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6659B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间歇干扰条件下的链路自适应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间歇干扰条件下的链路自适应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6659B
CN110036659B CN201780054121.6A CN201780054121A CN110036659B CN 110036659 B CN110036659 B CN 110036659B CN 201780054121 A CN201780054121 A CN 201780054121A CN 110036659 B CN110036659 B CN 1100366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cs
enb
subframes
cq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41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36659A (zh
Inventor
托马斯·威尼肯
埃夫斯塔西奥斯·格德拉纳若斯
柳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Original Assignee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filed Critical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36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6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36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66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遭受间隙干扰的未许可频谱中工作的LTE系统中辅助eNB 101与用户设备103之间的下行链路的链路自适应的方法,依赖于该用户设备向eNB发送包括在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报告中的额外信息,CQI报告通知eNB该干扰的占空比。基于包含在该改进的CQI报告中的信息,eNB可以选择使用更高阶调整解码方案(modulation coding scheme,MCS),其可以提供更高吞吐量但需要频繁的重传,或者使用更低阶MCS,其将不需要频繁的重传但缺点为更低的吞吐量。

Description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间歇干扰条件下的链路自适应的方法和 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涉及用于突发干扰或间歇干扰存在情况下优化通过空口的通信链路的性能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例如第三代(the third-generation,3G)移动电话标准和技术,是众所周知的。这种3G标准和技术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所开发的(Thi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第三代无线通信一般已被发展成支持宏蜂窝移动电话通信。这种宏小区利用高功率基站(即NodeB)在相对较大的地理覆盖区域内与无线通信设备进行通信。通常,无线通信设备(也被称为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经由无线网络子系统(Radio Network Subsystem,RNS)与3G无线通信系统的核心网络(Core Network,CN)进行通信。无线通信系统通常包括多个无线网络子系统,每个无线网络子系统包括UE可以附接到并由此连接到网络的一个或多个小区。每个宏蜂窝RNS进一步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形式的控制器,其可操作地耦接一个或多个节点B。通信系统和网络已朝向宽带移动系统发展。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已经开发了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和长期演进增强版(LTE advanced)解决方案,即用于移动接入网络的演进通用移动电信系统地面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Territo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以及系统架构演进(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SAE)解决方案,即用于移动核心网的演进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LTE系统中的宏小区由称为eNodeB或eNB(演进NodeB)的基站支持。
当前的无线通信网络使用许可的无线频谱进行工作,其中对许可的无线频谱的通信资源进行多路访问被严格地控制。使用多种多路访问技术,例如但不限于: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空分多路复用或者这些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结合,网络中的每个用户通常被提供“一片”频谱资源。即使结合这些技术,在移动电信技术的普及下,当前网络和将来网络的容量仍十分有限,特别是使用许可的无线频谱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或补充容量,网络运营商也可能使用未许可的无线频谱。例如,基于LTE/LTE增强标准的网络具有增强下行链路,其可以使用许可频谱辅助接入(Licensed-Assisted-Access,LAA)程序以在未许可频谱上工作。这使能基于LTE的电通信网络在5GHz未授权频谱中的操作,以用于基于使用载波聚合的区域管制功率限制的低功率辅助小区。
