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5476B - 无线网络控制方法、无线接入点、接入控制器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网络控制方法、无线接入点、接入控制器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5476B
CN110035476B CN201910220315.XA CN201910220315A CN110035476B CN 110035476 B CN110035476 B CN 110035476B CN 201910220315 A CN201910220315 A CN 201910220315A CN 110035476 B CN110035476 B CN 1100354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identifier
wireless access
message
access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203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35476A (zh
Inventor
郑金珠
陈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tar Net Ruijie Net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tar Net Ruijie Net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tar Net Ruijie Net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tar Net Ruijie Net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2031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354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35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5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35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54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06Configuration setting for initial configuration or provisioning, e.g. plug-and-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04L41/082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the condition being updates or upgrades of network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网络控制方法、无线接入点、接入控制器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向无线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待下发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记录所述配置标识;接收无线接入点在缓存所述配置标识并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后发送的配置响应报文,所述配置响应报文携带所述无线接入点缓存的配置标识;若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标识与记录的配置标识一致,则向所述无线网络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完成消息,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所述记录的配置标识。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接入控制器和无线接入点隧道建立或升级后配置不一致的问题,避免了由于时序问题引起的功能失效问题。

Description

无线网络控制方法、无线接入点、接入控制器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互联网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无线网络控制方法、无线接入点、接入控制器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中,站点(STA,Station)通过接入设备(AP,Access Point)接入网络。根据无线接入点的控制和配置协议(Control AndProvisioning of Wireless Access Points Protocol Specification,CAPWAP)规定,瘦AP(Fit Access Point)的软件版本必须从接入控制器(Access Controller,AC)上下载,即要求瘦AP在没有软件版本或者设备上的软件版本非最新时,必须从AC上下载最新的版本。当AC和AP通过CAPWAP隧道建立起来后,AC对AP进行管理。
随着无线网络的不断扩大,无线应用越来越复杂,系统规模也越来越大。一个复杂的系统通常会要求AC统一管理提供许多服务,这就需要有一个灵活高效的管理方法来管理AP提供的服务,使得AC对AP管理能解耦,出现故障的情况下AC和AP不相互影响。
目前处理方法主要是AP从AC上下载主程序,完成程序的安装和启动,AC通过CAPWAP管理AP,保持AC和AP配置一致性,控制面和管理面通过RFC协议标准保持时序同步。然而,当有新版本发布或者存在时序问题时,使用现有技术方案容易出现AC和AP版本不一致的情况,导致AC无法管理AP、功能失效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控制方法、无线接入点、接入控制器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网络控制方法,包括:
向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待下发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记录所述配置标识;
接收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在缓存所述配置标识并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后发送的配置响应报文,所述配置响应报文携带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缓存的配置标识;
若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标识与记录的配置标识一致,则向所述无线网络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完成消息,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所述记录的配置标识。
如上述方法,可选地,还包括:
预先获取无线网络中所有的配置命令,为每个配置命令分配配置标识,其中不同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不同;
将每个配置命令和其对应的配置标识关联,存储配置关联表;
相应地,所述向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之前,还包括:
从存储的配置关联表中获取待下发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
如上述方法,可选地,所述向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之前,还包括:
接收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的发现请求报文,所述发现请求报文携带预置标识,其中,所述预置标识与所述配置关联表中记录的配置标识不同;
获取所述预置标识,将所述预置标识封装在发现响应报文中;
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所述发现响应报文,并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建立隧道连接。
如上述方法,可选地,还包括:
将存储的配置关联表发送至所述无线网络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以供所述所有无线接入点中的每个无线接入点根据所述配置关联表判断接收的配置报文是否有误。
如上述方法,可选地,还包括:
若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标识与记录的配置标识不一致,则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再次发送配置报文,以供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并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其中,所述配置报文携带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如上述方法,可选地,还包括:
接收第二无线接入点在判断获知缓存的配置标识与接收到的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不一致的情况下,发送的配置请求报文,所述配置请求报文携带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
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以供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并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其中,所述配置报文携带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如上述方法,可选地,还包括:
按预设周期向所述无线网络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并更新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以供所有无线接入点中的第三无线接入点在判断获知与自身缓存的配置标识不一致后,重新执行所述配置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其中,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第二方面,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网络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无线网络中的接入控制器发送的配置报文,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待下发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
缓存所述配置标识,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
向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配置响应报文,所述配置响应报文携带当前缓存的配置标识;
接收所述接入控制器在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标识与自身记录的配置标识一致时发送的配置完成消息,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所述接入控制器记录的配置标识。
如上述方法,可选地,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的配置关联表,其中所述配置关联表包括无线网络中所有的配置命令和每个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
相应地,所述接收无线网络中的接入控制器发送的配置报文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的配置标识,根据所述配置关联表判断所述配置报文是否有误。
如上述方法,可选地,所述接收无线网络中的接入控制器发送的配置报文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发现请求报文,所述发现请求报文携带预置标识,其中,所述预置标识与所述配置关联表中记录的配置标识不同,以供所述接入控制器获取所述预置标识;
接收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的发现响应报文,与所述接入控制器建立隧道连接,其中所述发现响应报文中携带所述预置标识。
如上述方法,可选地,还包括:
若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与缓存的配置标识不一致,则向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配置请求报文,所述配置请求报文携带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
接收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的配置报文,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并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其中,所述配置报文携带所述接入控制器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如上述方法,可选地,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控制器按照按预设周期发送的配置报文,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所述接入控制器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若判断获知接收的配置标识与缓存的配置标识不一致,则重新执行所述配置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并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控制器,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待下发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记录所述配置标识;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在缓存所述配置标识并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后发送的配置响应报文,所述配置响应报文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缓存的配置标识;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配置标识与记录的配置标识是否一致;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标识与记录的配置标识一致之后,向所述无线网络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完成消息,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所述记录的配置标识。
如上述接入控制器,可选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标识与记录的配置标识不一致之后,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再次发送配置报文,以供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并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其中,所述配置报文携带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如上述接入控制器,可选地,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第二无线接入点在判断获知缓存的配置标识与接收到的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不一致的情况下,发送的配置请求报文,所述配置请求报文携带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
相应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以供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并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其中,所述配置报文携带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如上述接入控制器,可选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
按预设周期向所述无线网络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并更新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以供所述所有无线接入点中的第三无线接入点在判断获知与自身缓存的配置标识不一致后,重新执行所述配置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其中,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接入点,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中的接入控制器发送的配置报文,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待下发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
