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8731B -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8731B
CN110018731B CN201910251854.XA CN201910251854A CN110018731B CN 110018731 B CN110018731 B CN 110018731B CN 201910251854 A CN201910251854 A CN 201910251854A CN 110018731 B CN110018731 B CN 1100187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parameter
powered
determining
functio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18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18731A (zh
Inventor
罗雄鹏
方伟强
崔希波
孙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518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187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18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873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81740 priority patent/WO202020010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18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87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96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lowering the supply or operating volt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27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 G06F9/5038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considering the execution order of a plurality of tasks, e.g. taking priority or time dependency constraints into consid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功能装置具有至少两种工作状态,其中,在所述不同工作状态,所述功能装置的工作功率不同;基于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功能装置的当前功率参数;至少依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所述设计功率是能为所述功能装置提供的最大功率;根据所述可转移功率参数与原始功率参数确定调整功率输出信息,所述原始功率是为受电设备提供的默认功率;将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传输至连接的受电设备,以供所述受电设备基于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调整受电模式。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支持电源输出的电子设备,其电源输出接口输出的最大电源功率是恒定的。如果要增大电源输出接口输出的最大电源功率,就要增加整个电子设备的设计功率,进而导致电子设备电源板或电源适配器的功率增大,从而导致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功能装置具有至少两种工作状态,其中,在所述不同工作状态,所述功能装置的工作功率不同;
基于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功能装置的当前功率参数;
至少依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所述设计功率是能为所述功能装置提供的最大功率;
根据所述可转移功率参数与原始功率参数确定调整功率输出信息,所述原始功率是为受电设备提供的默认功率;
将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传输至连接的受电设备,以供所述受电设备基于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调整受电模式。
上述方案中,可选地,将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传输至连接的受电设备,以供所述受电设备基于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调整受电模式,包括:
以第一输出功率为所述受电设备供电情况下,将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传输至连接的受电设备,
当接收到所述受电设备确定调整受电模式的消息时,以第二输出功率为所述受电设备供电,所述第二输出功率与所述第一输出功率大小不同;
其中,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包括至少一组电压和电流的组合数据。
上述方案中,可选地,获取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包括下列至少一种:
获取功能装置的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获取功能装置在开启状态下其目标参数值对应的工作状态;其中,在开启状态下,功能装置的目标参数为不同值时,其工作功率不同。
上述方案中,可选地,基于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功能装置的当前功率参数,包括:
确定工作状态对应的目标参数值;
从对应关系数据中查询所述目标参数值对应的当前功率参数;
其中,生成所述对应关系数据的方法,包括:
读取功能装置的目标参数值;
检测流经所述功能装置的电流值;
根据功能装置的供电电压值和所述电流值,确定所述功能装置的工作功率;
建立所述目标参数值与所述工作功率的对应关系数据。
上述方案中,可选地,根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包括:
按照受电设备与功能装置的优先级关系,根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所述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
上述方案中,可选地,按照受电设备与功能装置的优先级关系,根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所述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包括:
当所述受电设备的优先级低于所述功能装置的优先级时,将设计功率参数与当前功率参数的差值确定为可转移功率参数。
