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2423A - 一种面向超密集无线网应用场景的小区虚拟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向超密集无线网应用场景的小区虚拟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2423A
CN110062423A CN201910358594.6A CN201910358594A CN110062423A CN 110062423 A CN110062423 A CN 110062423A CN 201910358594 A CN201910358594 A CN 201910358594A CN 110062423 A CN110062423 A CN 110062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logic
container
channel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585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2423B (zh
Inventor
徐海东
王江
王新宇
马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191035859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624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62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2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2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24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超密集无线网应用场景的小区虚拟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物理小区的物理层信道按频域进行分割,划分为若干个虚拟的逻辑小区;设置虚拟容器,将每个逻辑小区归入预定的虚拟容器形成逻辑小区容器,使逻辑小区由独立的虚拟容器进行调度和管理;逻辑小区容器通过接口分别与核心网和物理层底层容器相连;通过物理层底层容器进行信息处理。本发明基于无线资源虚拟化、组件化的思路,将物理小区的空口资源按频域进行分割,形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逻辑小区。利用本发明,可以为超密集无线网的不同应用场景提供服务,实现物理层的网络切片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面向超密集无线网应用场景的小区虚拟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区虚拟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面向超密集无线网应用场景的小区虚拟化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无线接入网络的物理层是不可分割的,不同应用场景的用户在同一个物理小区内联合调度,调度算法极其复杂,调度质量难以保证,也难以实现物理层的网络切片功能。
随着蜂窝网络从4G向5G演进,小区的带宽越来越大,小区占用的频域资源越来越多,信号处理模块的计算量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难以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实现。
此外,在传统的蜂窝网络中,小区标识的管理也是一个难题。因为小区标识的数量十分有限,在LTE系统中只有504个。当网络中的小区数目不断增加时,需要进行小区标识的重新规划。对于高密度部署的超密集无线网络场景来说,这个问题尤其严重,经常会出现诸如小区标识混淆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面向超密集无线网应用场景的小区虚拟化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面向超密集无线网应用场景的小区虚拟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物理小区的物理层信道按频域进行分割,划分为若干个虚拟的逻辑小区;
设置虚拟容器,将每个逻辑小区归入预定的虚拟容器形成逻辑小区容器,使逻辑小区由独立的虚拟容器进行调度和管理;
逻辑小区容器通过接口分别与核心网和物理层底层容器相连;通过物理层底层容器进行信息处理。
其中较优地,所述逻辑小区包括一个主逻辑小区和多个业务逻辑小区;每个逻辑小区的物理信道相互独立。
其中较优地,所述主逻辑小区位于物理小区的频域中心,包括物理小区的6个中央资源块。
其中较优地,所述主逻辑小区包括同步信道、随机接入信道和物理层广播信道;所述逻辑小区共享同步信道、随机接入信道和物理层广播信道,并且具有独立的数据传输信道及其配套的控制信道。
其中较优地,所述小区虚拟化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主逻辑小区的系统消息中广播逻辑小区信息,终端通过系统消息获知逻辑小区信息。
其中较优地,所述小区虚拟化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终端在主逻辑小区接入后,根据主逻辑小区广播的逻辑小区信息接入业务逻辑小区。
其中较优地,终端在主逻辑小区接入后,根据主逻辑小区广播的逻辑小区信息接入业务逻辑小区,包括如下步骤:
主逻辑小区容器获取终端的接入请求,并发送响应信息;
主逻辑小区容器接收终端发送的包含选定的业务逻辑小区的信息,根据业务逻辑小区ID下发连接建立消息到终端,并将接入的终端信息通知到对应的业务逻辑小区。
其中较优地,终端在主逻辑小区容器的随机接入信道发起接入请求。
其中较优地,所述小区虚拟化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主逻辑小区容器判断是否存在终端发送的业务逻辑小区ID,如果不存在,则根据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的连接建立原因识别用户的业务类型,为终端分配逻辑小区,下发连接建立消息,并将接入的终端信息通知到对应的业务逻辑小区。
其中较优地,终端在连接建立消息指定的业务逻辑小区接入之后,向业务逻辑小区发送请求消息;获取业务逻辑小区的上行调度结果;
终端监听指定业务逻辑小区的PDCCH信道,获取下行调度的DCI信息,在逻辑小区PDSCH信道指定的上行资源中发出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本发明所提供的面向超密集无线网应用场景的小区虚拟化方法,基于无线资源虚拟化、组件化的思路,将物理小区的空口资源按频域进行分割,形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逻辑小区,每个逻辑小区在共享小区标识、同步信道、随机接入信道以及底层物理模块、射频和天线的基础上拥有独立的数据传输信道及其配套的控制信道,可以独立进行数据传输和信道资源调度。通过这种小区虚拟化方法,可以为超密集无线网的不同应用场景提供服务,实现物理层的网络切片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面向超密集无线网应用场景的小区虚拟化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现有的普通物理小区下行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虚拟出的M+N+1个逻辑小区的下行信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的普通物理小区上行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虚拟出的M+N+1个逻辑小区的上行信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虚拟小区无线接入网络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终端通过随机接入过程接入业务逻辑小区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虚拟小区支持3种应用场景时无线接入网络的架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面向5G三种应用场景的虚拟小区下行信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面向5G三种应用场景的虚拟小区上行信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展开详细具体的说明。
本发明所说的无线接入网络是指蜂窝通信系统的无线接入网络。本发明按照无线物理层虚拟化、组件化的思路,将无线小区的物理层信道结构在频域上进行分割,虚拟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逻辑小区。每个逻辑小区在共享小区ID、同步信道(SCH)、随机接入信道(PRACH)以及底层物理模块、射频和天线的基础上拥有独立的数据传输信道及其配套的控制信道,可以独立进行数据传输以及数据资源调度。划分逻辑小区可以应对不同网络场景切片化的需要,同时也可以降低对小区处理能力的要求,便于虚拟化。此外,还可以降低小区标识管理的难度。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了支持虚拟化、组件化的小区物理层信道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由虚拟容器构建虚拟小区的方法。本发明所称虚拟容器是计算机行业的通用术语,是指一种软件虚拟化技术,各个容器之间实现了很好的隔离,与虚拟机技术相比具有启动速度快、资源利用率高、性能开销小等优点。常用的容器技术有Docker、LXC等。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面向超密集无线网应用场景的小区虚拟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物理小区的物理层信道按频域进行分割,划分为若干个虚拟的逻辑小区;然后,设置虚拟容器,将每个逻辑小区归入预定的虚拟容器形成逻辑小区容器,使逻辑小区由独立的虚拟容器进行调度和管理。逻辑小区容器通过接口分别与核心网和物理层底层容器相连。物理层底层容器主要完成射频采样信号处理以及时域信号与频域信号之间的转换功能。物理层底层容器通过与射频模块的接口通信实现收发IQ采样信息。下面对这一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S1,将物理小区的物理层信道按频域进行分割,划分为若干个虚拟的逻辑小区。
随着蜂窝网络从4G向5G演进,小区的带宽越来越大,小区占用的频域资源越来越多,信号处理模块计算量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难以用软件无线电方案进行实现。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将物理小区的物理层信道按频域进行分割,划分为若干个虚拟的逻辑小区。其中,划分的虚拟的逻辑小区包括一个主逻辑小区和多个业务逻辑小区,每个逻辑小区的物理信道都是独立的。为了跟普通小区兼容,主逻辑小区位于物理小区的频域中心,包括了物理小区的6个中央资源块(Resource Block),这样终端的同步过程跟普通小区是一样的。主逻辑小区通过系统消息告诉终端这是一个具有虚拟小区功能的物理小区。不同运营商和不同应用类型的终端在主逻辑小区接入后,可以转入业务逻辑小区进行数据业务。
