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9522B - 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9522B
CN110049522B CN201910338801.1A CN201910338801A CN110049522B CN 110049522 B CN110049522 B CN 110049522B CN 201910338801 A CN201910338801 A CN 201910338801A CN 110049522 B CN110049522 B CN 1100495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mode
fat
information
cl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388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49522A (zh
Inventor
魏纪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3880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95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9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9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49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95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7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a plurality of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end-to-end data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2Manipulation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AP通过通信隧道从AC获取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根据预设的数据转发方式及Fit模式配置信息为用户提供服务;接收AC发送的AP在Fit模式下接入的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用户信息;通信隧道断开时切换为Fat模式,根据Fat模式配置信息及第一用户信息为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根据Fat模式配置信息为请求接入的第二客户端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本申请中AP能够在Fit模式和Fat模式中自动切换。配置过程简单,用户的通信业务不会因通信隧道断开而受任何影响。

Description

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讯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大规模的无线局域网主要由接入控制器(Access Central,AC)和接入点(Access Point,AP)组成,AP的工作模式采用Fit(瘦)模式。在Fit模式下,AP不具有任何配置,需要由AC进行统一配置管理。
当前相关技术中,AC和AP之间采用CAPWAP(Controlling and Provisioning ofWireless Access Point,接入点控制与供应)隧道进行通信,通过该隧道来传输控制报文和数据报文。为避免CAPWAP隧道断开导致AP无法为用户提供服务,需要在AC上为AP开启Remote AP(远程AP)功能,在AC的无线服务下配置数据报文的转发位置在AP上,以及设置用户认证方式为AP本地认证,及设置客户端的关联位置在AP上。另外,还需在AP上修改与接入认证相关的配置。如此当CAPWAP隧道断开后,AP才能继续为客户端转发数据并提供新用户接入功能。
但上述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CAPWAP隧道断开后AP仍正常为用户提供服务,需要设置的前提条件过于复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AP从AC获取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在Fit模式下从AC同步已接入的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用户信息。隧道断开时自动切换为Fat模式。配置过程简单,通信隧道断开后以Fat模式为用户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通信业务不会因通信隧道断开而受任何影响。本申请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以上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应用于AP,包括:
通过与AC之间的通信隧道,从所述AC获取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
根据预设的数据转发方式及所述Fit模式配置信息,以Fit模式为用户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
接收所述AC发送的所述AP在Fit模式下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
若监测到所述通信隧道断开,则切换为Fat模式,根据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及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为所述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以及根据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为请求接入的第二客户端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监测到所述通信隧道恢复,切换为Fit模式,根据所述预设的数据转发方式及所述Fit模式配置信息为用户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
发送所述第一用户信息及所述第二客户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信息给所述AC,以使所述AC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为所述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以及根据所述第二用户信息为所述第二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每隔预设时间段根据已获取的所述Fit模式配置信息和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生成配置校验信息;
通过所述通信隧道发送所述配置校验信息给所述AC;
在所述AC根据所述配置校验信息确定所述AP未获取到完整的所述Fit模式配置信息和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时,继续从所述AC获取所述Fit模式配置信息和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应用于AC,包括:
通过与AP之间的通信隧道,传输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给所述AP;
在所述AP采用Fit模式的过程中,存储所述AP在所述Fit模式下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
发送所述第一用户信息给所述AP,以使所述AP在所述通信隧道断开时切换为Fat模式,并根据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及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为所述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
