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0745A - 一种地热开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热开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0745A
CN110030745A CN201910029159.9A CN201910029159A CN110030745A CN 110030745 A CN110030745 A CN 110030745A CN 201910029159 A CN201910029159 A CN 201910029159A CN 110030745 A CN110030745 A CN 1100307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vertical shaft
flow
major diameter
pip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291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30745B (zh
Inventor
唐春安
赵坚
杨菊英
马天辉
王思敬
唐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Lizhen Technology Co Ltd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soft Technology (us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Lizhen Technology Co Ltd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soft Technology (us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Lizhen Technology Co Ltd,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soft Technology (usa)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Li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2915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307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30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07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307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07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7/00Shaft equipment, e.g. timbering within the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TGEOTHERMAL COLLECTORS; GEOTHERMAL SYSTEMS
    • F24T10/00Geothermal collectors
    • F24T10/10Geothermal collectors with circulation of working fluids through underground channels, the working fluids not coming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ground
    • F24T10/13Geothermal collectors with circulation of working fluids through underground channels, the working fluids not coming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ground using tube assemblies suitable for insertion into boreholes in the ground, e.g. geothermal probes
    • F24T10/17Geothermal collectors with circulation of working fluids through underground channels, the working fluids not coming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ground using tube assemblies suitable for insertion into boreholes in the ground, e.g. geothermal probes using tubes closed at one end, i.e. return-type tub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TGEOTHERMAL COLLECTORS; GEOTHERMAL SYSTEMS
    • F24T10/00Geothermal collectors
    • F24T10/20Geothermal collectors using underground water as working fluid; using working fluid injected directly into the ground, e.g. using injection wells and recovery we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TGEOTHERMAL COLLECTORS; GEOTHERMAL SYSTEMS
    • F24T10/00Geothermal collectors
    • F24T10/30Geothermal collectors using underground reservoirs for accumulating working fluids or intermediate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TGEOTHERMAL COLLECTORS; GEOTHERMAL SYSTEMS
    • F24T10/00Geothermal collectors
