)与主铁丝(11)相互平行,且相邻各辅助铁丝(12)之间以及最下部的辅助铁丝(12)与主铁丝(11)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55~65cm;
e)肥水管理
1.1生草与覆草
春季3~4份或者秋季8~9份在梨树的行间播种绿肥作物,每亩播种量0.25~2kg,播种方式为条播或者撒播,播种深度为1~2cm,行距为20cm~30cm;
待绿肥作物长至高30cm~40cm时刈割,每年刈割2~4次,每次留茬高8~12cm,刈割下的生草连同麦秸、麦糠、玉米秸、稻草和/或田间杂草覆于梨树的树盘,覆盖厚度为15cm~20cm,然后在其顶面零星压土,覆盖3~5年后,结合深翻开沟埋草;
1.2配方施肥
以有机肥为主,并混入20kg/m3的氮、磷、钾肥和40kg/m3的生物菌肥,实施配方施肥;
幼树期,施肥量为每公顷3~6万kg;初果期,按1kg梨果施用1.5kg~2.0kg肥料的比例向梨园施肥;盛果期,按照斤果斤肥有机肥标准,每公顷施肥量为4.5万kg;
施肥方法采用沟施和撒施;
沟施是指,每年在植树沟外挖设宽50cm、深60cm的平行沟,将表土混以有机肥和作物秸秆施入平行沟的中下部,然后将挖出的底土覆在上层,最后向平行沟内充分灌水;
撒施是指,将肥料均匀撒在树冠下,然后翻耕20cm,把肥料翻入土中;
1.3追肥
按照梨树的生长结果习性,每年追肥3次;
第一次在梨树萌芽前后,用量10kg/667m2,以氮肥为主,氮、磷、钾的比例分别为2:1:0.5;
第二次在花后至花芽分化前,用量30kg/667m2,以氮、磷肥为主,氮、磷、钾混合使用,三者比例分别为1:1:0.5;
第三次在果实膨大期施磷肥和钾肥,用量20kg/667m2,以钾肥为主,磷、钾的比例为1:2;
施肥方法采用机械施肥枪,将肥料用水稀释后注入地下30cm~40cm根系分布区;
1.4叶面喷肥
在梨树的整个生长季节实施4~5次/年的叶面喷肥,喷肥时间为早晨或傍晚,喷洒部位以叶背面为主;其中,生长前期2次,以氮肥为主,后期2~3次,以磷、钾肥为主;
喷洒的肥料中包含有尿素0.2~0.3%、磷酸二氢钾0.2~0.3%、硼砂0.2~0.5%、氨基酸锌0.05~0.1%以及氨基酸铁0.03%;
1.5灌水和排水
追肥后及时浇水,下大雨时及时将积水排出梨园;
f)整形、修剪
1.1整形
春季萌芽前定干;
第一年定干50cm,选一根强枝培养成单臂主干(21),其余摘心控制;秋季,使用布条将单臂主干(21)水平绑缚于主铁丝(11)上,作为“V”字形枝组单臂骨干枝;
第二年春季,沿单臂主干(21)的长度方向,每间隔30cm,对其两侧进行刻芽,促生长轴枝组;秋季,将刻芽促生长轴枝组(22)引缚于两侧辅助铁丝(12)上,并均匀进行绑缚;
第三年,树体骨架已建立,根据空间将结果枝组均匀引缚于两侧辅助铁丝(12)上加以固定,并根据架面枝条数量,疏除回缩多余结果枝;
第四年以后,修剪上以疏枝和回缩为主,冬剪后保留枝量每亩3.5万,结果枝连续结果3年后进行回缩更新;
1.2修剪
生长期的修剪,采取摘心、扭梢和拿枝,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快速转变;
冬季休眠期的修剪,采取长放和疏剪来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建立骨架结构;
g)花果管理
初花期,将蜂箱均匀放入梨园内,每2~3亩放一箱,放蜂期间禁止喷杀虫农药;遇有降雨天气,辅以人工授粉;
盛花期,向梨树喷含量为0.3%~0.5%的尿素、0.1%~0.3%的硼砂和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花后25~30天内,向幼果上套袋;
套袋前,将果实萼部附着的花瓣、雄雌蕊清除干净,并喷洒一次杀虫、杀菌剂;
套袋时,按先树上后树下,先树内后树外的原则,选纵向发育、底部萼狭而有些凸出、果梗长而粗、着生在枝条侧面或下方的幼果进行套袋,将套袋口扎紧;
h)病虫害防治
每年7~8月份,在梨园内挂糖醋瓶,2~4个/亩;糖醋瓶中,糖、醋、酒、水的比例分别为5:4:1:30;
安装频振灯进行灯光诱杀,1台/公顷;
采果后及时清扫果园,集中深埋、烧毁或沤制绿肥,减少越冬菌源、虫源,降低越冬病虫基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主栽品种与授粉树之间的比例为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喷洒的肥料中包含有尿素0.25%、磷酸二氢钾0.25%、硼砂0.4%、氨基酸锌0.08%及氨基酸铁0.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中,盛花期,向梨树喷含量为0.4%的尿素、0.2%的硼砂和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土杂肥为羊粪和/或牛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在每一行梨树两端的地头上均埋设石桩,石桩上固定有与水泥柱(10)相连的拉紧铁丝。
