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7443B - 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47443B CN110047443B CN201910277355.8A CN201910277355A CN110047443B CN 110047443 B CN110047443 B CN 110047443B CN 201910277355 A CN201910277355 A CN 201910277355A CN 110047443 B CN110047443 B CN 11004744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ightness
- mobile terminal
- screen
- backlight
- us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13—The adjustment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the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09G2320/062—Adjustment of illumination source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屏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其中,该亮度调节曲线由至少两个亮度参数形成,该亮度参数包括相互对应的环境光亮度和背光亮度,采集该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基于该亮度调节曲线对当前环境光亮度进行计算,获得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将该屏幕的背光亮度调整为当前背光亮度。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对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进行计算,获得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并自动对屏幕的背光亮度进行调整,以适应用户的视觉习惯,显著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电子产品之一。在移动终端的日常使用中,用户会根据不同的环境光亮度对移动终端的背光亮度进行调整,以达到使用户观看柔和,不刺眼的目的,但是,目前移动终端的背光亮度的调整过程繁琐,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屏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其中,所述亮度调节曲线由至少两个亮度参数形成,所述亮度参数包括相互对应的环境光亮度和背光亮度;采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基于所述亮度调节曲线对所述当前环境光亮度进行计算,获得所述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将所述屏幕的背光亮度调整为所述当前背光亮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亮度调整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屏幕,所述装置包括:亮度调节曲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其中,所述亮度调节曲线由至少两个亮度参数形成,所述亮度参数包括相互对应的环境光亮度和背光亮度;环境光亮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背光亮度获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亮度调节曲线对所述当前环境光亮度进行计算,获得所述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背光亮度调整模块,用于将所述屏幕的背光亮度调整为所述当前背光亮度。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屏幕;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屏幕和所述存储器耦接;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获取目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其中,该亮度调节曲线由至少两个亮度参数形成,该亮度参数包括相互对应的环境光亮度和背光亮度,采集该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基于该亮度调节曲线对当前环境光亮度进行计算,获得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将该屏幕的背光亮度调整为当前背光亮度,以通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对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进行计算,获得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并自动对屏幕的背光亮度进行调整,以适应用户的视觉习惯,显著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坐标系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亮度调整曲线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亮度调整装置的模块框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保存或者携带实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的程序代码的存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目前,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会根据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环境光亮度对移动终端的屏幕的背光亮度进行调节,以适应用户自己的视觉习惯,例如,当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环境光亮度快速变化时,为了使移动终端的屏幕的背光亮度适应环境光亮度的变化,那么,用户需要在短时间内多次手动调整移动终端的屏幕的背光亮度,从而造成用户在手动调节背光亮度的过程中,操作过程十分繁琐,体验不佳。
进一步地,为了解决用户手动调整移动终端的屏幕的背光亮度造成的操作繁琐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厂商提出了根据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环境光亮度,自动调整移动终端的屏幕的背光亮度的方案,例如,当检测到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环境光亮度为60尼特时,自动将移动终端的屏幕的背光亮度调整至60尼特,当检测到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环境光亮度为30尼特时,自动将移动终端的屏幕的背光亮度调整至40尼特等,也就是说,所有移动终端根据相同的环境光亮度调整的移动终端的屏幕的背光亮度都是相同的,即所有用户在相同的环境光亮度下,看到的移动终端的屏幕的背光亮度都是相同的,但是,不同的用户,在相同的环境光亮度下,其适应的移动终端的屏幕的背光亮度并不一定相同,从而造成用户体验不佳。