    • F24T2010/5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F24T2010/53Methods for instal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动爆破热矿开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热矿开发系统包括地面提升系统、大直径竖井、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换热导流通道、由进路爆破巷道和主巷道形成的水‑岩地热储流层、可移动密封装置等组成。热矿开发系统沿大直径竖井内壁设置注入管道和收集管道,注入管道通过干热岩中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的换热导流通道与收集管道相连通,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周围布置流通主巷道,沿主巷道水平设置多排进路爆破巷道,利用崩落法松动爆破形成热矿爆破裂隙储流层,并在爆破层的竖井上方设置可移动密封装置。利用U形管原理,由注入管道与收集管道将冷水与高温高压水池中的热水交换热能,输送到地面转化成电能供人们使用,实现双重换热。

Description

一种地热开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热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矿开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能源供需日趋紧张,并且传统的能源面临着短缺和高碳排放的问题,所以开发利用新能源成为研发的热点,其中对3000-10000米深部地热能资源的研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受到钻井技术的局限,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并不高。地热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放射性衰变产热,热源具有亿年尺度的可持续性,深地热开发是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
利用地热能可以解决当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目前开采地热能采用增强型地热系统EGS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由于采用钻井技术,钻孔孔径小,水力压裂困难,即在岩体的温度足够,而岩体却没有足够的渗透性和流体性,导致不能产生足够的热能来发电,增强型地热系统EGS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就是通过人工来提高岩体的渗透性,增加产出热能,提高发电量。该方法与当前能源相比,开发成本高,不经济,并且岩体的渗透性和流体性逐渐会降低,管路受液体杂质影响还容易被堵塞,所以还没有被广泛使用。
我国地表及浅部矿产资源大多已被发现和利用,大量深部资源又不具备经济开采条件,很多矿业公司面临资源匮乏的严峻形式,如何走出目前困境和使其能够持续发展成为各矿业首要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深立井的地热开发系统,不仅能够解决老矿井面临的资源匮乏和破产等问题,也可能使一些不能满足开采经济指标的深部资源,可以结合深地热开发而具备开采价值。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地热开发系统的施工方法,避免现有开采方法中的众多缺点,同时也可利用现有矿井或与深部采矿结合进行地热开采,能够降低工程成本,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热开发系统包括地面提升系统1、大直径竖井2、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换热导流通道4和由进路爆破巷道5和主巷道6形成的水-岩地热储流层7,热矿开发系统沿大直径竖井2内壁设置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注入管道8通过干热岩中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的钻孔中换热导流通道4与收集管道9相连通,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周围布置流通主巷道6,根据需要沿着大直径竖井2和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纵向布置多层主巷道6,并沿主巷道6水平设置多排进路爆破巷道5,利用崩落法对岩石进行松动爆破,形成热矿爆破裂隙储流层7,并在热矿爆破裂隙储流层7对应的大直径竖井2上方设置可移动密封装置11;然后通过注入管道向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中注水存水,形成水热岩,并不再回收,关闭注水功能;利用U形管原理,由注入管道8与收集管道9将冷水与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中的水热岩交换热能,实现了双重换热,既获取了干热岩中的热量,也汲取了水热交换的热量,形成封闭的换热系统;由地面提升系统进行必要的人员、设备、矿山资源运输,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均与设置在地面发电系统上的发电工作平台相连从而形成封闭循环。
所述的换热导流通道4的截面设置成圆形管道或巷道,多层时布置成螺旋状,根据现场情况或实际需求设置成多层,移动密封装置11实现大直径竖井2的密封。
所述的进水管道单独设置或通过阀门控制与注水管道8合并为一个管道。
所述的大直径竖井2直径应足够大,根据现场要求,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在大直径竖井2内壁内设置多根。
所述的换热导流通道4由耐腐蚀和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制成,所述的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由耐高温、高压以及隔热的材料制成。
所述的可移动密封装置设置于大直径竖井2内部上,可移动密封装置的面板结构12外壁设有的支撑体系13与大直径竖井2内壁设有的固定系统15配合,实现调位滑动和定位卡固;可移动密封装置根据热矿爆破裂隙储流层7进行调节,位于热矿爆破裂隙储流层7上方;可移动密封装置主要由面板结构12、支撑体系13、液压装置14和周边固定系统15组成;面板结构12为主体结构,其具有一定的厚度,内部布置液压装置;支撑体系13设置在面板结构12外壁,与大直径竖井2内壁设有的固定系统15配合,如卡扣等连接;液压装置14安置在面板结构12穿过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的钻孔周边,用于固定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并安置机关可控;周边固定系统15支护在大直径竖井2内壁上,是沿着大直径竖井2内壁竖向连续排列,用于固定可移动的支撑体系13。