每个逻辑小区都拥有独立的数据传输信道及其配套的控制信道,可以进行独立的数据传输及其上下行信道资源调度。以LTE系统为例,这些信道包括PCFICH信道、PDCCH信道、PDCCH信道、PDSCH信道、PUCCH信道和PUSCH信道。
业务逻辑小区只有PUCCH、PDCCH、PUSCH、PDSCH、PHICH、PCFICH等信道,可以支持用户的数据传输业务。主逻辑小区除了基本的数据传输信道及其配套的控制信道之外还具有完整的物理信道类型,包括SCH信道(同步信道,包括PSS、SSS信号)、PRACH信道(随机接入信道)、PBCH信道(物理层广播信道)等,可以支持终端小区同步、系统消息发布、终端随机接入等功能。上下行参考信号仍然按照协议原有的规则布置在各个信道对应的资源块中。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同步信道SCH(包括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的设置与普通小区的设置相同,在频域上位于物理小区的6个中央资源块,在时域上位于第0和第5子帧,因此终端的同步方法没有区别。
PBCH信道的设置与普通小区的设置相同。由于主逻辑小区通过系统消息告诉终端这是一个具有虚拟小区功能的物理小区,系统消息需要增加信元,将小区的虚拟特性和相关信息在系统消息中通知终端。具体增加的信元信息在后续进行详细描述。
PRACH信道被移至主逻辑小区,终端可以通过系统消息获知PRACH信道的位置。终端从主逻辑小区的PRACH信道发起随机接入流程。
图2所示为普通物理小区的下行信道结构,图3为虚拟出M+N+1个逻辑小区的下行信道结构。主逻辑小区位于物理小区的频域中央;业务逻辑小区1、3、…、2M-1位于主逻辑小区频域的上半部分,共M个,其中M为正整数;业务逻辑小区2、4、…、2N位于主逻辑小区频域的下半部分,共N个,其中N为正整数。从图2中可以看出,主逻辑小区有完整的下行物理信道类型,包括SCH信道(PSS、SSS信号)、PBCH信道等,可以支持终端的同步和系统信息获取。业务逻辑小区只有PDCCH、PDSCH、PCFICH、PHICH等下行信道。
图4为普通物理小区的上行信道结构,图5为虚拟出M+N+1个逻辑小区的上行信道结构。主逻辑小区位于物理小区的频域中央;业务逻辑小区1、3、…、2M-1位于主逻辑小区频域的上半部分,共M个;业务逻辑小区2、4、…、2N位于主逻辑小区频域的下半部分,共N个。从图中可以看出,主逻辑小区有PRACH信道,可以支持用户的接入。业务逻辑小区只有PUCCH、PUSCH等信道。
S2,设置虚拟容器,将每个逻辑小区归入预定的虚拟容器形成逻辑小区容器,使逻辑小区由独立的虚拟容器进行调度和管理。
各逻辑小区信道和功能的独立性为物理层的组件化和虚拟化提供了便利。本发明提出在软件无线电实现的无线接入网络方案中,设置虚拟容器,将每个逻辑小区归入预定的虚拟容器形成逻辑小区容器,使每个逻辑小区由独立的虚拟容器进行调度和管理。
本发明将物理小区虚拟化之后,每个逻辑小区相当于独立的组件,具有独立数据传输和信道资源调度功能,进而采用组件化的虚拟容器搭建无线接入网络,使得系统具有很强的伸缩能力。
S3,逻辑小区容器通过接口分别与核心网和物理层底层容器相连。物理层底层容器主要完成射频采样信号处理以及时域信号与频域信号之间的转换功能。物理层底层容器通过与射频模块的接口通信实现收发IQ采样信息。逻辑小区容器通过物理层底层容器进行信息的采集和处理。
每个虚拟容器(逻辑小区容器)与核心网之间有独立的接口。图6为虚拟小区的无线接入网络架构。如图6,物理小区的基带部分完全由虚拟容器实现,总共M+N+1个逻辑小区,共有与之对应的M+N+1个逻辑小区的虚拟容器,另外还有一个物理层底层容器。
逻辑小区容器完成逻辑小区的对应功能。每个逻辑小区容器跟核心网之间有独立的信令和数据接口。每个逻辑小区容器跟物理层底层容器也有接口,用于频域数字信号收发。
物理层底层容器主要完成射频采样信号处理以及时域信号与频域信号之间的转换功能。物理层底层容器通过与射频模块的接口收发IQ采样信息。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4,在主逻辑小区的系统消息中广播逻辑小区信息,终端通过系统消息获知逻辑小区信息。
PBCH信道和系统小区广播由主逻辑小区负责管理。以LTE系统为例,在SIB2的IEradioResourceConfigCommonSib中需要向终端广播本小区的虚拟小区信息。具体方法是:在SIB2的RadioResourceConfigCommonSIB信元中增加逻辑小区信元logicalCells,修改后的ASN.1文本(一)如下:
其中,“[[logicalCells LogicalCells OPTIONAL,]]”部分为新增信元。信元logicalCells的类型为LogicalCells,定义如下:
上述代码是以LTE系统为例,增加逻辑小区信息的系统消息ASN.1文本(二)。其中,logicalCellIdentity表示小区的逻辑标识,startRB表示逻辑小区的起始资源块,numOfRb表示逻辑小区的资源块数目,serviceType表示逻辑小区支持的业务类型。
为支持5G的应用场景,本发明在业务类型中增加了eMBB、mMTC、uRRLC三种类型供终端选择。信元plmn-Identity为终端的运营商标识,可以支持按运营商使用逻辑小区。
在主逻辑小区的系统消息中广播逻辑小区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每个逻辑小区的资源块位置信息、每个逻辑小区支持的业务信息以及每个逻辑小区所属的运营商的PLMN信息。终端通过系统消息获知小区的逻辑小区情况,这样终端既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场景和运营商信息选择合适的逻辑小区,也可以按照主逻辑小区的指派命令接入指定的逻辑小区。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5,终端在主逻辑小区接入后,根据主逻辑小区广播的逻辑小区信息接入业务逻辑小区。