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并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通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对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进行计算,获得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并自动对屏幕的背光亮度进行调整,以适应用户的视觉习惯,显著提高用户体验。其中,具体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在后续的实施例中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背光亮度调整方法用于通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对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进行计算,获得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并自动对屏幕的背光亮度进行调整,以适应用户的视觉习惯,显著提高用户体验。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应用于如图6所示的背光亮度调整装置200以及配置有所述背光亮度调整装置200的移动终端100(图7),其中,该移动终端包括屏幕。下面将以移动终端为例,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流程,当然,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所应用的移动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式电子设备、车载设备、网关等包括屏幕的电子设备,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下面将针对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所述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目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其中,所述亮度调节曲线由至少两个亮度参数形成,所述亮度参数包括相互对应的环境光亮度和背光亮度。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用户可以为当前使用该移动终端的用户,也可以为该移动终端当前登录的用户账号对应的用户,当前登录的用户账号可以包括该移动终端的手机账号,该移动终端的应用(APP)账号等,其中,当该移动终端当前登录的用户账号对应的用户与当前使用该移动终端的用户不一致时,则可以将当前使用该移动终端的用户确定为该目标用户。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在移动终端设置目标用户确认的优先级,当目标用户的确认方式包括当前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或当前登录的用户账号对应的用户两种时,可以设置当前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的优先级高于当前登录的用户账号对应的用户的优先级,也就是说,当移动终端在被使用时,可以优先查找确认当前使用该移动终端的用户,如果能确认当前使用该移动终端的用户的身份信息时,则可以将该当前使用该移动终端的用户确认为目标用户;如果无法确认该当前使用该移动终端的用户的身份信息时,则可以再进一步去获取移动终端当前登录的用户账号对应的用户,并将移动终端当前登录的用户账号对应的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当然,在移动终端在被使用时,也可以同时查找确认当前使用该移动终端的用户和移动终端当前登录的用户账号对应的用户,并在当前使用该移动终端的用户和移动终端当前登录的用户账号对应的用户不一致时,基于设定的当前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的优先级高于当前登录的用户账号对应的用户的优先级,将当前使用该移动终端的用户确认为目标用户。
另外,移动终端预先设置并存储目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因此,在确定该移动终端所对应的目标用户后,可以在移动终端本地查找该目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可以理解的,移动终端可以仅设置有一个目标用户并预先存储该目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也可以设置有多个目标用户并预先存储该多个目标用户分别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在此不做限定。如表1所示,当该移动终端设置有多个目标用户并预存存储该多个目标用户分别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时,可以建立多个目标用户和多个亮度调节曲线的映射关系表,其中,在表1中,目标用户用M表示,亮度调节曲线用Q表示,则可以相应建立目标用户M1和其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Q1的映射关系、目标用户M2和其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Q2的映射关系以及目标用户M3和其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Q3的映射关系等。
表1
目标用户(M) | 亮度调节曲线(Q) |
M1 | Q1 |
M2 | Q2 |
M3 | Q3 |
...... | ...... |
在本实施例中,该亮度调节曲线由至少两个亮度参数形成,且该亮度参数包括相互对应的环境光亮度和背光亮度,其中,环境光亮度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内置的光感应器检测获得,背光亮度可以通过目标用户基于环境光亮度配置获得。例如,如表2所示,其中,环境光亮度用B表示,背光亮度用L表示,其中,环境光亮度B1和背光亮度L1相互对应且组成亮度参数C1;环境光亮度B2和背光亮度L2相互对应且组成亮度参数C2;环境光亮度B3和背光亮度L3相互对应且组成亮度参数C3等。其中,移动终端可以从多个亮度参数中选择至少两个亮度参数形成所述亮度调节曲线,如移动终端可以从亮度参数C1、亮度参数C2以及亮度参数C3中选取至少两个亮度参数形成该亮度调节曲线,例如,选取亮度参数C1和亮度参数C2形成亮度调节曲线、选取亮度参数C1和亮度参数C3形成亮度调节曲线、选取亮度参数C2和亮度参数C3形成亮度调节曲线,或者选取亮度参数C1、亮度参数C2以及亮度参数C3共同形成亮度调节曲线。
表2
步骤S102:采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
进一步地,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内置光感应器采集其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
