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56045A - 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56045A
CN110056045A CN201910303342.3A CN201910303342A CN110056045A CN 110056045 A CN110056045 A CN 110056045A CN 201910303342 A CN201910303342 A CN 201910303342A CN 110056045 A CN110056045 A CN 110056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gathering tube
pressure
water tank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33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纪玺
李纪伟
冯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pg (shanghai) Smart Water Publ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pg (shanghai) Smart Water Publ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pg (shanghai) Smart Water Publ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pg (shanghai) Smart Water Publ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033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560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56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60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11/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tanks for water supply
    • E03B11/1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tanks for water supply for public or like main water supply
    • E03B11/16Adaptations of devices for putting pumping plants in and out of operation, e.g. automatic control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7/00Water main or service pipe systems
    • E03B7/07Arrangement of devices, e.g. filters, flow controls, measuring devices, siphons or valves, in the pipe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市政来水通道分别接入市政水通道的进水端和水箱的进水端;市政水通道连通至第一汇总管;稳压补偿罐的出口端通过电磁减压阀连通至第一汇总管,并且稳压补偿罐的出口端还通过电磁阀连通至第二汇总管;增压管路的一端设置于水箱,增压管路的另一端连通至第二汇总管,并且增压管路设置有水箱取水增压泵;主泵组件的一端设置于第一汇总管,主泵组件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汇总管;智能控制柜控制整个无负压供水设备。本发明通过水箱取水增压泵直接由水箱取水增压至第二汇总管,避免影响水泵的使用寿命,避免产生水锤效应。置有第三物料台和第三废料台;并且第一机器人位于第二物料台和第三物料台之间。

Description

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水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市政来水压力无法确定,用来补水的水箱取水增压泵出水压力难以实现与市政来水压力最佳匹配。如果水箱取水泵出水压力设定高于市政来水,将会限制市政来水量;如果压力低,市政来水会压在水箱取水增压泵出口,不能从水箱取水。
如果高峰持续时间较短,增压泵瞬间启动,瞬间停泵,会带来较大的能耗,并且会影响水泵的使用寿命,甚至产生水锤效应。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市政来水量不足,采用两档差量补偿;当市政用水高峰用水短时,由稳压补偿罐进行稳压补偿;当市政用水高峰用水长时,由水箱取水增压泵补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其中,包括:
市政来水通道,所述市政来水通道经由阀门(1)、Y型过滤器(2)和倒流防止器(3)分别接入市政水通道的进水端和水箱的进水端;所述市政水通道经由压力表(4)、阀门(5)、压力传感器(6)、流量控制系统(7)、止回阀(8)连通至第一汇总管(9);所述水箱至所述倒流防止器(3)之间设置有两管路,每一所述管路上设置有蝶阀(17)、阀门(18)和电磁阀(19);
稳压补偿罐(10),所述稳压补偿罐(10)的出口端通过电磁减压阀(12)连通至所述第一汇总管(9),并且所述稳压补偿罐(10)的出口端还通过电磁阀(11)连通至第二汇总管(16);
增压管路,所述增压管路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水箱,所述增压管路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二汇总管(16),并且所述增压管路设置有水箱取水增压泵(13);
主泵组件,所述主泵组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汇总管(9),所述主泵组件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汇总管(16);
智能控制柜(27),智能控制柜(27)通信连接电磁阀(19)、电磁减压阀(12)、电磁阀(11)、主泵组件、第一压力传感器(61)、第二压力传感器(62)和水箱取水增压泵(13)。