结合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通信隧道恢复,且所述AP由Fat模式切换为Fit模式时,接收所述AP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信息及所述Fat模式下接入的第二客户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为所述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以及根据所述第二用户信息为所述第二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
结合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通信隧道接收所述AP发送的配置校验信息;
根据本地存储的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生成配置校验信息;
根据生成的所述配置校验信息和所述AP发送的所述配置校验信息,确定所述AP是否获取到完整的所述Fit模式配置信息和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
若确定所述AP未获取到完整的所述Fit模式配置信息和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则继续传输所述Fit模式配置信息和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给所述AP。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作模式的切换装置,应用于AP,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与AC之间的通信隧道,从所述AC获取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
Fit模式服务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数据转发方式及所述Fit模式配置信息,以Fit模式为用户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AC发送的所述AP在Fit模式下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
模式切换模块,用于若监测到所述通信隧道断开,则切换为Fat模式,根据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及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为所述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以及根据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为请求接入的第二客户端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作模式的切换装置,应用于AC,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通过与AP之间的通信隧道,传输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给所述AP;
存储模块,用于在所述AP采用Fit模式的过程中,存储所述AP在所述Fit模式下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用户信息给所述AP,以使所述AP在所述通信隧道断开时切换为Fat模式,并根据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及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为所述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AP通过通信隧道从AC获取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在Fit模式下从AC同步已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在隧道断开时,AP自动切换为Fat模式,依据Fat模式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信息为已接入的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以及根据Fat模式配置信息为请求接入的第二客户端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配置过程简单,AP能够在Fit模式和Fat模式中自动切换,用户的通信业务不会因通信隧道断开而受任何影响。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的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所基于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工作模式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工作模式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该方法所基于的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该网络架构包括AC、交换机、至少一个AP及客户端,图1中仅示意性地画出了1个AP,AC通过交换机与AP连接,AP与客户端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AP既支持Fit(瘦)模式,也支持Fat(胖)模式,能够在Fit模式和Fat模式中自动切换。当AC与AP之间建立CAPWAP通信隧道,并通过该通信隧道来发送控制报文和数据报文时,AP采用Fit模式。当由于AC故障或通信链路异常等导致CAPWAP通信隧道断开时,AP自动由Fit模式切换为Fat模式,在Fat模式下AP可以作为一个独立设备,承担相当于AC一样的功能,既支持客户端的认证接入,又支持客户端的数据转发,从而使得已接入用户及新用户都感知不到CAPWAP通信隧道的断开和恢复,通信业务不会因通信隧道的断开而受任何影响。
如图2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AP通过与AC之间的通信隧道,从AC获取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AC事先存储了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当AP与AC之间建立起CAPWAP通信隧道之后,AP可以通过该通信隧道向AC发送获取请求,AC接收到该获取请求后,发送存储的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给AP。
或者,当CAPWAP通信隧道建立起来之后,AC主动将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下发给AP。该AP接收到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后,存储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具体地,AP可以将Fit模式配置信息存储在Fit模式对应的Fit表格中,将Fat模式配置信息存储在Fat模式对应的Fat表格中。
步骤102:AP根据预设的数据转发方式及Fit模式配置信息,以Fit模式为用户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AP与AC之间的CAPWAP通信隧道通畅时,默认AP采用Fit模式工作,通过AC对无线局域网内所有采用Fit模式的AP进行统一配置管理,能够减少AP的负担,提高整网的工作效率。
AP采用Fit模式工作,此时若AP接收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接入请求报文,该接入请求报文包括该第一客户端的终端标识、IP地址、MAC地址、接入密码等。AP将该接入请求报文转发给AC,AC将该接入请求报文发送给认证服务器,认证服务器根据该接入请求报文对该第一客户端进行认证,如对该接入请求报文包括的接入密码进行验证等。若对该第一客户端认证通过,则认证服务器发送认证成功通知给AC,AC通过该AP将该认证成功通知转发给该第一客户端,从而使得该第一客户端成功接入无线局域网。AC该对第一客户端认证通过后,还存储在Fit模式下接入的该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第一用户信息包括该第一客户端的终端标识、IP地址、MAC地址等。