其中,移动终端可以实时采集其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移动终端可以按预设时间间隔采集其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例如,可以每间隔1分钟采集一次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每间隔30分钟采集一次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等;移动终端可以定时采集其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例如,可以定时在早上8点采集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定时在中午12点采集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以及定时在下午3点采集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等;移动终端也可以按用户设定方式采集其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例如,用户可以控制移动终端采集当前环境光亮度的开关,即当开关打开时移动终端采集其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当开关关闭时移动终端不采集其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当然,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其他采集其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103:基于所述亮度调节曲线对所述当前环境光亮度进行计算,获得所述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后,可以基于该目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对当前环境光亮度进行计算,以获取该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可以理解的,由于该亮度调节曲线是由目标用户配置的,因此,基于该亮度调节曲线对当前环境光亮度进行计算获得的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是满足该目标用户的视觉习惯的背光亮度,从而可以显著的提升用户体验。
步骤S104:将所述屏幕的背光亮度调整为所述当前背光亮度。
进一步地,在计算获得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后,可以将该移动终端的屏幕的背光亮度调整为该当前背光亮度,从而使得移动终端的屏幕的背光亮度始终适配用户的视觉习惯,提升用户体验。作为一种方式,在计算获得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后,可以进一步检测该移动终端的屏幕目前所设定的背光亮度,并将该移动终端的屏幕目前所设定的背光亮度与当前背光亮度进行比较,其中,当该移动终端的屏幕目前所设定的背光亮度与当前背光亮度一致时,保持该移动终端的屏幕目标所设定的额背光亮度;当该移动终端的屏幕目前所设定的背光亮度小于当前背光亮度时,将移动终端的屏幕目前所设定的背光亮度增大至当前背光亮度;当该移动终端的屏幕目前所设定的背光亮度大于当前背光亮度时,将移动终端的屏幕目前所设定的背光亮度减小至当前背光亮度。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获取目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其中,该亮度调节曲线由至少两个亮度参数形成,该亮度参数包括相互对应的环境光亮度和背光亮度,采集该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基于该亮度调节曲线对当前环境光亮度进行计算,获得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将该屏幕的背光亮度调整为当前背光亮度,以通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对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进行计算,获得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并自动对屏幕的背光亮度进行调整,以适应用户的视觉习惯,显著提高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上述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屏幕。下面将针对图2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所述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采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多个参考环境光亮度。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移动终端的光感应器采集其所在环境的多个环境光亮度作为多个参考环境光亮度,其中,作为一种方式,该多个参考环境光亮度中的每两个相邻环境光亮度之间的亮度差值大于预设亮度值,例如,该多个参考环境光亮度包括环境光亮度La、环境光亮度Lb、环境光亮度Lc以及环境光亮度Ld,且该环境光亮度La<环境光亮度Lb<环境光亮度Lc<环境光亮度Ld,那么,环境光亮度Lb和环境光亮度Lc可以认为是相邻环境光亮度,则环境光亮度Lc-环境光亮度Lb>预设亮度值,从而避免采集的参考环境光亮度太集中,影响亮度调节曲线的准确性。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预设亮度值可以为10尼特。
步骤S202:获取用户基于所述多个参考环境光亮度配置的多个参考背光亮度,其中,所述多个参考环境光亮度和所述多个参考背光亮度一一对应。
作为一种方式,移动终端在采集多个参考环境光亮度后,用户可以分别基于该多个参考环境光亮度配置与之对应的多个参考背光亮度,当然,配置后的多个参考背光亮度与多个参考环境光亮度一一对应。例如,当移动终端采集到的参考环境光亮度La时,用户可以配置与之对应的参考背光亮度Ba,可以理解的,参考背光亮度Ba可以认为是该用户在参考环境光亮度La时的最佳背光亮度;当移动终端采集到的参考环境光亮度Lb时,用户可以配置与之对应的参考背光亮度Bb,可以理解的,参考背光亮度Bb可以认为是该用户在参考环境光亮度Lb时的最佳背光亮度;当移动终端采集到的参考环境光亮度Lc时,用户可以配置与之对应的参考背光亮度Bc,可以理解的,参考背光亮度Bc可以认为是该用户在参考环境光亮度Lc时的最佳背光亮度;当移动终端采集到的参考环境光亮度Ld时,用户可以配置与之对应的参考背光亮度Bd,可以理解的,参考背光亮度Bd可以认为是该用户在参考环境光亮度Ld时的最佳背光亮度。
步骤S203:基于所述多个参考环境光亮度和所述多个参考背光亮度,在坐标系中生成所述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
进一步地,在确定多个参考环境光亮度和多个参考背光亮度后,可以在坐标系中生成该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坐标系的示意图,其中,在图3中,横坐标用于表示参考环境光亮度L,纵坐标用于表示参考背光亮度B,其中,参考环境光亮度La与其对应的参考背光亮度Ba在坐标系中形成坐标点a;参考环境光亮度Lb与其对应的参考背光亮度Bb在坐标系中形成坐标点b;参考环境光亮度Lc与其对应的参考背光亮度Bc在坐标系中形成坐标点c;参考环境光亮度Ld与其对应的参考背光亮度Bd在坐标系中形成坐标点d。另外,在坐标系中,还包括参考环境光强度为0时的参考背光亮度,此时,该参考背光亮度为最小值MIN,以及还包括参考环境光强度为最大值MAX时的参考背光亮度,此时,该参考背光亮度也为最大值,其中,该参考背光亮度的最小值MIN和参考背光亮度的最大值MAX可以为固定值。因此,在图3中,包括两个固定点MIN和MAX以及四个用户配置点a、b、c、d。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亮度调节曲线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在确认两个固定点MIN和MAX以及四个用户配置点a、b、c、d后,基于该两个固定点MIN和MAX以及四个用户配置点a、b、c、d生成亮度调节曲线,作为一种方式,可以基于两个固定点MIN和MAX以及四个用户配置点a、b、c、d进行拟合,以生成亮度调节曲线;作为另一种方式,可以在坐标系中将两个固定点MIN和MAX以及四个用户配置点a、b、c、d顺次连接的方式生成亮度调节曲线。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顺次连接MIN点-a点-b点-c点-d点-MAX点的方式获得该亮度调节曲线,如图4所示。