上述方案中,可选地,按照受电设备与功能装置的优先级关系,根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所述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包括:
当所述受电设备的优先级高于所述功能装置的优先级时,以所述受电设备的期望功率范围为基准,结合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所述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出符合所述受电设备的期望功率范围的期望可转移功率范围。
上述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期望可转移功率范围超出功能装置的可转移功率,通过关闭或调整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来满足所述期望可转移功率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检测装置,用于确定表征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基于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功能装置的当前功率参数,所述功能装置具有至少两种工作状态,其中,在所述不同工作状态,所述功能装置的工作功率不同;
处理装置,用于至少依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根据所述可转移功率参数与原始功率参数确定出调整功率输出信息,并将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传输至所述受电设备,以供所述受电设备基于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调整受电模式;
其中,所述设计功率是能为所述功能装置提供的最大功率;所述原始功率是为所述受电设备提供的默认功率。
上述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显示装置,用于显示输出受电设备的第一数据,所述显示装置具有关闭状态和在开启状态随不同当前功率参数呈现不同工作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功能装置具有至少两种工作状态,其中,在所述不同工作状态,所述功能装置的工作功率不同;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功能装置的当前功率参数;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至少依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所述设计功率是能为所述功能装置提供的最大功率;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可转移功率参数与原始功率参数确定调整功率输出信息,所述原始功率是为受电设备提供的默认功率;将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传输至连接的受电设备,以供所述受电设备基于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调整受电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获取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基于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功能装置的当前功率参数;至少依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根据所述可转移功率参数与原始功率参数确定调整功率输出信息,将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传输至连接的受电设备,以供所述受电设备基于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调整受电模式;由于在不同工作状态下所述功能装置的工作功率不同,本申请能充分考虑到功能装置的可转移功率,根据可转移功率与原始功率确定出可供受电设备选择的调整功率输出信息,这样,在无需增加电子设备的总体设计功耗情况下,且无需增加额外元器件,即可实现增大电子设备电源输出接口输出的最大功率的效果;由于电源输出接口能为受电设备提供大于原始功率的输出功率,从而使得受电设备充满电的速度更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输出控制电路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申请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功能装置具有至少两种工作状态,其中,在所述不同工作状态,所述功能装置的工作功率不同。
也就是说,所述功能装置属于功耗可变的元器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功能装置可以是内置于电子设备中的元器件,也可以是与电子设备连接的设备。
本实施例中,所述功能装置至少分为两类:
第一类功能装置仅具有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
第二类功能装置不仅具有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且在开启状态下其不同目标参数值对应有不同的工作状态。
也就是说,在开启状态下,功能装置的目标参数为不同值时,其工作功率不同。
比如,所述第一类功能装置可以是内置于电子设备中的元器件,如摄像头,还可以是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的设备,如键盘、鼠标、移动硬盘等;所述第二类功能装置可以是内置于电子设备中的元器件,如背光板、喇叭等。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获取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包括下列至少一种:
获取功能装置的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获取功能装置在开启状态下其目标参数值对应的工作状态;其中,在开启状态下,功能装置的目标参数为不同值时,其工作功率不同。
步骤102:基于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功能装置的当前功率参数。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功能装置的当前功率参数,包括:
确定工作状态对应的目标参数值;
从对应关系数据中查询所述目标参数值对应的当前功率参数。
比如,所述对应关系数据以表格形式存在,当确定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对应的目标参数值时,从所述表格中读取所述目标参数值对应的当前功率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对应关系数据可以是预先在电子设备中存储好的,也可以是电子设备根据预设时间段的侦测数据生成的。
这里,所述预设时间段对应的时长可预先设定,如设定所述时长为T,具体T的数值也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或用户需求或厂家需求进行设定或调整。也就是说,在确定T的初始时间点后,采集时长为T时间范围内的电子设备的侦测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生成所述对应关系数据的方法,包括:
读取功能装置的目标参数值;
