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1859A - 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及集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及集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1859A
CN110011859A CN201910300022.2A CN201910300022A CN110011859A CN 110011859 A CN110011859 A CN 110011859A CN 201910300022 A CN201910300022 A CN 201910300022A CN 110011859 A CN110011859 A CN 1100118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enter
router
virtual machine
arp request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00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11859B (zh
Inventor
张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0002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118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11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1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11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18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3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 layers, e.g. resolution of network layer into physical layer addresses or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34Reaction to server failures by a load balanc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及集群系统,通过检测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基于切换指令接收位于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切换指令由仲裁节点发送,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基于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向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通过上述方法,实现在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在两个数据中心之间进行切换并得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建立通信链路,使得客户通过迁移至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进行网络通信。

Description

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及集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虚拟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及集群系统。
背景技术
延伸集群是基于超融合架构引发的一种双活技术,将一个超融合集群的物理主机分成两部分,每个部分划分为一个故障域,两个故障域分别部署到两个机房,然后再部署一个仲裁节点的延伸集群结构。延伸集群的出现,使得客户可以方便地将原来不支持双活数据的业务系统部署到延伸集群中。
现有技术中,双活数据中心的两个数据中心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数据中心,每个数据中心都有各自的虚拟机及防火墙等设备,当一个数据中心出现故障的时候,通过虚拟软件将虚拟机迁移至另一个数据中心,但是,由于虚拟机需要在两个数据中心之间迁移,当虚拟机从一个数据中心迁移到另一个数据中心时,虚拟机并不会自动修改网关,导致客户无法通过迁移至另一个数据中心的虚拟机进行网络通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及集群系统,实现客户通过迁移至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进行网络通信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基于切换指令接收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请求,所述切换指令由仲裁节点发送;
所述第二路由器基于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向所述第一虚拟机发送所述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
其中,所述仲裁节点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网络连通性,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与第二数据中心位于同一集群中,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交换机和位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交换机构成双活交换机,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路由器和位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具有相同的网口,所述网口的IP地址相同,mac地址不同。
优选的,所述当检测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基于切换指令接收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所述第二交换机接收位于所述第一虚拟机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并转发给所述第二路由器;
所述第二路由器接收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
优选的,所述第二路由器基于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向所述第一虚拟机发送所述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包括:
所述第二路由器通过所述第二交换机将所述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反馈至所述第一虚拟机。
本发明第二方面公开了另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向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发送地址解析协议请求;
所述第一虚拟机接收所述第二路由器反馈的所述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建立通信链路;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位于同一集群中,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中的第一交换机和位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中的第二交换机通过vxlan连接,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路由器和位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具有相同的网口,所述网口的IP地址相同,mac地址不同。
优选的,所述当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向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发送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所述第一虚拟机通过所述第二交换机向所述第二路由器发送地址解析协议请求。
优选的,所述第一虚拟机接收所述第二路由器反馈的所述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包括:
所述第一虚拟机接收所述第二交换机反馈的所述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所述第二mac地址为所述第二路由器通过所述第二交换机所转发的。
优选的,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中心恢复数据处理后,所述第一虚拟机通过所述第一交换机向所述第一路由器发送地址解析协议请求;
所述第一路由器基于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向所述第一虚拟机反馈所述第一路由器的第一mac地址。
本发明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集群系统,所述集群系统包括:第一数据中心、第二数据中心和仲裁节点;
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交换机和位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交换机构成双活交换机;
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路由器和位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具有相同的网口,所述网口的IP地址相同,mac地址不同;
所述仲裁节点,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网络连通性,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向所述第二数据中心发送切换指令;
所述第二交换机,用于转发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和mac地址;
所述第二路由器,用于当所述仲裁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基于所述切换指令接收所述第一虚拟机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并基于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向所述第一虚拟机发送所述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
所述第一虚拟机,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路由器反馈的所述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建立通信链路。
优选的,所述转发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的所述第二交换机,用于当所述仲裁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接收所述第一虚拟机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并转发给所述第二路由器。
优选的,所述转发mac地址的所述第二交换机,用于当所述仲裁节点检测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接收所述第二路由器基于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向所述第一虚拟机发送所述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并转发至所述第一虚拟机。