配置模块,用于缓存所述配置标识,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配置响应报文,所述配置响应报文携带当前缓存的配置标识;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控制器在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标识与自身记录的配置标识一致时发送的配置完成消息,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所述接入控制器记录的配置标识。
如上述无线接入点,可选地,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与缓存的配置标识是否一致;
相应地,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与缓存的配置标识不一致之后,向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配置请求报文,所述配置请求报文携带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
相应地,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的配置报文;
相应地,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并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其中,所述配置报文携带所述接入控制器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如上述无线接入点,可选地,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接入控制器按照按预设周期发送的配置报文,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所述接入控制器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相应地,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获知接收的配置标识与缓存的配置标识不一致之后,重新执行所述配置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并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网络控制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接入控制器和至少一个如上所述无线接入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控制方法,通过为各个配置命令分配唯一标识,并在下发和接收配置信息过程中携带配置标识,利用配置标识的唯一性判断无线接入点与接入控制器是否存在版本不一致或时序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线接入点和接入控制器解耦的方法,解决了接入控制器和无线接入点隧道建立或升级后配置不一致的问题,避免了由于时序问题引起的功能失效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控制方法中无线接入点和接入控制器信令交互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是无线网络中的接入控制器,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向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待下发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记录所述配置标识;
具体地,无线网络中的站点STA通过无线接入点AP接入无线网络,接入控制器AC对其下挂的所有AP进行统一管理。当需要向AP下发配置时,接入控制器AC首先确定待下发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简称配置ID),为了便于区分不同的配置命令,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配置命令仅有一个配置ID,且与其他配置命令的配置ID不同,即每个配置命令的配置ID具有唯一性。之后,接入控制器AC将配置ID封装到配置报文中,并在接入控制器本地记录本次下发的配置ID,然后将携带配置ID的配置报文发送给某个无线接入点AP,记为第一无线接入点,需要说明的是,配置报文既包括启用某种策略配置报文(简称启用配置报文),也包括解除某种策略配置报文(简称解除配置报文),还可以包括全配置报文,例如射频信息配置等。当无线接入点AP上线后,接入控制器AC仅需要将当前记录的配置ID封装在配置报文中,下发给该上线的无线接入点AP,例如第一无线接入点,不需要下发给所有无线接入点AP。当无线接入点AP上线后,接入控制器AC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对应的配置ID,向所有无线接入点AP发送携带该配置ID的配置报文,以实现对无线接入点AP的统一管理。例如接入控制器AC定期更新配置时,接入控制器AC向所有无线接入点AP下发配置报文,或者在配置升级后,接入控制器AC向所有无线接入点AP下发配置报文。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第二”和“第三”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第三”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步骤S12、接收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在缓存所述配置标识并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后发送的配置响应报文,所述配置响应报文携带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缓存的配置标识;
具体地,第一无线接入点AP接收到携带配置ID的配置报文之后,解封装配置报文,获取配置ID和配置命令对应的执行参数,例如频宽、信道等信息。之后,第一无线接入点AP在本地缓存该配置ID,并按照执行参数进行配置,配置完成之后,第一无线接入点AP将缓存的配置ID封装在配置响应报文中,发送给接入控制器AC。接入控制器AC接收到第一无线接入点AP发送的配置响应报文之后,解封装配置响应报文,获取其中携带的配置ID。
步骤S13、若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标识与记录的配置标识一致,则向所述无线网络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完成消息,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所述记录的配置标识。
具体地,在无线接入点AP与接入控制器AC建立隧道或升级时,容易出现版本不一致问题,当无线接入点AP的配置版本与接入控制器AC的配置版本不一致,或者无线接入点AP与接入控制器AC存在时序问题时,容易导致接入控制器AC无法管理无线接入点AP,射频功能失效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接入控制器AC接收到无线接入点AP发送的配置响应报文并获取其中携带的配置ID之后,将获取到配置ID与本地当前记录的配置ID进行比对,由于各个配命令的配置ID具有唯一性,当获取到的配置ID与记录的配置ID一致时,表明无线接入点AP与接入控制器AC版本一致且不存在时序问题。
之后,接入控制器AC将记录的配置ID封装到配置完成消息中,下发到无线网络中所有的无线接入点AP,以通告所有无线接入点AP目前的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控制方法,通过为各个配置命令分配唯一标识,并在下发和接收配置信息过程中携带配置标识,利用配置标识的唯一性判断无线接入点与接入控制器是否存在版本不一致或时序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线接入点和接入控制器解耦的方法,解决了接入控制器和无线接入点隧道建立或升级后配置不一致的问题,避免了由于时序问题引起的功能失效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预先获取无线网络中所有的配置命令,为每个配置命令分配配置标识,其中不同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不同;
将每个配置命令和其对应的配置标识关联,存储配置关联表;
相应地,所述向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之前,还包括:
从存储的配置关联表中获取待下发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
具体地,接入控制器AC通过分析WLAN配置宏,获取WLAN支持的所有配置命令,为每个配置命令分配唯一有效的配置ID,之后将每个配置命令和该配置命令的配置ID进行关联,存储配置关联表。这样,每次向无线接入点AP发送配置报文之前,接入控制器AC可以直接从配置关联表中获取待下发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ID。