检测流经所述功能装置的电流值;
根据功能装置的供电电压值和所述电流值,确定所述功能装置的工作功率;
建立所述目标参数值与所述工作功率的对应关系数据。
这里,对于不同的功能装置,目标参数值的种类不同。
比如,当功能装置为背光板时,目标参数值用于表征屏幕亮度;当功能装置为喇叭时,目标参数值用于表征音量大小;当功能装置为USB-A设备时,目标参数值用于表征与所述电子设备是否连接的连接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功能装置的当前功率参数具体是指:表征工作状态的当前功率参数,或表征工作功率的当前功率参数。
以所述功能装置为第一类功能装置为例,当所述第一类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为关闭状态时,关闭状态的当前功率参数为0;当所述第一类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时,开启状态的当前功率参数为预定值。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的第一类功能装置,开启状态的当前功率参数可能不同。比如,第一类功能装置为m时,开启状态的当前功率参数为m1;第一类功能装置为n时,开启状态的当前功率参数为n1。
以所述功能装置为第二类功能装置为例,当所述第二类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为关闭状态时,关闭状态的当前功率参数为0;当所述第二类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时,在开启状态下其不同目标参数值对应有不同的工作功率,即在开启状态下其不同目标参数值对应的当前功率参数不同。
步骤103:至少依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所述设计功率是能为所述功能装置提供的最大功率。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包括:
按照受电设备与功能装置的优先级关系,根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所述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
如此,能够结合受电设备和功能装置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可转移功率,以达到满足至少其中一方的需求。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按照受电设备与功能装置的优先级关系,根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所述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包括:
当所述受电设备的优先级低于所述功能装置的优先级时,将设计功率参数与当前功率参数的差值确定为可转移功率参数。
如此,当所述受电设备的优先级低于所述功能装置的优先级时,先充分考虑满足功能装置的电源需求,在满足功能装置的电源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
举例来说,受电设备的优先级低于功能装置的优先级,若检测到功能装置当前工作状态对应的当前功率参数为P1,而功能装置的设计功率为P0,那么,则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为P0-P1。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按照受电设备与功能装置的优先级关系,根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所述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包括:
当所述受电设备的优先级高于所述功能装置的优先级时,以所述受电设备的期望功率范围为基准,结合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所述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出符合所述受电设备的期望功率范围的期望可转移功率范围。
如此,当所述受电设备的优先级高于所述功能装置的优先级时,先充分考虑受电设备的电源需求,在满足受电设备的电源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
举例来说,受电设备的优先级高于功能装置的优先级,若检测到功能装置当前工作状态对应的当前功率参数为P1,而功能装置的设计功率为P0,P0大于或等于P1,那么,功能装置的可转移功率参数范围为[0,P0-P1],假设电子设备为所述受电设备提供的默认功率为P2,那么,电子设备当前可为受电设备提供的功率为[P2+0,P2+(P0-P1)],若受电设备的期望功率范围为[P3,P4],则受电设备的期望可转移功率范围为[P3-P2,P4-P2],若[P3-P2,P4-P2]位于功能装置的可转移功率参数范围[0,P0-P1]所在区间范围时,则确定符合所述受电设备的期望功率范围的可转移功率范围为[P3-P2,P4-P2]。
也就是说,电子设备当前可为受电设备提供的功率为[P2+0,P2+(P0-P1)],若受电设备的期望功率范围为[P3,P4],当[P3,P4]位于[P2+0,P2+P0-P1]所在区间范围时,则可直接确定为受电设备提供的调整功率输出信息所对应的功率为[P3,P4],以达到满足所述受电设备的期望功率范围的要求。
上述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期望可转移功率范围超出功能装置的可转移功率,通过关闭或调整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来满足所述期望可转移功率范围。
继续以上述事例为例说明,若受电设备的期望可转移功率范围[P3-P2,P4-P2],当[P3-P2,P4-P2]超出功能装置的可转移功率参数范围[0,P0-P1]所在区间范围时,如P3-P2在[0,P0-P1]所在区间范围且P4-P2大于P0-P1,或者P3-P2大于P0-P1,则确定符合所述受电设备的期望功率范围的可转移功率范围为[P3-P2,P4-P2]。
也就是说,电子设备当前可为受电设备提供的功率为[P2+0,P2+(P0-P1)],若受电设备的期望功率范围为[P3,P4],当[P3,P4]超出[P2+0,P2+P0-P1]所在区间范围时,则直接确定为受电设备提供的调整功率输出信息所对应的功率为[P3,P4],并通过关闭或调整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以达到满足所述受电设备的期望功率范围的要求。
如此,考虑受电设备与功能装置的优先级,能够结合受电设备和功能装置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可转移功率,以达到满足至少其中一方的需求。具体地,当所述受电设备的优先级高于所述功能装置的优先级时,在确定调整功率输出信息时,以受电设备的期望功率范围为基准,为受电设备提供以满足所述受电设备的期望功率范围要求的调整功率输出信息。具体地,当所述受电设备的优先级低于所述功能装置的优先级时,在确定调整功率输出信息时,先以满足功能装置的期望功率范围为基准,再在此基础上为受电设备提供调整功率输出信息,以实现增大电子设备电源输出接口输出的最大功率的效果。