PRACH信道配置在主逻辑小区的6个中央资源块,终端需要在主逻辑小区发起接入流程。图7是以LTE系统为例的终端接入业务逻辑小区的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1,主逻辑小区容器获取终端的接入请求,并发送响应信息。具体地说,终端在主逻辑小区容器的PRACH信道发送RA Preamble消息发起接入请求。主逻辑小区容器处理终端的接入请求,将响应RAR消息发送到终端。
S52,主逻辑小区容器接收终端发送的包含选定的业务逻辑小区的信息,根据业务逻辑小区ID下发连接建立消息到终端,并将接入的终端信息通知到对应的业务逻辑小区。
具体地说,终端收到RAR消息之后,根据RAR消息中的指示,在主逻辑小区发起MSG3接入,该消息携带连接建立请求消息(LTE系统中为RRCConnectionSetupRequest消息,5G中为RRCSetupRequest消息),该消息中携带终端选定逻辑小区ID(可选)、连接建立原因信元。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需要在连接建立请求中新增一个表示逻辑小区ID的可选信元。如下以LTE系统为例,在消息RRCConnectionRequest中新增了一个名为logicalCellIdentity的信元来表示终端选择的逻辑小区标识。以下是修改后的增加逻辑小区信息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ASN.1文本:
其中,“logicalCellIdentity INTEGER(0..maxLogicalCell)
OPTIONAL”部分为新增信元。
终端发送的消息还包括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53,主逻辑小区容器判断是否存在终端发送的业务逻辑小区ID,如果不存在,则根据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的连接建立原因识别用户的业务类型,为终端分配逻辑小区,下发连接建立消息,并将接入的终端信息通知到对应的业务逻辑小区。
具体地说,主逻辑小区处理MSG3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终端发送的业务逻辑小区ID,如果存在业务逻辑小区ID,则就使用该业务逻辑小区ID,下发连接建立消息,并将接入的终端信息通知到对应的业务逻辑小区。否则,根据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的连接建立原因识别用户的业务类型,为终端分配逻辑小区,并下发连接建立消息(LTE系统中为RRCConnectionSetup消息,5G中为RRCSetup消息)。主逻辑小区负责将用户信息通知到对应的业务逻辑小区。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需要在连接建立消息中新增一个表示逻辑小区ID的可选信元。如下以LTE系统为例,在RRCConnectionSetup消息中新增了一个叫selected-LogicalCellIdentity的可选信元,表示终端后续接入的逻辑小区ID。如果该信元不存在,则表示普通物理小区。如果该信元为0,则接入主逻辑小区。以下是修改后的增加逻辑小区信息的连接建立消息ASN.1文本:
其中,“selected-LogicalCellIdentity INTEGER(0..maxLogicalCell)OPTIONAL”部分为新增信元。
主逻辑小区容器根据业务逻辑小区ID下发连接建立消息到终端,并将接入的终端信息通知到对应的业务逻辑小区。之后,终端在连接建立消息指定的逻辑小区接入,在PUCCH信道发送SR请求消息。指定的业务逻辑小区接收到SR请求消息之后,根据主逻辑小区提供的终端的信息进行上行调度,在PDCCH信道中将上行调度结果告知终端。终端监听指定业务逻辑小区的PDCCH信道,获取下行调度的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信息,在逻辑小区PDSCH信道指定的上行资源中发出连接建立完成消息(LTE系统中是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消息,5G中为RRCSetupComplete消息)。
下面通过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面向超密集无线网应用场景的小区虚拟化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在超密集无线网情况下,网络内终端数量众多,业务应用场景也极为复杂。国际通信业界将5G分为三个应用场景,分别为增强移动宽频(eMMB),主要负责高清、3D影片传送;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主要负责工业制造和无人驾驶;以及大规模机器通信(mMTC),即物联网。5G中三大应用场景的划分非常典型,在其它网络制式下也适用。
图8为本专利所提供的基于LTE系统的虚拟小区解决方案,可以支持上述三种应用场景。图中包含核心网、RRU(Radio Remote Unit,射频拉远单元)以及完成基带物理层功能的三个计算节点。图中的三个计算节点构成虚拟容器集群,相当于BBU(Building BasebandUnit,室内基带处理单元)资源池。其中计算节点0包含物理层底层的功能,并通过光纤与RRU和天线相连。
此方案针对三种应用场景划分了三个业务逻辑小区。这三个业务逻辑小区在共享小区标识、同步信道、PBCH信道、PRACH信道以及底层物理处理模块、射频、天线的基础上拥有独立的数据传输信道及其相关控制信道。三个逻辑小区的数据传输和资源调度由独立虚拟容器完成,彼此之间不会干扰,确保服务质量。