所述可移动密封装置11进两层或多层布置,来阻挡住竖井下部高温的过多流失。
所述面板结构12可采用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构成。
一种地热开发系统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S1、通过竖井施工技术建设大直径竖井2,到达目的层后,利用平巷施工技术沿目的层横向开拓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与主巷道6,根据需要沿着大直径竖井2纵向布置多层主巷道6;
S2、沿主巷道6水平方向形成多排进路爆破巷道5,并在进路爆破巷道5提前安置好爆破管道10,利用崩落法进行有序爆破松动热矿岩石层,形成热矿爆破裂隙储流层7,由地面提升系统进行必要的人员、设备、矿山资源等运输;
S3、在热矿爆破裂隙储流层7所对应的大直径竖井2上方设置可移动密封装置11,并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进行可移动密封装置11沿大直径竖井2上下移动,降低热量流失;
S4、沿大直径竖井2内壁铺设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延伸到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形成多层螺旋状换热导流通道,由注入管道8将水注入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达到一定量后,关闭注水,形成水热岩,由注入管道8与收集管道9将冷水与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中的水热岩交换热能,实现双重换热,并与在地面发电系统上的发电工作平台相连形成封闭循环。
步骤S2中进路爆破巷道5进行爆破,采用崩落法形成松动塌陷区,与主巷道6、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相连,形成贯通区;当布置多层主巷道6时,每层主巷道6均设置进路爆破巷道5。
步骤S3中,首先在大直径竖井2施工过程中,把周边固定系统15设置好;然后提前对面板结构12、支撑体系13、液压装置14进行组装整合为整体系统;随后待大直径竖井2施工完毕,将可移动密封装置11放置大直径竖井2中,在适当位置利用支撑体系13固定在大直径竖井2内壁的周边固定系统15中;接着进行注入管道8和输出管道9施工,将注入管道8和输出管道9穿过可移动密封装置11,并将液压装置14对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进行固定;最后根据工程需要,上下移动可移动密封装置11,选取合适位置,进行固定处理。
步骤S4中,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注入水后不再回收,形成水热岩,供换导流热通道4进行热量交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提供的热矿开发系统,通过建设深立井或者在矿山原有井筒上继续建设井筒,开挖到目的地层后进行水平巷道的开挖,从而提高液体的流量及其液体与热源的接触面积,并通过钻孔、爆破等措施对热干岩进行导通和破裂,提高其渗透性和流体性,或者在热干岩中铺设导热管,再利用收集管道收集携带热能的液体媒介,通过井筒输送到发电工作平台进行发电。
(2)相对于传统的增强型地热系统EGS采用两个小口径井眼并使媒介液体在目标干热岩层横向流动吸收热量,该发明采用一口大直径井筒进行地热能的采集,可以使得媒介液体在目标干热岩层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均可,该开采地热能的方法减少了钻井数量和地面平台占用面积。
(3)相对于传统的增强型地热系统EGS主要依靠水力压裂的方法增加目标干热岩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但是不能保证干热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并且在运行过程中管路容易堵塞,本发明能够有效避免上述缺点,同时还能够充分发挥人工措施,保证干热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增大热交换面积,同时也可采用导热管充分吸收干热岩的热量,避免管路堵塞。
(4)有利于深部采热系统的施工建设;
(5)不需采用水力压裂技术,不会诱发地震,更不用担心水环境污染;
(6)可大幅度增加水热交换面积,实现大容量地热开发;
(7)利用U型管原理,上、下冷-热水封闭循环方案可最大限度地减小系统能耗,同时彻底避免深部有害矿物质腐蚀管道或污染环境;
(8)可与深部矿物资源开采相结合,实现矿物资源与地热资源利用的双赢。
(9)可移动密封装置,因可移动性强,并安装方便,且该竖井施工装置的结构性强,能够很好的传递竖井周围压力,能够有效的控制竖井的周边挤压量满足设计要求。
(10)可移动装置的移动施工作业,随着热矿开采深度增加可循环使用安置其位置,会减少材料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热矿开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导热管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热矿开发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竖井可移动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面提升系统;2大直径竖井;3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4换热导流通道;5进路爆破巷道;6主巷道;7水-岩地热爆破裂隙储流层;8注入管道;9收集管道;10爆破导管;11可移动密封装置;12面板结构;13支撑体系;14液压装置;15周边固定系统;16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矿开发系统,包括大直径竖井2,大直径竖井2可通过竖井施工技术建设,或者利用采矿中已有井筒再建设盲井。大直径竖井2的直径为3~10m,其垂直深度为3000-10000m,直至地下开拓形成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的直径为30-50m,高度1m左右,与换热导流通道4设置的层数有关。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均沿大直径竖井2内壁设置,并在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形成换热导流通道4,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由耐高温、高压以及隔热的材料制成。