在实际应用中,接入控制器可以将配置关联表工具化,记为配置工具,还可以在该配置工具中关联每个配置对应的配置报文,这样通过调用配置工具,就可直接向无线接入点下发携带配置ID的配置报文,当需要进行全配置时,仅需调用配置工具,通过配置工具,获取了整个接入控制器的配置全局,保证配置不缺失,实现了全配置覆盖测试,在判断配置标识不一致情况下,通过唯一的配置标识能精准命中到错误点,保证功能的可靠性。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向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之前,还包括:
接收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的发现请求报文,所述发现请求报文携带预置标识,其中,所述预置标识与所述配置关联表中记录的配置标识不同;
获取所述预置标识,将所述预置标识封装在发现响应报文中;
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所述发现响应报文,并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建立隧道连接。
具体地,当无线接入点AP想要加入接入控制器AC时,无线接入点AP首先向接入控制器AC发送发现请求报文,发现请求报文中携带预置标识,该预置标识与任意一个配置ID均不同。
接入控制器AC接收到发现请求报文之后,解封装发现请求报文,获取其中携带的预置标识,然后直接将该预置标识封装到发现响应报文之中,向该无线接入点AP发送发现响应报文,并与该无线接入点AP建立CAPWAP隧道连接。连接建立完成之后,接入控制器AC就可执行步骤S11-步骤S13,为无线接入点下发配置信息。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将存储的配置关联表发送至所述无线网络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以供所述所有无线接入点中的每个无线接入点根据所述配置关联表判断接收的配置报文是否有误。
具体地,接入控制器AC还可以将存储的配置关联表发送给所有无线接入点AP。每个无线接入点AP接收到接入控制器发送的配置报文之后,解封装该配置报文,获取其中携带的配置ID,对比配置关联表,若配置关联表中不存在该配置ID,则表明接入控制器可能存在故障,无线接入点AP可以产生告警,供维修人员进一步验证问题来源。在实际应用中,接入控制器AC还可以将配置工具下发给无线接入点AP,这样,在发送配置报文时,接入控制器AC仅需要下发配置ID,无线接入点AP通过配置工具就可确定相应的配置参数,进行配置,节省了数据传输量,提高了传输效率。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若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标识与记录的配置标识不一致,则向所述所有无线接入点中的每个无线接入点再次发送配置报文,以供所述所有无线接入点中的每个无线接入点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并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其中,所述配置报文携带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具体地,当接入控制器AC判断接收到的配置ID与记录的配置ID不一致时,表明无线接入点AP与接入控制器AC版本不一致或者存在时序问题或其他问题,此时,接入控制器AC再一次将当前记录的配置ID封装到配置报文中,向接收到的配置ID不一致的无线接入点AP再一次发送配置报文。无线接入点AP接收到配置报文之后,用接收到的配置ID替换当前缓存的配置ID,执行配置命令,并在执行完之后向接入控制器AC反馈配置响应报文,如果接入控制器AC在预设次数内接收到的某个无线接入点AP的配置ID与记录的配置ID都不一致,则表明该无线接入点AP出现故障,需要进行处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控制方法,不仅可以避免由于时序问题引起的功能失效问题,还可以定位出现故障的设备。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无线接入点在判断获知缓存的配置标识与接收到的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不一致的情况下,发送的配置请求报文,所述配置请求报文携带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
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以供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并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其中,所述配置报文携带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具体地,无线接入点AP接收到接入控制器AC发送的配置完成消息之后,获取其中携带的配置ID,然后对比本地缓存的配置ID,如果某个无线接入点AP(例如第二无线接入点AP)获取的配置ID与本地缓存的配置ID不一致,则表明第二无线接入点AP与接入控制器AC存在版本不一致或时序问题,此时第二无线接入点AP可以主动向接入控制器AC发送配置请求报文,在配置请求报文中携带获取的配置ID。
接入控制器AC接收到配置请求报文之后,解封装该配置请求报文,获取配置ID,将该配置ID封装到配置报文中,向发送配置请求的无线接入点AP(第二无线接入点AP)发送该配置报文。第二无线接入点AP接收到配置报文之后,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并执行配置命令,完成之后,向接入控制器发送配置响应报文,携带缓存的配置标识,保证了无线接入点和接入控制器配置的一致性。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按预设周期向所述无线网络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并更新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以供所述所有无线接入点中的第三无线接入点在判断获知与自身缓存的配置标识不一致后,重新执行所述配置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其中,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具体地,接入控制器AC还可以按预设周期(例如30s)向无线网络中所有的无线接入点AP发送配置报文,并更新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当无线接入点AP接收到配置报文之后,比对自身缓存的配置ID,若某个无线接入点AP(例如第三无线接入点AP)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报文中携带的配置ID与自身缓存的配置ID不一致,则执行配置命令,更新缓存的配置ID,并向接入控制器发送配置响应报文,保证了接入控制器和无线接入点配置的实时一致性。
在实际应用中,接入控制器AC还可以按预设周期发探测报文,在该探测报文中携带当前记录的配置ID,当无线接入点AP接收到探测报文之后,比对自身缓存的配置ID,若不一致,则向接入控制器AC发送配置请求报文,保证了接入控制器和无线接入点配置的实时一致性。例如,接入控制器AC可以每间隔30s向无线接入点AP发送CAPWAP控制报文,CAPWAP控制报文中的消息内容由TLV(T-类型,L-长度,V-数值)格式表示,在消息内容中写入配置ID,由于CAPWAP隧道具有网络地址转换NAT穿透和安全特性,进一步确保了接入控制器和无线接入点的配置一致性。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网络控制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无线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点AP,图2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21、接收无线网络中的接入控制器发送的配置报文,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待下发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
步骤S22、缓存所述配置标识,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
步骤S23、向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配置响应报文,所述配置响应报文携带当前缓存的配置标识;
步骤S24、接收所述接入控制器在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标识与自身记录的配置标识一致时发送的配置完成消息,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所述接入控制器记录的配置标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的配置关联表,其中所述配置关联表包括无线网络中所有的配置命令和每个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
