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1936A - 自动多机箱链路聚合组态 - Google Patents

自动多机箱链路聚合组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1936A
CN110061936A CN201910048275.5A CN201910048275A CN110061936A CN 110061936 A CN110061936 A CN 110061936A CN 201910048275 A CN201910048275 A CN 201910048275A CN 110061936 A CN110061936 A CN 1100619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xchanger
port
network switch
gametophy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482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1936B (zh
Inventor
萨胡尔·哈米德·阿杜尔·卡德·吉兰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061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1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19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19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0Peripheral units, e.g. input or output ports
    • H04L49/3054Auto-negotiation, e.g. access control between switch gigabit interface connector [GBIC] and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04L45/245Link aggregation, e.g. trun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5Interconnection of switching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0Peripheral units, e.g. input or output ports
    • H04L49/3009Header conversion, routing tables or routing ta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电脑网络,包含一服务器电脑,该服务器电脑包含多个通讯端口,该些通讯端口有线连接至分开的两个网络交换器的多个交换器端口。该些网络交换器接收来自于该服务器电脑的多个链路聚合控制封包,并根据该些链路聚合控制封包的内容自动地聚合对应的该些交换器端口成为一个单一的逻辑端口通道。

Description

自动多机箱链路聚合组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电脑系统,且更具体地但不限定为电脑网络。
背景技术
一网络装置,例如一服务器电脑或一网络交换器,具有一通讯端口,以连接至另一个网络装置的一通讯端口。例如,服务器电脑具有网络接口卡(NIC)端口形式的通讯端口,而网络交换器具有交换器端口形式的通讯端口。服务器电脑的网络接口卡端口连接至网络交换器的交换器端口以允许在链路且介于服务器电脑与网络交换器之间的网络运输的传输。网络交换器可具有另一个交换器端口,连接至另一个网络交换器的交换器端口,或连接至另一个服务器电脑的网络接口卡端口。一般来说,介于多个服务器电脑之间的网络运输通过在链路的一或更多个交换器;介于多个通讯端口之间的链路为有线连接。
为了备用与增加频宽,两个或更多个链路可被聚合在一起以成为一个单一的逻辑链路;然而,为链路聚合设定通讯端口是相当地复杂、沉闷且易于出错的。
发明内容
在一具体实施例,一电脑网络包含一服务器电脑,该服务器电脑包含多个的通讯端口,该些通讯端口有线连接至分开的两个网络交换器的多个交换器端口。该些网络交换器接收来自于该服务器电脑的多个链路聚合控制封包,并根据该些链路聚合控制封包的内容自动地聚合对应的该些交换器端口成为(into,至)一个单一的逻辑端口通道。
根据阅读包含随附图示与申请专利范围的本揭露的整体,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他特征将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为显然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可用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电脑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依照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电脑网络的逻辑图。
图3为依照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介于在图2的电脑网络的服务器电脑与网络交换器之间的链路连接示例。
图4为依照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聚合模块的逻辑图。
图5为依照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自动地执行MLAG组态的电脑实施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依照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维持介于主要的网络交换器与次要的网络交换器之间的MLAG组态的方法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在不同的图示中使用的相同的参考标签代表了相同或类似的元件。
电脑系统 100
处理器 101
使用者输入装置 102
总线 103
显示屏幕 104
电脑网络界面 105
数据储存装置 106
主记忆体 108
电脑网络 109
软件模块 110
服务器电脑 160-1
服务器电脑 160-2
链路 165-1
链路 165-2
链路 165-3
链路 165-4
LACP端口通道聚合 170-1
LACP端口通道聚合 170-2
MLAG端口通道聚合 175-1
MLAG端口通道聚合 175-2
网络交换器 180-1
网络交换器 180-2
聚合表格 185
聚合表格 185-1
聚合表格 185-2
聚合模块 187
聚合模块 187-1
聚合模块 187-2
对等之间链路 188
网络交换器 190-1
网络交换器 190-2
自动链路聚合模块 200
LACP模块 210
封包接收器 211
对等界面 212
