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29688A - 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29688A
CN110029688A CN201910139108.1A CN201910139108A CN110029688A CN 110029688 A CN110029688 A CN 110029688A CN 201910139108 A CN201910139108 A CN 201910139108A CN 110029688 A CN110029688 A CN 1100296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ky pipe
moisture
waterproof
proof structur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91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慧芬
严培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ener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ener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ener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ener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391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296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29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96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02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04Sealing lin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 E02D31/025Draining membranes, sheets or fabric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with dimp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所述下沉式建筑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置的建筑面层以及混凝土垫层,所述防水、防潮构造包括防水层以及透水层,所述防水层用于设于所述建筑面层和所述混凝土垫层之间,以防止地下水向上渗透至所述建筑面层,所述透水层叠设于所述防水层下方,且用于设于所述混凝土垫层上方,所述透水层用于排出所述地下水。该防水、防潮构造可防止下沉式建筑出现渗水或潮湿的情况,保护下沉式建筑的建筑面层不发生渗漏。

Description

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越来越多建筑采用下沉式设计。为了节约成本,无需考虑抗浮的下沉式建筑通常选择无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然而,由于地下水的渗出,无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的下沉式建筑(例如地下室、下沉式广场等)经常出现渗水或潮湿的情况,导致下沉式建筑的建筑面层渗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可防止下沉式建筑出现渗水或潮湿的情况,保护下沉式建筑的建筑面层不发生渗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所述下沉式建筑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置的建筑面层以及混凝土垫层,所述防水、防潮构造包括防水层以及透水层,所述防水层用于设于所述建筑面层和所述混凝土垫层之间,以防止地下水向上渗透至所述建筑面层,所述透水层用于设于所述混凝土垫层上方且叠设于所述防水层下方,以排出所述地下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透水层设有渗漏管,所述渗漏管用于收集并排出所述地下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渗漏管的管壁设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用于将所述地下水导入所述渗漏管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防水、防潮构造还包括土工布,所述土工布包裹于所述渗漏管的所述管壁外,所述土工布用于将所述地下水导入所述渗漏管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镂空部的面积为所述管壁的面积的1/4~3/4。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渗漏管成对设置,相邻两对所述渗漏管间隔且平行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对所述渗漏管分别为第一渗漏管以及与所述第一渗漏管连接的第二渗漏管,且所述第一渗漏管与所述第二是渗漏管呈一直线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渗漏管和所述第二渗漏管均倾斜设于所述透水层;
所述第一渗漏管包括第一端以及低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渗漏管包括第三端以及低于所述第三端的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透水层还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渗漏管垂直设置,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渗漏管连接,用于排出所述渗漏管内的所述地下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防水、防潮构造还包括集水坑,所述排水管连接于所述集水坑。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倾斜设于所述透水层,且所述排水管连接于所述集水坑的一端低于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通过将防水层设于下沉式建筑的建筑面层和混凝土垫层之间,以防止地下水向上渗透至建筑面层;透水层设于该防水层和该混凝土垫层之间,透水层内设置倾斜的渗漏管和排水管,通过渗漏管收集并将地下水排至该排水管,排水管将该地下水排进集水坑。从而防止下沉式建筑出现渗水或潮湿的情况,保护建筑面层不发生渗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水层的排水构造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水管与集水坑连接的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渗漏管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可防止下沉式建筑出现渗水或潮湿的情况,保护下沉式建筑的建筑面层不发生渗漏。