步骤104:根据所述可转移功率参数与原始功率参数确定调整功率输出信息,所述原始功率是受电设备提供的默认功率;将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传输至连接的受电设备,以供所述受电设备基于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调整受电模式。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包括至少一组电压和电流的组合数据。所述的整功率输出信息是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可支持的电源输出信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将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传输至连接的受电设备,以供所述受电设备基于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调整受电模式,包括:
以第一输出功率为所述受电设备供电情况下,将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传输至连接的受电设备,当接收到所述受电设备确定调整受电模式的消息时,以第二输出功率为所述受电设备供电,所述第二输出功率与所述第一输出功率大小不同。
其中,所述受电设备支持多种受电模式,每种受电模式对应的供电要求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至少能满足所述受电设备的最低供电要求。
举例来说,受电设备支持多种受电模式,受电模式1为供电电压20v、电流为3.0A;受电模式2为供电电压15v、电流为3.0A;受电模式3为供电电压9v、电流为3.0A;受电模式4为供电电压5v、电流为3.0A。那么,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至少包括上述受电模式所支持的电源输出信息中的一种。
如此,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若调整功率输出信息未发生变化,持续基于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为所述受电设备供电;若调整功率输出信息发生变化,当接收到所述受电设备确定调整受电模式的消息时,基于变化后的调整功率输出信息为所述受电设备供电。
这里,所述变化后的调整功率输出信息包括受电设备的功率增加以及受电设备的功率减少这两种情况。
具体地,当功能装置消耗的功率增加时,能为连接的受电设备提供的最大功率值减小,基于所述最大功率值确定的能为连接的受电设备提供的电源输出信息也随之发生变化。
具体地,当功能装置消耗的功率减少时,能为连接的受电设备提供的最大功率值增大,基于所述最大功率值确定的能为连接的受电设备提供的电源输出信息也随之发生变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根据所述可转移功率参数与原始功率参数确定得到,由于所述原始功率是默认功率,无论是受电设备刚刚连接电子设备,即受电设备尚未调整过受电模式,还是受电设备连接电子设备有一段时间,如受电设备已经调整过一次或多次受电模式,电子设备每次确定调整功率输出信息时,无需考虑受电设备调整后的受电功率的大小,仅需以原始功率参数为参考基础确定即可,这种计算方式简单,耗时短。
本实施例所述控制方法,由于功能装置具有至少两种工作状态,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功能装置的工作功率不同,若确定表征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或工作功率的当前功率参数,根据可转移功率与原始功率确定出可供受电设备选择的调整功率输出信息,如此,能充分考虑到功能装置的可转移功率,在无需增加电子设备的总体设计功耗情况下,且无需增加额外元器件,即可实现增大电子设备电源输出接口输出的最大功率的效果;由于电源输出接口能够为受电设备提供大于原始功率的输出功率,从而使得受电设备充满电的速度更快,进而也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检测到显示器亮度值发生变化,然后执行步骤202。
步骤202:读取对应亮度值的显示面板实际功率,然后执行步骤203。
步骤203:计算显示面板设计功率与显示面板实际功率的差值,得到可转移功率,然后执行步骤204。
其中,显示面板实际功率小于或等于显示面板设计功率。
步骤204:计算电源输出接口能输出的最大功率。
其中,电源输出接口能输出的最大功率等于电源输出接口的默认功率与所述可转移功率之和。
本实施例中,显示器亮度值发生变化,触发显示微处理器(scalar)读取对应亮度值的显示面板实际功率,然后显示微处理器计算显示器面板设计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差值也就是可转移功率,再计算电源输出接口输出的最大功率(USB-C最大输出功率),最后由USB-C电源控制器(PD controller)向受电设备输出对应的电源输出信息,这里,所述电源输出信息包括至少一组电压和电流的组合数据。
表1示出了显示亮度值、显示面板实时功率、可转移至USB-C功率、USB-C电源输出最大功率的关系表。
表1
Figure BDA0002012596900000111
Figure BDA0002012596900000121
其中,PC-base为设计的USB-C口电源输出功率基本值,P100表示亮度值最大时的功率,即系统能为面板提供的最大功率。
本实施例所述控制方法利用显示器屏幕的亮度与显示器面板实际功耗的对应关系,将设计预留给显示器面板的功耗与显示器面板的实际使用的功耗的差值部分转移给USB-C电源输出使用,从而增大USB-C输出的最大电源功率。
同理,也可利用喇叭音量大小与喇叭实际功耗的关系,按上述方法将预留给喇叭的功耗与喇叭实际功耗的差值转移给USB-C电源输出使用,从而增大USB-C输出的最大电源功率,在此不再赘述。
同理,也可利用可变功耗元器件(含开/关两种状态的)在开启状态时的功耗,当可变功耗元器件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预留给可变功耗元器件的功耗转移给USB-C电源输出使用,从而增大USB-C输出的最大电源功率,在此不再赘述。
同理,也可在USB-C与可变功耗元器件间按事先设定的优先级关系进行动态电源分配。例如,若USB-C的优先级最低,至于可给USB-C提供的最大功率,取决于可变功耗元器件的当前工作状态;反之,若将USB-C的优先级设置为最高,那么,以满足受电设备的功率需求为基准,若当前输出功率无法满足受电设备的功率需求,通过关闭或调整可变功耗元器件的工作状态以达到满足所述受电设备的期望功率的要求。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输出控制电路架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显示器包括电源模块(Power Board),所述电源模块与显示面板(panel)、电流侦测芯片、显示微处理器(Scalar)、USB电源控制器及其他需要电源的器件连接;所述USB电源控制器分别与4个Type A口以及1个Type C口连接;每个Type A口可与Type A设备连接,Type C口可与TypeC设备连接。图3中,电流侦测芯片负责侦测USB-A设备的总电流,显示微处理器负责确定表USB-A设备的工作状态的可转移功率,还负责读取显示器亮度值,确定显示面板的可转移功耗值;USB电源控制器根据可转移功率与原始功率确定出可供Type C设备选择的电源输出信息。
图3中,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包括:a)电流侦测芯片侦测到USB Type A口上的USB-A设备的电流;b)电流侦测芯片将该电流信息通过I2C传递给显示微处理器(scalar),显示微处理器根据该电流信息确定USB-A设备的可转移功率;同时,显示微处理器读取显示器亮度值,确定显示面板的可转移功耗值;c)显示微处理器将可转移功耗值传递给USB电源控制器;d)USB电源控制器根据可转移功率与原始功率确定出电源输出信息,通过CC1/CC2传递电源输出(电压、电流组合)信息给笔记本,笔记本基于该电源输出信息将选择好的电压、电流信息回馈给USB电源控制器;e)USB电源控制器通过I2C或GPIO通知降压-升压集成电路(Buck boost IC)提供相应的电压、电流给笔记本。