注入管道8通过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中的换热导流通道4与收集管道9相连通,换热导流通道4的直径为10~300mm。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均与发电工作平台相连从而形成封闭循环。
同时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周围布置流通主巷道6,根据需要可沿着竖井纵向布置多层主巷道6,主巷道6的直径0.5m,长度250m,并沿主巷道6水平设置多排进路爆破巷道5,进路爆破巷道5利用崩落法进行有序爆破松动热矿岩石层,与主巷道6形成水-岩地热爆破裂隙储流层7。由地面提升系统1进行必要的人员、设备、矿山资源等运输。
上述热矿开发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将媒介液体,例如水,从发电工作平台注入到注入管道8中,液体在压力作用下通过注入管道8到达注入口,从注入口进入目的地层,进入注入巷道,其中液体要灌满注入巷道,液体接着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干热岩中的钻孔,液体通过干热岩中的钻孔吸收地热能,并到达收集巷道或导热管,液体灌满收集巷道,通过收集口进入收集管道9,将含有地热能的液体或蒸气携带至发电工作平台进行发电。如此循环,目的地层的地热能不断被带至地面进行发电。
为了增大液体接触面,换热导流通道4由高强度、耐腐蚀和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制成,如图2所示,换热导流通道4可设置多层,并在水-岩地热爆破裂隙储流层7的上方设置可移动密封装置11。换热导流通道4的一端与注入管道8相连,另一端与收集管道9相连,从而换热导流通道4既可以获取了干热岩中的热量,也汲取了水热交换的热量,并通过收集管道9中的液体媒介将热能带出。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地热开发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地热开发系统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S1、通过竖井施工技术建设大直径竖井2,到达目的层后,利用平巷施工技术沿目的层横向开拓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与主巷道6,根据需要沿着大直径竖井2纵向布置多层主巷道6;
S2、沿主巷道6水平方向形成多排进路爆破巷道5,并在进路爆破巷道5提前安置好爆破管道10,利用崩落法进行有序爆破松动热矿岩石层,形成热矿爆破裂隙储流层7,由地面提升系统进行必要的人员、设备、矿山资源等运输;
S3、在热矿爆破裂隙储流层7所对应的大直径竖井2上方设置可移动密封装置11,并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进行可移动密封装置11沿大直径竖井2上下移动,降低热量流失;
S4、沿大直径竖井2内壁铺设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延伸到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形成多层螺旋状换热导流通道,由注入管道8将水注入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达到一定量后,关闭注水,形成水热岩,由注入管道8与收集管道9将冷水与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中的水热岩交换热能,实现双重换热,并与在地面发电系统上的发电工作平台相连形成封闭循环。
步骤S2中进路爆破巷道5进行爆破,采用崩落法形成松动塌陷区,与主巷道6、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相连,形成贯通区;当布置多层主巷道6时,每层主巷道6均设置进路爆破巷道5。
步骤S3中,首先在大直径竖井2施工过程中,把周边固定系统15设置好;然后提前对面板结构12、支撑体系13、液压装置14进行组装整合为整体系统;随后待大直径竖井2施工完毕,将可移动密封装置11放置大直径竖井2中,在适当位置利用支撑体系13固定在大直径竖井2内壁的周边固定系统15中;接着进行注入管道8和输出管道9施工,将注入管道8和输出管道9穿过可移动密封装置11,并将液压装置14对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进行固定;最后根据工程需要,上下移动可移动密封装置11,选取合适位置,进行固定处理。
步骤S4中,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注入水后不再回收,形成水热岩,供换导流热通道4进行热量交换。
本实施例的地热开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利用矿井开挖技术形成的大直径竖井2和巷道及其地下空间大、液体接触面广的优势,布置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连接地面和目标层,构成一个完整回路,并结合钻孔和爆破破岩技术,将目标层压裂,最后使得液体媒介通过换热导流通道4对注有水的换热水池获取干热岩的热量,再通过收集管道9将含有地热能的液体或蒸气携带至地面进行发电。该地热开发系统能够大量开采地热能,避免现有开采方法中的众多缺点,同时也可利用现有矿井或与深部采矿结合进行地热开采,能够降低工程成本,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也可使因为埋深没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床得以开采。该方法还可以在各种资源匮乏的老矿井中实施,使得老矿井进行二次生产,脱离资源匮乏的困境。该地热开发系统还可以应用于石油、页岩气等能源领域的开采。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热矿开发系统,包括大直径竖井2,井筒可通过竖井施工技术建设,或者利用采矿中已有井筒再建设盲井。大直径竖井2的直径为3~10m,其垂直深度为3000-10000m。直至地下开拓形成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的直径为30-50m,高度1m左右,与换热导流通道4设置的层数有关。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均沿大直径竖井2内壁设置,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由耐高温、高压以及隔热的材料制成。
