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88A - 在水上水下浮动建筑法 - Google Patents

在水上水下浮动建筑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88A
CN1100488A CN93104680A CN93104680A CN1100488A CN 1100488 A CN1100488 A CN 1100488A CN 93104680 A CN93104680 A CN 93104680A CN 93104680 A CN93104680 A CN 93104680A CN 1100488 A CN1100488 A CN 11004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ater tank
building
water
waterbor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3104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景立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931046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使用于一切海上、水上、水下建筑一 切大型建筑场所,它包括一切水上、水下的一切工 程。本发明专利的一切设备投资都不在建筑投资之 内,它是施工工具。使用本发明专利,要比在陆地上 施工工期快。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直接在海上、水 上、水下、湖泊、河流、施工的专利方法,提供一种用浮 力原理而成的建筑方法施工。

Description

从古到今,全世界在海上水上,还没有能在浮动的水上水下建筑一切,大型场所。因不知水下到水上几米到几百米,因在水底一直到水面要用很多建筑材料才能把水面上的建筑物固定起来。它投资高,不坚固,不能常期使用,不能建筑一切大型小型的场所。还有现在虽然有在海底建筑,可是它投资高的高得惊人,不能大批建筑,而且海底还没有氧气,想搞大型建筑还搞不起。而本利能在海上、水上、水下一切都能搞大型建筑。
本发明专利,是能把本专利用在一切海上水上、水下、不管水有多深,都能搞建筑。本专利投资少,能在比陆地上还要短的时间内,把同期工程提前完成。因在陆地上投资建筑。1、要用很多投资买地皮,2、要挖地基、打地基、所以投资高。而本专利这些都不用,就可以直接在海上建筑。它工期短、快、投资低,而本专利不占用土地。主要是使用在沿海国家,地区、湖泊、岛国、海弯的国家建筑海上一切建筑。以后就不会因世界人口增长,没有地方住而发愁。也不用向空中发展,能解决全世界人民住宅。土地生活急用。本专利能在海上水上水下建筑1、城市、住宅、2、娱乐场所、3、体育馆、4、航空母舰、5、大船、6大型打捞舰、7、海上采矿、8、工厂、9、学校、10公路、11铁路等一切想不到的大型小型场所。本专利是投资低、工期短快。能在海上建一切建筑物。就象在陆地上建个工厂那么快,而且还更快。不管在海上建筑大小工程、住宅工厂、一定要保证不污染海水,不能把污水、垃圾排放到海里面,都要严格静化,如有污染严重的工程项目,就不能在海上建筑。本专利能把全世界的经济推向一次长远的新高潮,为国家创造几千亿元的利润。还能为国家在军事上建造几到几十艘大型航空母舰。而投资每一艘的资金直用美国的航空母舰的1/3到1/4就可以建造比美国还要大的舰。1、就好象在陆地上建一个简单工厂一样。本专利还能为国家把2000年运动会主办权夺过来,因能用本专利在全世界建造一个世界上为一的一个海上体育馆。把主会场建在海上。这样是很有吸引力的,一定会把主办权夺来,而且还能为国家节省土地,又吸进几十亿的外汇,本专利一定会为国家创造很高的利润。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很多A空气水箱,和B空气水箱,又用很多连结杆螺丝纵横边结组合固定成一个整体上面用挟板个个夹住,再在上面铺上一丛隔离丛,就可以在上面建筑了。整个工程的水面工程的重量不能大于主体浮力的排水量。这样工程就完成。工程完成后,在把全部的空气水箱全部拆开抽出。这样就可以把工程建筑在海上、海上的一切建筑都是用同理建筑。如建水1、工程,也是用同理在上面建筑,水下是用空气水箱D与C放进水后在连结固定四周,中心用空气支柱称住。四周用粘膏封闭,把水抽出来就能在里面施工。等工程完成后,就可以把一切部件彻掉。如是想在水下在建丛时也是用同样方法施工,中间有封闭门,不能叫水上升到上面建筑体内,一切建筑都是这种方法完成,达到建筑使用效果,而且还能把几个几十个建筑体组合连结起来,组成一个建筑区,建成一个城市。
本发明专利的优点及效果是:
1、结构简单,实用建筑工程理想、安全、投资少工期工程快。
2、使用的空气水箱等都是施工工具,不在工程投资工程资金之内,能够长期使用。
3、每项工程在组合期间时间、工程上马快。