上述预设的数据转发方式可以为AP本地转发,或者为集中转发(即,集中在AC侧转发)。
步骤103:AP接收AC发送的AP在Fit模式下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
在步骤102中,当AP采用Fit模式工作,且认证服务器对请求接入的第一客户端认证通过并允许接入后,AC上会存储在Fit模式下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并将该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发送给AP。AP接收AC同步的已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存储第一用户信息。
由于在AP采用Fit模式时,存储了已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因此后续当CAPWAP通信隧道断开,AP切换到Fat模式时,AP能够依据在Fit模式下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为已接入的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从而使得已接入用户感受不到CAPWAP通信隧道的断开,不会因为通信隧道断开影响已接入的第一客户端的数据转发。
由于AC可能出现故障,AC与AP之间的通信链路可能出现异常,如AC与交换机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或者交换机与AP之间的通信链路断开等。AC故障或通信链路异常等都会导致AC与AP之间的CAPWAP通信隧道断开,若该通信隧道断开,而AP仍采用Fit模式,则将无法继续为用户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AP与AC之间建立起CAPWAP通信隧道后,AP就实时监测该通信隧道是否断开。
具体地,CAPWAP通信隧道建立起来后,AP每隔预设时长通过该通信隧道向AC发送保活报文,AC接收到该保活报文后会返回该保活报文对应的响应报文。若AP接收到AC返回的响应报文,则确定该通信隧道未断开。若对于连续预设数目个保活报文,AP均未接收到AC返回的响应报文,则AP确定该通信隧道断开。
当AP确定该通信隧道断开后,通过如下步骤104的操作从Fit模式自动切换到Fat模式,并在Fat模式下为用户提供无线服务。
步骤104:若监测到通信隧道断开,则AP切换为Fat模式,根据Fat模式配置信息及上述第一用户信息为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以及根据Fat模式配置信息为请求接入的第二客户端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
当AP监测到与AC之间的通信隧道断开后,AP从Fit模式自动切换到Fat模式,执行Fat模式配置信息对应的设备配置,在AP上进行与认证接入相关的配置操作,及进行与数据转发相关的配置操作。AP切换到Fat模式后,若接收到请求接入的第二客户端发送的接入请求报文,则AP将该接入请求报文转发给认证服务器,认证服务器根据该接入请求报文对该第二客户端进行认证,若对该第二客户端认证通过,则认证服务器发送认证成功通知给该AP,AP将该认证成功通知转发给该第二客户端,从而使得该第二客户端成功接入无线局域网。
该第二客户端认证通过后,该AP还存储在Fat模式下接入的该第二客户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信息,第二用户信息包括该第二客户端对应的终端标识、IP地址、MAC地址等。
而对于之前在Fit模式下已接入的第一客户端,由于在步骤103中,当AP处于Fit模式时,AC向AP同步了Fit模式下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AP存储了这些已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因此在本步骤中,当AP从Fit模式切换到Fat模式后,当接收到一个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报文时,根据该数据报文的源地址,查询已存储的第一用户信息,若已存储的第一用户信息中包含该源地址,则确定该客户端为已接入的第一客户端,根据该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转发该数据报文。
在AP与AC之间的CAPWAP通信隧道断开时,AP切换为Fat模式,并通过上述方式由AP独立为新用户提供接入服务和数据转发服务,以及为已接入用户提供数据转发服务。实现CAPWAP通信隧道断开后AP仍可以为用户提供无线服务,不管是新接入的用户还是已接入的用户,通信业务都不会受CAPWAP通信隧道断开影响。
在AP与AC之间的CAPWAP通信隧道断开后,AP还周期性地探测所述AC,如每隔5秒或10秒等探测一次。当探测成功,该AP与该AC之间就建立起了CAPWAP通信隧道,此时AP与AC之间的通信隧道恢复,为了减轻AP的负担,提高整网的效率,AP可再次由Fat模式切换到Fit模式。
在切换到Fit模式后,AP根据预设的数据转发方式和存储的Fit模式配置信息为新用户提供接入服务和数据转发服务,具体操作与步骤102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之前通信隧道断开时在Fat模式下接入的第二客户端,在步骤104中AP在Fat模式下存储了这些第二客户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信息。当AP与AC之间的通信隧道恢复后,AP将存储的在Fat模式下接入的第二客户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信息发送给AC,AC存储第二用户信息。当AP切换回Fit模式后,若接收到已接入的第二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报文,根据预设的数据转发方式进行相应处理。
由于通信隧道恢复时,与AP连接的AC可能发生了数据老化,导致AC上存储的数据丢失,导致通信隧道恢复且回切到Fit模式下后无法为上述通信隧道畅通时已接入的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通信隧道恢复后,AP还将之前在Fit模式下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发送给AC。AC存储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用户信息。若AP接收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报文时,根据预设的数据转发方式进行相应处理。
由于Fat模式下AP存储了已接入的第二客户端的第二用户信息,并在通信隧道恢复后将已接入的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用户信息及第二客户端的第二用户信息发送给AC,从而使得Fit模式下,既能够为新用户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也能够为已接入用户提供数据转发服务,接入服务和数据转发服务都不会受CAPWAP通信隧道断开的影响。
在AP与AC之间建立CAPWAP通信隧道后,AP会周期性地向AC发送保活报文来监测该通信隧道是否断开。在此监测过程中,AP还可以每隔预设时间段通过预设算法根据已获取的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生成配置校验信息,该配置校验信息可以为对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进行哈希运算得到的哈希值等。AP向AC发送该配置校验信息,AC接收该配置校验信息,采用上述预设算法对AC存储的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进行运算生成配置校验信息,若该配置校验信息与AP发送的配置校验信息一致,则确定AP已经获取到完整的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则返回数据完整通知给AP。若AC生成的配置校验信息与AP发送的配置校验信息不一致,则确定AP尚未获取到完整的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则继续向AP发送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直到AP获取到完整的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