干热岩中开设有钻孔,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中铺设有由高强度、耐腐蚀和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制成换热导流通道4,如图2所示,干热岩中间环形布置若干换热导流通道4,导热管可设置多层,并在爆破层的上方设置可移动密封装置11。换热导流通道4的一端与注入管道8相连,另一端与收集管道9相连,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均与发电工作平台相连从而形成封闭循环。由地面提升系统1进行必要的人员、设备、矿山资源等运输,从而导热管可以充分吸收干热岩的热能,并通过收集管道9中的液体媒介将热能携带至发电工作平台进行发电。
该地热开发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将媒介液体,例如水,从发电工作平台注入到注入管道中,液体在压力作用下通过注入管道到达导热管,液体还是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干热岩中的导热管与换热水池中的水吸收地热能,并到达收集管道,通过收集管道将携带地热能的液体或蒸气输送至地面上的发电工作平台发电。如此循环,目的地层的地热能不断被带至地面进行发电。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地热开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热开发系统包括地面提升系统(1)、大直径竖井(2)、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换热导流通道(4)和由进路爆破巷道(5)和主巷道(6)形成的水-岩地热储流层(7),热矿开发系统沿大直径竖井(2)内壁设置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注入管道(8)通过干热岩中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的钻孔中换热导流通道(4)与收集管道(9)相连通,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周围布置流通主巷道(6),根据需要沿着大直径竖井(2)和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纵向布置多层主巷道(6),并沿主巷道(6)水平设置多排进路爆破巷道(5),利用崩落法对岩石进行松动爆破,形成热矿爆破裂隙储流层(7),并在热矿爆破裂隙储流层(7)对应的大直径竖井(2)上方设置可移动密封装置(11);然后通过注入管道向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中注水存水,形成水热岩,并不再回收,关闭注水功能;利用U形管原理,由注入管道(8)与收集管道(9)将冷水与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中的水热岩交换热能,实现了双重换热,既获取了干热岩中的热量,也汲取了水热交换的热量,形成封闭的换热系统;由地面提升系统进行必要的人员、设备、矿山资源运输,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均与设置在地面发电系统上的发电工作平台相连从而形成封闭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开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移动密封装置设置于大直径竖井(2)内部上,可移动密封装置的面板结构(12)外壁设有的支撑体系(13)与大直径竖井(2)内壁设有的固定系统(15)配合,实现调位滑动和定位卡固;可移动密封装置根据热矿爆破裂隙储流层(7)进行调节,位于热矿爆破裂隙储流层(7)上方;可移动密封装置主要由面板结构(12)、支撑体系(13)、液压装置(14)和周边固定系统(15)组成;面板结构(12)为主体结构,其具有一定的厚度,内部布置液压装置;支撑体系(13)设置在面板结构(12)外壁,与大直径竖井(2)内壁设有的固定系统(15)配合,如卡扣等连接;液压装置(14)安置在面板结构(12)穿过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的钻孔周边,用于固定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并安置机关可控;周边固定系统(15)支护在大直径竖井(2)内壁上,是沿着大直径竖井(2)内壁竖向连续排列,用于固定可移动的支撑体系(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热开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导流通道(4)的截面设置成圆形管道或巷道,多层时布置成螺旋状,根据现场情况或实际需求设置成多层,移动密封装置(11)实现大直径竖井(2)的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热开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道单独设置或通过阀门控制与注水管道(8)合并为一个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地热开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直径竖井(2)直径应足够大,根据现场要求,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在大直径竖井(2)内壁内设置多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热开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导流通道(4)由耐腐蚀和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制成,所述的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由耐高温、高压以及隔热的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6所述的地热开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密封装置(11)进两层或多层布置,来阻挡住竖井下部高温的过多流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热开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结构(12)可采用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构成。