请一并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该下沉式建筑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置的建筑面层10以及混凝土垫层20,该防水、防潮构造包括防水层30以及透水层40,该防水层30用于设于该建筑面层10和该混凝土垫层20之间,以防止地下水向上渗透至该建筑面层10,该透水层40设于该防水层30下方,且用于设于该混凝土垫层20的上方,该透水层40用于排出该地下水。
在本实施例中,该下沉式建筑可为无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的地下室或下沉广场。具体地,该建筑面层10为混凝土层,该下沉式建筑还包括夯实土层50,即自然土层,该夯实土层50叠设于该混凝土垫层20下,该混凝土垫层20用于支撑位于该混凝土垫层20上的其他各层。该防水层30可为防水涂膜、防水砂浆或防水卷材等。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利用设置在建筑面层10下方的防水层30将有可能自混凝土垫层20向上渗透的地下水与建筑面层10隔开,防止该地下水继续向上渗透至建筑面层10,从而解决了建筑面层10发生渗水的问题;利用设置在防水层30下方的透水层40将被防水层30阻挡而无法向上渗透并积聚于防水层30下方的地下水主动排出,降低建筑面层10下方的潮湿程度,从而解决了建筑面层10受潮发生渗漏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将渗透至透水层40的地下水收集防止其向上渗透至防水层30及防水层30上的建筑面层10,该透水层40设有渗漏管41,该渗漏管41用于收集并排出地下水。
进一步地,该渗漏管41的管壁设有镂空部41a,该镂空部41a用于将该地下水导入该渗漏管41内。具体地,该镂空部41a可由在渗漏管41的管壁上开设一个或多个通孔形成,优选地,该镂空部41a可由在渗漏管41的管壁上开设多个通孔形成,加工工艺简单,可降低成本。该镂空部41a的面积为该管壁的面积的1/4~3/4,该镂空部41a近似瓦片状,其横截面为弧形。优选地,该镂空部41a的面积为该管壁的面积的3/4,即,该镂空部41a的弧形横截面的弧长为该管壁管径的3/4。该渗漏管41的镂空部41a将该地下水导入该渗漏管41内后,该地下水沿该渗漏管41未镂空的1/4管壁的内表面排出。
采用上述方式,可提该高地下水进入该渗漏管41的效率,从而提高渗漏管41收集并排出该地下水的效率,降低建筑面层10下方的潮湿程度,保护该建筑面层10不受潮,同时,该镂空部41a的面积为该管壁的面积的3/4,可保障渗漏管41的强度。若该镂空部41a的面积小于该管壁的面积的3/4,该地下水从该镂空部41a进入该渗漏管41内的效率较低;若该镂空部41a的面积大于该管壁的面积的3/4,该渗漏管41的强度较低,容易损坏。可以理解的是,该镂空部41a的尺寸设计,既实现提高该地下水进入该渗漏管41内的效率,又可保障该渗漏管41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避免破裂损坏造成二次施工,进而导致增加成本的情况。
更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该渗漏管41收集该地下水的效率,该防水、防潮构造还包括土工布42,该土工布42包裹于该渗漏管41的管壁外,该土工布42用于将该地下水导入该渗漏管41内。具体地,由于该土工布42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可将该地下水导入渗漏管41内,同时包裹于渗漏管41的管壁外的土工布42可封闭该镂空部41a,防止渗漏管41的管壁外的石土从该镂空部41a进入渗漏管41内而导致堵塞该渗漏管41的情况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强透水层40的防潮作用,该渗漏管41优选为成对设置,相邻两对渗漏管41间隔且平行设置。此时,相邻两对渗漏管41之间的间隔区域的地下水可分别排向两对渗漏管41,提高渗漏管41的排水效率,从而实现加强透水层40的防潮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图2中的箭头示出了地下水的流向,为了实现多线路排水,提高排水效率,一对渗漏管41分别为第一渗漏管411以及与该第一渗漏管411连接的第二渗漏管412,且该第一渗漏管411与该第二渗漏管412呈一直线设置,从而该地下水进入该第一渗漏管411和该第二渗漏管412后,可分散沿第一渗漏管411和第二渗漏管412排出。可以理解的是,该防水、防潮构造应用于下沉式建筑时,地下水的排出方式近似为自中心向四周排出,即,中央扩散式排水。采用该排水方式,能够提高该渗漏管41排出地下水的效率,且建筑面层10的中心区域的潮湿程度低于建筑面层10的四周区域的潮湿程度,从而该地下水对该建筑面层10的中心区域的影响较小,避免出现建筑面层10受潮而由中心向四周快速坍塌的情况。
更进一步地,该第一渗漏管411和该第二渗漏管412均倾斜设于该透水层40,该第一渗漏管411包括第一端以及低于该第一端的第二端,该第二渗漏管412包括第三端以及低于该第三端的第四端,该第三端连接于该第一端。具体地,该第二端低于第一端设置主要是指:该地下水进入该第一渗漏管411后,沿该第一渗漏管411的第一端向该第二端的方向流动,且从该第二端排出,同理,该地下水进入该第二渗漏管412后,沿该第二渗漏管412的第三端向该第四端的方向流动,且从该第四端排出。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渗漏管411和该第二渗漏管412倾斜设置,位于该第一渗漏管411内和该第二渗漏管412内的地下水可在重力的作用下加速向该第二端或该第四端排出的速度,从而提高该渗漏管41排出该地下水的速度,降低该下沉式建筑的潮湿程度,保护该下沉式建筑的建筑面层10不发生渗漏。
更具体地,该第一渗漏管411的第一端与该第二渗漏管412的第三端连通,当该第一渗漏管411或该第二渗漏管412发生堵塞或损坏,无法及时将该地下水排出时,该第一渗漏管411内或该第二渗漏管412内的地下水可倒流至该第二渗漏管412或该第一渗漏管411并排出,从而保障该渗漏管41的正常排水。
在本实施例中,该透水层40还设有排水管43,该排水管43与该渗漏管41垂直设置,该排水管43与该渗漏管41连接,用于排出该渗漏管41内的地下水。具体地,该排水管43的管径可等于或大于该渗漏管41的管径,从而保障排水管43足以承接该渗漏管41的地下水。优选地,该排水管43的管径大于该渗漏管41的管径。该排水管43成对设置,且为两对。该第一渗漏管411的第二端连接于其中一对排水管43,该第二渗漏管412的第四端连接于其中另一对排水管43,此时,该第一渗漏管411内和该第二渗漏管412内的地下水可分别排至两对排水管43。
进一步地,一对排水管43分别为第一排水管431以及连通于该第一排水管431的第二排水管432,该第一排水管431与该第二排水管432呈一直线设置。从而,该地下水可沿该第一排水管431和该第二排水管432向两边排出,提高透水层40的排出该地下水的效率。具体地,由于该第一排水管431与该第二排水管432连通,该第一排水管431或该第二排水管432发生堵塞或损坏时,该第一排水管431内或该第二排水管432内的地下水可倒流至该第二排水管432或该第一排水管431并排出,从而保障该排水管43的正常排水。