4、本发明专利使用一切海上、水上、水下一切工程。
本发明专利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本专利它包括把很多A空气水箱和很多B空气水处,用螺丝和连结杆,用纵横东西南北的方法,紧固连结一起在上面铺上,一丛隔离丛,隔离丛上面就能施工建筑。而在边沿放上挡浪板,这样一步一步扩大施工面积,等到施工主体建成到能固定后就在向高处建筑,待施工完成后,就可从丛中心或边沿按着一种空气水箱望里拆开。拆每一个空气水箱要先把两个进水口放开,这样等水进到空气水箱后,把里面的空气压出来,而空气水箱的每个重量,等到放进水后,就能在水中自由浮动。而进水后的水箱的重量和浮力在水中直有3-4公斤左右的重量,任何人在水里都能自由上下的拿动。进水后的重量与浮力只能在3-4公斤左右,等推到水边,把水箱吊起,把水放掉,把水门堵上,就能继续使用。工程全部全工后,把全部水箱和一切部件拆开拿掉,这样,整个工程就完成,可是水上的建筑重量一定要小于主体的面积动排水量的重量。如果还想在水下建筑的话,也按同理安装,都把水箱拆除后,用件B空气支住上连结件4隔离丛下连结空气水箱,四周用,空气水箱(1)连结固定一起。边沿用防水粘膏密封好。在把里面的水抽出,这样就能在里面施工。工程完成后,在把水箱拆开彻掉,这样在水下的丛建筑就完成,如是还想在水下建一丛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来施工。
附图说明如下:
图1、2、3是本发明整体装配图;
图4是本发明专利的件4,挡浪板;
图5是本发明专利的件5挟板;
图6是本发明专利的A空气水箱;
图7是本发明专利的B空气水箱;
图8是本发明专利的D空气水箱;
图9是本发明专利的空气支柱;
图10是本发明专利的连结杆;
图11是本发明专利的D空气水箱;
图A1是本发明使用航空母舰的剖视图;
图A2是本发明专利使用于大船,与大型打捞舰的剖面图。
图B是本发明专利使用于在体育馆;
图C1、2、3图是本专利使用于公路、铁路、桥梁主体的剖视图;
图D是本专利使用于海上采矿的装配图;
图D3、4是海上采矿的主要部件,井壁管的剖视图。
图1、2是海上、水上、水下本专利主视图
件1、一概水上水下,建筑物2、空主体,3、挡浪板,4、隔离丛,5、挟板,6、空气连结杆,7、空气水箱A,8、空气水箱B,9、螺丝,10、污水静化厂,11、封闭门,12、空气水箱,13、空气支柱,14、空气水箱,15、防水堵漏粘膏,16、水下空气连结杆。
1中、7、8、12、14空气水箱视图
件1、橡胶板,2、螺丝,3、连结杆孔,4、螺丝孔,5、空气箱,6、主体,7、进水口,8、进气口。
A图1、2    B图
图1是航空母舰    体育馆
图2是大型打捞大舰    一切娱乐场所
C图  1、2、3
C图1、2、3是三角上水上建筑公路、铁路、桥梁视图
C图1
件1、护栏杆  2、空主体  3、稳定石  4、路基  5、海下稳定铁索
D图
件1、工厂,厂矿  2、天车、吊车  3、空气井壁管架  4、井口  5、水上建筑体  6、稳定铁索  7、稳定石  8、空气底井壁等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专利是用很多件7、空气水箱A,排成排,或分很多件8空气水箱排成排、这样各一排件7,放一排件8,空气水箱,纵横东西南北用件6,连结杆,用件9、螺丝连结固定组合一起。上面用件5挟板,按每个的边沿都挟紧,加以整体的固定。这样就能把件7与件8连结固定成很大面积,这样连结一起后它坚固,不浮动,在把件4隔离丛铺上,件4可以用沙土,可以用钢板,如是有水下工程就用钢板,等面积扩大到能建筑的面积后,把件3挡浪板,挡在边沿以防有浪冲击,这样,就可以在中心施工建筑。先建立体底面积,因如果是连结体过大,下面有海浪冲击,连结体会有凹现象。如是先在中心建底座,等底面积建成坚固后,就不怕凹凸现象,这样在向外扩建等把主体建成后,在望高处建筑边沿建一条挡浪边沿,这样工程完成。如是件7与件8不够用的话,还可以水下中心或与边沿,格几排抽出1排出来,连结在连沿来扩大面积,如面积大到一定的程度,还可以把中心抽空,都放到边沿用。等到工程完成后,就把全部的空气水箱平拆开抽出,要隔几排抽几排,从防建筑物不平现象。如有水下工程就等把全部空气水箱A与B全部拿掉后,把件B空气支柱,用件9螺丝连结在件4隔离丛上,下边在把件12连结一起。四周用件12与件14空气水箱D都用件9螺丝件6连结杆,四周连结固定在一起,再在外面用件15防水堵漏粘膏把件12与14的边沿缝堵上,不能漏水,把里面的水抽出来后,就可以在里面施工。等工程完成后,就把13、12、14、15、69一切都由出拿掉,于是还建下丛的话,就用同样的办法连结,固定,用同种方法施工,这样一切水上、水下的工程都用同样方法去施工、使用。
A图1
建筑制造航空母舰的剖视图,它可以建成二丛或三丛里面是军队与武器,是用水上建筑施工方法去施工。本专利只能在中国制造航空母舰,任何另的国家不能用本专利的方法去制造航空母舰。也不能用本专利制造方法去制造一切带动力,带攻击性的建筑体。
A图2