步骤S204:获取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地,在确认该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后,可以获取该用户的标识信息,其中,该用户的标识信息可以是用于唯一标识该用户身份信息的信息,例如,可以是该用户的身份证号码、该用户的电话号码、该用户的账号信息、该用户的人脸信息、该用户的指纹信息、该用户的虹膜信息、该用户的掌纹信息等,在此不做限定。作为一种方式,可以通过该用户在解锁该移动终端时输入的解锁信息获取该用户的标识信息,也可以通过该用户在注册该移动终端时登录的账号信息获取该用户的标识信息,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S205:将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亮度调节曲线绑定。
在本实施例中,当获取到该用户的标识信息后,将该用户的标识信息与该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进行绑定,并将绑定后的标识信息和亮度调节曲线存储在移动终端本地,以便移动终端在检测到该用户使用时,可以从本地获取该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根据环境光亮度调节移动终端的屏幕的背光亮度,以适配该用户的视觉习惯,提升用户体验。
步骤S206:当接收到所述目标用户的解锁操作时,从所述解锁操作中提取用于标识所述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进一步地,移动终端在接收到目标用户的解锁操作时,可以从该解锁操作中提取用于表示该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在接收到目标用户的指纹解锁指令时,可以采集该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作为该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当移动终端在接收到目标用户的人脸解锁指令时,可以采集该目标用户的人脸信息作为该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当移动终端在接收到目标用户的掌纹解锁指令时,可以采集该目标用户的掌纹信息作为该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当该用户在接收到目标用户的虹膜解锁指令时,可以采集该目标用户的虹膜信息作为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等。另外,该移动终端也可以从解锁操作中提取多个生物特征信息,例如,提取该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和人脸信息共同作为该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S207:获取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绑定的亮度调节曲线。
其中,在获取该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后,可以基于移动终端本地预存的标识信息和亮度调节曲线的绑定关系,获取与该生物特征信息绑定的亮度调节曲线。具体地,在获取该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后,将该生物特征信息和移动终端本地存储的多个标识信息进行比较,以判断该多个标识信息中是否包括该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当该多个标识信息中包括该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时,可以查找与该生物特征信息一致的标识信息所绑定的亮度调节曲线,将所述亮度调节曲线确定为该生物特征信息所绑定的亮度调节曲线。
步骤S208:当从所述解锁操作中无法提取到用于标识所述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时,将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登录的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
作为一种方式,当从该解锁操作中无法提取到用于标识该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时,例如,当目标用户采用的解锁操作为密码解锁、滑动解锁、按键解锁等方式时,则无法从解锁操作中提取到该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那么,此时可以将该移动终端当前登录的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确定为该目标用户,可以理解的,移动终端当前登录的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有极大的概率为该移动终端的持有用户,也就是该移动终端的“主人”,同时,使用该移动终端的用户也有极大的概率为该移动终端的持有用户,因此,当无法从解锁操作中提取用于标识该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时,将移动终端当前登录的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也有极大概率将解锁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
作为另一种方式,当从解锁操作中提取到用于标识该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但是无法从移动终端本地获取到与该生物特征信息一致的标识信息时,同样也可以将移动终端当前登录的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提升将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的概率。
步骤S209:获取与所述账号信息绑定的亮度调节曲线。
其中,在获取该移动终端当前登录的账号信息后,可以基于移动终端本地预存的标识信息和亮度调节曲线的绑定关系,获取与该账号信息绑定的亮度调节曲线。具体地,在获取该账号信息后,将该账号信息和移动终端本地存储的多个标识信息进行比较,以判断该多个标识信息中是否包括该账号信息,其中,当该多个标识信息中包括该账号信息时,可以查找与该账号信息一致的标识信息所绑定的亮度调节曲线,将所述亮度调节曲线确定为该账号信息所绑定的亮度调节曲线。
步骤S210:采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
其中,步骤S210的具体描述请参阅步骤S102,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211:基于所述亮度调节曲线对所述当前环境光亮度进行计算,获得所述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后,可以基于该目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对当前环境光亮度进行计算,以获取该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具体地,若所述参考环境光亮度包括Lm和Ln,所述参考背光亮度包括Bm和Bn,其中,Lm和Bm对应,Ln和Bn对应,Lm<Ln,Bm<Bn,当所述当前环境光亮度为L,且Lm<L<Ln时,可以基于对所述当前环境光亮度进行计算,获得所述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其中,B为所述当前背光亮度。
例如,请再参阅4所示,其中:
步骤S212:将所述屏幕的背光亮度调整为所述当前背光亮度。
其中,步骤S212的具体描述请参阅步骤S104,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采集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多个参考环境光亮度,获取用户基于读个参考环境光亮度配置的多个参考背光亮度,其中,多个参考环境光亮度和多个参考背光亮度一一对应,基于多个参考环境光亮度和多个参考背光亮度,在坐标系中生成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获取用户的标识信息,将该标识信息与该亮度调节曲线绑定。当接收到目标用户的解锁操作时,从该解锁操作中提取用于标识该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获取与该生物特征信息绑定的亮度调节曲线,当从该解锁操作中无法提取到用于标识该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时,将该移动终端当前登录的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确定为该目标用户,获取与该账号信息绑定的亮度调节曲线。采集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基于亮度调节曲线对当前环境光亮度进行计算,获得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将屏幕的背光亮度调整为当前背光亮度。相较于图1所示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本实施例还根据用户预先基于多个参考环境光亮度配置多个对应的参考背光亮度,生成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从用户的解锁操作中提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目标用户的获取,并找到与生物特征信息绑定的亮度调节曲线,或从移动终端登录的账号信息进行目标用户的获取,并找到与账号信息绑定的亮度调节曲线,以更加准确的根据用户调整屏幕的背光亮度,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5,图5示出了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上述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屏幕。下面将针对图5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所述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监测所述屏幕的状态信息。
作为一种方式,可以对屏幕的状态信息进行检测,可以理解的,由于移动终端的屏幕的状态信息可能实时发生变化,因此,为了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幕的状态信息检测的准确性,可以实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的状态信息。其中,移动终端的屏幕的状态信息可以是具体的亮度值,例如,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的亮度值可以为50尼特,可以为80尼特等;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的状态信息也可以是亮度比例,例如,所述状态信息对应的当前亮度的屏幕亮度为50%,可以为80%等,其中,50%是指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当前亮度为最大亮度的50%,80%指示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当前亮度为最大亮度的80%。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当前亮度的方式检测该屏幕的当前状态信息,当检测到该移动终端的屏幕的亮度值或亮度比例为非0时,可以确定该移动终端的屏幕的状态信息为亮屏状态;当检测到该移动终端的屏幕的亮度值或亮度比例为0时,可以确定该移动终端的屏幕的状态信息为熄屏状态。
作为另一种方式,可以对移动终端的屏幕所对应的状态值进行检测,其中,当移动终端的屏幕处于亮屏状态时,则该移动终端的屏幕可以对应状态值“1”,当移动终端的屏幕处于熄屏状态时,则该移动终端的屏幕可以对应状态值“0”,因此,可以通过检测该移动终端的屏幕所对应的状态值的方式来检测该移动终端的屏幕的状态信息,可以理解的,当检测到该移动终端的屏幕对应的状态值为“1”时,可以确定该移动终端的屏幕的状态信息为亮屏状态;当检测到该移动终端的屏幕对应的状态值为“0”时,可以确定该移动终端的屏幕的状态信息为熄屏状态。
步骤S302:当检测到所述屏幕由熄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时,获取所述目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其中,所述亮度调节曲线由至少两个亮度参数形成,所述亮度参数包括相互对应的环境光亮度和背光亮度。
进一步地,若检测到该移动终端的屏幕由熄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例如,当检测到屏幕的亮度值或亮度比例由0切换到非0,或者检测到屏幕的状态值由0切换到1时,表征该移动终端的屏幕将被点亮,且目标用户欲观看屏幕所显示的内容,因此,可以获取该目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并执行后续的背光亮度调整操作,从而在移动终端的屏幕点亮时再获取目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可以有效的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
步骤S303:采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
步骤S304:基于所述亮度调节曲线对所述当前环境光亮度进行计算,获得所述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
步骤S305:将所述屏幕的背光亮度调整为所述当前背光亮度。
其中,步骤S303-步骤S305的具体描述请参阅步骤S102-步骤S104,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监测屏幕的状态信息,当检测到屏幕由熄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时,获取该目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其中,该亮度调节曲线由至少两个亮度参数形成,该亮度参数包括相互对应的环境光亮度和背光亮度,采集该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基于该亮度调节曲线对当前环境光亮度进行计算,获得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将该屏幕的背光亮度调整为当前背光亮度。相较于图1所示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本实施例还在屏幕由熄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时,开始获取该目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可以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
请参阅图6,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亮度调整装置200的模块框图。该背光亮度调整装置200应用于上述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屏幕。下面将针对图6所示的框图进行阐述,所述背光亮度调整装置200包括:亮度调节曲线获取模块210、环境光亮度采集模块220、背光亮度获得模块230以及背光亮度调整模块240,其中:
亮度调节曲线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目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其中,所述亮度调节曲线由至少两个亮度参数形成,所述亮度参数包括相互对应的环境光亮度和背光亮度。进一步地,所述亮度调节曲线获取模块210包括:生物特征信息提取自模块、第一亮度调节曲线获取子模块、账号信息获取子模块、第二亮度调节曲线获取子模块、状态信息监测子模块以及第三亮度调节曲线获取子模块,其中:
生物特性信息提取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目标用户的解锁操作时,从所述解锁操作中提取用于标识所述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第一亮度调节曲线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绑定的亮度调节曲线。
账号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当从所述解锁操作中无法提取到用于标识所述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时,将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登录的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
第二亮度调节曲线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账号信息绑定的亮度调节曲线。
状态信息监测子模块,用于监测所述屏幕的状态信息。
第三亮度调节曲线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屏幕由熄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时,获取所述目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
环境光亮度采集模块220,用于采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
背光亮度获得模块230,用于基于所述亮度调节曲线对所述当前环境光亮度进行计算,获得所述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
背光亮度调整模块240,用于将所述屏幕的背光亮度调整为所述当前背光亮度。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亮度调整装置200还包括:参考环境光亮度采集模块、参考背光亮度配置模块、亮度调节曲线生成模块、标识信息获取模块以及标识信息获取模块,其中:
参考环境光亮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多个参考环境光亮度。
参考背光亮度配置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基于所述多个参考环境光亮度配置的多个参考背光亮度,其中,所述多个参考环境光亮度和所述多个参考背光亮度一一对应。
亮度调节曲线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多个参考环境光亮度和所述多个参考背光亮度,在坐标系中生成所述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
标识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
标识信息绑定模块,用于将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亮度调节曲线绑定。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模块相互之间的耦合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形式的耦合。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请参阅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100的结构框图。该移动终端1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能够运行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110、存储器120、屏幕130以及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120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前述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
其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处理器11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1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1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终端100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电话本、音视频数据、聊天记录数据)等。
屏幕130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数字、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在一个实例中,该屏幕130可以为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也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在此不做限定。
请参阅图8,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该计算机可读介质300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00可以是诸如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硬盘或者ROM之类的电子存储器。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00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00具有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310的存储空间。这些程序代码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读出或者写入到这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程序代码310可以例如以适当形式进行压缩。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获取目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其中,该亮度调节曲线由至少两个亮度参数形成,该亮度参数包括相互对应的环境光亮度和背光亮度,采集该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基于该亮度调节曲线对当前环境光亮度进行计算,获得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将该屏幕的背光亮度调整为当前背光亮度,以通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对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进行计算,获得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并自动对屏幕的背光亮度进行调整,以适应用户的视觉习惯,显著提高用户体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屏幕,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目标用户的解锁操作时,从所述解锁操作中提取用于标识所述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获取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绑定的亮度调节曲线;