相应地,所述接收无线网络中的接入控制器发送的配置报文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的配置标识,根据所述配置关联表判断所述配置报文是否有误。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无线网络中的接入控制器发送的配置报文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发现请求报文,所述发现请求报文携带预置标识,其中,所述预置标识与所述配置关联表中记录的配置标识不同,以供所述接入控制器获取所述预置标识;
接收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的发现响应报文,与所述接入控制器建立隧道连接,其中所述发现响应报文中携带所述预置标识。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若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与缓存的配置标识不一致,则向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配置请求报文,所述配置请求报文携带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
接收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的配置报文,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并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其中,所述配置报文携带所述接入控制器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控制器按照按预设周期发送的配置报文,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所述接入控制器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若判断获知接收的配置标识与缓存的配置标识不一致,则重新执行所述配置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并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
下面详细介绍无线接入点AP和接入控制器AC的交互过程,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控制方法中无线接入点和接入控制器信令交互图,如图3所示,信令交互过程包括:
步骤S301、无线接入点AP向接入控制器AC发送发现请求报文,发现请求报文中携带预置ID;
步骤S302、接入控制器AC向无线接入点AP发送发现响应报文,响应报文中携带预置ID;
步骤S303、无线接入点AP与接入控制器AC建立CAPWAP隧道;
步骤S304、接入控制器AC记录待下发的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ID;
步骤S305、接入控制器AC向无线接入点AP发送启用配置报文,启用配置报文中携带记录的配置ID;
步骤S306、无线接入点AP缓存接收到的配置ID,执行配置命令;
步骤S307、无线接入点AP向接入控制器AC发送启用配置响应报文,启用配置响应报文中携带缓存的配置ID;
步骤S308、接入控制器AC判断接收的配置ID与记录的配置ID一致;
步骤S309、接入控制器AC向所有无线接入点AP发送启用配置完成消息,启用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记录的配置ID;
步骤S310、当需要进行配置升级时,接入控制器AC更新记录的配置ID;
步骤S311、接入控制器AC周期性向所有无线接入点AP发送启用配置报文,启用配置报文中携带记录的配置ID;
步骤S312、无线接入点AP更新缓存的配置ID,执行配置命令;
步骤S313、无线接入点AP向接入控制器AC发送启用配置响应报文,启用配置响应报文中携带缓存的配置ID;
步骤S314、接入控制器AC判断接收的配置ID与记录的配置ID一致;
步骤S315、接入控制器AC向所有无线接入点AP发送启用配置完成消息,启用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记录的配置ID;
步骤S316、接入控制器AC获取解除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ID,更新记录的配置ID;
步骤S317、接入控制器AC周期性向所有无线接入点AP发送解除配置报文,解除配置报文中携带记录的配置ID;
步骤S318、无线接入点AP更新缓存的配置ID,解除配置;
步骤S319、无线接入点AP向接入控制器AC发送解除配置响应报文,解除配置响应报文中携带缓存的配置ID;
步骤S320、接入控制器AC判断接收的配置ID与记录的配置ID一致;
步骤S321、接入控制器AC向所有无线接入点AP发送解除配置完成消息,解除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记录的配置ID。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控制方法,通过为各个配置命令分配唯一标识,并在下发和接收配置信息过程中携带配置标识,利用配置标识的唯一性判断无线接入点与接入控制器是否存在版本不一致或时序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线接入点和接入控制器解耦的方法,解决了接入控制器和无线接入点隧道建立或升级后配置不一致的问题,避免了由于时序问题引起的功能失效问题。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入控制器,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接入控制器包括:第一发送模块41、第一接收模块42和第一判断模块43,其中:
第一发送模块41用于向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待下发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记录所述配置标识;第一接收模块4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在缓存所述配置标识并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后发送的配置响应报文,所述配置响应报文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缓存的配置标识;第一判断模块43用于判断接收到的配置标识与记录的配置标识是否一致;所述第一发送模块41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标识与记录的配置标识一致之后,向所述无线网络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完成消息,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所述记录的配置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41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43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标识与记录的配置标识不一致之后,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再次发送配置报文,以供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并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其中,所述配置报文携带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收模块42还用于:
接收第二无线接入点在判断获知缓存的配置标识与接收到的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不一致的情况下,发送的配置请求报文,所述配置请求报文携带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
相应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41还用于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以供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并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其中,所述配置报文携带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41还用于:
按预设周期向所述无线网络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并更新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以供所述所有无线接入点中的第三无线接入点在判断获知与自身缓存的配置标识不一致后,重新执行所述配置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其中,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其功能具体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控制器,通过为各个配置命令分配唯一标识,并在下发和接收配置信息过程中携带配置标识,利用配置标识的唯一性判断无线接入点与接入控制器是否存在版本不一致或时序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线接入点和接入控制器解耦的方法,解决了接入控制器和无线接入点隧道建立或升级后配置不一致的问题,避免了由于时序问题引起的功能失效问题。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接入点,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无线接入点包括:第二接收模块51、配置模块52和第二发送模块53其中:第二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中的接入控制器发送的配置报文,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待下发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配置模块52用于缓存所述配置标识,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第二发送模块53用于向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配置响应报文,所述配置响应报文携带当前缓存的配置标识;第二接收模块51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控制器在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标识与自身记录的配置标识一致时发送的配置完成消息,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所述接入控制器记录的配置标识。
可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无线接入点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54,用于判断接收到的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与缓存的配置标识是否一致;
相应地,所述第二发送模,53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54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与缓存的配置标识不一致之后,向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配置请求报文,所述配置请求报文携带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
相应地,所述第二接收模块51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的配置报文;
相应地,所述配置模块52还用于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并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其中,所述配置报文携带所述接入控制器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二接收模块51还用于:
接收所述接入控制器按照按预设周期发送的配置报文,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所述接入控制器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相应地,所述配置模块52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获知接收的配置标识与缓存的配置标识不一致之后,重新执行所述配置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并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其功能具体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通过为各个配置命令分配唯一标识,并在下发和接收配置信息过程中携带配置标识,利用配置标识的唯一性判断无线接入点与接入控制器是否存在版本不一致或时序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线接入点和接入控制器解耦的方法,解决了接入控制器和无线接入点隧道建立或升级后配置不一致的问题,避免了由于时序问题引起的功能失效问题。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无线网络控制系统包括:接入控制器61和无线接入点62,所述无线网络控制系统中的接入控制器61,其功能具体参照上述接入控制器实施例,所述无线网络控制系统中的无线接入点62,其功能具体参照上述无线接入点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等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无线网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待下发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记录所述配置标识;
接收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在缓存所述配置标识并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后发送的配置响应报文,所述配置响应报文携带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缓存的配置标识;
若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标识与记录的配置标识一致,则向所述无线网络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完成消息,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所述记录的配置标识;
其中,不同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先获取无线网络中所有的配置命令,为每个配置命令分配配置标识;
将每个配置命令和其对应的配置标识关联,存储配置关联表;
相应地,所述向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之前,还包括:
从存储的配置关联表中获取待下发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之前,还包括:
接收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的发现请求报文,所述发现请求报文携带预置标识,其中,所述预置标识与所述配置关联表中记录的配置标识不同;
获取所述预置标识,将所述预置标识封装在发现响应报文中;
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所述发现响应报文,并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建立隧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存储的配置关联表发送至所述无线网络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以供所述所有无线接入点中的每个无线接入点根据所述配置关联表判断接收的配置报文是否有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标识与记录的配置标识不一致,则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再次发送配置报文,以供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并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其中,所述配置报文携带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第二无线接入点在判断获知缓存的配置标识与接收到的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不一致的情况下,发送的配置请求报文,所述配置请求报文携带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