经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及集群系统,通过检测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基于切换指令接收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请求,所述切换指令由仲裁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基于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向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通过上述方法,当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从而实现在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在两个数据中心之间进行切换并得到所述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建立通信链路,使得客户通过迁移至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进行网络通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虚拟网络拓扑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集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由背景技术可知,现有技术中,双活数据中心的两个数据中心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数据中心,每个数据中心都有各自的虚拟机及防火墙等设备,当一个数据中心出现故障的时候,通过虚拟软件将虚拟机迁移至另一个数据中心,但是,由于虚拟机需要在两个数据中心之间迁移,每个数据中心都有各自的网关,当虚拟机从一个数据中心迁移到另一个数据中心时,虚拟机并不会自动修改网关,导致客户无法通过迁移至另一个数据中心的虚拟机进行网络通信。
因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以实现在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在两个数据中心之间进行切换并得到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建立通信链路,使得客户通过迁移至第二数据中心的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进行网络通信的目的。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虚拟网络拓扑图,该虚拟网络拓扑图主要包括机房1和机房2。机房1和机房2位于同一个集群中,机房1和机房2的网络是相对独立的,有各自的网络出口,各自的防护墙。
所述机房1中包括:物理出口11、全局负载12、Trunk_All、下一代防火墙13、路由器14、交换机15、交换机16、APP1、APP2、APP3和web10。
所述机房2中包括:物理出口21、全局负载22、Trunk_All、下一代防火墙23、路由器24、交换机25、交换机26、APP4、APP5、APP6和web20。
其中,路由器14和路由器24构成双活路由器。具体的,双活路由器由两个分别位于不同机房的子路由器构成,在行为上表现为一个路由器。路由器14和路由器24在各自的机房具有相同的网口,同一网口的mac地址不同,IP地址相同。
交换机15和交换机25由网络虚拟化通过vxlan做二层打通,从而构成双活交换机。具体的,双活交换机在行为上表现为一个交换机。
需要说明的是,交换机16和交换机26也构成双活交换机。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交换机15和交换机25,以及交换机16和交换机26,在构成双活交换机的过程中,并不仅限于通过vxlan方式做二层打通,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做二层打通。
双活路由器分别通过两个eth0网口连接所述双活交换机,两个eth0网口的IP地址相同。
基于上述结构,APP1、APP2、APP3和web10运行于机房1中。APP4、APP5、APP6和web20运行于机房2中。web10连接于交换机15,web20连接于交换机25。APP1、APP2和APP3连接于交换机16,APP4、APP5和APP6连接于交换机26。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于交换机上的APP或web的个数并不仅限于此。还可以连接更多的虚拟机。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双活路由器和双活交换机可以方便地画出双活数据中心的虚拟网络拓扑结构,保持与客户的两个数据中心的网络保持一致,让客户理解自己的数据中心的网络拓扑结构。
以APP1和APP4所执行的网络通信为例进行说明。
交换机16通过eth0接口与路由器14连接,APP1通过交换机16连接到路由器14,路由器的eth0接口的IP地址为IP_0,因此APP1的网关指向IP_0。
交换机26通过eth0接口与路由器24连接,APP4通过交换机26连接到路由器24,路由器的eth0接口的IP地址为IP_0,因此APP4的网关指向IP_0。
当APP1发送地址解析协议请求IP_0的地址时,因APP1运行于机房1,则虚拟网络返回机房1的eth0接口的mac地址mac_A给APP1。
当APP4发送地址解析协议请求IP_0的地址时,因APP4运行于机房2,则虚拟网络返回机房2的eth0接口的mac地址mac_B给APP4。
基于上述图1公开的虚拟网络拓扑图,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当检测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基于切换指令接收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请求。
在步骤S201中,第一数据中心与第二数据中心位于同一集群中。第一数据中心可以等同于图1中示出的机房1。第二数据中心可以等同于图1中示出的机房2。第二路由器可以等同于图1中示出的路由器24。第一数据中心中也具有第一路由器,该第一路由器等同于图1中示出的路由器14。第一数据中心中的交换机等同于图1中示出的交换机15或交换机16,或者其他双活交换机。第二数据中心中的交换机等同于图1中示出的交换机25或交换机26,或者其他双活交换机。
在执行步骤S201的过程中,所述切换指令由仲裁节点发送。所述仲裁节点一般部署在第三数据中心。所述仲裁节点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网络连通性。当所述仲裁节点检测到第一数据中心和第二数据中心之间的网络状态处于没有连通的状态时,能够通过检测确定发生故障的数据中心,并向未发生故障的数据中心发送切换指令,便于将发生故障的数据中心的虚拟机迁移至未发生故障的数据中心。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数据中心、所述第二数据中心和一个仲裁节点形成延伸集群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地址解析协议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仲裁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通过虚拟软件的HA(high available)功能迁移至所述第二数据中心,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基于切换指令接收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请求。
在具体执行步骤S201的过程中,具体的:
首先,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交换机接收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并转发给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
然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接收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
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交换机等同于图1示出的交换机26。
基于双活交换机和双活路由器的实现原理,当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中的第一虚拟机发起地址解析协议请求,此时虚拟网络会将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中的第二路由器的mac地址反馈给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即执行步骤S202。
步骤S202: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基于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向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
在执行步骤S202中,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交换机将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反馈至所述第一虚拟机。
通过执行上述步骤,能够实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在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之间的迁移。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公开的虚拟机控制方法,通过检测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基于所述切换指令接收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请求,所述切换指令由所述仲裁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基于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向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通过上述方法,当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从而实现在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在两个数据中心之间进行切换并得到所述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建立通信链路,使得客户通过迁移至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进行网络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当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向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发送地址解析协议请求。
在步骤S301中,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位于同一集群中。第一数据中心可以等同于图1中示出的机房1。所述第二数据中心可以等同于图1中示出的机房2。所述第二路由器可以等同于图1中示出的路由器24。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中也具有第一路由器,该第一路由器等同于图1中示出的路由器14。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中的交换机等同于图1中示出的交换机15或交换机16,或者其他双活交换机。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中的交换机等同于图1中示出的交换机25或交换机26,或者其他双活交换机。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可以等同于图1中示出任一APP1、APP2、APP3、web10中的一个,或其他未示出的虚拟机。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所述第一交换机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交换机构成双活交换机。当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可以通过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交换机向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发送地址解析协议请求。
步骤S302: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接收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反馈的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建立通信链路。