当从所述解锁操作中提取到的用于标识所述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本地的生物特征信息不一致时,将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登录的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
获取与所述账号信息绑定的亮度调节曲线,其中,所述亮度调节曲线由至少两个亮度参数形成,所述亮度参数包括相互对应的环境光亮度和背光亮度;
采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
基于与所述账号信息绑定的亮度调节曲线对所述当前环境光亮度进行计算,获得所述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
将所述屏幕的背光亮度调整为所述当前背光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之前,还包括:
采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多个参考环境光亮度;
获取用户基于所述多个参考环境光亮度配置的多个参考背光亮度,其中,所述多个参考环境光亮度和所述多个参考背光亮度一一对应;
基于所述多个参考环境光亮度和所述多个参考背光亮度,在坐标系中生成所述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多个参考环境光亮度和所述多个参考背光亮度,在坐标系中生成所述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
将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亮度调节曲线绑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包括:
监测所述屏幕的状态信息;
当检测到所述屏幕由熄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时,获取所述目标用户配置的亮度调节曲线。
6.一种背光亮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屏幕,所述装置包括:
生物特征信息提取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目标用户的解锁操作时,从所述解锁操作中提取用于标识所述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第一亮度调节曲线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绑定的亮度调节曲线;
账号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当从所述解锁操作中提取到的用于标识所述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本地的生物特征信息不一致时,将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登录的账号信息对应的用户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
第二亮度调节曲线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账号信息绑定的亮度调节曲线,其中,所述亮度调节曲线由至少两个亮度参数形成,所述亮度参数包括相互对应的环境光亮度和背光亮度;
环境光亮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的当前环境光亮度;
背光亮度获得模块,用于基于与所述账号信息绑定的亮度调节曲线对所述当前环境光亮度进行计算,获得所述屏幕的当前背光亮度;
背光亮度调整模块,用于将所述屏幕的背光亮度调整为所述当前背光亮度。
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屏幕;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屏幕和所述存储器耦接;
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77355.8A CN110047443B (zh) | 2019-04-08 | 2019-04-08 | 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77355.8A CN110047443B (zh) | 2019-04-08 | 2019-04-08 | 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47443A CN110047443A (zh) | 2019-07-23 |
CN110047443B true CN110047443B (zh) | 2021-07-13 |
Family
ID=67276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77355.8A Active CN110047443B (zh) | 2019-04-08 | 2019-04-08 | 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04744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03925A (zh) * | 2019-09-02 | 2019-11-26 | 深圳利亚德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屏的背光亮度的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
CN110970002B (zh) * | 2019-12-17 | 2021-05-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11343321B (zh) * | 2020-02-28 | 2021-08-1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12365860B (zh) * | 2020-10-27 | 2023-01-20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屏幕亮度调节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220351B (zh) * | 2021-05-11 | 2022-06-28 | 深圳掌酷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充电状态下自动切换充电动画的系统 |
CN117396948A (zh) * | 2021-07-09 | 2024-01-12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
CN113707102B (zh) * | 2021-08-24 | 2022-11-2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
CN114420056A (zh) * | 2021-12-25 | 2022-04-29 | 深圳市龙祥卓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支持自动感光并调节背光亮度的工业显示器及驱动方法 |