CN201910448305.1A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 Pending CN1100738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8305.1A CN110073881A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8305.1A CN110073881A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3881A true CN110073881A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22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8305.1A Pending CN110073881A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7388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3502A (zh) * 2019-09-20 2019-11-19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南方省力化、机械化梨园建园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8105A (zh) * 2015-08-24 2015-11-1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一种梨树双扇形有架栽培树形及其整形方法
CN105248211A (zh) * 2014-07-17 2016-01-20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砂梨水平棚架单主枝联体“梳形”整形栽培方法
CN105850472A (zh) * 2016-05-04 2016-08-17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一种单干单主枝形梨棚架栽培定植与整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8211A (zh) * 2014-07-17 2016-01-20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砂梨水平棚架单主枝联体“梳形”整形栽培方法
CN105028105A (zh) * 2015-08-24 2015-11-1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一种梨树双扇形有架栽培树形及其整形方法
CN105850472A (zh) * 2016-05-04 2016-08-17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一种单干单主枝形梨棚架栽培定植与整形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梨博士: "梨单臂龙干形栽培模式及其整形修剪技术", 《看点快报网HTTPS://KUAIBAO.QQ.COM/S/20190401AZOFFP00?REFER=SPIDER》 *
樊庆忠: "秋月梨V形架密植简化栽培技术", 《山西果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3502A (zh) * 2019-09-20 2019-11-19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南方省力化、机械化梨园建园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3042B (zh) 李子丰产方法
CN102293138B (zh) 葡萄的大棚菜式栽培方法
CN103518586B (zh) 一种澳洲坚果大树移栽的栽培模式
CN103355150B (zh) 烤烟漂浮育苗栽培方法
CN102919011B (zh) 一种草莓种苗繁育母株营养供应法
CN106386370B (zh) 南方地区中国樱桃避雨栽培方法
CN106034930A (zh) 一种苹果种植方法
CN104604628A (zh) 一种适合山地葡萄园的葡萄栽植的方法
CN104620833B (zh) 一种保护地核果果树的栽培方法
CN108713438A (zh) 一种有机猕猴桃栽培方法
CN106212188B (zh) 一种优质高产的叶用银杏栽培方法
CN102919028A (zh) 一种促进崭山米枣树提早萌芽提前成熟的栽培方法
CN107079696A (zh) 一种火龙果套种白三叶的方法
CN105993824A (zh) 一种葡萄的种植方法
CN105660305A (zh) 一种丘陵坡地新建葡萄园土壤轻简高效管理的方法
CN105660102A (zh) 一种窝播留苗移栽两用的油菜种植方法
CN104642040A (zh) 一种提早结果的果树栽培方法
CN108293478A (zh) 一种适于荒漠干旱区机采棉化学催熟及脱叶方法
CN106508586B (zh) 一种幼龄大樱桃套种甘蓝型春油菜的栽培技术
CN108029415A (zh) 矮化密植果树节水调质的适时调控滴灌栽培方法
CN106818128B (zh) 一种沙漠绿化种植结构和方法
CN104969765A (zh) 一种柱花草与一年生黑麦草套种的栽培方法
CN109328894B (zh) 一种羊用牧草空间布局与栽培方法
CN106718569A (zh) 一种红橙扦插育苗及丰产栽培方法
CN110073881A (zh) 一种梨单臂龙干形v型架密植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