步骤 301~311
步骤 351~356
对等之间链路-端口通道聚合 IPL-PO
NIC端口 NIC 01
NIC端口 NIC 02
交换器端口 P01
交换器端口 P02
交换器端口 Pn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揭露当中,提供了许多特定的细节,例如系统、元件与方法的举例,藉以提供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彻底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在没有一个或更多个该些特定的细节的情况下,依然能实践本发明;在其他情况下,则未显示或描述众所周知的细节以避免模糊了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
请参考图1,其为可用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电脑系统100的示意图。一电脑系统100可被应用为一网络交换器或其他如下所述的电脑;该电脑系统100可具有较少的或较多的元件以满足一特定应用的需求;该电脑系统100可包含一或更多个处理器101,以及一或更多个总线103,该些总线103耦合电脑系统100的各种元件;该电脑系统100更包含一或更多个使用者输入装置102(例如,键盘、鼠标)、一或更多个数据储存装置106(例如,硬盘、光盘、通用串列总线记忆体)、一显示屏幕104(例如,液晶显示器、平面显示器)、一电脑网络界面105(例如,网络转接器、数据机)以及一主记忆体108(例如,随机存取记忆体);该电脑网络界面105耦合至一电脑网络109。
该电脑系统100是一个特定的机器,以一或更多个软件模块110编程,包含非暂时性地(non-transitory)储存在该主记忆体108的指令,由该处理器101所执行,以使该电脑系统100执行对应的程序化步骤。制品可被具体地表述为电脑可读储存媒介,具有由该处理器101所执行以使该电脑系统100可被操作以执行该一或更多个软件模块110的功能的指令。在图1的例子当中,当该电脑系统100被应用为一网络交换器时,该软件模块110包含聚合模块。
图2为依照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电脑网络的逻辑图。在一具体实施例,该电脑网络包含一或更多个服务器电脑160(160-1、160-2、…)、多个网络交换器180(180-1、180-2、…)以及一或更多个网络交换器190(190-1、190-2、…)。
网络交换器190亦可称为上行链路网络交换器,网络交换器190是相对于该服务器电脑160的该网络交换器180的下游(downstream);网络交换器190可为现有的网络交换器,例如从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 Inc.)以及其他网络装置供应商获得的网络交换器。一般来说,网络交换器,例如网络交换器190或网络交换器180,适于藉由封包交换以接收、处理及传送数据封包。如下所述会更加明显的,网络交换器180更适于执行自动多机箱链路聚合组态。
服务器电脑160可包含现有的服务器电脑,例如从加利福尼亚圣荷西(San Jose,California)的美超微电脑股份有限公司(Super Micro Computer,Inc.)获得的服务器电脑。在一具体实施例,多个服务器电脑160与多个网络交换器180安装在相同的设备机架;在这样的具体实施例当中,该服务器电脑160包含刀锋服务器;该些网络交换器190亦可如该些服务器电脑160与该些网络交换器180一样安装在相同的设备机架。须知为了说明的目的,图2仅显示两个服务器电脑160、两个网络交换器180以及两个网络交换器190;被纳入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装置的数量取决于电脑网络的详细说明/个别项目。
一个链路是一个实体连接,以连接多个网络装置的多个通讯端口;在图2的例子当中,一链路165(165-1、165-2、165-3、165-4、…)连接一服务器电脑160的一网络接口卡(NIC)端口至一网络交换器180的一交换器端口;一链路165可包含一乙太网络电缆、一背板(backplane)连接或其他介于一服务器电脑160与一网络交换器180之间的有线连接。在一具体实施例,图2的电脑网络允许按照链路聚合控制协定(Link Aggregation ControlProtocol,LACP)的链路聚合;亦可使用其他的链路聚合协定而不减损本发明的优点。
在图2的例子当中,该链路165-1与该链路165-2连接至该服务器电脑160-1的多个NIC端口,以聚合在一起成为一单一的LACP端口通道聚合(PO)170-1;该LACP端口通道聚合170-1组合该链路165-1与该链路165-2成为一个单一的逻辑链路;因此,运送至端口通道的数据封包(或其他网络运输)可运输在该链路165-1或该链路165-2。类似地,该链路165-3与该链路165-4连接至该服务器电脑160-2的多个NIC端口,以聚合在一起成为一单一的LACP端口通道聚合170-2;该LACP端口通道聚合170-2组合该链路165-3与该链路165-4成为一个单一的逻辑链路。
一般来说,两个或更多个链路165可藉由协同运作或结合其相应的在服务器电脑160的多个NIC端口在一起而被聚合成为一单一的逻辑链路;在NIC协同运作/结合程序期间,一系统管理者手动地组态服务器电脑160的两个或更多个NIC端口以形成一单一的端口通道;运送至端口通道的数据可通过多个NIC端口(以及必然的多个链路165)运输,该些NIC端口(以及必然的该些链路165)为该端口通道聚合的成员。
在一具体实施例,该网络交换器180-1以及该网络交换器180-2为物理(physically)分离网络装置,每个具有它自己的分离机箱。为了改善故障容差,两个或更多个链路165可被聚合在一起至在一个称为多机箱链路聚合(multi-chassis linkaggregation,MLAG)内的两个或更多个网络交换器180。MLAG包含(involve,牵涉)结合分离的多个网络交换器的两个或更多个交换器端口成为一单一的MLAG端口通道。在图2的例子当中,为了聚合该链路165-1与该链路165-2成为一单一的逻辑链路,连接至该链路165-1的该网络交换器180-1的交换器端口,以及连接至该链路165-2的该网络交换器180-2的交换器端口,被设置以形成一MLAG端口通道聚合175-1。类似地,连接至该链路165-3的该网络交换器180-1的交换器端口,以及连接至该链路165-4的该网络交换器180-2的交换器端口,被设置以形成一MLAG端口通道聚合175-2。介于该些网络交换器180与该些上行链路网络交换器190之间的多个链路亦可以同样的方式被聚合。一网络交换器180的一聚合表格185(185-1、185-2、…)指出了属于特定的端口通道聚合的交换器端口。
图3为依照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介于该服务器电脑160-1与该些网络交换器180-1、180-2之间的链路连接示例,而介于该服务器电脑160-2与该些网络交换器180-1、180-2之间的链路连接是类似的,为了说明简洁,故在图3中被省略。
在图3的例子当中,该链路165-1连接该服务器电脑160-1的NIC端口NIC 01至该网络交换器180-1的交换器端口P01,而该链路165-2连接该服务器电脑160-1的NIC端口NIC02至该网络交换器180-2的交换器端口P02;在该服务器电脑160-1,该NIC端口NIC 01以及该NIC端口NIC 02为相同的LACP端口通道聚合170-1的成员(见图2的170-1)。