当前3GPP标准布局了链路自适应的策略。在下行链路中,UE测量链路质量并向eNB发送关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报告。这些指示符中的一个为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其反映了通信信道质量的好坏。CQI以目标调制与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的形式进行编码,以基本上通知eNB该MCS,其可用于在当前链路条件下用高达10%的块差错率(block errorrate,BLER)接收数据。通常,CQI为具有0到15之间的值的索引,eNB使用该索引来选择0到28之间的适当MCS。因此,实际上,eNB选择的MCS的粒度可以大于UE在CQI报告中UE所建议的目标MCS。如果链路质量良好,则信号可以用复杂的调制方案和很少的冗余进行发送。相反地,如果由于高损耗或存在干扰而引起的链路质量差,则简化了调制方案并且增加了更多冗余,以使信号更鲁棒并且更容易由接收设备解码。
现有策略假设链路条件相对稳定,至少在几毫秒的持续时间内,这是许可频带中的情况,其中所有设备之间的传输至少每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周期(例如,LTE系统中1ms的子帧)被协调和调度。链路质量被假设稳定的持续时间称为相干时间。需要几毫秒来评估链路条件,以上报测量结果,并用于eNB切换到新的MCS。
然而,在不同技术共享相同的频谱的未许可频带中,可能发生间歇(intermittent)干扰,从而产生链路质量的快速(通常小于1ms)变化。相似的干扰类型也可以在以高频率操作的许可频带中被感知。
考虑例如使用未许可频率载波(例如,与WiFi设备共享的5GHz频谱)的eNB和UE。eNB和WiFi发射器(或“接入点”)通常将尝试通过采用所谓的先听后讲程序来避免同时传输,由此如果设备在信道上检测到能量,则该设备将推迟在该特定信道上的传输。然而,用于检测该能量的阈值相对较高,并且只要eNB和WiFi接入点相距足够远,它们就可以认为该信道可用并且从而同时发送。因此,使用信道与eNB通信的UE可能遭受来自WiFi传输的严重干扰。因此,UE将向eNB上报较差的信道条件(低CQI),并且eNB将通过将MCS降低到维持在较低误块率的水平来作出反应。
但是,这不一定对应于系统的最佳操作点。此外,越低的MCS会导致越低的吞吐量和频谱效率的浪费。另一方面,设置太高的MCS会导致解调错误,并且需要频繁的重传。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在间歇和突发干扰的条件下优化空口链路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内容以简化的形式介绍相关概念,这些概念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内容并非用于确定本发明所主张的主题的主要特征或基本特征,也并非意在帮助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及系统,其使用自无线通信设备上报到基站的改进形式的传统CQI,以便不仅在传统的方法中,而且通过忽略与受间隙干扰影响的子帧相关的报告,基站(在一些示例中的eNB)能够准备MCS。该改进形式的CQI报告可以包括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的额外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用于使能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链路自适应,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接收器,用于自支持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的基站接收包括多个子帧的下行链路传输突发(burst);信号处理器,用于监测接收到的每个子帧的下行链路传输突发的质量,并对每个接收到的子帧计算CQI值,其以可用于用高达预设值的BLER接收数据的目标MCS的形式被编码;以及发射器,用于向基站上报计算的每个接收到的子帧的CQI值。
通过上报(基站例如为了链路自适应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每个接收到的子帧的CQI值,基站了解间隙干扰的存在,其可能仅影响包括下行链路突发(其可以由基站进行配置)的小部分子帧。使得基站了解间隙干扰或“突发”干扰的存在,允许基站评估使用相对于更低且更鲁棒MCS的更高MCS的相对改善程度。因此,基站设置有灵活度,以交换与重传相关的更高辅助信令的更高吞吐量。
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为LTE系统,并且基站可以为eNB。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为UE或其他移动通信设备。在一实施例中,基站和无线通信设备使用未许可频谱进行通信,并可以用于操作许可辅助接入程序,以支持先听后讲(Listen Before Talk,LBT)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用于使能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链路自适应,该基站包括接收器,用于自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设备接收下行链路传输突发的每个子帧的报告,该报告包括CQI值,该CQI值以可用于用高达预设值的BLER在该无线通信设备处接收数据的目标MCS的形式进行编码;以及信号处理器,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报告,选择MCS。
3GGP LAA的特定示例中,'下行链路传输突发'指的是多个时间上连续的子帧。对于链路自适应,通常,基站可以考虑自该无线通信设备接收且关于'X'个先前下行链路子帧的一个或多个CQI报告,以便评估一般信道质量。
在链路自适应程序中,通过考虑仅在这些不受间隙干扰或突发干扰影响的子帧中所上报的信道条件,基站可以选择更高(或更"激进")的MCS。可选地,在链路自适应程序中,通过考虑所有子帧的所上报的信道条件,基站可以选择更低(更鲁棒)的MCS。在前面的例子中,BLER值将高于后面的例子中的BLER值。优选地,基站可以具备处理更高重传率的能力,更高重传率将导致更高BLER。选择中间MCS不一定带来任何好处。中间MCS将给出更低吞吐量,在未受干扰的子帧中,但仍然将不能在遭受干扰的子帧中被解码。
选择更高阶MCS对更高干扰功率是有利的(因为更高干扰功率通常使得MCS及其相应的吞吐量降低到较低值)。同样,更高阶MCS的好处将随着干扰占空比(duty cycle)的降低而增加。这是因为更低的占空比将导致更少接收不良的传输块和更少重传。已发现的是,对于较大干扰功率,在更高阶MCS被选择时吞吐量的增加很可能是很大的。虽然更高阶MCS意味着更差的BLER以及相应UE的重传数量的增加,但是UE文件的传输将发生得很快。因此,平均来说,每个UE将占用信道更少时间,并且系统容量上将存在全局增量。