A图2,是制造大船和大型打捞大舰的剖视图,也是用水上建筑法去施工制造。打捞大舰一项专利不专让,认可国家个人有能制造,如是造大船,不能建成打捞船的图型,是大船中心是空的,中间看到海水的船,边沿有大吊车的都是本专利,不能制造。
B图
B图是运动场体育馆的剖视图,它可以建成单丛或两丛,也是同种施工方法去施工。
C图
C图是公路铁路连结一起的剖视图,也是用本专利在水上建筑方法去施工。不过它可以单个制造。C图2是空主体,空主体里面是空的,是封闭的,四周有连结板,等无数个单独主体都建成后,就用螺丝连结一起。紧固一起,上面有护拦杆固定,下面有三面连接板固定,左右还有支架连结。支架的作用是以防有大风刮,它起支撑作用,下面安装件3,稳定后,在水下,稳定后也是起稳定作用。因在海里时常有大风大浪一起一落,这样稳定后在水下把桥主体下坠到一定的深度,就不怕海浪的冲击起浮。在把件稳定在海底,铁锁和桥固定在一起,这样就能把公路铁路桥梁稳定建筑海上,在海上建公路铁路桥,要比在大汇大河里建桥投资少,工期快。
D图
D图是海上采矿井壁架剖视图,本专利便于几十米到二三百米深左右的海底到海上采矿施工使用。使用方法同上,先把矿井,主体矿上的建筑物井口,吊车,用海上建筑法建好后,在建井壁架,井壁管架也用很多单个井壁管架连结固定组合一起的,井壁架其分二种:一种是底井管架,只有一个,它是两头没有封闭,是通的,可是在边沿有空气箱,箱底是封闭的,也可以全封闭它空气的排水量一定要等于井架钢材的一切重量。井壁管架和重量不能比排水浮力的重量重,直能在5公斤左右,不能过重。因上边还有几十节到百节的井壁管架,上面的吊车吊不动。第二是普通空气井壁架,它两头是通的,不封闭空气箱也可以不封闭,也可以封闭。井壁管周围是支架,支架的重是在井壁管重量之内,也可以建成井口后,在安装焊结,这样用吊车把井壁管吊起下放到排里,把件3普通井壁管架连结焊结周围封闭一起,左下方连结下一节。这样一节一节的连结,焊结封闭下方到海底就完成在海上,到海底采矿的井壁施工,可是井壁管架上周的空气水箱一定要全部连结封闭一起,不能漏一点水进一点水进到空气水箱内,固件8与件3井壁管是封闭的,而中心是通的,有海水进来,而空气水箱是封闭的,没有进水有排水浮力量,而且排水时加浮力正好等于井壁管架的总重量,就是重也重不了几吨,所以上面的吊车是吊不动的。就这样放一节连结一节,一直到海底为止,在用件6、件7稳定后固定在一起,整个海上采矿施工工程就完成,当然也可以用把每个井壁管架的空气箱两头封闭后,利用它在水中的浮力,因中心是通的,所以它在水中只有几公斤的重量,有几个潜水员就能在水下把这个很大的井壁管架上下自由的安装下沉下浮。这样也可以施工,完成井下到井上的矿井安装。周围用件6、件7四周围从以固定起来至到井口这样全部工程就完成。
本发明专利其特征
一、本专利能在(海上、水上、水下建筑一切工程)
二、本专利方法是用很多空气水箱A空气水箱B空气水箱C件6空气连结杆)用件9它是螺丝连结组合固定一起,上面用C件6,挟板)挟住,上面铺上C件4隔离层)边沿(件3挡浪板)在里面施工,(件78、12、14空气水箱)可以抽出来是施工,水下是用(件13空气支柱)连结(件12、14)用(件6、件9)在用(件(15防水粘膏)组合一起成整体把水抽出就能施工,而一切部件都是施工工具,本发明专利(图件7、8、12、14空气水箱)的(件1,橡胶板)(件5连结螺丝孔)(件3,连结杆孔)(件7、8进出口)都是本专利的主要部件。
三、本发明是利用浮力原理,利用空气水箱有浮力进水后,下滗能组合能折开来完成本专利的施工法。
四、本专利视图(A图1是航空母舰和大船的剖视图)(A图2是大型打捞船视图,用本专利的施工方法施工的,它是施工本专利方法的一种。
五、本专利视图(B图是海上运动场)是用本专利方法使用施工。
六、本专利视图(C图1  C图2  C图3)是海上水下上用于公路铁路、桥梁的专利剖视图,它是利用本专利方法施工的,它原理利用(件2空主体)是密的,有很大的浮力而且可以单个在另处,海上水上建成后在组成一体,用(件3,稳定后)稳定在用(件5海下稳定铁索)来组合连结一起就可以完成整个工程。
七、本专利视图(D图是海上采矿、井架、专利)井口到井口上是用本专利方法施工的而水下(件3  件8空气井壁管)是利用井壁管周围的空气水箱是空的原理,它有浮力没有重量,所以能在井口上吊起放下组合,可以用(件3  件8  空气井壁管)在水上把空气水箱封闭后在下水组合连结。连结后在用(件7,稳定后和件6)稳定铁索连结固定一个整体。

Claims (10)

1、海上、水上、水下一概建筑发明专利法,它包括(图1、2、3剖视图)(件3,挡浪板)(件4,隔离层)(件5,挟板)(件6,空气连结杆)(件7,空气水箱A)(件8空气水箱B)(件12,空气水箱C)(件14,空气水箱D)(件11封闭门)(件13空气支柱)(件15,堵漏粘膏)(A图1,航空母舰)(A图2吕船大型打捞舰剖视图)(B图是运动场,体育馆)(C图是公路、铁路、桥梁视图)(件1,护拦杆)(件2,空主体)(件3,稳定石)(件5稳定铁索)(D图海上开采矿井进壁管架剖视图)(图1、2、3是井壁装配图)(件3,井壁管)(件4,主体)(件5建筑体)(件6稳定铁索)(件7,稳定石)(件8,下井壁管)(附图说明书20页)(说明书第1而)等一切文件。