在本实施例中,该防水、防潮构造还包括集水坑50,该排水管43连接于该集水坑50,且该排水管43倾斜设于该透水层40,该排水管43连接于该集水坑50的一端低于该排水管43的另一端。从而,该排水管43内的地下水可在重力的作用加速向集水坑50排出,提高排水管43的排水效率。
可以得知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渗漏管41和排水管43在该透水层40中均为倾斜设置,即,渗漏管41和排水管43按一定坡度排水。若渗漏管41和/或排水管43不倾斜设置,则渗漏管41内的地下水不易于流向排水管43,且排水管43内的地下水可倒流回渗漏管41内,影响渗漏管41和排水管43配合排出地下水的效率,排水效果不佳。渗漏管41和排水管43均采用倾斜设置的方式,可使地下水有序的沿渗漏管41、排水管43和集水坑50排出,排水效率较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经过该排水管43排出至该集水坑50内的地下水可通过水泵抽出。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集水坑50可连通于地面排水沟60,经该排水管43排出至该集水坑50内的地下水可直接排向该地面排水沟60。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该渗漏管41具有排水功能,该排水管43可替换为管壁外包裹有土工布42的渗漏管41,其该渗漏管41的设置方式与该排水管43的设置方式一致,可减少该防水、防潮构造的用料种类,从而简化该防水、防潮构造,降低施工成本。
该防水、防潮构造应用于下沉式建筑时的防水、防潮过程如下:
防水层30可防止地下水向上渗透至建筑面层10,被该防水层30阻隔的地下水分布于该透水层40内,包裹于渗漏管41的管壁外的土工布42可吸收并将该地下水从该渗漏管41的镂空部41a导入该渗漏管41内,即,该地下水进入该第一渗漏管411和该第二渗漏管412,且沿该第一渗漏管411和该第二渗漏管412流动,在该第一渗漏管411的第二端和该第二渗漏管412的第二端排至该第一排水管431和该第二排水管432,位于该第一排水管431内和该第二排水管432内的地下水均排向集水坑50。最终,进入该集水坑50内的地下水可从地面排水沟60排出或经水泵抽出。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通过设于该下沉式建筑的建筑面层和混凝土垫层之间的防水层防止地下水向上渗透至建筑面层,从而保障建筑面层不出现渗水的情况。无法向上渗透的地下水可在透水层内,经过渗漏管收集并排向排水管,由排水管排向集水坑,最终排出,实现了主动排水,能实现降低建筑面层下方的潮湿程度,保护建筑面层不发生渗漏。在渗漏管的管壁外包裹土工布,该土工布可将地下水导入该渗漏管内,且该土工布可防止透水层内的石土通过渗漏管的镂空部进入渗漏管内,造成渗漏管的堵塞。
此外,渗漏管的镂空部面积为渗漏管的管壁面积的3/4,既能实现提高地下水进入该渗漏管内的效率,又可保障该渗漏管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以及,通过第一渗漏管和第二渗漏管的连通,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连通,当其中一渗漏管或其中一排水管发生堵塞或损坏时,地下水可倒流至另一渗漏管或另一排水管,保障渗漏管和排水管的正常排水。
以上对本发明施例公开的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应用了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与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式建筑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置的建筑面层以及混凝土垫层,所述防水、防潮构造包括
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用于设于所述建筑面层和所述混凝土垫层之间,以防止地下水向上渗透至所述建筑面层;以及
透水层,所述透水层用于设于所述混凝土垫层上方且叠设于所述防水层下方,以排出所述地下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防潮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层设有渗漏管,所述渗漏管用于收集并排出所述地下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防潮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漏管的管壁设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用于将所述地下水导入所述渗漏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防潮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防潮构造还包括土工布,所述土工布包裹于所述渗漏管的所述管壁外,所述土工布用于将所述地下水导入所述渗漏管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水、防潮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的面积为所述管壁的面积的1/4~3/4。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防水、防潮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漏管成对设置,相邻两对所述渗漏管间隔且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防潮构造,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渗漏管分别为第一渗漏管以及与所述第一渗漏管连接的第二渗漏管,且所述第一渗漏管与所述第二渗漏管呈一直线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防潮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渗漏管和所述第二渗漏管均倾斜设于所述透水层;
所述第一渗漏管包括第一端以及低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渗漏管包括第三端以及低于所述第三端的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防水、防潮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层还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渗漏管垂直设置,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渗漏管连接,用于排出所述渗漏管内的所述地下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水、防潮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防潮构造还包括集水坑,所述排水管连接于所述集水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水、防潮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倾斜设于所述透水层,且所述排水管连接于所述集水坑的一端低于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