通过上述方式确保AP获取到完整的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则AP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CAPWAP通信隧道断开时自动由Fit模式切换为Fat模式,既能为新用户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也能为已接入用户提供数据转发服务,使得接入服务和数据转发服务均不受通信隧道断开的影响。而且在通信隧道恢复时,AP也能够从Fat模式自动切换为Fit模式,同样不影响为用户提供接入服务和数据转发服务。
本申请实施例中,AP通过通信隧道从AC获取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在Fit模式下从AC同步已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在隧道断开时,AP自动切换为Fat模式,依据Fat模式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信息为已接入的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以及根据Fat模式配置信息为请求接入的第二客户端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配置过程简单,AP能够在Fit模式和Fat模式中自动切换,用户的通信业务不会因通信隧道断开而受任何影响。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该方法应用于AC。如图3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AC通过与AP之间的通信隧道,传输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给AP。
在步骤201中,传输配置信息的方式与上述AP获取配置信息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2:AC在AP采用Fit模式的过程中,存储所述AP在Fit模式下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
步骤203:AC发送第一用户信息给AP,以使AP在通信隧道断开时切换为Fat模式,并根据Fat模式配置信息及第一用户信息为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
在AP处于Fit模式下,AC存储AP在Fit模式下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并将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发送给AP。AP接收AC同步的已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存储第一用户信息。
如此后续当CAPWAP通信隧道断开,AP切换到Fat模式时,AP能够依据在Fit模式下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为已接入的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从而使得已接入用户感受不到CAPWAP通信隧道的断开,不会因为通信隧道断开影响已接入客户端的数据转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AP实时监测通信隧道是否断开,监测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监测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当AP确定该通信隧道断开后,AP切换为Fat模式,并按照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04的方式,根据Fat模式配置信息及上述第一用户信息为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在Fat模式下,对于新接入的第二客户端,AP还存储在Fat模式下接入的第二客户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信息,第二用户信息包括第二客户端对应的终端标识、IP地址、MAC地址等。
AP实时监测与AC之间的通信隧道是否恢复,当监测到通信隧道恢复时,AP由Fat模式切换为Fit模式,此时AP发送在Fat模式下接入的第二客户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信息给AC,以及发送之前Fit模式下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给AC。AC接收并存储AP发送的第一用户信息和第二用户信息,根据第一用户信息为之前在Fit模式下接入的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以及根据第二用户信息为Fat模式下接入的第二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
由于Fat模式下AP存储了已接入的第二客户端的第二用户信息,并在通信隧道恢复后将已接入的第一客户端的第一用户信息及第二客户端的第二用户信息发送给AC,从而使得切换回Fit模式下,既能够为新用户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也能够为已接入用户提供数据转发服务,接入服务和数据转发服务都不会受CAPWAP通信隧道断开的影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AP可以每隔预设时间段通过预设算法根据已获取的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生成配置校验信息,该配置校验信息可以为对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进行哈希运算得到的哈希值等。AP向AC发送该配置校验信息。AC通过该通信隧道接收该配置校验信息,采用上述预设算法对本地存储的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进行运算生成配置校验信息,根据生成的配置校验信息和AP发送的配置校验信息,确定AP是否获取到完整的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
具体地,若该配置校验信息与AP发送的配置校验信息一致,则确定AP已经获取到完整的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则返回数据完整通知给AP。若AC生成的配置校验信息与AP发送的配置校验信息不一致,则确定AP尚未获取到完整的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则继续向AP发送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直到AP获取到完整的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
通过上述方式确保AP获取到完整的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则AP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CAPWAP通信隧道断开时自动由Fit模式切换为Fat模式,既能为新用户提供接入服务,也能为已接入用户提供数据转发服务,使得接入服务和数据转发服务均不受通信隧道断开的影响。而且在通信隧道恢复时,AP也能够从Fat模式自动切换为Fit模式,同样不影响为用户提供接入服务和数据转发服务。