考虑能在3.5GHz进行操作且位于使用相同频带的雷达发射器附近的UE的示例。雷达脉冲通常较短且稀少,仅影响小部分的LTE子帧,并且雷达脉冲具有非常高的功率水平,该功率水平使得解调受影响子帧几乎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不是降低MCS以允许受影响子帧进行解码,而是整体上有利,以忽略由于雷达干扰引起的子帧损失,并优化大部分未受影响子帧的吞吐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接收器,用于检测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信道的质量;信号处理电路,用于计算CQI报告,其中该报告包括目标MCS的指示,目标MCS可用于用高达预设值的BLER接收包括下行链路传输突发的子帧组中的数据,以及关于该子帧组中最受干扰影响的子帧数量与该子帧组中最不受干扰影响的子帧数量之比的信息,并且其中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发射器,用于将信道质量指示符报告发送给支持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的基站。
可选地,在高干扰噪声比(interference to noise ratio,INR)的情况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可以在无线通信设备处被禁能。这是优选的,是因为由于更高功率的干扰,即使几个重传副本被组合,接收到的原始数据也不是非常有用。此外,当冲突数据与未受干扰影响的子帧中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组合时,组合的信号质量被降低。因此,对于更高INR,更好的策略是完全丢弃接收不良的数据,并完全依赖重传。较高INR等价于已计算CQI的值的较高变化(或扩展)。因此,使能或禁能HARQ的决定可以是基于特定数量报告的最高上报的CQI值与最低上报的CQI值之间的差做出的。因此,对于较大扩展(即较高干扰功率),HARQ可以被禁能,但对于较小扩展,HARQ被维持。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用于使能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链路自适应,该基站包括接收器,用于自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设备接收CQI报告,其中该报告包括目标MCS的指示,目标MCS可用于用高达预设值的BLER接收包括下行链路传输突发的子帧组中的数据,以及关于该子帧组中最受干扰影响的子帧数量与该子帧组中最不受干扰影响的子帧数量之比的信息,并且其中基站包括信号处理器,用于基于接收到的CQI报告选择MCS。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向无线通信设备发送请求,以发送CQI报告,其包括关于该子帧组中最受干扰影响的子帧数量与该子帧组中最不受干扰影响的子帧数量之比的信息。除了比例信息或作为比例信息的替代,基站也可以请求无线通信设备,例如,关于每个下行链路子帧的CQI值、最低CQI值、最高CQI值、仅这些未受干扰影响子帧的CQI值的信息。
在很多UE上报本地干扰且更高阶MCS将对很多UE有利的情景中,基站可以限制以更高阶MCS为目标的UE的数量,使得整个重传数量(和相关缓存尺寸及信令开销)不变得有限。接收错误及相应的必要重传的比例将是干扰事件的比例的阶(order)或稍微大于干扰事件的比例。如果该比例由无线通信设备上报给基站,则基站可以预测可能发生的重传的数量。因此,在整个基站的覆盖区域中的所有无线通信设备中,基于关于干扰占空比以及CQI中的受影响子帧与未受影响子帧的差的收集报告,基站将可以优化更高阶MCS的分配。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使能无线通信系统中链路自适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无线通信设备处,监测无线通信系统中下行链路信道的质量;计算CQI报告,其中该报告包括目标MCS的指示,该目标MCS可用于用高达预设值的BLER接收包括下行链路传输突发的子帧组中的数据,以及关于该子帧组中最受干扰影响的子帧数量与该子帧组中最不受干扰影响的子帧数量之比的信息;以及将CQI报告发送给支持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使能无线通信系统中链路自适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基站处,自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设备接收CQI报告,其中该报告包括目标MCS的指示,该目标MCS可用于用高达预设值的BLER接收包括下行链路传输突发的子帧组中的数据,以及关于该子帧组中最受干扰影响的子帧数量与该子帧组中最不受干扰影响的子帧数量之比的信息;向支持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发送CQI报告;以及基于接收到的CQI报告选择MCS。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使能无线通信系统中链路自适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基站处,自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设备接收CQI报告,其中该报告包括目标MCS的指示,该目标MCS可用于用高达预设值的BLER接收包括下行链路传输突发的子帧组中的数据;监测来自于无线通信设备的ACK消息/NACK消息,以确定干扰的占空比的指示;以及基于接收到的CQI报告和占空比的指示,选择MCS。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以执行根据第五方面、第六方面或第七方面的方法。
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由硬盘、CD-ROM、光学存储装置、磁性存储装置、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以及闪存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考附图仅以举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细节、方面和实施例。为了说明的简洁和清楚,附图中的元件被示出,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为了便于理解,各附图中采用了相似的标号。
图1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部分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操作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2是示出辅助链路自适应程序的第一方法的简化流程图。