对于eMMB场景,速率要求高,由计算节点1上的eMMB容器处理,该容器还配备了硬件加速引擎。
对于uRRLC场景,时延要求高,由计算节点0上的uRRLC容器处理,uRRLC容器与物理层底层容器部署在同一个计算节点上,可以有效降低时延。该容器也配备了硬件加速引擎。
对于eMTC场景,时延要求低,由计算节点2上的mMTC容器处理,不需要硬件加速引擎。
主逻辑小区容器位于计算节点2上,因为用户接入过程的计算量不大,对时延也不是特别敏感。
图9和图10给出了面向三种应用场景的虚拟小区上行、下行信道结构。该实施例中的物理小区一共有100个资源块。其中,主逻辑小区位于物理小区的中央,由编号为RB40~RB59共20个资源块组成;逻辑小区1为uRRLC虚拟小区,以RB20~RB39为基础组建;逻辑小区2为eMBB虚拟小区,包括RB60~RB99,共40个资源块;业务逻辑小区3为mMTC小区,由RB0~RB19共20个资源块组成。
本发明可以用于蜂窝无线接入网络的虚拟化改造,特别适用于专用网络的灵活部署与扩展升级,并可支持接入网的网络切片以及多运营商共享物理小区。本发明所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有:
1)无线接入系统的灵活部署与扩展难题。
通常的无线接入系统及其复杂,模块耦合性高,容量扩展困难。本发明通过采用物理层虚拟化技术,将物理层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逻辑小区,并采用虚拟容器技术实现系统的按需伸缩和扩展,适合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实现方案。
2)无线接入系统的网络切片实现难题。
通常的无线接入系统应用场景复杂,比如5G网络就规定了大业务量、低延时高可靠、大容量低速率三种典型的应用场景,本发明通过设置虚拟的逻辑小区以及虚拟容器,实现网络切片,在有限的空口资源条件下满足多种多样的应用场景,实现了定制化的网络切片。
3)无线接入系统的多运营商共享难题。
如果将不同的虚拟小区分给不同的运营商使用,那么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面向超密集无线网应用场景的小区虚拟化方法可以实现多运营商共享物理小区。
4)小区标识的管理难题。
在传统的蜂窝网络中,小区标识的管理是一个难题,因为小区ID的数量十分有限,在LTE系统中只有504个。当网络中的小区数目不断增加时,就要进行小区标识的重新规划。对于高密度部署的无线网络场景来说,这个问题尤其严重,经常会出现诸如小区ID混淆的问题。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小区虚拟化方法之后,就可减少小区ID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小区标识管理的复杂度。
上面对本发明所提供的面向超密集无线网应用场景的小区虚拟化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精神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将构成对本发明专利权的侵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laims (10)

1.一种面向超密集无线网应用场景的小区虚拟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物理小区的物理层信道按频域进行分割,划分为若干个虚拟的逻辑小区;
设置虚拟容器,将每个逻辑小区归入预定的虚拟容器形成逻辑小区容器,使逻辑小区由独立的虚拟容器进行调度和管理;
逻辑小区容器通过接口分别与核心网和物理层底层容器相连;通过物理层底层容器进行信息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虚拟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逻辑小区包括一个主逻辑小区和多个业务逻辑小区;每个逻辑小区的物理信道相互独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区虚拟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主逻辑小区位于物理小区的频域中心,包括物理小区的6个中央资源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区虚拟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逻辑小区包括同步信道、随机接入信道和物理层广播信道;
所述逻辑小区共享同步信道、随机接入信道和物理层广播信道,并且具有独立的数据传输信道及其配套的控制信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区虚拟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主逻辑小区的系统消息中广播逻辑小区信息,终端通过系统消息获知逻辑小区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虚拟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终端在主逻辑小区接入后,根据主逻辑小区广播的逻辑小区信息接入业务逻辑小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区虚拟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在主逻辑小区接入后,根据主逻辑小区广播的逻辑小区信息接入业务逻辑小区,包括如下步骤:
主逻辑小区容器获取终端的接入请求,并发送响应信息;