9.一种地热开发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通过竖井施工技术建设大直径竖井(2),到达目的层后,利用平巷施工技术沿目的层横向开拓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与主巷道(6),根据需要沿着大直径竖井(2)纵向布置多层主巷道(6);
S2、沿主巷道(6)水平方向形成多排进路爆破巷道(5),并在进路爆破巷道(5)提前安置好爆破管道(10),利用崩落法进行有序爆破松动热矿岩石层,形成热矿爆破裂隙储流层(7),由地面提升系统进行必要的人员、设备、矿山资源等运输;
S3、在热矿爆破裂隙储流层(7)所对应的大直径竖井(2)上方设置可移动密封装置(11),并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进行可移动密封装置(11)沿大直径竖井(2)上下移动,降低热量流失;
S4、沿大直径竖井(2)内壁铺设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延伸到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形成多层螺旋状换热导流通道,由注入管道(8)将水注入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达到一定量后,关闭注水,形成水热岩,由注入管道(8)与收集管道(9)将冷水与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中的水热岩交换热能,实现双重换热,并与在地面发电系统上的发电工作平台相连形成封闭循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2中进路爆破巷道(5)进行爆破,采用崩落法形成松动塌陷区,与主巷道(6)、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相连,形成贯通区;当布置多层主巷道(6)时,每层主巷道(6)均设置进路爆破巷道(5);
步骤S3中,首先在大直径竖井(2)施工过程中,把周边固定系统(15)设置好;然后提前对面板结构(12)、支撑体系(13)、液压装置(14)进行组装整合为整体系统;随后待大直径竖井(2)施工完毕,将可移动密封装置(11)放置大直径竖井(2)中,在适当位置利用支撑体系(13)固定在大直径竖井(2)内壁的周边固定系统(15)中;接着进行注入管道(8)和输出管道(9)施工,将注入管道(8)和输出管道(9)穿过可移动密封装置(11),并将液压装置(14)对注入管道(8)和收集管道(9)进行固定;最后根据工程需要,上下移动可移动密封装置(11),选取合适位置,进行固定处理;
步骤S4中,地下高温高压换热水池(3)注入水后不再回收,形成水热岩,供换导流热通道(4)进行热量交换。
CN201910029159.9A 2019-01-12 2019-01-12 一种地热开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00307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9159.9A CN110030745B (zh) 2019-01-12 2019-01-12 一种地热开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9159.9A CN110030745B (zh) 2019-01-12 2019-01-12 一种地热开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0745A true CN110030745A (zh) 2019-07-19
CN110030745B CN110030745B (zh) 2020-07-14

Family

ID=67235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29159.9A Active CN110030745B (zh) 2019-01-12 2019-01-12 一种地热开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3074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7279A (zh) * 2020-05-18 2020-08-25 中国矿业大学 基于陷落柱导水通道的煤-地热水协同开采方法
CN111810105A (zh) * 2020-07-16 2020-10-23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区域致裂干热岩建造人工热储的方法
CN111911224A (zh) * 2020-09-04 2020-11-10 山东科技大学 深部煤层顶板钻孔煤热气共采方法
CN111911159A (zh) * 2020-09-04 2020-11-10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深部煤层开采采空区充填地热开采方法
WO2021232905A1 (zh) * 2020-05-18 2021-11-25 中国矿业大学 基于断层导水裂隙带的煤-地热协同开采方法
CN115030701A (zh) * 2022-06-13 2022-09-09 中南大学 一种联合开采深层-超深层页岩气和地热的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11757A1 (en) * 2008-02-21 2009-08-27 William Riley Utilization of geothermal energy
CN105625993A (zh) * 2014-11-28 2016-06-01 吉林大学 干热岩多循环加热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CN106704123A (zh) * 2017-01-12 2017-05-2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地热开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6869864A (zh) * 2017-02-27 2017-06-2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干热岩地热开采方法和装置
CN206647084U (zh) * 2017-02-27 2017-11-1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干热岩地热开采装置
CN107461951A (zh) * 2017-08-15 2017-12-12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深部地热能开发方法
CN109025817A (zh) * 2018-07-29 2018-12-18 吉林大学 干热岩单井双水平人工致裂换热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11757A1 (en) * 2008-02-21 2009-08-27 William Riley Utilization of geothermal energy