在执行步骤S302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所接收的第二mac地址由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交换机转发。
步骤S303:当所述第一数据中心恢复数据处理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交换机向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路由器发送地址解析协议请求。
步骤S304: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路由器基于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向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反馈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路由器的第一mac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通过检测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向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发送地址解析协议请求,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接收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反馈的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建立通信链路。通过上述方法,当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从而实现在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在两个数据中心之间进行切换并得到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建立通信链路,使得客户通过迁移至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进行网络通信。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图1公开的虚拟网络拓扑图,以及本发明实施例图2和图3公开的虚拟机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仲裁节点检测第一数据中心和第二数据中心的连通性。
步骤S402:当所述仲裁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
步骤S403:所述仲裁节点发送切换指令至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
步骤S404: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发送地址解析协议请求至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交换机。
步骤S405: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交换机接收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并将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
在执行步骤S405的过程中,因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交换机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交换机构成双活交换机,因第一数据中心故障,实际上由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交换机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发送的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
步骤S406: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接收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
步骤S407: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交换机向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反馈第二mac地址。
步骤S408: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接收所述第二mac地址,建立通信链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公开的虚拟机控制方法,通过仲裁节点检测第一数据中心和第二数据中心的连通性,当所述仲裁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所述仲裁节点发送切换指令至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发送地址解析协议请求至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交换机,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交换机接收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并将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接收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交换机向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反馈第二mac地址,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接收所述第二mac地址,建立通信链路。通过上述方法,当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从而实现在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在两个数据中心之间进行切换并得到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建立通信链路,使得客户通过迁移至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第一虚拟机进行网络通信。
基于上述虚拟机控制方法具体实现过程,在具体实现中:
例如,某个公司使用双活交换机和双活路由器的虚拟网络设备,当仲裁节点检测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通过虚拟软件迁移至第二数据中心,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通过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交换机向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发送地址解析协议请求,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接收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交换机反馈的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的mac地址,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的mac地址为74-ea-3a-2d-03-34,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基于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的mac地址74-ea-3a-2d-03-34后,建立第二数据中心的通信链路,使得客户通过迁移至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进行网络通信。
当第一数据中心网络恢复正常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交换机向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路由器发送地址解析协议请求,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路由器的mac地址为84-3a-4b-c8-e9-00,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基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路由器的mac地址84-3a-4b-c8-e9-00后,建立第一数据中心的通信链路,使得客户通过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进行网络通信。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虚拟机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对应公开了一种执行该虚拟机控制方法的集群系统。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集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集群系统50主要包括:第一数据中心51、第二数据中心52和仲裁节点53。
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包括:第一路由器511、第一交换机512和第一虚拟机513。
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包括:第二路由器521、第二交换机522和第二虚拟机523。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中并不仅仅只包括一个虚拟机。
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中的第一交换机512和位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中的第二交换机522由网络虚拟化通过vxlan做二层打通,构成双活交换机。具体的,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的第一交换机512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中的第二交换机522在行为上表现为一个交换机。
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的第一路由器511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的第二路由器521构成双活路由器。具体的,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的第一路由器511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521在行为上表现为一个路由器。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的第一路由器511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的第二路由器521具有相同的网口,同一网口的mac地址不同,IP地址相同。
仲裁节点53,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的网络连通性。
若所述仲裁节点53判断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的网络连通性为相通的情况下,集群具体实现数据通信的过程为:
所述第一虚拟机513,用于向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的第一交换机512发送地址解析协议请求。
所述第一交换机512,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的第一虚拟机513发送的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的第一路由器511。