应理解,上述电源分配架构示意图仅仅是示意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4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检测装置10,用于确定表征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基于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功能装置的当前功率参数,所述功能装置具有至少两种工作状态,其中,在所述不同工作状态,所述功能装置的工作功率不同;
处理装置20,用于至少依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根据所述可转移功率参数与原始功率参数确定出调整功率输出信息,并将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传输至所述受电设备,以供所述受电设备基于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调整受电模式;
其中,所述设计功率是能为所述功能装置提供的最大功率;所述原始功率是为所述受电设备提供的默认功率。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10,还用于:
确定工作状态对应的目标参数值;
从对应关系数据中查询所述目标参数值对应的当前功率参数;
其中,生成所述对应关系数据的方法,包括:
读取功能装置的目标参数值;
检测流经所述功能装置的电流值;
根据功能装置的供电电压值和所述电流值,确定所述功能装置的工作功率;
建立所述目标参数值与所述工作功率的对应关系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装置20,还用于:
按照受电设备与功能装置的优先级关系,根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所述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装置20,还用于:
当所述受电设备的优先级低于所述功能装置的优先级时,将设计功率参数与当前功率参数的差值确定为可转移功率参数。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装置20,还用于:
当所述受电设备的优先级高于所述功能装置的优先级时,以所述受电设备的期望功率范围为基准,结合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所述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出符合所述受电设备的期望功率范围的期望可转移功率范围。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装置20,还用于:
若所述期望可转移功率范围超出功能装置的可转移功率,通过关闭或调整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来满足所述期望可转移功率范围
上述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显示装置30,用于显示输出受电设备的第一数据,所述显示装置具有关闭状态和在开启状态随不同当前功率参数呈现不同工作状态。
实际应用中,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检测装置10可由电流侦测芯片或功率侦测芯片实现;所述处理装置20可由显示处理器和电源控制器实现,或仅有电源控制器实现;所述显示装置30可由显示器实现。
本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在无需增加电子设备的总体设计功耗情况下,能够将功能装置上的可转移功率转移到受电设备上去,提高电子设备可为受电设备提供的电源功率,从而实现增大电子设备电源输出接口输出的最大功率的效果;由于电源输出接口能够为受电设备提供大于原始功率的输出功率,从而使得受电设备充满电的速度更快,进而也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四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51,用于获取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功能装置具有至少两种工作状态,其中,在所述不同工作状态,所述功能装置的工作功率不同;
第一确定单元52,用于基于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功能装置的当前功率参数;
第二确定单元53,用于至少依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所述设计功率是能为所述功能装置提供的最大功率;
控制单元54,用于根据所述可转移功率参数与原始功率参数确定调整功率输出信息,所述原始功率是为受电设备提供的默认功率;将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传输至连接的受电设备,以供所述受电设备基于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调整受电模式。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52,还用于:
确定工作状态对应的目标参数值;
从对应关系数据中查询所述目标参数值对应的当前功率参数;
其中,生成所述对应关系数据的方法,包括:
读取功能装置的目标参数值;
检测流经所述功能装置的电流值;
根据功能装置的供电电压值和所述电流值,确定所述功能装置的工作功率;
建立所述目标参数值与所述工作功率的对应关系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53,还用于:
按照受电设备与功能装置的优先级关系,根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所述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53,具体用于:
当所述受电设备的优先级低于所述功能装置的优先级时,将设计功率参数与当前功率参数的差值确定为可转移功率参数。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53,还具体用于:
当所述受电设备的优先级高于所述功能装置的优先级时,以所述受电设备的期望功率范围为基准,结合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所述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出符合所述受电设备的期望功率范围的期望可转移功率范围。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54,还用于:
若所述第二确定单元53确定出所述期望可转移功率范围超出功能装置的可转移功率,通过关闭或调整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来满足所述期望可转移功率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在进行电源输出管理控制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电子设备或显示器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与控制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中的获取单元51、第一确定单元52、第二确定单元53和控制单元54,在实际应用中均可由所述控制装置或所述控制装置所在显示器或电子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Processor)、微控制单元(MCU,Microcontroller Unit)或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实现。