本申请实施例中,AC的操作细节均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AC的操作,同样地,AP的操作细节也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AP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AP通过通信隧道从AC获取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在Fit模式下从AC同步已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在隧道断开时,AP自动切换为Fat模式,依据Fat模式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信息为已接入的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以及根据Fat模式配置信息为请求接入的第二客户端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配置过程简单,AP能够在Fit模式和Fat模式中自动切换,用户的通信业务不会因通信隧道断开而受任何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作模式的切换装置,该装置应用于AP,如图4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30,用于通过与AC之间的通信隧道,从AC获取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
Fit模式服务模块31,用于根据预设的数据转发方式及Fit模式配置信息,以Fit模式为用户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
接收模块32,用于接收AC发送的AP在Fit模式下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
模式切换模块33,用于若监测到通信隧道断开,则切换为Fat模式,根据Fat模式配置信息及第一用户信息为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以及根据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为请求接入的第二客户端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
上述模式切换模块33,还用于若监测到通信隧道恢复,切换为Fit模式,根据预设的数据转发方式及Fit模式配置信息为用户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发送第一用户信息及第二客户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信息给AC,以使AC根据第一用户信息为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以及根据第二用户信息为Fat模式下接入的第二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
该装置还包括:配置校验模块,用于每隔预设时间段根据已获取的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生成配置校验信息;通过通信隧道发送配置校验信息给AC;在AC根据配置校验信息确定AP未获取到完整的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时,继续从AC获取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AP通过通信隧道从AC获取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在Fit模式下从AC同步已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在隧道断开时,AP自动切换为Fat模式,依据Fat模式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信息为已接入的第一客户端户提供数据转发服务,以及根据Fat模式配置信息为请求接入的第二客户端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配置过程简单,AP能够在Fit模式和Fat模式中自动切换,用户的通信业务不会因通信隧道断开而受任何影响。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工作模式的切换装置,该装置应用于AC,如图5所示,包括:
传输模块40,用于通过与AP之间的通信隧道,传输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给AP;
存储模块41,用于在AP采用Fit模式的过程中,存储AP在Fit模式下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
发送模块42,用于发送第一用户信息给AP,以使AP在通信隧道断开时切换为Fat模式,并根据Fat模式配置信息及第一用户信息为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
该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在通信隧道恢复,且AP由Fat模式切换为Fit模式时,接收AP发送的第一用户信息及Fat模式下接入的第二客户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信息;
数据转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为所述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以及根据第二用户信息为第二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
该装置还包括:配置校验模块,用于通过通信隧道接收AP发送的配置校验信息;根据本地存储的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生成配置校验信息;根据生成的配置校验信息和AP发送的配置校验信息,确定AP是否获取到完整的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若确定所述AP未获取到完整的所述Fit模式配置信息和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则继续传输所述Fit模式配置信息和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给所述AP。
本申请实施例中,AP通过通信隧道从AC获取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在Fit模式下从AC同步已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在隧道断开时,AP自动切换为Fat模式,依据Fat模式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信息为已接入的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以及根据Fat模式配置信息为请求接入的第二客户端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配置过程简单,AP能够在Fit模式和Fat模式中自动切换,用户的通信业务不会因通信隧道断开而受任何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度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装置或者其它设备有固有相关。各种通用装置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装置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申请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申请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申请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申请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申请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申请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申请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虚拟机的创建装置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申请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申请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申请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点AP,包括:
通过与接入控制器AC之间的通信隧道,从所述AC获取瘦Fit模式配置信息和胖Fat模式配置信息;