所述第一路由器511,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中的第一虚拟机513发送的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将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的第一路由器511的第一mac地址通过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的第一交换机512反馈至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的第一虚拟机513。
所述第二虚拟机523,用于向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的第二交换机522发送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
所述第二交换机522,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的第二虚拟机523发送的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的第二路由器521。
所述第二路由器521,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的第二虚拟机523发送的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将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的第二路由器521的第二mac地址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的第二交换机522反馈至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的第二虚拟机523。
若所述仲裁节点53检测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发生故障后,确定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的网络不相通,此时基于双活路由器和双活交换机,将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的第一虚拟机虚拟机513迁移至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中。具体以对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的第一虚拟机513的控制为例进行说明。
仲裁节点53,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发生故障后,向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发送切换指令。
第一虚拟机513,用于向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的第一交换机512发送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因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的第一交换机512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的第二交换机522构成双活交换机,在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的第二交换机522接收到该地址解析协议请求。
第二交换机52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的第一虚拟机513发送的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并转发给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的第二路由器521,以及接收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的第二路由器521发送的第二mac地址,转发给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的第一虚拟机513。
第二路由器521,用于基于切换指令接收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的第一虚拟机513发送的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并基于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向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的第一虚拟机513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的第二路由器521的所述第二mac地址。
在具体实现中,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的第二路由器521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的第二交换机522将所述第二mac地址反馈给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的第一虚拟机513。
第一虚拟机513,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的第二路由器521反馈的所述第二mac地址,建立通信链路。
在具体视线中,所述第一数据中心51的第一虚拟机513实际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的第二交换机522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中心52的第二路由器521反馈的所述第二mac地址。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集群系统中的各个设备具体的原理和执行过程,可参见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虚拟机控制方法中的相同设备的执行原理和过程,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虚拟机控制方法和应用该虚拟机控制方法的集群系统,当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基于切换指令接收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请求,所述切换指令由仲裁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基于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向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通过上述方法,当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从而实现在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在两个数据中心之间进行切换并得到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建立通信链路,使得客户通过迁移至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进行网络通信。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基于切换指令接收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请求,所述切换指令由仲裁节点发送;
所述第二路由器基于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向所述第一虚拟机发送所述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
其中,所述仲裁节点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网络连通性,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与第二数据中心位于同一集群中,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交换机和位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交换机构成双活交换机,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路由器和位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具有相同的网口,所述网口的IP地址相同,mac地址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基于切换指令接收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所述第二交换机接收位于所述第一虚拟机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并转发给所述第二路由器;
所述第二路由器接收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路由器基于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向所述第一虚拟机发送所述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包括:
所述第二路由器通过所述第二交换机将所述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反馈至所述第一虚拟机。
4.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向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发送地址解析协议请求;
所述第一虚拟机接收所述第二路由器反馈的所述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建立通信链路;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位于同一集群中,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中的第一交换机和位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中的第二交换机通过vxlan连接,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路由器和位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具有相同的网口,所述网口的IP地址相同,mac地址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虚拟机向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发送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所述第一虚拟机通过所述第二交换机向所述第二路由器发送地址解析协议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虚拟机接收所述第二路由器反馈的所述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包括:
所述第一虚拟机接收所述第二交换机反馈的所述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所述第二mac地址为所述第二路由器通过所述第二交换机所转发的。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中心恢复数据处理后,所述第一虚拟机通过所述第一交换机向所述第一路由器发送地址解析协议请求;
所述第一路由器基于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向所述第一虚拟机反馈所述第一路由器的第一mac地址。
8.一种集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群系统包括:第一数据中心、第二数据中心和仲裁节点;
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交换机和位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交换机构成双活交换机;
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的第一路由器和位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第二路由器具有相同的网口,所述网口的IP地址相同,mac地址不同;
所述仲裁节点,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心的网络连通性,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向所述第二数据中心发送切换指令;
所述第二交换机,用于转发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和mac地址;