主逻辑小区容器接收终端发送的包含选定的业务逻辑小区的信息,根据业务逻辑小区ID下发连接建立消息到终端,并将接入的终端信息通知到对应的业务逻辑小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区虚拟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终端在主逻辑小区容器的随机接入信道发起接入请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区虚拟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主逻辑小区容器判断是否存在终端发送的业务逻辑小区ID,如果不存在,则根据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的连接建立原因识别用户的业务类型,为终端分配逻辑小区,下发连接建立消息,并将接入的终端信息通知到对应的业务逻辑小区。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区虚拟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终端在连接建立消息指定的业务逻辑小区接入之后,向业务逻辑小区发送请求消息,获取业务逻辑小区的上行调度结果;
终端监听指定业务逻辑小区的PDCCH信道,获取下行调度的DCI信息,在逻辑小区PDSCH信道指定的上行资源中发出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CN201910358594.6A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面向超密集无线网应用场景的小区虚拟化方法 Active CN1100624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8594.6A CN110062423B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面向超密集无线网应用场景的小区虚拟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8594.6A CN110062423B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面向超密集无线网应用场景的小区虚拟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2423A true CN110062423A (zh) 2019-07-26
CN110062423B CN110062423B (zh) 2023-05-23

Family

ID=67321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58594.6A Active CN110062423B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面向超密集无线网应用场景的小区虚拟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6242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8564A (zh) * 2020-04-21 2020-08-14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设备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12929142A (zh) * 2021-01-26 2021-06-0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确定下行译码归一化系数的方法、装置、芯片和设备
CN113727374A (zh) * 2021-08-26 2021-11-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WO2023103540A1 (zh) * 2021-12-08 2023-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资源调度方法、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4343A (zh) * 2016-11-25 2017-04-26 厦门大学 一种小区虚拟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01027A (zh) * 2018-03-26 2018-09-2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频谱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4343A (zh) * 2016-11-25 2017-04-26 厦门大学 一种小区虚拟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01027A (zh) * 2018-03-26 2018-09-2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频谱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R3-170075 "Consideration on RAN architecture for CU/DU split"", 《3GPP TSG RAN WG3 MEETING #ADHOC》 *