CN115206248A (zh) * | 2022-07-19 | 2022-10-18 | 湖南锐思华创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亮度调节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平视显示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870529B1 (en) * | 2002-03-28 | 2005-03-22 | Ncr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display brightness levels according to user preferences |
CN101515447B (zh) * | 2008-02-22 | 2012-01-25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和显示器及其显示参数设置方法 |
CN101527137A (zh) * | 2008-03-06 | 2009-09-09 | 海尔集团公司 | 屏幕显示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
CN101742143A (zh) * | 2008-11-24 | 2010-06-16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具备多用户个性化设置功能的电视机及其实现方法 |
CN105988677A (zh) * | 2015-02-25 | 2016-10-05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页面亮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5869606A (zh) * | 2015-12-14 | 2016-08-17 |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
CN105825109B (zh) * | 2016-03-14 | 2018-05-2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解锁的方法及终端 |
CN109040414A (zh) * | 2017-06-12 | 2018-12-18 | 上海耕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及终端显示亮度调节的方法 |
CN109427317A (zh) * | 2017-08-31 | 2019-03-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屏幕亮度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037824A (zh) * | 2017-12-06 | 2018-05-15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屏幕参数调节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08877741A (zh) * | 2018-07-27 | 2018-11-2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09062411A (zh) * | 2018-08-02 | 2018-12-2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移动终端 |
-
2019
- 2019-04-08 CN CN201910277355.8A patent/CN110047443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47443A (zh) | 2019-07-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47443B (zh) | 背光亮度调整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 |
CN107944325B (zh) | 一种扫码方法、扫码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10020622B (zh) |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7945769B (zh) | 环境光强度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09583356B (zh) |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6056533B (zh) | 一种拍照的方法及终端 | |
CN109685746B (zh) | 图像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
US10761642B2 (en) | Method, mobile terminal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adjusting scanning frequency of touch screen | |
CN105957125B (zh) | 一种图标文字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9543574B (zh) | 指纹采集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08551519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 |
CN108255343B (zh) | 一种闪光灯调节方法及用户终端和介质产品 | |
CN109283996B (zh) | 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9409320B (zh) | 指纹采集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06710535B (zh) | 一种屏幕背光调节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5118019A (zh) | 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及用户终端 | |
CN115392332A (zh) | Ai模型部署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06937371A (zh) | 一种切换背景灰阶进行省电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10830653B (zh) | 传感器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 |
CN106776259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帧率检测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10796673B (zh) | 图像分割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7292833B (zh) |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
CN106793026B (zh) | 一种实现事件上报处理的方法及终端 | |
CN110795172A (zh) | 前台进程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07451548B (zh)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