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以供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并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其中,所述配置报文携带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按预设周期向所述无线网络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并更新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以供所述所有无线接入点中的第三无线接入点在判断获知与自身缓存的配置标识不一致后,重新执行所述配置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其中,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8.一种无线网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无线网络中的接入控制器发送的配置报文,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待下发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
缓存所述配置标识,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
向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配置响应报文,所述配置响应报文携带当前缓存的配置标识;
接收所述接入控制器在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标识与自身记录的配置标识一致时发送的配置完成消息,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所述接入控制器记录的配置标识;
其中,不同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的配置关联表,其中所述配置关联表包括无线网络中所有的配置命令和每个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
相应地,所述接收无线网络中的接入控制器发送的配置报文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的配置标识,根据所述配置关联表判断所述配置报文是否有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无线网络中的接入控制器发送的配置报文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发现请求报文,所述发现请求报文携带预置标识,其中,所述预置标识与所述配置关联表中记录的配置标识不同,以供所述接入控制器获取所述预置标识;
接收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的发现响应报文,与所述接入控制器建立隧道连接,其中所述发现响应报文中携带所述预置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与缓存的配置标识不一致,则向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配置请求报文,所述配置请求报文携带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
接收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的配置报文,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并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其中,所述配置报文携带所述接入控制器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控制器按照按预设周期发送的配置报文,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所述接入控制器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若判断获知接收的配置标识与缓存的配置标识不一致,则重新执行所述配置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并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
13.一种接入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待下发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记录所述配置标识;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在缓存所述配置标识并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后发送的配置响应报文,所述配置响应报文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缓存的配置标识;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配置标识与记录的配置标识是否一致;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标识与记录的配置标识一致之后,向所述无线网络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完成消息,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所述记录的配置标识;
其中,不同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入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标识与记录的配置标识不一致之后,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再次发送配置报文,以供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并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其中,所述配置报文携带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入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第二无线接入点在判断获知缓存的配置标识与接收到的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不一致的情况下,发送的配置请求报文,所述配置请求报文携带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
相应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以供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并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其中,所述配置报文携带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一所述的接入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
按预设周期向所述无线网络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发送配置报文并更新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以供所述所有无线接入点中的第三无线接入点在判断获知与自身缓存的配置标识不一致后,重新执行所述配置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其中,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17.一种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中的接入控制器发送的配置报文,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待下发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
配置模块,用于缓存所述配置标识,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配置响应报文,所述配置响应报文携带当前缓存的配置标识;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控制器在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标识与自身记录的配置标识一致时发送的配置完成消息,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所述接入控制器记录的配置标识;
其中,不同配置命令对应的配置标识不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与缓存的配置标识是否一致;
相应地,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获知接收到的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与缓存的配置标识不一致之后,向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配置请求报文,所述配置请求报文携带所述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的配置标识;