CN201910139108.1A 2019-02-25 2019-02-25 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 Pending CN1100296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9108.1A CN110029688A (zh) 2019-02-25 2019-02-25 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9108.1A CN110029688A (zh) 2019-02-25 2019-02-25 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29688A true CN110029688A (zh) 2019-07-19

Family

ID=67234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9108.1A Pending CN110029688A (zh) 2019-02-25 2019-02-25 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2968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9667A (zh) * 2019-10-25 2019-12-31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 一种桥面横向排水结构及其排水系统
CN113323028A (zh) * 2021-04-26 2021-08-31 广东现代建筑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
CN113338352A (zh) * 2021-04-30 2021-09-03 宁波市环湖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底板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90023522A (ko) * 1997-08-11 1999-03-25 최정웅 지하실의 방습구조 및 방습공법
JP2005076438A (ja) * 2003-08-31 2005-03-24 Eskandari M 地下室の防湿構造
CN206174061U (zh) * 2016-10-31 2017-05-17 魏士能 下沉式卫生间防水结构
CN206844172U (zh) * 2017-05-03 2018-01-05 深圳艺洲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底板集水排水构造
CN210086315U (zh) * 2019-02-25 2020-02-18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90023522A (ko) * 1997-08-11 1999-03-25 최정웅 지하실의 방습구조 및 방습공법
JP2005076438A (ja) * 2003-08-31 2005-03-24 Eskandari M 地下室の防湿構造
CN206174061U (zh) * 2016-10-31 2017-05-17 魏士能 下沉式卫生间防水结构
CN206844172U (zh) * 2017-05-03 2018-01-05 深圳艺洲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底板集水排水构造
CN210086315U (zh) * 2019-02-25 2020-02-18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9667A (zh) * 2019-10-25 2019-12-31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 一种桥面横向排水结构及其排水系统
CN113323028A (zh) * 2021-04-26 2021-08-31 广东现代建筑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
CN113338352A (zh) * 2021-04-30 2021-09-03 宁波市环湖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底板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9688A (zh) 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
CN103741715B (zh) 一种地下室防水疏水施工方法
KR100616123B1 (ko) 지하구조물 하부지반의 지하수 집배수 장치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11446885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防水结构
CN215594079U (zh) 一种施工期间防止地下室上浮的降水结构
CN210263098U (zh) 一种垫层排水系统
TWI565859B (zh)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Decompressio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in Exterior Wall of Building
CN210086315U (zh) 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
CN215105501U (zh) 一种带有碎石滤水层的地下室底板地坪
CN115538492A (zh) 地下室挡土墙疏隔水方法以及系统
CN211547830U (zh) 一种防止地面泛潮的结构
CN210712967U (zh) 地下室抗渗抗浮结构
CN215669537U (zh) 逆作施工坑外狭窄空间临建设施集成系统
CN110777803A (zh) 基坑分期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9778832A (zh) 可降解新型塑料排水板
CN210712960U (zh) 一种地下室超长基础底板后浇带止水的构造
CN212052900U (zh) 一种建筑地基防渗水结构
CN115354764B (zh) 老旧小区地下室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440864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渗蓄结构
CN218990360U (zh) 一种在室外条件下应用的倒坡雨水渗透井
CN216108659U (zh) 一种地下室侧墙泄水装置
CN215106945U (zh) 一种带滤水层的地下室底板地坪
CN216948653U (zh) 一种具有排渗功能的排洪竖井
CN115787747A (zh) 地下室防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21095226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