CN105625993A (zh) * 2014-11-28 2016-06-01 吉林大学 干热岩多循环加热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CN106704123A (zh) * 2017-01-12 2017-05-2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地热开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6869864A (zh) * 2017-02-27 2017-06-2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干热岩地热开采方法和装置
CN206647084U (zh) * 2017-02-27 2017-11-1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干热岩地热开采装置
CN107461951A (zh) * 2017-08-15 2017-12-12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深部地热能开发方法
CN109025817A (zh) * 2018-07-29 2018-12-18 吉林大学 干热岩单井双水平人工致裂换热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7279A (zh) * 2020-05-18 2020-08-25 中国矿业大学 基于陷落柱导水通道的煤-地热水协同开采方法
CN111577279B (zh) * 2020-05-18 2021-04-23 中国矿业大学 基于陷落柱导水通道的煤-地热水协同开采方法
WO2021232905A1 (zh) * 2020-05-18 2021-11-25 中国矿业大学 基于断层导水裂隙带的煤-地热协同开采方法
CN111810105A (zh) * 2020-07-16 2020-10-23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区域致裂干热岩建造人工热储的方法
CN111810105B (zh) * 2020-07-16 2021-05-14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区域致裂干热岩建造人工热储的方法
CN111911224A (zh) * 2020-09-04 2020-11-10 山东科技大学 深部煤层顶板钻孔煤热气共采方法
CN111911159A (zh) * 2020-09-04 2020-11-10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深部煤层开采采空区充填地热开采方法
CN111911159B (zh) * 2020-09-04 2022-01-11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深部煤层开采采空区充填地热开采方法
CN111911224B (zh) * 2020-09-04 2022-06-03 山东科技大学 深部煤层顶板钻孔煤热气共采方法
CN115030701A (zh) * 2022-06-13 2022-09-09 中南大学 一种联合开采深层-超深层页岩气和地热的系统和方法
CN115030701B (zh) * 2022-06-13 2023-03-14 中南大学 一种联合开采深层-超深层页岩气和地热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0745B (zh) 202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2000626B2 (en) Geothermal development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10030745A (zh) 一种地热开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0318675B (zh) 一种深部煤层气热共采方法
CN206419171U (zh) 一种地热开发系统
CN106704123A (zh) 一种地热开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9883074B (zh) 一种采空区充填体提取地热能的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1911224B (zh) 深部煤层顶板钻孔煤热气共采方法
CN111043780B (zh) 水热型多分支定向采灌地热井及施工方法
CN114508867A (zh) 废弃煤矿的光伏-抽水蓄能-地热联合开发利用系统及建造方法
Zhang et al. Model 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s using the combined artificial ground freezing method
CN107461951A (zh) 一种深部地热能开发方法
CN1945165A (zh) 工程报废降水井直埋式地下换热器
CN111927454B (zh) 深部煤层超长钻孔探水及地热一体化开采方法
CN103423583A (zh) 一种高压气体的储备方法
CN116988838A (zh) 一种超高压地下储气洞室环形隧洞式布置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6897881U (zh) 废弃煤矿的光伏-抽水蓄能-地热联合开发利用系统
CN109812999B (zh) 一种干热岩热能的大规模采集利用系统
KR20120134659A (ko) 대구경 천공을 활용한 혼합형 지열시스템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13027528A (zh) 废弃矿井地下储能与能源利用方法
Liu et al. Vertical U-shaped heat exchangers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New promises and future challenges
CN111911159B (zh) 一种深部煤层开采采空区充填地热开采方法
CN115045670B (zh) 一种输水隧洞岩石顶管法与钻爆法组合施工方法
CN113203213B (zh) 一种人造含水层结合浅层同轴套管的新型地源热泵系统
RU112366U1 (ru) Подземный теплогидроаккумулятор
CN117307121B (zh) 超临界co2闭环开采完整储层干热岩及碳封存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