在一具体实施例,一对网络交换器180-1、180-2被组态为MLAG对等(peer)网络装置,并共享相同的系统识别码;这允许该服务器电脑160-1将这一对网络交换器180-1、180-2视为为了聚合设定的一单一的网络交换器。在图3的例子当中,该网络交换器180-1的该交换器端口P01与该网络交换器180-2的该交换器端口P02属于相同的MLAG端口通道聚合175-1;该网络交换器180-1与该网络交换器180-2可经由一专用的对等之间链路(inter-peerlink,IPL)188而彼此通讯。
每个MLAG端口通道聚合具有一可寻址的端口通道号码以及一相关的系统识别码,以辨识该些网络交换器,其中该些网络交换器覆盖作为该MLAG端口通道聚合的成员的该些交换器端口。每个MLAG端口通道聚合亦具有一独特的聚合钥匙以辨识该MLAG端口通道聚合。不管建立该MLAG端口通道聚合的该网络交换器180,一个MLAG端口通道聚合可具有相同的端口通道号码以及相同的系统识别码。
一个网络交换器180被分配一个MLAG对等角色,以辨识该网络交换器为主要的交换器或次要的交换器。在一具体实施例,具有较低的媒介存取控制(MAC)地址被指定为主要的交换器,而其他的网络交换器被指定为次要的交换器。每个网络交换器180亦被分配一个独特的交换器识别码。一个网络交换器180的对等角色以及交换器识别码可在MLAG建立期间指定。在本揭露当中,为了说明的目的,该网络交换器180-1被分配交换器识别码1并指定为主要的交换器,而该网络交换器180-2被分配交换器识别码2并指定为次要的交换器。
在一具体实施例,一个主要的交换器不遵循由次要的交换器所制作的MLAG组态;亦即,主要的交换器建立端口通道聚合而不必关于由次要的交换器所建立的端口通道聚合,而次要的交换器则简单地遵循由主要的交换器所制作的端口通道聚合。在一具体实施例,如果一个端口通道存在于仅一个次要的交换器上,不管该主要的交换器,该次要的交换器可建立该端口通道。
一般来说,组态在网络交换器的端口通道聚合的程序包含许多步骤;组态一个端口通道聚合包含建立该端口通道聚合,增加成员交换器端口至该端口通道聚合,以及开启在该端口通道聚合上的MLAG。为了在每个网络交换器上的每个交换器端口,这些步骤需要重复。在一些电脑网络,可能有连接至一网络交换器的20个到40个服务器电脑;这需要组态20个到40个在任何网络交换器的端口通道聚合,增加了组态程序的复杂性。更糟的是,一个不正确的组态制止了数据封包正确地被交换至它们的目的地,导致网络停工期与故障排除的时间。
如图2所示,每个网络交换器180可包含聚合模块187(187-1、187-2、…),适于从接收到的链路聚合控制封包执行自动链路聚合组态。一个链路聚合控制封包,例如一个LACP封包,包含链路聚合信息。在一个LACP封包的该链路聚合信息可包含一作用器(actor)聚合钥匙(在发送器端上的聚合钥匙)、一作用器系统识别码(发送器的系统识别码)、一配偶体(partner)聚合钥匙(在接收器端上的聚合钥匙)以及一配偶体系统识别码(接收器的系统识别码)。举个例子,对于来自该服务器电脑160-1由该网络交换器180-1所接收的一LACP封包来说,该作用器聚合钥匙是该端口通道聚合170-1的聚合钥匙,该作用器系统识别码是该服务器电脑160-1的系统识别码,该配偶体聚合钥匙是该MLAG端口通道聚合175-1的聚合钥匙,该配偶体系统识别码是该网络交换器180-1的系统识别码。
在一具体实施例,一个网络交换器180在一个交换器端口接收网络运输。该些聚合模块187适于在该交换器端口接收一链路聚合控制封包,并且当该交换器端口不是一个端口通道聚合的一部分时,建立包含该交换器端口的一个端口通道聚合。
图4为依照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聚合模块187的逻辑图。每个网络交换器180具有它自己的聚合模块187与聚合表格185。
在一具体实施例,该聚合模块187包含一LACP模块210、一对等界面212、一封包接收器211以及一自动链路聚合(LAG)模块200。在一具体实施例,该聚合模块187的元件以软件实现;在其他的具体实施例,该聚合模块187的一或更多个元件以硬件实现(举例来说,特殊用途集成电路、现场可程式化门阵列、逻辑闸)或硬件与软件的组合。
符合该LACP且支持MLAG的现有的网络装置具有一个LACP模块、对等界面以及封包接收器。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该LACP模块210、该对等界面212及该封包接收器211执行符合LACP网络装置的对应的元件的功能,但被修改以与一个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工作;这样的修改可包含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界面以传送数据至或接收数据自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与额外的逻辑或程序以与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工作,如下所述。
在一具体实施例,该封包接收器211操作在该网络交换器180的一个交换器端口所接收到的控制封包的接收与处理;该封包接收器211可从一个先已存在的封包接收器藉由修改该先已存在的封包接收器来实现,以运送接收到的LACP封包至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以取代直接运送至该LACP模块210。
在一具体实施例,该LACP模块210管理端口通道聚合的建立与删除,并处理主动的(active,亦称为活跃的或有效的)交换器端口通道界面的LACP封包;该LACP模块210与对等的网络交换器180经由该对等界面212通讯;该LACP模块210可从一个先已存在的LACP模块藉由修改该先已存在的LACP模块来实现,以与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通讯。在现有的支持LACP的网络装置,该先已存在的LACP模块接收组态指令,其中组态指令来自于由使用者所操作的手动键盘输入,或是来自于管理界面,例如藉由简单网络管理协定(SNMP)。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一个先已存在的LACP模块被修改以接收来自于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的组态指令。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可建立一个端口通道聚合,增加一个成员交换器端口至该端口通道聚合,自该端口通道聚合移除(remove,移动)一个成员交换器端口,以及藉由这样的命令使该LACP模块210删除该端口通道聚合。
在一具体实施例,该对等界面212管理介于该些对等网络装置之间的通讯,以建立、删除及维持跨越该些对等网络装置的MLAG界面;该对等界面212亦维持在该些对等网络装置中主动的MLAG界面的目录。该对等界面212可从一个先已存在的对等界面藉由修改该先已存在的对等界面来实现,以通知在接收上的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对等MLAG的改变,以及亦回应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所要求的查询。有任何MLAG组态的改变,该对等界面212与该LACP模块210即更新该聚合表格185。