2、独立保护发明专利所述的海上水上水下一切水上水下包括湖、河流的发明专利建筑法,其特征在于,用(件7空气水箱A)与(件8,空气水箱B)用(件6,空气连结杆)(件9)连接固定组合一起上面铺上(件4隔离层)在组合体上边沿放(件3,挡浪板)利用组合整体的浮力,在上面建筑。(件7、8)可以抽出来,要在水下建筑就用(件13空气支柱)连结(件4,隔离层)下边连结(件12,空气水箱)四周都用(件12、14连结组合固定封闭成一个整体,把里面的水抽出来,就能施工空气水箱等一切都能可以抽出来重新使用,也可以不抽出,如果用单层铁钢板四周封闭焊结连结后,把水抽出后施工的方法也是用本发明专利法的。
3、保护(A图1是航空母舰)是用本专利法施工
4、保护(A图2是大型打捞舰)是新专利,也用同种专利方法施工的都是本专利保护的专利,任何国家个人不能在申请专利。
5、保护(C图1、2、3是公路铁路桥梁的装配图)(件2是空主体)中心是空的,空主体是运用浮力来浮在水面上的,它是封闭或上面是开口的建筑,用很多单空主体连结固定组合一起的,形势来组成桥,公路铁路的,下面用(件3稳定石)稳定起来,把主体下坠到水里一定的深度,而使桥梁公路铁路不能上浮下沉,主体边沿的支架是起固定作用的,防止海浪的冲击,而单个主体或整体是用水上建筑专利方法去建筑施工的,就是在地上制造成单个主体后,在拉到水中组成的桥路,也是本专利建筑法,因它也是利用单空主体,连结在一起,利用浮力而建成的。在本专利保护之内,本专利是系例法,任何国家个人都不能在申请在海上的一切建筑专利。
6、保护本发明专利(D图1,2是海上开采矿井装配剖视图)它是用本专利建筑的。(图3,图4)主要是井壁、筒主体)它的主要是用丛海底到海上的井壁架,而(件3井壁管年8,下井壁管是空气进壁客架,它的边沿是空箱,里面没有水,利用浮力来减较重量,好便于安装,它上面是吊车,可以一节一节的连结。也可单个在水下连结,因单个空气井壁管是空的,在水中没有重量,可以在水上,上下流动,便于在水下安装,本安装法是受保护的,任何个人国家不能在申请专利。
7、一切海上水上水下,湖上河上的一切大型小型建筑物,都不能利用本发明专利私自使用本发明专利的方法施工建筑,一但有的国家个人私自使用本专利要服法律责任,任何国家个人都不能在申请这方面的一切专利因本发明专利是系例型的。
8、本发明专利,它的主要特征原理和主要部件是很多空气水箱连结组合固定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利用水的浮力来支承上面的建筑物,等工程完成后,在把主要的空气水箱等一切平均抽出来,空气水箱是钢铁板制造的,利用浮力来托住上面建筑物,空气水箱有三个进出水口,它可以随时上浮下沉,不管在海上水上水下建筑什么工程,用到本发明专利的每一项部件或主要部件,原理、外形象的方法,是用空气水箱组合的原理,都在本发明专利海上水上水下专利法之内,本专利是受国家、世界专利法保护的,谁要是侵犯,不管是国家单位个人都要负法律责任。
9、本专利主要部件1.(空气水箱A、B、C、D)2.(空气连结杆)都是主要部件。(C图件2)3.(D图件3.件8)(件1,橡胶板)(件3,空气孔)(件4螺丝孔)(件5空主体)(件7,8进出水口等)。
10、本专利保护范围是一切海上、水上、水下的建筑施工系例方法,本申请专利的一切文件,包附图说明书20页,说明书页任何国家个人单位不能在申请关于在海上、水上、水下的申请专利。本专利已申请优先权。
CN93104680A 1993-04-26 1993-04-26 在水上水下浮动建筑法 Pending CN11004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3104680A CN1100488A (zh) 1993-04-26 1993-04-26 在水上水下浮动建筑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3104680A CN1100488A (zh) 1993-04-26 1993-04-26 在水上水下浮动建筑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88A true CN1100488A (zh) 1995-03-22

Family

ID=4985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3104680A Pending CN1100488A (zh) 1993-04-26 1993-04-26 在水上水下浮动建筑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48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3221B (zh) * 2009-10-20 2013-01-09 文素云 三栖可变动组合多用途永久性建筑
CN113833025A (zh) * 2019-07-06 2021-12-24 王建平 水上悬浮式钢混结构公路与铁路交通工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3221B (zh) * 2009-10-20 2013-01-09 文素云 三栖可变动组合多用途永久性建筑