VODAFONE: "R3-172484 "Commo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Functional Split"", 《3GPP TSG-RAN WG3 NR#2》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8564A (zh) * 2020-04-21 2020-08-14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设备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11538564B (zh) * 2020-04-21 2023-10-27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设备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12929142A (zh) * 2021-01-26 2021-06-0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确定下行译码归一化系数的方法、装置、芯片和设备
CN112929142B (zh) * 2021-01-26 2022-11-2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确定下行译码归一化系数的方法、装置、芯片和设备
CN113727374A (zh) * 2021-08-26 2021-11-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3727374B (zh) * 2021-08-26 2023-07-0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WO2023103540A1 (zh) * 2021-12-08 2023-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资源调度方法、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2423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2423A (zh) 一种面向超密集无线网应用场景的小区虚拟化方法
Liu et al. CONCERT: a cloud-based architecture for next-generation cellular systems
CN106131891B (zh) 一种基于sdwn的资源映射装置和方法
TWI815789B (zh) 用於網路切片的無線電存取網路(ran)重新架構之技術
US1093932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n demand intelligent analytics dynamic access network slice switching and carrier aggregation
JP6963637B2 (ja) 上りリンクリソース許可方法および上りリンクリソース許可装置、ならびにシステム
CN102026287B (zh)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04053163A (zh) 一种基于计算处理的异构无线网络的组网方法
CN108495358B (zh) 一种基于nfv的网络切片选择方法
CN106357579A (zh)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频谱资源的使用方法及相应的基站
CN103596183A (zh) 使用公用频段进行快速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10149294A (zh) 同步信号块的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05959090A (zh) 电力无线专网的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Gao et al. A super base station architecture for future ultra-dense cellular networks: Toward low latency and high energy efficiency
WO2017080285A1 (zh) 确定基站可用性的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3491042A (zh)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及基站设备
CN106162753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634189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系统
WO2024027436A1 (zh) 管理网络资源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JP7459879B2 (ja) スペクトル管理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eng et al. Fog Radio Access Networks (F-RAN)
CN106332298A (zh) 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接入方法及设备
WO2023151586A1 (zh) 网络功能实例或网元的目标面能力上报、获取方法及设备
CN103889005A (zh) 一种协作多点传输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9819452B (zh) 一种基于雾计算虚拟容器的无线接入网络构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