图3是示出辅助链路自适应程序的第二方法的简化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和理解,所描述的示例的细节仅仅是对一些实施例的说明,并且本文的启示适用于各种替代方案。
现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工作的LTE蜂窝通信系统的一部分的示例被示出,且通常被标记为100,且包括支持LTE小区102的演进节点B(eNB)101。在其它实施例中,eNB 101可以支持多个小区。小区102可以被考虑为使用许可频谱的小区或使用未许可频谱的LAA小区。LAA下行链路被设置在子帧中。eNB 101和UE 103具有运行先听后讲程序的能力。eNB 101包括部分无线接入网络,其在本示例中为E-UTRAN。UE 103位于小区102的覆盖区域之内。图1中仅示出了一个用户设备,但多个用户设备可以位于小区102中,并在任何特定时间处处于连接模式。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演进分组核心网(envolved packetcore,EPC)包括分组网关P-GW 104和服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system,GPRS)支持节点(SGSN)105。P-GW 104用于通过接口接合无线接入网络与分组数据网络,例如分组切换数据网络(Packet Switched Data Network,PSDN)(例如,因特网)。SGSN 105为送往和来自小区102的流量执行路由与调谐功能,而P-GW 104则与外部的分组网络连接。该EPC还包括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106。eNB 101经由该移动管理实体106连接至SGSN 105。eNB 101还通过MME 106和服务网关S-GW 107与P-GW 104连接。MME 106处理信令控制与移动,而S-GW 107为用户数据的本地锚点。
eNB 101设置有用于自一个或多个UE接收消息的接收器电路108和用于向一个或多个UE发送消息的发射器电路109。该eNB也设置有信号处理器110,其目的将在下面进行描述。UE 103包括用于自eNB 101接收消息的接收器111、用于向eNB 101发送消息的发射器112以及信号处理电路113,其功能将在下面进行描述。eNB 101支持使用许可频谱和未许可频谱与UE 103的通信。第一接入点114和第二接入点115使用未许可频谱提供WiFi信号,WiFi信号由它们的覆盖范围内的通信设备使用。第一接入点114紧邻UE 103,并距离eNB101更远。第二接入点115紧邻eNB,并距离该UE更远。
操作时,UE 103中的信号处理电路113通过使用自eNB 101发送的参考信号测量链路质量(即下行链路),计算CQI值。跨过整个接收信道带宽(宽带CQI)或整个(over)频率范围(子带CQI),这些测量结果可以完成。传统地,CQI报告可以是周期的或非周期的。在周期报告的情况中,UE 103遍历从一个上报实例到下一个的不同子带,以便降低开销。在eNB所选择的非周期报告的情况中,UE 103将每个带的子带CQI上报到单个反馈报告中。在UE所选择的非周期报告的情况中,UE上报具有最高CQI值的带的子带CQI。注意的是,UE 103也能监测上行链路上的链路质量。例如,在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的情况中,其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使用同一频带,下行链路上特定时刻处的关于链路质量的信息也可以提供上行链路信道的相关信息,因为信道互惠。对于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Duplex,FDD)系统,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在不同的频带上进行,并且额外方法用于评估上行链路的质量,例如,使用上行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
在第一示例中,UE 103正在监测由eNB 101支持的LAA未许可信道的下行链路,并且接入点114正在同一未许可频谱上(间歇地)进行传输。接入点114距离eNB 101足够远,使得其传输在由eNB 101实施的先听后讲程序中不被检测到,但距离UE 103足够近以用于UE能检测到其传输和噪声或间歇干扰。在本示例中,假设来自接入点114的传输的占空比是如此,即由UE 103监测的LAA下行链路的每三个子帧中的一个受到来自接入点114的突发干扰的影响。传统地,从来自于eNB的下行链路传输突发内的一组CSI参考信号触发CQI报告。如果该传统程序被遵循,则eNB 101将自UE 103接收CQI报告,其指示较低MCS,尽管三个子帧中仅一个受该干扰的影响。该eNB将不能从关于所上报的子帧组内的干扰类型的报告中提取任何信息。并且将不了解该干扰是否是突发或者是否所有子帧均受同一干扰信号的影响。在第一方法中,通过设置UE 103每固定TTI上报CQI值,克服了这个缺点。
如图1和图2所示,在201中,UE 103开始监测未许可频谱的下行链路质量。在202中,Wi-Fi接入点114开始用特定占空比进行传输。在203中,UE检测到下行链路质量现在受到(来自于接入点114的)突发干扰的影响,并且信号处理模块113计算每个下行链路子帧的CQI值,其以目标MCS的形式进行编码,目标MCS可用于在当前链路条件下用高达10%的BLER接收数据。在204中,UE 103向eNB 101发送每个子帧的已计算CQI值。因此,对于不受Wi-Fi传输影响的子帧,更高的CQI将被上报,对于受Wi-Fi传输影响的子帧,更低的CQI将被上报。在205中,eNB 101接收CQI值(其表示目标MCS)。在206中,使用接收到的CQI值,eNB 101中的信号处理器110计算下行链路突发中受干扰影响的子帧与不受干扰影响的子帧的比例,并计算CQI值的长期统计分布。从这些计算中,信号处理器110可以确定用于保证最佳吞吐量的MCS。在第一可选示例中,在207中,eNB中的信号处理器忽略受突发干扰影响的子帧(即具有相对较低CQI值的这些子帧)的CQI报告,并使用另外未受影响且重传必要性提高的子帧的这些CQI报告所对应的MCS值。如果仅存在一个强干扰,则重传率将对应于受干扰影响的子帧比例。在第二可选示例中,在208中,eNB中的信号处理器考虑关于所有子帧的报告,并因此选择更低MCS值。第二可选示例保证增加了对所有子帧的抗干扰能力。注意的是,在当前标准中,用平均CQI,情景是非最优的,因为未受影响子帧将获得相对于可实现而受影响的子帧不能被解码的MCS更低的MCS。