CN113833025A (zh) * 2019-07-06 2021-12-24 王建平 水上悬浮式钢混结构公路与铁路交通工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Oleson et al. Building for eternity: the history and technology of Roman concrete engineering in the sea
Auriemma et al. Archaeological remains as sea level change markers: a review
US6659686B2 (en) Precast modular intermodal concrete shapes and methods of installation to form shoreline stabilization, marine and terrestrial structures
Chandrasekaran et al. Ocean structures: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operations
Franco Ancient Mediterranean harbours: a heritage to preserve
Harris et al. Evolution of subtidal sandbanks in Moreton Bay, eastern Australia
Hadjidaki Preliminary report of excavations at the harbor of Phalasarna in West Crete
CN101851933B (zh) 一种可潜式水下景观隧道
Raban Recent maritime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Israel
CN201826327U (zh) 一种可潜式水下景观隧道
US7007620B2 (en) Modular ships for transporting and installing precast modular intermodal concrete shapes
CN206579794U (zh) 智能化深海养殖设施的双浮筒单点系泊系统
Franco History of coastal engineering in Italy
CN1100488A (zh) 在水上水下浮动建筑法
Surlyk et al. Stratigraphy of the marine Lower Triassic succession at Kap Stosch, Hold with Hope, North-East Greenland
Nayling et al. Barland's Farm, Magor, Gwent: a Romano-Celtic boat
CN100366825C (zh) 悬浮式拦沙滤泥水质保护装置
CN109080782A (zh) 一种海上的大型浮岛
Breilin et al. The unique moraine morphology, stratotypes and ongoing geological processes at the Kvarken Archipelago on the land uplift area in the western coast of Finland
Ryabchuk et al. Coastal processes in the Eastern Gulf of Finland-possible driving forces and the connection with nearshore development.
LeTourneau et al. The sedimentology, stratigraphy, and paleontology of the Lower Jurassic Portland Formation, Hartford basin, central Connecticut
Carter People, place and space: an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the maritime cultural landscapes of Otago Harbour, New Zealand
CN104401459A (zh) 一种水上浮体
CN217850856U (zh) 一种兼具生物苗种附着采集器的可拆装鱼礁单体装置
CN2545087Y (zh) 过驳或下水用的入泥式气浮升降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