在一具体实施例,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适于接收来自于该封包接收器211的LACP封包,并基于接收到的LACP封包自动地执行MLAG组态。基于接收到的LACP封包藉由建立端口通道聚合、删除端口通道聚合、增加交换器端口至端口通道聚合,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可执行MLAG组态。
图5为依照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自动地执行MLAG组态的电脑实施方法的流程图。图5的方法可由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连同前揭元件执行;其他元件亦可被使用而不减损本发明的优点。
在图5的例子当中,一LACP封包在一网络交换器180的一交换器端口被接收(步骤301)。该封包接收器211提供该LACP封包至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
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检查该交换器端口是否为一目前存在的端口通道聚合的一成员(步骤302)。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以多个端口通道聚合的多个成员交换器端口检查该交换器端口,以进行步骤302。
当该交换器端口是一个端口通道聚合的成员时,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检查在该LACP封包显示的配偶体系统识别码与配偶体聚合钥匙是否匹配该端口通道聚合的配偶体系统识别码与配偶体聚合钥匙(步骤303)。当该端口通道聚合与该LACP封包有匹配的配偶体系统识别码与配偶体聚合钥匙时,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视该LACP封包是为了一个存在的端口通道聚合的一个普通的(regular,定期的)LACP交握,并据此运送该LACP封包至该LACP模块210(步骤303至步骤304);否则,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宣布一个失配,并据此从该端口通道聚合移除该交换器端口(步骤303至步骤305)。当该端口通道聚合没有任何剩余的成员交换器端口时。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删除该端口通道聚合。
当该交换器端口不是任何端口通道聚合的成员时,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检查是否有任何本地的(亦即,在相同的网络交换器180内)端口通道聚合具有与该LACP封包的配偶体系统识别码及配偶体聚合钥匙相同的配偶体系统识别码及配偶体聚合钥匙(步骤306)的存在;如果有,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增加该交换器端口至该本地的端口通道聚合(步骤307)。
当没有本地的端口通道聚合具有与该LACP封包的配偶体系统识别码及配偶体聚合钥匙相同的配偶体系统识别码及配偶体聚合钥匙时(步骤306至步骤308),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查询该对等界面212以判断该网络交换器180的该对等角色(亦即,是主要的或次要的),其中该网络交换器180接收该LACP封包与该对等之间链路188的状态(步骤308)。
当该对等之间链路188不是主动的(表明没有主动的相应的对等网络交换器)或该网络交换器180是一个主要的交换器时(步骤308至步骤309),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要求该LACP模块210建立一个新的端口通道聚合并且增加该交换器端口至该新的端口通道聚合(步骤309)。在一具体实施例,该新的端口通道聚合的该端口通道号码可为“<sw-id><ifndex>”的形式,其中sw-id是该网络交换器180的交换器识别码,而“ifndex”是该交换器端口号码。
当该网络交换器180是一个次要的交换器时(步骤308至步骤310),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查询该对等界面212以判断该对等网络交换器是否具有一端口通道聚合,其中该端口通道聚合具有与该LACP封包的配偶体系统识别码及配偶体聚合钥匙相同的配偶体系统识别码及配偶体聚合钥匙;换句话说,当该网络交换器180是一个次要的交换器时,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检查该主要的交换器是否具有一端口通道聚合,其中该端口通道聚合具有与该LACP封包的配偶体系统识别码及配偶体聚合钥匙相同的配偶体系统识别码及配偶体聚合钥匙;如果是,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建立一个端口通道聚合,其中该端口通道聚合具有与该主要的网络交换器的端口通道号码相同的端口通道号码,且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增加该交换器端口至该端口通道聚合(步骤310至步骤311);如果不是,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要求该LACP模块210建立一个新的端口通道聚合并且增加该交换器端口至该新的端口通道聚合(步骤310至步骤309)。在一具体实施例,该新的端口通道聚合具有该端口通道号码“<sw-id><ifndex>”,其中sw-id是该网络交换器180的交换器识别码,而“ifndex”是该交换器端口号码。
举个例子,假设该网络交换器180-2是一个接收该LACP封包的次要的交换器,该网络交换器180-2的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查询它的对等界面212以判断该网络交换器180-1(该主要的交换器)是否具有一端口通道聚合,其中该端口通道聚合具有与该LACP封包的配偶体系统识别码及配偶体聚合钥匙相同的配偶体系统识别码及配偶体聚合钥匙(步骤308至步骤310);如果是,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建立一个端口通道聚合,其中该端口通道聚合具有与该网络交换器180-1的端口通道号码相同的端口通道号码,且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增加该交换器端口至该端口通道聚合(步骤310至步骤311);如果不是,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要求该LACP模块210建立一个新的端口通道聚合并且增加该交换器端口至该新的端口通道聚合(步骤310至步骤309)。
图6为依照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维持介于主要的网络交换器与次要的网络交换器之间的MLAG组态的方法流程图。图6的方法可由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连同前揭元件执行;其他元件亦可被使用而不减损本发明的优点。