上述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其中,所述主泵组件包括两增压主泵(15),两所述增压主泵(15)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汇总管(9),两所述增压主泵(15)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汇总管(16)。
上述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其中,还包括:两浮漂,两所述浮漂设置于所述水箱内,并且两所述浮漂分别通信连接两所述电磁阀(19)。
上述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其中,所述水箱内由低到高依次设置有低水位传感器(25)和高水位传感点(23);所述低水位传感器(25)和所述高水位传感点(23)均通信连接于所述智能控制柜(27)。
上述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其中,所述水箱还包括有溢流装置(24)和泄水装置(26);所述溢流装置(24)设置于所述水箱的上部的一侧;所述泄水装置(26)设置于所述水箱的下部的一侧。
上述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其中,每一所述增压主泵(15)和所述第一汇总管(9)之间设置有一蝶阀(14);所述水箱取水增压泵(13)和所述第一汇总管(9)之间设置有一蝶阀(14)。
上述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其中,所述水箱上部还设有一法兰式人孔(20)和空气过滤装置(21)。
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工作方法,包括上述中任意一种所述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方法包括:
步骤一、当未进入用水高峰时,所述市政来水通道将市政来水接入至所述市政水通道的进水端,所述阀门(5)打开,市政水经由所述压力传感器(6)、所述流量控制系统(7)、所述止回阀(8)流动至第一汇总管(9);随后通过两所述增压主泵(15)流动至第二汇总管(16),将水流接用户;
步骤二、当用水高峰时,且所述智能控制柜(27)判断持续时间是否为短期;若是,则执行步骤三;若否,则所述智能控制柜(27)判断持续时间是否为长期,并执行步骤四;
步骤三、若所述第一汇总管(9)的压力低于所述第二汇总管(16)的压力,则所述稳压补偿罐(10)将水流经由所述电磁减压阀(12)补偿至所述第一汇总管(9);若所述第一汇总管(9)的压力高于所述第二汇总管(16)的压力,则所述稳压补偿罐(10)将水流经由所述电磁阀(11)补偿至所述第二汇总管(16);
步骤四、所述水箱取水增压泵(13)直接将水由所述水箱中取水加压至所述第二汇总管(16)。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采用增压管路和稳压补偿罐从而实现两档差量补偿。
本发明通过水箱取水增压泵直接由水箱取水增压至第二汇总管,避免影响水泵的使用寿命,避免产生水锤效应。
本发明通过水箱取水增压泵直接由水箱取水增压至第二汇总管,使得主泵组件的出水压力和增压管路的相匹配,实现出水压力恒定;避免对市政来水通道产生负压。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示意图。
附图中:1、阀门;2、Y型过滤器;3、倒流防止器;4、压力表;5、阀门;61、第一压力传感器;62、第二压力传感器;63、第三压力传感器;7、流量控制系统;8、止回阀;9、第一汇总管;10、稳压补偿罐;11、电磁阀;12、电磁减压阀;13、水箱取水增压泵;14、蝶阀;15、增压主泵;16、第二汇总管;17、蝶阀;18、阀门;19、电磁阀;20、法兰式人孔;21、空气过滤装置;22、浮漂;23、高水位传感点;24、溢流装置;25、低水位传感点;26、泄水装置;27、智能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图1本发明的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示意图。
请参见图1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
市政来水通道,市政来水通道经由阀门(1)、Y型过滤器(2)和倒流防止器(3)分别接入市政水通道的进水端和水箱的进水端;市政水通道经由压力表(4)、阀门(5)、第一压力传感器(61)、流量控制系统(7)、止回阀(8)连通至第一汇总管(9);水箱至倒流防止器(3)之间设置有两管路,每一管路上设置有蝶阀(17)、阀门(18)和电磁阀(19)。
稳压补偿罐(10),稳压补偿罐(10)的出口端通过电磁减压阀(12)连通至第一汇总管(9),并且稳压补偿罐(10)的出口端还通过电磁阀(11)连通至第二汇总管(16)。
增压管路,增压管路的一端设置于水箱,增压管路的另一端连通至第二汇总管(16),并且增压管路设置有水箱取水增压泵(13)。
主泵组件,主泵组件的一端设置于第一汇总管(9),主泵组件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汇总管(16)。
智能控制柜(27),智能控制柜(27)通信连接电磁阀(19)、电磁减压阀(12)、电磁阀(11)、主泵组件、第一压力传感器(61)、第二压力传感器(62)和水箱取水增压泵(13)。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主泵组件包括两增压主泵(15),两增压主泵(15)的一端设置于第一汇总管(9),两增压主泵(15)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汇总管(16)。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两浮漂(22),两浮漂(22)设置于水箱内,并且两浮漂(22)分别通信连接两电磁阀(19)。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水箱内由低到高依次设置有低水位传感器(25)和高水位传感点(23);低水位传感器(25)和高水位传感点(23)均通信连接于智能控制柜(27)。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水箱还包括有溢流装置(24)和泄水装置(26);溢流装置(24)设置于水箱的上部的一侧;泄水装置(26)设置于水箱的下部的一侧。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每一增压主泵(15)和第一汇总管(9)之间设置有一蝶阀(14);水箱取水增压泵(13)和第一汇总管(9)之间设置有一蝶阀(14)。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水箱上部还设有一法兰式人孔(20)和空气过滤装置(21)。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三压力传感器(63)设置于水箱内。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具有如下的工作方法包括:
步骤一、当未进入用水高峰时,市政来水通道将市政来水接入至市政水通道的进水端,阀门(5)打开,市政水经由第一压力传感器(61)、流量控制系统(7)、止回阀(8)流动至第一汇总管(9);随后通过两增压主泵(15)流动至第二汇总管(16),将水流接用户;
步骤二、当用水高峰时,且智能控制柜(27)判断持续时间是否为短期;若是,则执行步骤三;若否,则智能控制柜(27)判断持续时间为长期,并执行步骤四;
步骤三、若第一汇总管(9)的压力低于第二汇总管(16)的压力,则稳压补偿罐(10)将水流经由电磁减压阀(12)补偿至第一汇总管(9);若第一汇总管(9)的压力高于第二汇总管(16)的压力,则稳压补偿罐(10)将水流经由电磁阀(11)补偿至第二汇总管(16)。具体的,当市政来水压力下降,第一压力传感器(61)将压力下降趋于压力警戒值的信息发送至智能控制柜(27),由智能控制柜(27)给流量控制系统(7)发出指令,流量控制系统(7)开始动作,减少从市政来水通道的取水量,不足的部分,由稳压补偿罐(10)根据压力平衡的原则进行差量补偿,稳定市政来水压力。即当第一汇总管(9)的压力低于第二汇总管(16)的压力,则补偿第一汇总管(9)的压力;当第一汇总管(9)的压力高于第二汇总管(16)的压力,则补偿第二汇总管(16)的压力。
步骤四、水箱取水增压泵(13)直接将水由水箱中取水加压至第二汇总管(16)。具体的,用水高峰时,市政来水量不足且持续时间较长,稳压补偿罐(10)的水补偿完毕,为了避免过度从市政取水,市政进水处的第一压力传感器(61)将信号传递给主泵组件,主泵组件跟随市政压力降低来降低运行频率,稳定市政来水压力在最低压力服务值之上。但是由于用户用水量增大,设备出水端压力下降,第二汇总管(16)的第二压力传感器(62)将压力信号传递给水箱取水增压泵(13),水箱取水增压泵(13)开始进行升频动作,利用PID控制,快速稳定第二汇总管(16)的压力。水箱取水增压泵(13)出水和主泵组件出水汇合,满足用户对水量和水压的需求。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市政来水通道,所述市政来水通道经由阀门(1)、Y型过滤器(2)和倒流防止器(3)分别接入市政水通道的进水端和水箱的进水端;所述市政水通道经由压力表(4)、阀门(5)、压力传感器(6)、流量控制系统(7)、止回阀(8)连通至第一汇总管(9);所述水箱至所述倒流防止器(3)之间设置有两管路,每一所述管路上设置有蝶阀(17)、阀门(18)和电磁阀(19);
稳压补偿罐(10),所述稳压补偿罐(10)的出口端通过电磁减压阀(12)连通至所述第一汇总管(9),并且所述稳压补偿罐(10)的出口端还通过电磁阀(11)连通至第二汇总管(16);
增压管路,所述增压管路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水箱,所述增压管路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二汇总管(16),并且所述增压管路设置有水箱取水增压泵(13);
主泵组件,所述主泵组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汇总管(9),所述主泵组件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汇总管(16);
智能控制柜(27),智能控制柜(27)通信连接电磁阀(19)、电磁减压阀(12)、电磁阀(11)、主泵组件、第一压力传感器(61)、第二压力传感器(62)和水箱取水增压泵(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泵组件包括两增压主泵(15),两所述增压主泵(15)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汇总管(9),两所述增压主泵(15)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汇总管(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浮漂,两所述浮漂设置于所述水箱内,并且两所述浮漂分别通信连接两所述电磁阀(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内由低到高依次设置有低水位传感器(25)和高水位传感点(23);所述低水位传感器(25)和所述高水位传感点(23)均通信连接于所述智能控制柜(2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还包括有溢流装置(24)和泄水装置(26);所述溢流装置(24)设置于所述水箱的上部的一侧;所述泄水装置(26)设置于所述水箱的下部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增压主泵(15)和所述第一汇总管(9)之间设置有一蝶阀(14);所述水箱取水增压泵(13)和所述第一汇总管(9)之间设置有一蝶阀(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上部还设有一法兰式人孔(20)和空气过滤装置(21)。
8.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任意一种所述无负压供水设备,所述工作方法包括:
步骤一、当未进入用水高峰时,所述市政来水通道将市政来水接入至所述市政水通道的进水端,所述阀门(5)打开,市政水经由所述压力传感器(6)、所述流量控制系统(7)、所述止回阀(8)流动至第一汇总管(9);随后通过两所述增压主泵(15)流动至第二汇总管(16),将水流接用户;
步骤二、当用水高峰时,且所述智能控制柜(27)判断持续时间是否为短期;若是,则执行步骤三;若否,则所述智能控制柜(27)判断持续时间为长期,并执行步骤四;
步骤三、若所述第一汇总管(9)的压力低于所述第二汇总管(16)的压力,则所述稳压补偿罐(10)将水流经由所述电磁减压阀(12)补偿至所述第一汇总管(9);若所述第一汇总管(9)的压力高于所述第二汇总管(16)的压力,则所述稳压补偿罐(10)将水流经由所述电磁阀(11)补偿至所述第二汇总管(16);
步骤四、所述水箱取水增压泵(13)直接将水由所述水箱中取水加压至所述第二汇总管(16)。