上报每个下行链路子帧的CQI(即每固定TTI)需要较大的信令开销,并且可能降低LAA服务所旨在实现的吞吐量。在第二示例中,如下,这个缺陷可以被克服。如图1所示,UE103监测由eNB 101所支持的LAA未许可信道的下行链路,并且接入点114在同一未许可频谱(5GHz)(间隙地)进行传输。接入点114距离eNB 101足够远,使得其传输不会在由eNB 101实施的先听后讲程序中被检测到,但距离UE 103足够近,以用于UE能检测到其传输、噪声或间隙干扰。在本示例中,假设来自接入点114的传输的占空比为20%。该突发干扰由UE 103检测为INR中的增加。20%的占空比将给10个子帧中的2个提高UE 104的噪声基底。
现如图1和图3所示,在301中,UE 103开始监测未许可频谱的下行链路质量。在302中,Wi-Fi接入点114开始用20%占空比进行传输。在203中,该UE检测到下行链路质量现在受到(来自于接入点114的)突发干扰的影响,并且信号处理电路113计算每个下行链路子帧的CQI值,其以目标MCS的形式进行编码,目标MCS可用于在当前链路条件下用高达10%的BLER接收数据。信号处理电路113还计算受来自于接入点114的干扰影响的子帧比例与未受来自于该接入点的干扰影响的子帧比例的值(在本示例中为2:10)。在304中,UE 103向eNB101发送包含CQI值(以目标MCS的形式被编码)的CQI报告以及该比例。该CQI报告(和后续CQI报告)是从来自于eNB的每个下行链路传输突发内的一组CSI参考信号中触发的。(可选方法可涉及非周期上报,其中CQI报告由eNB使用例如上行链路授权显性触发的)。在305中,CQI报告在eNB 101处被接收。在306中,eNB中的信号处理器110中,MCS基于CQI报告中所接收到的信息被确定。例如,eNB 101可以选择使用具有更高抗干扰能力但具有相对较低峰值吞吐量的MCS。这样的MCS被调谐到最差受影响子帧的信道条件。可选地,了解到受影响子帧与未受影响子帧的比例是相对较低的(即每10个中有2个),eNB 101可以选择使用比UE 103所表达的MCS更高阶的MCS,但存在很多子帧将被丢失的预期。更高阶MCS是基于每10个中不受来自于接入点114的干扰影响的8个子帧中的信道条件。中间MCS将在未受干扰子帧中给出更低吞吐量,并且将仍然在这些遭受干扰的子帧中不能被解码。
在第二示例中,可选地,UE 103测量下行链路上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R)和干扰噪声比(interference to noise ratio,INR)的值,并向eNB 101发送这些测量的值。eNB 101中的信号处理器110在确定MCS时考虑这些额外的值。
作为另一选项,不是计算受影响子帧与不受影响子帧的比例值,UE 103中的信号处理电路113计算干扰信号的占空比,并将此包括到CQI报告中(而不是比例值)。随后,eNB101中的信号处理器110使用该占空比值和接收到的CQI值,以确定MCS。
在另一实施例中,图映射被标准化并存储为搜索表,并由eNB 101中的信号处理器110使用,从而UE可以仅上报表示与其信道测量统计最接近匹配的下行链路情景(SNR,INR,占空比)的几个(指示符)位(bit)。这个指示符位可以响应于基站的请求而发送。
作为又一选项,不是UE 103计算干扰信号的占空比或受干扰影响的子帧数量与未受干扰影响的子帧数量之比,且向eNB 101发送这些参数中的任何一个,而是通过监测来自于UE 103的ACK消息/NACK消息,这些参数中任何一个的指示在eNB 101的信号处理器110计算,换句话说,“以UE为中心”实施例,不是UE向eNB提供额外信息,操作标准可以重新定义什么样的UE被允许以在间隙干扰的环境中收集或上报。例如,一旦检测到突发干扰环境,该UE可以开始收集关于其不同类型的CQI的统计(例如,一周期内的最佳CQI、最差CQI),并且该UE中的信号处理功能可以计算当前环境下的最佳MCS,并上报这个计算的MCS给eNB。在一实施例中,该UE仅基于未受影响子帧的CQI值计算MCS,并忽略受影响子帧。有利的是,该UE与该eNB之间的最少额外信令被需要,并且链路自适应流程可以保持其当前的状态。因此,在本实施例中,CQI的定义被重新,从而对应LAA下行链路自适应,例如,UE能产生并上报CQI值,其对应于可用于在当前链路条件下用高于10%的BLER接收数据的MCS,不考虑经历过突发干扰的周期。此外,eNB意识到处理高于10%的重传率可以被需要。
间隙干扰也可以发生在上行链路。如图1所示,接入点115靠近eNB 101,但距离UE103较远。在这种情景中,接入点114和UE 103相距足够远,从而每个均认为其信道被占用,并且因此可以同时进行传输。因此,接收该UE的上行链路信号的eNB 103受来自于接入点114的传输的干扰。在LTE中,上行链路自适应完全在eNB的控制下,但不是标准化的。然而,如下行链路的情况所述,相似的额外信息可以在UE处成为可用,并提高突发干扰的链路自适应。
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处理功能,特别是eNB的信号处理器和UE的信号处理电路,可以使用相关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的计算机系统或架构来实现。计算系统,例如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或笔记本计算机、手持式计算设备(PDA、蜂窝电话,掌上型电脑等)、大型机、服务器、客户端或任何其他类型的专用或通用计算设备,因可以适用或者适合于特定应用或者环境而可以被使用。计算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可以使用诸如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或其他控制处理模块的通用或专用处理引擎来实现的。
计算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存储要由处理器执行的信息和指令的主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其他动态存储器。这种主存储器也可以用于存储由处理器待执行的指令执行期间的暂时变量或其他中介信息。计算系统同样可以包括用于处理器的存储静态信息和处理器指令的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或其他静态存储设备。
计算系统还可以包括信息存储系统,例如,其可以包括介质驱动器和可移动存储接口。介质驱动器可以包括驱动器或其他机制以支持固定或可移动存储介质,诸如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磁带驱动器、光盘驱动器、光盘(compact disc,CD)、数字视频驱动器(digital video drive,DVD)、读或写驱动器(read or write drive,R或RW)或其他可移动或固定介质驱动器。例如,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软盘、磁带、光盘、CD或DVD或由介质驱动器读和写的其他固定或可移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具有存储在其中的特定计算机软件或数据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可选实施例中,信息存储系统可以包括用于允许将计算机程序或其他指令或数据加载到计算系统中的其他类似组件。例如,这些组件可以包括可移动存储单元与接口,例如,程序卡盒与卡盒接口、可移动存储器(例如,闪存或者其他可移动存储器模块)与存储器插槽、以及允许软件和数据自可移动存储单元传输到计算系统的其他可移动存储单元与接口。