在一具体实施例,每当一对等界面212从一对等网络交换器接收一端口通道聚合更新时,该对等界面212传送一个对等通知至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举个例子,该网络交换器180-1的该对等界面212从该网络交换器180-2的一个对等界面212接收一端口通道聚合更新(例如,端口通道聚合的建立或删除);在这个例子当中,该网络交换器180-1的该对等界面212藉由传送一个对等通知以通知该网络交换器180-1的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在一具体实施例,一个对等通知包含一配偶体系统识别码、配偶体聚合钥匙以及作为端口通道聚合更新的对象的端口通道聚合的端口通道号码。
在图6的例子当中,一个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从一个对等界面212接收一个对等通知(步骤351)。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依据该网络交换器180的该对等角色回应该对等通知。当该网络交换器180是一个主要的交换器时(步骤352至步骤353),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简单地放弃该对等通知(步骤353);这是因为一个主要的交换器制作MLAG组态而不必关于与其对等的该次要的交换器。
当该网络交换器180是一个次要的交换器时,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检查是否存在一个本地端口通道聚合,其中该本地端口通道聚合具有与该对等通知内所指出的配偶体系统识别码及配偶体聚合钥匙相同的配偶体系统识别码及配偶体聚合钥匙(步骤352至步骤354)。如果没有本地端口通道聚合具有与该对等通知内所指出的配偶体系统识别码及配偶体聚合钥匙相同的配偶体系统识别码及配偶体聚合钥匙(步骤354至步骤353),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放弃该对等通知。
当该网络交换器180是一个次要的交换器且有一个本地端口通道聚合具有与该对等通知内所指出的配偶体系统识别码及配偶体聚合钥匙相同的配偶体系统识别码及配偶体聚合钥匙(步骤354至步骤355)时,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检查该本地端口通道聚合的端口通道号码是否与该对等通知所指出的端口通道号码匹配;如果是,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简单地放弃该对等通知(步骤355至步骤353);否则,当该本地端口通道聚合的端口通道号码与该对等通知所指出的端口通道号码不匹配(步骤355至步骤356)时,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删除该本地端口通道聚合。
在一具体实施例,该对等界面212提供该对等之间链路188的状态至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当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发现该对等之间链路188为关闭(down)时,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删除由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建立的所有的该些端口通道聚合;在该对等之间链路188关闭之后,此删除允许该些端口通道聚合被自动地正确地再组态。当该端口通道聚合由于缺少(missing,漏掉)该些LACP封包而关闭时,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亦可删除由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建立的一个端口通道聚合。一般而言,由该自动链路聚合模块200所执行的动作,以从一个关闭的对等之间链路恢复或其他系统故障恢复,可取决于电脑网络的详细说明/个别项目。
自动地组态在一个电脑网络内的多机箱链路聚合的系统与方法已被揭露如上;虽然提供了本发明的特定的实施例,须知该些实施例是为了说明之用而非作为限制,许多额外的实施例对于阅读本揭露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明显的。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电脑网络,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服务器电脑,具有一第一通讯端口及一第二通讯端口;
一第一网络交换器,具有一第一交换器端口,该第一网络交换器的该第一交换器端口适于经由介于该第一网络交换器的该第一交换器端口与该服务器电脑的该第一通讯端口之间的一第一有线连接接收来自于该服务器电脑的该第一通讯端口的一第一网络运输;及
一第二网络交换器,具有一第一交换器端口,该第二网络交换器的该第一交换器端口适于经由介于该第二网络交换器的该第一交换器端口与该服务器电脑的该第二通讯端口之间的一第二有线连接接收来自于该服务器电脑的该第二通讯端口的一第二网络运输,
其中该第一网络交换器适于从该第一网络交换器的该第一交换器端口所接收的该第一网络运输提取一链路聚合数据,并增加该第一网络交换器的该第一交换器端口为一第一端口通道聚合的一成员,该第一端口通道聚合包含该第二网络交换器的该第一交换器端口,且具有与该第一网络运输所提取的该链路聚合数据所指出的一聚合信息相同的一聚合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网络,其特征在于,该服务器电脑的该第一通讯端口是一个网络接口卡端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网络,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有线连接是一个背板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网络,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网络交换器与该第二网络交换器被配置为多个的对等网络装置;该第一网络交换器是一个主要的交换器,而该第二网络交换器是一个次要的交换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脑网络,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网络交换器适于从该第一网络交换器接收一对等通知;该对等通知指出对一第二端口通道聚合的一更新;该第二端口通道聚合具有一第一端口通道聚合号码与一第一聚合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脑网络,其特征在于,为了回应从该第一网络交换器接收到该对等通知,该第二网络交换器适于删除一第三端口通道聚合;该第三端口通道聚合由该第二网络交换器维持,且具有一第二端口通道聚合号码与一第二聚合信息;