相应地,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控制器发送的配置报文;
相应地,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按照所述配置报文执行配置命令并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其中,所述配置报文携带所述接入控制器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接入控制器按照按预设周期发送的配置报文,所述配置报文中携带所述接入控制器当前记录的配置标识;
相应地,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获知接收的配置标识与缓存的配置标识不一致之后,重新执行所述配置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并更新缓存的配置标识。
20.一种无线网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16任一所述的接入控制器和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7-19任一所述的无线接入点。
CN201910220315.XA 2019-03-22 2019-03-22 无线网络控制方法、无线接入点、接入控制器及系统 Active CN1100354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0315.XA CN110035476B (zh) 2019-03-22 2019-03-22 无线网络控制方法、无线接入点、接入控制器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0315.XA CN110035476B (zh) 2019-03-22 2019-03-22 无线网络控制方法、无线接入点、接入控制器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5476A CN110035476A (zh) 2019-07-19
CN110035476B true CN110035476B (zh) 2021-12-17

Family

ID=67236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20315.XA Active CN110035476B (zh) 2019-03-22 2019-03-22 无线网络控制方法、无线接入点、接入控制器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354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2251B (zh) * 2020-02-27 2024-04-09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访问接入方法、装置、系统、终端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840393A (zh) * 2020-06-23 2021-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连接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5666A (zh) * 2007-06-29 2008-12-3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发送的方法、接入控制设备和接入点
CN101340340A (zh) * 2007-07-31 2009-01-0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点配置管理方法及接入控制器
CN105592483A (zh) * 2015-08-20 2016-05-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EP3094043A1 (en) * 2014-02-28 2016-11-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unnel and access network system
CN108934035A (zh) * 2018-06-26 2018-12-0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备份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4756A (zh) * 2014-04-04 2014-07-23 陈桂芳 一种基于OpenFlow协议实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4618267B (zh) * 2014-12-29 2018-02-1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5666A (zh) * 2007-06-29 2008-12-3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发送的方法、接入控制设备和接入点
CN101340340A (zh) * 2007-07-31 2009-01-0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点配置管理方法及接入控制器
EP3094043A1 (en) * 2014-02-28 2016-11-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unnel and access network system
CN105592483A (zh) * 2015-08-20 2016-05-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8934035A (zh) * 2018-06-26 2018-12-0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备份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5476A (zh) 2019-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74091B2 (en) Automatic device capabilities change notification
CN107357571B (zh) 设备组件程序的维护方法及系统
CN100586108C (zh) 一种更新地址解析协议表中端口地址的方法和设备
US9471300B2 (en) Wireless firmware upgrades to an alarm security panel
CN110035476B (zh) 无线网络控制方法、无线接入点、接入控制器及系统
CN106888233B (zh) 数据更新系统及方法
JP2006165928A (ja) 移動体向けデータ配信支援方法
WO2022095199A1 (zh) 一种嵌入式设备的差分升级方法及相关组件
CN103916277B (zh) 实现重启时不中断转发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34035B (zh) 数据备份方法和装置
CN108881478B (zh) 一种基于4g通信网络的电子广告终端和系统
CN103024065A (zh) 用于云存储系统的系统配置管理方法
CN111786893A (zh) mesh组网中无线路由器软件版本的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10262820A (zh) 基于mqtt协议实现ota升级的方法、装置、系统与存储介质
CN107357612A (zh) 应用程序升级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3127023B (zh) 业务升级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471361B (zh) 一种版本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11464646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09412925A (zh) 基于vtep的转发表项更新方法及vtep
WO2013083013A1 (zh) 一种网络设备间的同步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JP6340076B2 (ja) 移動性管理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WO2010135879A1 (zh) 实现m2m终端测试的系统及方法和m2m测试平台
EP2928105A2 (en) Content delivery architecture
CN110933184B (zh) 一种资源发布平台和资源发布方法
CN116056173B (zh) 一种解决sctp多宿地址对n2口信令合成影响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