计算系统也可以包括通信接口。这样的计算系统可以被使用以允许软件和数据在计算系统和外部设备之间转移。本实施例中,通信接口可以包括调制解调器、网络接口(例如,以太网或NIC卡)、通信端口(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端口)、PCMCIA槽与卡等。通过通信接口传输的软件和数据是以信号的形式进行传输,可以是电子的,电磁的,光学的或其他能够被通信接口介质接收的信号。
在本文中,术语“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可读介质”等可以通常用于指的有形介质,例如,存储器、存储设备或存储单元。这些形式和其他形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指令,以由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器使用,以使处理器执行指定操作。这些指令,通常称为“计算机程序代码”(其可以以计算机程序的形式或其他组合来组合),在被执行时,使得计算系统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注意的是,该代码可以直接使得处理器执行特定操作,被编译成这样做,和/或与其他软件、硬件和/或固件(例如,执行标准功能的库)组合以这样做。
在使用软件来实现元件的实施例中,软件可以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并且,例如使用可移动存储驱动器,其被加载到计算系统中。当由计算机系统中的处理器执行时,控制模块(在本示例中,为软件指令或可执行计算机程序代码)使得处理器执行如本文所述的本发明的功能。
此外,本发明构思可以应用于用于执行网络元件内的信号处理功能的任何电路。进一步设想,例如,半导体制造商可以在独立设备的设计中使用本发明的构思,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的微控制器和/或任何其他子系统元件。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的目的,上面已经参照单个处理逻辑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构思同样可以通过多个不同的功能单元和处理器来实现,以提供信号处理功能。因此,对特定功能单元的引用仅被视为对用于提供所描述功能的合适手段的引用,而不是指示严格的逻辑或物理结构或组织。
本发明的各方面可以以包括硬件,软件,固件及其任何组合的任何适当形式来实现。可选地,本发明可以至少部分地作为在一个或多个数据处理器和/或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可配置模块组件(例如FPGA设备)上运行的计算机软件来实现。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元件和组件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在物理上,功能上和逻辑上实现。实际上,功能可以以单个单元,多个单元或作为其他功能单元的一部分来实现。
尽管已经结合一些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并不意味着将本发明限制于这里阐述的特定形式。相反,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另外,尽管结合特定实施例来描述一特征,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多个特征均可以组合。在权利要求中,术语“包括”不排除其他元件或步骤的存在。
此外,尽管单独列出,但是可以通过例如单个单元或处理器来实现多个装置,元件或方法步骤。另外,尽管单个功能可以被包括在不同的权利要求中,这些可能被有利地组合,不同权利要求中的包括不意味着功能的组合不是可行和/或有利的。同样,一组权利要求中的特征的包括不意味着对这组的限制,但是只要适合,其表示该特征同样适用于其他权利要求组。
此外,权利要求中的特征的顺序不意味着这些特征必须被执行的任何特定顺序,特别是方法权利要求中的单个步骤的顺序不意味着这些部分必须按照这个顺序来执行。相反,这些步骤可以按照任何适当的顺序来执行。另外,单数引用不排除多个。因此,引用“一个”、“第一”、“第二”等不排除多个。
尽管本发明已结合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但是不旨在限定本文所说明的具体形式。相反,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此外,虽然,特征似乎是结合具体实施例来描述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的不同特征可以根据本发明进行组合。在权利要求中,术语“包括”或“包含”不排除其他元件的存在。

Claims (4)

1.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用于使能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链路自适应,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自支持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的基站接收包括多个子帧的下行链路突发;
信号处理电路,用于监测接收到的每个子帧的所述下行链路传输突发,并给每个接收到的子帧计算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值,其中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符值是以目标调制与编码方案(MCS)的形式进行编码,所述目标MCS可用于用高达预设值的误块率(BLER)接收数据;以及
发射器,用于向所述基站上报每个接收到的子帧的计算的CQI值。
2.一种基站,用于使能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链路自适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接收器,用于自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设备接收下行链路传输突发的每个子帧的报告,其中所述报告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值,所述CQI值是以目标调制与编码方案(MCS)的形式进行编码,所述目标MCS可用于用高达预设值的误块率(BLER)接收数据;以及