其中该第一端口通道聚合号码与该第二端口通道聚合号码不同,该第一聚合信息与该第二聚合信息相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脑网络,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聚合信息与该第二聚合信息为该第一网络交换器与该第二网络交换器的一个配偶体系统识别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脑网络,其特征在于,该对等通知通过一对等之间链路被接收;该对等之间链路连接该第一网络交换器至该第二网络交换器。
9.一种自动组态在网络交换器的多机箱链路聚合的电脑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在一第一网络交换器的一第一交换器端口接收一第一网络运输;
在一第二网络交换器的一第一交换器端口接收一第二网络运输;
从该第一网络交换器的该第一交换器端口所接收的该第一网络运输提取一控制封包;及
基于从该第一网络运输所提取的该控制封包所指出的一配偶体聚合钥匙以及一配偶体系统识别码,在该第一网络交换器内组态一多机箱链路聚合,其中该多机箱链路聚合包含该第一网络交换器的该第一交换器端口与该第二网络交换器的该第一交换器端口,
其中该配偶体聚合钥匙以及该配偶体系统识别码对应于该多机箱链路聚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脑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组态该多机箱链路聚合包含:
增加该第一网络交换器的该第一交换器端口至该多机箱链路聚合以回应侦测该第一网络交换器的该第一交换器端口不是该多机箱链路聚合的一成员,且被提取的该控制封包内指出的该配偶体聚合钥匙以及该配偶体系统识别码与该多机箱链路聚合的一配偶体聚合钥匙以及一配偶体系统识别码相同。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脑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网络交换器是一个主要的交换器,而该第二网络交换器是在一个多机箱对等配置的一个次要的交换器,且该电脑实施方法更包含:
建立该多机箱链路聚合以回应侦测在该第一网络交换器内没有端口通道聚合具有与被提取的该控制封包内指出的该配偶体聚合钥匙以及该配偶体系统识别码相同的一配偶体聚合钥匙以及一配偶体系统识别码。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脑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网络交换器是一个次要的交换器,且该第二网络交换器是在一个多机箱对等配置的一个主要的交换器,且该电脑实施方法更包含:
在该第一网络交换器内建立该多机箱链路聚合以回应侦测在该第一网络交换器内以及在该第二网络交换器内没有端口通道聚合具有与被提取的该控制封包内指出的该配偶体聚合钥匙以及该配偶体系统识别码相同的一配偶体聚合钥匙以及一配偶体系统识别码。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脑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网络交换器是一个次要的交换器,且该第二网络交换器是在一个多机箱对等配置的一个主要的交换器,且该电脑实施方法更包含:
在该第一网络交换器内建立该多机箱链路聚合,以回应侦测在该第二网络交换器的另一个多机箱链路聚合具有与被提取的该控制封包内指出的该配偶体聚合钥匙以及该配偶体系统识别码相同的一配偶体聚合钥匙以及一配偶体系统识别码,其中该多机箱链路聚合具有与该第二网络交换器的该另一个多机箱链路聚合的一端口通道号码相同的一端口通道号码。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脑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在该第一网络交换器内接收来自于该第二网络交换器的一对等通知,该对等通知包含对另一个多机箱链路聚合的一更新;及
当该第一网络交换器是在一个多机箱对等配置的一个主要的交换器,且该第二网络交换器是在该多机箱对等配置的一个次要的交换器时,放弃该对等通知。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脑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在该第一网络交换器内接收来自于该第二网络交换器的一对等通知,该对等通知包含对另一个多机箱链路聚合的一更新;及
当该第一网络交换器是在一个多机箱对等配置的一个次要的交换器、该第二网络交换器是在该多机箱对等配置的一个主要的交换器、且在该第一网络交换器内的该多机箱链路聚合具有与该第二网络交换器的另一个多机箱链路聚合的一配偶体系统识别码以及一配偶体聚合钥匙相同的一配偶体系统识别码以及一配偶体聚合钥匙时,删除在该第一网络交换器内的该多机箱链路聚合。
16.一种网络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处理器;及
一记忆体,被配置为储存多个的指令,当该些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使该网络交换器;
在该网络交换器的一第一交换器端口接收网络运输;
从该网络交换器的该第一交换器端口所接收的该第一网络运输提取一控制封包;及
基于从该网络运输所提取的该控制封包所指出的一配偶体聚合钥匙以及一配偶体系统识别码,组态一多机箱链路聚合,其中该多机箱链路聚合包含该网络交换器的该交换器端口与另一个网络交换器的一第一交换器端口,
其中该配偶体聚合钥匙以及该配偶体系统识别码对应于该多机箱链路聚合。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当储存在该记忆体的该些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使该网络交换器更:
增加该网络交换器的该第一交换器端口至该多机箱链路聚合以回应侦测该第一网络交换器的该第一交换器端口不是该多机箱链路聚合的一成员,且被提取的该控制封包内指出的该配偶体聚合钥匙以及该配偶体系统识别码与该多机箱链路聚合的一配偶体聚合钥匙以及一配偶体系统识别码相同。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当储存在该记忆体的该些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使该网络交换器更:
建立该多机箱链路聚合以回应侦测在该网络交换器内没有端口通道聚合具有与被提取的该控制封包内指出的该配偶体聚合钥匙以及该配偶体系统识别码相同的一配偶体聚合钥匙以及一配偶体系统识别码,
其中该网络交换器是一个主要的交换器,而该另一个网络交换器是在一个多机箱对等配置的一个次要的交换器。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当储存在该记忆体的该些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使该网络交换器更:
在该网络交换器内建立该多机箱链路聚合以回应侦测在该网络交换器内以及在该另一个网络交换器内没有端口通道聚合具有与被提取的该控制封包内指出的该配偶体聚合钥匙以及该配偶体系统识别码相同的一配偶体聚合钥匙以及一配偶体系统识别码,
其中该网络交换器是一个次要的交换器,而该另一个网络交换器是在一个多机箱对等配置的一个主要的交换器。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当储存在该记忆体的该些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使该网络交换器更:
在该网络交换器内建立该多机箱链路聚合,以回应侦测在该另一个网络交换器的另一个多机箱链路聚合具有与被提取的该控制封包内指出的该配偶体聚合钥匙以及该配偶体系统识别码相同的一配偶体聚合钥匙以及一配偶体系统识别码,其中该多机箱链路聚合具有与该另一个网络交换器的该另一个多机箱链路聚合的一端口通道号码相同的一端口通道号码,
其中该网络交换器是一个次要的交换器,而该另一个网络交换器是在一个多机箱对等配置的一个主要的交换器。
CN201910048275.5A 2018-01-19 2019-01-18 自动多机箱链路聚合组态 Active CN1100619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875,044 US11245644B2 (en) 2018-01-19 2018-01-19 Automatic 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configuration
US15/875,044 2018-01-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1936A true CN110061936A (zh) 2019-07-26
CN110061936B CN110061936B (zh) 2022-03-22

Family

ID=67299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48275.5A Active CN110061936B (zh) 2018-01-19 2019-01-18 自动多机箱链路聚合组态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45644B2 (zh)
CN (1) CN110061936B (zh)
TW (1) TWI7066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25031B2 (en) * 2019-03-28 2022-08-23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Layer 3 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76892A1 (en) * 2012-01-05 2013-07-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ragmentation of 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 packets
WO2013148303A1 (en) * 2012-03-27 2013-10-03 Alcatel Luc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fabric link failure recovery
US20140133486A1 (en) * 2012-11-14 2014-05-15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and using a group of link aggregation groups to reduce traffic on interconnect links
US20140189094A1 (en) * 2012-12-31 2014-07-03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Resilient duplicate link aggregation emulation
US9197583B2 (en) * 2009-08-05 2015-11-24 Cisco Technology, Inc. Signaling of attachment circuit status and automatic discovery of inter-chassis communication peers
US20160234091A1 (en) * 2015-02-10 2016-08-11 Big Switch Network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switches to capture and monitor network traffic
US20170104694A1 (en) * 2015-10-09 2017-04-13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Handling dynamic cascade port/lag changes in a non-blocking manner
CN107395390A (zh) * 2016-04-21 2017-11-24 美超微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执行方法及非暂时性的电脑可读的储存媒体及系统
CN107465622A (zh) * 2017-10-09 2017-12-12 安徽皖通邮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lldp实现网络拓扑发现的方法和系统
CN107547453A (zh) * 2016-06-23 2018-01-0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交换机端口聚合的方法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72447B2 (en) * 2010-08-04 2013-06-25 Alcatel Lucent IP multicast snooping and routing with 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US8670450B2 (en) * 2011-05-13 2014-03-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fficient software-based private VLAN solution for distributed virtual switches
US9497073B2 (en) * 2011-06-17 2016-11-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link aggregation group (LAG) for a layer 2 fabric