CN201910303342.3A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Pending CN1100560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3342.3A CN110056045A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3342.3A CN110056045A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6045A true CN110056045A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19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3342.3A Pending CN110056045A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5604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5749A (zh) * 2019-08-23 2019-12-13 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加压供水设备
CN110565748A (zh) * 2019-08-23 2019-12-13 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负压加压供水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6358A (zh) * 2004-12-06 2006-06-14 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 无负压稳流自动供水设备
CN204112415U (zh) * 2014-10-20 2015-01-21 湖北中天鸿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高层建筑中的无负压节能供水设备
CN205604359U (zh) * 2016-05-16 2016-09-28 淄博华鲁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箱式预增压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CN205822351U (zh) * 2016-07-11 2016-12-21 上海凯源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无负压管网叠压给水设备
CN206873538U (zh) * 2017-03-17 2018-01-12 湖南水之源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箱式智能双模供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6358A (zh) * 2004-12-06 2006-06-14 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 无负压稳流自动供水设备
CN204112415U (zh) * 2014-10-20 2015-01-21 湖北中天鸿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高层建筑中的无负压节能供水设备
CN205604359U (zh) * 2016-05-16 2016-09-28 淄博华鲁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箱式预增压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CN205822351U (zh) * 2016-07-11 2016-12-21 上海凯源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无负压管网叠压给水设备
CN206873538U (zh) * 2017-03-17 2018-01-12 湖南水之源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箱式智能双模供水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5749A (zh) * 2019-08-23 2019-12-13 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加压供水设备
CN110565748A (zh) * 2019-08-23 2019-12-13 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负压加压供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96654A (zh) 给水系统及其容器和增压水泵和给水方法
CN101545481B (zh) 一种多功能泵系统试验台及其调节方法
CN205314168U (zh) 智能调节水箱蓄水量的箱式无负压静音管中泵给水设备
CN110056045A (zh) 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03452130U (zh) 一种无负压二次供水系统
CN215053525U (zh) 一种智能箱式变频给水设备
CN208899572U (zh) 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CN208803515U (zh) 一种多模调峰叠压供水设备
CN205917782U (zh) 给水系统及其容器和增压水泵
CN206784497U (zh) 一种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CN108560638A (zh) 自来水高峰时段调峰系统及其调峰方法
CN210066890U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环形保压消防给水系统
CN212742727U (zh) 一种具有缺水保护功能的供水设备
CN111593785A (zh) 一种市政自来水管网增压系统
CN205604343U (zh) 无负压双稳流压力补偿装置
CN205444317U (zh) 一体化供水处理设备
CN208831175U (zh) 一种真空系统
CN206693315U (zh) 一种无负压加压供水设备
CN214940673U (zh) 城市小区水箱调节装置
CN211571832U (zh) 一种增压水循环系统
CN204023718U (zh) 一种箱式叠压二次供水稳流补偿系统
CN205224167U (zh) 一种无负压管网稳流增压给水设备
CN220035597U (zh) 二次加压供水系统
CN219262641U (zh) 一种抽水装置
CN214884085U (zh) 一种高层供水设备增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