本实施例所述控制装置,能充分考虑到功能装置的可转移功率,在无需增加电子设备的总体设计功耗情况下,即可实现增大电子设备电源输出接口输出的最大功率的效果;由于电源输出接口能够为受电设备提供大于原始功率的输出功率,从而使得受电设备充满电的速度更快,进而也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获取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功能装置具有至少两种工作状态,其中,在所述不同工作状态,所述功能装置的工作功率不同;基于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功能装置的当前功率参数;至少依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所述设计功率是能为所述功能装置提供的最大功率;根据所述可转移功率参数与原始功率参数确定调整功率输出信息,所述原始功率是为受电设备提供的默认功率;将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传输至连接的受电设备,以供所述受电设备基于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调整受电模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各程序的功能,可参照前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服务器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功能装置具有至少两种工作状态,其中,在所述不同工作状态,所述功能装置的工作功率不同;所述功能装置为内置于电子设备中的元器件或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的非受电设备;
基于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功能装置的当前功率参数;
至少依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所述设计功率是能为所述功能装置提供的最大功率;
根据所述可转移功率参数与原始功率参数确定调整功率输出信息,所述原始功率是为受电设备提供的默认功率;
将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传输至连接的受电设备,以供所述受电设备基于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调整受电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传输至连接的受电设备,以供所述受电设备基于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调整受电模式,包括:
以第一输出功率为所述受电设备供电情况下,将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传输至连接的受电设备,
当接收到所述受电设备确定调整受电模式的消息时,以第二输出功率为所述受电设备供电,所述第二输出功率与所述第一输出功率大小不同;
其中,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包括至少一组电压和电流的组合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包括下列至少一种:
获取功能装置的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获取功能装置在开启状态下其目标参数值对应的工作状态;其中,在开启状态下,功能装置的目标参数为不同值时,其工作功率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功能装置的当前功率参数,包括:
确定工作状态对应的目标参数值;
从对应关系数据中查询所述目标参数值对应的当前功率参数;
其中,生成所述对应关系数据的方法,包括:
读取功能装置的目标参数值;
检测流经所述功能装置的电流值;
根据功能装置的供电电压值和所述电流值,确定所述功能装置的工作功率;
建立所述目标参数值与所述工作功率的对应关系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包括:
按照受电设备与功能装置的优先级关系,根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所述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按照受电设备与功能装置的优先级关系,根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所述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包括:
当所述受电设备的优先级低于所述功能装置的优先级时,将设计功率参数与当前功率参数的差值确定为可转移功率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按照受电设备与功能装置的优先级关系,根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所述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包括:
当所述受电设备的优先级高于所述功能装置的优先级时,以所述受电设备的期望功率范围为基准,结合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所述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出符合所述受电设备的期望功率范围的期望可转移功率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期望可转移功率范围超出功能装置的可转移功率,通过关闭或调整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来满足所述期望可转移功率范围。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检测装置,用于确定表征功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基于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功能装置的当前功率参数,所述功能装置具有至少两种工作状态,其中,在所述不同工作状态,所述功能装置的工作功率不同;所述功能装置为内置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元器件或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的非受电设备;
处理装置,用于至少依据所述当前功率参数和设计功率参数确定可转移功率参数;根据所述可转移功率参数与原始功率参数确定出调整功率输出信息,并将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传输至所述受电设备,以供所述受电设备基于所述调整功率输出信息调整受电模式;
其中,所述设计功率是能为所述功能装置提供的最大功率;所述原始功率是为所述受电设备提供的默认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显示装置,用于显示输出受电设备的第一数据,所述显示装置具有关闭状态和在开启状态随不同当前功率参数呈现不同工作状态。