根据预设的数据转发方式及所述Fit模式配置信息,以Fit模式为用户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
接收所述AC发送的所述AP在Fit模式下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
若监测到所述通信隧道断开,则切换为Fat模式,根据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及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为所述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以及根据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为请求接入的第二客户端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
当所述通信隧道恢复后,将存储的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以及在所述Fat模式下接入的第二客户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信息发送给所述A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监测到所述通信隧道恢复,切换为Fit模式,根据所述预设的数据转发方式及所述Fit模式配置信息为用户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每隔预设时间段根据已获取的所述Fit模式配置信息和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生成配置校验信息;
通过所述通信隧道发送所述配置校验信息给所述AC;
在所述AC根据所述配置校验信息确定所述AP未获取到完整的所述Fit模式配置信息和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时,继续从所述AC获取所述Fit模式配置信息和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
4.一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控制器AC,包括:
通过与接入点AP之间的通信隧道,传输瘦Fit模式配置信息和胖Fat模式配置信息给所述AP;
在所述AP采用Fit模式的过程中,存储所述AP在所述Fit模式下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
发送所述第一用户信息给所述AP,以使所述AP在所述通信隧道断开时切换为Fat模式,并根据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及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为所述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
当监测到通信隧道恢复时,接收所述AP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信息及所述Fat模式下接入的第二客户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通信隧道恢复,且所述AP由Fat模式切换为Fit模式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为所述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以及根据所述第二用户信息为所述第二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通信隧道接收所述AP发送的配置校验信息;
根据本地存储的Fit模式配置信息和Fat模式配置信息,生成配置校验信息;
根据生成的所述配置校验信息和所述AP发送的所述配置校验信息,确定所述AP是否获取到完整的所述Fit模式配置信息和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
若确定所述AP未获取到完整的所述Fit模式配置信息和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则继续传输所述Fit模式配置信息和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给所述AP。
7.一种工作模式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点AP,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与接入控制器AC之间的通信隧道,从所述AC获取瘦Fit模式配置信息和胖Fat模式配置信息;
Fit模式服务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数据转发方式及所述Fit模式配置信息,以Fit模式为用户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AC发送的所述AP在Fit模式下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
模式切换模块,用于若监测到所述通信隧道断开,则切换为Fat模式,根据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及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为所述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以及根据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为请求接入的第二客户端提供接入服务及数据转发服务;当所述通信隧道恢复后,将存储的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以及在所述Fat模式下接入的第二客户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信息发送给所述AC。
8.一种工作模式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控制器AC,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通过与接入点AP之间的通信隧道,传输瘦Fit模式配置信息和胖Fat模式配置信息给所述AP;
存储模块,用于在所述AP采用Fit模式的过程中,存储所述AP在所述Fit模式下接入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用户信息给所述AP,以使所述AP在所述通信隧道断开时切换为Fat模式,并根据所述Fat模式配置信息及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为所述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当监测到通信隧道恢复时,接收所述AP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信息及所述Fat模式下接入的第二客户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信息。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910338801.1A 2019-04-25 2019-04-25 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0495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8801.1A CN110049522B (zh) 2019-04-25 2019-04-25 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8801.1A CN110049522B (zh) 2019-04-25 2019-04-25 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9522A CN110049522A (zh) 2019-07-23
CN110049522B true CN110049522B (zh) 2021-09-21

Family