信号处理器,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报告,选择MCS。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用于基于未受干扰影响的子帧中所上报的信道条件,选择MCS。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用于基于所有子帧中所上报的信道条件,选择MCS。
CN201780054121.6A 2016-07-12 2017-06-27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间歇干扰条件下的链路自适应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100366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1612107.1A GB2552307A (en) 2016-07-12 2016-07-12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ink adaptation under conditions of intermittent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GB1612107.1 2016-07-12
PCT/CN2017/090370 WO2018010542A1 (en) 2016-07-12 2017-06-27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ink adaptation under conditions of intermittent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6659A CN110036659A (zh) 2019-07-19
CN110036659B true CN110036659B (zh) 2022-08-30

Family

ID=56890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4121.6A Active CN110036659B (zh) 2016-07-12 2017-06-27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间歇干扰条件下的链路自适应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36659B (zh)
GB (1) GB2552307A (zh)
WO (1) WO20180105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64118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Nokia Technologies Oy Radio link adapt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
US11310751B2 (en) * 2019-05-28 2022-04-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ximum permissible exposure assisted uplink traffic grant allocation
US20210368489A1 (en) * 2020-05-23 2021-1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qi table selection in sidelink
EP3920630A1 (en) * 2020-06-03 2021-12-08 Nokia Technologies Oy Ensuring transmissions are completed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15150942A (zh) * 2021-03-29 2022-10-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流程的变更方法、装置及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92314B (zh) * 2021-10-25 2023-08-29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30453A1 (en) * 2010-04-13 2011-10-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Evolved node b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processing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02271026A (zh) * 2011-07-27 2011-12-07 东南大学 用于高级长期演进系统上行链路的闭环自适应传输方法
WO2015163642A1 (ko) * 2014-04-25 2015-10-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 상태 보고를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5493431A (zh) * 2013-08-23 2016-04-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未许可频谱的lte/lte-a中的csi和ack报告增强型方案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32012B2 (en) * 2007-12-07 2013-09-1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calable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5031009B2 (ja) * 2009-09-15 2012-09-1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CN102368697B (zh) * 2011-09-30 2018-04-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测量信令通知、干扰测量及反馈方法及其装置