US9264302B2 (en) * 2013-06-17 2016-02-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systems with enhanced robustness for 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
US9473360B2 (en) * 2014-04-29 2016-10-18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mary switch election in peer group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97583B2 (en) * 2009-08-05 2015-11-24 Cisco Technology, Inc. Signaling of attachment circuit status and automatic discovery of inter-chassis communication peers
US20130176892A1 (en) * 2012-01-05 2013-07-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ragmentation of 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 packets
WO2013148303A1 (en) * 2012-03-27 2013-10-03 Alcatel Luc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fabric link failure recovery
US20140133486A1 (en) * 2012-11-14 2014-05-15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and using a group of link aggregation groups to reduce traffic on interconnect links
US20140189094A1 (en) * 2012-12-31 2014-07-03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Resilient duplicate link aggregation emulation
US20160234091A1 (en) * 2015-02-10 2016-08-11 Big Switch Network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switches to capture and monitor network traffic
US20170104694A1 (en) * 2015-10-09 2017-04-13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Handling dynamic cascade port/lag changes in a non-blocking manner
CN107395390A (zh) * 2016-04-21 2017-11-24 美超微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执行方法及非暂时性的电脑可读的储存媒体及系统
CN107547453A (zh) * 2016-06-23 2018-01-0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交换机端口聚合的方法及终端
CN107465622A (zh) * 2017-10-09 2017-12-12 安徽皖通邮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lldp实现网络拓扑发现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3841A (zh) 2019-08-16
CN110061936B (zh) 2022-03-22
US20190230052A1 (en) 2019-07-25
US11245644B2 (en) 2022-02-08
TWI706650B (zh) 2020-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1916A (zh) 具有链路层发现的自动多机箱链路聚合组态
CN104468219B (zh) 虚拟组网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和设备
CN104283858B (zh) 控制用户终端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836753B (zh) Sdn数据平面带状态交换设备、系统及转发处理方法
CN105765946A (zh) 支持数据网络中的服务链接的方法和系统
CN104704779A (zh) 用于加速软件定义网络中的转发的方法和设备
CN106899503B (zh) 一种数据中心网络的路由选择方法及网络管理器
CN102325124B (zh) 一种支持引流功能的应用识别设备及方法
CN106534178B (zh) RapidIO网络通用套接字的实现系统及方法
CN106790759B (zh) 基于SDN的IPv4/IPv6转换系统和方法
CN104184663A (zh)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和一体化标识网络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8600281A (zh) 一种云存储系统、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09525517A (zh) 用于以太网络交换机的角色型自动设定系统及方法
CN104283802A (zh) 邻居发现方法和设备
CN105812257B (zh) 业务链路由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3795575A (zh) 一种面向多数据中心的系统监控方法
CN110351388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络架构系统的应用方法
CN109076635A (zh) 可冗余运行的工业通信系统、用于其运行的方法和无线电-用户站
CN103392315B (zh) 站、目标设备和启动设备
CN110061936A (zh) 自动多机箱链路聚合组态
CN110661629B (zh) 一种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和装置
CN105765935A (zh)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加虚拟防火墙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32102A (zh) 一种物联网中的异构网络架构
CN107995047A (zh) 一种数据中心的拓扑组网方法及装置
CN105704067B (zh) 交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