CN201910251854.XA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0187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1854.XA CN110018731B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CT/CN2020/081740 WO2020200109A1 (zh) 2019-03-29 2020-03-27 一种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1854.XA CN110018731B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8731A CN110018731A (zh) 2019-07-16
CN110018731B true CN110018731B (zh) 2021-08-17

Family

ID=67190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1854.XA Active CN110018731B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187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00109A1 (zh) * 2019-03-29 2020-10-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7852A (zh) * 2014-03-12 2014-06-2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充电设备
CN104377393A (zh) * 2013-08-12 2015-02-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196372A (zh) * 2017-06-30 2017-09-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8599530A (zh) * 2018-03-15 2018-09-28 珠海昇生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供电模式转换器以及供电模式转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8850A (zh) * 2008-11-03 2010-06-0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681720B (zh) * 2017-09-30 2020-02-14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设备及其充电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7393A (zh) * 2013-08-12 2015-02-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887852A (zh) * 2014-03-12 2014-06-2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充电设备
CN107196372A (zh) * 2017-06-30 2017-09-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8599530A (zh) * 2018-03-15 2018-09-28 珠海昇生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供电模式转换器以及供电模式转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8731A (zh) 201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97075B2 (en) Charging port based on power state signal
KR102216484B1 (ko) 충전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20170187187A1 (en) Multiple input single inductor multiple output regulator
US20150121095A1 (en) Hub device for universal serial bus and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thereof
CN110018728B (zh) 一种电子设备
WO2016026268A1 (zh) 一种电量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US20100301674A1 (en) Control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5098871B (zh) 便携式装置以及其充电电流的控制方法
CN110018731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US992336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driving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20160142875A (ko) 모듈식 모바일 전자 디바이스의 전력 관리를 위한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CN104731734B (zh) 一种终端信号的输出方法和装置
US11088557B2 (en) Motherboard with a charging function
WO2020063917A1 (zh) 一种电源输出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08747A (zh) 数据传输速率调整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7291213B (zh) 模式选择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169758B (zh) 输出功率的调整方法以及充电器
CN111404242A (zh) 充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JP2008165818A (ja) 電子装置給電システムおよび給電方法
US10684667B2 (en) Dynamic battery power management based on battery internal impedance
CN116343716A (zh) 用于显示器上的低功率选择性帧更新的技术
WO2020200109A1 (zh) 一种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US11228194B2 (en) Motherboard with a smart charging function
CN103377015B (zh) 电子设备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CN218826158U (zh) 一种便携式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