所述第二路由器,用于当所述仲裁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基于所述切换指令接收所述第一虚拟机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并基于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向所述第一虚拟机发送所述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
所述第一虚拟机,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路由器反馈的所述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建立通信链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的所述第二交换机,用于当所述仲裁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接收所述第一虚拟机发送的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并转发给所述第二路由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集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mac地址的所述第二交换机,用于当所述仲裁节点检测到第一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后,接收所述第二路由器基于所述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向所述第一虚拟机发送所述第二路由器的第二mac地址,并转发至所述第一虚拟机。
CN201910300022.2A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及集群系统 Active CN1100118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0022.2A CN110011859B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及集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0022.2A CN110011859B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及集群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1859A true CN110011859A (zh) 2019-07-12
CN110011859B CN110011859B (zh) 2022-04-29

Family

ID=67171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0022.2A Active CN110011859B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及集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1185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9410A (zh) * 2019-08-29 2019-11-29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交换机、存储介质、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
WO2022116446A1 (zh) * 2020-12-03 2022-06-0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层双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7205A (zh) * 2011-10-21 2012-03-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位置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02457583A (zh) * 2010-10-19 2012-05-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移动性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US20140215010A1 (en) * 2011-06-08 2014-07-31 Alcatel-Lucent Methods for supporting migration of virtual machines across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network and corresponding devices
CN104115453A (zh) * 2013-12-31 2014-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虚拟机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72668A (zh) * 2012-05-23 2015-01-07 博科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层3覆盖网关
CN104796338A (zh) * 2015-04-24 2015-07-2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机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5704045A (zh) * 2014-11-26 2016-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网关间虚拟机位置信息同步的方法、网关及系统
CN107770062A (zh) * 2016-08-16 2018-03-06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装置及网络架构
CN109246202A (zh) * 2018-08-21 2019-01-18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光纤交换机实现存储双活的方法与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7583A (zh) * 2010-10-19 2012-05-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移动性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US20140215010A1 (en) * 2011-06-08 2014-07-31 Alcatel-Lucent Methods for supporting migration of virtual machines across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network and corresponding devices
CN102387205A (zh) * 2011-10-21 2012-03-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位置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04272668A (zh) * 2012-05-23 2015-01-07 博科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层3覆盖网关
CN104115453A (zh) * 2013-12-31 2014-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虚拟机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A2895001A1 (en) * 2013-12-31 2015-06-30 Tianyi WU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virtual machines
CN105704045A (zh) * 2014-11-26 2016-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网关间虚拟机位置信息同步的方法、网关及系统
CN104796338A (zh) * 2015-04-24 2015-07-2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机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7770062A (zh) * 2016-08-16 2018-03-06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装置及网络架构
CN109246202A (zh) * 2018-08-21 2019-01-18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光纤交换机实现存储双活的方法与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叶星等: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OpenFlow交换机迁移机制", 《计算机应用研究》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9410A (zh) * 2019-08-29 2019-11-29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交换机、存储介质、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
WO2022116446A1 (zh) * 2020-12-03 2022-06-0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层双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1859B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70733B (zh) 容错网络构架
CN103812704B (zh) 一种面向虚拟机的公网ip动态管理方法
JP4231773B2 (ja) Vrの機密性を維持したvrrp技術
CN106712988B (zh) 一种虚拟网络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3581062B (zh) 用于处理未知单播数据包的方法和系统
CN108574614A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设备及网络系统
JP4789425B2 (ja) 経路テーブル同期方法、ネットワーク機器および経路テーブル同期プログラム
CN104081733A (zh) 用于虚拟机的迁移的互连数据中心
CN104852840B (zh) 一种控制虚拟机之间互访的方法及装置
JP2011070549A (ja)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及び仮想マシンのマイグレーション方法
WO2010114715A1 (en) Providing logical networking functionality for managed computer networks
CN108123819B (zh) 一种虚实网络无缝融合的仿真方法
US9197507B2 (en) Auto-configuring multi-layer network
JP2012231382A (ja) 仮想環境における仮想ルーティング方法及び仮想ル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
CN110011859A (zh) 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及集群系统
CN111294268B (zh) 避免ip地址冲突的方法及装置
JP715266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設定プログラム
CN106878075A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989248A (zh) 传输报文的方法、网络边缘设备与报文传输系统
Cisco Configuring DECnet
Cisco Configuring DECnet
Cisco Configuring DECnet
Cisco Configuring DECnet
Cisco Configuring DECnet
Cisco Configuring DECn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