CN102869109B (zh) * 2012-09-19 2014-12-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pusch调度方法及装置
US9713189B2 (en) * 2012-11-07 2017-07-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ple outer loop link adaptation
CN105024779A (zh) * 2014-04-18 2015-11-04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信道质量指示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US9274912B2 (en) * 2014-05-16 2016-03-01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imulating burst errors in mobile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level simulatio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30453A1 (en) * 2010-04-13 2011-10-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Evolved node b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processing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02271026A (zh) * 2011-07-27 2011-12-07 东南大学 用于高级长期演进系统上行链路的闭环自适应传输方法
CN105493431A (zh) * 2013-08-23 2016-04-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未许可频谱的lte/lte-a中的csi和ack报告增强型方案
WO2015163642A1 (ko) * 2014-04-25 2015-10-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 상태 보고를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6659A (zh) 2019-07-19
WO2018010542A1 (en) 2018-01-18
GB2552307A (en) 2018-01-24
GB201612107D0 (en)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6659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间歇干扰条件下的链路自适应的方法和设备
US11856437B2 (en) Methods and procedures for channel measurements and reporting mechanisms
KR101958320B1 (ko) 공유된 라디오 주파수 스펙트럼 대역의 다수의 캐리어들 상에서 송신하기 위한 기술들
CN108200780B (zh) 用于授权辅助接入的退避过程的系统和方法
KR102257152B1 (ko) 비허가된 스펙트럼을 갖는 lte/lte-a에서 csi 및 ack 보고 향상들
US10264616B2 (en) LTE transmission in unlicensed bands
CN106576034B (zh) 许可辅助的接入的信道状态信息测量
CN105472744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534990B (zh) 用于mtc的系统信息的选择性分发
JP2019140512A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EP2559188B1 (en) Method for mitigating outag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1036836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uplink scheduling in an unlicensed spectrum
US10057860B2 (en) Radio link monitoring for link-budget-limited devices
US10206179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a base station transceiver
EP2815604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djusting resource management procedures in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KR101874727B1 (ko)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사용자 장비, 및 기지국
WO2013060937A1 (en) Allocating control data to user equipment
WO2019065189A1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10800333B (zh) 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1134302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resource efficienc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414854A1 (en) Controlling the channel occupancy measurement quality
EP3172916B1 (en) Ultra reliable link design
CN106537977B (zh) 超可靠链路设计
CN10679728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终端
US20180343699A1 (en) Computer program,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irst transmission point and method performed there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