ID=67279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38801.1A Active CN110049522B (zh) 2019-04-25 2019-04-25 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495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3382B (zh) * 2020-05-20 2023-10-2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信息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2566135B (zh) * 2020-12-04 2023-01-3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无线接入点部署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7616A (zh) * 2009-05-19 2009-10-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点切换备份接入控制器的方法及接入点和接入控制器
CN103200601A (zh) * 2013-03-26 2013-07-10 北京傲天动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胖瘦模式切换方法
CN105050088A (zh) * 2015-08-20 2015-11-11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认证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6454902A (zh) * 2016-11-14 2017-02-22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无线局域网中漫游的方法和装置
CN106792639A (zh) * 2016-12-16 2017-05-3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ap中实现用户数据恢复的方法及系统
CN107949005A (zh) * 2017-12-12 2018-04-20 深圳市菲菱科思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设备一键切换胖瘦ap模式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9059B (zh) * 2011-07-05 2018-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控制器切换方法和无线接入点
CN105072605B (zh) * 2015-08-18 2018-11-09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Ap独立模式下的终端漫游方法及ap
CN106535299B (zh) * 2016-11-30 2021-04-3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关联方法及装置
CN109640350B (zh) * 2019-02-13 2022-08-26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p的远程维护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7616A (zh) * 2009-05-19 2009-10-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点切换备份接入控制器的方法及接入点和接入控制器
CN103200601A (zh) * 2013-03-26 2013-07-10 北京傲天动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胖瘦模式切换方法
CN105050088A (zh) * 2015-08-20 2015-11-11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认证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6454902A (zh) * 2016-11-14 2017-02-22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无线局域网中漫游的方法和装置
CN106792639A (zh) * 2016-12-16 2017-05-3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ap中实现用户数据恢复的方法及系统
CN107949005A (zh) * 2017-12-12 2018-04-20 深圳市菲菱科思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设备一键切换胖瘦ap模式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9522A (zh) 2019-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65404B (zh) 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和装置
CN113099443B (zh) 设备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07567017B (zh) 无线连接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11083718A (zh)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网络功能及网络系统
US10924533B2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oad balancing
US10250581B2 (en) Client, server, radius capability negotiation method and system between client and server
CN110061993B (zh) 一种包含公网出口地址的日志生成方法、装置及接入设备
CN109561054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控制器及接入设备
CN110049522B (zh) 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671763B (zh) 组网环境下的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471361B (zh) 一种版本升级方法及装置
KR20190118647A (ko) 정보 처리 방법, 장치,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저장 매체 및 전자 기기
CN110691398A (zh) 智能设备的网络交互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7035387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vice configuration
CN113596792B (zh) 电子设备的绑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4023001A (zh) 一种ac设备转发未认证报文信息的方法
CN104010046A (zh) 一种服务器选择方法及系统、记录服务器、测量服务器
JP6311417B2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
CN113949631B (zh) 客户端容灾的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6708881B (zh) 基于网络文件系统的交互方法和装置
CN115412974B (zh) 分流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791036B (zh) 一种ap接入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147285A (zh) 一种云安全产品统一管理方法
CN111385324A (zh)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721231A (zh) 一种业务质量感知探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